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的數學說課稿國小集合6篇

說課稿2.25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說課稿國小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數學說課稿國小集合6篇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1

一、說教材

《四邊形》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冊中第三單元關於空間與圖形部分內容的第一課時。教材首先提供了一幅校園場景圖,圖上有許多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資訊。如:長方形的籃球場、通道、窗戶,正方形的地磚,平行四邊形的推拉門、樓梯護欄,等等。目的是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特別是四邊形的感性認識,並從整體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幾何圖形。在主題圖之後,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請學生找出四邊形並塗一塗,藉助於塗顏色的活動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和四個角。例2讓學生通過把各種四邊形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性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這一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周長、面積計算及其他幾何知識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不斷修正、完善對四邊形的認識,能正確區分和辨認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2、通過圍一圍、塗一塗、剪一剪、說一說、找一找等系列活動,掌握四邊形的特徵和分類,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抽象能力。

3、通過情境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學生感受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四邊形的特徵和分類,難點則是四邊形的分類。

三、說教法和學法

1、在情境中感知四邊形。

本課我沒有剋意地去創設情境,因為情境的創設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絡,要對課堂學習有幫助,而教材提供的正是這樣一幅學生熟悉又喜愛的校園情境圖。從圖中,他們既可以找出早已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圓等圖形,也可以找出本課所學的其他型別的四邊形,如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等。既然教材給了我們這樣一幅情境圖,就用這一幅情境圖來開課。

2、在操作中體驗四邊形。

華盛頓圖書館的牆壁上掛著這樣一句話:聽過的忘記了,見過的知道了,做過的理解了。說明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的的重要性。在本課中,為了讓學生認識四邊形,體會四邊形的特點,我安排了多次學生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分一分、說一說、圍一圍、找一找、塗一塗、拼一拼等活動中逐步加深對四邊形的認識。

3、在合作中理解四邊形。

四邊形內部的分類是比較複雜的,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單憑學生個人的力量很可能理不清諸多四邊形之間的關係,出現漏分或交叉分的現象,不利於知識體系的建構。因此,我大膽地將問題拋給學習小組,引導學生自己確定分類的標準,展示多種不同的分法,從而進一步感性地認識和區別各種四邊形的特徵。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件(或掛圖)出示主題圖,師談話:同學們喜歡參加體育運動嗎?看,圖上的這些學生都在積極參加各項鍛鍊。仔細觀察,校園裡有許多圖形,你發現了嗎?

學生觀察後說說有哪些圖形,師貼出相應的圖片。

你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分別叫什麼嗎?學生說完後師引導:這節課重點認識四邊形(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就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所以上課伊始,我充分利用教材主題圖提供的生活實際情境校園場景引入四邊形的教學,把認識四邊形這一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絡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無處不在,激發學習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四邊形的特徵。

分組活動:每個小組的信封裡除了上面找到的這些圖形,老師還補充了生活中幾個常見的圖形:

哪些圖形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四邊形呢?學生邊討論邊操作。彙報時重點說一說上面前兩個圖形為什麼不是四邊形。

小結:什麼樣的圖形才是四邊形?根據學生的歸納板書:

四邊形:四條直的邊,四個角。

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學生舉例並相互評價。

2、四邊形的分類。

師談話:四邊形真是一個大家族,它的各個成員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我們一起來給四邊形分分類,理清它們的關係好嗎?

指導活動要求:①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②分類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③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分類的理由;④每組推薦一名同學發言。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四邊形、梯形(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相等)

梯形、不規則四邊形(兩組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

正方形(四邊相等)

不規則四邊形、梯形(四邊都不相等)

(4)按對角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對角相等)

不規則四邊形、梯形(對角不相等)

3、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師出示把長方形、正方形分成一類的分法:

(1)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的四邊形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小組內說一說,可以藉助三角板和直尺。

(2)小組彙報,得出結論。板書:

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四個角都是直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引導學生觀察電腦動畫演示一般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過程,使學生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同其他的四邊形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

設計意圖:幾何圖形的特徵、性質,對於國小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我儘量提供各種感性材料,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圖形卡片進行兩次分類,第一次通過觀察、比較,抽象出四邊形的共同特點;第二次分類進行交流、思考,理順四邊形內部各個成員之間的關係。從而使學生對四邊形有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在此基礎上也進一步認識了兩種特殊的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圍一圍。在釘子板上圍出自己想象的四邊形。學生互評。

2、塗一塗。在一幅情景圖中塗出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

3、剪一剪。剪一刀,你能使一個長方形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四邊形嗎?

