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卡羅納》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卡羅納》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卡羅納》教學反思

《卡羅納》教學反思1

近日,觀看了特級語文教師王崧舟老師執教的《長相思》,親見短短的兩句詞,被大師演繹得波瀾起伏、蕩氣迴腸。感受了大師從“讀中思”到“讀中問”的詩意課堂。師:“同學們,在王安石的眼中,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的徐徐春風,而到了的張籍筆下,鄉愁是那封洗了又拆,拆了又洗的家書,那麼在納蘭性德的眼中鄉愁是什麼呢?請同學開啟課本自由朗讀《長相思》這一首詩。注意文中的生字,多音字,爭取把它讀得字正腔圓。王老師就以這樣的開課,領著我們走進了納蘭性德,走進他的相思。一開始,王老師要求學生將課文認真讀四遍,要求讀的字正腔圓。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從字正腔圓到有板有眼,然後讀出自己的味道。此時,王老師請兩個學生讀之後,分別發出“好一個故園無此聲”和“好一個聒碎鄉心夢不成”的讚歎,鼓勵學生齊讀,讀出自己的味道。

然後,就勢說:“師:真好,詞讀到這裡為止,你的腦海裡留下了什麼印象和感覺呢?”這一問,可謂水到渠成,因為讀到這裡,學生已經對文章的整體有了大致的印象和感覺了,王老師就這樣帶著我們開始走近納蘭性德的相思。通過“山一程,水一程”,讀出作者的“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無奈與傷感。這裡,王老師巧妙抓住了“身向榆關那畔行”中的“身”字,讓學生想象作者的“身”可能在哪裡?學生很容易就說出作者的身可能在山海關外面、(身向榆關那畔行)高高的山上、(山一程)、船上(水一程),也可能在營帳裡、戰場上……(想象)。此時,王老師巧妙借用答問的七個同學,將他們的身體當成他的身經過的七個地方,在此基礎上,追問“納蘭性德的心在哪裡?”學生答出“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後,王老師讓學生暢談自己有什麼新的發現和體會?這裡,聽者已經理解了納蘭性德的相思。此時,當王老師讓學生試著讀出作者身心分離的感覺,伴隨著音樂,伴隨著王老師深情的範讀,王老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這個時候,學生已經深深理解了納蘭性德戰爭征途之艱難,塞外軍營中的思鄉難眠之淒涼。通過“故園無此聲”,想象,對比,叩問情感,直面相思。當學生還沉浸在“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無奈與傷感之中時,王老師又巧妙利用音樂,把聽者帶回了納蘭性德的故園,讓感受了故園的溫馨與安寧,家庭的'天倫之樂。前後對比,讓我們看到了納蘭性德那因思鄉而破碎的心。

王老師的一句:“長相思啊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長相思。讓我們再一起讀《長相思》。”在舒緩的《琵琶語》伴奏中,學生深情朗讀。然後,王老師學生分別以旁觀者和納蘭性德的至親家人的身份叩問納蘭性德:“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出自納蘭性德的《菩薩蠻》)。最後,學生再次誦讀《長相思》後,螢幕出現大大的“長相思”三字。師: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齊):長相思!師: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生(齊):長相思!師: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做——生(齊):長——相——思!回望課堂,在執教本課時,王老師從讓學生讀得字正腔調圓到讀出味道、讀出感受,默讀靜思,加上直面心靈的誦讀,這讀出來的相思,讀出來的情,讓人久久回味其中……王崧舟,這位棲息在“詩意語文”裡的情感派大師,以創新的理念、精妙的課程設計、高超的教育智慧,把我帶進了詩情畫意的世界。讓我深深懂得:語文課程,不是解釋,不是說明,不是授與,而是一種心靈的潤澤,甚至是一次生命的涅槃。

