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精選22篇)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精選22篇)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

“通分”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通分的意義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數基本性質的一種應用,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為後面學習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和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奠定基礎。

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1、開門見山,出示例題。讓學生讀題理解,明確要求。

2、讓學生自己確定分母,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改寫。

3、集體交流。

4、介紹同分母分數,異分母分數,通分,公分母的概念。

5、明確通分的方法,尋找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通分的方法其實不難,關鍵是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通分一般採用什麼方法是在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爭論辯解的氛圍中明確的,讓學生大膽猜測,大膽設想,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所以,如果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經常注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學生的思維受阻時,教師適時點撥,當學生的思維遇卡時,教師巧妙催化,這樣會使學生在題中數量間自由地順逆迴環,導致學生髮散思維能力的形成,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困惑與不足:

儘管在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時,我試圖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但在實際教學中,我仍然一步步在引導學生:引導學生把這些分數轉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數;引導他們找出公分母可以是幾。生怕他們會偏離我的教學設計之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其實教師只需提醒學生一句,遇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況時,可以轉化成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然後完全放手,讓學生自由探索各種比較的方法,這樣才能真正啟用學生的思維火花,開啟他們智慧的閘門。

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我努力設計成不同層次的幾種型別。但最後由於時間緊張,練習做得不夠紮實。其實作業完不成,完全可以放在課下,而不應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總之,通過對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感悟到:老師應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探索數學規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作為教師,除了自身的業務素質和能力外,還應著重在教材和學生身上多花些時間進行鑽研。力求每節課,都能使學生有所提高。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2

《3的倍數的特徵》的教學是五下數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中一個知識點,是在學生已認識倍數和因數、2和5倍數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2、5的倍數的特徵從數的表面的特點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根據個位數的特點就可以判斷出來。但是3的倍數的特徵卻不能只從個位上的數來判斷,必須把其他各位上的`數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為3的倍數來判斷,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而在《3的倍數的特徵》的開始階段我複習了2、5的倍數的特徵之後就讓學生猜一猜什麼樣的數是3的倍數,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將“2。5的倍數的特徵”遷移到“3的倍數特徵的問題中, 得出:個位上是3、6、9的數是3的倍數,後被學生補充到“個位上是0—9的任何一個數字都有可能是3的倍數,”其特徵不明顯,也就是說3的倍數和一個數的個位數沒有關係,因此要從另外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

在問題情境中讓學生產生認知衝突,萌發疑問,激發強烈的探究慾望。接著提供給每位學生一張百數表,讓他們圈出所有3的倍數,丟擲問題:把 3 的倍數的各位上的數相加,看看你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換角度思考3的倍數特徵 。學生在經歷了猜測、分析、判斷、驗證、概括、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後感悟和理解了3的倍數的特徵,引導學生真正發現:3的倍數各位上數的和一定是3的倍數;不是3的倍數各位上數的和一定不是3的倍數。從而,使學生明確3的倍數的特徵,然後進行練習與拓展。這樣的探究學習比我們老師直接教給他們答案要紮實許多,之後的知識應用學生就相應比較靈活和自如,效果較好。

這節課結束後,我感覺最大的缺憾之處在最後的拓展練習上,由於自己事先練習下水沒有做足,所以誤導了學生。題目如下:“從3、0、4、5這四個數中,選出兩個數字組成一個兩位數,分別滿足以下條件:1、是3的倍數。2、同時是2和3的倍數。3、同時是3和5的倍數。4、同時是2、3和5的倍數。”學生問要寫幾個時,我回答如果數量很多至少寫3個。呵呵,其實此題不需要如此考慮,因為它們的數量都有限。

希望以後自己的教學會更紮實起來。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3

這節《魔方中的數學問題——探索圖形》,目的是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正方體的特徵等知識,探索由小正方體拼成的大正方體中各種塗色小正方體的數量,發現其中蘊含的數量上的規律,以及每種塗色小正方體的'位置特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體會分類計數的思想。這是探索圖形分類計數問題中的規律,重在探索而非規律的應用。

課前,我一直努力思考如何引導學生髮現規律以及如何應用規律,第一次試教下來,我急於讓學生髮現並且尋找規律,學生的規律是發現了,卻沒有給學生足夠活動的時間和思考的空間,結果是我上得累學生沒有反應氣氛沉悶,效果不好,偏離了活動課的方向。課後,我重新思考了四個問題:

1、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分類?

2、如何讓學生找出小正方體塗色以及其他所在的位置的規律?

3、一面、兩面、三面塗色小正方體個數以及規律如何發現?

