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1

《小河與青草》是一篇深受兒童喜愛的寓言故事,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

一上課,我先調動學生對初讀課文後的知識儲備,出示多媒體,讓學生說說它們的樣子?引出第一段,指導學生讀讀句子,想想,修改畫面,感受“長滿了”,指導感情朗讀;還有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讀後問: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河?小草呢?引領學生讀讀第二四兩段中小河與青草的話,抓住“真清啊”“碧綠碧綠”,要結合圖片讓學生感受小河的清澈,小草的碧綠,激發學生對小河與小草的喜愛之情。

引出第三五兩段話後,“渾濁的泥水”“乾枯”組織學生通過圖片比較,再次感受小河的清澈,小草的碧綠。接著抓住“緊緊抱住”,讓學生理解小草為防止水土流失付出的'艱苦努力,體會到小河對小草的感激之情。抓住“充足”,讓孩子結合生活實際感受小河在小草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指導朗讀,讀出感激之情。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在讓學生填空,從而進一步理解它們相互感謝的原因時,由於填空出的不好,學生都沒能回答清楚。還有由於時間關係,最後的生字教學上的不是很到位,具體筆畫的位置沒有給學生指清楚。

通過兩節課的交流討論,不少老師給我提了很多的建議,我相信,只要的教研活動能我在課堂教學方面成長不少。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2

課文意在讓學生領悟到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依賴、彼此欣賞、共同進步。課文的寓意很深,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深奧,難以理解,為了上好這堂課,我上網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並利用網路資源備課,在導師的指導下對教案進行了多次修改,雖然談不上準備得充分,也算得上有備而來了,然而課堂上還是出現了不足的地方,反映出了我自身教學的問題。課是上完了,反思還是要有的,讓自己在每一節課中成長吧。

在教學方法選擇上,我一方面重視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夯實,重視對學生生字,詞的書寫與積累;另一方面,採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法,寓在以讀悟情,同時嘗試在低年段學生中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力圖增強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效性。我的教案設計,是想要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作用,充分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重視朗讀,“讀”貫穿教學的始終,教學中從讀入手,激發學生的.情感。如學習本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看一看、讀一讀、品一品、背一背四個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學習到積累,綜合運用了多媒體、繪畫、朗讀、品評等多種手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可是,課上起來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學生因為教學過於多樣化而分散了學習的精力;讀的時間多了,識字的時間就相應的少了,影響了識字教學;一些過渡語、引導語使用不恰當等等。

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每一次授課都是一次歷練,在這過程中看到了不足,總結了優勢,一點點進步,一次次蛻變。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3

《小河與青草》一課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是統一的,因此,在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一致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小河為什麼要感謝小草?”、“小草為什麼要感謝小河?”我採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親身感受“小草怎麼就能抱住泥土”,“渾濁的泥水是什麼樣子的”,“乾枯的小草是什麼樣子的”,瞭解知識的`同時,體會小河與小草相互依存的關係,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讀中,學生通過讀書,瞭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幫助。

教學中,我將課文進行了重組,首先學習小河與小草互相誇獎的話,在讀好這兩句話之後,再學習“小河與小草為什麼要互相讚美對方呢?”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比較容易接受,而且重組後流程設計更適合學生學習的心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4

本課是一則寓言,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對話,從中感知世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知道做人要謙虛,學會感激別人的幫助。

因此,我設計環節是分兩次對話內容學習。第一次對話是小河感謝小草,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朗讀,然後讓讀小草的小朋友說說能看到小河底下都有些什麼,從而突出小河的'清澈見底。再利用做動作知道讀好“緊緊抱住”。在指導理解“渾濁”一詞時,演示了在裝有清水的杯子中放入泥土,清水變渾濁了,中間訓練說話:小河變渾濁了會怎樣?讓學生明白如果沒有小草的幫助,河水就會變渾濁,指導讀好小河感謝小草的話。第二次對話是小草感謝小河,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自由讀一讀,出示“碧綠的小草”和“碧綠碧綠的小草”體會後一種小草更惹人喜愛。知道讀好小河的話。再問,小草長這麼綠要感謝誰呀?知道讀好小草的話。