《卡羅納》教學反思2

《卡羅納》課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絕時,身邊的人真誠、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裡行間透露出卡羅那的那份傷、那份痛以及大家對他的愛,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教學時,我從“關愛、勇氣”這個點出發,緊緊圍繞“卡羅那失去母親的傷痛和他身邊的人給予他默默的關愛”這一情感主線,通過“卡羅納萬分傷心與老師,同學和家長關心卡羅納”的情景對比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此時身邊人的關懷對痛失母親的卡羅納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在理解的卡羅納傷心的句子時,我讓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再抓住卡羅那的神情、動作……深入課文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內心的悲痛。有的句子讓孩子們抓住關鍵詞聯絡生活實際,大膽現象,去體驗卡羅那的悲痛欲絕。

在體會卡羅納身邊的人對他的關愛時。我重點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重點強調老師對他的關愛。比如:老師對卡羅納的關愛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在拓展環節中:讓孩子想象假設卡羅納就在我們身邊,假設有一天我們也會遭遇不幸,我們將如何面對?使學生的思想感情進一步昇華。

《卡羅納》教學反思3

文選自《愛的教育》,這是一本能提升孩子心靈品質的優秀書籍,《卡羅納》這篇課文很令人感動。從學生的朗讀中能感覺到。

課堂精彩兩分鐘,我結合週一的主題班會,設計了學生的《文明禮儀規範三字歌》,師生分享後,我直接接替匯入新課,補充資料《愛的教育》。

匯入新課之後,分為兩個板塊。第一個板塊:感受卡羅納的悲傷。通過找出重點句子,抓住關鍵詞語,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進入卡羅納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去感受他的悲哀,為接下來關愛卡羅納鋪墊情緒。只有進入這種情感氛圍,引起學生的共鳴,才會產生濃濃的關愛,才會開啟孩子心靈的窗戶,毫不吝惜地獻上他們的愛,從而營造一種人間處處有愛心的和諧氣氛。

第二個板塊:感受幸福。卡羅那失去了母愛,卻收穫了更多的愛,有老師的愛,有同學的愛,有同學家長的愛,沒有太多的言語,只要一個眼神就足夠了。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這一個個看似普通的眼神背後飽含著對卡羅納如此深情的關懷和鼓勵。正是這種情意深厚,散發著濃濃的愛的氣息,打動學生的是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愛,生髮的點是什麼呢?是人物關愛他人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意,是人物的語言,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

然後,時間也到了,其中我也省去了許多預設的環節,直接以“與愛同行”解說,安排作業:真是無聲勝有聲啊!此時的'卡羅納已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來表達他的感受,這一切都深深的印在卡羅納的心裡。晚上他回到家,想起白天發生的一幕幕,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提起筆,想寫下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如果你就是卡羅納,你會寫給誰?你會怎麼寫呢?請你替他來寫一寫……

本堂課,我感覺整個教學環節思路較為清晰,但在某些細小環節上處理不是很好。

首先引導學生從感知文字,到親近文字,走入文字,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氛圍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我引導的還不夠到位,過渡語言比較貧乏。

其次,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我只是做精當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範,使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做的不是很好。

再次,在使用課件與課堂教學過程的銜接上,我用的很生疏,所以很緊張。在備課的時候忽略了這一點,結果導致在節奏上,前半節課很緩慢,後半節太倉促,今後要引起注意。

《卡羅納》教學反思4

《卡羅納》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課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絕時,身邊的人真誠、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裡行間透露出卡羅那的那份傷、那份痛以及大家對他的愛,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教學時,我從“關愛”這個點出發,緊緊圍繞“卡羅納失去母親的傷痛和他身邊的人給予他默默的關愛”這一情感主線,通過“此時的卡羅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此時的卡羅納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卡羅納萬分傷心與老師,同學和家長關心卡羅納”的.情景對比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此時身邊人的關懷對痛失母親的卡羅納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而此時此刻,孩子們感受到卡羅那的傷痛越深,才會更好感受到卡羅納需要的關愛越重要。所以我在教學時,也注重哀傷基調的鋪設。讓學生“讀中生感,感中悟情,情中昇華”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時間的把握不夠,在感受傷心這環節用時過多,所以在感受關愛的時候,孩子們沒有前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與失,都為我以後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只有知道哪裡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