4、如何引導好學生從數個數到規律之間的聯絡。經過修改教案,我把這節課的活動內容分為五個層次。

(一)激趣引入。同時複習了正方形的特徵,到如何陣列成正方體的小正方體個數,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也為後面的探究做了準備。

(二)提出問題。為了分散難點,我把問題分成了兩部分,一是把稜長為3cm的正方體表面分別塗上顏色後的小正方體有什麼特點?在什麼位置?讓學生先認識這些小正方體的特徵和位置後,再提出第二部分問題稜長為3cm、4cm、5cm的大正方體,把它們的表面分別塗上顏色。其中三面、兩面、一面塗色以及沒有塗色的小正方體各有多少個?這樣學生至少可以根據之前知道的位置特徵去找小正方體的個數。

(三)嘗試解決。學生通過觀察正方體魔方,想象和推理找出每種塗色情況的小正方體個數,在嘗試的過程中,逐步發現每種塗色情況的位置特徵和規律。

(四)發現規律。在完成了稜長為3cm、4cm的大正方體每種塗色情況的小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4

“追問”,顧名思義就是追根究底地問。它是前次提問的延伸和拓展,是為了使學生弄懂弄通某一內容或某一問題,在一問之後又再次補充和深化、窮追不捨,直到學生能正確解答、深入理解、溝通聯絡。

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我採用“追問”方式,溝通“體和麵”之間的關係。有效的“追問”,讓課堂上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學生找出長方體展開圖與長方體各個面之間的關係,將長方體和展開圖向對應的部分塗上顏色;找出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展開圖的各個邊之間的關係,填寫展開圖各個邊的長,教學至此,我沒有馬上進入到下一環節“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中,而是“追問明理”:

追問:老師把展開圖形又摺疊成了長方體你還能找到每個面對應的資料嗎?你能找到右面對應的資料嗎?

生:3和7,3是右面的寬,7是右面的長。

生:(補充)3既是右面的寬也是這個長方體的高。

師:多聰明呀,用了一個關聯詞“既……又……”表示出這個3的雙重身份:對於右面它是寬,對於長方體它是高。

【評析: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師的追問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互相補充加深學生對“體和麵”的理解】

追問:你能找到長方體的下面所對應的資料嗎?(全班學生都躍躍欲試)

生:3和5,5是下面的長,3是下面的寬。

【評析:接下來的追問,調動的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大家不約而同的積極尋找答案。】

追問:長方體左面的對應的資料又是什麼?

生:3和7,7是左面的長,3是左面的寬。

生:(補充)長方體的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因此左面的資料和右面的資料應該是一樣的。

【評析: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通過互相啟發,得出越來越簡便的判斷方法。】

在上面的教學片段中,我先從“體”到“面”,接著通過有效的“追問”,讓學生再從“面”回到“體”,這樣學生經歷了“體——面——體”的轉化過程,為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打下了堅實基礎。

總之,“追問”是促進學生學習、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教學指導策略。而追問不在於多,在於是否能讓學生感受到進行智力勞動的樂趣。在有效的追問中,教師和學生都是思考著、發展著的主體,並互相影響著,數學課堂因“追問”而精彩紛呈。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5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並會求一組資料的中位數和眾數,並解釋其實際意義。這是一堂概念課,也是學生學會分析資料,作出決策的基礎課。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發認知衝突。

在使用教材時,我對教材使用瞭如下處理:創設了一個用平均年齡來反映一群人的年齡水平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發現單靠“平均數”來描述資料特徵有時是不合適的,從而理解中位數和眾數產生的必要性,讓知識的產生聯絡生活實際的需要。

二、引導分析討論,加深概念理解。

接著提供了某人去找工作,招聘廣告承諾月平均工資1000元,覺得條件不錯,可當他看到該超市月工資表時,卻有疑問了。就勢向學生提出“用平均數1000元來描述該超市工作人員的月工資水平合適嗎?那麼,你覺得用哪個數來描述比較合適?” 這是一個生活中的真實問題,通過學生的'思考、討論,在此基礎上理解眾數、中位數的意義,怎麼求中位數和眾數,緊接著通過四組練習題,讓學生了解到特殊情況下中位數和眾數的求法。

三、在運用中完善知識結構。

從發展學生認識問題、探索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角度考慮,我設計了大量的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思考題,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在學生身邊,使學生得以聯絡實際,設身處地的去考慮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加深對概念的進一步理解,體會到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三者既各有所長,也都有不足,一定要根據需要靈活選擇。從而使學生領會到在實際生活中一定要多角度全面的考慮問題,分析問題。

上完此節課後,我覺得在三種統計量的應用方面還有所欠缺,如果課前能讓學生自己去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資料,在課堂上提出來自己覺得哪種統計量更適合自己蒐集到的資料,為什麼?讓其他同學來評評他的看法,這樣能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起來,增加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性。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6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1、在自主寫算式、小組合作驗證等學習活動中,經歷認識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的過程。

