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幼兒園說課稿模板集合七篇

說課稿5.98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幼兒園說課稿模板集合七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

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並認識了它,可以說,孩子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孩子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變化,作為孩子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孩子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孩子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孩子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目標定位:

《綱要》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孩子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讓孩子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透明的、無味的,是會流動的,具有浮力和溶解性的特點。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發展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動腦動手能力。

(3)教育孩子要節約用水。

3、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孩子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1)教師材料準備:盛有清水、牛奶、醋的玻璃碗各一個,在水中會下沉的小物品(如石子、玻璃珠、麻將牌等)兩個;示範用的各組實驗用具一套。

(2)孩子材料準備:盛水的大臉盆四個;小臉盆兩個;塑料小籃、能盛水的小容器若干;白糖、鹽、奶粉等若干;筷子、湯匙及裝有半杯清水的小杯等若干;泡沫板、大花片、小石子、玻璃珠、螺絲帽、吹塑紙等各種不同質量的物品或玩具若干。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孩子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孩子的自主建構過程,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演示法:對於科學活動來說,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孩子直接觀察到各種物品在水中的變化,而且通過教師的演示方法,可以避免孩子在實驗中的操作錯誤。

三、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孩子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孩子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孩子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新《綱要》指出,教師要為孩子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為孩子準備了各種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水的各種的祕密。

2、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孩子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孩子與孩子的互動。

四、活動流程:

1、猜謎活動:(指導語:今天天有位小客人要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要想知道小客人是誰,請先猜個小謎語——一樣東西真稀奇,看得見,抓不起,洗衣做飯離不開,洗手洗臉需要它。)一開始,教師就為孩子設定了一個懸念,通過猜謎來請出小客人,然後請小朋友找出小客人身上的小祕密,一下子將孩子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2、演示活動:(指導語:水寶寶和牛奶娃娃、醋娃娃有什麼地方不一樣?):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孩子通過觀察和比較找出水的小祕密之一,為接下來的操作活動做好準備。

3、操作活動(指導語:請你們也來試一試、玩一玩,來找找水的其它小祕密)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孩子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孩子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4、交流總結活動(指導語:說說你是怎麼玩的,你發現了水的什麼祕密。想想水有什麼用,我們該怎樣節約水和保護水)在這裡,教師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孩子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孩子的友語言,還拓寬了孩子思維。

5、結束活動:結合前面孩子的回答——水龍頭裡的水是流動的,教師讓孩子到盥洗室去觀察水是如何流動的,使孩子的興趣持續下去,並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但是幼兒對圓柱體的認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識是模糊的,並且很難聯絡到社會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兒已認識了箇中平面幾何圖形和球體的基礎上,我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

二、說目標

《綱要》中指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根據《綱要》的精神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認知與能力、情感與態度二方面的目標,體現了目標的整合性:

1、初步認識圓柱體的基本特徵,探索生活中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2、激發幼兒探索圓柱體祕密的興趣。

三、說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2)已認識過球體。

2、材料準備:

(1)提供圓柱體實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積木、固體膠等,準備印泥、紙張。

(2)一樣大小的硬幣若干、透明膠、長方形紙張、固體膠、橡皮泥。

四、說教學方法

在活動中為了達到完美的教學境界,我除了以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感染幼兒外,還運用多種形式的方法進行教學,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發現法

皮亞傑認為:教學不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兒童的心智發展。教師應儘可能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驗操作,引導幼兒積極探索,體驗發現的樂趣。根據大班幼兒好奇、好問,又有一定知識經驗的特點,我引導幼兒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印一印、想一想、說一說中進行探索,從中感知圓柱體的基本特徵,培養幼兒探索發現的興趣。

2、討論法

新《綱要》指出,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並能愉快地與他人交流、分享。在幼兒探索前後和探索過程中,我都引導幼兒積極地與老師、同伴交流、探討問題,讓幼兒的思維相互碰撞,在分享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操作法

本活動安排了二次操作,二次操作活動的目的是循序漸進的,而且每次操作活動都提供了相應的、適宜的材料,讓幼兒在有目的的操作中探索發現和鞏固。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因地制宜地提供豐富的'、具有適宜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援、引發幼兒與材料互動,注意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感受、體驗創造的樂趣”的精神。

五、說活動程式

新《綱要》提出:創設寬鬆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索活動,感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為此,本活動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幼兒在活動室尋找各種圓柱體實物並自由探索

