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正面管教》讀後感錦集(15篇)

讀後感2.32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正面管教》讀後感錦集(15篇)

《正面管教》讀後感1

我們共讀正面管教這本書已經結束了,這兩天才有時間來整理一下自己在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首先感謝蘇老師給我們提供的平臺,也感謝兩位講課的老師給予我們細緻的講解,給正在針對孩子教育路上迷茫中的我點燃了一盞燈,讓我受益匪淺,並運用到了實際生活中。

我的孩子她的性格很外向同時也很倔強,不聽話時我也經常打她,雖然知道打孩子不好,但是氣上來的時候真的是忍不住。我是一個控制性型比較強的媽媽,遇到問題會把它放大了看,以至於親子關係也不太融洽。孩子經常大喊大叫,做事沒有耐心,特別愛生氣,為此讓我很苦惱!我把自己的業餘時間毫不誇張的說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花費在了她的身上,在生活中我經常向我認為比較優秀的孩子媽媽們取經學習、在網上學習一些教育方法,回來了也照著做,但都效果不大。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了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和善而堅定,記得那天有一段是劉翔老師的講解,我的孩子跟她的孩子很像,就是這一次我吸收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那天起我首先改變了自己的'態度,孩子又一次遇到事情對我大喊大叫時我沒有嚮往常一樣在她生氣的時候對她進行說教,而是等她冷靜之後再和她談,我告訴她媽媽最近也在學習,以前也是媽媽做得不好不懂一些好的方法,有時說的話可能傷害到了你,也告訴她媽媽在進步的同時也希望看到你在進步,我們首先改掉大喊大叫的毛病,在接下來的日子,我忍住了自己的壞脾氣,每天都會跟她談談心,才開始的前幾天效果不大,在越來越往後的日子裡我發現孩子真的慢慢的在改變!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每個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然而每個家庭的相處模式不同,實施方法肯定也不一定相同,但重要的核心不能丟,那就是情感聯接!我相信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裡出來的孩子絕對是充滿自信的的孩子。

書中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和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方法,不過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實行起來還是小有難度,想要融會貫通必須要有自控力,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願每個孩子都能在愛的滋養中健康成長!

《正面管教》讀後感2

作為母親,我的孩子正上5年級,作為老師,我的學生正在7年級,他們往往會出現各種讓我難以理解的行為,比如,孩子玩手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就連讓他們休息一會兒,保護眼睛,孩子不僅不聽,而且心生不滿,嫌棄被打擾。比如,課堂上,做練習題,扭著身體,不寫也不動。懶散,反感,厭學。

究竟出路在哪裡呢?

《正面管教》第四章中論述,“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當孩子們喪失信心時,他們會為自己選擇四個不恰當或者錯誤的目的。四個錯誤觀念和錯誤行為目的:

(1)尋求過度關注——錯誤觀念:只有在得到你的關注時,我才有歸屬感。

(2)尋求權力——錯誤觀念:只有當我說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對我發號施令時,我才有歸屬感。

(3)報復——錯誤觀念:我得不到歸屬,但我至少能讓你同樣受到傷害。

(4)自暴自棄——錯誤觀念:不可能有所歸屬。我放棄。

當我們不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錯誤觀念和目的時,我們只是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反應,而沒有對其行為背後的觀念作出反應。一旦大人真正懂得了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他們就會樂意去想辦法鼓勵孩子。鼓勵是改變孩子行為最有效的方法,一個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為不當。只有通過鼓勵來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

想想自己作為母親,對待孩子,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往往出口便是攻擊威脅懲罰,比如,你玩手機,再不懂得休息,就沒收手機,以後再也不准你玩。懲罰,往往可以起到短暫的效果,但是,很快,又會故態復萌。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應該學會表達對孩子的信任。小踏步前進。停止批評。鼓勵任何一點點的積極努力。關注孩子的優點。不要憐憫。不要放棄。設定成功的機會。教給孩子技能,示範該怎麼做。真心喜歡這孩子。以孩子的興趣為基礎。鼓勵,鼓勵,鼓勵。

同時,針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結果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後果,一種是邏輯後果。

自然後果是在沒有大人干預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發生的任何事情,比如站在雨中,就會被淋溼,不吃東西就會餓。自然後果發揮作用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當一個孩子常常忘記帶午飯,家長不得不中斷工作去學校給他送飯,相信也一定不可避免地有過多次提醒、多次批評而不管用。因此,家長和老師達成一致,不再幫他解決午飯問題,而讓孩子感受一下忘記帶午飯而引發的自然後果,肚子餓或者不得不自己想辦法解決午飯問題,當然,在此過程中,家長不得再通過說教、叱責或其他任何行為將人為的責難、羞辱或痛苦附加給孩子。這個方法真正起到了作用,孩子不再忘記帶午飯。

邏輯後果則不同於自然後果,它是人為干預的結果。針對孩子的某些不當行為,大人和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在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應該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和後果。要保證邏輯後果有效運用,而不至將它演變成懲罰,必須遵循“邏輯後果的四個R”準則。邏輯後果的四個R分別是:相關、尊重、合理、預先告知。遺漏了這四個R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再被叫做邏輯後果,而變成了懲罰。比如家長和孩子約定好,如果晚回家就不提供晚飯,自己做飯吃。這是一個恰當的邏輯後果,那麼,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家長只需按照約定,告訴孩子晚飯已經結束,要吃自己做。如果忍不住說出類似“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你看看,回來晚了吧,沒飯吃了吧”這樣的語言,就不再符合“邏輯後果的四個R”準則,這不再是邏輯後果,而是懲罰。