4、拼一拼。小組合作,看能不能將信封中的卡片拼成一個大的四邊形。如: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一系列操作活動,鞏固四邊形的認識,同時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挑戰困難的精神。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人教版數學第十一冊P43--44及練習題。

教材簡介:《比的意義》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節教學內容,這節課的知識點很多,有比的意義、讀寫以及各部分名稱;有比值的概念及其求法;還有比與除法、分數的區別與聯絡等等。本節是用一種新的觀點、方法來認識數量關係的,不少概念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從比的概念可以直接匯出比的基本性質和求比值的方法,比與除法、分數之間也存在著相互轉化關係,因此本節內容是這一章的教學重點。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義的學習時,分為三個階段: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與分數及除法的關係。比的意義教材是選取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的有關內容作為引入比的載體的,通過對具體例子的討論,明確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義基礎之上的,揭示了比與除法之間的本質聯絡,是一種以“倍比”為基礎的比較關係。

教材在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提出了比值的意義,它既是一個知識點,又有助於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是本節課的又一教學要點,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對後繼學習特別是綜合應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理解比的後項不能為0的認知基礎。所以,要使學生真正理解並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讓比的意義作為一條主線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之中。

設計意圖:

本課的設計意圖體現新課程理念中數學價值觀的轉變,即由原來的以知識獲取為目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發展為主要目標。著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另外,教學設計在遵循教材編寫原理的基礎上,對教學題材進行了微調,提供現實背景,改變呈現方式,讓學生在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表達、學會交流、學會應用。

1.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本課在設計時引用飛船的有關內容引出比的載體,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比的意義和作用。再通過題組訓練,以及問題判斷等,讓學生在認知衝突的對立中走向統一,從而對比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全面、系統的構建起新知識的模型。最後通過生活中的比的應用,幫助學生拓展延伸比的認識,深化比的意義,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在生活中找到數學原型,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思維空間。

2.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數學中蘊涵著美,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情境的創設增強學生的數學鑑賞和審美體驗,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能力,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內驅力。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課程資源優勢,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並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多方面的發展。

3. 學習過程從封閉預設走向開放、生成。通過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把“什麼是比?為什麼學習比,比有什麼作用?”作為核心問題隱藏在整節課的教學思路之中,使學習始終處於觀察、探究、交流等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之中,有效地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和知識生成,凸現學生學習主人地位,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3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圖案設計是建立在學生具有一定空間觀念基礎上,對有關圖形知識的一個鞏固過程。它是對學生空間觀念,基本圖形知識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一種綜合培養。

首先課本給出了四幅精美的設計圖案為背景,告訴學生這些有個性的美麗圖案都是用直尺、圓規、三角尺畫出來的。由此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以實物照片的形式給出了“六花瓣”圖案的設計過程,在思考與動手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用圓規將圓三等分和六等分的方法。

最後,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並展開充分的討論與交流完成所給出圖案的設計。

二、目標的設定與重難點的確立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在教學設計上,通過創設的豐富背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索,並在實踐中積累教學活動經驗,發展有條理的思考。由於在圖案設計過程中,經常要用到等分圓,因此怎樣用圓規將圓幾等分應是本節內容的重點。另外,在畫圖前,怎樣觀察並分析出圖案的基本構成是圖案設計的關鍵,也是本節的重點所在。課程目標:

1、通過圖案設計活動,鞏固有關圖形知識,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

2、熟悉圓規的使用技能,瞭解將圓六等分,三等分的方法。

能力目標:

1、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口頭表達能力。

2、發展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及創作、欣賞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積極參與的精神。重點:熟悉圓規的使用技能,瞭解三等分圓與六等分圓的基本方法。

難點:在設計過程中,對圖案基本構成進行有條理的分析,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三、教法選擇

1、教學結構和教學基本思路以動手操作為主,以經歷探索,思考與分析的過程為重,在創設的生動,形象的背景下進行教學設計。以精美圖案的設計為背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通過對“六花瓣”圖案操作過程的演示,向學生介紹六等分圓與三等分圓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熟悉圓規的使用技能。最後一環,通過學生對圖案構成的分析與操作來歷經觀察,思考,交流與合作最終作出圖案的一個過程。