《卡羅納》教學反思5

《卡羅納》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課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絕時,身邊的人真誠、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裡行間透露出卡羅那的那份傷、那份痛以及大家對他的愛,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教學時,我從“關愛”這個點出發,緊緊圍繞“卡羅納失去母親的傷痛和他身邊的人給予他默默的.關愛”這一情感主線,通過“此時的卡羅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此時的卡羅納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卡羅納萬分傷心與老師,同學和家長關心卡羅納”的情景對比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此時身邊人的關懷對痛失母親的卡羅納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而此時此刻,孩子們感受到卡羅那的傷痛越深,才會更好感受到卡羅納需要的關愛越重要。所以我在教學時,也注重哀傷基調的鋪設。讓學生“讀中生感,感中悟情,情中昇華”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時間的把握不夠,在感受傷心這環節用時過多,所以在感受關愛的時候,孩子們沒有前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與失,都為我以後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只有知道哪裡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

《卡羅納》教學反思6

《卡羅納》節選自《愛的教育》一書,是人教版課標本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一篇略讀課文。

基於略讀課文的性質——略讀課文“自讀為主,略而不簡”的教學策略,所以要大刀闊斧,敢於取捨,善於取捨,略讀課文略的是教師的教,不能略的是學生的學。

首先,在教材處理上,追求簡約。這堂課,我充分利用課前的導語,讓學生找出導語部分關於學習這篇課文著重解決的兩個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又延伸出另一個問題,可以說這堂課都是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教學的。

其次,努力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追求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達成。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領。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語、激情語中不斷滲透。引領學生尋找感受周圍的人對卡羅納的愛的詞句,從動作、語言、眼神等方面捕捉愛、感受愛,同時也習得人物描寫的寫作方法。

這一節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現在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今後應該改正:

1、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鬆後緊的課堂節奏。

2、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有些不準確。

3、是否真的把握好了略讀課文“略而不簡”的精髓?

《卡羅納》教學反思7

肯定不行。我再一次拿起了課文讀著,猛然發現這個課題寫著“卡羅納”,可文中主要講的是大家對卡羅納的關愛啊。這明顯地文不對題啊。作者怎麼可能犯這樣的錯誤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查了《愛的教育》一書,才知道原來課文只是節選了“卡羅納”這個故事的`中間一部分,在課文前面部分寫了卡羅納是一個充滿愛心的男孩,總是喜歡關心幫助別人,而課文後面還有老師同學繼續關心安慰鼓勵卡羅納,讓卡羅納正視死亡的內容。這麼一查,我就有想法了。可以在學完課文後,讓學生質疑課題,再告訴學生前面這個事實,讓學生給本文換個更恰當的課題。最後給學生拓展閱讀本文後面部分的內容,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

這一課的思路就是這樣了。下午小組討論交流時,我的思路被我的同學們否定了。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這次討論交流我也能參與其中,說說自己的想法了(之前的很多次小組內討論時,我總是接不上話呢)。後來全班交流時,我發現有個同學在出示句式引導學生交流所得環節跟我是差不多的,而且我的句式比他的更具可操作性,而這一環節正是被老師評為亮點之處的。最有意思的是,也有個同學注意到了文不對題的情況,但她只是提出了這麼個疑問,沒有說明怎麼處理,後來方老師小結時就提到這個發現很重要,可以讓學生去換題試試。我聽到這裡時,忍不住拍了一下我的同桌。真開心!看來,我也真是不差的啊!雖然這次沒有上臺發言,但我知道自己也行的,這就是最重要的,最值得開心的了。

《卡羅納》教學反思8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她,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卡羅納》一文,情意深厚,散發著濃濃的愛的氣息。為此,我以精讀課文的上法,圍繞“愛”為主線進行了設計,一是情感鋪墊,凸現母愛;二是初讀課文,感受悲痛;三是細細品讀,體悟關愛;四是拓展延伸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感知文字到親近文字走入文字,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氣氛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情感鋪墊,渲染愛中。我首先通過講述小故事的方式,用深情的話語,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景,扣擊學生的心絃,為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然後通過找讀失去母親的卡羅納萬分悲痛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的不幸、悲傷等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與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細細品讀,感悟關愛。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我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前提下,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句子,說說誰最讓你感動?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字之後充分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並且以老師的關愛作為重中之重,讓學生充分感悟。從字詞的理解深入到文字內部,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像母親般的.關愛,如母親一樣安慰,鼓勵著卡羅納。在品讀同學們的關愛上,主要以寫話的方式進行感悟。以同學們默默的看著卡羅納,那目光彷彿在說——為題。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同時也引導他們如何去關愛別人。最後一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感悟愛的重要性,並且推薦他們進行相關的課外閱讀,讓他們學會關愛他人。