所以,邏輯後果想要真正運用得恰當,是非常困難的,家長們常常不由自主受情緒支配,陷入權力之爭而將其變成了懲罰,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起到反作用。而且,邏輯後果只有在孩子的錯誤目的是尋求過度關注的情況下才適用,因此,作者並不提倡使用邏輯後果的方法。家長和老師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它所產生的後果。

要關注於解決問題而非關注於邏輯後果。

正面管教關注的是教給孩子要做什麼,並且與孩子共同討論,怎樣避免不當行為的發生,孩子是整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也往往是抗拒的)接受者。

受到尊重的對待並且能夠尊重的對待其他人,給予孩子良好的感覺,孩子會非常樂意接受,主動做出更好的行為選擇。這需要家長和老師思路把思路轉向關注於解決問題,

1、關注於解決問題的主旨是:問題是什麼以及其解決辦法是什麼?幫助孩子們探討他們的選擇會帶來什麼後果,與把後果強加給孩子有極大的不同。探討要求孩子參與進來,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並且確定對他們重要的是什麼以及他們想要什麼。其最終結果是專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後果。要幫助孩子探討問題,關鍵是要停止告訴孩子們答案,並且開始問啟發式問題。

2、典型的啟發式問題:你當時想要完成什麼?你對發生的事情有什麼感覺?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那件事情的發生?你從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你怎樣才能把這次學到的東西用於將來?你現在對解決這一問題有什麼想法?

《正面管教》4-6章的學習,為迷茫中的我,提供了科學的方法,我將嘗試這樣面對孩子們:

針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理解他行為背後的目的,是尋求關注,權利,報復,自暴自棄,同時,用鼓勵的方式改變孩子的行為。

針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的結果,自然結果或者邏輯結果,都應該以不懲罰的方式,讓孩子自己承擔。

針對於承擔邏輯後果,要關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懲罰。用啟發式提問,放手給孩子們自己來解決問題。

《正面管教》讀後感3

我是一個五歲半孩子的媽媽。從好動倔強的開開出生那一刻開始,我就踏上了一段艱難的“修身養性”之旅。從他兩歲以內我對他的千依百順、萬般照料,到他三四歲時我的嚴格強硬、動則暴跳如雷,我開始變得越來越像個潑婦。而開開體內似乎有著一股洪荒之力,越來越不受控制,我慢慢意識到,孩子性情裡的狂躁可能是我和家庭帶給他的。而他,本來可以更好。

緣於一次正面管教的公開講座,我鄭重地端起《正面管教》這本書,開始認識孩子、認識自己、認識我們的情緒、認識正面管教。

書中的理念深深吸引著我,我第一次認識到,孩子也是社會人,也需要被賦予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感;孩子的錯誤行為目的緣於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或自暴自棄。我也開始意識到,雖然我的嚴厲、嘮叨和責罵都緣於對開開的愛,可他感受到的卻不盡相同。

書中從始至終貫徹了一個核心理念:和善而堅定,而其前提是認識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理解和尊重孩子。以前,我從沒想過一個幾歲的小不點也要被理解和尊重,也會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可最近的一件事讓我深刻體會到孩子被理解和尊重的需要。

我週末帶開開去他二姨家玩,正和二姨談論著他參加EF閱讀挑戰賽以來的進步。開開突然大聲叫“媽媽、媽媽!”“寶貝,你忘記了嗎?大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打岔”,我立馬制止了他。整整一天,開開情緒都很低落。晚上回家我問他:“寶貝,怎麼感覺你有點不開心?”開開沒有回答我。在我的再三追問下,開開委屈地哭了:“媽媽,我只是想告訴你:謝謝你每天陪我讀英語。”那一刻,我似乎聽見一個聲音,那是開開心裡無聲掉落的一片花瓣。

而理解和尊重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和嬌縱,因為只有堅定的態度和有限的規則,才能帶給孩子更大的`安全感。嬌縱的方式,會讓孩子學會通過某些不良行為來操控家長;而懲罰的方式不能產生長期有效的結果,甚至可能會造成孩子的退縮、憤恨、反叛甚至報復行為。

認識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和善而堅定地管教孩子,讓孩子關注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對孩子的尊重和鼓勵,有助於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有助於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

積極的暫停、啟發式提問、鼓勵、給孩子選擇、讓孩子參與解決、班會或家庭會議、自然後果與邏輯後果等管教工具,給了我一些全新的思維方式。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成長的我,總認為嚴格的管教才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於是,我總會看到開開犯的各種大小錯誤,總在不停地批評、糾正他,直到有一次,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嚴苛和專斷導致的不良後果:

開開有時會從幼兒園帶回來沒見過的玩具車,問他就說是某個小朋友送的。我害怕他沒有是非觀念犯錯誤,於是給他定了個規矩:不許接受別人的禮物。但沒過多久,這個規矩就不再起作用,我又會偶爾發現他帶不認識的玩具回家,再問他,他就總是支支吾吾,說是在某個地方撿的。孩子的小謊言自然瞞不過我的“火眼金睛”,哪有隔三差五路上就會有個不錯的玩具可以撿的呢?這時,我的心底更加恐懼。

所幸我接觸了正面管教,它教給了我辦法。我將開開摟入懷中:“寶貝,媽媽看得出來,你很喜歡這個玩具車,對嗎?”開開膽怯地點了點頭。“媽媽理解你。當我很喜歡一樣東西,而朋友又願意送給我,我也會有點抗拒不了。”開開抬起頭看了看我,眼中閃過一道亮光。“當你接受了朋友的禮物,這時你應該怎麼做呢?”“跟他說謝謝。”開開語氣突然變得輕快起來。“還有嗎?”“媽媽,我可以也送給他一輛車嗎?”開開思索了很久之後問我。“不錯的主意。如果你喜歡朋友的玩具,但他不想送你,你怎麼辦呢?”“那我就不要唄!或者我可以拿一輛車跟他交換!”呼~我的心一下就落地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開開會主動告訴我誰送了他什麼玩具,他送了誰什麼玩具。我很高興看到開開的變化,他不僅更樂於跟朋友分享,也更樂於跟我分享他的快樂。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每次犯錯都是一次學習的好機會。孩子只有感覺好還能做的好,所以,相信孩子,給孩子理解和尊重,教孩子關注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才會更健康而快樂地成長。