2、重難點突破法書中以實物照片形式演示的情景過程中,怎樣將一個圓用圓規分成六等分和三等分是本節內容的重點。教學時首先要介紹圓規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並提醒學生畫圓時必須要確定圓心和半徑。其次,在等分圓的方法講解之前應先讓學生經歷思考,交流和組織語言表達的這樣一個過程,然後再演示作法,從而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這種基本作圖的方法,突出了重點。

3、圖案設計之前對其構成的分析是能作出圖形的關鍵,也是本節的難點。因此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還要鼓勵學生多觀察,多動腦,充分展開合作與交流。必要時再加以適當的引導。特別是每次畫圓時,必須讓學生說出圓心在哪裡,在分析出了圖案的基本構成,明確了這些基本構成的畫法之後,那麼按一定的順序和步驟,就能設計出一幅圖案來,從而便於難點分散,最終突破難點!

四、學法指導

本節課以學生的實際操作為主,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有關圖形知識的基礎上了解等分圓的基本作法。另外,在探索與實踐過程中還要體現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在課堂上主要採取積極引導,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方法來組織教學。

五、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 利用直觀形象的圖案模型來體現本節內容的知識性與趣味性,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與探索的熱情。小黑板上的圖案便於觀察、討論與分析等一系列過程的進行。

六、作業設計

P145隨堂練習2、作出圖示的圖案(目的在於鞏固等分圓的基本作法)3、利用直尺,圓規,三角尺自己設計一個美麗圖案。(可在全班進行評比,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4

我今天說課的主題是:需要產生數學。

根據數學課標中“人人學有用的數學”這一理念,以及“面積和麵積單位”的應用價值,我確定了本節課的設計主題:需要產生數學。這裡面有兩層意思:

1、生活中需要知道一些面的大小,所以我們要學習“面積”這一概念。

2、測量面積單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所以我們要學習面積單位。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才有瞭如下的設計思路:

一、面積概念的教學。

從線段的長度有長短引出面有大小,然後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讓學生體驗封閉圖形有大有小,物體的表面也有大有小,從而概括出面積的概念。

二、面積單位的教學。

1、以比較兩張卡紙的面積為載體,引導學生用熟悉的圖形去擺一擺,讓學生在自主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到選用正方形擺比較方便,為後面揭示三個面積單位的概念做了鋪墊。

2、根據學生不同的測量結果比較,使學生認識到測量面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

3、通過測量課桌面的面積和估測教室的面積,使學生感悟到不同大小的面積需要用合適的測量工具去測量。從而為下一步為什麼學習不同大小的面積單位做了鋪墊。也從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觀。

4、教學三個面積單位。

通過上述幾個步驟的教學,此時揭示三個面積單位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三、體驗鞏固。

最後通過體驗鞏固,將面積單位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深入體驗面積單位的概念及其現實意義,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另外,讓學生經歷充分的體驗過程是本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在實際的教學中,對面積概念的體驗安排了兩個層次:

1、看一看,摸一摸。

2、擺一擺。

對面積單位的體驗有三個層次:

1、擺一擺。

2、測量。

3、和估計。

還有,讓學生選擇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去測量不同大小的面積,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為什麼要學習大小不同的面積單位搭建平臺。

下面,就如何設計各種層次的需要,逐步引導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概念,說說我的想法:

一、創設原始問題情境——“需要”初現

產生面積單位的原始問題情境就是比較兩個平面的大小。因此,在教學了面積的概念以後,通過以下的教學環節,讓學生體驗到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藉助於一定的測量工具以及這個測量工具最合理的形狀:

首先丟擲大問題進行質疑:那麼這兩張紙,到底哪一張的面積大,哪一張的面積小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這個環節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多種圖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到選用正方形作為測量工具比較方便。從課堂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基本都全用了正方形,體驗還是比較深刻的。在學生體驗到選用正方形去測量最方便的之後,“如何再進一步凸現測量面積需要有統一的標準”就是我設計的第二步。

二、重現知識建構過程——“需要”凸現

任何數學知識的形成,都有一個原始的建構過程,以傳授間接經驗為主要形式的現代數學教學往往忽視這一建構的過程,沒有給學生創設充分體驗的機會,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般的'“面積單位”的教學往往把面積單位概念的教學作為重點,而忽視了“測量面積要用統一的標準”這一思想的體驗,學生也就無法充分地認識到面積單位的意義所在,他們只會用面積單位進行機械的測量和計算。因此,我們必須重現知識建構的過程,讓學生親歷這一過程,從而凸現要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測量標準來測量。因此,讓學生操作後把學生的操作結果呈現。讓學生觀察分析這些測量結果哪些能直接比較。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25個1號和24個1號能直接比較從課堂生成的情況看,學生能體驗到第1種情況都用1號正方形擺的,而這個1號正方形就是一個統一的標準。通過以上的操作分析活動使測量面積需要用統一的標準這一“需要”進一步凸現。