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們受到了教育,學會關愛他人,更重要的是我受到深刻的教育。近來我越來越發現:只要我要求的學生做到的,他們能做到就可以了,學習成績優異也就達到我的目標。我認為這就是“愛”,“嚴”就是愛!今天我重新審閱我自己,我知道我錯了,我忽視了孩子們也是有情感的啊!他們需要老師的關注,需要教師的呵護,更需要我們這些教師的發自內心的“真愛”。沒有“愛”只有“嚴”,可能會成功一時,但不會成功一世!

《卡羅納》教學反思9

《卡羅納》這篇課文是選自《愛的教育》中的一個小故事,講述了小男孩卡羅納遭遇母親去世的巨大不幸,身邊的人們是怎麼真誠地理解他,幫助他,關愛他的故事。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本節課的教學,我設計以闖關的形式讓學生自學。第一關設定在學生初讀課文後,認讀本文的生字所組成的新詞。當檢測學生學習情況時,他們的學習情況並不好,找了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起來闖關時,效果不是很好。原因應該是學生的預習情況不好,或許沒有預習。接著我讓學生利用這幾個新詞:“遭遇、憐憫、叮嚀、囑咐、號啕大哭、恍然大悟”說文章的內容。這個設計不僅讓學生疏通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讓學生掌握這些詞語的運用。第二關是讓學生默讀課文,談談自己的讀後體會。我給了學生大約十分鐘時間自讀,然後全班交流。大部分學生都抓住了能反映卡羅納傷心和他身邊的人對他的關心的.主要語句談了自己或深或淺的感受。我的設計是讓學生先談自己的感受,然後指導朗讀。再從朗讀中加深體會。但由於時間安排不當,在學生談了體會後教師沒有指導朗讀、體會,讓學生的理解只是一個膚淺層次的,根本沒能觸發學生的內心。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的我敢於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雖然任務完成得不夠好,但我還是很高興,至少我敢於跨出了這一步。有了這次的經驗,今後在時間的安排和教師的指導上再做些改進。

《卡羅納》教學反思10

《卡羅納》節選自《愛的教育》一書,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力追求簡約,追求和諧。

整堂課圍繞“卡羅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周圍的人們又是怎樣表達對卡羅納的愛的?”這兩個問題品讀感悟。學生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情的描述,品讀、批註、交流,感受師生對卡羅納的真切關愛之情。學生那同情與憐憫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正沉浸在愛的教育中。在此基礎上,追問:“這些‘愛’卡羅納感受到了嗎?從哪兒看出來?”抓住“他什麼也沒說,也沒有抬起頭來,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體會卡羅納將堅強面對現實,成為生活的強者的內心感受。

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語、激情語中不斷滲透。引領學生尋找感受周圍的人對卡羅納的`愛的詞句,從動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愛、感受愛。

無獨有偶,在上這篇課文的前幾天,班上一位學生的父親因車禍去世。當大家都深刻體會周圍人對卡羅納的關心時,我說:“我想大家一定在心裡默默想著,在我們的身邊,也正有這麼一位不幸的朋友,你們能不能用語言對他表示一下安慰呢?”當大家紛紛地說出自己最誠摯的關心和祝福時,那位學生哭出了聲……

課後的小練筆,自然換成了“同學,我想對你說”,而且大家寫的都很好,這次是同學們最成功的小練筆了。

《卡羅納》教學反思11

這堂“千錘萬鑿”的課終於在11月23號正式完整地結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因為值得反思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先來說說這堂課的可取之處吧:

我以一封信為切入點,一是為了抓住悲傷的基調來出示課題,從而在還沒有對課文整體感知時就調動起學生的一種共鳴即悲傷,二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課文的興趣,即類似於一個故事的展開而自然地引導到課文中去,具體是這樣處理的:可是上帝爺爺並沒有聽到小男孩的乞求,在不久,他母親因病去世了。此時他面容灰白,兩眼哭紅了,腿站不穩,好象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文中的話),你們猜,這位小男孩是誰啊?課文順利地匯入了,我還是以一個故事的方式(來到學校後有會發生什麼事呢)讓學生們去初步地“讀課文”。在讀課文時又不忘去找找劃劃表現卡羅納悲傷的句子,讓學生再一次沉浸在悲傷的氛圍中。所以在指導朗讀時,學生也能體會情感,理解卡羅納悲傷的情緒,讀得很不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在體現“愛”這一主題時,藉助課文的最後一個段落,學生想象卡羅納在回家路上的一些心理活動,來揭示課文所要傳給我們的精神。這既是理解課文更是學生思維情感開啟的一種表現,並且,從學生口中說出“愛”是真實而具體的。

總體來說,在把握課文的脈絡上說是比較清晰的。一個一個環節下來,學生能體會得到兩大情感:悲傷和愛。再通過較多的感悟朗讀,情感能夠較好地把握與呈現出來。

再則,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一,聲音檔案的處理。

這是最自責的,真可以說難以原諒。這是一篇很傷情,感動的文章,雖然只在兩處用到音樂,可是卻是為這堂課增添不少悲傷與感動的好“工具”,可以藉助它來激起學生的情感與想象,奠定的感情基調也會更加得悲傷更能引發學生的思維。而笨笨的我卻忘記把檔案下載下來,這是教訓啊,慘痛的教訓!!!

 二,提的問題不夠簡練,精練。

在一些提問方式上還不夠乾脆,比較羅嗦。這其實很忌諱的,學生明白問題了,你還強調它,顯得煩瑣,浪費時間(學生思維時間與課堂寶貴時間)。所以,在最後我是拖了一兩分鐘的。

三,想象寫話處理的不好。

想象寫話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他們以想象的空間,思維也得到了訓練。(寫話:假使你是卡羅納的同學,你會怎麼做?給他以春天般的溫暖,讓他心中的悲痛早日消逝。)可實際上,我卻處理得不好。因為考慮到後面還有課外的.拓展(小詩),而那時時間也不是很多了,我只能讓幾個學生來交流交流。本意是在課堂上同桌之間交流一下的,可是我卻說出了:同學們,課堂時間有限,我們可以下課後交流。我不知道這是我前幾次試教的所形成的習慣(因為之前是把想象寫話放在課的最後的,預備課後還可交流)還是由於緊張而說錯的,可我知道這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表現,是為了擠時間啊。這樣的效果也是很不好的。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地方呢。對學生的反饋不夠精細,鍵詞的出示沒有及時,表揚的話語就這麼幾句等等。

這些問題今後有待改善!

《卡羅納》教學反思12

《卡羅納》是國小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略讀課文。這篇課文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卡羅納在遭遇到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老師、同學以及其他人熱情地安慰他和默默地關愛他。本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的。

本組課文都是圍繞愛這一主題來寫的。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溫暖。這組課文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卡羅納》這篇課文寫得非常感人,字裡行間都散發著大家對卡羅納濃濃的愛意。為此,我圍繞“愛”這一主線,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一是談話討論,暢談母愛;二是初讀課文,捕捉愛;三是研讀課文,感悟愛;四是說話拓展,延伸愛。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所以在“初讀課文,捕捉愛”這一環節上,我設計了讓學生找一找“從哪可以看出失去了母親的卡羅納是萬分傷心的”句子,並讓學生讀一讀,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使學生與卡羅納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出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