2、知道質因數,會把一個數分解質因數。

3、在小組合作中積極與他人交流,體驗合作學習的收穫和樂趣。

認識質因數、會分解質因數是本節課知識技能目標的重點和難點。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恰恰是突破難點的有效手段,在突破難點的過程中有效地落實過程性目標和情感目標。

在認識質因數的教學中,利用課前學生猜老師的年齡、身高、體重的資料,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資料開展研究。如先研究老師的年齡(36),通過學生自主寫算式、比較、分析、交流得出36=2×2×3×3是與眾不同的,從而引出“質因數”的概念,而此時學生對質因數的概念並不是真正瞭解。因為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展示大量的感性材料——分析、比較、綜合、抽象——得出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試誤辨析充分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付諸實踐應用——加深概念的理解。而上述過程中學生只是初步形成了概念的表象。所以,此時,充分利用黑板上板書的大量資料,讓學上按要求把他們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使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在自我試誤辨析中、在同學間的交流中形成質因數的概念。在質因數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對分解質因數的基本方法也已基本形成。下面關於分解質因數的教學主要是指導學生書寫方法和格式方面的問題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7

這節數學課,在教學中主要由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親自動手嘗試擺放、計算,使學生經歷動手操作、計算、猜測、發現、驗證、質疑的全過程。學生成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讓他們在活動中去感受,發現問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了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另外大膽的猜想,又根據猜想,並驗證猜想。這個過程中對於規律的總結難度較大,由於每個學生真正做到實際操作疊放的全過程,也就真正體現了人人在數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認識,也體現了面對所有學生的新要求。要想完成老師設定的'幾個環節,必須和它的夥伴合作,當牛奶盒數增加時,擺放的方式也在增加,這需要小組成員各自獻計獻策,同時記錄、監督有無重複,遺漏。也體現了學生之間的探索合作和交流。質疑是為了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規律的正確性,同時引導學生結合例項,並用課件輔助,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規律的正確性,具體情況的靈活性。

設計實物的包裝,注重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和延伸。經歷完整的包裝過程,體驗到不是為了學習而包裝,是為了包裝而學習。總之實踐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的課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讓他們在探索、嘗試、展示成果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8

“找次品”是五年級下學期數學廣角中安排的教學內容,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再通過歸納、推理的方法體會運用優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探究3個物品中如何尋找輕的一個,利用學會已有的知識經驗,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和思維能力,在體驗了找次品方法的多樣性後,以用天平稱作為實踐操作,第一次優化找次品的方法,使學生得出找次品用天平稱最方便。

接著讓學生利用不同的分法分別探究出4個物品和5個物品中找一個次品的方法,在學生實踐操作和數字化的分析過程後,質疑利用天平稱找次品時,一般要將物品分

成幾分?兩份還是三份?引出用較大數量來進行研究的必要性,並隨機引導學生用數字化的方法去研究8個物品中的次品應如何找。當學生得出方法後,將學生的所有方法羅列在黑板上,利用觀察讓學生髮現資料大時分兩份的方法次數不是最少,第二次優化找次品的方法,是學生初步得出用天平稱找次品時一般要分成三份,兩份在天平上、一份在天平外。但同時有給學生製造一個懸念:同樣分三份,有些稱的次數少,有些卻反而更多?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接下來以9個物品為例繼續研究,第三次優化找次品的方法。在關注學生用數字化的形式來分析問題的同時,反饋出學生的.解題方法,關注學生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9(4、4、1)4(1、1、2)2(1、1)3次

9(3、3、3)3(1、1、1)2次

9(2、2、5)5(2、2、1)2(1、1)1次

9(1、1、7)7(1、1、5)5(1、1、3)2(1、1、1)4次

然後重點指導交流:哪種分法能保證用最少的次數稱出次品?這種分法有什麼特點?從而得出平均分能夠保證找出次品且稱的次數最少這一結論。隨機使學生產生不能平均份的數量應該怎樣處理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剛才8個物品找次品的方法,思考其中分三份的幾個情況?從中發現“利用天平找次品,如果待測物品的數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時,我們要儘可能的使每一份的數量差不多,其中必須有兩份要一樣多,另一份的數量儘可能與之接近。”最終優化找次品問題的解題策略。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9

分數與除法,對於國小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內容。而在國小階段數學知識之所以能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絕不僅僅是知識演繹的結果,而是具體的模型、圖形、情景等知識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在設計《分數與除法》這一課時,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1.以解決問題入手,感受分數的價值。

從分餅的問題開始引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當商不能用整數表示時,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本課主要從兩個層面展開,一是藉助學生原有的知識,用分數的意義來解決把1個餅平均分成若干份,商用分數來表示;二是藉助實物操作,理解幾個餅平均分成若干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而這兩個層面展開,均從問題解決的角度來設計的。