最後引讀第六小節,訓練說話:小河更歡快地流著,他的心裡會想些什麼呢?小草長得更綠了,他又會想些什麼?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5

教學內容:蘇教版實驗教材語文第一冊中課文第13課《小河與青草》。教學要求: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有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9個生字,認識6個漢字。理解生詞。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反覆誦讀,體會小河與小草謙虛謹慎,甘於奉獻,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教材分析: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教學內容分析:

設計本篇課文的教學,我注重了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三個維度”。為了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我在教學中設計了給生字找朋友的遊戲,既能鞏固漢語拼音,又能複習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力求在玩中學,玩中鞏固,寓教於樂。在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中,首先,我注重了以讀為本,讀為主線,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與吸收不單靠理性的分析來解決問題,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還處於起步階段的低年級兒童更是如此。可以利用漢字的形、聲、義配合的方式,通過反覆的誦讀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時十分便捷的瞭解課文的意思,並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內在美。讀有層次。初讀時,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並在小組討論中讀一讀,講一講自己最想讀的句子。然後,通過學生看圖,逐段反覆誦讀,深入感知文章的內在美。最後,學生分角色表演,讓情感體驗得到昇華。讀有目標。在每一次朗讀的過程中,我都以對話形式給學生提出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讀有所依。如:我在初讀時,向學生提出了:把你們最想讀的句子讀一讀,並向小組的同學講一講。讓學生在讀中有一個情感體驗過程,找到自己喜歡的句子,並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讀的方法,形式多。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較多讀的方式。比如,小組互相交流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方式,讓學生讀的輕鬆,讀得有趣。正因為採取了這麼多層次清晰,目標明確的讀,學生才可能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在讀中積累。其次,我注重了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的融合。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是統一的,因此,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一致的。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讀、演、看、說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以達到實現情感目標並與認知目標相結合。我注重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激發。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提供學生寬泛的學習空間,給他們絕對的自由,和教師朋友般的相處。如:在教學過程中,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以對話的形式或商量的語氣表達,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樂於思考。多種激勵手段的運用,教師讚揚,肯定的話語,以及小青草的發放,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將自己的身份定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學過程中,我與學生共同探討小河與青草生活在一起為什麼會這麼幸福快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

總之,在本次教學中,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我進行了愉快教學,通過對比,分角色朗讀等,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與突破重難點的關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6

和諧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的狀態,情緒是高漲的,思維是活躍的,這就會有創新意向的行動。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要創新,首先就應讀通課文。學生的學習,要激發他們的自主性。因此,讓學生自主地閱讀,讀通課文。

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智力的開發,無論是情感的培養,還是品德的形成,都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來實現,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讀書,也無法代替學生思考。因此,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從學生的學習出發,為學生自主性閱讀創造條件.

翻開《小河與青草》,這篇課文是後面課文部分的第13課,相對於一年級而言,是一篇較長的課文。一年級的學生不同其他年級的學生,他們是剛從學習漢語拼音過渡到學習課文,剛接觸到課文的學習,所以要上好這一課是有些困難的。下面我又考慮是教學第一課時還是第二課時,我向同事請教,並結合自己的思考決定教學第一課時。從基礎的教起,對自己而言是一種考驗。

通過閱讀課文,仔細查閱教材,針對這篇課文我制定了較具體的`教學目標:①認識本課生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青、草、河”三個生字。②能正確、流利的朗讀三個長句。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③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在教學《小河與青草》上課伊始.我先以簡筆畫畫出小河,再畫上青草,接著激情匯入:你們想知道小河與青草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嗎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一開啟書,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我走近學生,與學生一起入情入境地讀課文,並和學生一起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自己嘗試讀準生字,字音,讀順課文語句自主讀課文。針對學生的困難點,範讀課文,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感知課文。接下去引導學生分段讀課文,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接著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而學習生字,從簡到難,一步一步的學習字、詞、句。最後,指導學生學習“青、草、河”三個生字。(指導學生組詞、書空筆順、描紅、指導書寫)