由於這組課文的單元目的是讓學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所以,我把這節課的重點放在了大家對卡羅納無限關愛上,並重點指導了老師安慰卡羅納的兩段話。這篇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大家對卡羅納的愛。在“研讀課文,感悟愛”這一環節上,我把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句子,並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字之後充分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感悟愛。並重點朗讀指導了老師說的兩段話,分別從傷心和嚴肅、心疼和鼓勵等角度進行引導。在“說話拓展,延伸愛”這一環節中,讓學生也加入關愛卡羅納的行列中,寫一寫想對卡羅納說的話。不但昇華了學生的情感,還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設想是美好的,但由於個人水平問題,在課堂上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在今天的課堂學習中,我感受到了活化課堂的價值,但是就是不能在瞬間作出相應的機智反映,抓住學生閃亮的生成,而是按著自己固有的思路,“循規蹈矩”地一步步前行。此外還有很多環節需要進一步揣摩和反思,所以今天的課堂學習,讓我收穫很大。

《卡羅納》教學反思13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應當給足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通過深入研讀,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然後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通過鼓勵和誘導,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教學略讀課文重在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讀自悟,教學時應緊抓文章精要部分,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實踐中感悟和思考。通過反覆地讀,感動自己,感動他人,將“愛”的內涵在心裡有所提升。

一、敢於取捨最美麗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既不能等同與精讀課文面面俱到、精雕細琢,又不能輕描淡寫、囫圇吞棗,一讀帶過。略讀課文並不意味著可以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其實,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更為突出。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教學中,必須緊緊抓住重點部分,提出特別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細讀解疑,方能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於是,我大膽取捨,淡化“悲痛”部分,強化“關愛”部分,緊抓“在卡羅納最悲痛的時候,大家是怎麼獻出自己的一份份關愛的”這一統領性的問題,貫穿全文重點部分,引導學生細細品讀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時大家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是每一個眼神,品詞析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愛意,也對課文內容及語言特點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都獲得了一串美麗、感人、獨特的項鍊。

二、品詞析句悟真情

古人曾把讀書時品味,揣摩喻為春雨潤花,清水溉稻,因為唯有全身心浸染於語境中,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本文的重點和關鍵部分就是大家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中所表達的關愛,在教學中,我始終抓住文字,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文字的基礎上,通過多次創設情境的引讀,總領描寫大家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引導品味關鍵詞語“同情和憐憫”、“屏息凝神”、“默默”、“目不轉睛”等,一步步讓學生走進文字,深入文字,把愛化作可觸控的東西,將一根紅線把文章主要內容串起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詞的敏感度。通過一次次深情品讀,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情感的薰陶、心靈的震憾,感情達到高潮。我想正是教學中注意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把語言文字訓練與學生心靈感悟有機結合,注重了老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自由民主的構建,學生才得以敞開心扉,傾注熱情,與文字進行靈魂的擁抱、心靈的對話、情感的碰撞。

三、深情研讀表真情

讀是感情的基礎,讀也是感悟的昇華。讀得流利,感悟才能深入。在朗讀、理解、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為學生提供感情抒發的平臺,把最真摯、無私、偉大的愛朗讀出來,我只在關鍵處引導、點撥,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由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在紮紮實實的讀的訓練中用心觸控語言,表達著這份真愛。我採取自由讀、默讀、合作讀、指讀、導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多層次的讀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思想感情的洗禮和昇華,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當一首《讓世界充滿愛》拉下課堂帷幕時,我“驀然回首”,我發現學生已被愛打動,我也被這世間真摯的愛感動著!耳畔傳來幾位同事的話語:“我感動得想哭了!”真好,人人都被這世間真摯的愛感動著!願愛永駐我們心田!

《卡羅納》教學反思14

《卡羅納》是節選自《愛的教育》一書中的文章。課文講述了一個叫卡羅納的小朋友失去母親極度痛苦,在母親去世後回到學校上課的一天中得到老師、同學、家長關愛的事。

我以提問的方式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為切入點,一是為了吸引同學的注意力,二是通過講述同學的親身經歷來調動起同學的一種生活體驗,感受母愛帶來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親的可憐的卡羅納,引起同學對他的同情。

課文順利地匯入後,我出示一個句式:當卡羅納 時,誰是怎麼做的?讓同學讀課文根據這個句式說話。同學找到一處場景,我就課件出示原文。假如同學找不出來,我就通過適當的過渡語出示,指導學習,讓生體會情感,理解卡羅納的悲傷情緒。

