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熱】國小語文說課稿

說課稿1.7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國小語文說課稿

國小語文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荷葉圓圓,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設計理念、學生特徵、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評價設計、板書設計、教學感言,九個方面談一談本課的教學。

一、說教材

《荷葉圓圓》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4課,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語言活潑清新,課文洋溢著童真、童趣,特別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豐富他們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想像;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文中的插圖形象地反映了課文內容,課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部分。可以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詞語訓練。課後我會認的12個生字,是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我會寫田字格中的6個範字,是本課要求會寫的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安排,則體現了對語言積累和感悟的重視。

二、說教學目標

針對教材特點,我對本課的教學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能準確讀出生字並認清字形;

2.會寫是、朵等6個生字,書寫端正、整潔,筆順正確;

3.藉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夠提出不認識的生字,進一步掌握識字的方法;

2.能夠通過提問、引導、交流、反饋的學習經歷,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3.能夠用摩仿、創編的方法來表演,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良好習慣;

2.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情境美,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是,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情境美,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意識。

三、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學習活動中,我既是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還是課程資源與課堂學生的連結者。起著一個橋樑的作用,連結著課程資源與學生,促使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孩子們與課堂資源產生互動,維持40分鐘的學習熱情,成為學生的真正主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優質資源,高效利用,才能夠充分享受現代遠端教育課程資源帶給我們的無限精彩!因此,我把課堂教學思想定位在"以生為本,順學而導,以學定教,"的'層面,以現代遠端教育課程資源為輔助教學的基本環境,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努力創造學習情境,營造"課程資源教者學生"的三維教學空間。本課教法採用創設遊戲情境,進行識字教學,採用情感導讀,體會小精靈快樂的心情,讓情感誦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本課學法採用自主合作學習策略,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識字,通過感情朗讀來體會情感,通過合作表演來訓練語感,力求讓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達成統一。

四、 說學生特徵

我執教的班級有43人,都是農村孩子,他們對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夏天是炎熱的,知了在樹上唱歌,荷花綻開了笑臉,小夥伴們在小河裡捉魚摸蝦,還能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學生識字興趣比較高,識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生字,學生摩仿能力較強,能夠根據要求或一定的情境性表演。但是,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在學習中隨意性非常明顯,渴望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讚許。另外,學生的語言表達,還不夠規範,為了使他們正確運用理解語言。在課堂上,必須聯絡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我做了以下的教學準備。

五、說教學準備

教學環境屬於多媒體環境,我充分的運用了農村國小現代遠端教育資源的優勢,因此我準備了荷葉圓圓課件,還準備了生字卡片、圖片和頭飾。下面我較為細緻地說說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由六個環節組成:(一)謎語匯入、初讀課文;(二)設定情境、識字寫字;(三)看圖讀文、品味欣賞;(四)編臺詞、演一演;(五)課堂拓展、詩畫欣賞;(六)小小練習、快樂完成。

(一)謎語匯入、初讀課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良好學習的開端,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我班學生喜歡猜謎語,所以我就尊重學生的愛好,採用讓學生邊欣賞荷葉圖邊猜謎語的方式引入課。上課伊始,我先出示資源:一把大傘綠又圓,夏天站在水裡邊。讓學生猜謎語,欣賞荷葉。再說一說荷葉的樣子,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課題,荷葉圓圓,然後課件出示課文插圖,美麗的池塘裡有哪些可愛的小精靈呢?播放情感誦讀,孩子們小聲朗讀。從而完成初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內容。用謎語匯入,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優美的情境,更能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二)設定情境、識字寫字。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我創設了青蛙寶寶學生字的情境,用簡單有趣的遊戲,把整個識字過程串聯起來,符合兒童心理特徵,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感受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

遊戲①和生字娃娃打招呼,比一比,看誰認識的生字多。讓會認的小朋友講講,自己是怎麼認識這些生字的?給這些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幫助其他的小朋友來識字。

遊戲②捉迷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藏在課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來,作上記號,把生字多讀幾遍。遊戲③加上動作來識字,如我分別出示搖、蹲的生字卡片,學生邊讀邊迅速做出這個字表示的動作。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等多種感官,加深了對生字意思的理解。寫字指導,由課件演示筆順,清楚規範。寫字時播放舒緩音樂,孩子易於接受,也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識字環節,以青蛙寶寶學生字為引子,把整個識字過程串聯起來,將生字的學習過程放置到,學生喜愛的遊戲情境中,喚醒學生的生活經歷。調動學生的情感積澱,歷經讀準字音,分辨字形,嘗試運用的認知過程,還識字教學為生動可親。青蛙寶寶學會了生字,到荷塘裡找他的朋友去了,朋友們在做什麼呢?

