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打電話》說課稿15篇

說課稿2.19W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打電話》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打電話》說課稿15篇

《打電話》說課稿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會生活中有用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來解決的實際問題,感受學習小數除法的必要性,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2.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求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滲透轉化的思想;

3.使學生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正確地進行計算,並能運用所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在計算教學中合理地選擇運算方法,通過估算和筆算以及驗證運算結果的合理性等手段培養學生的數感。

本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除法意義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除法意義的擴充套件,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以及商不變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習這一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除法的意義,也為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是教材的難點之一。

下面說說我的設計意圖:

1.海邊拾貝:4個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複習:0.48÷4、 6.3÷7、 0.25÷5、 8.32÷8;商不變性質的複習,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本課學習作鋪墊。

2.情境激趣,培養學生感知資訊,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讓學生從主題圖提供的一個生活場景“打電話”中感受數學資訊,有順序地找出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

小紅和小華打電話,小紅打國內長途,每分鐘0.7元,共花8.54元;小華打國際長途,每分鐘7.2元,共花45元。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3.先估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通過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豐富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數感。

① 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②分組彙報估算過程;③評價和鼓勵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學生估算的方法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a.國際長途每分7.2元,大約是國際長途每分0.7元的10倍,如果小紅和小華打電話的時間相同,那小華的電話費總價應該是小紅電話費的10倍,但是45元大約是8.54元的5倍,故小紅打電話的時間長;b.小紅打電話的時間大約是:8.54÷0.7≈9分,8.54≈9、0.7≈1,9÷1=9(分鐘)而小華大約是47÷7.26≈6 分鐘,小紅打電話的時間長。C.12個0.7是8.4元,6個7.2大約是42元,因此小紅打電話的時間更長一些。

4.列出算式,解決問題,體會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意義;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學生根據總價、單價和數量的關係列出:8.54÷0.7和45÷7.2觀察這兩個算式,找出與以前學過的除法的不同點,發現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也可以根據總價,單價和數量間的關係列式,表明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與整數的除法的意義相同,擴充套件了除法的意義。那麼該怎樣計算呢?引出下一環節,自主探索計算方法和步驟。

5.探求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滲透轉化的思想,找到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

a.學生獨立試算:①用你認為合理的方法計算;②除數是小數是否可以轉化成整數;③怎樣轉化;④應用了什麼規律。

b.小組討論,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方法,圍繞前面提出的要求,展開討論並做好記錄。

c. 全班共同理解小數除法的算理,並進行演算法最優化。同學們的幾種演算法彙報展示,組1:把0.7元=7角,8.54元=85.4角,變成了84.5÷7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85.4÷7=12.2分;組2:把8.54元=854分,0.7元=70分,854÷70=12.2分。組3:把除數 0.7變成整數擴大了1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擴大10倍變成85.4,被除數的`變化隨除數的變化而變化。85.4÷7=12.2分。組4:把 8.54擴大100倍,變成854,要使商不變除數0.7也要擴大100倍,變成854÷70=12.2分。D.對比四種方法的異同,找出相同點:A都運用了轉化的思想,把除數變成整數,我們已經學會了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學習新知識,是很好的學習方法的培養,為學生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b商不變的性質的應用。不同點:第一種方法和第三種方法是以除數為標準,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幾位,第二和第四組是以被除數為標準,被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除數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幾位,商仍然不變。究竟以誰為標準來處理除數的小數點更加簡單,也更加科學呢?小組討論進行演算法最優化:以除數為標準,把除數變成整數來計算更簡便,這樣既不會增加除數的位數,也達到轉化成整數的目的,因此更加科學了。e.練習填一填:0.78÷0.2=( ) ÷( ) 0.7÷0.25=( ) ÷( ) 4.06÷0.58=( )÷( ) 32÷0.08=( ) ÷( ) 通過練習集體得出:做除法看除數,除數擴大多少倍變成整數,被除數也隨著擴大相同的倍數,這樣既簡單明瞭,也不會增加除數的位數,也就更加科學了。

6.試一試。通過小數除法的初步練習,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6個題分成兩大組,分別請6個小朋友板演。全班學生形成共識: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添0補足,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7.教師巡視並發現作業中的錯誤,把錯例投影出來,全班同學一起進行糾錯,讓學生不僅知道錯,還應明白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你採用的什麼方法來檢查?結論:運用估算和乘法來驗證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8.同學們學習了這一課,有什麼不明白的知識嗎?請提出來讓老師和同學來幫助你。讓同學們置疑問難,使學生的主動學習延續到課尾。學生可能會說:我發現 8.54÷0.7的商越除越大了,比被除數還大,我有點糊塗,同學們能讓我更明白嗎?用乘法知識來解決。(乘一個小於1的數積比另一個因數小,即被除數比商小,商比被除數大;還有除以1即商和被除數相等,除以比1大的數商就小於被除數,那麼我想除以比1小的商就大於被除數。)這是我們下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也有學生可能會說:當除數的小數位數比被除數的小數位數多時,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時怎麼辦?(添0補足)

也有學生可能會提出:商的小數點和原來的小數點還是現在的小數點對齊?師生共同用多媒體演示解決。

通過質疑問難讓學生加深對難點的理解,在解決實際學習問題中結束全課,使學生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為下一課時內容學習埋下伏筆。

《打電話》說課稿2

【教學內容簡析】

“打電話”所使用的素材是學生所熟悉的,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有興趣。“打電話”這一問題為學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間,學生嘗試尋找“答案”時,不是簡單地應用已知的資訊,也沒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儘管不是所有的學生最終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但是他們都儘自己的思維能力“走”得足夠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分享到不同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比較歸納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通過這個綜合應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學情分析】

四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中教材安排了有關優化思想的學習,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教法與學法】

採用的是我們學校的“雙向互動式”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活動。它體現了現代教學論的基本原理,符合國小數學教學原則,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通過引導、激發、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穩定、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學生內心深處點燃希望的火花,不斷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樣才能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同時儘可能的為學生的探索實踐活動提供良好的機會,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參與到“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來。

【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學生動手操作,同時配合小組合作以及教師的講解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歸納推理能力。

2.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優化”、“化歸”的思想。

【教學重點】

尋找打電話以及類似問題的最優方案

【教學難點】

發現規律,培養歸納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彩色鉛筆(學生)

【教學設想】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用談話的方式勾起同學們對打電話的回憶,適時進行電話禮儀教育,既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一些生活技能,初步感知“打電話”的方式有多樣性,喚起優化意識。

再次,通過創設某地發生泥石流的教學情境:泥石流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需要用打電話的方式儘快通知15名村民。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教材採用通知15人來探究方案和規律,這個資料太大,難度較大,以“前置作業”的形式,提前讓學生探究方案,突破難點。

2.在“比較”中“優化”規律。

本課時在尋找打電話的最優方案過程中,學生由於知識水平的差異,設計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個通知”的方案,有“分組通知”的方案,當然也會出現“所有人不空閒”的方案。通過對這三種方案的展示點評與縱向比較,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體驗到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思想。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通過“10分鐘能讓多少人知道這個訊息?”以及最短需要多少時間可以通知到50人等問題,讓學生對發現的規律進行橫向比較,從而體驗到n個2相乘這一規律的價值所在,同時也在比較中優化了規律。

3. 多樣練習,滲透“化歸”思想。

所謂“化歸”,可以理解為轉化和歸結的意思,一般我們都理解為“轉化”思想。理論上理解為“化歸”方法是指數學家們把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某種轉化過程,歸結到一類已經能解決或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中,最終獲得原問題的解答的一種手段和方法,簡單地說,化歸就是問題的規範化、模式化。

本節課主要是圍繞“打電話”展開,探究“打電話”過程中的最優化方案及隨之而產生的規律。像這樣的規律不僅蘊藏在“打電話”這一事件中,其實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有這一規律的存在,“打電話”只是這些事件的縮影。因此,在練習中,我呈現的是有關植物生長方面的練習和實際生活中“快樂傳遞”這一遊戲的練習以及阿凡提的故事,將這幾個事件中蘊藏的規律轉化到“打電話”這一事件上,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的規律使問題得到解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課的開始,我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想辦法通知15名村民,情況危急,趕緊撤離。教師就提出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進行通知,而且每分鐘可通知1人,一共需要幾分鐘呢?怎樣通知呢?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設計電話通知的方案。在教學時我考慮到讓學生理解這個內容本身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採用前置作業,讓學生對新知識的難點部分做了一些鋪墊,學生在學習新知時,有了一定的學習準備。

【評析:讓學生置身一個真實的情景中解決問題很好,但是學生已經進行了前置小研究,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這時教師再去放視訊,提出問題似乎覺得有些晚矣,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不是很大,相反可能會浪費了學生的時間,不如簡單的匯入,板書課題即可。】