《正面管教》讀後感4

這是我看的第四本育兒書,真的很不錯,比較適合大眾心理的教育方式,內容也頗為豐富,與其說是教育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如說是培養一個優秀的父母,再養育出優秀的孩子。

昨夜失眠時,忽然玩味的認為這本書是育兒屆的“成功學”。因為書裡有理有據的告訴家長們,應該怎樣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優秀孩子……不禁讓我思考,育兒書如此多,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還是寥寥無幾?又或者是現在孩子普遍比以前的孩子優秀了,孩子們的競賽依然提高了層次……不甚惶恐,為人父母責任之重大呀……

其實這就像市面上流行的“成功學”,似乎不只適合孩子,作為一個比較隨意的媽媽,這更像是教育父母為人處事,智商,情商的培養,真有點忍不住拉上孩子他爸來學習……所以《正面管教》看似養育孩子,實則是教育父母。

雖說可以教育父母,但是書中用觀點+事例的論證方法比較清晰,有事例,有方法,針對孩子們的成長問題父母還是可以找到問題和解決辦法。書中針對孩子的人格品質的培養很全面,相對於我看過的兩本,這個篇幅講的比較全面。其中對我印象深刻的是:好的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一個有條不紊的媽媽,做事育兒都不會急躁,這樣情緒穩定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首先就先於無數慌亂的媽媽了。有條不紊就有能力處理好生活瑣事,身邊多數時候都整齊有章的環境,父母和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心理素質也會更好一些……這真的值得學習!自己都處理不好生活,還談什麼教育孩子……這是我的問題,也是部分不會打理家務,處理瑣事的年輕父母的通病……所以孩子從小被一個整齊的家庭環境影響是有多麼重要!

再有一點就是讓孩子接受自己缺點的懲罰,和吃點苦,這應該是父母學習的。目前姐姐上幼兒園我已經感受到自己玻璃般的母愛了,監控沒事就看,生怕孩子受委屈,餓著,傷著……可是我不能包辦她的人生啊!現在把她護在手心裡,以後她沒能力自己打理生活,處理人際關係,我還能幫她什麼?所以我更應該學著放開手,看著她成長,看著她交朋友,實在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再幫忙。給孩子主動成長的機會,也要捨得讓她為自己的小失誤接受懲罰。很多育兒書中,孩子通過自己接受懲罰後都主動改掉壞了習慣,所以我也可以嘗試。似乎對一個三歲的寶寶說這些可能有點多餘,我想我應該記住這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最後我在考慮真的可以所有的事情都用正面管教可以解決嗎?我個人認為越小的孩子越好管教,這個比較實用,就像奶奶誇姐姐一樣,奶奶真的就用誇姐姐,就讓姐姐在她面前乖巧聽話,這是在兩歲半以前……可是現在由於一直帶在我身邊,和她越來越有想法後,明顯不管用了……我也試過,某段時間會有用,但是一週大概她就膩了,這招似乎又不管用了……所以我覺得正面管教應該是在合適的時機用,在她發洩情緒時,叛逆時,或者其他特殊情況時並不實用,個人感覺如此。所以書是好書,會用不會用,還在於父母的視情況而定。孩子會越誇越乖,但是我們也要會幫孩子處理情緒。

作為家長我們要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很多職業都要職稱,持證上崗,唯有父母這個特殊角色不用,所以想給孩子合適的愛,我們就需要耐心學習,像孩子們求學一樣,孜孜不倦,虛心接受。這本書值得父母一看!

《正面管教》讀後感5

這個假期學校讓讀一本書————《正面管教》,說實在的,看了這本書的目錄,讓我感覺這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臨近開學了,為了完成任務,強制自己靜下心來看這本書,我卻發現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書的作者簡·尼爾森,是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她是七個孩子的母親,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有兩個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經擔任過十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國小、大學心理諮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眾多著名育兒及養育雜誌的顧問。

正面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讓學生們參與專注的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讓孩子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使他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導既不懲罰也不嬌縱,棄二者之短而採其所長,既有驕縱的和善,亦有懲罰的堅定,而剔除了驕縱的無規矩和懲罰的過分嚴厲。

整體來說,正面管教就是一種鼓勵模式。以往教師在針對犯錯誤的學生時,往往採取嚴厲的訓斥,孩子表面上服從了,但實際上不服氣,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不良的師生關係。而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讀完這本書,讓我對鼓勵和讚揚的區別有了深刻的認識:讚揚針對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勵針對的是行為,讚揚是評價式的,鼓勵是自我指向的,讚揚長期的效果是讓孩子依賴於他人,而鼓勵能讓孩子自信。舉個例子,我的孩子從上一年級開始,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寫作業都磨磨蹭蹭的,我採取了各種的方式,比如說按照我要求的時間寫完作業的,給予金錢上的獎勵,或語言上的表揚,但是效果甚微。以往我認為坐在孩子旁邊看孩子寫作業,陪伴孩子,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實際上,坐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寫作業,是在精神上給予孩子的一種鼓勵和支援。就比如練電子琴,在最初剛開始的時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邊,鼓勵她,幫助她想辦法一起解決問題,克服困難。隨著孩子彈琴技能的增長,現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我就放手讓她自己練習。鼓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老師要動腦筋、想辦法採取不同的鼓勵方式,來增強孩子的自信。