(三)看圖讀文、品味欣賞

進入教學第三個環節,看圖讀文、品味欣賞,我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孩子們學習小水珠的段落,出示課件(小水珠段落),聽朗讀、自由讀,自由發表意見,小水珠說什麼了?小水珠為什麼說荷葉是他的搖籃呢?小水珠躺在搖籃裡心情怎樣?好,我們來演示學著小水珠的樣子。我來描述:一陣風吹來,荷葉晃到左邊來,晃到右邊去,小水珠在裡邊滾過來滾過去,小水珠舒服嗎?好玩嗎?請你們把心中的高興讀出來。然後總結出學習小水珠段落的方法。讀文、提問、交流、演示、再讀文。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分別學習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的段落。孩子們在小組內讀給大家聽,幫同學糾錯,相互提問、討論交流,學習彙報時,老師加強情感誦讀指導,讓孩子們在讀中,體會小精靈們快樂的心情,順勢完成詞、句訓練,用"透明"說一句話,給小青蛙的歌編上歌詞唱一唱。這個設計既是在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訓練,也是在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還是針對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的心理特徵,做的一個轉移。比較一朵與一朵朵,訓練學生的語感,讓孩子們想象"美麗的荷葉還是哪些小精靈的什麼呢?"孩子們會想到很多很多,如"荷葉是小蝌蚪的家園。""荷葉是小蝦的雨傘。""荷葉是小朋友的遮陽傘。"讓孩子們想象飛起來,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潛能。先扶後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個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生資源、教材資源、課堂生成資源、多媒體資源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自主學習、自主交流、合作探究,體現了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的新課程理念。荷葉帶給大家這麼多的快樂,我們來演一演。

(四)編臺詞、演一演

進入教學第四個環節,編臺詞,演一演。表演之前讓孩子們美讀課文,再對照板書背誦課文,課件出示情感誦讀,孩子們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朗讀,評一評朗讀小能手,讓文字意義和作者情感,在朗讀中自發建構起來,為後面的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礎。接著讓孩子們編臺詞,一組編一段,推薦一名上臺表演。快樂的表演開始了,播放音樂,老師旁白:荷葉圓圓,荷塘里長滿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大夥兒都喜歡荷葉。你們看,亮晶晶的小水珠來玩耍啦,小蜻蜓也迫不及待地飛來了,四個小朋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演一演,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交流合作,從而在鍛鍊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

(五)課堂拓展、詩畫欣賞

荷葉真美啊!讓我們來欣賞幾幅畫吧,播放詩畫欣賞"江南可採蓮,蓮葉荷田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圖精美典雅,寫荷詩雋永幽芳,在不經意中對孩子們進行了美的啟迪。

(六)小小練習、快樂完成

欣賞了美麗的圖畫,小朋友們該做作業啦,(課件出示)作業,詞語練習、句子練習,作業量適中,能有效地檢查學習效果。小小練習由(課件出示),既能吸引學生,又能及時地訂正答案。

(七)、說評價設計

對於本課教學,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將評價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參與學習的情況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評價學生的情感目標,是否實現收集反饋資訊,採取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價認知目標是否實現重視形成性評價,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語言,從正面加以引導。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將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簡潔、美觀,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僅能幫助學生理清課文層次,還有助於學生的背誦。

(九)說教學感言

這堂課趣味性強、活動性強,充分利用了各種教學資源,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孩子們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通過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情境和主要內容,而且能培養他們熟讀能力、想像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作意識。若有學生讀不好的時候,會再給他們機會,進行指導,讓他們自信地坐下。在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裡,我和孩子們共同渡過了一個美麗、清涼的夏日。我的說課完畢,懇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國小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是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是“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僅是開心的笑聲,還有更多的思考”。本課緊扣單元主題,是一個十分幽默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別出心裁的結局充分體現了故事的精彩性和幽默性。

(二)教學目標。

1.自習生字,掌握11個會認的字,12個會寫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裁縫和顧客對話的語氣。

3.理解課文大意。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讀出裁縫和顧客對話的語氣。

難點:瞭解幽默故事的特點,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分角色朗讀法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人物較少但是性格區別大。課文主要是通過對話描寫來推進故事的發展,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充分體會故事人物的性格,並在朗讀過程中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發現點拔教學法

作為故事性文字,難點在如何感受故事的趣味性,體會課文的特點。要注意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指導學生體會故事人語氣的特點。

三、說學法。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課前要做好預習,瞭解課文內容,對不認識的生字學會自己查字典,對不熟悉的詞語自己標記出來,在課堂上提出來集體討論。對課後習題在預習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分角色朗讀法

這篇課文語言幽默。要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過程中體會故事人物的說話特點。通過朗讀能大致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要結合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習題,緊扣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一)佈置預習,課前交流: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註上音並識記字形、字義。

2.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並思考為什麼。

(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由五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匯入新課。課件提出問題,一個慢性子裁縫和一個急性子顧客遇到一起會發生怎樣有趣的故事呢?,激發學生的上課興趣,引出課題。

第二部分:整體誦讀。1.學生自由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理出形象,並思考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說話語氣的特點。

第三部分:學習生字。1.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課的主旨,歸納生字、詞語。積累優美的句子。