二、小組交流(互學)

在小組交流活動中,可能出現一些負面的問題,諸如小組交流學習中問題設計不當、小組交流學習中交流效率不高、小組交流學習中學生探究乏術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老師去解決。那麼,怎樣才能克服以上問題,增強小組交流學習的實效性呢?我在進行小組交流時,是這樣做的:

第一,交流學習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尋找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的材料,巧妙地把學習內容轉化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髮現並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問題的確立對學生整個的學習過程起導向作用。它能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引導思維方向,誘發探究慾望,產生思維動力。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

第二,在學生交流到一定程度時,教師應及時組織學生對不同的見解進行綜合、歸納,提出正確的思想觀點。同時,對討論中積極發言的學生給予肯定,對有獨特見解的學生予以表揚,對討論表現出來的典型思路給予評價,來提高學生正確的思考問題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這樣既能優化探究過程,又能提高學生交流的實效性。

第三,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指導。教師要為小組探究學習創設一個民主、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採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積極地參與活動。要指導學生專心聽別人發言、努力聽懂別人的發言,要讓他們邊聽邊想,記住要點,並考慮這個發言有沒有道理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老師也可以以學生的身份平等地參與討論。

第四,教師對交流成果要進行正確恰當的評價。由於探究交流學習是學生自已動腦動手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究結論不可能是統一標準的,因此,教師點評不能用整齊劃一的對或錯來評判,應對學生的具體結論作具體分析,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點評應以激勵為主,即使學生有點滴成功,微小進步,也應得到表揚和肯定,使學生體會到探究成功的樂趣,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學生的前置小研究完成的很好,所以學生進行交流的很積極,參與率高;如果教師在進行交流前再和學生明確一下交流的要求和交流的重點的話會更有針對性,如:你是怎樣打電話的?用什麼方式表示的?用了多長時間?】

三、彙報展示(組內交流,班內展示)

無論是組內交流還是班內展示都要明確,展示是提升,絕不是各小組對前置作業上問題答案的.重複性講解。為此要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則,即問題性、互動性、創生性。

“問題性”是指從展示的內容上來講,要展示共性度高的問題或易錯點;“互動性”是針對展示的方式上來講,要體現出師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難求助、對話交流、質疑對抗等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創生性”是指從展示的價值體現上來講,包括學習的方法總結、規律探尋、學習的新發現、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這樣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況,也真正體現出展示環節的必要性。這種生成既有預設中的生成,也有課堂即時性的生成,無論哪種生成都必須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無邊際、脫離主題的生成。

組內交流是由小組長組織的在組內進行的展示,目的是展示對學習過程中尚未解決的問題,並由學習組長將學習成果或暴露問題彙報給老師,便於教師把握學情,進行大展示。

班內展示是全班範圍內由教師組織的展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課堂教學機制在本環節將得以展示。具體體現在:點撥、追問、即時評價等。教師在展示過程中適時追問、點撥、啟發、引導,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教師要及時評價學生展示情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

【學生交流的很積極,能進行相應的補充,其實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教師要在認真傾聽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迅速的思考,將學生引向問題的核心、知識的重點;同時教師還要隨時提醒學生交流時的語速和交流的方式,這一節課上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就表現的語速過快,展示模糊,使得交流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如果把表格的完成也在課下完成,會更省時。】

四、知識達標

在練習中,我呈現的是有關植物生長方面的練習和實際生活中“快樂傳遞”這一遊戲的練習以及阿凡提的故事,將這幾個事件中蘊藏的規律轉化到“打電話”這一事件上,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的規律使問題得到解決。通過設計基本練習、重點練習、拓展練習等幾種形式的練習,既深化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同時也體現了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課堂總結。

【練習題的設計突出了針對性、層次性和實際性,學生能針對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總結時簡潔概括,突出重點,同時對學生滲透了思想教育。】

《打電話》說課稿3

我說課的題目是五年級數學下冊第132~133頁“打電話”。這是一節綜合應用課,是繼“烙餅問題”、“沏茶問題”“等候時間”之後又一次向學生滲透運用運籌思想,教材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隊在假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老師要打電話儘快通知到每個隊員。讓學生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並從中尋找最優的方案。通過這個綜合應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於:

1、通過實際的事例,進一步體會優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並能用符號表示。

2、讓學生經歷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過程,進一步學會探索數學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習數學興趣愛好。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最優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也是今後繼續學習數學和學好數學的基礎,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但今天的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所以我認為:親身經歷尋找打電話以及類似問題的最優方案。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運用優化的思想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是教學難點。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已有的知識水平,我主要採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比較發現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高效的學習氛圍。

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有: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比較法、合作交流法,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想象、討論、遷移等一系列過程中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了更好的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我打算藉助多媒體課件、表格、畫圖白紙等教具來輔助我的教學。

下面來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我的教學過程是圍繞國小數學“探究式”四環節新授課的教學策略進行的。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首先出示教學情境圖:請觀察情境圖,從中你發現了什麼?在這裡我把教材上的情境圖稍作修改。教材採用通知15人來探究方案和規律,我認為這個資料太大,學生要在課堂上從15這個數字開啟缺口,探究的過程比較複雜,時間要求比較多,學生的探究有了一些盲目性,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變動了一下資料,“老師要儘快通知7名同學,有哪些打電話的方案”,這樣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不但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而且改用從通知7個人比較簡單的資料入手,更符合學生知識儲備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得到發展。鋪設好7通往15的橋樑。

第二環節是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本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任務是針對要解決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對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組織,找出對解決當前問題適用的對策,問題一旦解決,學生的思維能力會隨之發生變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思維品質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所以我首先提出問題:現在請大家獨立思考,怎樣才能儘快通知到每一位同學呢?然後再小組合作,幫這位老師設計一個省時的打電話的方案。注意聽清要求①請同學們在小組中先說出各自的方案,然後在小組中推選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②把方案設計的`過程,用文字、圖形、顏色等符號表示在練習紙上。

③想一想,你們小組設計的方法可行嗎?共需要幾分鐘?

這樣說清注意事項,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既有目的性,又不束縛;既放手學生又能密切掌握學情。

然後讓學生彙報設計方案,並上臺展示設計方案,在學生呈現各自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指導,既肯定和保護了學生的設計,又突出了教師的引領作用,滲透了優化思想。最後通過全班交流,比較得出最優方案“只有老師和接到通知的學生都參與到打電話中,所用時間最少”。探索這個最優方案中的規律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讓學生突破這個難點,我首先以圖形做鋪墊,然後進行課件演示,通過圓圈1倍1倍的增長讓學生感受到這個方案中規律的存在。其次,讓學生在表格中發現規律。學生在以前已經接觸過找規律這個知識點,並且也有了找規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們憑藉已有知識會發現表格中所蘊藏的規律。再次,通過猜想10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從時間和被通知到的學生人數之間去尋找規律,從而體驗到N個2相乘這一規律的價值所在,同時也在比較中優化了規律。為了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我不但在課堂上充分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我本人也作為學習的夥伴投入到討論之中,把積極思考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資訊交流與活動交往,促進了知識的互補,使學生髮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樣課件的演示也是幫助學生理解“只有老師和接到通知的學生都參與到打電話中,所用時間最少”的規律。在這裡我充分體現的是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理念。

第三環節是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本節課主要是圍繞“打電話”展開,探究“打電話”過程中的最優化方案及隨之而產生的規律。像這樣的規律不僅蘊藏在“打電話”這一事件中,其實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有這一規律的存在,“打電話”只是這些事件的縮影。因此,在練習中,我先是引導學生利用優化方案中找出的規律解決我們教材中的問題:通知15位同學最少花多少時間?50名同學呢?這是基本練習,然後進行有關植物生長方面的練習和實際生活中“找朋友”這一遊戲的練習,將這兩個事件中蘊藏的規律轉化到“打電話”這一事件上,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的規律使問題得到解決。這樣既深化了本課所學知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應用知識的同時,體會到學數學的價值。

第四環節是: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一環節我通過讓學生討論這兩個問題:

(1)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新的知識?你是用什麼方法學習的?

