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1

小數的意義這一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小數已有自己的認識。同時,在第一學段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小數。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 重視學生的已有經驗

課始,以“我們已學過哪些數”這一問題展開教學,學生通過自己的回顧,將本課的教學內容“小數”置於整個數的系統之中,這為學生的生成提供了誘因。“或許小數與其它的數有內在的聯絡”。

接著設問“你對小數有哪些瞭解?”這一問題,包容性較大,學生基於自身的經驗對這一問題有不同的認識,從而為課堂教學生成了有效的教學資源。“物品的價錢可以用小數表示”、“人的身高可以用小數表示”……,並且說出了許多小數,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對小數的讀法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掌握,在說的過程中學生對於小數的價值也有了不同的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小數的作用真大”不正是對小數的價值的體會嗎?

二、 突出重點,促進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真理解

本課教學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為突破口,讓學生充分經歷一位小數的意義的學習過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豐富學生對一位小數意義的理解。具體做法是,首先出示“0.1元 0.3米 0.7米 0.4”這一組資料,讓學生說說對於這一組資料自己的理解。前3個數據具有具體的意義,“0.1元就是1角,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0.1元就是1/10元”……,這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於0.1元竟然有了這麼多的認識。我及時進行板書0.1元=1/10元,有了這一學習的經驗,學生對於0.3米的認識就顯得是那樣的到位。對於0.4的理解,由於缺乏具體的情境支援,一開始學生顯得比較沉默,當一位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說出了0.4的意義之後,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課堂上學生不同的思維綻放,“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0.4米”……學生一次次語言的表述,無一不說明了學生對0.4有了豐富的認識。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歸納一位小數的意義。當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書:0.1=1/10 0.4=4/10 0.7=7/10後,我讓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思考“通過觀察發現了什麼?”由於有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作為支撐,學生輕易地完成了對一位小數意義的抽象過程。

三、 注意研究方法的遷移,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

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的研究方法,其實是一個類推的過程,學生充分經歷了一位小數的意義學習過程後,我讓學生猜測,兩位小數應該表示什麼?三位小數又表示什麼?你能不能應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說明?這樣的教學,真正使學生捲入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通過本課的教學,“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學的關注點又是什麼?”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2

《連減的簡便計算》是一節計算課,為了有效地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探索不同演算法,並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或適合自身特點的計算方法。我在教學時:

1、創設學生喜歡和熟悉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解決生活問題中理解連減的簡便計算,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2.通過設計遊戲練習:看看哪種方法更簡便?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白:哪種方法簡便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資料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簡便計算,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

3、在解決過程實際問題中掌握學習方法:例如,舉例驗證、用順口溜、口訣或打比方的`方法幫助理解記憶等。

綜上所述其成效,但本堂課仍存不足之處:

1、在簡便計算中,學生對減法性質的逆向運用掌握不理想,需加強指導練習。從而靈活的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合作學習多停留於表面,雖然整節課學生也活躍,但有些同學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大家的討論。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3

畫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其知識基礎是四上“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學生掌握的都不錯,但事實上三角形的高的教學一直以來都是難點,尤其是畫高,學生對三角形的高的理解總是不到位,錯誤率很高,主要表現在:

1、沒有找著頂點的就畫的(三角形的高線要經過相應的頂點);

2、不夠垂直的;

3、畫完沒有作垂直記號的;

4、最嚴重的錯誤是鈍角三角形的鈍角邊上的高(學生不知道把邊延長)。

即使在當天的作業訂正過程中又反覆強調,學生掌握情況還是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從教材出發,書上對高的定義是“在三角形中,從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做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個對邊叫做底。就定義而言,學生理解起來是有困難的,一是學生對“對邊”的`概念不太理解,要弄清“高”先得搞清楚“對邊”是怎麼一回事;還有向對邊做垂線,如何作垂線?用直角三角尺畫的話,直角如何放?這裡聯絡到教學原點“點到直線的距離”相關內容。另外教材中規定,兩條線相交是指這兩條線所在的直線相交。學生理解的如何也影響了畫直線的垂線的正確性。那麼,到底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呢?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已以上內容呢?