第四部分:通過朗讀和學習課文文段,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主旨。

第五部分:拓展延伸和總結。

1.默讀課文,完成課後表格。並藉助表格複述故事。

2.思考,如果裁縫是急性子,顧客是慢性子,他們之間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五、說課小結

本課講述了一個幽默生動地故事。作者並沒有用華麗的語言過多地渲染鋪墊,主要是通過人物對話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本課的難點在於如何通過朗讀課文體會人物語氣的特點,感受故事的幽默性。要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去感悟人物對話的幽默性,從而感受到故事的幽默性。本課生字較多,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詞語來學習。

國小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等我也長了鬍子》是西版國小語文第四冊識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這是一首構思巧妙的兒童詩,全詩共分為五節。詩中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思維活躍、孤獨的小男孩。作者並不從正面點出發,而是發揮想象,用詩歌的形式,展現出一幅幅小男孩長大後與自己的孩子相處的生動畫面,與現實生活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內心需求。整首詩語言詼諧,自然活潑,表達準確,道出了兒童純真的希望,讀起來饒有風趣。

2、學情分析:我班大多數孩子的家長都是在外打工,孩子長期不在他們的身邊,而他們對孩子們的需求也不甚瞭解,反而卻不住的要求孩子要達到這樣那樣的要求,所以的孩子們不但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甚至還可能出現逆反心理,所以課文裡的爸爸所做的一切,也正式我們現在的孩子想要的。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用自己的方法記住8個字。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喜歡怎樣的爸爸。

情感目標::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願並寫出來。

4、教學重難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結合實際,在讀中體會詩歌中的感情,喚起兒童生活的體驗。

5、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首歌的動畫;課前佈置學生先把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寫下來。

學生:寫好自己想要對爸爸說的話。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主動體驗,在不斷的參與過程中,主動性、創造性才能進入最優化的境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情感的變化,始終把情感置於閱讀的首位,把喜愛,興趣當作閱讀的入門嚮導。課一開始,以學生熟悉的畫面來引入課文,很自然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師在學生的讀讀說說中,不斷調動主題積極的個性化的'閱讀動力,使課堂書聲朗朗。

語文課,重在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利用多媒體課件、課文內容為學生搭建了一座由理解到運用的橋樑,引導他們將課文內容與生活經驗聯絡,大膽地展開聯想,把學會的課內外知識活學活用,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語言積累內化為語言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一>動畫激趣,引入課題

播放《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首歌曲的動畫,然後讓學生說說小頭爸爸怎麼樣,並問:誰能談談自己的爸爸,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讀文識字

讓學生自由讀文,說說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麼?再指名讓學生讀文,其他同學勾出生字和詞語,自己讀一讀,然後在小組內識字,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三>、讀文感悟,詩情剖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並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將課文完整自由讀兩遍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或好朋友聽,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讀後老師檢查讀的情況,對讀得好、有進步的同學提出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閱讀的自信心。

接下來的環節在同學們已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同學們通過談一談讀文後的體會、讓同學、老師來評一評、你還有哪些讀書的形式等等,漸漸在讀中感悟、體會,讀出感情。在讀一讀、說一說的過程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體會跟給帶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最後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有感情讀文。

四、仿說練習。

課文教學到這裡,同學都知道了作者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那麼你以後想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請小組的同學討論交流,然後仿照課文,把你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昇華感情

五、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13

等我也長了鬍子

(圖)

(文)

去探險

有個小孩子講故事

做個好爸爸

(貼上鬍子)

去動物園

整堂課教學,我始終把時間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感受文字的美,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輔以思,議,評,說等手段,來培養他們能力,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喜歡學習語文。

國小語文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新課標人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第8課《月亮的心願》第二課時。這篇文章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為線索,藉助小女孩珍珍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遊的事,讚揚了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美好品質。

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月亮心願的含義和小女孩美好的心靈。

教具: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目標】

1、鞏固識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為別人著想。

〖教學過程〗

一、首先是複習生字匯入

二、細讀討論

1、然後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說說月亮姐姐的心願是什麼?通過上一節的學習,學生很快就說出來:(板書:好天氣下雨)

2、我就問他們:“月亮姐姐為什麼這麼奇怪,變來變去的?”讓同學們帶著問題齊讀1、2自然段,同時結合插圖一想想:月亮在笑什麼呢?通過朗讀,有的學生說:“她看到小女孩的揹包裝滿了食物,小女孩在睡夢中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所以笑了。”“這時候呀,月亮姐姐就想到要跟太陽商量,讓明天有個好天氣,這是為什麼?”同桌互相討論一下。通過討論,同學們會說:因為月亮看到小女孩為郊遊準備得那麼充分,想讓孩子們高興地去郊遊。所以想讓明天有個好天氣。(哦,原來是這樣。)月亮姐姐在找太陽公公的途中,又經過另一家的窗前,她看到了什麼?

