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鄭人買履》讀後感

讀後感2.2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鄭人買履》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鄭人買履》讀後感

《鄭人買履》讀後感1

話說鄭人自買履之事成名後,已是家喻戶曉,成為街頭熱議的話題人物。

有一回,鄭人來到洛陽。眾人見他,忙說:“你專愛鑽牛角尖!”大家一陣狂笑。鄭人覺得自己下不了臺,就與那人一決高低。

鄭人說:“何以為愛鑽牛角尖啊?”“哈哈,你買履之事全城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怎麼,你心有不服?”

“那倒不錯!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習慣,還不知道你的習慣是不是可笑也!”那人氣憤地說:“至少我的習慣不會臭名遠揚啊!”

曰:“那也未必,臭名遠揚這四個字不該用在我身上吧。”

那人曰:“你,不可理喻!”之後便氣沖沖地走了。

鄭人見自己贏了那人,便得意洋洋的走在大街上來回轉悠。洛陽的百姓都說:“好一個鄭人,跑到咱們洛陽來幹什麼!”這話可沒讓鄭人聽見。

鄭人走了一個下午,覺得天氣無比炎熱,想去買頂帽子。

他先回住處量了量自己頭的大小,之後就出了門。他可不知道舊事正在重演。等他來到集市時,已是黃昏了。

鄭人終於選中了一頂帽子,正要拿出尺碼,卻想起剛才忘記拿出來了,尺碼還在住處。就連忙趕回去哪。結果回來一看,賣帽子的人已經走遠了。

有個人問他:“你為何不用你的頭來試帽子呢?”

鄭人說:“寧願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頭。”

街上的人鬨堂大笑,鄭人還矇在鼓裡呢!

這件事又給鄭人的臉上加黑了一筆。

《鄭人買履》讀後感2

《鄭人買履》這篇寓言故事,大家必定都很熟悉了,每個人都笑鄭人痴傻,可所有的人都只能看見別人的過錯,其實自己身上也發生過這種事,而只是自己沒有察覺罷了。

做事不能墨守成規,要靈活,我由此想到了一個故事:一個人坐車時只買了半票,說自己是殘疾人,並把自己的殘疾之處給售票員看,但售票員只要殘疾證,這時一個乘客看了很氣憤就問司機:“你是男人嗎?”司機說:“當然是。”“你的男人證呢?”“你無理取鬧,當然沒有!”司機說,“我不是男人,我來說,”售票員插上來說,“我看你不是人。”那個打抱不平的笑侃,“你,你,”“你沒有人證當然不是人了。”這個故事裡的售票員是典型的教條,做人若此,不亦惑乎?

實質上,我以前也是個很教條的人,做事沒有商量,即使能變通的事我也不敢變通,這與"鄭人"多麼相似啊,而這樣辦事,效率低,很難完成任務,但《鄭人買履》敲響了我的警鐘,如果這樣下去,估計我也就和機器人差不多了。

生活中,我看到無數這樣的例子,守規矩是好的,但過於固執就是墨守成規,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任何事都是這樣,“鄭人”守規矩過了頭,便落人笑柄,你追求美好的事物,但過了一個度,那便是貪心,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把尺子,一個底線,當發現自己過於執著時,就應該放棄,否則,不僅是落人笑柄,後果還會更加嚴重,比如“三鹿”奶粉事件,擁有了巨大財富,追求更多,原本沒什麼,但用了不正當的手段,越過了道德底線,造成了巨大的並且嚴重的後果,“鄭人”只不過不會控制“規矩”的度,但如果我們控制不了“慾望”的度,便會後患無窮。