在這次課堂教學中,我先要把三角形的高的定義講解透徹,抓住定義的要點,當時講本節課,我先讓孩子說說對高定義的理解,比如哪是頂點,哪是頂點的對邊,什麼是高,什麼是三角形的底邊,底邊是相對什麼來定義的等等……

接著就轉向畫高,先讓孩子說說怎樣畫高,孩子根據課本知道過頂點相對邊做垂線,可是課本上沒有說怎樣用三角板畫高,這也是一個難點,好多孩子能找到頂點,知道往對邊引垂線,已經突破一個難點,用三角板畫高,往往講多次還有孩子拿著三角板不知道如何利用,會利用的又是把三角板做直尺用,所以我讓孩子討論畫高時我們應該藉助什麼?為什麼?讓孩子們討論後得出用直角三角板比較好,並說出原因,接著大家共同得出用直角三角板化高方法,這是第二個難點的突破。

練習時,對於教材中做一做1中的題目,學生也能應付自如,基本沒有錯誤,然而,在做“補充習題”和“練習與測試”時,錯誤就多了,尤其是底邊在上面或斜著的,錯的學生更多,而且錯誤型別也很多,有的沒有從對應頂點出發,有的沒有畫指定對邊的高,更多的是沒有垂直卻還好好的畫著直角標記,氣人!還想著把知識點拓展一下,畫出任意三角形的三條高,看來,難!!找來幾個畫錯的學生,讓他當面訂正,卻發現學生手拿著三角尺不停的轉動,就是不知道怎麼擺,“畫哪條底邊上的高?”學生很快的指了一下。“那就畫啊,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靠在指定底邊上,從對應頂點開始,沿另一條直角邊畫。”學生轉動著三角尺,緊張的擺弄著,還是不對,不是找錯對應頂角,就是沒有和指定底邊垂直。“應該和這條底邊垂直!”我禁不住提高了聲音,抓起手邊的直尺指向指定底邊,還是不行,沒辦法,我一邊幫他把直尺放到指定底邊上,一邊讓他把三角尺的直角邊靠上來,就這樣,一擺,一移,一畫,一條漂亮的“高”畫成了。“再畫這條邊上的高。”我一邊把尺塞到孩子手裡,一邊教他,“直尺放到指定底邊上,再把三角尺的直角邊靠上來,移動到對應頂點後畫。”很快的,一條高又畫好了。

原來如此,學生看到了指定“底邊”,卻沒有真正感受到,而只有把直尺放到了指定底邊上,直尺與三角尺直角邊真正的“親密接觸”了,學生才真正的感受到了。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4

教學參考書中對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這樣定義的:“在數學基礎理論中,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通常是以集合論為依據加以證明的。此外,也可以用計數公理“計數的結果與計數的順序無關”來說明:任意兩個數a與b相加,不論是a+b(相當於先數a,再數b),還是b+a(相當於先數b,再數a),結果都一樣。類似地,任意三個數相加,不論是先把前兩個數相加,還是先把後兩個數相加,仍然只是計數的順序不同,所以不影響計數的結果。”

從這段文字中,我可以理解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的結合律其本質是一樣的,無論是計算順序改變,還是計算結果改變,其本質是計算的結果沒有發生改變。事實上,在簡便計算中,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經常是同時使用的。出於這樣的理解,我在課堂上並不是非常的重視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之間的區別。由於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偏差,學生作業本中有這樣一道題目:根據56+72+28= 56+(72 +28,填空。呈現了以下的題目:+ + = +(+)其實,題目的本意是要求學生根據加法結合律來填寫,由於學生對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本質區別沒有完全弄清楚,因此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錯綜複雜起來:答案一、12 +13 +14=14 +(12 +13)答案二、12 +13 +14=13 +(12 +14)答案三、12 +13 +14=12 +(13+14)。從這些答案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想當然的認為,這個算式中的.所有加數都是可以隨便交換的,我想怎麼交換就怎麼交換,反正最後的和是不變的。當然從教參大範疇的定義來說也是無傷大雅的,但是作為我們初學加法的運算定律,這樣模糊的教學是有欠妥當的。