(2)從打電話中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了全面地回顧總結。在回顧知識的同時,希望能讓學生感悟到:眾人拾柴火焰高,人人蔘與效率高,時間就是效率這個真理,這也是對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進行的回顧總結。

最後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是在和學生的交流探索過程中循序漸進完成的,採用的是表格形式,這樣板書簡單清晰,一目瞭然,有助於學生理清思路,尋找優化方案的規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打電話》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你聽說過遊戲嗎?老鼠打電話給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活動設計和教案》(中班上冊)。這個遊戲充滿了孩子的興趣,接近幼兒的生活,容易理解。目前,通訊設施非常發達,朋友之間經常用電話聯絡,電話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同時中班幼兒年齡小,現在多為獨生子女,一般有疏忽的行為,該遊戲具有時代特徵,符合當前幼兒年齡特徵。

選擇老鼠打電話的教材是因為

1、劇情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易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打電話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遊戲語言方便幼兒模仿學習。

3。通過遊戲,幼兒可以感受到禮貌用語的用法,學習如何打電話。

4、遊戲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認識到工作要小心,不要疏忽,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學習特徵。

(二)教育目標:

在幼兒園教育綱要的語言領域,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造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積極應對的環境和鼓勵幼兒大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

1、樂於觀看錶演,感受遊戲的樂趣。

2、體會工作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3、樂於參加表演,大膽學習角色對話。

(三)教育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參加遊戲表演,大膽學習角色對話。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總是原諒這個目標進行教育,這也是這次活動的重點。

中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一句話只說一半或幾句話就不能說了。根據幼兒語言的發展情況,我決定了這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四)教育、學具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這次活動的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

1、配置老鼠的房子:在牆上掛家人的照片,在桌子上放置人偶家的廚房用具和電話。(這是為情景表演準備的)

2、老鼠和小花貓的頭飾各一個。課前準備情況表演內容。(這也是為情況表演準備的)

3、玩具電話每個幼兒(這是為幼兒玩遊戲準備的)

二、說學情:

中班上冊的幼兒年齡在4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峰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最喜歡一邊用手當麥克風一邊唱電話這首歌。但是由於詞彙量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道該怎麼說,說了也很難完全表達自己的意思,再加上幼兒打電話也缺乏生活經驗,想打電話卻又不知道該怎麼打。因此,我通過這次遊戲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在遊戲中練習打電話,給幼兒說話的機會。

三、說教方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採用了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

為什麼要採上述方法?

採用直觀法是因為4歲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特徵,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的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原則至關重要。以看情況表演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使教育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可以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用啟發性的問題用語言表達幼兒看到的具體形象,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稍微疲憊的時候,遊戲可以增強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幼兒可以在輕鬆愉快的電話遊戲中充分表達自己,大膽地說話。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把過去的要我學變成現在的要我學。遵循淺入深的教育原則,幼兒在看、聽、想、說、玩的輕鬆氛圍中把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觀察法、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覺、聽覺感官積極參加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況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對話法是幼兒在討論、對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意見,是幼兒練習對話的好機會。

五、活動程式:

根據中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育的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飢餓環節

(1)觀看情況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

首先,我用神祕的吻介紹幼兒看到的情況表演。孩子們,你喜歡看錶演嗎?讓我們看看老鼠家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情。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其次,讓幼兒看情況表演——老鼠打電話,激發幼兒學習的慾望。

這一環節的設計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利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為實現這次活動的重點鋪平道路。

(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說遊戲內容,再次看錶演。

首先,讓幼兒討論以下兩個問題。1、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2、老鼠和小花貓是好朋友嗎?既然小花貓不是老鼠的好朋友,為什麼老鼠打電話來小花貓?(根據幼兒的反應,可以再次表演老鼠撥號是時東張西望的場面,讓幼兒自己發現老鼠撥號不集中)除了錯誤的電話號碼外,還有什麼地方說明老鼠不小心嗎?接下來再看錶演,問:老鼠打電話是怎麼說的?為什麼不知道接電話的是小花貓?老鼠怎麼打電話邀請好朋友?

鼓勵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說出角色之間的對話,體驗工作疏忽的結果。

這個環節通過提問、表演重點片段、設定疑問、再次看錶演,然後提問,內容一環扣一環,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你一句話、我一句話,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是解決活動的重點,突破活動難點的最重要環節,同時完成了第二個活動目標。

(3)幼兒互相玩電話遊戲,練習對話。

隨著活動的進行,幼兒一定想自己打電話。為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我設計了這個環節,讓幼兒自由地一起玩電話遊戲。孩子們,你想打電話嗎?怎麼給閨蜜打電話?現在你們自己去找好朋友玩電話遊戲吧。

這一環節能夠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練習打電話,表達自己的意思,為幼兒提供表達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打電話》說課稿5

一、教材

活動天地(一)《我會打電話》是《品德與社會》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中的《活動天地》。學生們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已經知道了當父母不在家遇到困難時如何獨自應對的方法,而且還掌握了一些正確的求助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習活動天地(一)《我會打電話》,學生們就能更好地掌握一些常用應急電話號碼,並懂得不隨意撥打這些電話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

二、學情

生活中,學生們較多的是與自己的親朋好友打電話,瞭解的是父母單位、手機、家裡等的電話號碼,卻很少涉及常用的.應急電話號碼。因此本課教學十分有必要

三、說目標

我在原教參的“教學目標”上作了補充,加上了“不隨意撥打電話是一種文明行為”的要求,因此設定的目標為:

1、知道一些常用應急電話號碼和文明打電話的方法。

2、進行模擬打常用應急電話的練習,培養在緊急情況下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懂得不隨意撥打這些電話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

四、說教法

我在本課教學中採用以下方法:

1、媒體教學法:為使本課教學更具體化、形象化,併為學生掌握現代化資訊科技進行學習打好基礎,我在教學中將生動形象的媒體貫穿始終。

2、實踐體驗法:針對一年級學生自控能力還不夠強的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以動靜交替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通過實踐,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能,、體驗成功的機會。

五、說學法

1、合作學習法:我在本課教學中充分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 參與學習法:我在教學設計中儘可能引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最大限度地投入教學活動,讓學生學有成效

《打電話》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教學簡析:《打電話》這節課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的綜合應用。是繼烙餅問題、沏茶問題等候時間之後又一次向學生滲透運用運籌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教材的素材是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隊在假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老師要打電話儘快通知到15名隊員。讓學生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並從中尋找最優的方案。通過這個實踐與綜合應用,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因此,我認為,本節課的目標應定位於:

1、讓學生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通過動手操作、畫圖模擬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

2、合作探究,讓學生親身經歷尋找最優方案的全過程;滲透優化、化歸的思想,

3、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運用,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親身經歷尋找打電話以及類似問題的最優方案。

教學難點: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運用優化的思想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表格、畫圖白紙、等。

二、說教法學法

1.合理使用教材,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教材採用通知15人來探究方案和規律,備課時我認為這個資料太大,學生要在課堂上從15這個數字開啟缺口,探究的過程比較複雜,時間要求比較多,我想學生探究效果不會好;於是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值班領導要通知7名醫生,值班領導有哪些打電話的方案為探究載體,這樣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改用從通知7個人比較簡單的資料入手,更符合學生知識儲備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得到發展。鋪設好7通往15的橋樑。值班領要通知7名醫生,學生在用擺、畫的探究中更容易發現內在規律,問題更有可操作。

2.在比較中優化規律。

本課時在尋找打電話的最優方案過程中,學生由於知識水平的差異,設計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個通知的方案,有分組通知的方案,當然也會出現所有人不空閒的方案。通過對這三種方案的展示點評與縱向比較,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體驗到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思想。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通過10分鐘能讓多少人知道這個訊息?這個問題,讓學生對發現的規律進行橫向比較,從而體驗到n個2相乘這一規律的價值所在,同時也在比較中優化了規律。

3. 多樣練習,滲透轉化思想。

本節課主要是圍繞打電話展開,探究打電話過程中的最優化方案及隨之而產生的規律。像這樣的規律不僅蘊藏在打電話這一事件中,其實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有這一規律的存在,打電話只是這些事件的縮影。因此,在練習中,我呈現的是有關植物生長方面的練習和實際生活中找朋友這一遊戲的練習,將這兩個事件中蘊藏的規律轉化到打電話這一事件上,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的規律使問題得到解決。

三、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突發事件,需要用電話來通知有關人到場。例如在上個星期天,市中心醫院送來一名急診病人,情況十分的危急,值班領導要用電話通知7名還在休假的醫生趕回醫院。

2、提問:假如這位值班領導採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1人,那麼通知完這7名醫生,需要多長時間呢?(需要7分鐘)他怎樣通知需要7分鐘?(一個一個打)哦我們把一個一個通知的方法叫做逐一通知。板書:(逐一通知)那你們認為這個方法怎麼樣?(太慢)

3、揭題:既然大家都認為這種方法太慢,太費時間,那你們能不能找一個省時的方法儘快通知到每一位醫生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打電話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打電話)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教材採用通知15人來探究方案和規律,備課時我認為這個資料太大,學生要在課堂上從15這個數字開啟缺口,探究的過程比較複雜,時間要求比較多,我想學生探究效果不會好;於是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值班領導要通知7名醫生,值班領導有哪些打電話的方案為探究載體,這樣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改用從通知7個人比較簡單的資料入手,更符合學生知識儲備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得到發展。鋪設好7通往15的橋樑。]

二、探究活動,解決問題

1、學生設計方案

師:現在請大家獨立思考,怎樣才能儘快通知到每一位醫生呢?然後再小組合作,幫這位值班領導設計一個省時的打電話的方案。聽清要求。

①請同學們在小組中先說出各自的方案,然後在小組中推選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②把方案設計的過程,用文字、圖形、顏色等符號表示在練習紙上。

③想一想,你們小組設計的方法可行嗎?共需要幾分鐘?