《鄭人買履》讓我一直回味……

《鄭人買履》讀後感3

從前鄭國有一個很愛勞動的人。有一天他做完活回到家,突然感到腳掌很痛很痛。坐下一看,他驚呆了——自己的鞋又破了,腳掌也被磨得通紅了。他氣憤的自言自語到:“真見鬼,們村市場上賣的鞋質量都太差了,看來一定要到縣裡的市場上買鞋。” 他準備去市場上買鞋,但是他生怕自己的腳試錯鞋。因此他花了一些時間用上好的線在自己的腳上左量量、右量量……最後他把自己量得最合適、最滿意的那段線標好記號放在座位上。 這樣他忘了拿尺碼就踏上了去縣裡市場的路……他好不容易到了縣裡的市場上,他東張西望、東奔西走找到了一家質量良好的鞋店,左選挑右選終於找到了自己最中意的鞋。正要付錢時,賣鞋的人迷惑不解問到:“難到你不想試試鞋的大小嗎?如果不合適豈不是吃虧了嗎!”那人一聽,想起量好的尺碼,他一面誇賣鞋人有好心腸,一面伸手去撈衣包。可情況不妙——他翻遍了衣包就是沒找到尺碼,他只好向賣鞋的人說:“我忘了拿尺碼了,一會再來買!”然後使勁跑回去拿自己的.尺碼。 當他拿到尺碼重反市場時沒商人再等他了,農民和賣鞋販們都走了。他難過的看了看鞋,鞋上又多了一個大洞…… 這會兒一個打更的人見他在夜色中徘徊,問他深夜了還在這幹嗎?他說:“忘了拿尺碼,沒賣到心愛的鞋子。”打更的人一聽,捧腹大笑起來說:“用腳試一試就知道了嗎,何必一定要尺碼呢?”誰知那人卻自豪的反駁道:“寧可相信手中的尺碼,也不信自己的這雙腳!”打更的人呼了一口氣長嘆到:“原來天下竟有這麼固執、這麼笨的人吶!”隨即口吐白沫,暈了……

看來人遇到困難要多用各種辦法靈活地解決身邊的困難、問題,不能死板,不然定會耽擱許多事,還可能惹出大禍!

《鄭人買履》讀後感4

從前,鄭國有一個人。一次,他出門遊玩,當他要回家時,一不小心,鞋子被一塊尖銳的石頭刮破了,腳指都漏了出來。於是,他想要買一隻合適的鞋子。

他回到家,拿出一把尺子,先後從多個方向量自己的腳的尺寸,然後寫在一張紙上,接著順手將寫好尺寸的紙張放在座位上。他背上包襖,向集市出發,可是卻忘記帶上了放在座位上記著尺寸的紙張。

他到了集市,找到了一家賣鞋的店鋪。他左看看右看看,找了半天才選到一隻滿意的鞋子。這時,他突然想起椅子上寫著尺寸的紙張,驚叫起來:“不好,我忘記帶寫好尺寸的紙了!”賣鞋的人說:“我看這隻鞋很適合你,你穿穿看吧!。”說完,他蹲下來,雙手捧著鞋子。這位鄭國人搖搖手,緊皺眉頭,說:“不行,我還是先回家拿記著尺寸的紙再過來買鞋吧!。”說罷,他轉過身子,以極快的速度從人群中跑出來,向家狂奔。他推開家門,只見那張寫著尺寸的'紙張依然方方正正地躺在椅子上。此時的他已經滿頭大汗,汗水溼透了襯衫,可是他似乎一點兒也不累,一隻手將紙張抄起來,然後再次返回集市。

儘管他跑得很快,可時間不等人,等他到了集市,店鋪早就關門了,賣鞋的人也已經不知蹤影了。他想:不如我去其他店鋪買吧!可他找了半天,都沒有人再賣了。因為那時已經是黃昏時分了,他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回家。

後來,他家來了一位客人,他們談著談著,突然談到那天買鞋的事。客人問他:“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試鞋子呢?”他回答說:“我寧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鄭人買履》讀後感5

今天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和他一起讀了一則寓言小故事《鄭人買鞋》,愚蠢的鄭人讓孩子哈哈大笑,卻也給了一定的思考,下面我談下自己的讀後感。

文章講的是一個鄭國人原來的鞋子壞了,於是他就想去買一雙,他讓自己老婆量好了原來的鞋的尺寸,寫在紙上,準備去買一雙一樣大小的',但是,當他趕到集市時,發現因為心急沒帶那個紙,於是就想回家去拿,賣鞋的老闆聽到原因後,對他說,你為什麼不自己試試呢,那樣就知道鞋子合不合適了啊?