3、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插圖二:

月亮姐姐的表情與第一幅圖中有什麼不一樣?孩子們搶著說:月亮姐姐皺起了眉頭。“發生什麼事了?”讓同桌帶著問題分角色讀一讀課文的4—7自然段。讀完後結合插圖說說你知道了什麼?當有的孩子說出珍珍的媽媽病了,躺在床上,珍珍正端著一盆水走來過時,我趁機問:“你們猜猜,珍珍要幹什麼?”有的說要給媽媽洗臉,有的說幫媽媽擦汗等等,我打鐵趁熱,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除了這些,她還會為媽媽做些什麼事呢?”孩子們紛紛說:喂媽媽吃藥、做飯給媽媽吃等等。“郊遊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呀,珍珍想不想去?為什麼?”有的學生說:珍珍不想去。因為她不能丟下生病的媽媽自己去玩。“你知道珍珍的心願是什麼嗎?”讓男女同學分角色讀志媽媽和珍珍的對話後再回答回答問題,有的學生說:珍珍想照顧媽媽。(板書:照顧媽媽)“你覺得珍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引導學生說出:珍珍是一個懂事、有孝心、愛媽媽的好孩子。(板書:懂事、有孝心、愛媽媽)學到這裡,我就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讀4——7段。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情境中自讀感受語言,有助於增強語感、發展語言,並且能夠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課文,對於理解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幫助。]

“聽了珍珍和媽媽的悄悄話呀,月亮姐姐什麼話也沒說,悄悄地走了,她的心裡在想什麼呀?”讓學生默讀第8段找出答案。學生很快就就找出來了,大聲說:月亮姐姐想讓明天下雨!

問:“月亮為什麼要改變心願呢?”引導學生理解:因為下雨了,大家都不能去郊遊了,就可以等著為照顧生病的媽媽而不能去參加的珍珍了。“這時候呀,月亮姐姐皺了皺眉頭,作出了一個決定,你想知道是什麼嗎?快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很快,有聰明的`學生說:月亮姐姐先讓雷公公下了兩天的雨,這時,珍珍媽媽的病已經好了,再讓太陽公公有個好天氣。問:“你知道月亮姐姐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嗎?”這時候,很多學生都能大聲地說出來了:讓孩子們一個都不少地去郊遊。(板書:讓孩子們一起快樂地去郊遊)“月亮的心願實現了沒有?”學生大聲說:實現了。“你高不高興?(高興)那就帶著你的感覺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吧。”

接下來,讓同學們看著板書,回答問題:你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麼?在父母生病或不舒服時你是怎麼做的?

三、朗讀課文

最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8、月亮的心願

(sorry,板書設計內容貼上不了)

本課板書我以一顆心為造型,以課文的標題為中心,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為線索,形象生動地將課文內容躍入眼前,看起來簡潔明瞭,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有利於引導孩子們理解課文,學會怎樣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國小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介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是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組安排的一種學習形式。“遨遊漢字王國”是由“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兩個板塊組成。“有趣的漢字”分別從字謎、有趣的諧音、漢字小笑話、漢字的起源等方面揭示了漢字的神奇性和趣味性。“我愛你,漢字”分別從漢字的演變、錯別字的危害、漢字的書法藝術、漢字的魅力等方面,讓學生了解中華漢字的燦爛文化。

2、教學目標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標對學生綜合實踐性學習活動重視的具體體現。它相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通過本組的學習,學生可以瞭解到漢字歷史的悠久,知道漢字記錄並承載著中華的文明;同時還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漢字在今天同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明白漢語如今在世界上影響的逐步擴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和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根據本組教學的要求,結合實踐活動的特點,聯絡學生的`實際,我在摸索中制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初步瞭解漢字的起源,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自豪感。

2、認識簡單的甲骨文,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閱讀教材中的材料,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蒐集有關漢字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2、學生收集有關象形文字文字的資料,通過對這些象形文字的組合、聯想,瞭解會意、指示等構字方法。

3、策劃並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感受漢字的趣味,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自豪感。

3、教學重點:

初步瞭解漢字的起源,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4、教學難點:

理解會意字、指事字的構字過程,策劃小組活動。

二、說學情

國小五年級的學生,身體和心靈兩個方面都在快速的成長,對於知識的追求也與日俱增。五年級學生可以很完整地畫完一張畫,有些機靈的學生可以按照大人的意圖出色地完成一件事,他們的想象力已經接近現實生活。但是五年級學生在這種轉變過程中,有時受特殊因素影響會過於現實化,缺乏天真活潑、敢想敢幹的創造性心理。

三、說教法

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為我們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前所未有的條件,因此,現代教育越來越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並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建構主義認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1)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能體現出學生的首創精神;(2)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將知識“外化”);(3)要讓學生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資訊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實現自我反饋)。

四、說學法

新課改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本課學習中我提倡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為這樣能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親自參與到豐富、生動的實踐活動中去,經歷了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出示學生不熟悉的小篆字型,讓學生對漢字產生好奇,激發其學習興趣。

2、通過對“文字”的解釋來引導學生對“漢字”下定義。

(二)漢字的產生

1、讓學生了解文字出現以前人類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並通過小組討論,使學生主動發現“結繩記事”的缺點。