[說清要求,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既有要求,又不束縛;既放手又密切掌握學情]

2、學生彙報設計方案,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設計方案,並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二和方案三進行點評。

師:哪個小組先來彙報一下你們組設計的方案,需要幾分鐘。

①分析4分鐘方案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個小組設計的方案,請你結合圖具體說說打電話的過程,請問你們小組設計的方案共需要幾分鐘?這個方案共用了4分鐘,

師:是的。這其實是分組的思想,即值班領導打給其中一名醫生,讓他當組長,再通知其他人。我們把這種方案叫分組法。大家覺得他的這張設計圖畫得怎麼樣?時間推算的準確嗎?你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和這個小組的方案是一樣的請舉手。我們來看一看方案2和方案1比較,為什麼會節省出時間呢?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在第一分鐘方案1值班領導通知醫生1,方案2值班領導通知了醫生1,在第二分鐘,方案1值班領導通知了醫生2,方案2值班領導通知了醫生2,同時醫生1通知了醫生3,也就是同時通知了2個人,所以節省時間,也就是說方案2採用分組通知的方法,節省了時間。

[通過讓學生呈現各自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指導,既肯定和保護了學生的設計,又突出了教師的引領作用,滲透了優化思想。本教學設計通過方案二是大部分同學採用的方法,這種方案和同學們的生活經驗比較密切,採用這種分組方案的同學會有不少小組,教師可從同學中的方案中挑選一個進行指導,並對其他類似的設計方案進行歸類說明。]

師: 方案2是不是最節省時間的方法呢?還有沒有比方案2更節省時間的方案呢?。

②分析3分鐘方案。

師:請同學們再來看一下小組設計的`方案,你這個方案共用了幾分鐘?哇,這個方案比剛才分組方法又節省了1分鐘。我們來看這種方案與前兩種方案又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會節省時間?這1分鐘是怎樣節省下來的呢?請你結合圖具體說說打電話的過程。

師:這的確是個好辦法。同時打電話,接到電話的所有的醫生都不空閒,幫忙打電話給其他醫生,最節省時間,所以只用了3分鐘就通知完七個人。這個小組的方案最節省時間, 請看大螢幕。

想象:按照這樣的規律,同學們想一想第四分鐘又有多少人新接到電話呢]這8人分別是誰通知的?四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師:太棒了!這個同學的發現很了不起,這個方案裡隱藏著什麼樣的規律呢我們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通過三個方案的展示點評,讓學生經歷逐個通知、分組通知、所有人都不空閒三個階段,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了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的思想。通過對增加一分鐘通知幾個人的猜想驗證,既深化了知識,理解了方法,又能夠較好地解決了課本內容。] 三、探索規律,應用規律

1、找規律。

師:這個方案你們發現有什麼規律嗎?從第二行資料中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師:我們發現第幾分鐘知道訊息的總人數分別是2、4、6、8。

師:同學們真用心思考,每增加1分鐘,知道訊息的總人數是上一分鐘的2倍,或下一分鐘知道訊息的人數是上一分鐘的2倍,被通知到的人數比知道訊息的總人數少1人。

按這樣的規律,5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用發現的規律的卻很方便,那麼10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呢?這樣通知100人最少要花多少分鐘?

[探索這個最優方案中的規律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學生突破這個難點,我首先以圖形做鋪墊,通過如果再多給你1分鐘,最多會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訊息呢?讓學生產生猜想,在圖示的基礎上學生會驗證自己的猜想,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這個方案中規律的存在。其次,讓學生在表格中發現規律。學生在以前已經接觸過找規律這個知識點,並且也有了找規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們憑藉已有知識會發現表格中所蘊藏的規律。再次,通過歸納、優化規律,讓學生體會到N個2相乘這個規律的價值所在,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在驗證這個規律的存在。]

2、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在應用規律的時候,我通過設計基本練習、重點練習、拓展練習等幾種形式的練習,既深化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同時也體現了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打電話》說課稿7

說活動設計:

在上週,孩子們都很關注班上每天來了哪些小朋友。點名後,我們老師會和小朋友說說每來幼兒身體狀況,在家休息情況等。由此,在小朋友心中產生了相互關愛的情感體驗。

最近,我們兩位老師為了瞭解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常在節假日打電話給孩子。因此,他們交往範圍由家庭成員擴大到老師,對老師產生了認同感、親近感。

本班幼兒有時能用簡單的言語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還敘述生活中的事。但是,3-4歲的幼兒獨白是很不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利用當前大眾媒體中的公益廣告,引出“打電話”音樂活動。鼓勵強化幼兒想和許多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等)打電話,親身體驗和許多朋友打電話的的快樂。

該活動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使幼兒逐步熟悉一些社會交往的技能。

說活動目標:

一、三大目標

1、 樂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

2、 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曲活動感興趣。

3、 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

能唱準節奏,唱清歌詞。

分析:由於此首歌比較簡單。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既會唱又能善於表現的能力。

三、活動難點

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較大的模仿性,音樂的表現能力尚處於貧乏時期。

說活動過程:

環節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出示寶寶和貝貝

老師以神祕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觀察。如:你們看,今天誰來啦?

2、 欣賞《打電話》情節

老師表演打電話時講述的話。

此環節以吸引幼兒欣賞為主。為目標(1)“願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服務。

環節二:通過念歌詞,模仿動作初步表現歌曲。

1、 運用示範法:

老師有表情清唱歌詞,請幼兒欣賞。

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採用示範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

2、 運用跟唱法:

隨錄音機哼唱歌曲。

由於歌詞比較簡單,帶上動作幼兒情感更投入。

3、 運用集體學習法:

幼兒模仿動作,邊做邊念歌詞。

模仿學習是為後面大膽地表現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揮。

此環節讓幼兒熟悉歌詞,為下一環節目標(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詞,對歌唱活動感興趣”服務。

環節三:通過邊唱歌,邊做動作,進一步表現音樂。

1、 幼兒和寶寶、貝貝一起唱歌,表演。

我預設寶寶、貝貝這兩個娃娃(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動機)

2、 幼兒聽琴聲進行唱歌

老師用琴聲伴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此環節是重點,難點的聚集之處。重點的.解決主要是運用引導法及節奏動作的表現。

活動反思:

在本次音樂活動中,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教授方法,讓孩子在初步學會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對參與活動的興趣。所以課堂氣氛比

較好,也基本上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有些方面還顯的不足,例如在情景表演上,如果請大班二名幼兒進行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帶動活動氣氛將會更好。幼兒學習的興趣會更濃,更投入。

所以我一定吸取教訓,注意自己的缺點,向好的老師學習,在教學上要有創新能力。

《打電話》說課稿8

《文明打電話》是科教版《品德與社會》二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大家來交流》中的最後一課。本單元通過前幾課的學習,知道了交流的各種講究與方法。教材提供了三組漫畫,第一組:展現的是小朋友在遇到各種不同的情況下如何文明有禮地接聽與撥打電話的情景,提示學生文明打電話要從語言親切、有禮貌,多為別人著想,不打擾他人工作、休息等方面做起。第二組:呈現的是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特殊或緊急情況,如爸爸、媽媽不在家時,一個陌生人來電;突然發生火災;看到路上有車禍發生;想了解天氣情況等等,指導學生學會面對這些突發事件,處理特殊情況,並由此瞭解一些生活中的緊急求助電話。第三組:呈現的是一棵禮儀樹,是學生喜歡的實踐操作題,意在讓學生通過活動過程,將文明禮儀牢記心中。本教材讓學生聯絡實際初步瞭解一些接打電話的禮儀,體現了“有禮貌是尊重他人、講文明”民族精神教育的點,隱含了民族精神教育中有關的人文傳統教育。與本教材相關的、涉及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內容:前有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待客與做客》;後有三年級第一學期第二單元第3課《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中與人交流時的文明禮儀;四年級第一學期第四單元《做可愛的上海人》中的三篇課文等等。

“電話”作為“文明交流”的載體,學生並不陌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話,可是如何文明地使用電話,如何接打電話使人感覺舒服,二年級的孩子還是顯得懵懂,並缺乏尊重別人的'意識,根據教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懂得並初步掌握打電話的基本禮貌。