2.分數意義的拓展與除法之間關係的理解同步。

當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除數作分母,用被除數作分子。反過來,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可以理解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也可以理解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也就是說,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係的理解、建立過程,實質上是與分數的意義的拓展同步的。

反思這節課,在這一過程中,我在教學之前認為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很簡單,而在實際教學時發現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此我把重點放在例2上:3÷4=()(塊)的探究上。學生在理解的時候,還真的很難得到3÷4=()(塊),開始都猜想是,然後通過動手小組去操作,經歷驗證猜想的過程中,學生彙報中出現了是1/4,因為他們認為是把3餅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得了1/4……說明學生在操作中在思考了,同時也暴露出了學生在分數意義的理解上出了問題,問題在哪裡呢?出在把誰看作單位“1”上,問題在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上,這是難點。學生認為簡單,實際上不簡單,因此我們的教學必須重視學生的說理和交流。把重點放在3÷4=()(塊)上,我藉助的.是學生的動手操作,採取讓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和辯論解決了學生認識上的難點。把重點放在3÷4=()(塊)上,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導過程中,不能講得太多,講得過多,學生會越來越不清楚。

從分數與除法的關係這個內容的教學我發現:學生的例子太少,沒有說服力,為了學生今後學習中遇到問題上該如何解決,我們必須在常規的教學中去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授人以 “漁”。於是教學中,在學生得到了3÷4=()(塊)後,不忙於理論的總結,因為在這裡學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認識。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情況,安排了適當的模仿練習,感性體驗數學活動,促進學生對結果的深層次的理解。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0

《體積單位換算》這節課我是按照平時上課的要求來上的,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但上課的效果看來比精心準備的公開課來得實在一些,就此也對這節課的設計以及上課後的實踐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備課階段的反思

本節課的最初設計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感知體積單位,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但是考慮到1000這個數字太大了,如果說要讓學生感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就用1000個學具小正方體裝在1個1立方分米的學具盒內,但是一千個這樣的國小具不好找,再說找到了也得花費很多的時間去實踐操作。基於以下原因:1.考慮到自己的課件操作水平較好。2.觀察法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方法, 雖然不常用,但也在一定的'領域產生相應的作用!3.新課標指出:現代資訊科技也是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易於並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到顯示的、探索的數學活動。所以本節課期望通過學生觀察課件的演示來理解這個進率關係。

二、教學過程的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純粹依靠課件的演示和教師的講解。教學方法主要以學生的觀察學習法和教師的講解法為主。所以本節課教師的語言要求非常關鍵,重點在於10個小正方體排過去長10cm也就是1dm,寬數過去共有10個小正方體共10cm也就是1dm,高數上去共有10個小正方體共10個10cm也就是1dm。為了突出本節課的重點,我加強了板書的設計,力求以合理醒目的板書來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三、教學實踐活動後的反思

1.由於製作的課件能夠很好的給學生以直觀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又有個計數器來記錄小正方體的個數,學生一邊觀看演示,一邊跟著計數器來數小正方體的個數。很好的理解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如果說直觀演示從感性的角度來認識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關係,通過第二環節的推導給學生從理性推理的角度來認識這個規律。

通過觀察學生的上課參與反應和課後習題的完成情況,可以感覺到這節課的上課效益還是挺好的。

我想這次課上得比較成功的原因是課件的製作能夠比較直觀的給學生1個稜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可以裝1000個稜長為1釐米的小正方體。從而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這樣課件的動態演示消除了以往靜態的模型教學。

這樣的教學設計雖然能夠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我又擔心沒有符合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

回頭我又想了想,讓學生通過觀察不也是讓學生在體驗嗎?經歷並不一定侷限在所謂的動手操作吧?想想現在的課堂為了迎合新課標的要求一味的追求所謂的動手操作而出現有動手沒有實質的空虛課堂!我這節課雖然沒有通過學生的動手,但卻讓學生動眼動腦,經歷了這個知識的形成啊!回想起學生一邊觀察課件的演示一遍隨著課件小正方體的增1,2,3,……,10,20,30,……,100,200,300……的數,不是印證了他們也在體驗這個過程嗎?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1

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地認識了分數,對分數有了一定完整的認識。

這個單元,學生學習了比較長的時間,這麼多知識可以整理一下。從分數的意義到分數與除法關係,再把分數進行分類,然後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在此基礎上學習了約分和通分,最後學習了分數與小數的互化。這些內容的安排是有邏輯順序的,而且又是相互關聯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學生學習和的作業情況,總感覺有幾個問題很難處理。