在活動設計的開始部分,我就把探索的問題以任務的形式交給幼兒,讓幼兒自由地在活動室尋找各種圓柱體實物,找到以後和球體比一比有什麼不同,然後玩一玩、說一說立在桌上和側放在桌上有什麼不同,並把圓柱體上下兩面印下來,看一看發現了什麼。由於探索的目的明確,幼兒急於發現老師的問題,所以興致勃勃。最後,教師再根據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讓幼兒初步瞭解圓柱體的基本特徵,從而順利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二)組織幼兒討論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幼兒把學習到的知識聯絡到社會中去,擴充套件幼兒的知識經驗,鞏固幼兒所學的知識,為後面的環節作鋪墊。

(三)玩一玩、變一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幼兒充當“小小魔術師”,這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每個幼兒都躍躍欲試,情緒高漲。

幼兒的探究慾望被激發以後,老師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引導孩子去思考“用什麼方法來操作”。教師抓住時機介紹操作材料,並提出活動要求,讓幼兒正確、有目的地進行操作。在幼兒自由動手操作中,教師邊引導幼兒自由探索邊驗證:“你用了什麼方法把它們變成圓柱體?把你變的圓柱體玩一玩。”並鼓勵幼兒想出多種方法來變魔術。這樣既開發了幼兒的智力,又培養了幼兒探究科學奧祕的興趣。

(四)活動延伸

《綱要》提出,教師應為幼兒創造更多的觀察、探究、經歷、體驗的機會。我在區角活動中繼續提供豐富、適宜的材料,讓幼兒進一步深入探索。

什麼是“說課”?

所謂說課,是指教師面對同行或評委系統深入地分析某一教學內容,並說出對這一內容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的一種教研活動。它是目前的一種教師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向同行展示教學思想和教學技能的重要方式。說課主要體現教師備課的思維過程,不僅要說出“教什麼”、而且要說出“怎樣教”,更重要的是說清“為什麼要這樣教”,即有什麼理論依據。

說課和上課的區別:

1.物件不同:上課的物件是學生;說課的物件主要是同行。

2.內容不同:上課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薰陶情感的一種教學行為過程;說課是向同行分析教學內容,研討教學設計的一種教學思維過程;

3.研究側重點不同:上課側重於研究“教什麼”和“怎樣教”,主要是指教學過程的實施;說課更側重於研究“為什麼這樣教”,主要是指為備課過程說理由,擺依據。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夜,靜悄悄的,月亮來到小河邊,瞧瞧小魚兒有沒有睡覺。

小魚兒看見月亮,可高興了!一群小魚兒圍著月亮聽故事,月亮給小魚兒講故事。小魚兒安安靜靜地聽呀、聽呀。

忽然,從草叢中蹦出來一隻小青蛙。小青蛙叫道:“呱呱呱,我也要聽故事。”小魚兒對小青蛙說:“別吵,聽故事要安安靜靜的。”小青蛙不理睬小魚,還在“呱呱呱”地又蹦又叫。

月亮生氣了,皺起眉頭,躲進了雲朵裡。小魚兒也鑽進水草裡不見了。

小青蛙知道自己錯了,忙說:“對不起,我錯了,我會安安靜靜地聽故事的。小魚兒、月亮快出來吧!”

小青蛙蹲在荷葉上,睜著大眼睛,一聲不吭。月亮鑽出雲朵,露出了笑臉。小魚兒也游回來了。

月亮又接著給小魚兒和小青蛙講好聽的故事了。

一、說教材

《小青蛙聽故事》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上學期,《我能幹》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青蛙和魚兒、月亮為角色,講述了一個小青蛙聽故事是不安靜、亂插嘴的故事,特別是小青蛙認真聽故事的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也有這樣的。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意識,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說教學目標

《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的目標是:“要創造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幼兒要注意傾聽同伴講話,並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一)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願意在集體面前發言。

2、能力目標:理解詞語:夜、靜悄悄、安安靜靜、又蹦又叫。

3、知識目標: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說話。

(二)活動重點、難點

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點、難點的確定非常重要。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故事教學的特點所以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說話作為本課的重點。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願意在集體面前發言。

三、說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魚、小青蛙、月亮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這一遊戲角色中;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等情境,這是為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音樂,是為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2)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小青蛙,瞭解了小青蛙的基本特徵。幼兒練習過遊及跳這兩個基本動作。

四、說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

所謂“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容;“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說的願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小魚和小青蛙的語言,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與一中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

五、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教師邊敲擊圓舞板邊有表情的說:“我是一隻小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有一隻青蛙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為什麼,好嗎?(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運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

1、第一次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角幼兒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為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提出簡單的問題:“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演示多媒體教學軟體,第二次欣賞故事。

提問:“故事裡有誰?它們在幹什麼?”