2、瞭解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緊急求助電話。

3、通過小組討論,能分辨文明打電話與不文明打電話的現象。

4、學會自我保護,同時知道撥打生活中常用的緊急求助電話的方法和規矩。

5、懂得文明打電話能使雙方交流得更愉快;同時能夠明白不隨便撥打緊急求助電話也是一種文明打電話的表現。

教學的重難點是:養成文明打電話的習慣,能分辨文明與不文明的打電話行為;懂得不隨意撥打緊急求助電話也是文明的行為。

本節課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呈現文明接打電話的情境,正面引導

首先以小朋友喜愛的“謎語”形式匯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小朋友自己說說接打電話的經歷,其次,創設同齡人“圓圓”文明接打電話的情境,在圖片與聲音環境中,讓學生對文明使用電話帶來的舒適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感受,以小夥伴為榜樣形式,顯得更為親切,易於接受,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第二部分:創設情境辨析,加深印象

通過第一部分的學習,小朋友們對文明使用電話帶來的舒服有了整體的瞭解,與實際聯絡,教師列舉了四幅不文明接打電話的圖片來讓學生進行情景辨析。通過小組討論說一說如果這樣打電話,會造成什麼後果,我們應該怎樣文明打電話。有些僅僅通過表達是無法說清楚的,還可以請學生來演一演,這樣更生動形象,加深印象。從討論交流中學生懂得了接打電話除了有禮貌外,還要為別人著想,也是講文明的表現。最後,用兒歌的形式請學生讀一讀《文明打電話》,使學生對文明使用電話進行鞏固。在明確了使用電話中的一些各種場合的文明禮貌用語後,請學生來實踐操作,通過資訊科技,請個別學生媒體操作,配以各種評價聲音,促進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然後全班在小組內學習交流,做到了點和麵的整合。 “裝扮禮儀樹”的活動,是學生對新授知識的及時反饋。

第三部分:在實踐中探究,學會自我保護

這一部分是文明接打電話的實踐探究與拓展,分為兩個環節。第一環節,以短片的形式展現“圓圓”遇到的麻煩:當小朋友一個人在家時,面對陌生叔叔的來電,該不該把爸爸的手機號碼告知,怎麼處理才不失文明的做法。組織學生就這一情景進行討論探究,說說各自的好辦法,這既是文明使用電話的延續,更是學生綜合能力的表現。第二環節是瞭解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並以“新聞”的形式來敘說打電話被逮捕的事件引起學生關注,揭示特殊電話不可隨意撥打,會影響正常接警,會延誤救助時機而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出現,這不僅是禮儀的問題,而且還是違規違法的事情。

最後,以“文明社會創新風”呼籲小朋友們從小事做起,為文明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

《打電話》說課稿9

【學生分析】

四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中教材安排了有關優化思想的學習,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通過動手操作、畫圖模擬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

2、合作探究,讓學生親身經歷尋找最優方案的全過程;滲透“優化”、“化歸”的思想,

3、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問題中運用,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親身經歷尋找打電話以及類似問題的最優方案。

【教學難點】

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運用優化的思想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教學設想】

1、合理使用教材,遵循課本教材。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教材採用通知15人來探究方案和規律,這個資料太大,難度較大,從幾次試教證明教學效果不好,本教學設計改用從通知7個人比較簡單的資料入手,更符合學生知識儲備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得到發展。

2、在“比較”中“優化”規律。

本課時在尋找打電話的最優方案過程中,學生由於知識水平的差異,設計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個通知”的方案,有“分組通知”的方案,當然也會出現“所有人不空閒”的方案。通過對這三種方案的展示點評與縱向比較,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體驗到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思想。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通過“要通知500個人需要的時間?”這個問題,讓學生對發現的規律進行橫向比較,從而體驗到翻倍這一規律的價值所在,同時也在比較中優化了規律。

3、在“遊戲”中體驗規律的存在。

本節課,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我特意在二個地方設計了“遊戲”這一環節。首先是在課前談話過程中,和學生一起玩“找朋友”這個遊戲,一方面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感,另一方面可以初步滲透“打電話”的規律,為解決本節課的難點服其次是在理解最優打電話的方案的時候,通過表演這個方案的過程,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這個最優方案的形成過程,主要是照顧到班級後20%學生對這個方案的理解。

4、多樣練習,滲透“化歸”思想。

所謂“化歸”,可以理解為轉化和歸結的意思,一般我們都理解為“轉化”思想。理論上理解為“化歸”方法是指數學家們把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某種轉化過程,歸結到一類已經能解決或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中,最終獲得原問題的解答的一種手段和方法,簡單地說,化歸就是問題的`規範化、模式化。

本節課主要是圍繞“打電話”展開,探究“打電話”過程中的最優化方案及隨之而產生的規律。像這樣的規律不僅蘊藏在“打電話”這一事件中,其實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有這一規律的存在,“打電話”只是這些事件的縮影。因此,在練習中,我呈現的是有關植物生長方面的練習和實際生活中“找朋友”這一遊戲的練習,將這兩個事件中蘊藏的規律轉化到“打電話”這一事件上,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的規律使問題得到解決。

【教學過程】

一、探討最優方案

在課的開始,我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想辦法通知7個人,,這是個緊急通知,怎麼辦?學生會考慮到許多現代通訊技術進行通知,這時教師就提出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進行通知,而且每分鐘可通知1人,一共需要幾分鐘呢?怎樣通知呢?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設計電話通知的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我考慮到讓學生理解這個內容本身是有一定難度的,對書本的例題做了適當的修改,將15人,改成了7人,這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適合學生的知識基礎。

二、列表研究、發現規律

這一環節,讓學生在展示自己設計方案的同時,與其他同學的方案進行比較,讓他們從逐一通知到分組通知的比較中感受到方案的優化過程,從而擦出智慧的火花,由此而猜想“要通知到這7個人,時間最少要幾分鐘呢?怎樣設計呢?”幫助學生找到最優的通知方案,一方面通過遊戲理解這個方案的優化所在,另一方面為班級後20%學生理解這個方案服務。

三、應用規律

探索這個最優方案中的規律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學生突破這個難點,我首先以遊戲做鋪墊,通過“如果再多給你1分鐘,最多會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訊息呢?”讓學生產生猜想,在圖示和遊戲的基礎上學生會驗證自己的猜想,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這個方案中規律的存在。其次,讓學生在表格中發現規律。學生在以前已經接觸過找規律這個知識點,並且也有了找規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們憑藉已有知識會發現表格中所蘊藏的規律。再次,通過歸納、優化規律,讓學生體會到每一次通知到的人數是前一次人數的翻倍!

在應用規律的時候,我通過設計基本練習、重點練習、拓展練習等幾種形式的練習,既深化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同時也體現了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打電話》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本課位於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第3課時,主要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它是小數除法的重點,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商不變的性質、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教學目標:

1、基礎性目標(A):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並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核心目標(B):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3、附屬性目標(C):通過運用該課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時小數點的移位法則以及商的定位。

二、說學情

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其中也體會到了數學中的轉化思想。課堂上學生們大都喜歡自己探索出計算的方法,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但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參差不齊,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有較大的差異。

三、說教法、學法本節課主要運用情景激趣法、啟發教學法、談話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們主要對學生進行了以下兩種學法指導:

1、通過觀察,瞭解轉化的數學思想,掌握轉化的方法。

2、引導學生通過嘗試、獨立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計演算法則。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5分鐘課前老師佈置了預習作業,現在考考大家預習的怎麼樣?

1、玩“變變變”的遊戲:投影出示四個小數 1.2 0.67 6.21 0.45你能把這四個小數變成整數嗎?說說你是怎樣變的?

2、比一比,誰的眼睛最亮。

15÷3=( )150÷30=( )1500÷300=( )

仔細觀察,再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商不變的規律)

(該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練習一通過學生對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複習練習,理解轉化的數學思想;練習二讓學生複習了商不變的規律,為新知做好鋪墊。)

(二)探究算理

25分鐘/A B

1、創設情景

匯出課題五一國際勞動節快到了,咱們班兩位同學通過打電話的方式來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王漢文打給在上海打工的爸爸:國內長途每分7角,打電話共花了85.4角,馬梓瑩打給在美國留學的舅舅:國際長途每分7.2元,打電話共花了45元。(邊敘述邊將課下準備好的'兩個學生打電話的簡筆畫貼到黑板上)誰花的錢多?馬梓瑩花錢多,但她卻說自已打電話的時間比王漢文時間短,到底誰打電話的時間長?這時板書課題: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活情景引起學生的注意,我有意改動了教材中的第一組數字目的就是先降低難度,並且用本班學生的名字代替教科書上兩位學生的名字,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2、自主嘗試,探究算理。

怎樣才能知道誰打電話的時間長?學生回答要算出各自打電話的時間,讓學生先獨立列式計算,在計算馬梓瑩打電話的時間時學生可能感到困惑,除數是小數怎麼算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主要學習的內容:一個數除以小數。啟發學生:我們剛剛複習了把小數轉化成整數,還剛剛學完整數的除法,誰能想出辦法?(能不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除數是整數來計算呢?)接著讓學生獨立探究,在學生獨立探究的時候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除數變成整數時,那被除數要怎麼辦才能保證商不變呢?(商不變的性質)

3、小組合作,得出結論。

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找出原因。如除數要和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才不變,位數不夠的要在被除數的末尾補“0”,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總結除數是小數的計演算法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為了進一步突破難點,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把王漢文同學打電話的“每分7角,打電話共花了85.4角”,改為“每分0.7元,打電話共花了8.54元”,再算時間,最後得出結論,到底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王漢文)

(設計意圖:對教材的數字略做改動,是為了先降低難度,有助於學生由淺入深,梯度式解決問題。同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提倡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問題出現以後,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探究、創新能力和與他人合作,共同提高的意識。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再通過啟發、點撥突破難點)

(三)鞏固練習 ,深化認識。

10分鐘/C投影出示練習題;

1、(1)比一比誰最快?不計算,改寫成除數是整數的算式。

(2)賽一賽:哪個小組最細心?用手勢表示各式是否正確,錯的應怎樣改正?