第一、學生的技能訓練有點不太到味。

按照教材內容的進度,其中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也要6課時,那麼整個分數的內容,連練習課在內也只有17課時的時間。而其中通分、約分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時間就更少。時間少了,那麼對於學生的各個知識點的基本技能訓練好像不太紮實,特別是求兩數的最大公因數,因為在學生的練習中經常反映出約分不約或約分沒有約盡,還有就是約得很慢。這些現象又導致了小數化分數時,出現“部分學生把小數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時,卻不能進行很好地約分,或者約錯”的現象。

“溫故而知新”,只有鞏固了有聯絡的舊知,那麼學習與舊知有關的新知,才能更好地理解並掌握。這也是教育學中所說的鞏固性原則。因此,對於這些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技能的熟練掌握,對後面的約分和通分又起到了很大連貫作用,而對分數與小數的互化又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所以,如果前面的知識點掌握得不到味,一些基本技能不太熟練,那麼勢必會影響到後面的學習。這一點在這一單元中感覺比較深。因此,在平時的練習時,除了一些作業本上的題目(綜合性的題目)以外,還是要適當增加一些基礎性的練習:如小數與分數的互化,通分和約分,求兩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假分數化整數或帶分數的練習。通過這些少而精的練習,讓中下學生的一些基本技能得到鞏固。

第二、有些知識點到底學不學?

這一單元的好多知識在老教材裡是有的,但是在新課程中又不上了,只是放在了“你知道嗎?”中,很難取捨。學,就要再化很多的時間;不學,感覺這些知識又很重要。如:分解質因數,如果不學,後面的一些用分解質因數的知識,就不能後續地學習“你知道嗎?,特別是判斷能不能化有限小數的方法。學了,又不是讓學生看一上書就行,有些內容還得上一節課的時間。

這一點,在教學中真得很難適應,特別是像“分解質因數“這些比較重要的知識,該如何對待?

第三、難度降低,那麼要學生達到怎樣的程度?

在教師用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對學生的要求有所降低,如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那麼要求降低了,練習中的`要求是不是也降低了呢?再如三個數最小公倍數,部分學生就難以解決,當然這也跟學生的差異和老師的滲透有關。要求降低,到底降到怎樣的程度,對不同的學生要求如何?真得很難把握。再如分數的比較大小,在練習中早已有滲透,雖然比較的方法有很多,有約分、通分、化同分子、找一箇中間數等等方法,但是對於學生的要求如何呢,是不是對所有的學生要掌握。

個人的理解是:難度降低,不是等於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降低,而應對學生更高的要求,關注課堂,關注知識與方法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充分地理解知識,這樣才能對形成熟練的技能有很大的幫助。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2

今天的數學課我帶領學生學習了《辨認方向》一課,這節課我是在把握教材編排意圖的前提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思想來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和學生一起發掘學習的樂趣。

新課前,我讓學生先說說我們已經認識的四個方向,再找找生活中的這四個方向,以及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來辨別方向,孩子們興趣高漲,不僅複習了舊知,還為學新知識創設了情境。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辨別教室裡的物體所在的方向,製作方向板,並應用多媒體認識平面示意圖,讓學生在觀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完成了從生活空間中辨別方向到平面圖中辨別方向的'抽象認識過程。這樣設計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和空間,而且也更好地將數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讓他們體驗到學習方向的重要性。尤其是開展動手做方向板的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同時也是對新知的一個鞏固,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理解方向的具體的位置。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最後的練一練兩道題,通過再次創設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學習這節課知識的重要性。

不過,本節課有幾點值得我反思:

一是低估了本節課的難度,對於方向感差的學生,正確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幾個方向是不容易的。

二是組織學生遊戲活動的時候,還要注意吸引其他孩子的注意力,不能讓變成個別學生的課堂。

總之,通過這節課,我感受到只有在教學設計上緊扣新課程理念,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樂學、願學,學到真正有價值的數學。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3

在教學質數和合數一課時,我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參與中產生求知慾望,調動學習積極性。首先讓學生獨立寫出1-20這20個數的因數,再根據因數多少進行分類,然後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生通過交流,知道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並感悟到,自然數按照因數的個數可以分為質數、合數、0和1。這時教師出示一組資料,讓學生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數是質數?那些數是合數?最後再次討論,探究什麼是質數?什麼是合數?在教學中教師努力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實際出發,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發展。學生經歷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悅的情感體驗。 “請學號是質數的同學站起來;”“請學號是合數的同學站起來;”“誰一次也沒有站起來?為什麼?” “誰的學號是最小的質數?”“誰的學號是最小的合數?”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知道了數學無處不有,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進一步感知和理解所學的內容。《質數和合數》的概念教學,我覺得概念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讓學生自主探究概念的本質屬性上,即讓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對提供的例項進行觀察、比較,自己去發現,去揭示。這樣不僅著眼於讓學生經過自主探究,能夠主動地建構概念,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在課中,我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敢幹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分類、討論、質疑、釋疑、歸納、驗證,經歷了知識的發現和探究過程。

