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說課稿模板集合七篇

說課稿2.82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模板集合七篇

說課稿 篇1

開始:各位專家領導,下午好!

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1億有多大?》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億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國小四年級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內容。教材在數概念的教學中,十分重視數感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對具體數量的感知和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但由於1億這個數太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因此在“大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后,安排這個綜合應用,旨在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億這個數有多大。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稱一稱”“數一數”“排一排”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一億有大,並能結合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在活動中增強主動參與和樂於合作的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

三、教學理念:

數學教學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應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能力,培養學生敢於自主學習、嘗試新知的研究學習。國小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教學“延伸性、遷移性知識”時,我直接讓學生自己自主嘗試、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發現和總結,給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間、時間,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發展。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一億的大小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數感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學法和教法上談談:

五、學法

四年級國小生的認知水平正處於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抓住了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有效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六、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盡力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於本節課的特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著重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研討法。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七、教學程式及設想

一、談話揭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中國大約有多少人嗎?那麼你知道一億有多大嗎?揭示課題:一億有多大。

在黑板上寫出100000000和1億。後引導學生從數的組成理解1億的大小:由1個億組成的、由10個千萬組成的、由100個百萬組成的、由1000個十萬組成的、由10000個萬組成……由100000000個一組成的。

誰能說說,“100000000”這個數給你的感受是什麼?(特別的大)

二.實踐操作

(一)稱一稱

那麼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實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叫劉恩的大臣,他非常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黃河又氾濫了,波濤洶湧的黃河水不知衝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萬的老百姓無家可歸。當劉恩得知這一災情後,他非常的著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寫了一份奏摺給皇帝。皇帝看了劉恩的.奏摺後就下令讓他到災區去救災。劉恩到了災區後,立刻展開救災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後終於讓老百姓重建了家園,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災區的人民非常感激劉恩,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劉恩的畫像,可是皇帝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的嫉妒。他就不願意獎賞劉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會說他的閒話,於是他就想了一個自認為很好的辦法,一天他把劉恩找來,先是誇獎他救災的功勞,然後對劉恩說:“民以食為天,你在災區救了那麼多的老百姓,朕就獎賞你每月奉祿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剛說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這哪是在獎賞劉恩啊,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點點。可是劉恩卻是很高興的謝了皇帝。你能知道劉恩為什麼很高興的謝了皇帝嗎?

你能猜想出1億顆大米到底有多重嗎?

(學生猜想)

我們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巧妙的稱出1億大米到底有多重?

(學生討論)

師引匯出設計方案:把1億粒大米稱一下

方案1、先稱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後乘1億,算出1億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關係算)

方案2、先稱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數,最後乘1億,算出1億粒大米的重量。

3、教師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方案計算出1億粒大米的質量,請寫出計算過程以方便後面的彙報,可以用計算器來幫助計算。

4、學生分組計算

5、各組彙報結果,教師板書,感受1億粒米的多少。

通過剛才活動我們知道了1億粒米大約有2500000克=2500千克=5000斤重,現在知道劉恩每月奉祿多加100000000粒大米,為什麼很高興的謝了皇帝吧?

而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節省1粒米,那麼全國一天下來大約能節省多少克大米啊?如果每人每天吃400克大米,這些節省下來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多少天?大約合多少年呢?

(學生計算)13×(2500×1000)÷400=81250(天)≈223(年)

知道這些資訊後,你有什麼感想?

(教育學生要愛惜糧食)

2、數一數。

(1)小組活動,動手數一數。

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拿一些練習本,和在一起,以迴圈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數,數到100本告訴老師,老師立刻告訴各小組所用的時間,組長記錄下來。完成後各小組交流所用時間。

(2)小組合作,提出問題。

談話:如果照這樣的速度,我們數一億本練習本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書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認同的秒數),請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推算,並把結果填入表格。

反饋,指名讀得數。

(3)進一步探究。

談話:9千萬秒,這段時間長嗎?這麼長的時間用秒作單位來表示顯然不合適,你認為應該採用哪個時間單位?(年)怎樣換算成多少年?學生說出方法後看書上的算式。

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出結果。提問:看了這個結果,你有什麼感想?