當問題出現時,我們應該想辦法去彌補,而不是尋找冠冕堂皇的藉口。因此,我安排了以下環節:

1、用一句話描述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教師把學生口述的寫在黑板上。

2、用你喜歡的符號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教師板書在相應的文字下面。

3、觀察,說說你的新發現。通過觀察,學生髮現了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認識到加法加法結合律只是改變了運算的順序,並沒有改變加數的位置。

通過以上環節的比較,學生清楚地明白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之間的區別。從而更正了它們之前的錯覺。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5

一、在實踐與操作中體驗數學。

在教學過程中,把抽象的三角形的特點“物化”,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讓學生在觀察與操作實踐中建立形象,形成表象,逐步掌握知識。課伊始,我就設計了讓學生畫三角形,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在三角形特性的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拉三角形,有“手感”的比較中初步獲得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認識。

二、在生活中體驗數學

數學對於兒童來講是抽象的、陌生的,但生活對於兒童來講則是形象的、熟悉的。對於三角形穩定性的特性在生活中的運用學生都較熟悉,如自行車的三角架、電線杆上的三角支點等,但是卻沒有上升到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學中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溝通,通過讓學生自主回憶找尋,並結合課件,在熟悉的日常生活環境中,學生經歷了數學過程,體會到數學的實際價值,學習有用的數學,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總的來說,本課在課前精心備課,以為上課應該很流暢的。但從教學過程看,學生遇到兩個難點:

(1)在下三角形定義時,學生根據剛剛寫出的三個頂點、三條邊、三個角的特徵,很容易定義三角形的概念為有三個頂點、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或封閉圖形),當教師根據正確定義出示錯例時,學生很難確切地表述出“端點要首尾相連”,這時教師還是應藉助教材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概念的表述,這樣,對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才到位。

(2)在作三角形高時,從概念入手,由於教學環節忽略了對概念的反覆強調和細緻理解,結果學生在判斷它們是否是一組底和高時,出現了錯誤,這些錯誤的出現,歸結起來還是對底和高的概念的認識模糊造成的。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6

本節課的重點是單位的改寫,而不是測量。

對於測量物體的長和寬,學生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觀察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那麼這個1分米用“米”作單位,寫成分數怎麼表示?十分之一米用小數怎麼表示?米與分米之間的進率是10,就用10做分母,寫成小數是一位小數,從而使學生知道了怎樣把1分米用“米”作單位,接著我讓學生想一想6分米等於多少米,對子互相出一道類似的題讓對方回答。

學生把幾分米用“米”作單位掌握之後,很自然的探索出怎樣把幾釐米用“米”作單位。他們都能說出換算的過程:因為1米=100釐米,我就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釐米就是其中的1份,所以分數可心用1/100米,小數就是0.01米。這表明了大部分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都掌握了長度單位的換算,本節課的.重難點就這樣被攻破了。

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我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以小組內、全班內等多種方式進行交流體驗,充分體會到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了知識的自主構建。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7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這一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有少數學生已對此知識進行了提前預習,學生掌握應該很輕鬆,但出乎意料的是上完新知後,學生的練習卻是錯誤百出。之後我進行了課後反思了:

(1)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時,學生還沒理解為什麼要與十位對齊。在上節課講解算例時,學生把理與法分開理解的,理是理,法是法,沒有融合在一起理解。

(2)數字較大時學生忘記進位或進位算錯。今天的教學主要與之前的區別就是有了進位,所以在這裡要重點處理進位問題,進位該寫在哪裡,寫多大合適,什麼時候加,應該細講,不能把學生估得太高,放手太早。