在本課教學中,在讀的方面是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可是因為沒有調控好時間,指導學生書寫生字顯得很倉促,我想在今後同類課文教學中,可以嘗試讓學生更多的讀起來的同時,寫一寫然後再讀一讀,學生朗讀、書寫的興趣和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7

《小河與青草》一課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在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中,我們覺得自己在執教時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注重以讀為本,讀為主線,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

複習時設計了認讀詞語短語,為理解課文掃清了障礙。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採用了教多讀的方式,有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方式,讓學生讀得輕鬆,讀得有趣。逐段教學注重反覆誦讀,深入感知文章的內在美。如:小草對小河說:“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指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強調“看到底”說明水清澈見底,強調“一眼”說明一下子能看到底,水真夠清的。讓學生愛怎麼讀就怎麼讀,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在教學小草和小河的對話時,採用分角色朗讀、加上動作表演讀,大大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掀起了一個個朗讀的高潮。最後,學生分角色表演,讓情感體驗得到昇華,表演讀給家長看,為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搭建了一個合適的平臺。正因為採取了這麼多層次清晰、目標明確的讀,學生才可能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在讀中積累。

其次,注重了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的融合。

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是統一的,因此,在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一致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小河為什麼要感謝小草?”、“小草為什麼要感謝小河?”我採用觀察實物,讓學生親眼觀察“小草怎麼就能抱住泥土”,“渾濁的泥水是什麼樣子的”,“乾枯的小草是什麼樣子的”,瞭解知識的同時,體會小河與小草相互依存的關係,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讀中,學生通過讀書,瞭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幫助。課中游戲的設計,讓全體學生“動”了起來,快樂起來了,在愉悅中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小草”,真心感謝起小河來,達到了實現情感目標並與認知目標相結合。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提供學生寬泛的學習空間,給他們絕對想象的空間和自由,多種激勵手段的運用,教師讚揚,肯定的話語,以及“小草”和“小河”頭飾的發放,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第三,注重活用教材,對教材進行重組。

本課教學中,我們將課文進行了重組,首先學習小河與小草互相誇獎的話,在讀好這兩句話之後,再學習“小河與小草為什麼要互相讚美對方呢?”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比較容易接受,而且重組後流程設計更適合學生學習的心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

在最後拓展部分,緊密結合課文的思想內涵,設計“大樹”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大樹碧綠碧綠的”是因為小鳥為他捉去害蟲,“小鳥的歌聲這麼動聽”是因為大樹給了它一個溫暖的家。在試著讓學生續編對話的同時,再一次地體會自然界有許多事物是相互依存的。

總之,在本課教學中,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我們進行了愉快教學,通過對比,分角色朗讀等,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8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習生字

3、學習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寫字

對策:隨課文識字,寓識於讀。加強寫字指導,確保寫字時間。

難點:讀通課文。

對策:藉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教學過程設計

一、 看圖匯入,揭示課題

1、看圖,談話匯入

小朋友,你們看圖上畫了些什麼,你最喜歡什麼?

2、揭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整體感悟。

1、小河與青草每天都生活在一起,聽它們在說些什麼? 放課文錄音

2、大家藉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可以反覆地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讀準生字,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字。

3、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讀生字。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4、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個別學生讀,開火車讀。相機指導讀準字音。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4)、讀準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讀通課文,大家把課文再讀一遍。

(5)、相機正音,範讀或領讀難讀的.句子。

5、我們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組推選5名代表開火車讀課文,看哪一組開得穩?為了賽出好成績,我們先練練。

6、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練讀難讀的句子。自由練讀課文。

7、比賽讀,評議。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對照筆順練習書空。

2、你記住了哪些字?怎麼記的?

相機引導,肯定好的方法。

3、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哪些字難寫?