3、排一排。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數一數從時間上感受了一億的大小,大家還想不想通過其他的方式,再來感受一下一億的大小?

(1)實際測量長度。

請10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師生共同測量出長度。(取整米數)

(2)列表進行推算。

提問:照這樣計算,一億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長?

出示表格,根據表格形式,各小組也依據剛才的測量資料列表格填一填,並反饋推算結果。

(3)從繞地球的圈數來進一步感知一億有多大。

指名讀出推算出的長度。

談話:對於這個長度,大家都會感覺到很長,但究竟有多長可能還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長40000000米,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饒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計算器算一算。如果學生的計算器只能顯示8個數位,就要把米換成千米來算。

指名說說計算結果。

提問:看了這個資料,你又感受到什麼了?

三、在活動中提升認識、昇華情感。

讀一讀下面的資訊,並說一說有什麼感受。

1億滴水大約可以匯成3333升水,能夠裝四輛大型運水車。

1億張紙疊在一起,約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我國的小麥產量近年來穩定在1億噸左右。

新明日報20xx年2月26日電,聯合國糧農組織週三宣佈,爆發禽流感的亞洲迄今已殺雞1億多隻

20xx年中國行動電話的數量已經突破了1億部。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五、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想研究哪些有關1億的問題呢?

(可能的情況:1億張紙的厚度、1億個一元硬幣的厚度、1億個人的質量、1億秒有多長……)

你能把你想研究的有關1億的問題,設計方案寫出來嗎?

說課稿 篇2

《計數的基本原理》第一課時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們,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計數的基本原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課。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計數的基本原理包括分類計數及分步計數原理,這兩個原理是學習排列組合的基礎,是推導排列數、組合數的重要理論,同時也給出了分析解決排列與組合問題的思維方法。因此,在整章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2、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教學重點:分類計數原理及分步計數原理的區別及應用教學難點:對複雜事件的分類及分步。

二、學情分析和學法指導學情分析:

學生基礎差,學習主動性差,缺乏學習興趣。基於以上情況,我設計瞭如下的學法指導。學法指導: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觀察問題、探究問題,自主歸納總結進而得出結論。

三、教學目標分析根據以上兩點,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計數的基本原理,並能用它們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問題。

2、能力目標:通過計數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各種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愛國熱情.

四、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是關鍵。

正所謂:“學問之道,問而得,不如求得之深固也” 學習任何東西最好的途徑是讓自己去發現。本節課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積極探索,創設一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的教與學的情境。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根據上述情況,我設計瞭如下六個環節的教學過程。

五、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首先,我會給出以下一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愛國熱情。看到圖片,有的學生馬上脫口而出:“中國女排”。我說:“對,這正是中國女排在去年的雅典奧運會上奪冠的畫面,好,現在假使你是一名統計員,我給出如下比賽規則:分成兩個小組,每個小組6支隊伍進行迴圈賽,決出4強,再由這四支對進行淘汰賽,那麼請問,奪冠的'中國女排總共進行了多少場比賽?這時,學生覺得這個問題很困難。接下來,我又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學習本章的知識:排列組合。而在學習排列組合時,通常會用到兩個非常重要的原理:分類計數原理及分步計數原理。在匯入課題後,我是這樣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得到概念的。

2、觀察歸納——形成概念首先,我會結合圖給出問題1:問題1:從北京到廣州,坐火車有3班,汽車有2班,從北京到廣州共有多少種走法?學生很快說出這道題的答案(答案:3+2=5)由這道題,我們可以得到分類計數原理接下來,我再結合圖給出為問題2:問題2:從廣州到北京,必須先乘火車到上海,再於次日乘汽車到北京。一天中,火車3班,汽車2班,從廣州到北京共有多少種走法?(答案:3*2=6)。這裡,我啟發學生,這個問題與前面的問題同嗎?學生會回答不同。那麼,不同在什麼地方呢?前一個問題採用乘汽車或火車中的任何一種方式,都可以但後一個問題必須經過先乘火車再乘汽車兩個步驟才行。那麼,這道題的答案又是多少呢?