2、通過傳說中倉頡獨特的形象,激發學生對“倉頡造字”故事的興趣,並體會倉頡造字的偉大意義。

(三)有趣的甲骨文

1、出示“甲骨文”圖片,讓學生對甲骨文產生直觀上的認識。

2、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識別簡單的甲骨文。

3、小組間競賽,認識更多的甲骨文。

(四)制定小組活動計劃(作業佈置):

因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綜合性學習”,對小組活動還不太瞭解,所以我在第一課時只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初步制定出活動計劃。這也是本課的一個作業,我在課前為學生製作了小組活動計劃表,在課堂也會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

(五)總結:

1、讓學生談談對漢字有了什麼新的認識,引導學生產生對中華民族偉大文化的自豪感。

2、通過對這一段文字的朗讀,加深傳承中國文化的責任感。

六、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主要以漢字的產生為線索,加以教師範寫甲骨文,能讓學生對漢字的產生產生系統且直觀的認識。

國小語文說課稿6

國小語文S版第二冊24課《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結合我對課文的分析與理;一.知識與能力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 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進行分角色表;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麼回事;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調動學生主動參 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低年級學生;2.培養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分組表演,

國小語文S版第二冊24課《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課文講的是一隻小兔偶然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 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獅子提出質疑,並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咕咚”原來是木瓜成熟掉到湖裡發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訴大家:聽到或遇到任何事 情,一定要動腦筋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這篇課文情節通俗易懂,但是篇幅較長,共有12個自然段,並且有較多的對白。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結合我對課文的分析與理解,並且充分考慮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學習“?” 、“?”兩個新部首。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進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麼回事。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培養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分組表演,實現師生多邊互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育學生凡事要講根據、眼見為實,不能道聽途說,盲目地下結論。

根據這三個維度的目標要求,我採取激趣促讀、創設情境的教法,做到教與讀結合、扶與放結合。引導學生採取自學探究、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來學習這篇課文。力求建設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讓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一.識字、寫字。

二.理解並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表演課文。

教學難點為:

瞭解課文主旨,體會“聽到任何事情,都要動腦筋想想或去看看,才能瞭解事情的'真相。”

這 篇課文的教學設計為兩課時。第一課時讓學生初讀課文,理清層次,通過合作學習,將課文中的大量對白組成小劇本,進行表演,再以句帶段,以讀帶講,深入分析 課文,理解文章中心。第二課時主要學習生字、書寫生字。運用多種形式,將枯燥的生字教學滲透於有趣的遊戲、情境之中,通過摘木瓜、開火車的遊戲,讓學生輕 鬆愉快地學習生字。

以下我著重對第一課時的教學做進一步說明。

一. 創設情境,設定懸念,激趣匯入。

好 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正因為如此,我運用激趣匯入,進行猜謎語、聽聲音比賽。利用課件引導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渠道運作起來,積極參與到學 習中。而且我還特別設計了個別聲音用耳朵比較難以辨別,學生只好用眼睛揭開謎底,從而初步接觸課文“眼見為實”的主旨。最後出示“咕咚”的聲音,讓學生猜 猜這樣的聲音通常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模擬發“咕咚”聲,從而引出課題。並且告訴大家:千萬別小看這個有點奇怪的聲音,它可在森 林中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呢。

二. 初讀感知,理順層次。

通過教師的範讀和學生自瀆,讓學生解決三個問題。

1. 文章有多少個自然段落?

2. 課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動物?

3. 根據插圖,複述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這 個環節中,儘可能多的讓學生複述故事,出示課文中的四幅掛圖,要求學生按照“誰、在幹什麼、為什麼這樣”的順序,完整地說說每幅圖的意思,並且集體評議。 發揮師生評價的作用,促進學生的認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理清了課文的脈絡,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並且為下一步的合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 礎。

三. 摳對白,製作小劇本

善於讀書的人,會把書越讀越薄。意思就是說在理解的基礎上,要自己會歸納和總 結。善於學習的人,同樣會把課文越學越精簡。這篇長課文,情節卻很簡單,對白比較多,我便引導學生自己用筆劃出所有的對白,組成一個小劇本,養成不動筆墨 不讀書的好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薰陶感染和示範作用,因此,我通過插圖和創設情境,讓學生把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經過老師和學生 之間的表演,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表演,小組和小組之間的表演等多次反覆的朗讀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來體會短小的劇本所表達的故事精髓。

四. 分組合作學習

葉 聖陶先生曾說:教是為了不教。而傳統的教學弊端在於:教師用煩瑣的教學分析佔用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事實上,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當學生有迫切的學習 興趣,並且這篇文章又簡單易懂,我便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夥伴;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甚至可以自由選 擇學習的方式。使課堂上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資訊交流呈現出雙向和多向互動的局面,從而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

有了小劇本作為主線,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或者幾句對白,找到課文出處,學習探討整個段落中小動物的心理活動、動作反應、表達情緒的關鍵詞、朗讀的語氣等等。