1、學生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有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學中根據兒童好動的天性,學生在理解了質數和合數的意義之後,我設計了一個遊戲。利用學號這個資源,採用遊戲的方式,來讓學生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目的在於把學生生活世界和數學世界緊密聯絡起來。讓學生既感受學習數學的意義所在,又感覺到學號這個數,會包含著許多的數學知識。不僅如此,學生必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完成遊戲。以“操作”代替教師講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堂氣氛愉快熱烈,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牢固,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學生學會分類和歸納的思想。

課堂上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角”,最大限度地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充分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中,我呈現一組資料,要求學生自己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分完後先小組內交流。說說你是按什麼來分的?分成了哪幾類?由於採用分的標準也必定不同,然後在讓學生說標準的過程中,感悟到質數和合數的各自特徵,一點點的提煉歸納出質數和合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分類、觀察、分析、歸納和交流的數學能力,建立正確的分類思想。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動手操作、交流討論、歸納概括,而教師只是在關鍵之處適當點拔,引導學生質疑、釋疑、歸納、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4

今天完成了《分數的意義》的一課的教學,本來是作為考核課,由於要進行課題研究,供大家參考,所以短短的四天時間,從備課到課件的製作、學具都要到位。由於本身心裡還有很多困惑,所以在備課、製作課件時,總是很猶豫,一些地方不知該怎麼處理,雖然在集備時大家給了許多意見,但意見也不太統一,只有等上課後,大家才能根據實際出現的問題,給予解決方案。

首先談談課前的主要困惑:

1、知識之間如何串聯?本節課的知識點較多,包括: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單位“1”、分數單位、分數的發展史,這些知識有的是互相牽扯,有的是互有聯絡,如何過渡?

2、學生動手操作是否必要?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過分數的初步認識,有過一些經驗,從圖中也可直觀看出平均分後的結果,那麼還要不要動手操作?

3、如何順利匯入?是從難點單位“1”入手,還是從本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入手,還是……?

4、是否要逐字逐句的扣概念?對於分數的意義中的重點詞如“一個物體”、“一些物體”、“一個整體”、“平均分”、“若干份”、“一份”、“幾份”?

5、如何引導學生看課本?課本中規範的概念也應讓學生有所瞭解,看書是很有必要的,怎樣引導呢?

6、提供學生什麼樣的材料?是隻給一些物體的,還是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的材料都給學生?

7、對知識的拓展到什麼程度?學生對概念的認知需要從初步理解到深入理解,那麼也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如何把握這個度?

數學不只是一種有趣的活動,僅僅使數學變得有趣起來並不能保證數學學習一定能夠獲得成功,因為,數學上的成功還需要艱苦的工作。

試教後的自我反思:

1、關於媒體的使用。教學中,有的是學生操作,有的是課件演示,還有老師的板書,感覺比較亂如何處理好課件的播放時機?

2、關於如何更有條理。對本節課環節有些不熟練,導致一些話或播放課件迂迴,給人有些錯亂的感覺。

3、如何讓學生能說,會說,想說?概念教學本身比較枯燥,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對比等活動得到概念,並能歸納出概念,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講求策略。

出現的問題:

整個教學中,沒有對分數的意義進行規範的定義,或看書完善。本來是想借助操作,讓學生明的不管分的物體是多是少,只要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四分之一來表示,進而將一個整體的概念擴充套件到大數目。但是對於操作後的思考,引導得不得力,導致學生無法說出“核心”。

求同比較:

主要是兩個層面的比較:

① 分的東西不一樣,為什麼都可以用四分之一來表示呢?

② 分一個物體和分多個物體的數量明明不一樣多,為什麼每個人分到的,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兩層比較,突出了四分之一這個分數的.本質:與分的東西是什麼無關,與分東西的數量多少也無關,只要將這些物體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總數的四分之一。

存異比較:

由於教材在揭示分數意義之前只有一個四分之一這一個例子,所以我想讓學生先完成“做一做”,讓學生思考這些分數是怎樣得到的?從而體會分數不同的原因在哪?平均分的份數不同,表示的份數就不同。

在這種找不同的比較中,使學生認識到:之所以表示的個數不同,是因為單位“1”不同;之所以表示的分數不同,是因為平均分的份數,表示的份數不同――從不同中,更加強調了分數的這幾方面要素,體分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幾份。