二、理解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分段演示多媒體教學軟體,再次欣賞故事。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個畫面(點擊出四個畫面),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在哪兒?為什麼這樣靜悄悄?”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講出夜靜悄悄的主要特徵。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看見月亮出來了,它心裡怎麼樣?”“它怎麼做的?”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瞭,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說。在充分調動回答每個幼兒之後,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在這種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三、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1、再次通過課件,結合故事的主要情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說小魚、小青蛙的對話。如運用師引導全體幼兒說,師生分角色說.男孩女孩分角色說等。這種靈活有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說方式,不但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並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的理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文學作品。

六、說活動延伸

為幼兒準備多種材料,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引導幼兒開展區域活動。

美工區——繪畫:他們又去哪了?以“又有誰來啦”為題讓幼兒續編故事,教師啟發幼兒大膽想像,積極動腦。引導幼兒續編小動物安安靜靜傾聽故事的故事,看誰編出的故事最新奇好聽。

表演區——表演遊戲:小青蛙聽故事

幼兒通過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生動逼真地表演、使用道具、佈置環境,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語言區——多種形式的聽故事,如:邊看邊聽故事、聽錄音故事、聽老師給大班哥哥姐姐講故事、集體欣賞、小組欣賞、故事區域裡欣賞。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我今天選擇說課的主題內容是“我自己”。我的教育物件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著重於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並儘量與他們自身有著較強情緒體驗的經驗結合起來,因此,為小班兒童安排的活動內容要更貼近兒童的生活。我在“我自己”這個大主題背景下,根據小班兒童喜好和生活經驗,將預設一些活動,如“自己的玩具”、“我的漂亮衣服”、“我自己的家”、“我的小手和小腳”等小主題。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活動——“漂亮的鞋印”就是“我的小手和小腳”小主題下的一個集體活動。

這裡介紹一段小插曲。有一天我班的萱萱小朋友不小心把一團橡皮泥踩在了腳下,萱萱的鞋底花紋便清晰的印在橡皮泥上面。我拾起橡皮泥對萱萱說:萱萱你的鞋印真好看。其他小朋友聽到了也湊了過來,爭著看那團橡皮泥。我忙說:你們的鞋底也有著祕密,不信你抬起腳自己看看。孩子們都抬起了自己的小腳看了起來。於是孩子們的興趣點從橡皮泥的花紋迅速過渡到對自己鞋底產生興趣,看看自己的小腳、講講花紋……於是我就萌發了開展這個集體活動的意念。

大家都知道鞋子是千姿百態的,有名稱的不同、有質地的.不同、有外形的不同、有功能的不同等,對於小班兒童,他們的認識是具體的,只能根據外部特徵來區別事物,鞋子的不同中最直觀的就是外形,兒童對此已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但鞋子除了上面花樣的變化,其實鞋底也有許多學問,藏著許多祕密和教育契機,這也是平時常常被老師和孩子們忽略的。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鼓勵兒童觀察、發現鞋底花紋的不同,並能大膽地表達表現。

2、通過與鞋印做遊戲,引發兒童對自己鞋子的喜愛,體驗和鞋子做朋友的快樂。

活動流程:

第一個環節:鞋子跳舞了

第二個環節:我和鞋印做朋友

第三個環節:鞋子、鞋印手拉手

第一個環節“鞋子跳舞了”。小班的孩子好動、好玩,認識學習很大程度依賴於行動。“鞋子跳舞了”就能滿足孩子好動的天性,在遊戲中讓兒童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為了讓孩子無拘無束地玩,在創設環境和提供材料上我從“大”上面做文章。我準備大的顏料盆,兒童可以雙腳踩在盆裡;還有半個教室大的圖畫紙,圖畫紙不是以一張方方正正的形式出現,而是以一條大路的方式,彎彎的,圍著教室展開,大路的寬度大約可以讓四個孩子平排行走,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孩子自由的印畫,同時又便於下一個環節孩子欣賞自己的作品;另外我還會和家長取的聯絡,發揮家長的資源和教育配合者的作用,讓家長當天給孩子穿著一雙鞋底花紋明顯的鞋子。“鞋子跳舞”還離不開音樂。我會在活動中放一段歡快的背景音樂,並帶著孩子們跟著音樂的節奏,一會兒在顏料盆裡走走,一會兒在紙上跳跳、扭扭、踏踏,還可以跟著音樂引導兒童快快的走、慢慢的走,讓鞋印印滿紙上的每一個角落。在活動中我還要關注一些膽小的孩子,鼓勵他們大膽的走、大膽的印,此外還要注意幫助動作過快過強的孩子,要他們小心,不撞痛別人、不打翻顏料盆……整個第一環節強調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無拘無束的遊戲氣氛,讓孩子體驗鞋子跳舞的快樂,讓孩子有充分表現的機會。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一、說課題名稱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小紅帽》。

接下來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二、說設計意圖

音樂是表達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可以選取由幼兒熟知的故事改編的歌曲,《小紅帽》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幼兒在此之前已經在語言活動中對故事有所瞭解,很容易對歌曲產生興趣。並且這首兒歌簡單易懂,同時兒歌中有不同情緒之間的轉變,可以使孩子們在學習歌曲的同時體會感情的轉變。

眾所周知,中班幼兒在初期雖然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是他們已經展現出活潑好動、主動積極的特性,思維能力也在不斷的增強,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歌曲有一個很好的把握,完成《綱要》中“在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所以,此音樂活動很適合在中班進行開展。

三、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基本動作的發展情況以及《綱要》中制定的目標“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情感目標:體會兒歌中感情的轉變,感知音樂的美。

2.認知目標:學會唱此兒歌,並且能夠有大膽的在眾人面前進行表現。

3.動作技能目標:根據兒歌情境設計動作,並表演。

四、說活動重難點

在活動目標的指引下,結合本次活動內容的特點和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將此活動的重點定位為:學會唱此兒歌,根據兒歌情境設計動作並表演,並且能夠有大膽的在眾人面前進行表現。需要突破的難點為:體會樂曲中感情的轉變,感知音樂的美。

五、說教法、學法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納曾經說過,:“要給幼兒適合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教學方法尤為重要。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選擇了以下教學法:

教師注重輕鬆的教――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採用以下教法:

①提問法: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②示範法:教師親身示範兒歌唱法,便於幼兒進行模仿。

③視聽唱法:。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為幼兒提供形象生動的圖片,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視覺,引導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和音樂的動人薰陶。唱就是指幼兒歌唱掌握正確地唱歌方式,在體驗音樂不同變化的同時,能有感情地進行演唱。

幼兒注重自由地學――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採用以下學法:

①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聽一聽、學一學,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②師幼合作法: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為了讓幼兒對兒歌有更深一步的熟悉,我採用了教師和幼兒合作接唱的方法,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理解並學習了兒歌的歌詞曲調,感受兒歌中感情的轉變。

這些教法學法都能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積極的去參與到活動中,極大的體現了以幼兒為本的教學理念,為有效的實現目標提供了依據。

六、說活動準備

為了能讓幼兒在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的,活動前做了如下物質準備:

①物質準備:兒歌畫冊四幅。

②經驗準備:已熟知童話故事《小紅帽》。

七、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是為了實現活動目標而設計的,為了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在本次活動中採用的.是一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五個環節:

激發興趣---教師範唱---理解歌詞---練習活動---創編動作

活動環節

活動內容

活動目的

1.激發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還記得小紅帽的故事麼?

採用提問法用幼兒已熟知的童話故事作為匯入,調動了幼兒積極性,引起幼兒的興趣以及表演慾,使幼兒多方位的進行參與,培養他們動腦思考、張口講話的能力,符合《綱要》中關於這一年齡階段幼兒的培養要求。

2.教師範唱

提問:小紅帽回家寫了一個好聽的兒歌,小朋友們想不想聽啊?

教師進行範唱。

教師採用示範法,將兒歌展現給幼兒,引起幼兒的求知慾。

3.理解歌詞

教師逐一展示兒歌畫冊,並對幼兒提問引出歌詞

提問:小紅帽去做什麼了?

外婆的家在哪兒?