3、比較歸納——深化概念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 “知其所以然”是數學學習的關鍵。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比較問題,深化概念是這一關鍵所在。因此,對於這兩個原理的學習,我注重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原理的異同,深化這兩個原理的認識,從而更好的掌握原理的使用。

4、即時訓練—鞏固新知為了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從而達到鞏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設計了一組即時訓練題。例1:某班同學分成甲、乙、丙、丁四個小組,甲組9人,乙組11人,丙10人,丁組9人(1) 現要求該班選派一人去開會,問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2) 若要求從四個小組中各選一人去開會,問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5、總結反思-----提高認識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6、任務後延,自主探究學生經過以上五個環節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計數的基本原理,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因此我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設計了有層次的訓練題,留給學生課後自主探究,這樣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學生課後自主探究分為兩個方面。(1) 鞏固型作業:P197頁 1-3題(2) 思維拓展型作業:P197頁4、P18.1、3

六、設計說明

計數的基本原理



1. 分類計數原理定義: 例題1



2. 分步計數原理定義 例題23.



兩個原理的區別與聯絡 例題3









投影螢幕

板書設計:2. 時間安排:課題引入約5分鐘,概念的形成6分鐘,概念的區別與聯絡約6分鐘25分鐘,小結與作業約3分鐘.(注:一節課40分鐘)結束:以上,我僅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程式及設計上說明了“教什麼”和“怎麼教”,闡明瞭“為什麼這樣教”。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

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凡卡》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優秀短篇小說,文章篇幅長,結構複雜。課文寫小凡卡被爺爺送到城裡當學徒,受盡了種種磨難,想急切回到鄉下,卻實現不了這個小小的心願,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內容以凡卡寫信的順序(準備寫信-寫信-寄信)安排,並有兩處插敘(憶守夜、憶砍樹)、多出細節描寫和意味深長的結尾(以夢結尾,含義深刻)。

【學情分析】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距離學生比較久遠,學生需要提前對舊俄國沙皇統治時期的有關背景知識進行深入瞭解。就文章內容而言,語言通俗易懂,情感又表達的樸實真切,學生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方面是容易的。但文章篇幅較長,結構複雜,要想牢牢抓住文章幾條主線,做到入情入境,深刻體會和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仍然需要老師發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創設情感體驗的情境,以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促進學生思想的提升。

【教學理念】新的課程理念強調我們的語文教學貴在要喚醒埋藏在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使它們藉助文字,跟隨語言文字、跟隨教師情感,在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兩個靈魂的相交與相遇中,喚醒學生的人格心靈,彰顯學生的人性,伸展生命的張力,涵養生命的性情。本課教學活動始終是稟持著這樣的人性化教學理念設計的。

【教學方法】為了實現教學理念中入情入境的目的,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提供一個方向,設定一種梯度,引領學生思維進入一種更加深刻、更加廣博的境界。設計時注重啟發式教學,處處設疑,層層引入,並結合了小組自學、小組討論、小組探究以及開放式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法。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通過凡卡的神態、動作、聯想,瞭解凡卡的內心世界,感受凡卡悲慘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來寫的表達效果,體會課文結尾中“夢”的含義。

4、激發學生思維,觸發學生情感,喚起學生對凡卡強烈的同情心和對沙皇統治的憎恨。

【教學重點】理解寫信內容,瞭解苦難生活,感受內心痛苦,體會悲慘命運,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揣摩作者插敘、對比、襯托這種複雜的穿插和變化人稱的表現方法。