(3)粗心看錯數。抄錯數是現在學生出錯較多的現象,我想在今後應該加如聽算式、抄算式的練習,比一比誰記得算是快、準,可能是避免這種錯誤的一種方法。

(4)個位與十位乘完後,應該是加起來,有些同學還是乘法。今後在做題時,我覺得應該讓學生在這一步寫上運算子號,以免出現這種錯誤。出現以上四個原因關鍵在於,首先在新授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我應讓學生明白它的.算理,然後給學生一個探索的平臺,讓他們有獨立思考和探究的空間。還應該讓他們養成仔細檢查的習慣。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8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幾乎每個同學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我放在:證實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以及運用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解決基本的實際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我依然重視學生之間和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們都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自己動手感受三個角拼在一起可以形成一個平角,進而證實任何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學生們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三角形內角和180°的`理解和認知。讓學生自主的實驗、探索,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參與到數學的活動中去!

並且,在剪的過程中,我演示了三種不同三角形的拼湊結果,進一步證實,無論任何的三角形,部分形狀和大小,內角和都是180°。

現在反思一下,課堂中自然有很多好的地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也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在剪一剪的過程中,有的同學因為沒有剪刀,沒有真誠的去操作,還有一兩個個別的學生在演示的時候沒有演示好。

還有的同學,在剪之前,沒有做好標記,導致剪完之後,找不到哪個是原來三角形的角,這個是我沒有預見到的,因此我在第二個班級上課的時候,就提前讓學生們在三個角上面做了標註,這樣就不會再出現那樣的混亂。

另外,學生在反饋學習效果時,沒有做到我想象中那樣好的順序,以及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過,我做到了不慌不忙,讓學生對學生進行糾正和幫助,課堂的氣氛和交流還是很好的。

因為學生基本的互相交流、討論和總結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接下來,我會進一步的放手,把課堂一步步的再去還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獨立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的調動學生自學的能動性!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9

本人感覺成功之處:

1、調動起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一開始就創設了一個和實際聯絡在學緊密的情境,小明去學校該如何選擇道路,一下子勾起了學生的猜想、回答的慾望。利用三張小紙條擺三角形的實驗,讓全體學生充分的調動了起來,親自動手,親自實驗,並利用實物投影,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擺放三角形的成果,學生感到的是無比的成就感。在猜測中繼續驗證,繼續擺三角形,學生在操作中快樂的學習。鞏固時的報數遊戲,使學生重新體驗到了數學的樂趣。

2、密切聯絡學生已有生活經驗。本節課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小明去學校的選擇道路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最後解決公園小路問題,(PPT展示圖片)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用處。這樣,正體現了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學數學又用於生活的數學教學思想。一個迴歸,讓學生體驗了學習數學的無限樂趣!

3、合理設定實驗,建立思維模型,形成學習過程的積極成長。通過合理的安排猜想、實驗、動手操作,使學生一步步的形成對本課重點知識的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通過做練習題,在一連串的問題中,使學生又得出思維的精華,只要判斷較短的兩邊各與第三邊的關係就可以了。

4、合理的評價體系,給予學生莫大的支援,營造了一個合理、輕鬆、積極、樂觀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學生正確的動手操作並展示給全班同學的時候,在學生用規範的數學語言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時候,在學生通過自己的練習得出一個無比正確的答案的時候,教師給予的是“你真了不起!”等偉大的評語。從而,無形中也增強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對於個別學生因個別原因沒有正確的回答,或是用別的方式的回答的,教師給予的是肯定的、委婉的引導,在不打消學生學習積極的範圍內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的回答,如何正確的去思考。

5、照顧到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不同的學生在本節課中學到了不同的數學。我們動手實驗操作擺了三角形,我們用敏銳的'數學眼光觀察發現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我們用規範的數學解決了數學問題,我們在每一次練習梯度上升的數學題目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思維上的碰撞!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得到自己的那可以跨越、可以前進的一小步!

6、通過當堂檢測,很好的落實了學習目標,總體學習效果不錯!無論是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回答、操作,還是學生在自己總結學習到的知識,還是在鞏固練習中的應用,甚至進一步的發現數學知識的妙不可言(用較短的兩邊和去比較較長的第三邊),乃至最後,課堂結束時學生的課堂學習收穫,都可以證實,這堂課達到了我設計時的目的。

不足之處:

1、臨時板書稍感凌亂。數學學科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教師是學生們模仿的物件,下次一定不要留給學生一個不好的印象。規範從我做起!