三、解決問題追求合理——“需要”細化

在實際應用中有了統一的標準難道就夠了嗎?大家也都知道,在實際測量中,大的面積用大的面積單位,小的面積用小的面積單位比較合適。那麼就應該通過各種細化了的需要讓學生體驗到產生多種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所以課上通過讓學生用老師提供的材料量一量課桌面積的大小和教室地面面積的大小。

讓學生在測量大小不同的面積的過程中,產生由總體需要所派生出來的各種細化了的需要,促使學生學習更豐富、更深層次的知識。這些細化了的“需要”正是學生繼續深入進行學習的動力。

在這節課中存在這很多問題。比如說:

1、1平方米麵積單位的得出中,當學生講它的面積是4米時,我是引導學生把面積和周長的兩個概念區分開來。但是揭示1平方米概念的同時,我沒有就面積指的是這個正方形的哪一部分作進一步強調。而是直接揭示了1平方米這一概念。如果此時我能及時在這個正方形紙上再比畫一下,我想學生對1平方米這個概念認識會更加深刻。

2、讓學生測量教室地面面積過程中,當我提出要求後學生的第一反應是使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我通過“那我們需要擺到什麼時候?”一句話簡單的暗示了學生需要選擇更大的正方形。如果此時順著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地面上擺一擺,那麼學生會很深地體驗到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擺太麻煩了。此時他們會自然而然想到需要產生更大的正方形去擺。他們的體驗也就更加深刻。

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5

一、 說教材:

“負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系統地認識整數、小數、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負數的引入是數系的一次擴充套件。教材通過大量的現實情境,讓學生感悟由於生活和生產的需要,用已學過的數(即正數)已經不能明確地表達意思,而產生了負數。在認識負數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感知數量的方向性和相對性。通過對0的進一步認識,感悟到0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表示起點,也可以表示兩個量的分界線。

我根據課標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瞭如下的學習目標:

(1) 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瞭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 學生初步學會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3) 通過了解古代中國認識和使用負數的情況,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於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二、 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創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最有效的。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教法)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教師“導”的作用,精心設計環節,誘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概括交流,並讓學生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

依據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觀察、猜想、比較、交流、歸納等數學活動,聯絡生活中應用負數的例子,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數感。

三、 說教學流程: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巧設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負數

課前我設計一個熱身遊戲,名字叫《截然相反》。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語言,說出一句相反的話,比如向前走2步——向後退2步,轉來了2名學生——轉走2名學生,存入300元——取出300元,運進2噸——運走2噸等等。這樣設計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又與所學的負數有直接聯絡,能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相反”的意義中,為負數的學習做好鋪墊。緊接著,我將提出問題:數學上如何記錄意義相反的量呢?引出負數。於是動態生成學習目標:認識負數,用正負數來表示意義相反的量。引出負數後,我直接描述性的介紹,像什麼樣的數叫正數,像什麼樣的數叫負數。當學生知道它們的概念後,進行寫出幾個正數和負數的練習,將遊戲中的數用正、負數表示,並指出正數書寫時可以省略+號,強調負數在書寫時不能省略負號。並

讀出正數和負數。介紹有關負數的小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祖先是最早認識和使用負數的,這是多麼的了不起啊! 第二個環節:體驗內化、探求新知——認識負數

學習完了上一個環節後,我讓學生聯絡生活,想一想生活中的負數,從每天都有的天氣預報引入課本的幾個城市某日的天氣情況,要求學生讀出這幾個城市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初步明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介紹完溫度計的基本知識後,讓學生找到10攝氏度和零下10攝氏度,(課件出示)學生會在沒有給出0刻度的溫度計上輕易找到14攝氏度,但學生在找零下10攝氏度時,發現應該確定0攝氏度,加深他們對分界點0的認識。設計學生找一找這個環節,其目的有兩層意思,一、由靜態化為動態,通過小小的“找”喚起更深層次的思考,是學生明確感悟到:溫度中,0攝氏度是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比0攝氏度高的是用正數表示的,即正數都比0大,比0攝氏度低的用負數表示,即負數都比0小,其二、學生動手操作,增強學習興趣,即將正數、負數、0的概念有機的整合到了一個新的概念中,實現了對零的再認識,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對0的質疑,突破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難點。 第三個環節:迴歸生活,拓展應用