正是因為運用求同的方法,正面比較,才突出了概念的共性;運用存異的方法,從反面強調了概念的本質屬性。這樣一正一反,抓住概念的本質進行教學,我認為才是有效的。

5、處理好學生的自主學生,與老師的講授。感覺老師在課堂上說得比較多,學生說得少。有的需要學生多說的地方,學生不說,師就自己包辦了。

儘快在得到本組同伴的幫助、建議後,能有更好的改善。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5

我執教的四年級數學拓展平臺《因數和倍數》一節,這一內容,學生初次接觸。數學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較難教,我創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數形結合,變抽象為直觀。首先以貼畫為素材,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藉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直觀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從抽象到抽象,從數學到數學,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因數與倍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這樣,充分學習、利用、挖掘教材,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引出了新知識,減緩難度,效果較好。

這節課另一個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在引導學生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我藉助學生開課擺的12個小正方形,寫出的三個乘法算式。首先引導學生找12的因數,我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時間,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自主構建新知。出乎意料的是學生竟然用口訣,乘法和除法等等方法找出12的因數,找到兩個因數非常接近,緊接著師生互動,交流討論出12的所有因數。學生在輕鬆愉快中掌握了找一個數的所有因數的方法。再找9的13的因數,一環扣一環,總結歸納再能不能找出這些數的因數了?學生說不能,從而引出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及時運用多媒體將學生找的因數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自己的發現: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教師及時跟上個性化的'語言評價,啟用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藉助這一學習熱情讓學生自己學習找一個數的倍數。教師相信學生,學生學習興趣更濃。不僅探討出從小到大找一個數的倍數而且發現了倍數的特點。這一環節教學的成功,也使我改變了教學的觀念——適時放手,會看到學生更精彩的一面。以後教學需大膽相信學生,深入鑽研教材,既備教材又瞭解學情,作到收放自如,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6

一、介紹一下短除法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直接按傳統的教學思路以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簡單代替列舉法。因為教學這部分內容的要求並不高,只要能求出10以內數的公倍數和50以內數的公因數即可,不必人為提高要求,加重學生負擔。

教材副主審沈重予先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教材裡不安排互質、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等內容的依據是課程標準。在標準裡沒有提出教學這些內容的要求。由於不教學分解質因數,因而不宜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關於現在教材中的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或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還應理解以下幾點:

1、無論是排列比較的方法還是大數翻倍的方法,都源於公因數、公倍數的意義。一方面從意義出發,理解和得出方法。另一方面加強了對意義的`體驗。

2、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對學生來說並不難,因為涉及的口算都已經掌握。

3、求兩個數的公因數或最小公倍數是為約分和通分服務的,從這點上說,學生只要直接說出就可以了,而且應該能夠直接說出。

4、在教學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最大公因數的開始階段,讓學生選擇教材中的某種方法,寫出過程,以利於理解概念及方法。應逐步鼓勵學生把過程想在腦中,直接說出結果。

其它拓展內容,應引導感興趣的同學在課後進行探索,以適當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7

小數乘法計演算法則的基礎是整數乘法,整數乘法的列豎式計算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基礎的,可是如何讓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同整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相同”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何使學生從整數乘法列豎式計算過渡到小數乘法的列豎式,理解好計算的算理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要幫助學生複習“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的規律”,讓學生弄清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不變,則積擴大10倍;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也擴大10倍,則積擴大100倍,依此類推……儘管教材中安排了這樣一個複習題,但是由於學生知識掌握上的不足或缺陷以及暑期兩個月的長假對知識造成的遺忘,學生對這一規律的認識變得膚淺了,因此對這一規律的複習應成為本課的一個重點。通過算一算讓學生加深理解很有必要,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可以用整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來計算的算理。明白了這一點,有利於學生正確進行計算。因此,在《小數乘法》的教學中,必須複習好“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的規律”。

另外,《小數乘法》這一節的教學,還必須做好如“0.67×108”、“1.2×2.34”之類的習題的指導練習,要讓學生能熟練的應用乘法定律。

解決的辦法:

一、加強板演指導和作業輔導;

二、引導應用乘法交換率來計算。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8

小數乘法的內容有:小數乘整數;小數點搬家;小數乘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以及整數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它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以為這一單元學生已有了整數乘法為基礎,只要重點掌握了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的第三步,學起來應該是比較輕鬆的。但在每節新知教學後的練習中,學生的正確率都不容樂觀。出現方法上的錯誤、計算上的失誤錯誤現象面對學生出現的這樣那樣的錯誤,使我懂得課堂既要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絡、講清算理,又要突出積的變化規律、突出豎式的書寫格式、突出因數中小數的位數與積中小數的位數的關係。本單元的教學提醒自己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於每單元的知識教學,一定要踏踏實實的講解到位,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注重雙基的訓練,每個知識點都要讓學生過。不要炒夾生飯,這樣才能讓自己後期的`教學順利進行。