4、師範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個別作業,點評。

在本課教學中,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我們進行了愉快教學,通過對比,分角色朗讀等,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9

共同分析並學好三個生字,一個二類字後,(河與江區別,同時還要與“和”、“何”進行區分,本來是不想的,可孩子們都提出來了,想懶都懶不掉 青讓孩子明白是一種顏色 與是“和”的意思,剛好與上面結合理解)想引導孩子們學習著看課題提問。於是問孩子: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

(孩子們不太理解,不少孩子還是說的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因為課前我已經讓他們讀過課文了。)有孩子說:“我知道小河與青草是好朋友。”沒有強求,想著還是慢慢再引導吧。於是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板書著:好朋友

有孩子說:“我知道他們住在一起。”(板書:住在一起)順勢問,小草住在哪裡(小河邊)孩子們邊說,我邊在剛才讀題理解小河時畫的一小小河流邊加上了青草。

師:他們是一對好朋友,住在一起會怎樣呢?本來是想由此引導孩子們初讀課文的。可立刻有孩子說:“他們互相幫助”“互相誇獎”只好改變思路板書:互相幫助 互相感恩 。再根據板書,跟我讀上面這句話:小河與青草住在一起,互相幫助,互相誇獎,是一對好朋友。提問:你從哪兒知道他們互相幫助、互相誇獎的呢?現在我們到課文中去找找吧。

於是和孩子們一起找出互相幫助的段落讀(第三節)。“這要感謝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理解:緊緊 要不 渾濁 。孩子們還感受到小河很有禮貌。引導孩子們讀出感恩的語氣。

再找第五節讀“這也要感謝你呀!是你給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乾枯了。”這句與上句結構相似,主要是引導孩子們明白這裡為什麼用“也”。這裡很好引導,因為指名讀時,有孩子忘記讀了,我就問“這裡為什麼要用“也”呢?”孩子們說不清。我們一起舉例說明,我說:“你掃地,我也掃地。”孩子們立刻說:“我讀書,你也讀書。”“你擦桌子,我也擦桌子。”“我寫字,你也寫字。”……總結讓孩子們明白兩人做類似的事的時候,再說可用“也”來說明。理解:充足 乾枯

讀完這兩段,也就下課了。

第二節課繼續根據上節課孩子們的回答:“他們住在一起互相幫助,互相誇獎,是好朋友。”來讀好課文。學完剩下的三個生字

讀互相誇獎的話

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第二節與第四節。重點引導讀好“真清啊”“真讓人喜愛”,理解“碧綠碧綠的” 讀好這兩句,關鍵在於誇獎要真誠。

讀課文的一、六節,理解“更歡”、“更綠”,再體會“長滿了”“青青的”讓孩子們進一步理解“互相幫助”的好處。

最後跟孩子們一起練習了分角色朗讀課文。孩子們邊表演邊讀,雖然表演得不那麼出色,讀得也並不很特出,不過個個興致很高。

 反思:孩子們能一下子找到文章的中心,這讓我很高興。不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達到,只有那麼幾個,這樣我也很滿足了。跟著孩子們的思路學習下來,孩子們對課文的感情把握的還好。不過有感情地朗讀還要加強練習,引導。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10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為此,我,借“朗讀”為手段,達讀好書之目的這一教學思想,具體設計過程如下:

一、激情匯入 “課堂上最好聽的聲音是讀書聲。”

課堂上,我以讀為本,把讀置於課堂第一環節。上課開始,我就說:你們知道小河和青草間發生了什麼故事嗎?你們想聽聽他們說什麼嗎?那我們就要把課文讀好。這樣做,既激發學生的情感,又講明本節課教學目標,還引入了新課。

二、導、扶、放結合。

注意兒童化,貼近兒童生活,教學時應充分考慮與兒童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聯絡。課文2-5自然段是小河和青草的兩次對話,結構相似。平輔直敘逐句指導讀、會淡化課堂氣氛,因此我在教學中,通過實驗演示,抓住“緊緊抱住”“渾濁”等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這樣讓課堂氣氛富有情趣。

三、自讀自悟

重習慣新《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教學課文第4-5小節時,教者先讓學生整體感知,邊讀邊想象畫面,然後再指導學生練讀,充分地讀。

四、讀、做、說結合,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我採取送詞等方式,先讓學生讀、指讀、聽錄音再加上思維訓練讀課文的方法,逐步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確實讓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感受到課文語言文字的優美和使學生感知自然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學習小河與青草謙虛謹慎、善於看到別人身後的長處這樣一種美德。