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還有一個感受,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現在的孩子,無論是國小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被家長包辦代替的太多了,大人們事無鉅細的.替孩子們打算,抹煞了孩子辦事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的提高的機會,也讓他們失去了對生活、對社會、對事情的熱情。就比如說,這個假期我的孩子參加了一個軍事拓展夏令營,她從來沒有離開過我,我很擔心她能不能適應這個夏令營生活,但孩子快樂自信、頑強的笑容告訴我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通過這件事,我深刻的認同了這本書裡告訴我們的,尋找機會幫助孩子從自己的經歷中學習,學會放棄對孩子的控制,轉而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與孩子們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會有效,或者說老師家長的管教才會有效。

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一些溝通的技巧,其中有幾個我非常的贊同,比如說探詢,要用好奇心增進情感連線並改善溝通。和孩子一起探詢問題,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決問題中增進了與孩子的情感,這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還有一點就是尊重,當你尊重孩子時,你會認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觀點,尊重會創造一種接納的氛圍,並鼓勵成長和有效溝通。在尊重這點上,我還需要改善,有的時候在與孩子或者學生溝通時語氣過於強硬。

我相信,讀了這本書,我會通過自己的改變,來改變孩子,改變他人。

《正面管教》讀後感6

在正式寫下我的感想之前,首先我想說一說我自己,我自己是一名從業幼兒少兒英語以及早期教育超過10年的一名老師,從我小的時候開始,無論是家庭環境還是學校和社會環境深深的影響著我,從我自己的經歷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我的父親是一名大學教授,在從小養育我的過程中,雖然磕磕絆絆但是他給予了我他那個時候可以給到的最好的教育方式和條件。陪伴和支援,讓我一直感受在被愛和愛的環境中成長,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在學校中和社會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雖然有難過和迷茫的時候,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有信心堅持和努力完成渡過困難,說這麼多,我想表達的是,其實在正面管教這個理念被中國人所知道並應用之前,我多多少少的就受到了爸爸當年的接近正面管教的理念的培養中,這為我之後的從業路上的學習和思考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正式接觸正面管教應該是20xx年,20xx年之前,同事參與了貝媽的講座並且在前單位進行了分享,我看了分享課件,覺得和我個人的教學方式非常相似,17年在早期教育從業中,部門的夥伴報名了成都的家長講師班並且推薦了系列書籍,我通過自己閱讀和自己的上課方式找到共鳴以外,更深層次的想到了,1個人帶100個孩子的影響遠不如,10個老師帶1000個孩子或者說不如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大,作為一名教師,我知道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是最有作用的,例如在西安不同區域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重視不同的情況下,通常在做家長會,參與的人數和回饋的強烈程度都不一樣,但是家長確實最重要的啊,為什麼說家長是唯一不用考試就可以上崗的職位,看到有問題的家長影響到的單純的`孩子,我的心裡是痛心的,由此我決定正式學習,找到方法幫助家長、改變家庭、更希望後期傳播給更多的老師,改變老師之前的教育觀念,從而達到更多的孩子可以自我、自信、樂觀,並且社會化的成長,這些都是互相不違背的。

舉一個我之前的例子,當孩子想哭的時候,大部分的老師說不要哭,給你糖或者禮物,可是當下他們並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也沒有解決孩子的問題,還是隻用獎勵或者懲罰的手段去處理,當下可能見效,但後期孩子的心理建設一旦成長,矛盾和多樣化的行為也會出現,而我嘗試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出發,讓他們適度先發洩情緒,然後詢問和共情,引導孩子自己說出問題,並且給予一些方法(當然看書之後知道可以讓孩子共同參與頭腦風暴,設計方法,這就是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樣以後孩子當遇到問題,願意和我溝通,相信我,一起解決,並且情緒得到了迴應和合理的互動,當然國小和幼兒的孩子處理方法不太一樣,我經常都是換位到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可能我沒徹底長大吧!哈哈!但是這樣都行之有效,當閱讀完書籍之後,我才發現還有這麼多好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把理念的道德性質的東西落實化、實際化,這是我所期待學習併成長和改進的。

未來,當不斷的學習之後,我將更加踐行,並且不停地自反省和思考,如何可以更多的幫助孩子健康自信快樂的成長,如何幫助更多老師走出好孩子壞孩子的誤區,幫助更多家長了解自我,瞭解孩子,願意攤開心扉和孩子共同摔跤再進步,願中國的下一代越來越好!

《正面管教》讀後感7

今年暑假學校給老師們推薦了《正面管教》,讀了這本書,我們可以用理論指導實踐,再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發展的教育思想。我們的教育不再是盲目的了,這讓身為老師的我很是欣慰。我們現在倡導“家校聯絡”,然而真正落實到實際,這個操作起來就有些困難。《正面管教》給了我們很多指導性的建議和方法。

我們在教育過程中一味地懲罰孩子,是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在生活中我們就要對他們進行積極地引導。

現在的很多老師小時候在學校接受的都是傳統教育,如何轉變成新一代的教師,符合新課標理念的教師,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細緻的指導,幫助我解決了很多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幫助孩子們自覺地遵守規則,教師和家長的態度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遇到有個別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一味地指責孩子“你不完成作業是不對的!你怎麼能不完成作業呢?”這樣說的話,學生的牴觸情緒肯定很強,即使他嘴上說的是“我錯了,不該這樣做”但是他心裡面是沒有真正地服的。所以一開始要先對學生表達你的“理解”。從理解入手才能讓學生一開始就“服氣”,從心理入手才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你所說的。我們的教育活動是為了孩子,一切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當家長和老師太嚴格和控制過多時,孩子們培養不出責任感:當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太驕縱時,孩子也培訓不出責任感。孩子的責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有機會去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生活技能時,才能培養出來。