2、學生的學情不一樣,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礎也不同,要儘量抓住課堂上的四十分鐘,多關注後進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多給他們說話、板演的機會。

3、課前注意鑽研教材,注意要教學的內容與前期教學內容及後期教學內容的聯絡,對學生學習情況要清楚地瞭解,對學生可能出現疑問的地方進行預設,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要隨機應變。”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19

《摺疊》這節課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數學與生活”部分的第二節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及展開圖之後,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立體圖形和平面展開圖之間的關係,從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建立表象,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學生今後形成較強的探索能力打下基礎。

本節課的核心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了互動探究式教學。即我通過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課件出示長方體與正方體展開圖,讓學生觀察、想象它們各能折成什麼立體圖形?再出示三稜柱的展開圖,讓學生繼續觀察,它能折成什麼立體圖形?)立足於“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知識,再讓學生動手摺疊“小房子”、“三稜柱”等立體圖形,接著展開房子,在圖中相應位置標出天窗和門,再通過我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自覺地總結和掌握解決問題過程中所用到的思想和方法。

教學中,我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生通過互動探究獲取新的知識、能力,經驗與意識。課堂上,我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積極作用,學生自評、互評或教師評議讓學生興趣盎然,樂於其中,充分發揮教師角色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使每位學生獲取不同的經驗與自信。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20

成功之處:

1、給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

讓學生在感興趣且較熟悉的生活問題中,複習條形統計圖特點,進一步體會到用統計圖來整理資料、說明問題的優越性。從生活中選擇數學素材,會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服務於生活。

2、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

課上我是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啟用學生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獲得哪些資訊?學生回答五花八門,多是難度較低的問題,這樣使學生的參與面很廣,特別是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也能回答。接著第二次提問:根據獲取的資訊你還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學生的回答轉向一些具體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設計和啟發,使學生順利地理解我們原來學習的條形統計圖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問題了。

3、在學生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教學。

我注重讓學生與已學過的條形統計圖進行對比,在對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助於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過對比學生還會進一步理解每種統計圖獨特的作用。

不足之處:

教學方式單一。整個課堂一問一答式的教學佔據了多半,沒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討論交流平臺。課後我深深認識到討論交流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問題展形討論,學生會相互補充,產生各種靈感和火花,學生在討論中可以不斷完整自己的知識。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21

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是:先按照整數乘法計算,看因數一共有同位小數,再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當位數不夠時,要添“0”補足。

本節課首先通過複習小數乘整數的方法,讓學生小結出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其實就是利用了積的`變化規律,如2.05x4的計算方法,把它們看成整數的乘法計算,然後看2.05有兩位小數,積就要點上兩位小數。

接著出示兩道計算6.7x0.3和0.56x0.04,讓學生利用整數乘法的方法先算出積,再看6.7x0.3中因數一共有兩位小數,積也有兩位小數,0.56x0.04因數一共有四位小數,積也有四位小數,從而在這些例子當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積的因數的小數位數的關係,進而學生很自然的就歸納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先按照整數乘法計算,看因數一共有同位小數,再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當

位數不夠時,要添“0”補足。

在知識的鞏固過程中,突出豎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強調在計算時簡要的說出計算的算理,如計算0.29x0.07時,要求學生不但要按書寫格式書寫,而且要求學生說出 0.29x0.07,先29x7計算出積,再看因數一共有四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點上四位小數,位數不夠的添“0”補足。

五年級下冊數學反思 22

觀察是學生常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如在本課得出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時,我有意識的提出質疑: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中,有什麼問題要問?學生有的自學了課本,有的'依據課前或平時積累的經驗,提出:

(1)分母能不能為0?

(2)用字母如何表示它們的關係?

(3)分數是不是就是除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提出問題指向明確,突出了課堂進一步發展的需要,並在觀察發現中答達成問題的解決。

有的學生認為分母不能為0,因為分母相當於除數。個別同學認為分子也不能為0,但遭到同伴的反駁,澄清了分子可為0的理由。用字母表示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當教師提出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時,學生很輕鬆就用a/b表示出來;在探究“分數是不是就是除數”,學生的爭辯非常激烈,點燃了課堂學習的熱情,有學生認為從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的關係中,非常明確說明分數就是除數,不然怎麼用“等於”;有學生從教師提出:“我們學過了哪些數”中得到啟發,認為分數是一個數,而除法是一道計算的式子,反對上面學生的意見,得出分數不等於除法;有人認為意義也不同,分數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叫做分數,而除法表示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通過爭辯,明確分數和除法的各自意義。

提示了“分數相當於除法”的生成目標,體驗了成功所帶來的信心和力量,實現了以人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