今天這節課,基本能夠按預設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當然也出現了教學遺漏,問題表達不夠明確,這對小朋友來說有一定難度。對學生的回答應作出明確的要求,從今天課堂上,有些學生讀課文的表現的也不夠。我課堂語言顯得有些羅嗦,課堂上儘管我努力地鼓勵學生讀,不同形式的讀,他們的讀只侷限於形式,沒能達到預期效果,其次在寫字教學中,我還得應把過程講的詳細一些。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11

在本課教學中,以課改理念為指導,巧妙地發揮了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作用,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主要特色為:

1、指導學生體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教學時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提出具體的自學要求,教給學生自主學習方法,這對一年級學生是非常必要的。有了這樣的訓練,相信學生的自學能力會越來越強。同時還很注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把自學的.情況在小組內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幫助、相互激勵,在此基礎上,教師才作必要的點撥。

2、綜合各種手段,逐層深入,感悟品讀課文。如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看一看、讀一讀、品一品、背一背四個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學習到積累。這一過程體現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綜合運用了多媒體、繪畫、朗讀、品評等多種手段,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讓學生學會學習,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有了這樣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訓練,學生會越來越愛學習,越來越會學習。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12

《小河與青草》是一則童話故事,課文的寓意很深,意在讓學生領悟到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依賴、彼此欣賞、共同進步。這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深奧,難以理解,因此在本節教學中,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我進行了愉快教學,通過對比、分角色朗讀等,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然而課堂上還是出現了不足的地方,反映出了我自身教學的問題。

在教學方法選擇上,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法,讀貫穿教學的始終,教師適時組織、引導、點撥,充分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讀入手,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激發學生的情感。初讀時,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並在小組討論中讀一讀,講一講自己最想讀的句子。然後,通過學生看圖,逐段反覆誦讀,深入感知文章的內在美。最後,學生分角色表演,讓情感體驗得到昇華。如:學習本課第一自然段時,通過看一看、讀一讀、品一品、背一背四個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學習到積累,綜合運用了繪畫、朗讀、品評等多種手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教學中,我採用了較多讀的方式。比如,小組互相交流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方式,讓學生讀的'輕鬆,讀得有趣。

可是,課堂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1、因為教學過於多樣化而分散了學生學習的精力。

2、在每一次朗讀的過程中,都應該以對話形式給學生提出明確的目標,

讓學生讀有所依。如:我在初讀時,向學生提出了:把你們最想讀的句子讀一讀,並向小組的同學講一講。讓學生在讀中有一個情感體驗過程,找到自己喜歡的句子,並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3、一些過渡語、引導語使用不恰當等等。

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每一次授課都是一次歷練,在這過程中使我看到了不足,總結了優勢,一點點進步,一次次蛻變。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13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它通過小草與小河的對話,告訴我們:河水的清澈離不開小草對河岸泥土的緊緊擁抱,小草的碧綠也離不開小河充足水分的供給,揭示出事物間是有聯絡的,自然界中的萬物相互依存。從中我們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遜,要多看別人身上的長處。要使學生懂得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彼此生活才能生活得更好的道理。整篇文章語言生動,以對話的形式展開敘述。

學情分析

學生對這篇圖文並茂的課文是很喜愛的,很樂於讀課文,但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讓他們理解大自然界許多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道理,並懂得待人要謙虛有一定的難度。授課中主要以讀為主旋律。讓學生藉助拼音讀通課文;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創設情景去讀;讓學生在自讀文中自然而然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瞭解小草與小河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看圖匯入、揭示課題:

1、示圖,談話匯入:圖上畫了什麼?你最喜歡什麼?

過渡:圖上的小河與青草的確很可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河與青草的故事。

2、揭示課題:板書小河與青草

3、指名讀課題,並再次指名給學生進行“換一換”遊戲。把課題中的“與”字換成其他字,意思不變。

4、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指導:

1、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a讀準字音,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做到不填字不漏字。

b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a示詞,請生討論哪些是容易讀錯的字詞音,指名生當小老師,給其他學生做示範、師正音。

b小組比賽讀、開火車讀。

c這篇課文共幾個自然段?分別請生對課文進行朗讀,生評、師小結。

三、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的小河與青草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的關係怎麼樣?