【教學準備】插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明確任務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俄國作家契科夫寫的《凡卡》一文,知道了課文主要寫了九歲的凡卡在聖誕節前夜給爺爺寫信的事情。大家想一想:凡卡為什麼要給爺爺寫信呢?板書:想回家

二、情境導讀,直奔重點

1、凡卡在信中寫了什麼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信的內容,當你讀到哪兒心有所觸動感到憤怒、傷心、疑惑……的地方作上記號,把你的感受批註在旁邊。

2、小組交流感受

3、集體交流

生:學徒生活 乞求爺爺帶他回家 莫斯科的情況

師:凡卡的學徒生活怎樣?

生:悲慘

4、自由朗讀第8自然段,想一想:從哪些方面寫了凡卡的學徒生活?把感觸最深的詞句劃上記號,從中體會到了什麼?(著重從捱打、挨凍、捱餓三方面進行引導)

①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捱打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拖”、“揪”、“揍”等動詞認真加以體會,再想象凡卡捱打時的慘狀,並結合凡卡捱打的原因深入體會凡卡生活的苦。

②引導學生從“睡在過道里”、“簡直沒有”、“一點兒”、“稀”等描寫凡卡挨凍、捱餓的詞句中進一步體會他生活的苦。

③綜合老闆、老闆娘、夥計們對凡卡的態度,從“直戳”、“捉弄”等詞中體會凡卡生活的孤獨。

5、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凡卡生活的苦。(著重從語氣、重音、停頓、心情幾方面進行引導)

師:也許是痛苦,也許是憤怒,我們已經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九歲的凡卡過著非人的生活,遭受著這樣的磨難。他承受的住嗎?因此他想念著親情,想念自己唯一的親人爺爺。一次又一次的哀求爺爺帶他回家。誰願意讀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家的句子呢?生讀。

師:同學們讀的真好,老師也和同學們一樣為他感到難過。

③那凡卡此時寫信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這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凡卡極度痛苦的心情

三、進行對比,突破難點

師:凡卡把他的'痛苦壓抑在心裡,在這熱鬧的聖誕節前夜凡卡卻躲在這冰冷的角落裡向爺爺哭訴著自己經受的種種苦難,寫著寫著不禁想起了以前和爺爺在一起日子。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看凡卡回憶了什麼?回憶給你怎樣的感受?請同學們自由讀回憶部分。

生:(板書:回憶快樂)

師:鄉下生活真的就那麼美好嗎?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引導學生從“爺爺冷得吭吭地咳”、“縮成一團兒”、“凍僵”等詞句中得出結論――鄉下生活實際痛苦)

鄉下生活既然很苦,為什麼在凡卡的回憶中確是那麼美好呢?(引導學生把鄉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進行對比,進而弄懂作者寫鄉下生活“樂”是主了襯托學徒生活的苦)

四、小結:

美好的回憶背後隱藏著什麼?凡卡的這封信爺爺能收到嗎?他回家的願望能實現嗎?咱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五、板書設計

凡卡

學徒生活悲慘痛苦 回憶美好快樂

對比(社會的黑暗)

六、設計反思

我覺得要想讓學生與文字展開真誠的對話和真摯的情感流露,還需要教師入情入境,需要巧妙的課堂構思,需要疏密相間、貫穿全文的優美語言,才會使課堂如行雲流水般流暢,才會讓課堂教學更有效!在這一點上,我不足和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在這一課的具體教學中,我沒能把以讀促情中這個讀子抓住,讀的方式不多,讀的力度不夠,沒能預設到可能的教學情景,以致沒能捕捉到一些有價值的教學素材,或者對這些突然的可教學的素材利用的不是很充分。

為了實現和落實本課所提出的一些教學設想和理念,以及凸顯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具體設計是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提出了許多教學方案,反覆斟酌修改了好多次,以期能把自己所想表達的教學理念能夠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展現給大家,雖然,在教學時想做到盡善盡美,但是也會有許多欠缺的方面和沒考慮到的地方,懇請專家、同仁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教材的內容是青島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下面我將從課程要求、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教學策略四個方面來說說本單元教材的內容。