通 過小組討論,孩子們在全班交流了學習成果。如小兔的第一句對白,出現在第二自然段,孩子們緊扣“撒腿就跑”的這個動詞,抓住小兔膽小的心態。充分發揮想 象,“咕咚”究竟是個如何可怕的東西。學生還能結合生活實際,形象地模擬“撒腿就跑”這個動作。其他動物的盲目跟隨、慌亂緊張,獅子的好奇大膽、要一探究 竟的場景都在合作學習中一一再現。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情感體驗之後,帶感情朗讀便水到渠成。此時再次讓學生整體朗讀全文,進行總結,完成“總—分—總”的課文學習結構。

五. 動腦動口,昇華主旨。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綜合性學習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要結合語文學習,觀察自然,並結合社會活動,用語言或圖文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所以在《咕咚》這課的設計中,我設計了一組問題,進行口語表達練習,並給孩子留下情感發揮的餘地。

1. 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種動物,為什麼?

2. 你想和他們說些什麼?

3. 以後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麼辦?

通過課文的學習,和這一系列的問題,讓

學生領悟到“凡事要動腦筋,要眼見為實,不要盲目跟隨別人。”的道理,使課堂有效地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情感體驗。

六. 作業練習,課內外結合。

我設計了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評一評等自主選擇練習,體現了學習的層次性、綜合性。

七. 板書設計 24.咕咚

小兔 撒腿就跑

狐狸 跟著跑 虛驚一場 猴子、小鹿、松鼠 亂哄哄

眼見為實

獅子 看 木瓜入水

國小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魯濱遜漂流記》。本單元是外國名著單元,引導學生讀外國名著,瞭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內容。《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寫的長篇歷險小說,魯濱遜是書中的主人公。課文首先為我們呈現了這篇小說的梗概,幫助學生整體瞭解內容。隨後課文摘錄了小說中魯濱遜流落荒島生活的部分,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樂觀堅強、聰明能幹的主人公,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驗,直面困境、分析困境的態度,對我們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二、說教學目標

1.會寫“懼、悽”等14個字,正確讀寫“航海、荒島”等詞語。

2.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瞭解大意。

3.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激發閱讀原著的願望。

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瞭解大意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激發閱讀原著的願望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引導學生以讀為主,感知課文,認識梗概,瞭解其特點及作用,片段閱讀時,補充相關資料進行活動設計,開展課堂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引導閱讀討論、適時點撥,從而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受到啟發,激發閱讀原著的願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題匯入

創設情境,引導想象:如果一個人流落到了荒島上,沒有電,沒有食物,生活資料極度匱乏,他將怎樣在荒島上生活下去呢?

引起學生的興趣,探究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2.利用課件,檢查生字詞認讀及書寫。

3.檢查預習。

(1)瞭解作者笛福。

(2)在預習時,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與別的文章有什麼不同?(課文由梗概和節選兩部分組成)

(3)瞭解什麼是梗概。(大略的情節。節選是小說中節選的部分,小說用的是第一人稱的寫法,而梗概採用了第三人稱來寫)

(4)讀了梗概,誰能說說這部小說的大概內容?(魯濱遜遇險漂流到一個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

(5)梗概中介紹了他遇險後,在島上都做了些什麼?(簡略地說,兩三個字:動詞+名詞:搬物品、搭帳篷、打獵、捕魚、養山羊、種麥子、救野人、救船長、回英國)

(6)從梗概中,我們可以看出小說的重點部分會是什麼?(寫他在島上遇到的困難,他怎樣想方設法克服的)

(三)閱讀梗概,瞭解內容

1.默讀梗概。思考,魯濱遜面對著哪些困難呢?他又是怎麼克服的?指名學生回答。(先說困難,再說方法)

2.想一想,除了面臨物質生活上的苦難,他還面對著什麼困難?(孤獨)

3.面對困難,魯濱遜是怎樣做的?讀梗概第4-7自然段。

4.用小標題的方式列出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

提示: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羊種麥→救“星期五” →回到英國

(四)瀏覽節選部分,體會精彩之處

1.剛才我們讀了小說的梗概。在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寫得引人入勝。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文章的節選部分。先請大家快速瀏覽,看看這個節選部分主要寫了什麼。(寫了兩個內容:一是在島上的生活情況:用刀子刻柱留痕記錄時間,把船上的東西搬島上,沒有工具用很吃力,每天到處尋找食物。二是對自己生活的思考:羅列自己的幸與不幸,好處和壞處。)

2.哪一內容最精彩,深深地打動了你?為什麼?(鼓勵學生回答)

3.分小組讀好處和壞處表,思考,從這個表格裡,魯濱遜對自己的遭遇有了什麼看法?用文中的一詞來概括。(焉知非福)

5.理解焉知非福的意思。(儘管自己流落到荒島很不幸,但是通過比較下來魯濱遜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這反映了魯濱遜心態的變化,由沮喪到樂觀)

6.從第9-10自然段中,我們看到了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板書: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7.讀句子“總的來說,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並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

小結:正是因為他的樂觀向上,他才有活下去的'勇氣,才不再去抱怨老天的不公,才能一心一意地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才讓他的日子越過越好。魯濱遜的這種做法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我們遇到不利環境的時候,就要像他一樣,直面現實,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增強跟困難作鬥爭的信心。

(五)深入探究,感受人物

1.默讀節選的片段,說一說魯濱遜克服了哪些困難?他的心態發生了什麼變化?你覺得魯濱遜是一個怎樣的人?