過渡:彎彎的小河、青青的小草課文想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樣子,誰能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我們也帶到那麼美麗的郊外看看。

2、請生根據課文內容在黑板上相應畫出小草與小河,生自己動筆練畫,師巡視。

3、指名生上黑板展示,並談談感受。

4、示句“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生自由讀)

5、你覺得小草怎麼樣?哪一個詞告訴你?哪一個詞告訴了你它的多?(指導朗讀)

6、小河彎彎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那課文的句子我們該怎麼讀好它?(生自由練讀、指名讀)

7、師小結:小河為什麼那麼清,小草為什麼會這麼綠呢?想知道麼?

過渡:想要知道小河與青草之後發生了什麼故事呀,可要先和我們的生字交上朋友。

四、生字教學

1、示“草”字,生觀察字形、結構,思考記字方法。師範寫、生書空、擴詞。拓展:草是草字頭哦,草字頭的字都與植物有關、師舉例。

過渡:文中的小草是什麼顏色的?

3、示“青”字,生觀察字形、結構,思考記字方法。師範寫、生書空、擴詞。

過渡:青草長在哪?

示“河”字,生觀察字形、結構,思考記字方法。師範寫、生書空、擴詞。點撥:河是三點水哦,三點水的字都與水有關、師舉例。

教學反思:

《小河與青草》是一則童話故事,課文意在讓學生領悟到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依賴、彼此欣賞、共同進步。課文的寓意很深,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深奧,難以理解,為了上好這堂課,在教學方法選擇上,我一方面重視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夯實,重視對學生生字,詞的書寫與積累;另一方面,採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法,寓在以讀悟情,同時嘗試在低年段學生中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力圖增強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效性。我的教案設計,是想要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作用,充分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重視朗讀,“讀”貫穿教學的`始終,教學中從讀入手,激發學生的情感。如學習本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看一看、畫一畫、談一談、品一品四個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學習到積累,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每一次授課都是一次歷練,在這過程中看到了不足,總結了優勢,一點點進步,一次次蛻變。

在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中,我們覺得自己在執教時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圖匯入、注重範讀。

“課堂上最好聽的聲音是讀書聲。”課堂上,我以讀為本,把讀置於課堂第一環節。上課開始,我就說:你們知道小河和青草間發生了什麼故事嗎?你們想聽聽他們說什麼嗎?那我們就要把課文讀好。這樣做,既激發學生的情感,又講明本節課教學目標,還引入了新課。

二、導、扶、放結合。

注意兒童化,貼近兒童生活,教學時應充分考慮與兒童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聯絡。因此我在教學中,通過實驗演示,抓住“緊緊抱住”“渾濁”等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這樣讓課堂氣氛富有情趣。

今天這節課,基本能夠按預設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當然也出現了教學遺漏,問題表達不夠明確,這對小朋友來說有一定難度。對學生的回答應作出明確的要求,從今天課堂上,有些學生讀課文的表現的也不夠。我課堂語言顯得有些羅嗦,課堂上儘管我努力地鼓勵學生讀,不同形式的讀,他們的讀只侷限於形式,沒能達到預期效果,其次在寫字教學中,我還得應把過程講的詳細一些。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14

《小河與青草》講的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首先,我注重以讀為本的理念,指導學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感悟。複習時設計了認讀詞語到短語,為理解課文掃清了障礙。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採用了教多讀的方式,有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方式,讓學生讀得輕鬆,讀得有趣。逐段教學注重反覆誦讀,深入感知文章的內在美。如:小草對小河說:“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指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強調“看到底”說明水清澈見底,強調“一眼”說明一下子能看到底,水真夠清的。讓學生愛怎麼讀就怎麼讀,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在教學小草和小河的對話時,採用分角色朗讀、加上動作表演讀,大大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掀起了一個個朗讀的高潮。最後,學生分角色表演,讓情感體驗得到昇華,表演讀給家長看,為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搭建了一個合適的平臺。正因為採取了這麼多層次清晰、目標明確的讀,學生才可能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在讀中積累。

其次,我注重聯絡學生的生活體驗。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渾濁的'泥水”,我取了點清水裝在礦泉水的瓶裡,告訴學生:“這瓶裡的 水是老師在這條小河裡取來的,看了這乾淨清澈的水,你有什麼話想說?”學生們暢所欲言,“這水真清啊!”“這水真乾淨啊!”“一眼能看到底呢!”