一、課程要求

《萬以內數的認識》屬於數與代數板塊的內容,是有關數概念的教學,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數學知識。這一單元包括千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估計和整百整千數的加減五個資訊窗。千以內數的認識和萬以內數的認識兩個資訊窗理解意義、數數、讀數、寫數、組成、數位五個內容。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這一資訊窗學會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的方法。估計這一資訊窗理解估一部分推想全體這種估計方法。整百整千數的加減這一資訊窗分為整百整千數加減和幾千幾百加減幾百兩個內容。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國小階段,對整數的認識,分為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大數的認識四個階段,本單元是第三個階段。《萬以內數的認識》經過學生前面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學段的學生對100以內的數建立了初步的數感,理解了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的十進位制關係,掌握了簡單的讀寫技能,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總之,對數的認識,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和理性認識。這一單元就是學生認數範圍的一次擴充套件。它不僅是學習萬以內數計算的基礎,也是以後認識萬以上數的基礎,對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有重要的意義。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結合具體情景認識計數單位百、千、萬,並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和順序,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會讀、寫萬以內的數,能夠用語言和符號來描述大小,認識近似數、估計,正確口算

2、能力目標

運用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在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展數感。

3、情感目標

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在他人幫助下,能嘗試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五、重難點的教學策略

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計數單位千、萬的認識

2、數位的意義和順序3、萬以內數的讀寫

4、數的組成

難點:1.數數過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時拐彎處的數如何數。

2.體會數位意義以及相鄰數位之間的十進關係。

3.如何讀寫中間、末尾有0的數。

各知識點的教學策略:

1、千以內數的認識和萬以內數的.認識。

首先,結合學生的做操情景,來估計一下有多少人,然後再去數一數,算一算引入“千”這一計算單位,然後引導學生來這樣“一個一個的數”, “十個十個的數”, “百個百個的數”, “千個千個的數”的數學活動,知道10個一是一百,10個百是一千,10個千是一萬,體會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位制關係。並通過現實情境估計二年級學生人數、全校學生人數和“多少本書有一千張紙” “多少本書有一萬張紙”的活動來進一步感受大數千、萬。

在理解數位的意義時,由於生活中很難找合適的實物來代替,所以根據學生已有的對計數單位和數位的知識,充分藉助計數器理解百位、千位、萬位等數位的意義

在數數時,對學生來說,拐彎處的數數,是一個難點,如: 989數下一個時,學生直接數1000,這時我先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撥,體會相鄰計數單位的十進位制的關係,認識到下一個應該是990.並再通過舉類似的例子(如:489數下一個,679數下一個等)進一步體會相鄰計數單位的十進位制的關係。同時板書時,我把989和990後兩位畫出來,讓學生體會到989下一個是990,就是和89下一個是90是一樣。

在讀數和寫數時,讀寫中間或末尾有0的的數是一個難點,如讀20xx時,出現兩千零三和兩千零零三兩種讀法,這是通過學生交流,學生知道讀兩個零重複了,讀兩千零三就可以。在寫一千零八時,有寫成108的,通過學生交流,並藉助計數器來撥撥,認識到“1”在千位上,“8”在個位上,理解0佔位的必要性。

在數的組成這裡,與讀數和寫數來結合的,同時結合藉助計數器和數位順序表來體會數位上數的意義。

練習題中涉及到的數的規律,實際是對數數和數位意義知識的延伸,對學生來說存在難度,在這裡藉助學生對100以內的數5個5個的數,10個10個的數這些已有的知識經驗,先讓學生說說方法,然後再解決問題。

2、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的方法

引導學生比較的方法多樣化,只要能比較出來就可以。引導學生研究,總結出下面幾種方法:

方法一:根據數位來比較,數位不同時,數位多的數大(例如:1008和987,1008是四位數,987是三位數,所以1008大於987)

數位相同時從高位比起。(例如:968和980,都是三位數,但是980的十位是8,968的十位是6 ,8大於6 ,所以980大於968)

方法二:藉助一個標準來比較。(例如:1008和987 。1008大於1000,987小於1000,所以1008大於987)

方法三:滲透近似數來比較(不易要求過高,重點培養學生數感)(例如895和806,通過學生想895和806離得哪個整百數近,得到895的近似數是900,806的近似數是800,900大於800,所以895大於806)……

3、估計估算

先讓學生獨立的估計,再組織交流估計的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計,對結果同樣不要求精確、統一。在估算過程中引導學生按一定的策略進行估計,避免毫無根據的估計。通過情境圖,估計有多少人在做操?先輸出20個人來,然後圈一圈,再看看總人數中有幾個這麼多,這樣就可以估計出總人數。

同時增加一些身邊的素材,估計一下一張書頁的字數、二年級學生的人數、全校的人數了……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

4、整百整千數的加減

先複習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增加遷移效果。然後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口算方法。同時特別關注計數單位的個數相加減的方法,為學習整千數加減整百數的口算作鋪墊。在學生理解為什麼要把120看成12個十時,可以藉助計數器或者小棒很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

我想:無論是數的認識的教學,還是其他知識的教學,只要從實施素質教育這個大處著眼,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這些小處著手,課堂教學效率必定會提高!

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是本冊教材圖形與幾何中的教學內容之一。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以及前一課經歷了許多測量實踐活動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瞭解了規則圖形和不規則圖形周長求法的基礎上的教學。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驗證猜想,合作交流,推匯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學好這一內容將為今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其它圖形的周長以及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並認識了周長,能夠先進行度量,再計算圖形周長。學生個性差異大,課堂學習過程中自控力不強,學生排斥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因此,課堂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方法,多樣的互動環節,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判斷、做出選擇。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能熟練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會解決有關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活動,推匯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知數學是有趣有用的,初步瞭解數學的價值。

2、對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並有探究的慾望。

3、在創設情景中,培養嚴謹求真、刻苦鑽研的學科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立瞭如下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難點:能靈活運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說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於本節課的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律出發,為了更好的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操作發現

(2)巧設疑問,體現兩“主”

(3)運用遷移,深化提高

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擇法”,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將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情境匯入、探索新知、實踐應用、反饋總結。

(一)情境匯入(3分鐘)

我以學生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提出學習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是數學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二)探索新知(2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為了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瞭分析教材的難點,在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過程中,我設計了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總結歸納這三個環節。

1.首先讓學生回憶長方形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得就得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這一特點,然後利用周長的定義,讓學生獨立算出小兔子所走的路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 在自主探索後,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並進行彙報,學生會得出以下3種演算法,6+4+6+4=20,6×2+4×2=20;(6+4)×2=20,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形周長的3個計算公式

長方形周長=長+寬+長+寬

長方形周長=長×2+寬×2

長方形周長=(長+寬)×2

3.讓學生通過比較,發現第三種計算公式是最簡便的。在此基礎上,反問: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考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接下來是探索正方形周長公式,有了前面探索長方形周長的鋪墊,本環節我完全放手給學生。由於正方形的四條邊長度相等,所以學生很容易得出

5+5+5+5=20;5×4=20,通過比較學生很容易看出第二種演算法簡便,重點讓學生說出5和4分別代表什麼,從而得出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三) 實踐應用(15分鐘)<

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填一填、選一選、判一判等多種形式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拓展練習,深化教學內容,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四)反饋總結(2分鐘)