既然負數是在生活中發現的,那麼我們就應該“取之於生活,用之於生活”。在練習環節中,我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生活中的資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自己身邊的問題,使練習變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設計了兩種練習:

1、 基礎練習:以書本做一做第一題為基礎,我將題型以“快速搶讀並判斷”的遊戲方式出現刺激學生的思維,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熟悉的掌握知識。

海拔中的正負數。因為學生對於海拔並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海平面,什麼是海拔高度等,既拓展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知道高於海平面的用正數表示,低於海平面的用負數表示。

2、 形成性練習:存摺中的正負數。讓學生解釋存摺中的一些資訊,並加以拓展練習,提出存摺上還有多少錢這一問題,滲透正負數的運算,讓學生學到實用的數學。

第四個環節:課堂總結、知識延伸

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我相信,只要教師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開放、寬鬆的“舞臺”,學生就能熟練輕鬆地總結知識。

四、 板書設計

認識負數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負數<0<正數

設計意圖:我摒棄了傳統概念教學的板書,力求用簡潔的文字將概念意思表述清楚,用形象的數字說明正負數的含義,道破了本

節課的重難點,使學生一目瞭然,充分掌握。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6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

1、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三冊第三單元數學活動課《我長高了》。

2、教材簡析:

《我長高了》是在學生學習了釐米和米的認識基礎上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的測量長度的活動。在測量長度活動中,教材通過讓學生互相測量身高、步長、兩手伸開長以及測量門窗的寬度等實際活動,加深對釐米和米的認識,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3、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學生進一步鞏固對釐米、米的認識;

(2)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初步形成對周圍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滲透簡單的統計思想。

這部分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教學難點是在活動中滲透簡單的統計思想。

二、選擇教法,指導學法。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我設計了一條通過教師啟發,學生動手操作,從感知中加深對釐米和米的認識,掌握正確測量方法的途徑,採取導一扶一放的教學策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為了使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在重視教法選擇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1、猜測感知:通過猜一猜講桌和窗的長度,感知釐米和米的和長度。

2、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動手實際測量物體的長度,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同時加深對釐米和米的認識。

3、歸納概括:在活動中,教師用統計表記錄資料,使學生初步瞭解收集資料的方法,積累一些對統計初步知識的感性認識。

4、自由測量:通過指導學生自由測量,想一想,議一議,讓學生自己探索知識。

三、優化教程,合理安排。

本課時計劃分四個教學環節,每個環節設立不同的側重點,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逐步達到教學目的。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發慾望。

1、溫故鋪墊:比劃出1釐米、1米的長度,目的是喚起學生對釐米和米實際長度的回憶。

2、談話創設情境:同學們能猜一猜講桌的長和窗戶的寬嗎?通過大家自由猜測,加深對釐米和米的認識。這時教師提出大家的猜測是否準確這一疑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第二個環節:實際測量,掌握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首先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測量講桌的長和窗戶的寬,驗證剛才的猜測是否準確;然後教師將學生測量的結果收集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問題,為什麼有的會不一樣?學生思考後發現有的同學在測量時方法不對,因而出現了誤差;最後教師針對這一問題指導學生思考,正確的測量方法應該是怎樣的?在學生敘述後再用課件展示加深印象,從而使每個同學都能掌握測量的正確方法,並將此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第三個環節:滲透統計內容,建立感性認識。

1、談話引入:猜一猜同學的身高大約是多少?怎樣知道猜測結果是否正確?

2、請同學演示並敘述測量身高的正確方法。

3、分小組開展活動,測量自己的身高。

4、將同學的身高資料收集整理成一張表,引導學生學習看統計表,初步瞭解通過統計表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資訊。

5、讓學生討論後再說一說自己瞭解到了什麼內容,逐步滲透統計初步知識,建立對統計初步知識的感性認識。

第四個環節:自由測量,深化發展。

在這個環節中,放手讓學生去自由測量,想測量什麼就測量什麼,通過對各種不同實物的測量,鞏固正確的測量方法,學會使用各種測量工具,同時也可使學生獲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性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