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紙飛機讀後感

讀後感2.62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紙飛機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紙飛機讀後感

紙飛機讀後感1

我讀過許多關於抗日戰爭的書,讀完之後我總是感到不安。在繁榮時期,我們的眼中和記憶中很少有戰爭。然而,抗日戰爭的過去、鮮血、眼淚和屈辱,銘刻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經過幾十年的風雨,他們仍然傷痕累累。痕跡依然荒涼,訴說著,記錄著——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落後總是被打敗的。

左敏的《紙飛機》楊童年的.平靜被頻繁的日本轟炸所粉碎。他的母親、父親、祖父、祖母和其他親屬在戰爭中喪生。楊的紙飛機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對勝利的希望和對和平的希望在飛翔。她在恐懼和痛苦中變得越來越強大,她的家一次又一次地在廢墟中重建。

重慶只是整個國家的一小部分。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的研究和考證,發現在抗日戰爭中,有3500多萬人被中國軍民打死打傷,中國損失了10多億美元的財產和戰爭費用。僅南京大屠殺就造成30萬人死亡。

從1931年到1945年,每一天都是驚心動魄的,每一天都充滿了危機,日軍狂轟濫炸,許多繁華的地方變成了廢墟,許多英雄為國捐軀,許多無辜的平民失去了生命,許多楊失去了親人,流離失所,到處都是。日本侵略者用他們所有的力量踐踏他們,而我們的英雄們用血肉築成了一座新的長城來扭轉局勢。張自忠將軍說:“如果我死了,我的國家就能生存。”戴安瀾將軍在給妻子和孩子的遺書中說:“為國家的成長而犧牲一切,為國家而死,這是一種極大的榮譽!楊靖宇、童、趙一曼、琅琊山五壯士。每個名字都刻在歷史的紀念碑上。雖然離我生活的時代太遠了,但槍聲仍在我耳邊迴響。當國家處於危險之中,山川被破壞時,將軍和士兵並肩而立。從將軍到普通百姓,士兵和普通百姓與敵人作戰。他們代表國家和民族。這個國家落入敵人手中。除了自救,別無退路。

前線在打仗,後方的楊、等家族也在自救。小家庭在廢墟中重建,並繼續支援前線,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我最佩服楊的勇敢。媽媽被殺了,她沒有哭。父親,祖父,祖母。一個個親人失去了,她沒有哭,也許她的眼淚留在心底!生活教會我們要堅強。她足夠堅強去面對生活的磨難,克服她的恐懼,並一次又一次勇敢地面對它們。我知道有時候流淚對生活毫無幫助,與其崩潰,不如擦乾眼淚勇敢地面對。只要你不放棄,生活總會有希望。我相信“雨後總是陽光”,雨後彩虹是最美的風景。

千千一千萬中國人在黑暗中摸索,堅持不懈,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回顧前進的道路,我們的前輩用鮮血和抵抗趕走了恥辱,也明白了一個真理:只有加強我們自己,我們才能驕傲地昂首挺胸。作為新中國的建設者,我的負擔仍然很重。

紙飛機讀後感2

我看過很多有關抗戰的書籍,每次看完心裡總是不能平靜。生逢盛世,我們的眼睛裡,記憶裡,少有戰火烽煙,然而,抗日戰爭那些過往,那些血淚,那些屈辱,它們刻在中國每寸國土裡,幾十年的風雨沖刷後依然傷痕累累,那痕跡靜靜地荒蕪著,講訴著,記錄著—提醒我們時刻不要忘記:落後總是要被捱打。

左昡的《紙飛機》中楊金蘭童年的安寧被日軍頻繁的轟炸打破了,媽媽、爸爸、爺爺、外婆……等親人相繼在戰爭中遇難。楊金蘭的紙飛機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勝利的期盼、對和平的嚮往不斷地放飛,她也一次次在恐懼和痛苦中變得越來愈堅強,她的家也一次次在廢墟中被重建。

重慶只是全國的一個小小的投影,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十餘億美元。單是南京大屠殺,就有30萬人遇難。