讓學生自己說說本節課的收穫,既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回顧與整理,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表達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說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對此我設計瞭如下板書,能夠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讓貓頭鷹好好睡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三冊第三單元的課文。本課是一篇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童話故事。主要介紹了貓頭鷹的生活習性,告訴孩子們貓頭鷹是捉田鼠的能手,是人類的好朋友,同時懂得在生活中要相互關心的道理。全篇課文內容生動有趣,淺顯易懂。文中對話較多,小黃鶯極富個性的語言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容易激起兒童的共鳴,因此是兒童朗讀的好材料。根據新課標和教材實際,我將《讓貓頭鷹好好睡覺》的教學目標定位以下幾個方面: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體會不同語氣的表達效果。

2、展開想象,把課文演一演,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生中懂得關心他人,互相理解的道理。

課文主要是以對話為主,讓學生多讀,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小黃鶯的心理變化。因此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故事所講的道理,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

二、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二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採用了質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採用現代教學手段,然後組織學生探究並體驗,配合板書與課件,最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全文共分六個自然段,以小黃鶯與老黃鶯的對話為主,主寫了小黃鶯的心理變化的過程。本文主線清晰,故事生動,很適合感情朗讀。因此,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了老黃鶯和小黃鶯的對話這條主線,以分角色朗讀為主,通過“朗讀——理解——朗讀”這種教學手段教學本課。

三、說學法

因為教是為學服務的,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引導學生運用“朗讀——理解——朗讀”的方法來讀懂課文,體會小黃鶯前後的心理變化,懂得其中的道理。

1、課文的第二到六自然段的對話是全文的重點和難點。

(1)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二年級學生閱讀的特點,通過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文字,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文字。可提出問題:“為什麼小百靈、小山雀跟著小黃鶯唱歌會讓老黃鶯著急?”“貓頭鷹阿姨被吵醒後有什麼影響?”先找到問題的答案,引導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深入瞭解老黃鶯,小黃鶯,貓頭鷹的個性特點和生活習性。為下個環節,分角色朗讀打下基礎。這一程式旨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當同學們都明白了小動物的歌聲雖然很好聽,可是會把晚上捉田鼠,白天睡覺的貓頭鷹阿姨吵醒後,我就指導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先分別勾畫出老黃鶯和小黃鶯的說話內容,想想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再在小組裡分角色朗讀。這一環節能使學生在寬鬆活躍的課堂氛圍下主動積極的學習。

(3)分男女生讀小黃鶯和老黃鶯之間的對話,檢查學生的分組學習的情況。講解朗讀時應把握的感情。通過講解讓學生更加了解小黃鶯的鮮明個性,而小黃鶯極富個性的語言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容易激起兒童的共鳴。

(4)通過教師講解,再分為小組,交流自己的掌握情況,把優秀的一面展示出來,同時也能虛心向別人請教。在這個環節上,我覺得教師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5)抓住對話中的詞語,和描寫語氣的句式,深入瞭解小黃鶯的心理變化,聽錄音範讀,進行表情朗讀和角色表演。

我認為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學習母語尤其要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這篇課文語言流暢,對話很有趣,貼近兒童生活,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色,將學生從旁觀者推向了與文字對話的位置,成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進學生走進教材,積極進行角色體驗,隨後,將體驗所得通過表情朗讀顯現出來或進行角色表演。在感悟、體會、表演中得到語言的薰陶,情感的昇華。

(6)主課文內容的小結。通過看圖提問:“你喜歡誰?為什麼?”加深學生對小黃鶯,貓頭鷹的個性和生活習性的瞭解。在這一環節,應尊重學生的多元感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

(7)教師質疑:學完全文,你對題目中的“好好”一詞是怎樣理解的。這一環節是明確我們學完這課應該懂得的道理,老黃鶯十分關心人類的朋友———————貓頭鷹。小黃鶯活潑,直率,懂道理,貓頭鷹為保護我們的莊稼作出了貢獻。因此我們也應該關心愛護小動物。這一環節,是告訴同學們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態才會平衡,才會建立綠色的家園。這也是我們這個單元的主題——————————科技環保。

2、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議一議。聯絡生活實際,交流生活中相互關心或保護動物的事例,學了這篇課文,懂得了這樣的道理,結合實際想想自己在這些方面做得怎麼樣?

