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下冊《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反思1

在平常的語文教研活動中,幾乎每位老師上完一堂課後,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我上課的興致很高,可是學生懶洋洋的,似聽非聽,不進入角色。” “唉,怎麼都不舉手回答問題,現在的學生怎麼了?”其實我們應該很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找找自身的原因:一是教師講得太多、太濫、太雜,導致學生漫不經心,懨懨欲睡,哪怕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有時也能讓不少老師講成枯燥的“說明文”;二是教師問得太多,太碎,導致學生無所適從,索性不去想;三是設計的練習機械、重複,導致學生練習時索然無味,敷衍了事。我認為上一節成功的課關鍵在於如何組織好課堂,如何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設計出能觸及學生心靈的教學環節。如我在執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一文時,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蒐集到了貧困山區孩子的學習、生活照片,然後以《讓世界充滿愛》作為背景音樂,播放給學生看,引導學生走進貧困山區,走進這些同齡人。很多學生看完圖片後,都流下了淚水,並能談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最後環節我是以歌曲《愛的奉獻》做背景音樂,播放希望工程圖片,這一環節的設計同樣觸及到了學生心靈,學生的.情感火化都被點燃起來,每個人的內心情感都通過讀文、談感受等形式得到了釋放。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把自己比喻成課堂“編織匠”,利用最巧妙、最和諧、最貼近學生心靈地“編織”方法,將我們的課堂組織的生動有趣,多姿多彩。

在這樣的課上,的確能感受到共同參與學習帶來的快樂。教師除了要創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外,還要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與他們多交流、多談心,用“春雨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感染他們。用教師的情感去震撼學生的心靈。

四年級下冊《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反思2

《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是一篇夾敘夾議的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一章曾引起全社會關注的照片。照片展示了貧困地區的兒童在學習條件極度惡劣的情況下,仍然渴望讀書、渴望求知的強烈願望。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熟悉背景,幫助理解。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我佈置學生課前查詢、閱讀、勾畫與本文有關的背景資料,課堂上進行交流。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蒐集資料、處理資訊的'能力,還為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作好鋪墊。

2、朗讀抄寫,聯想感悟。第2——5自然段敘事中有抒情,我先讓學生看插圖,談談這是怎樣的一雙大眼睛,你聯想到了什麼。然後再讀文,抄寫自己喜歡的“精彩段”,看看作者感受到的是什麼,聯想的內容和我們大家的是否一樣,為什麼不一樣,進一步感受故事背景的重要性。

3、昇華情感,努力實踐。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圍繞“我們如何幫助比自己更困難的夥伴”進行討論。如讓他們談一談自己的切身體會,並號召其他同學也投入到幫助貧困兒童的實際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