從1931到1945年,每一天都驚心動魄,每一天危機四伏,日本軍隊狂轟濫炸,多少繁華之地變成廢墟,多少英雄為國捐軀,多少無辜平民丟了性命,多少個楊金蘭失去親人,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日寇鐵蹄肆意踐踏,而我們的英雄用血肉之軀鑄成新的長城,力挽狂瀾。張自忠將軍說“我死則國生”,戴安瀾將軍在給妻兒的遺書中這樣說: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楊靖宇、佟麟閣、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一個個名字刻在歷史的豐碑上。雖然離我所生活的.年代太遙遠,然而槍炮聲猶在耳邊迴盪。在國家危難、山河破碎的時刻,將軍和士兵並肩作站,軍人和百姓一起抗敵,上至將軍,下至百姓,為國家和民族而站,國家淪陷,唯有自救,再無退路。

前方在戰鬥,後方像楊金蘭這樣的家庭也在自救,一個個小家在廢墟中重建,並且不斷支援前線,直至抗戰勝利。我最佩服楊金蘭的勇敢。媽媽被炸死,她沒哭;爸爸、爺爺、外婆……一個個親人失去,她也沒哭,也許她的眼淚留在心底吧!生活教會我們堅強,她堅強面對生活的磨難,克服恐懼,一次次勇敢地面對。我知道,有時候流了眼淚對生活是無濟於事的,還不如擦乾眼淚勇敢面對,而不是一蹶不振。只要不放棄,生活是永遠還有希望在前方的。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後的彩虹才是最美的風景。

千千萬萬箇中國人在黑暗中摸索著,堅持著,趕跑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回望來時路,我們的前輩用鮮血與抗爭趕跑了屈辱,也明白一個道理:壯大自己,才能昂首挺胸地做自豪的中國人。作為新中國的建設者,我身上的擔子還很重。

紙飛機讀後感3

我是個熱愛讀書的孩子。今年暑假,我讀了許多書,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左眩寫的《紙飛機》。這本書描寫戰爭史上慘烈的四大轟炸之一——重慶大轟炸,以主人公金蘭的視角從不同的層次地表現中國人民在戰爭陰霾下的生活與抗爭。

主人公金蘭和她的家人住在重慶城,起初他們的日子很安詳、快樂、無憂無慮。可是,自從1938年10月4日,日軍首次轟炸重慶城附近,使安詳的重慶城陷入一片危機。而後,日軍接連幾次轟炸重慶城,人們都跑進了防空洞躲避,可仍然有人被炸死。最嚴重的一次:“六五”大隧道慘案,死亡人數達12000人以上,金蘭的爸爸就是死在這裡。後來,重慶城的人們抱定“愈炸愈強”的信念。因為日軍轟炸次數多,人們跑警報變得熟練,被炸死的人越來越少。

每過一次轟炸或發生了高興的事,金蘭便會折一架紙飛機,自日軍最後一次轟炸時,金蘭便不再折了。終於,在1943年8月23日,日軍最後一次轟炸重慶城近鄰,一切都結束了。一架架紙飛機,承載著金蘭成長中的歡喜與悲傷,信念與勇氣。她把對親人的思念,對勝利的期盼與對和平的嚮往都折進了紙飛機,放飛在她童年的風中。她相信,總有一天,她和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孩子,都會重新擁有一片寧靜美麗的'天空。、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戰爭是無情的,金蘭的親人都一個個離她而去,永不會回來;戰爭是痛苦的,它使金蘭不僅充當起一個母親的角色,而且還要時刻警醒著跑警報,時刻提防著日軍的轟炸;戰爭也是一種磨練,它讓金蘭變得勇敢,堅強。我們要學習祖輩們不屈服,不放棄、不投降的精神。讓我知道祖輩們靠著不屈服、不投降、不放棄的信念,才換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不到12歲年齡的金蘭做飯、洗衣、照顧失明的妹妹,只要有那麼一丁點的時間,還用筷子沾著水,在桌子上練字。對照她的遭遇再想想同齡的自己,生在一個和平年代的我,沒有戰爭,過著無憂無慮、幸福的生活。學習條件這樣好,學習用品應有盡有,但是比起金蘭的刻苦學習的精神卻是天壤之別啊!而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小困難就承受不住,比起金蘭,這又算什麼,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讀完這本書,我還懂得了一個國家有了知識才能有科技進步,才能壯大我們的軍事力量,我們才有了不被侵犯的實力。作為一箇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日軍對我中華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永遠不能忘記這筆家仇國恨。一個新時代的少年更應該用行動來證明,堅強勇敢奮發上進,好好學習,做一個有夢想、有作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