2.哪些事例體現出魯濱遜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板書堅韌不拔的意志)

面對現實,勇於行動,自己動手創造生存條件;靠十幾粒麥種反覆收種,經過四年才吃到自己種的糧食;發現野人後,克服恐懼,勇敢地與之周旋並救出星期五。

3.哪些事例可以看出魯濱遜有豐富的生存知識和技能?(板書豐富的知識技能)

(1)趕在大風將大船打得粉碎之前把一切有用的東西搶運上島。(知道工具的重要性)

(2)選址建房:選擇了一塊有水源、可以防禦野獸的地方,用木頭和船帆搭起一座簡陋的帳篷。那兒可以看到海面……(自我保護意識強、有建築的知識和能力)

(3)打獵、種養畜牧(狩獵的技能、時令節氣的知識、動植物養殖的知識和技能)

(六)課文小結

本文講述了魯濱遜流落到荒島,不怕困難,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靠著自己的智慧與毅力,在島上蓋木屋,用記日記的方式排遣、給自己加油打氣等生活情節,表達了魯濱遜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課文的編排特點及故事的發展提煉內容,概括板書,最後總結中心,突出魯濱遜的精神。層次清晰地幫學生串起內容,感知人物形象,受到情感薰陶。

國小語文說課稿8

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說的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語文教材中第22篇課文《金子》。課文講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便留下種花,終於獲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訴我們要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穫是不現實的。課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蘊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培養學生觀察、想像及朗讀能力的好材料。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和方法,學會“坑、附”等10個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2、過程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創設情境,討論、朗讀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體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終於獲得了成功,讓學生懂得想要通過意外的收穫獲得財富或成功是不現實的,必須付出誠實勞動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知識技能目標: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和方法,學會“坑、附”等10個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2、情感態度目標:體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終於獲得了成功,讓學生懂得想要通過意外的收穫獲得財富或成功是不現實的,必須付出誠實勞動的道理。

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教學內容中顯性存在的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中,在教師的引領下,從書面語言中獲得資訊;教師要努力構建學生、文字、教師之間的對話平臺,引導學生探究性、創造性地感受、理解、評價、鑑賞文章,讓學生領會到內容中隱性存在的情感、思維和精神的同時,還要超越文字,連結生活。

教學安排:

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通過圖文對照,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語境中理解生字新詞,指導兩個字“甘”(獨體字,注意筆順)“錢”(左右結構,形聲字);引發猜想,建構閱讀話題,能基本說出本故事的大意。

第二課時:藉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幫助他們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彼得·弗雷特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真金的曲折過程,教育學生向彼得·弗雷特學習,培養自己靠誠實、勤勞獲得成功的高尚品質。另外,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課文的基礎上,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情感,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

國小語文說課稿9

一、 說教材、說學情

這是一篇根據《左傳》改寫的歷史故事。課文簡練的筆觸,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了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個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四年級學生閱讀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不過這種歷史題材的文章,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方面,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要求,我擬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瞭解課文大意。

2、 正確 、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 藉助課文具體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一心為公的精神。

三、 說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嫩聯絡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素質教育新思想和語文課程標準新理念,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我會通過初讀 指名讀理解文章層次;討論 分角色讀,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最後,在通過複述文章,進行點評,理解祁黃羊崇高的思想境界。

本節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法指導:

1、自讀自悟法,以讀促講,以讀促悟,以讀悟情。

2、不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勤於動筆,樂於思考

3、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流程

(一) 談話匯入

1、揭示課題,簡介祁黃羊在晉國的'身份,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在讀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談課文講了什麼故事,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2、初讀之後,鼓勵學生質疑,教師提煉重要問題。

(二)精讀課文 重點感悟

指導學生精讀可以從人物的對話入手,感悟祁黃羊一身正氣,一心為國的精神。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2、在討論交流中,理解 “幾個大國 ” “征伐”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辭職的原因。板書:因病辭職

出示第三自然段 討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怎麼一回事?

1、理解 外舉不避仇

① 引讀悼公和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體會悼公對祁黃羊的重用和信任。從祁黃羊“想了想”“鄭重”體會舉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②引導讀第二次對話,體會祁黃羊的公私分明,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指導分角色對

2、理解內舉不避親

① 自讀8到11段,你體會到了什麼?