3、課堂總結,讓學生交流這節課有什麼收穫?自由暢談。通過這一環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把學過的知識,懂得的道理運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

四、說教學程式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這就要求教師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多元對話中,培養他們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和運用能力,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式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計劃兩個課時授完此課,本課是第二課時,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1、談話匯入課題。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上課時,我利用板書:“貓頭鷹”、“睡覺”質疑,提問:“想一想你知道了什麼?”讓學生的大腦迅速活動起來,思考與課題相關的問題,這時學生會回答:“貓頭鷹的是白天睡覺,還是保護莊稼的能手。”……那你們還想知道什麼,為什麼小百靈,小山雀跟著小黃鶯唱歌會讓老黃鶯著急?它們唱歌對貓頭鷹有什麼影響?小黃鶯開始的態度是怎麼樣的,後來又有什麼變化呢?這也正是課文所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學生在讀課文時也能更有目的去讀。長此以往,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於問,他們的思維會隨之活躍,學習的興趣也會高漲。

2、自讀自悟。通過生動形象的課件,激起孩子們走進文字的閱讀期待。體會小黃鶯的歌唱得很動聽,樹林裡也很熱鬧,小夥伴們特別的天真、活潑。老師引導學生體會小黃鶯的活潑,並要求學生找出描寫小黃鶯很高興的話。抓住一xxxxxx就xxxxxx這個句式,練習說話。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充分地朗讀,感悟到文章語言的清新、活潑、生動,在此基礎上進行遷移、內化。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說話訓練,把書本上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積累了語言。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齊讀第一自然段。每個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文字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所以他們彙報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體現他們自己從文字獲取知識的過程。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是文章結構的簡縮,既體現文章的重點內容,又反映文章的中心。使學生能夠利用板書,總結全文。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噸有多重》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五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對質量單位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教材先通過猜測大象大約三噸重的場景,匯入課題並突出本課重難點,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噸”的應用,然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3頭牛、10桶油、20袋大米等物體的重量,幫助學生學習並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接著,結合實際中的例子進一步學習噸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噸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最後通過練習讓學生了解並掌握噸與千克之間的簡單換算及質量單位的合理運用。

基於以上我對本課的認識和教材設計意圖,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及其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藉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感知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

2、掌握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3、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培養學生比較、歸納能力,鞏固千克、克、噸質量概念之間的關係

4、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噸,知道1噸=1000千克並進行換算

初步形成噸的質量觀念,能結合實際正確應用質量單位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瞭解1噸的實際質量,理解數學的抽象性,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設計教案時擬體現以下幾點:

1、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標是應用,噸又是生活中常常會見到、用到的單位。這樣的內容決定了這節課的教學應該從生活中來,再走到生活中去。

2、啟發式教學

由教師創設生動情景故事,讓學生主動探索,在活動中去感知、發現,從而逐步培養學生聯絡實際能力。噸雖然在生活中常見,但對孩子來說,依然顯得抽象。為了能讓孩子對1噸有較為深刻的認識,課堂上要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在親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3、情景教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通過現代版《曹衝稱象》的故事,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生、探究中。課堂接近尾聲,考慮到比較難調動學生情緒,因此又設計了《小“糊塗”日記》一情景,學習和運用“克、千克、噸“三個質量單位,並且能很好的對本堂課進行總結,又突出重難點。學生情緒激昂。

(二)說學法

學生已經能夠準確地進行千克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些都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作了知識的鋪墊和思路孕伏。對於噸這個質量單位,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平時學生接觸較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略有所聞,但接觸並不多。教材所展現的知識結構,層次清楚、循序漸進,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努力為學生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的材料與環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勇於探索的強大內動力。教師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積極實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同時,本節課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力求借助這些手段使情節更生動,並突出重點,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