我們要意識到:停止懲罰並不意味著允許孩子為所欲為。我們需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去體驗與其享受到的特權直接相關的責任。否則,孩子就會成為只會依賴和接受的人,認為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唯一方法就是操縱別人為自己服務。有些孩子會認為“他們不照顧我就是不愛我”。這樣的感情體驗,甚至連我自己都深有體會。在如溫室般的家庭中長大,受盡了家裡親人們的寵愛,一旦不合我意,就會情緒崩潰,覺得“全世界都不愛我”。我想這樣的情緒跟我小時候的家庭教育環境有關。所以這些孩子們的情緒會崩潰,我能夠理解那種心情,然而小孩兒還沒有較好的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這種時候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同時還要給予他自尊。責罵他,只能讓他覺得自己很差勁。這些孩子會因為做事情都會招來羞辱和痛苦,而認定自己不該再努力。最悲哀的是,孩子麼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能感到自己很能幹的鍛鍊機會,而產生了“我不夠好”的信念。這些孩子會將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和逃避行為上。如果家長和教師沒有及時發現這樣的問題,這位孩子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問題小孩”。在家人面前很暴躁,一點就燃,在課堂上或者在交友問題上會出現自卑的情緒。羞辱並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這就提示我們所有老師,要善於觀察學生,平時要多瞭解學生。“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給學生,還要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心理健全的人。

這本書中,提出了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這是有能力的人必須具備的:

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逇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和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內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並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際溝通能力強,善於與他人合作,並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6、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後果。

7、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的局面。

有多少家長代替孩子們做了孩子該做的事?而他們犯錯的時候,卻要懲罰孩子?家長們應該反省,你所要求孩子做到的一切,你有沒有在平時的生活中教給他?比如,你要教會孩子感知力和技能,那麼你在做家務的時候,就不要以孩子把東西整理不好、把地掃不乾淨為由,而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們“自己的事情”家長卻幫忙做了。我們必須明白,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擔責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合作,遠比專橫的控制更為有效。這就涉及到了與孩子之前的規則。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與孩子之間肯定有規則。這些規則是如何制定的呢?是家長的要求?還是和孩子共同制定的?班級教育管理中,我們有班規制約學生,然而這些班規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還是老師單獨提出來的要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兩種制定規則的方式不同,學生的表現也不同。參與了規則制定的孩子,自律性更強;沒有參與規則制定的孩子表面上服從規則,暗地裡是規則的破壞者。從學生階段過來的我,深刻地體會到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在教育路上,我們要牢記:教會孩子們生活才能讓他未來更好的適應社會!

《正面管教》讀後感8

“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的孩子”。看到這句話,我就想到二年級的李XX,他上課時永遠坐不端正,常常趴桌子上,或站起來不好好坐在凳子上。喜歡插話,走路永遠不在隊伍裡,磨磨蹭蹭地落在班級後面,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訂正時從來不按老師的要求寫……跟他講道理,有時也威脅,單獨留下來教育批評。可是一直收效甚微,但我一直認為他不是一個笨孩子,所以還是願意在他身上花費很多的心思,爭取對他有更深的瞭解。而現在在我看了《正面管教》書中的.這句話,忽然領悟到,這個讓我如此頭疼的孩子的種種行為不正是缺愛的表現嗎?我決定在接下來的相處中,用“愛”收服他。

當然,我不知道最終結果會怎樣,但我堅信,書裡描寫了這麼多成功的案例,而我也會改變他的,即使達不到完美的效果,至少會引導他往正能量的方面轉變,也應該是令人欣慰的。

期待中……

我會把從中學到的可操作性強的方法,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努力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中去,真正讓學生受益,讓孩子收益,從中感受做老師的快樂,做媽媽的快樂!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它確實是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讀後感9

教育孩子很有學問,學會教育孩子很重要。

1。孩子哭鬧,行為背後需要的是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尋找有人愛他的感覺,這時,如果父母不管他,他心裡會非常焦慮,直到成年結婚後會爆發出來,就是因為未被滿足的價值感和歸屬感。孩子一直在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歸屬感是父母是無條件愛我的,價值感是我這個人是有價值的。

2。父母是孩子的導遊,來到這個世界的導師,告訴孩子一件事為什麼這樣做。常見錯誤教育孩子的情況有,父母對孩子說,每次讓我對你翻臉你才聽話,這是一種短期有效的'方法,要考慮長期有效的方法。

3。不可嚴厲和放縱孩子,嚴厲就是罵孩子和打孩子,放縱孩子表現為,隨他去吧。在這兩者之間,培養孩子自律和自尊。告訴孩子,你不尊重我,雖然我愛你,我也就不尊重你。你尊重我,我會和你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會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別人,自己是有價值的,父母和孩子是愛的關係,願意和孩子一起成長,而不是責罵,責備,指責。

4。不要批評孩子,不要與孩子劃清界限,搞對立。而是與孩子共同面對,孩子犯錯的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增加學習技能的機會。

打造與孩子的獨特時光。孩子會尋求過度關注,權利爭奪,報復行為。

《正面管教》讀後感10

學校剛推薦《正面管教》這本讀物時,我跟他的冷戰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星期。當他開始跟我反抗的那一刻,我就已經意識到不當的教育方式,不但起不了作用,相反會造成孩子逆反心理提前。當某種教育方式令你和孩子雙方都痛苦,那方法肯定是錯了,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