故事最後發生了什麼?

採用師幼互動法,讓幼兒把以及獲得的知識轉為新知識,一問一答中自然引出歌詞,加深對歌詞的認識,為下一步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4.練習活動

①教師領唱

②幼兒接唱

此環節在教師的示範幼兒模仿下,學會兒歌曲調,並且體會到兒歌中感情的轉變,解決重難點。

幼兒進行接唱,能夠給幼兒提供想唱、敢唱、喜歡唱、有機會唱的環境,儘快熟知歌詞以及體會兒歌中情感。

5.創編動作

啟發幼兒創編動作,邊唱邊跳。

創編動作可以開拓幼兒的思維,培養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八、說活動延伸

根據綱要要求,教育應該與生活相結合,所以此次活動延伸教師給幼兒佈置任務,回家邊唱邊跳給父母看。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教材簡解:

《秋天的畫報》是一首朗朗上口、節奏明快的詩歌,給人腦海中呈現出一種秋天的景象。詩歌描寫的是秋天果園的景色,獨特而有韻味。豐收的水果,美麗的顏色,給人以視覺享受;疊音詞的反覆出現,在聽覺上給人以美感;把風吹果樹嘩嘩的響,寫成風娃娃翻看秋天的畫報,形象生動,極富童趣。

目標預設:

1.通過觀看電子書,感知秋天的色彩美以及秋天的季節特點。

2.根據創作內容嘗試創編詩歌。

設計理念:感知秋天,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幼兒運動多種方式去感知,讓幼兒在感知詩歌,繪畫的基礎上,選擇了以塗色、創編為主的綜合性教學活動,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

設計思路:感知是幼兒認識事物的基礎。首先組織幼兒認識秋天的水果,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認識秋天的特點,感受秋天的色彩美。然後通過聽配樂朗誦,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利用提問、繪畫,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並且通過自己的製作的畫報,嘗試仿編詩歌。

一、說活動教材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特別是在資訊科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它要求社會成員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能夠適應語言傳遞技術現代化的要求,以迎接人機對話時代的到來。正如新《綱要》中說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顯得尤為重要。對於小班幼兒而言,詩歌欣賞還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選了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天性的素材《秋天的畫報》

這首詩歌主題單純、內容淺顯、短小精練又生動活潑。它用多彩的顏色和好吃的水果來描述秋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秋天,又給人以視覺和味覺上的享受。我想,一首好的'幼兒詩歌,不僅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語言,啟迪智力,而且還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薰陶。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新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目標應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養,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具體如下:

(一)引導幼兒感知詩歌意境、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幼兒對學習詩歌的興趣。

(二)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創編詩歌。

(三)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從目標來分析,目標(一)滲透了認知和情感內容,這是整個活動的主心骨,重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對詩歌欣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作用。目標(二)是能力目標,這裡突出的主要是再創造的思想,重在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開發想像力。目標(三)是情感目標,在學習詩歌的基礎上,萌發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幼兒欣賞詩歌的興趣。

活動難點:在理解動詞和重疊詞的基礎上根據詩歌的結構嘗試詩歌創編。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一、活動內容選擇

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多元智慧創意主題活動《冬日暖洋洋》中真溫暖主題生成,在冬季選擇這樣一個活動,我覺得選材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季節特點。

二、具體活動目標確定

冬天裡,圍巾就是每天都能用到,每個小朋友都有圍巾,但就是一般孩子都就是家長代勞,所以確立目標1:嘗試打圍巾結;另外,圍巾除了保暖外,還有打扮自己作用,為了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確立目標2:樂於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由於幼兒嘗試動手打圍巾結,所以必須人手一條圍巾,四十多條圍巾,很好教育機會,所以確立目標3:觀察各種各樣圍巾,這也就是對幼兒觀察能力一種培養。

三、教材分析及幼兒分析

本次活動就是一個綜合活動,它涉及到了藝術領域、語言領域、科學領域三個方面,對於我們這個地區來講,圍巾在冬季比較常見,但就是圍巾也包括冬季保暖圍巾和秋冬防風沙、打扮自己紗巾,幼兒自備了各種各樣圍巾進行系圍巾和觀察圍巾,教材選擇適合大班幼兒水平及特點。基於我班幼兒喜歡動手操作,所以這一活動很適合我班幼兒。