然後,再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學生都能讀出小河的清澈。接著,我把事先取來的泥土裝進瓶裡,瓶裡的水立刻變得渾濁起來,學生們看了都讚歎不已,不用老師過多解釋,學生們都已經懂得了“渾濁的泥水”。

總之,在本課教學中,我們進行了愉快教學,通過對比,分角色朗讀等,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15

師:請小朋友們讀“感謝”這個詞,文中是誰感謝誰呢?

生:(讀)感謝!

出示:小河與青草的動畫。

師:請小朋友們認真聽錄音。(小河和青草的對話)

播放錄音對話。

師:小草誇小河什麼?用一個字說。

生:小草誇小河“清”!

師:小河誇小草什麼?

生:小河誇小草“綠”!

出示:“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直接讀小草說的話。

師:你們讀了小草的話,彷彿看見了什麼?

生:小河笑了!

師:你們都來誇誇小河!

指多名學生讀:“你的水真清啊!”

師:小河怎樣誇小草的/

生:(讀)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師:誰來讀得“碧綠碧綠”的,非常綠,綠得發亮!

生:(讀)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師:小河和小草聽了對方的誇獎後,又是怎麼說的呢?

生:小河說:“這要感謝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

師:小河為什麼要感謝小草?

生:是小草把泥土緊緊抱住,不讓泥水流入小河。

生:為什麼小草能把泥土抱住?

師:出示實物:(根部帶有泥土的小草)老師讀了《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後,知道小草的根有固定泥沙的作用,課後你們也可以去讀一讀。

師:聽了小河的誇獎,小草說什麼?

生:“這也要感謝你呀!是你給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乾枯了。”

師:沒有了水,小草會變得怎樣?乾枯後會怎樣?

生:小草不再長高,不能長得碧綠碧綠的'了!

師: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你們演一演小草的種子。(播放音樂)

師:聽!鳥兒叫了,桃花開了,柳樹發芽了,小河在潺潺地流著,小草鑽出地面,低下頭喝喝水!小草小草,你們為什麼長得這麼高?

師:小草小草,你們為什麼長得碧綠碧綠的?為什麼這麼開心?

生:是小河給了我們充足的水分!

指導讀:“這也要感謝你呀!是你給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乾枯了。”

連起來讀對話,左邊的學生讀小草的話,右邊的學生讀小河的話。(戴上頭飾,加上表情動作)

師:(出示小草和小河圖景)看!小河流得更歡了,小草長得更綠了!

小朋友們,你們聽了小草和小河的對話,想到了什麼?

生:小草和小河他們互相幫助,是好朋友。

生:小草很感謝小河,小河也很感謝小草。

生:小草離不開小河,小河離不開小草。

生:他們得到對方的幫助後,生活得更加幸福!

生:小河和小草都很謙虛!

師:小朋友們,你們說得真好!在大自然中,許多事物之間都是不能分離的好朋友,我們小朋友也是一樣,平時要謙虛團結,得到別人的幫助後,要心存感激之情。

教後反思:

上述教學中,從“感謝”一詞切入,抓住小草和小河的對話,最後引出“感恩之心”。採取了多層次清晰,目標明確的讀,學生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讀出事物間相互依存的道理,讀出做人要謙虛謹慎,讀出了人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生在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中讀得輕鬆,讀得有趣。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讀、演、看、說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以達到實現情感目標與認知目標的融合。同時注重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激發。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提供學生寬泛的學習空間,給他們絕對的自由,和教師朋友般的相處。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樂於思考,樂於探索。教師將自己的身份定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小河與青草生活在一起為什麼會這麼幸福快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