冷戰期間我做了深刻的反思,也積極尋求了班主任林老師的幫助,林老師說太過嚴厲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的逆反心更強,並給我推薦了《正面管教》,書中提到的“和善而堅定”的教育方式讓我耳目一新。受書中觀念的啟發,我及時調整了教育方法,以朋友的身份與他溝通,充分尊重他,細心感知他的感受,他的牴觸心理和反抗心理也慢慢消失,之前一直暗藏在我心裡的那股心力交瘁般的吃力感也煙消雲散了。在林老師的幫助下,他也意識到自己耍小性子、發脾氣的性格弱點,在此,我要真誠的謝謝這位好老師,謝謝她對每位學生的細心與耐心。

我呢,其實是一名“偽家長”,受姐姐的委託照顧她的兩個小孩,同時扮演著爸爸媽媽的角色,幸運的是在老師的幫助與培育下,小外甥成長進步了不少。從一開始整天看電視、玩遊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沒有耐心、不懂禮貌、各科平均成績一直遊走在七十分左右,到現在懂禮貌、愛學習,能安安靜靜地閱讀、四門課程達到了九十分以上,這些可喜的進步得益於老師的培養,也得益於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的轉變。

在這裡,我結合這一年半以來小外甥成長的經歷和《正面管教》中給我的一些啟發,和大家分享“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孩子成長的奠基石”的淺見。

一、以和善之力溫暖心靈

很多家長一直存在一個誤區,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的,自己怎麼打罵都沒有關係,所以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的時候,經常以大吼大叫的態度去斥責他們。殊不知,久而久之孩子也模仿你對待他的態度,漸漸地開始對身邊的人,甚至對你大吼大叫,等他心理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報復或防抗的心態。因為,他們潛意識裡覺得,既然家長都可以用這樣的態度對待我,那麼我也可以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在你的斥責聲中,孩子是難以感受到愛與溫暖,同樣他對別人說出來的話也會沒有溫度,他根本就不知道充滿愛的語言需要以怎麼樣的語氣表達出來,所以在跟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採取和善的態度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幫家長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矛盾,而且能讓孩子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怨氣,多一些溫暖,性格逐漸變得溫潤而有力量。

二、以參與之力培養責任心

責任心是人性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品質,可以通過讓孩子參與一些大大小小事情的管理,來增強他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感。既然規則是由自己參與制定的,那麼首先他就得學會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也會間接地幫助孩子減少犯錯誤的機率。如果能讓孩子能參與家務勞動,幫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會大大增強他自己對這個家庭的責任心。

現在的小孩子,從小就是在蜜罐子裡面長大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覺得家長及時滿足他們的需求是理所應當的。養成了一些諸如浪費食物、不愛惜物品等不好的習慣,甚至覺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丟掉是很正常的事情,爸爸媽媽還會滿足他們。得之輕易,會使孩子缺失感恩之心。

為了增加小外甥的`責任心,我一有時間就安排他參與到爸爸媽媽平時的工作中,讓他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漸漸地他也體會到父母為了供他上學的艱辛,懂得了想為這個家庭盡一點自己的力量,不再像以前那樣看到什麼就想買什麼,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浪費食物和物品。

三、以鼓勵之力建立自信

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確實,孩子們需要我們的鼓勵,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如果能夠抓住時機,及時鼓勵孩子,會讓他們更加積極勇敢地去表達自己,從而建立自信。外甥進入學校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積極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上講臺也非常羞於表達,我問了之後,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敢,害怕自己表現不好。他可能覺得我成績也不好,參加其他的活動也可能會做不好。好在我及時對他進行鼓勵與引導,告訴他多參加一些活動,並不是一定要你獲得一些名次與獎項,只要你盡力了,總會有所收穫。在我的多次鼓勵下,他才勇敢地踏出了那一步,現在比以前勇敢自信了許多。

此外,被鼓勵長大的孩子會對別人更加寬容,在看待某件事情首先不會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也不會總是找身邊人的缺點,這也是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才意識到的。之前我對外甥的管教總是批評多於鼓勵,也是我自己太急切地想幫助他改掉這些毛病,以至於我自己眼裡看到的全是他的缺點,也導致他也覺得自己身上缺點很多,看身邊的人和事也是總先看到不好的地方。比如每次吃完東西之後,總說“我並沒有覺得這個東西有多好吃,”這讓身邊的人聽到了很難受。每次我也會跟他指出來,教導他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看,但是一直收效甚微,看了《正面管理》之後才發現原來他的這個毛病的根源是出在我這裡。在我轉變方式之後,他的這個缺點也改善了不少。

四、以啟發之力激發主觀能動性

教育的成功是能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學習,提升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幫他們形成獨立的自我。不管是學習、解決問題、做決定,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多多啟發他們,讓被動變為主動。記得去年他剛進入華小那會,各科成績都非常不理想,對學習也非常排斥,我想,直接跟他補習各門課程,效果不但會不理想,也會加深他對學習的排斥,因為我也聽很多媽媽談過,每個月給孩子花幾千塊錢報各種補習班,但是效果還是很不理想,孩子依然很排斥學習。

我想的辦法是培養他對閱讀的興趣,讓他在閱讀當中受到啟發,從而愛上學習。閱讀名人傳記,可以讓他通過了解名人的成長經歷,學習他們優良的品格以及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閱讀歷史書籍,可以讓他能更好的瞭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程;閱讀兒童文學,可以讓他感受文字傳遞出來的愛與溫暖;閱讀各類科普讀物,可以讓他了解世界萬物的生長規律,並激發他的好奇心。在這一年多當中,我陸陸續續地讓他讀了近一百多本書,不僅讓他獲得了課堂外的一些知識,也使他漸漸地愛上了閱讀、愛上了學習,各科成績也慢慢上去了,現在自己還主動提出要我幫他補習英語,這也是我這一年多來,最欣慰的一件事情。

