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3篇

說課稿2.56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3篇

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題目是《追尋時間的痕跡》。《追尋時間的痕跡》選自教育科學出版社《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本單元有10節課,內容包括認識時間,瞭解時鐘的發明,學會製作測時器等,本課作為最後一節課,是在學生建立了科學的時間概念後,對時間概念的延伸。為今後學習提供感性和理性基礎。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1、學生通過細心觀察,能夠找出生活中時間留下的痕跡。2、通過學生上網查詢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傳播資訊的能力。3、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的過程,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我們知道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其中包括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兩部分,強調探究式學習活動是科學課程的一大特色,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中要讓學生先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大膽猜測,為了驗證猜想,建立科學的概念,學生就要收集大量的資訊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證據。獲得證據的途徑通常有觀察實驗,實地考察,調查訪問,查閱資料等。而資訊科技課則是著力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學生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傳播資訊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因此,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在設計時我準備以學生自行探究為主線,網路資源為素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我設計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1、看動畫片找出時間老人留下的痕跡;2、出示大樹的年輪圖片讓學生進行觀察並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猜想;3、利用網路資源進行論證;4、再說說生活中時間留下的痕跡;5、最後用辨論的形式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

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

(1)創設情境找出時間老人的痕跡

課的開始,創設富有激情的情境:流星劃過天空會留下美麗的痕跡,駱駝走過沙漠會留下深深的腳印,你們聽“滴答滴答”,時間在流逝,流逝的時間會留下什麼呢?這裡為學生追尋時間的痕跡營造良好的心境和氛圍。考慮到時間留下的痕跡的抽象性,我製作了一段動畫片(出示課件),看完動畫片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學生通過觀察看出,隨著時間的流逝,小樹長成大樹,種樹的小孩也變成雙鬢斑白的老人。接著讓學生談談時間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跡,學生將課前收集的資訊在這裡交流,用實物展示儀展示出學生小時候穿的衣服,鞋子和出生已來的照片,腳印,找出時間老人留下的痕跡。

創設這樣的情境的意圖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生對於抽象的痕跡概念難以理解,我就以流星劃過的痕跡,駱駝走過的腳印作為鋪墊,再借助於動畫片和一些形象的對比

讓學生直觀地尋找到時間的痕跡。

(2)出示大樹的年輪圖片讓學生進行觀察並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猜想

為了研究記錄時間留下痕跡的方式,課文是從大樹的年輪入手,大樹的年輪記錄了大樹的生長情況,研究年輪的祕密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也是本課的難點之一,為了突破難點,我藉助動畫技巧,從樹幹中取出一幅年輪的照片,學生在各自電腦上進行放大觀察,小組裡邊進行交流,讓學生說出:對於年輪你已經知道了什麼?仔細觀察這張圖片你又發現了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讓學生大膽地去進行猜測,猜想這些現象形成的原因。

這裡設計的意圖是為了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和假設的能力。《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把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運用已有的知識作出對問題的假設答案都列入科學研究目標之中。“假設”行為是一種科學探究的“前奏”,是準備。要讓學生真刀真槍地搞科學,搞研究,“假設”要先行。沒有假設,就沒有探究;沒有探究,也就沒有科學的進步。遵照這個思想,我們在科學教學中應大力提倡學生的假設行為,努力使學生充滿問題。這也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

(3)說說生活中時間老人的.痕跡

最後讓學生放眼周圍的世界,提問:在生活當中,到處都有時間留下的痕跡,細心的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這裡採用的方法是先讓學生討論,然後再進行交流彙報。這樣設計的意圖拓寬學生的思維角度,讓學生探索的觸角與身邊的世界拉近距離,學生經過了形象直觀獲得直接資訊和利用網路資源獲得間接資訊這樣一個探索的過程,對於生活中時間留下的痕跡以及記錄時間痕跡的方式便不難發現。

(4)用辨論會的形式辨別恐龍滅絕的原因

為了讓學生追尋時間痕跡的目光更久遠,我對教材進行重組,讓學生穿越時空的隧道去探尋恐龍的滅絕原因,我先讓學生進行猜測恐龍滅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讓學生根據已有的資訊大膽猜想,再根據學生的猜想和假設把學生大體分成兩組,各組先在網路上查詢資料尋找證據,為了降低學生上網查詢的難度,我設計了一個專題欄目,把網上有關恐龍的資料集中到這個專題網頁中,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裡獲得更充分的資訊,然後在這裡設定了一個辯論的場景,用辨論會的形式進行辨論。辯論的過程其實就是交流資訊的過程,學生要根據獲得的資訊證實自己的猜想,還要根據獲得的資訊去反駁別人的猜想。這樣預設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到一個定論,因為這樣的辯論本身沒有定論,但是這樣沒有定論的爭論將會繼續影響學生的後繼學習,也許是今後一段時間,甚至是一輩子,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鍛鍊了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的資訊素養和科學素養,養成敏銳的獲取資訊的能力和追求證據的科學態度,這正是我們科學教育所致力追求的。

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精讀與略讀》是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是一篇介紹讀書常識和讀書方法的課文。課文介紹了精讀與略讀兩種讀書方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側重點是介紹略讀。講述了略讀的意義,怎樣進行略讀,略讀應該注意些什麼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對精讀講得較為簡略,但很精當。

(二)、教學目標的制定和依據

這是一篇自瀆課文,我準備用一課時教完。根據課程標準所要求完成的任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這課的目標定為