同時,在體現“愛”這一主題時,藉助其中一個場景時,同學們圍在卡羅納身邊沒有說一句話——讓同學設想自身就是卡羅納的同學,把自身想對卡羅納說的話寫下來,進行寫作說話練習,讓同學把“愛”說出口。

最後通過播放音樂《愛的奉獻》進行昇華。

課堂小練筆:以卡羅納的角度對老師、同學、阿姨說幾句話。下面是其中三位同學的小練筆:

敬愛的老師,謝謝你!是你把我從悲哀中拉了回來,是你告訴我母親雖然已經去世了,但她依然關心著我,依然活在我的身邊。

親愛的同學,謝謝你們給我的關愛。我知道母親永遠都不在了,但她卻看著我,我會好好表示,我會快樂地生活下去的。

親愛的阿姨,謝謝您。您不去拉你自身兒子的手,卻示意他來拉我的手,給了我無比的溫暖,就好像是我媽媽拉著我的手。

總體說來,我在掌握課文的`脈絡上是比較清晰的。一個又一個環節下來,同學能體會到兩大情感:悲傷和愛。

教學反思:

一、朗讀訓練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同學充沛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同學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哀,從而激發起了要關愛他、協助他的情感。但我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每一處文章場景教學後,應該多讓同學讀,反覆又多形式的讀,在讀中體會感悟,然後用同學自身的話來表達感情。顯然,我講得太多,而同學說得太少。

二、評價語

整堂課的評價語比較單調模糊,雖然有幾處評得還不錯,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恩”、“好的”、“不錯”等等語言。

課堂要體現同學為主,教師為輔。雖然自身的感情是調動起來了,但因為沒有設計好同學的朗讀,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很好得被調動。除此之外,對同學的反饋不夠精細等等。當然也有許多缺乏的地方,但是不論得與失,都為我以後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只有知道哪裡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麼樣才幹做得更好!

《卡羅納》教學反思15

《卡羅納》教學反思: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應當給足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通過深入研讀,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然後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通過鼓勵和誘導,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教學略讀課文重在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讀自悟,教學時應緊抓文章精要部分,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實踐中感悟和思考。通過反覆地讀,感動自己,感動他人,將“愛”的內涵在心裡有所提升。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既不能等同與精讀課文面面俱到、精雕細琢,又不能輕描淡寫、囫圇吞棗,一讀帶過。略讀課文並不意味著可以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其實,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更為突出。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教學中,必須緊緊抓住重點部分,提出特別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細讀解疑,方能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教學中,我敢於取捨,淡化“悲痛”部分,強化“關愛”部分,緊抓“面對卡羅納的悲痛,大家是怎麼做的?誰最讓你感動?畫出讓你感動的句段,寫出自己的體會。”這一統領性的問題,貫穿全文重點部分,引導學生細細品讀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時大家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是每一個眼神,品詞析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愛意。但在教學中,還是太精細,自己感覺就像上講讀課一樣。

讀是感情的基礎,讀也是感悟的昇華。讀得流利,感悟才能深入。在朗讀、理解、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為學生提供感情抒發的`平臺,把最真摯、無私、偉大的愛朗讀出來,我只在關鍵處引導、點撥,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由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在紮紮實實的讀的訓練中用心觸控語言,表達著這份真愛。我採取自由讀、默讀、合作讀、指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多層次的讀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思想感情的洗禮和昇華,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在深入解讀文字,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觸控語言,揣摩語言之後,讓學生寫下身邊的愛的故事,講讀寫進行有機的結合,加深了學生對作者寫作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表達水平。如果,課堂結構在緊密些,前半部分壓縮一下,就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寫一寫,效果會更好。

回顧課堂,教學中,抓住了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會和理解”這一理念,遵循了“以人為本,為生髮展”的宗旨,實施了略讀課文“自讀為主,略而不簡”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理解、感受、品味和積累中挖掘語文的語言因素,把語文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但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今後教學中改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