四、重點和難點

本次活動重點就是觀察不同形狀圍巾。通過與同伴選圍巾對比觀察,教師細心引導一步一步得以突破。活動難點在於嘗試打圍巾結,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教師首先請小朋友想想媽媽平常怎樣系圍巾或媽媽怎樣給你係圍巾,再動手試一試,請個別幼兒展示圍巾系法,教師給予充分肯定,並引導幼兒可以大膽想象,設計出自己認為更漂亮圍巾系法,從而突破難點。

五、準備工作

根據活動需要,在活動前發動了幼兒園和本班幼兒帶了各種各樣圍巾並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餘,便於幼兒選擇,為活動提供了充分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為幼兒準備了關於圍巾系法幻燈片及舒緩音樂作為背景。我還選擇了比較有活力音樂作為圍巾展示音樂,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為了鼓勵幼兒展示,我還準備了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獎狀,為了烘托頒獎時熱烈氣氛,特意配了頒獎音樂。

六、過程及相關策略

開始由班級前面展示圍巾,直接引出舉辦圍巾展覽會,請幼兒參加。選擇自己滿意圍巾進行觀察、與同伴圍巾進行對比,幼兒通過對比就會發現圍巾花紋、形狀、顏色、質地、款式、厚薄等方面不同,既然有這麼多圍巾,就給幼兒一個表述自己喜愛機會說一說自己喜歡什麼樣圍巾及其原因,幼兒有說到暖和,自然引到,圍巾用途,幼兒有說到打扮自己,自然匯入到幼兒練習打圍巾結,並請個別幼兒向大家展示打圍巾結方法,再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和創造力,用各種方法把圍巾系在頭上、脖子上、腰上等,為了使每一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機會,我設計了一個圍巾展示表演,請每一名幼兒都做小模特進行表演,並對幼兒進行了分組,我也融入到幼兒中間去進行表演,激發幼兒興趣。為了對小朋友表演進行肯定,我還準備了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最佳獎和優秀獎獎狀,以幼兒提名,老師記錄形式進行,為了保護幼兒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了小組獎獎狀,使獎勵既突出了個別,又面向了全體,最後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為獲獎幼兒頒獎。

七、活動反思

從整體來講,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一些優點或閃光之處:

1、從幼兒身邊選材,離幼兒生活很近,符合季節特點。

2、我為活動做了充分準備,在活動前發動了幼兒園和本班幼兒帶了各種各樣圍巾並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餘,便於幼兒選擇,為活動提供了充分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為幼兒準備了關於圍巾系法幻燈片及舒緩音樂作為背景。我還選擇了比較有活力音樂作為圍巾展示音樂,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為了鼓勵幼兒展示,我還準備了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單項獎獎狀,為了保護幼兒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了小組獎獎狀,使獎勵既突出了個別,又面向了全體,為了烘托頒獎時熱烈氣氛,特意配了頒獎音樂。

3、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得比較積極,很開心,所以我認為他們很喜歡這次活動。整個活動環節設計,層層深入,教師對活動也很投入,融入到幼兒中間去了,活動目標還就是完成得很好。

4、我覺得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為獲獎幼兒頒獎很好,這樣幼兒覺得自己被重視,"園長給我頒獎了"有自豪感。

5、大多數幼兒都願意動手系圍巾,並且想象力、創造力很豐富。

6、在圍巾展示表演時候,整個活動掀起了一個高潮,幼兒願意表現自己,敢於表現自己,大部分幼兒音樂表現力都很好。

但就是,對於本次活動我覺得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1、幼兒表達得不夠積極,原因:在觀察各種各樣圍巾時,就是不就是先請幼兒到前面看一看、摸一摸,然後不拿圍巾回座位更利於幼兒觀察,或者直接在座位上看?幼兒把圍巾取回去之後,大多數幼兒都就是把自己圍巾和身邊小朋友進行比較,這樣有侷限性,本來很明顯不同之處,需要老師引導才能發現,而且有圍巾在手裡,他們更關注就是手裡圍巾本身而不就是表達發現。

2、在說圍巾有什麼用時候,教師有些拖,在張碩研說好看時候,我就應該及時總結收住,圍巾還可以打扮自己,匯入到下一個環節,不必非說出毛線織圍巾就是保暖,紗巾可以擋風沙、打扮自己。

3、整個活動時間長了,以至於後來頒獎時候很匆忙,教師都把小組獎給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