這個故事對於我們為人做事是有一定的啟迪的,鄭人的做法在我們今天看來自然是愚蠢的,但是這種做法的核心在今天我們進行工作時仍然存在,那就是不相信自己,不敢嘗試,只想著有規矩可循,有辦法可依,從而不敢創新,結果耽誤了事情完成的最好時機。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雖然很多事情已經有了前人經驗的總結,但是也有很多事情都是充滿著未知的因素,做事情的時候我們要視實際情況來決定,不能因為這件事以前有過成例,就失去了創新的勇氣,那樣我們的世界就會停止了前進的腳步,我們的工作也就會推進的很慢,當然,我們也不是要任何事情都要打破常規,畢竟前人的經驗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我們應該在一些特殊事件上,採取一些符合科學規律的非常規的辦法,就好像鄭人一樣,買鞋沒有帶尺寸,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腳來試出一雙合適的鞋的,而不必花費無用的時間和精力回家去取所謂的尺寸,所以我們在進行一些工作時,不要墨守成規,降低了效率,這就是我的讀後感。

《鄭人買履》讀後感6

從前,鄭國有一個書生,叫望奇,他長得英俊瀟灑,人的品格也誠實,所以大夥都經常與他交流,但他總做出一些令人可笑的事來。

這些天,他媽媽給她買了一件新衣裳,試了以後,更顯得有書香之意,他高興極了。但他看了看他的鞋,破舊不堪,大窟窿、小窟窿到處都是,覺得與這件衣服很不搭配。於是,他對他媽說:“媽,你看我這鞋,都破成啥樣了,我想去集上買一雙鞋,怎麼樣?”,“好好,你去吧。”望奇趕緊回到屋子裡,拿把尺子一量,“嘿,正好一拃”說著,他便把量好的尺寸放在椅子上,高高興興的去趕集了。這不,他媽還在這收拾屋子呢!她看見椅子上的尺寸,高聲喊到:“望奇!望奇!尺寸忘拿了!”誰知,望奇早已經走遠了。

話說望奇他家離集市就有三裡多路,好不容易來到了集市,卻已正午了。他左挑挑右看看,終於找到了一雙質優價廉的鞋。他一摸口袋:哎呀,糟糕!我忘拿尺寸了!他對老闆說:“我忘拿尺寸了,你先等著,說著便急忙跑回家了。”

望奇回到家後,一口水也沒喝,拿起尺寸就往集市上跑,但跑到那,月亮已經出來了,集市早散了,最後不僅沒有買到鞋,還把新衣服弄髒了,垂頭喪氣的回家了。

路過的朋友問他:“你怎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呢?”他理直氣壯地說:“我寧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旁邊的人聽後哈哈大笑,說他:“你真是個墨守成規,不知變通的‘書呆子’哈哈!”。

《鄭人買履》讀後感7

話說春秋時期,鄭無名家境貧寒,他腳上穿得那雙鞋早已破爛不堪,腳趾頭已鑽出鞋面,自由呼吸空氣好幾個月了。鄭某下定決心,將積攢好的錢買一雙新鞋,向那可憐的腳趾們道個歉。

“兒哎,這次買鞋一定要量好尺碼,一定要合腳!”

噢,對了,買鞋還要量尺碼!量尺碼,有何難度?鄭無名自以為自己十分了不起,想到了這麼絕妙的量尺碼方法。只見他拿了一根細竹竿,把它伸進自己那雙“洞洞鞋”裡,為了測量精準,他反覆測量了五次,最終確定了尺碼,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掰斷了竹竿。“哈哈,尺碼在手,買鞋無憂!”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兒哎,時間不早了,趕快去集市吧,不然去晚了就關門了!”對,媽說得沒錯!鄭無名一拍腦門兒,便穿著自己那雙“洞洞鞋”出發了。他走啊走,走啊走,大半個時辰過去了,他終於到了集市。集市中人群熙熙攘攘。突然,他聽到了吆喝聲——

“瞧一瞧,看一看啦,南來的`北往的,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我家的鞋質量好,經磨耐用,價格實惠,是真正的好鞋!”鄭無名聽了便擠進了鞋攤,這鞋可真好!鄭無名趕緊在身上尋找竹竿,可是找遍渾身,卻怎麼也找不到。不好,一定是忘在家裡了!