1 知識與技能

學會兩種閱讀方法——略讀和精讀。

2 過程與方法

講述略讀的意義及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掌握略讀的方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

(三)教學重點和確定的依據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略讀的方法。因為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是該節課的主要目標。

二、說教法

教為學服務,這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精讀與略讀》是自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運用自學討論法組織教學,其中還穿插運用提要法,圈點劃注法。通過這些來培養學生的表達、概括、分析能力。

三、說學情、學法

本班是個總體學習水平不高,兩極分化明顯的班級。根據這些特點,我將引導學生運用找、劃、分析、概括的學法,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調動起全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程式

如果說鑽研教材,研究教法與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的話,那麼合理安排教學程式,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為了使學生有所收穫,我安排瞭如下幾步: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我們已學過一些介紹讀書方法的課文,如《讀書莫放“攔路虎”》.《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文章,掌握好的讀書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們再來掌握兩種讀書方法。

(談話引入主要想運用舊知識的遷移,提醒學生課文的型別,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向。)

2.板書:精讀與略讀

說明所代表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領略大意

1.默讀課文,在文中圈圈畫畫,並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彙報交流,讀文後你知道了什麼?

(1)什麼是精讀?

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覆讀,逐字逐段到深入鑽研,對重要的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

(2)什麼是略讀?

略讀就是大略地讀。

(這一程式,意在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並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再讀課文,著重學習“略讀”部分

1.為什麼還需要具備略讀能力呢?

(“不可能……更不可能……為了……又必須……因此……”)課文用這些詞語巧妙地起承轉合將要表達的意思論說得清楚明白。

2.略讀有什麼作用?畫出關鍵詞句。

(“通過略讀,可以……從而……獲得……”。)

3.怎樣進行略讀呢?小組討論。

4.彙報小組討論的結果。

(1)面對一大堆讀物,如何略讀?

(2)對一本讀物來說,如何略讀。

(3)略讀通常採用什麼方式?為什麼?

(4)怎樣做才取得略讀的最佳效果?

(設計這一步,主要讓學生明白具有略讀能力的重要性,從而認真學習略讀的方法。再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見解。完全把學習的主動權叫給了學生,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四)、小結交流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1.從課文內容談。

2.從好詞佳句方面談。

(通過小結交流可讓學生加深對略讀的理解,還培養了學生的摘抄能力。)

(五)、小組學習,指導讀書。

1.用略讀的'方法閱讀12課後面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

2.再用精讀的方法閱讀文章的重點部分,閱讀時可圈圈畫畫。

3.相互交流。

(設計這一步,主要想檢查學生是否真的讀懂了課文,能否學以致用,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六)、總結全文

只要我們善於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最後的總結使學生的認識得到昇華)

(七)、作業

用略讀的方法閱讀自己喜歡的一篇課外文章或一本課外讀物。

(課外延伸可鞏固學生剛學的讀書方法,使之能在以後的學習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說課稿 篇3

說教材:數學《大大小小的蘋果》選自南京師範大學新版的《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原題為《大大小小的樹葉》。但是考慮到樹葉的形狀不規範、又不好儲存。頭天帶領幼兒拾撿的樹葉到第二天就已經乾枯了,用手一碰就碎了。數學活動是一個科學、嚴謹的活動,需要給幼兒較為統一的標準。大小又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且幼兒又是第一次接觸,他手中的大樹葉和另外一個小朋友的樹葉相比也許就變成了小點的樹葉,為了給孩子一個科學嚴謹的概念,因此將樹葉改為蘋果。

說幼兒:本班幼兒是這學期剛招收的幼兒,第一次離開家庭到幼兒園來過集體生活。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幼兒園生活後,大部分幼兒都慢慢地適應著幼兒園的生活。幼兒有初步的進行集體活動的意識。進行集體活動需要一定的常規,我班幼兒的常規還在建立中。

說目標和重難點:

本活動的目標有兩個。

1、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大小,並從符號形象的`對比上初步體驗大小符號的意義。

2、學習按大小標記將蘋果進行分類。在次之前幼兒已進行過按形狀標記和按顏色標記進行分類的數學活動。按大小標記分類是分類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相對於這之前的活動,按大小標記分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幼兒理解大小標記所表示的含義,才能據此進行分類活動。因此有一的基礎又有一定的難度。這既是本活動的重點也是本活動的難點。

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我特意設計了送蘋果的環節,現看蘋果的大小進行遊戲,讓幼兒對蘋果的大小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其次,看大小標記送大小不同的蘋果回相應標記的家;

第三,看大小不同的兩棵蘋果樹,大蘋果送給大蘋果樹,小蘋果送給小蘋果樹。

說教法:小班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活動又有很強的邏輯性。為了讓幼兒更容易理解按大小標記進行分類,因此主要採用遊戲法、引導法、觀察法和操作法。

說活動過程:活動開始直接用大小蘋果進行“我說你舉”的遊戲,讓幼兒對本活動的關鍵詞“大小”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為後面進行按大小標記進行分類打基礎。

第二部分:

1、引出大小標記讓幼兒通過觀察發現兩個標記的不一樣,並用身體動作表示出來,來感受幼兒和理解大小標記的含義。

2、運用遊戲“我說你做、我做你說”鞏固對大小標記的理解;

3、運用音樂(《大和小》)來加強對大小標記的理解、記憶。

第三部分:按大小標記進行分類。1、按大小標記分蘋果;2、給大樹小樹送相應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