(優勝組在教室後的比賽欄中貼小紅花)

2、 選出商相等的算式。

3、 解決實際問題:課本65頁第4題和第5題。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呈梯度排列,旨在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強化重點,鞏固法則。練習中採用競賽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既注重速度的訓練,又要求學生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如下

(設計意圖:直觀有趣,簡潔明瞭)

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8.54÷0.7= 45÷7.2=法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把除數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移動相同的位數,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補“0”,再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總之,本課的教學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親身經歷探究、發現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實實在在從課堂學習中領悟、體驗到探究發現新知的樂趣,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

《打電話》說課稿11

【教學簡析】

優的方案。通過這個綜合應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學生分析】

四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中教材安排了有關優化思想的學習,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歸納推理能力。

2.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優化”、“化歸”的思想。

【教學重點】尋找打電話以及類似問題的最優方案

【教學難點】發現規律,培養歸納推理能力

【教學設想】

 1.合理使用教材,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南湖晚報”小記者緊急外出採風,需要儘快通知隊員參加。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教材採用通知15人來探究方案和規律,這個資料太大,難度較大,從幾次試教證明教學效果不好,本教學設計改用從通知7個人比較簡單的資料入手,更符合學生知識儲備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得到發展。

2.在“比較”中“優化”規律。

本課時在尋找打電話的最優方案過程中,學生由於知識水平的差異,設計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個通知”的方案,有“分組通知”的方案,當然也會出現“所有人不空閒”的方案。通過對這三種方案的展示點評與縱向比較,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體驗到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思想。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通過“100分鐘能讓多少人知道這個訊息?”這個問題,讓學生對發現的規律進行橫向比較,從而體驗到n個2相乘這一規律的價值所在,同時也在比較中優化了規律。

3.在“遊戲”中體驗規律的.存在。

本節課,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我特意在三個地方設計了“遊戲”這一環節。首先是在課前談話過程中,和學生一起玩“找朋友”這個遊戲,一方面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感,另一方面可以初步滲透“打電話”的規律,為解決本節課的難點服務。其次是在理解最優打電話的方案的時候,通過表演這個方案的過程,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這個最優方案的形成過程,主要是照顧到班級後20%學生對這個方案的理解。最後是在課的尾聲,讓學生將本節課發現的規律,通過“快樂傳遞”這個遊戲運用於實際生活,再一次體驗這個規律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的優越性。

4.多樣練習,滲透“化歸”思想。

所謂“化歸”,可以理解為轉化和歸結的意思,一般我們都理解為“轉化”思想。理論上理解為“化歸”方法是指數學家們把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某種轉化過程,歸結到一類已經能解決或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中,最終獲得原問題的解答的一種手段和方法,簡單地說,化歸就是問題的規範化、模式化。

本節課主要是圍繞“打電話”展開,探究“打電話”過程中的最優化方案及隨之而產生的規律。像這樣的規律不僅蘊藏在“打電話”這一事件中,其實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有這一規律的存在,“打電話”只是這些事件的縮影。因此,在練習中,我呈現的是有關植物生長方面的練習和實際生活中“找朋友”這一遊戲的練習,將這兩個事件中蘊藏的規律轉化到“打電話”這一事件上,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的規律使問題得到解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課的開始,我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想辦法通知7個“南湖晚報”小記者在暑假期間外出採風,這是個緊急通知,怎麼辦?學生會考慮到許多現代通訊技術進行通知,這時教師就提出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進行通知,而且每分鐘可通知1人,一共需要幾分鐘呢?怎樣通知呢?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設計電話通知的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我考慮到讓學生理解這個內容本身是有一定難度的,對書本的例題做了適當的修改,將15人,改成了7人,而且合唱團只有7人是不現實的,所以素材選擇了某個班級的“南湖晚報”小記者,這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適合學生的知識基礎。

 二、探究活動,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讓學生在展示自己設計方案的同時,與其他同學的方案進行比較,讓他們從逐一通知到分組通知的比較中感受到方案的優化過程,從而擦出智慧的火花,由此而猜想“要通知到這7個人,時間最少要幾分鐘呢?怎樣設計呢?”幫助學生找到最優的通知方案,一方面通過遊戲理解這個方案的優化所在,另一方面為班級後20%學生理解這個方案服務。

 三、探索規律,應用規律

探索這個最優方案中的規律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學生突破這個難點,我首先以遊戲做鋪墊,通過“如果再多給你1分鐘,最多會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訊息呢?”讓學生產生猜想,在圖示和遊戲的基礎上學生會驗證自己的猜想,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這個方案中規律的存在。其次,讓學生在表格中發現規律。學生在以前已經接觸過找規律這個知識點,並且也有了找規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們憑藉已有知識會發現表格中所蘊藏的規律。再次,通過歸納、優化規律,讓學生體會到N個2相乘這個規律的價值所在,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在驗證這個規律的存在。

在應用規律的時候,我通過設計基本練習、重點練習、拓展練習等幾種形式的練習,既深化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同時也體現了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打電話》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音樂二年級上冊第三課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這是一首充滿童趣和幻想的對答式的歌曲,通過小朋友與星星對話,描繪了少年兒童對科學的興趣和對太空宇宙的神往。要求開頭的四小節要唱得活潑、跳躍,表現出小朋友與星星通話的喜悅心情;第二段歌詞從第五小節開始是星星說的話,它鼓勵小朋友認真學習,要唱得懇切。最後兩句則要唱得熱情些,表現出星星對小朋友的歡迎。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孩子想象太空的奧妙,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並且能夠準確地掌握領唱、齊唱這種歌唱形式。我把這一節課設計為一次綜合音樂活動課,但教學仍以音樂教育為主。因此,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是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難點是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創編出較好的動作,。

二、說教法、學法: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理念,我是緊緊圍繞著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進行設計的。主要的教學方法以情境教學法為主,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講述法、聽唱法、示範法、啟發聯想法、表演法、群體合作法等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合作、探索發現等多種學習活動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音樂教學以聽為基礎,以唱為中心,以表現為手段,結合在教學中必須遵循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我為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隨著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做律動。因為這首歌曲是學生一年級學過的,歌詞中有“金星金星照大地”這句話,為新授歌曲的匯入奠定了基礎。

2、匯入新課。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遵循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年齡特徵。我決定在教學前創設一種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我是這樣設計的: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關於星星的神話故事,請看大螢幕。

很久很久以前,在月亮上住著一位嫦娥姐姐,有一天晚上,嫦娥姐姐出來散步,她發現夜晚的天空中只有一個月亮,孤零零的,很冷清,於是,嫦娥姐姐向海龍王要來了許多海珍珠,她把這些亮晶晶的海珍珠撒在夜空中,從此,天上就有了無數一閃一閃的星星。

這時,畫面上是美麗的星空圖。對學生說:星空多美麗啊!你們猜星星上有些什麼呢?因為二年級的國小生對於星空接觸的還是比較少的,這時學生可能會思考片刻,有的回答出來也是很天真的。於是我直接匯入新課說:我們打個電話問下星星好不好?

