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通用4篇)

讀後感1.99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通用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通用4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1

安逸享樂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物質上的享受,但這往往是墮落的開端;憂愁禍患的確會給人帶來身心上的痛苦,但卻是催人奮進的精神食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孟子所列舉的人物:舜,傅說,膠鬲,管夷吾,等等為自己的時代作出貢獻的人們無疑都接受過生活,精神上的考驗。我想“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對世間萬物而言,是個永恆不變的定律。又如吳承恩所著的《西遊記》中那坎坷的取經之路要是沒有了妖魔的阻攔,一步登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擔驚受怕的困擾,安心的吃齋唸佛,朝發夕至取回佛經,但可謂出門長見識,唐僧若只隨徒兒們在雲裡霧裡日行千里,又怎知這天底下人間的百態,又怎能領悟“佛”中能超脫世塵的感悟?那《西遊記》便成了一個無趣的故事。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但也是在外界的壓迫下日漸成熟,如果人在安樂中生存,那他就會失去對外界的抵抗,對生活真諦的領悟,最後會像“溫水效應”中的青蛙一樣,失去了生存的能力。而緊張的生活節奏適當的壓力能使人絕處逢生,絕望中尋找通往光明的前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2

逆境造就人才。人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能有所作為。——題記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陳述了六個出身貧賤卻成就不平凡事業的名人的事例。我國古代吳越交戰,越國戰敗,越王勾踐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臥薪嚐膽,就是怕舒適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意志,他還親自到田間與農夫一起勞作,他的妻子也紡線織布。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已經恢復元氣,兵強馬壯,已經可以打敗吳王夫差了,最終吳王失敗,身死國滅。

處在安逸快樂之中的我們,不能只沉迷於虛擬的世界,而玩物喪志。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好好學習,面對困難,不退縮,不害怕,並且勇於克服。其實處在逆境和憂患中並不是件壞事,這往往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憂生樂死,我現在也要改正一下。我總是要說要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並且規劃好週末做作業的計劃,回到家卻放不下手機,總想玩玩手機,把計劃往往都打亂,把作業都堆在一起,馬上要上學去了,才想到要寫很多作業。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擔負重任並做出成績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經歷了一番艱苦的磨鍊,才有所成就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3

生存與死亡,這是平時人們並不注意的問題,因為他們似乎離得很遠。然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課文,使我們聯絡在了一起。

在文中已用有力的事實來證明了生與憂患。死於安樂;用歷史使我們明白了這個是真理,同時也啟示我們,憂患可以使我們生存和發展,不會被歷史所淘汰,可以立足於世界。

古代如此,現代也是如此,真理是永不會改變的。新的世紀,新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是安定的,世界也是和平的,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忘記了戰爭。雖然戰爭是令人厭惡的,甚至是令世界的人民痛恨的,但人民和國家不能忘記戰爭對人們的危害再大了。戰爭真的開始了,只有反抗,不能成為亡國奴,不然則會成為奴隸,而使人民受更大的危害,所以國家是不能忘記戰爭的,因為國家是人民的。如果一個國家只會享受和平,當他滅亡時,他才會明白這真理!

從大到小,國家是這樣,個人呢?一個人不努力不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則一定會被社會淘汰,但重要的是我們個人重視到了生可憂患,而時刻憂患,就一定可以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

從古致今,從大到小,生存與死亡都是有關聯的,這也是憂患與安樂的關聯,從古到今,從大到小憂患與安樂都會成為一個真理,什麼也不能脫離的真理。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前明白這真理,不要等到國恆亡時才感悟到。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4

老師經常給我們講《孟子》裡的一句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番話說的是:承擔重任的人,之所以受盡苦難,是天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練他的意志和身心,藉以提高他的競爭能力。

做一個人,一個發奮圖強,頑強拼搏,意志堅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須要用憂患做為一切成就的先決條件。講得一點也不錯,堅強的人是在憂患中成長的。巴爾扎克曾說過:不幸,是天才的進步階梯,信徒的洗禮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我們要把不幸,災難當作我們成功的又一塊基石,不被它打到,反而利用它來與成功拉近距離。

我不知是在哪,曾看過一個故事,名字叫《鹿和狼的故事》,講的是20世紀初葉,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為了讓凱巴伯森林裡的鹿得到有效的保護,大量的捕殺鹿的凶殘敵人狼。經過25年的殘忍捕殺,有先後六千多的狼被殺害。然而,羅斯福萬萬沒有想到,在他的極度保護下,鹿群是有一段時間大量增加,但不久,鹿群的數量開始急劇下降,鹿群的總量由十萬只銳減到四萬只。很快,整個凱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這個故事中,鹿為什麼在過度保護下,數量變得更加少呢?在我看來,正是因為給它們的過度保護使他們缺少了憂患,只顧自由自在的生活。原來有狼追鹿,鹿就會奔跑,現在,狼沒有了,鹿的體質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可見,憂患的作用不僅對人,對社會,對整個自然界也是有極大好處的。

因此,我們心中要有憂患做支撐,在心中時時為國家著想,這樣,我們才會免於被社會淘汰!

請大家勿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