如果將人生比喻成一條長河,那麼國小階段就好比這條河的源頭,在這個階段形成的行為習慣打下的各項基礎對他們今後成長至關重要。種一棵樹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做好引路人。正確的方法可以讓我幫助孩子更好地自我成長,也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家長,《正面管教》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好好學習與運用。

《正面管教》讀後感11

在學校繁忙的工作中,我每天晚上擠出一個多小時看《正面管教》這本書。當我剛看到引言部分時,我開始著迷了。其中,書中的一段話讓我激動不已:“執教25年之後的今天,我就要退休了。孩子們在這25年中的變化多大啊。然而,《正面管教》幫助我適應了這種變化,從而更好地與孩子們相處,我真想再當25年老師。”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當我看到這段話時,我內心充滿力量,我迫不及待認真閱讀,期待從這本書中找到希望和方向。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我認真閱讀完《正面管教》這本書時,我確實受益匪淺。書中很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論像警鐘一樣不斷敲打著我的心。讓我在自我反思,自我總結中慢慢進步和成長。接下來,我想具體談一下我讀這本書後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首先,這本書中有很多例項,說明如何在家裡和學校裡有效地運用正面管教的原理。其中,讓我印象深刻地是書中第7章講述的:有效地運用鼓勵。在書中,德雷克斯強調鼓勵,並且認為這是大人在幫助孩子時應該學會的最重要的技能。正如他說的:“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在這本書裡,作者從若干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時機、相互尊重、著眼於優點等,讓我們瞭解到什麼才是有效的鼓勵。通過學習,我瞭解到表揚就像糖果,偶爾吃吃能讓人愉悅。而鼓勵卻是自己和孩子每天都需要的,它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是能行的,並認可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而不是隻專注於追求完美或取悅他人。然而,聯絡我們老師的實際工作,我陷入了反思。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經常表揚孩子卻忽略鼓勵孩子。比如說,我經常會用到這麼一句話讚揚孩子:“你真棒!你讓我很高興!”在這種讚揚下,該孩子會很高興,會滿臉燦爛,她會覺得“大人認可我,我是有價值的”。然而,這種表揚只是暫時有效,能短暫激發孩子的良好行為,但長期效果並不好。所以,感謝《正面管教》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並且深度地去認識和利用鼓勵。我嘗試了並且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比如在最近一次考試,我嘗試對我們班一個後進生進行鼓勵:“XX,這作文寫的真不錯,如果你能寫地更工整一些,那麼你肯定會完成的更棒!”出乎意料的是,這個孩子很高興並且在肯定自己的行為上並繼續努力,最後她的'作文得到了優秀。讀了《正面管教》,讓我瞭解到,鼓勵是幫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具體行為和取得的效果,有針對性的實事求是的進行鼓勵。我會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加以實踐和練習,讓鼓勵之光點亮孩子和我的夢想。

其次,作為一名教師,管理班級是極其重要的一項工作。如何培養學生自覺自律是我一直在探索和學習的方向。學習《正面管教》,我意識到我對學生的管理大多情況不是懲罰就是獎勵。這都是外在的控制。這樣管教的結果都是暫時性的,正確的行為不可能長久。其實,作為一位任課教師,我也經常思考:怎樣不獎勵也不懲罰能讓學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呢?我一直很困惑,但卻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法。慶幸的是我學習了這本《正面管教》,它讓我受益匪淺。其中第6章:“關注於解決問題。”讓我意識到遇到問題時,我們要關注的是教給孩子要做什麼,關注問題的解決。孩子是整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作為老師,我們要放手給孩子充分的機會施展他們解決問題的技能。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出色的解決問題能手,他們能想出很有創意,有助於解決問題的方案來。比如說在最近我們班的一次班會上,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孩子頭腦風暴:“如何對待上課插嘴的學生?”起先孩子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他們列出來一堆後果清單,但提出的辦法全是懲罰性的:不許出去玩,佈置作業,放學後留堂十分鐘等。忽然,我意識到我根本沒有關注到問題解決本身,我想起了“關注於解決問題的3R1H(相關,尊重,合理,有幫助)”,於是我啟發孩子忘掉邏輯後果,為幫助愛插嘴的同學改掉壞毛病的解決方案再做一次頭腦風暴。結果他們給出了很多讓我驚喜的建議,比如說同學回答問題要先舉手示意,同桌拍拍肩膀提醒等。因此,《正面管教》這本書確實讓我愛不釋手,我努力學習並在自己的教學實際中不斷嘗試,讓我能真正做到了和善與堅定。

總而言之,通過學習《正面管教》這本書,一方面能陶冶我的情操,讓自己成為一個和善而堅定的人。另一方面,我從這本書中學到很多的有益的理論和工具,讓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能用正面管教去教導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環境中快樂健康地成長。

《正面管教》讀後感12

近期,我讀了一本書叫《正面管教》,這本書出自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簡。尼爾森博士之筆,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書中反覆強調: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而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在讀這本書時,我就在想,作為家長,我要如何的運用書中的理念來教育好我的孩子。書中多次提到正面管教孩子時是否做到和善與堅定並行?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專斷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嬌縱的方式則缺少堅定。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想想平時,每天都要面對孩子,他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總會犯一些錯誤,我們要怎麼面對呢,當然我們要從正面教育我們可以運用本書矯正錯誤的三個R的概念,來幫助孩子矯正錯誤:一是承認,即我承認我在家時跟孩子大聲講話了;二是和好,即我向你道歉,以後不會這樣大聲講話了;三是解決,即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大聲講話的問題。

書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正面管教》作者一直強調,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地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來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累效果。

通過這本書,使我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我要學會用正確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快樂環境中健康成長!