“老闆,留我一雙!”鄭無名趕緊跑回家拿了尺碼,又返身飛奔到集市,長途的奔波使鄭無名累得氣喘吁吁,他急不可耐地尋找著鞋攤老闆,可老闆已在收拾東西了。“老闆,我回來了,我的鞋呢?”“鞋,早就賣光了。”老闆冷漠地說。“什麼,我不是讓您給我留一雙,我回家拿個尺碼嗎?”“那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呢?”“我那尺碼可是辛辛苦苦量出來的,我根本不相信我的腳!”鄭無名一本正經地說。

老闆看著鄭無名,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鄭人買履》讀後感8

鄭國有一個人,他的鞋穿得露出了腳趾,他打算去集市上再買一雙鞋子穿。

他坐在椅子上,打算先量好自己腳上的尺寸。他把腳伸直,卻量不著,把腳踩在地上,又量不到,最後他被折騰的筋疲力盡,只好費力地腳彎曲起來,才腰痠背痛地量好了自己腳的尺寸。

他好不容易量好的尺寸隨手放在座位上,就去準備待會兒要上街買鞋的錢了。到了集市上的時候,他十分高興,一想到自己將要有新鞋穿時,走起路來都飄飄然了,好像騰雲駕霧一般。他十分高興,卻忘了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量出的尺寸,正靜靜地躺在他家的椅子上。

他在集市裡找來找去,卻怎麼也找不到賣鞋店,他用了將近半個時辰,才找到了賣鞋的地方。

鞋子琳琅滿目,看得他眼花繚亂。他心想:“這裡的.鞋子怎麼這麼多呀!”他看得都快眼花了,才挑了一雙鞋子,一摸身上,心想:“糟了!剛剛出門急,忘紀帶尺寸了!怎麼辦呢?我還是快點回家去取吧!”

他把鞋子放了回原去,急急忙忙衝了回去,一路上,他健步如飛,恨不得馬上回到家去。回到家時,可氣的是,那尺寸正靜靜地在椅子上躺著呢!

他不敢停留,一拿起尺寸便向集市上飛奔而去,生怕去晚了集市散了,可是等他到了,集市早散了,到處空空如也。

他沒有買到鞋,垂頭喪氣慢吞吞地往回走,而別的人收穫滿滿的,興高采烈。

有個人見他空手而歸,便走過來問他:“你挑鞋時為什麼不用你自己的腳試試,而還要回家去取尺寸呢?”

他聽了,立即抬起頭來,一本正經地說:“我寧願相信我量的尺寸,也不要相信自己的腳。”

《鄭人買履》讀後感9

鄭人買履這個成語出自古代戰國時期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鄭國有一個人趕很遠的路去集市買鞋,他寧願趕回去取量腳的繩子也不願直接用自己的腳試穿鞋子,結果因為來回路途耽擱而沒能買成鞋。從此,鄭人買履這個成語就被用來笑話那些做事死搬硬套,教條主義,遇事不懂得變通的人。

這個鄭人選擇用繩子量得腳的尺寸的方法買鞋原本無可厚非,但面對突發情況,他放著用腳直接試穿的.方法不用,非要捨近求遠仍按老辦法買鞋,結果事倍功半,浪費了很多時間還沒買到鞋,這在當時看來自然是個愚蠢的選擇。

但是,如果這事發生在資訊爆炸、網路發達的今天,鄭人這樣買鞋反而是明智的選擇。通過網際網路,鄭人只需量到腳的尺寸,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合適的鞋,既不會出現差錯,也省去了路途的奔波和試穿的勞煩,相比去鞋店親自試穿是否更明智呢?

在物質極大豐富和電子商務極度繁榮的今天,小到生活用品,大到汽車住房,大家坐在家裡輕點滑鼠就能輕鬆完成,不僅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還能享受無憂的售後服務。所以,人們不由自主選擇了和鄭人相似的購物方法,不但不以為傻,反而去笑話那些按傳統方式購物的人。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鄭人的錯誤主要不在於不懂變通,而在於一開始就選錯了方法。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以腳試鞋才是他應該選擇的最安全簡便的方法。如何保證不再鬧出鄭人買履的笑話,我看關鍵在於把握四個字——與時俱進。只有準確把握時代特徵,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做到觀念、行動和時代一起進步,才能保證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