2、課堂數學語言應該進一步的準確、規範、簡練。

3、數學題目的展示不夠完整。一個完整的數學題目可以規範的感覺,並鍛鍊學生審題的能力。這方面還有所不足,主要是因為時間準備的比較倉促。

4、進一步附合國小生的學習心理。任何心理上的跨越都可以給學習的道路上增加不可想象的難度,所以本節課應該進一步形象,進一步直觀化。進一步迎合國小四年級學生的心理水平。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10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和減法的性質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中仍然選取體育方面的背景引入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加法中的.應用,顯得十分自然。

成功之處:學生由於在上節課中對於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知道整數加減法的運算順序對於小數同樣適用。因此,在本節課中學生在計算中都很自覺地採用了簡便計算,學生學習上不存在什麼困難,新知的學習非常順利,練習的鞏固也很順暢。

不足之處: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學生出錯較少,但是在應用減法的性質上學生出錯較多。例如:7.3-4.8+1.2和12.89-(6.89+2.3)再教設計:在新知的教學上多設計應用減法性質的練習題及變式練習,讓學生靈活解決問題。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11

本節課我通過生動活潑的多媒體課件和學生們一起探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律並運用這一規律解決實際問題。課件中不僅有動畫而且插入音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調動他們學習的激情。

首先課件演示三種不同的三角形在爭吵,(學生錄音,把每個三角形說的話錄下放入課件中)讓學生判斷他們在爭吵什麼,引入本節課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眼睛一亮,耳朵受到刺激,吸引珠學生們的注意力,很巧妙就把學生帶到課堂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再次讓學生觀察每把三角尺的內角和內角和,以及用兩個一樣的三角尺拼成一大三角形,它的內角和內角和是多少,利用身邊的學具材料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呢?提出問題,提出質疑,學生帶著問題和質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時同桌兩人一組測量三角形的內角以及計算三角形的內角和,並抽查小組上臺把合作探究結果輸入電腦表格一便統計和觀察。但是由於需要幫助學生輸入電腦,不能對每組學生的測量進行指導及詢問,很多學生是運用180度這個結論來量的,不過還是有一組學生測量後得出結論是189°,有了誤差。下面我就引導學生哪個角是180°,以致學生提出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撕下來看看能否拼成一平角,師生共同撕拼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撕拼過程中學生不知如何下手 我對學生進行輔導。但是有時間的有限,不能讓所學生都親自感受一下這一撕拼的過程。但是課件上我運用動畫演示,學生可以親眼看到這一過程。

課堂練習我是通過一個遊戲“挑戰不可能”鞏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律,運用課件展示了練習題的多樣化,層次化,有易到難,並運用一些可愛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後有主角“三角形”(音訊)出題帶到“榮譽殿堂”。遊戲是孩子都喜歡,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遊戲環節可以激起孩子的活力,調動他們高漲的情趣。但是我覺得這節課我設計的這個遊戲只激起部分孩子的興趣,如果把這個遊戲設計成小組比賽或者男女比賽,看誰最終進入“榮譽殿堂”更激發學生的激情。

總之,本節課我和學生完成的教學目標,學生也能感受到課件不僅能播放圖片,而且可以播放音訊、動畫。通過這節課我深刻體會到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可以開闊學生眼界,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教學重點難點可以清晰的展示給學生,可以增大課堂的容量。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是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多學習和運用資訊科技手段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以致提高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12

一.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課程標準(20xx版)》指出:過去教育界說得比較多的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年來增加了提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是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考慮的。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別人提出的問題固然重要,但是能夠發現新問題,提出新的問題更加重要。因為創新往往始於問題。

1、 引導學生從情境圖中發現資訊、篩選有用資訊

生1:這是在觀看環城自行車賽

生2:比賽總共進行了5天,26日第1賽段,行程39.5千米,

生3:總里程是483.4千米

生4:已經進行了2天比賽

2、 引導學生從資訊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生1:第一賽段和第二賽段運動員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生2:第二賽段比第一賽段多行多少千米?