《正面管教》讀後感13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好孩子都是打出來的。從古至今中國的教育幾乎都是一樣的想法。當然這樣的做法也被很多人否定了,於是出現了有的家長喜歡對孩子百般寵溺,最後孩子的個性非常強勢。

在我看來打罵教育和溺愛都有其致命的缺點,這樣培養出的孩子在以後出現問題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打罵過度會造成孩子性格內向,而溺愛往往造成孩子任性。針對這個疑問,我想去尋找適當的解決辦法。於是我讀到了美國作家尼爾森的《正面管教》。

在書中作者說了四個有效管教的標準。

第一個是在管教的過程中父母應該以和善為前提,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相處,雙方的關係要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礎上。父母一定要有該有的原則,讓孩子承擔甘油的責任。

第二個是家長的管教是否可以增加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管教孩子一定是有辦法的,如果一直採用懲罰的手段管教,其實往往適得其反。所以管教孩子要讓孩子有歸屬感和價值感,讓孩子覺得我們的管教是有意義的。

第四個是管教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和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就是說管教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讓孩子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正面管教》儘管是來自西方的作品,我認為它對中國教育孩子也是有用的。現在社會人們都是生活在城市中,孩子要麼由父母的父母帶,要麼是在學校由老師教育。由於不同的孩子個性差異所以要管教孩子成為了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有物質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僅僅是父母,也可以是朋友,正確引導孩子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管教並不代表懲罰,父母在處理和孩子的關係的時候應該是主動積極的去和平溝通。總之《正面管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為人父母都有必要去讀一下。

《正面管教》讀後感14

總聽人說:

如果你是一個家長,你應該讀這本書;

如果你是一名老師,你更應該讀這本書;

如果你經常對孩子的行為無法理解,對管理課堂束手無策,那麼強烈建議你讀讀這本書。

現在看來確實如此,看完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是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這本書中告訴21世紀的父母和老師們: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其中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為,本章體現了一個新的理念“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看到這裡給我的`感觸最深。

任教的第一年,課堂管理中就有位最讓老師們“頭疼”的孩子小明,小明從進國小第一天就用它獨特的個性讓班裡的同學及老師們記住了他,他調皮,跟老師唱反調,老師說往東他偏要往西,上課期間經常會跟老師玩“捉迷藏”,課堂好不熱鬧,有時真是要把他請出去才能正常上課。一直覺得讓學生畏懼自己才能更好的管理課堂,可是這裡他不僅不怕,還敢肆無忌憚的偷偷跑出教室,所以調皮搗蛋的他每天受到的批評是很多的。長期下去,不僅未改正壞習慣,還更加難管了。班主任採取了各種方法,首先跟他談心,再跟家長交流,共同管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二年級後,習慣依舊,有一次上課在玩一個玩具,為了讓他上課認真聽講,我把玩具沒收了,可是他卻很善心的哭了。通過下課溝通才知道這個是姐姐送給他的,很珍貴很愛惜。可能這件事是個契機,我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抱住了他,跟他說今天上課認真聽講,晚上放學的時候我就還給你。整天下來表現都還不錯。後來慢慢小明也約願意跟老師溝通,雖然壞習慣還是很多,但是比以前好了太多。通過這件事突然發現有時候鼓勵也很重要。

在這裡,正面管教就是變相鼓勵。一般教師在針對犯錯誤的學生時,往往採取嚴厲的訓斥,孩子表面上服從了,但實際上不服氣,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不良的師生關係。而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讀完這本書,讓我對鼓勵有了深刻的認識:鼓勵對的行為,讓孩子變得自信。管理是一門學問,如何更好的管理還需學習,願在不斷溝通摸索中成長。

《正面管教》讀後感15

家有寶寶的成年人會發現,當有了孩子,無論全家人對他有多期待、多寵愛,都會帶來一些逐漸適應的變化。為了更好地教育我的孩子,同時也為了上班後更好地教育我的孩子們,整個產假我都在細細揣摩《正面管教》這本書。

上班伊始,我接了新的四年級,雖然目前還沒有將他們完全對號入座,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因為他獨特的個性已成功地得到了我的關注。班裡有一位小馬哥,對知識的求知慾很強,但是課上習慣很不好。喜歡跟同學講話,喜歡插話,多次教育無果。我想起了書中寫道“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我決定用愛“收服”他。於是我在每一次的作業中都加一張小獎卡,偷偷地告訴他他是我在班裡第一個注意到的孩子,我覺得他優秀又陽光,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有時候他會跑到我辦公室單獨給我看作業,我會當面獎勵他一張5分的獎卡,看到他開心的眯眯眼,聽到他發自內心地說“謝謝王老師”,然後飛奔出辦公室也不忘給老師關上門。我想這才是孩子的天性,多麼可愛又懂事。

教學工作中,如果你遇到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他應該是一個缺乏信心的孩子。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瞭解,這些孩子其實是一個僅僅想要歸屬感但是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有時候,我們也要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是傷害了孩子的感情,才導致孩子缺乏歸屬感和價值感。如果我們能正確認識到孩子的行為是以目的為導向,並意識到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首先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會不同,我們也就不會以為孩子總是在故意搗亂,總是喜歡跟我們對著幹了。對於這些孩子,我從書中學到最多的是鼓勵。作為一個老師,面對近百個孩子,通常由於心急很習慣以負面方式對他的不良行為作出迴應,批評能促使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為,但很少有人深想過批評帶來的影響。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幫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批評,才不會再犯。而《正面管教》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要鼓勵。作者一直強調,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地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來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積累的效果。

假期歸來,我們校長對我評價道:我不再像以前一樣扯著嗓門喊課,而是和風細雨地跟孩子們交流。這樣的評價給予我極大地鼓勵。我想,正是《正面管教》這本書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努力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真正讓學生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