3、發聲練習。由於低年級學生對枯燥的練聲曲目不感興趣,所以我把電話這個環節設計為發聲練習,分別用按鍵聲“嘀”,電話通了“嘟”,小星星的電話鈴響了“鈴”、小星星接電話了“喂”,用練聲曲5654|345|32|1-||做C、D、E、F四個大調的發聲練習。當然,在這裡是靈活操作的,如果小朋友們說出其它的聲音和打電話聲相似的話可以隨時加入或更改。這樣既為學習本課歌曲作了適當的鋪墊,也達到了保護兒童嗓音的目的。

4、教唱歌曲。發聲練習完成後,老師說:有一位小朋友打通了星星的電話,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和星星說了什麼啊?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時讓學生欣賞錄音,初聽歌曲。然後,學生很容易地回答出歌曲的名稱《我和星星打電話》,自然地進入了歌曲教學。

在歌詞教學中,我製作了各種形式的第一段歌詞的板書卡片,請小朋友們聽第一段有哪幾句歌詞,這樣使學生主動的關注到歌詞中。第一段歌詞全部出示後按節奏朗讀歌詞並講解領唱和齊唱的形式進行練,使學生對這種演唱形式有個初步的瞭解。

在教唱第一段歌曲時,我首先讓學生跟琴用“啦”音跟唱歌曲,以熟悉歌曲的旋律。再分句教唱。邊唱邊和學生分析出1至4小節時要唱得活潑、跳躍,表現出小朋友和星星通話的喜悅心情。在基本會唱時,我請幾位演唱較好的孩子上臺領唱,其他孩子齊唱,我來擔任指揮,這個環節,學生都覺得很新奇,非常的喜歡,很踴躍的爭當領唱,不但鞏固了領唱和齊唱這的演唱形式,而且歌曲會很快練習得很好。學會第一段後,我設計為歌詞的創編活動。這時,我與學生交流:如果你和小星星打電話的時候,你會問他什麼問題?告訴你身邊的同學。然後,及時的匯入第二段歌曲的教學: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星星是怎麼回答我們的。

在學唱第二段歌曲時,我讓學生自己聽辨第二段與第一段的不同之處,讓學生自學歌曲後進行比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情緒,真正體現學生是主體的原則。當然,老師也要在適當的地方進行提示。

5、表現歌曲。歌曲學會後,我請小朋友們分角色表演唱,啟發學生自己創編相應的動作,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在短短的時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創編出比較好的動作是有一定的困難的,於是我採取了幾個方法:

(1)、在之前的示範讀歌詞、教讀歌詞,範唱歌曲時,教師有意識的加入一些身體動作及表情,這樣學生就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一部分的動作素材;

(2)、群體合作法。鼓勵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啟迪;

(3)、在沒編好動作的地方可以拍拍手,以便動作有連貫性。

為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我還設計了創作作品表現歌曲這樣一個環節,請學生把歌曲裡唱的和你所想到的內容畫一畫,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個能飛到星星上去的飛船。我相信,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們一定會創作出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作品。

五、評價方式:

在教學中,我對學生的主人主要從幾個方面進行:

1、是否在課堂中主動、大膽地發言;

2、能否主動、積極地參加音樂活動;

3、在音樂表現時的動作與音樂的協調程度,用作品表現音樂的成果。

以上是我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各位領導、各位同行: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我們教師開啟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我最大的願望是想使我的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讓孩子每一個美好而充滿情感的情境中的愉快學習,使演唱和表演歌曲變成一個愉快的體驗。作為一名專職音樂教師,我將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我的說課至上結束,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領導和同行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打電話》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該遊戲充滿童趣,貼近幼兒生活,易於理解解。目前,通訊設施非常發達,朋友間經常以電話聯絡,打電話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中班上冊幼兒年齡偏小且現在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普遍存在出現粗心大意的行為,所以這一遊戲既富有時代特徵又符合當前幼兒的年齡特點。

選取《小老鼠打電話》這一教材是因為:

1、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打電話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遊戲的語言易於幼兒模仿學習。

3、通過遊戲,幼兒能感受一些禮貌用語的用法且學習怎樣打電話。

4、遊戲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體會到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二、說目標:

1、教學目標:《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上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粗心大意;幼兒喜歡模仿大人玩打電話遊戲,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詞彙貧乏,往往拿著話筒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說什麼等,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對話:“喂喂,你好嗎?請你快到我的家。”“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發準“話、耍、拿、碼、家、查”等字音。

(2)知道做事要仔細,不能隨便撥打電話。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感受遊戲的樂趣。

2、教學重點、難點:

在本次活動的目標中提到:樂意參與遊戲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感受遊戲的確良樂趣。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饒著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中班上冊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話只說了半句話或幾個字就無法再說了,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3、教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教學掛圖一套、小花貓的頭飾三個、玩具電話機一部。

三、說教法:

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峰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最喜歡邊用手當話筒邊唱《打電話》這首歌。但是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道該怎樣說,既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加上幼兒打電話也缺乏生活經驗,雖然想打電話但又不知道怎樣才能打好電話。因此,我通過這次遊戲活動,讓幼兒體驗到遊戲的樂趣,在遊戲中練習打電話,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為4歲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用教學掛圖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打電話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遊戲練習法是幼兒在玩打電話的遊戲中,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五、說過程:

根據中班上冊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幾個環節:

1、出示玩具電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們打過電話嗎?說說你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小朋友都

會打電話,有一隻小老鼠它也想打電話,我們看看小老鼠是怎樣打電話的?

2.幼兒看圖完整地欣賞兒歌。

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運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首先我提以下兩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剛才,你們看見小老鼠幹了什麼?2、小老鼠和小花貓是好朋友嗎?既然小花貓不是小老鼠的好朋友,為什麼小老鼠打電話卻來了小花貓?(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小老鼠撥號是時東張西望的情景,讓幼兒自己發現小老鼠撥號不專心”)除了撥錯電話號碼外,還有什麼地方也說明小老鼠很粗心呢?”。其次,我又讓學說兒歌中的對話,然後又提問:“為什麼小老鼠不知道接電話的是小花貓?小老鼠要怎麼打電話才能把好朋友請來呢?”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說出角色間的對話,從中體會做事粗心大意造成的後果。

這一環節通過看圖欣賞、提問、重點圖片分析、再次欣賞兒歌,然後再提問,內容一環扣一環,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同時也完成了第二個活動目標。

(三)討論:

1、這是一隻怎麼樣的小老鼠?

2、那我們應該怎樣打電話?

3、電話號碼能不能亂拔?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討論,讓幼兒明白不能亂打電話,做事要仔細。

四、玩遊戲:小老鼠打電話

教師交待遊戲規則,全班幼兒都扮小老鼠,另一位老師扮小貓。遊戲開始,小老鼠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唸到怎麼來的是小貓時,扮小貓的老師就出來,小老鼠們趕緊跑到一邊,邊做動作邊把兒歌唸完。再次玩遊戲時,可讓一名幼兒和老師一齊扮小貓。

隨著活動的進行,幼兒一定很想玩打電話的遊戲。為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我設計這一環節讓幼兒玩小老鼠打電話的遊戲。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幼兒邊念兒歌邊玩小老鼠打電話的遊戲,在遊戲中學說了對話,發準了位元組音,體會了做事要仔細,感受了遊戲的樂趣,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打電話》說課稿14

一、課文分析:

《打電話》是人教版五下第三組中的第四篇課文。這一單元是各種文學體裁的集中展示,《打電話》作為相聲文稿入選其內。學生對相聲並不陌生,但接觸、學習相聲稿還是第一次。相聲稿正如相聲這種藝術形式所要表現的意義一樣,語言通俗易懂、明快動聽、形象具體、生動活潑、用詞俏皮、豐富多彩,而且字裡行間充滿幽默、誇張、詼諧、諷刺,讓人忍不住開懷大笑,而笑後又有一番啟示留心頭:打電話要直奔主題、言簡意賅,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如果囉嗦,不僅損害自身形象而且影響別人辦事,還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這一意義是這篇相聲所要傳達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落實的,因此是教學的重點。

作者運用怎樣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則是學習的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一下幾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進一步提高默讀速度,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

3.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

4..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囉嗦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5.瞭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能對相聲感興趣。

學習重點

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學習難點

瞭解相聲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一個掛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平常說話呀,要講究藝術。楊氏之子與孔君平的對話,風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晏子的能言善辯讓我們領略了機智應對的語言魅力。今天我們來學習《打電話》一文,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什麼呢?

2.揭題:打電話。

3.談打電話。

(1)導語: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變得方便快捷,打電話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麼呢?(儘量地節約時間)

(2)如果你要給你的好朋友打電話,約他晚上六點半在某電影院門口見面,一塊看電影,你會怎麼說呢?