(以上兩個問題都是淺層的一步小數加減問題)

生3:今天第2賽段結束,完成比賽,自行車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課本中呈現的'問題,兩步小數加減問題)

生4:第3賽段結束,完成比賽,自行車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在課本提問的基礎上,進行變式提問)

方法一:165+80.7+99.4 (直接求出餘下3天未完成的路程)

方法二:483.4 -(39.5+98.8)

方法三:483.4 -39.5-98.8

(第二、三種方法是滲透轉換思想,採取間接求:用總路程減去前兩天行的路程,這種思想方法的培養,對今後解決求多邊形陰影部分面積很有幫助)

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前滲透減法的性質

方法二:483.4 -(39.5+98.8)

方法三:483.4 -39.5-98.8

483.4 -(39.5+98.8)=483.4 -39.5-98.8 模型:a-(b+c)=a-b-c

對比方法二和方法三,可以看出這符合減法的性質,適時對知識進行正遷移,讓學生髮現整數的運算定律也可以擴充套件到小數計算中。

三.存在的問題

過於關注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導致後面學生練習時間相對少了。所以在後面需安排一課時進行練習。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13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難點,它不是單一的乘法運算,還涉及到加法運算。教材對於這部分內容的處理方法與前面講乘法結合律的方法類似。在設計本教案的過程中,我一直抱著“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宗旨,試圖尋找一種在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參與共同的學習活動過程中實現不同的人的數學水平得到不同發展的教學方式。結合自己所教案例,對本節課教學策略進行以下幾點簡要分析:

一、教師要深入瞭解各層次學生思維實際,提供充分的資訊,為各層次學生參與探索學習活動創造條件,沒有學生主體的主動參與,不會有學生主體的主動發展,教師若不瞭解學生實際,一下子把學習目標定得很高,勢必會造成部分學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觀望,失去信心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以往教學該課時都是以計算引入,有複習舊知,也有比一比誰的計算能力強開場。我想是不是可以拋開計算,帶著愉快的心情進課堂,因此,我在一開始設計了一個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個寬鬆愉悅的環境中,走進生活,開始學習新知。這樣所設的起點較低,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列出來的算式就比較開放。學生能自由發揮,對所學內容很感興趣,氣氛熱烈。到通過計算髮現兩個形式不一樣的算式,結果卻是一樣的。這都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得到的結論,是來自於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水平的。

三、總體上我的教學思路是由具體——抽象——具體。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一起來研究抽象的算式,尋找它們各自的特點,從而概括它們的規律。在尋找規律的'過程中,有同學是橫向觀察,也有同學是縱向觀察,老師都予以肯定和表揚,目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出發,去嘗試解決問題,又能使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滿足,獲得相應的成功體驗。

四、在學習中大膽放手,把學生放在主動探索知識規律的主體位置上,讓學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思維方式去發現規律,驗證規律,表示規律,歸納規律,應用規律。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雖然本節課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還不夠,因此在歸納乘法分配律的內容時,學生難以完整地總結出乘法分配律,另外還有部分學困生對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運用時問題較多等。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14

本單元剛開始的教學效果真的是特別差,學生交來的課後作業錯誤滿篇,平時麻利的對號此刻卻再也難以畫上去。一節課時間過去了,作業沒批兩本,自己卻感到頭昏腦脹,哎,怎麼會這樣?說實在的,對這一個單元從思想上我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心想,小數對學生已經不是初次接觸了,他們有一定的基礎,學習起來應該沒有問題。哪知道,實際上原不是這麼回事。本單元看似容易,實則難點一大堆。小數的意義、性質上是很抽象的東西,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學生對概念的瞭解只停留在表面,問之知道,但運用缺乏靈活性。變換練習題題型,學生馬上無所適從。比如,學生知道: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小數的計數單位有0.1、0.01、0.001??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是“10”。練習題:1.04讀作(),表示()。第二個括號學生幾乎都填的是1個一和4個0.01,而少有學生填104個0.01。雖說學生填的不算錯,但也說明學生對小數部分的計數單位不像對整數部分幾個一、幾個十等的理解那麼深刻。又如,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判斷題:2.0與2大小一樣,意義相同。()學生判斷正確。說明對小數的意義還是沒有真正理解。2.0與2大小一樣,但計數單位是不一樣的。所以意義不同。生活中的小數出現問題更多。尤其是單位之間的換算,要根據進率來移動小數點的位置,學生不是進率記錯了,就是小數點的位置不對,要不就是數位不夠補0時,補在了中間。接連幾次作業,效果都很差,這使我不得不靜下心來思考:接下來的課我該如何進行?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呢?

通過和同事的交流,我們認為,首先要慢下來,給學生消化吸收的時間,不要急於求成。第二,針對問題,一點一點講清講透,有針對性地加強專項訓練。第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歸納整理,讓學生對本單元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找到問題所在。只有這樣,才能把問題一個個消滅掉。後來的幾次課,我依計而行。果然作業效果有了很大改觀。批改起來也順暢多了。單元檢測在即,我想對本單元的問題再做一個小結,幫助大家突破難點,掌握重點。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15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並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藉助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一定的思維能力。

我所執教的《植樹問題》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教材共安排了三個例題,兩端都種,兩端都不種,封閉圖形的植樹問題。本節課我主要研究的是三種情況都種的植樹問題。經過深思熟慮,我在課堂教學實施中著力想解決好以下問題:

如何讓學生經歷一個“將複雜問題轉化為一個簡單的問題來研究,再運用所發現的規律來解決複雜的問題”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對五指的手指個數與手指縫之間關係的探究,在直觀形象的手指演示中學生直接感知棵數與間隔數的關係,創設了問題情境使學生了解了間距在生活中的應用;在突破本課難點部分我通過一棵一棵的種樹的課件演示使學生產生了對植樹問題中這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是否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一棵一棵的種太麻煩了….”學生產生了這樣的思想,確定了“轉化的需要”,接下來,實施策略的產生與方法可行性驗證;學生給出了例題不同的答案,此處留空白,讓學生通過學具的擺、數、畫等方法探究出棵數與間隔數之間存在:棵數=間隔數+1,反過來驗證例題哪個答案是正確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的觀察、思考、操作完成了數學思想的建模。但在做題的過程中,學生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為什麼植樹問題屢教不會?”我進行以下反思:

首先,我只是在奧數課上系統講解了植樹問題,在我們的數學課本中沒有作為一個知識點出現,只是出現在練習題目中,所以我們沒有在課堂上拿出時間進行系統的講解。

其次,無法將腦海中的數學模型與實際的植樹問題聯絡起來。雖然記住了“五根手指四個空”但是卻無法與實際的安裝路燈、插彩旗以及種樹等問題聯絡起來。他們不知道手指的間隔與種樹、安燈和插彩旗有什麼關係。

再次,當我們在講解植樹問題的時候,我們往往是這樣講解的:“同學們,600米的小路,每隔5米一棵樹,咱們現在求間隔?”學生很容易列式:600÷5.然後我們問這樣結束了嗎?學生說:“沒有,還要加1”。只是在一問一答的模式中教學,從來沒有讓學生自己通過畫一畫的`方式來種小樹。如果在講解的時候。結合手指,然後讓學生結合實際來畫一畫,數一數到底間隔數和數學的棵樹之間的關係,自己動手發現的規律遠遠比我們告訴的記得牢的多。

有了這次植樹問題的教訓,以後再遇到像“植樹問題”這樣的典型問題時,我一定會在建立模型的基礎上然學生通過充分的動手體驗去獲得知識,這樣遠比老師告訴他的效果好!沒有一堂課是完美的,我的這節課依然如此,但是我相信,只要不放棄努力,不放棄前進的腳步,我們會繼續不斷的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