(3)模擬計時錶演。

(兩個學生上臺模擬表演,教師計時。)

板書特寫:_______ 分鐘

小結板書:簡練、得體、明白。

(4)這麼一點兒事,如果有人打了兩個多小時,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瞭解相聲主要內容。

(1)學生自學,自由讀課文。

(2)檢查自學,正音。呃、耗子、囉嗦、嘚兒啷

(3)交流:這個相聲說的是一件什麼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通順。

(1)找一個小夥伴分角色練習對話,並互相評價。

(2)擂臺賽:各小組推薦兩人,競賽讀。(教師、他生當評委)

三、再現課文,深入領悟

1.討論:甲、乙說話各有什麼特點?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囉,我叫囉嗦。

乙:是夠囉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麼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討論嗎?不討論。

乙:人家沒事。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2.歸納:作者在這裡極盡誇張之能事,把一個囉嗦者說話囉嗦表現得淋漓盡致。

3.小組練習:小組內練習表演《打電話》

4.集體推薦兩人上臺表演相聲《打電話》,教師計時。

板書特寫:_______ 小時

小結板書:囉嗦、耗時、誤事。

5.暢所欲言:通過觀看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麼樣的啟迪?

6.小結:說話太囉嗦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

四、學生選讀,瞭解相聲

1.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片斷瀏覽,體會相聲特點。

2.學生談自己對相聲語言特點的感受。

3.教師小結:通俗易懂發,如話家常;幽默、風趣、誇張。

4.欣賞表演,進一步感受相聲藝術的魅力。

播放事先錄製的該相聲表演錄影,一邊欣賞一邊感受相聲藝術的魅力。

5.小結:相聲不僅是說,還是唱,相聲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相聲常常在最後要“抖包袱”;相聲是笑的藝術,又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可以讓人們在笑聲中得到啟迪……

知識歸納:(檢測)

第13課 《打電話》

生字詞

讀讀

記記

詞語

積累

雅俗共賞 不見不散

多音字

dē (嘚兒啷)

dēi(嘚兒)

特色句

(修辭手法、中心句、關聯詞語、體會標點符號的用法、重點句等)

關聯詞:

有個別人好像跟電話有濃厚的感情,只要拿起來,他就說個沒完。(條件)

標點符號的用法:

1、“嗞嗞……”(省略號:表示重複詞語的省略)

2、“喂……喂……喂……”(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續)

3、哎呀,我沒聽……(省略號:表示語言的中斷)

4、嘚兒啷……你們幾位怎麼回事?(省略號:表示重複詞語的省略)

5、開會嗎?……不開會。(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續)

6、討論嗎?……不討論。(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續)

7、不——對。(破折號:表示語音延長)

8、唱山歌來——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不怕灘險彎又多……(破折號:表示語音延長;省略號: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話裡有省略)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囉,我叫囉唆。

我的理解:姓氏中根本沒有姓囉的,編創者有意以“囉唆”命名人物名字,暗示此人說話絮絮叨叨,重複繁瑣,增強了語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對文中打電話人的諷刺意味。

寫作結構

(寫作順序、 文體的特點、段落劃分等)

1、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本段相聲採用了誇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囉裡囉唆、廢話連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通過這件事告訴人們,打電話與人交流要言簡意賅,這樣不僅節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2、文中打電話人的說話特點就是囉嗦,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用時長,別人不到半分鐘就能說完的事情,他打了兩個多小時。本來是約人看戲,結果電話沒打完,戲已經散場。二是從語言上看,他打電話的目的就是越人看戲,說了五六句,還沒說出要找誰;說了二十來句了,還沒有進入正題,廢話連篇。

主要內容

該段相聲諷刺了一個在公共電話亭打電話,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輕人。一句話就能說清的事情,他卻東拉西扯地花了兩個多小時,既耽誤了自己的事情,也耽誤了別人的時間。

注意事項

1、課外去搜集、瞭解更多的相關資料,體會相聲的語言特點和作者的創作意圖。

2、欣賞經典相聲視訊,與同學合作表演,進一步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魅力。

《打電話》說課稿1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綜合應用《打電話》(即:教材P132—P133)。如有不到之處,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下面,我對本課時的教學理念、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作如下的分析和說明。

一、說教材

教學簡析:《打電話》這節課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的綜合應用。是繼“烙餅問題”、“沏茶問題”“等候時間”之後又一次向學生滲透運用運籌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因此,我認為,本節課的目標應定位於:

1、讓學生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通過動手操作、畫圖模擬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

2、合作探究,讓學生親身經歷尋找最優方案的全過程;滲透“優化”、“化歸”的思想,

3、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運用,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親身經歷尋找打電話以及類似問題的最優方案。

教學難點: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運用優化的思想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表格、畫圖白紙等。

二、說教法學法

1、合理使用教材,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教材採用通知15人來探究方案和規律,學生要在課堂上從15這個數字開啟缺口,探究的過程比較複雜,時間要求比較多,我想學生探究效果不會好;於是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值班領導要通知7名醫生,值班領導有哪些打電話的方案”為探究載體,這樣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改用從通知7個人比較簡單的資料入手,更符合學生知識儲備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得到發展。鋪設好7通往15的橋樑。值班領要通知7名醫生,學生在用“擺”、“畫”的探究中更容易發現內在規律,問題更有可操作。

2、在“比較”中“優化”規律。

本課時在尋找打電話的最優方案過程中,學生由於知識水平的差異,設計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個通知”的方案,有“分組通知”的方案,當然也會出現“所有人不空閒”的方案。通過對這三種方案的展示點評與縱向比較,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體驗到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思想。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通過“10分鐘能讓多少人知道這個訊息?”這個問題,讓學生對發現的規律進行橫向比較,從而體驗到n個2相乘這一規律的價值所在,同時也在比較中優化了規律。、

3、多樣練習,滲透“轉化””思想。

本節課主要是圍繞“打電話”展開,探究最優化方案及隨之而產生的規律。像這樣的規律不僅蘊藏在“打電話”這一事件中,其實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有這一規律的存在,因此,在練習中,我呈現的是有關植物生長方面的練習和實際生活中“找朋友”這一遊戲的練習,將這兩個事件中蘊藏的規律轉化到“打電話”這一事件上,讓學生運用已經知道的規律使問題得到解決。

三、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突發事件,需要用電話來通知有關人到場。例如在上個星期天,市中心醫院

送來一名急診病人,情況十分的危急,值班領導要用電話通知7名還在休假的醫生趕回醫院。

2、提問:假如這位值班領導採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1人,那麼通知完這7名醫生,需要多長時間呢?(需要7分鐘)他怎樣通知需要7分鐘?(一個一個打)哦我們把一個一個通知的方法叫做逐一通知。板書:(逐一通知)那你們認為這個方法怎麼樣?(太慢)

3、揭題:既然大家都認為這種方法

太慢,太費時間,那你們能不能找一個省時的方法儘快通知到每一位醫生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打電話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打電話)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教材採用通知15人來探究方案和規律,備課時我認為這個資料太大,學生要在課堂上從15這個數字開啟缺口,探究的過程比較複雜,時間要求比較多,我想學生探究效果不會好;於是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值班領導要通知7名醫生,值班領導有哪些打電話的方案”為探究載體,這樣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改用從通知7個人比較簡單的資料入手,更符合學生知識儲備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得到發展。鋪設好7通往15的橋樑。

(二)、探究活動,解決問題

1、學生設計方案:剛接到學校通知,有一個緊急演出,讓我們學校的合唱隊去參加,離演

出時間很少了,合唱隊共有15人,

怎麼可以儘快地通知到這15個隊員呢?

要求學生幫這位值班領導設計一個省時的打電話的方案。聽清要求。

①、請同學們在小組中先說出各自的方案,然後在小組中推選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②、把方案設計的過程,用文字、圖形、顏色等符號表示在練習紙上。

③、想一想,你們小組設計的方法可行嗎?共需要幾分鐘?

說清要求,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既有要求,又不束縛;既放手又密切掌握學情]。

2、學生彙報設計方案,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設計方案,並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二和方案

你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和這個小組的方案是一樣的請舉手。我們來看一看方案2和方案1比較,為什麼會節省出時間呢?也就是說方案2採用分組通知的方法,節省了時間。

通過讓學生呈現各自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指導,既肯定和保護了學生的設計,又突出了教師的引領作用,滲透了優化思想,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了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的思想。通過對增加一分鐘通知幾個人的猜想驗證,既深化了知識,理解了方法,又能夠較好地解決了課本內容。

(三)、探索規律,應用規律

1、找規律。學生在探索最佳方案的規律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學生突破這個難點,我首先以圖形做鋪墊,通過“如果再多給你1分鐘,最多會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訊息呢?”讓學生產生猜想,在圖示的基礎上學生會驗證自己的猜想,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這個方案中規律的存在。其次,讓學生在表格中發現規律。學生在以前已經接觸過找規律這個知識點,並且也有了找規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們憑藉已有知識會發現表格中所蘊藏的規律。再次,通過歸納、優化規律,讓學生體會到N個2相乘這個規律的價值所在,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在驗證這個規律的存在。]

2、應用規律,解決問題在應用規律的時候,我通過設計基本練習、重點練習、拓展練習等幾種形式的練習,既深化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同時也體現了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