② 從“只有”“想了想”“鄭重”這些詞語中體會祁黃羊舉薦兒子是無奈而慎重的決定。從悼公的驚訝神態和反問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出人意料的。

③ 指導學生讀好祁黃羊的話,理解祁黃羊舉薦兒子的原因。

(三)小結

採用即興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評議: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總結全文。

國小語文說課稿10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首詩歌。詩歌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以一個山村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抒發了少年兒童嚮往北京的強烈思想感情。

通過本課的教學激發學生對首都北京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理念:

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直觀入手,以活動教學為主,培養合作意識,注重調動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和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十三個生字、兩個偏旁“心、方”。學會寫本課生字。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激發主動識字的願望和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和朗讀教學是重點

難點:是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感情激發。

教法、學法:

課文理解方面:採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法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通過學生喜歡的萬里長城和天安門入手,引起他們的興趣,當他們知道了北京還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和建築,就產生了很想去看看的思想情感,有助於對課文中“我”的心情的理解。然後通過範讀、自讀、分角色讀、表演讀、配樂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聽國歌、看升旗儀式、讀句子、唱歌曲等活動,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識字方面:主要採取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去識字,然後通過“吃水果”的遊戲,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逐步培養想去識字、主動識字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去過北京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北京?(指名2—4位)。

2、聽了他們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你有什麼想說一說嗎?引出(北京太美了!我真想去看一看……)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有這個心願,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第11課《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裡,請齊讀課題兩遍,板書課題,分析生字“想”,並組詞、造句。

(二)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字音,分清字形。

(2)從課文中,你讀懂了什麼?課文共有幾句話?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字卡(1)開火車讀(2)組詞造句,反饋課文內容(一個山裡的孩子想到北京看升旗儀式)3句話。

3、師引:(請說說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把它讀出來)

“我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齊讀。

4、師:對呀!他為什麼這麼想去看看呢?請同學們看掛圖。

(三)學習一、二句話,出示掛圖。

1、觀察掛圖,你看到了什麼?文中的小朋友“我”生活在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圖:近處的大樹、房子、竹椅、石桌、一座連一座的'大山,圖片,媽媽和孩子

文:彎彎的小路,大山。

2、誰能想像一下,圖中的媽媽在給孩子說什麼?假如你是媽媽,你會拿著天安門圖片對孩子說些什麼?(自由說,指名說)

(孩子,你要媽媽學習,長大到北京去。孩子,知道嗎?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3、誰能用課文中的話說說?指名一、二句師生,生生互評鼓勵你們讀的真好,老師也忍不住想讀讀,可以嗎?(可以)(生評)

4、齊讀,突出重點詞“遙遠”誰來解釋給大家聽?(路程非常地遠)

5、朗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

6、個人,小組夥伴賽讀,師生互評一、二句。

7、同學們,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這麼壯觀,此時此刻,如果我們也參加升旗,你會怎樣做?我們一起做做看,播放國歌,升國旗,同學們跟著唱了國歌,行了禮,能說說你心中的感受嗎?

現在,我明白了,這個山裡的孩子家離北京那麼遙遠,從來也沒去過北京城,而北京城裡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又是這麼壯觀,怪不得這個孩子這麼想去北京親眼看看呢,讓我們把這種迫切的願望用朗讀表達出來吧!(指導讀第3句)。

8、質疑,為什麼要重複“我多想去看看呢?”(非常非常想去,很想很想去)。

9、誰能讀好這一句,讀出“我”想去的心情?(自由讀,指名讀,評價)

同學們讀的真精彩,讓我們深深地體會想去的心情,齊讀。

(四)選擇你喜歡的[內容來於Y—Y_課—件_園]方式自由朗讀,並背誦。

(個別,小組,同伴,彙報朗讀,背誦情況)

(五)通過聽介紹,感知體會課文內容,你想對北京說些什麼?

1、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對你說:”小組交流說一說。

2、現在老師要當一次記者,把你的話錄下來,寄給北京市的市長,一定要把你最想說的說出來!(1)說(2)讀

我還想帶同學們唱一去《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歌給北京聽,可以嗎?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3、朗讀全文並談感想。

(六)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祖國首都北京和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許多同學對北京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都像文中小朋友一樣,想到北京看看。課下,請同學們繼續蒐集有關北京的資料,我們將召開一次“我愛北京”的主題班會。

國小語文說課稿1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假如》這篇課文。課文可分為兩個課時,我現在要進行的是第二課時的說課。

一、 說教材

1、教材特點

本單元的開篇的導語是“如果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很多東西給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點出了本單元的專題是關於愛的,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主要在於培養學生對他人、對生活、對世界的愛。《假如》這篇閱讀課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

2、課文內容

它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編排的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課確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由於閱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我把這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定在著力培養學生的書面語言能力(即閱讀能力)。那就是學生能理解課文,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從而在朗讀中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體品讀,相互賽讀,學生輪讀,整體悟讀,使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我把學生的自我閱讀,並在讀中得到自身真實體驗貫穿本節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啟發學生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願望,並嚮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要求,結合第一學段國小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在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品讀中能激發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啟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編排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本課以“教——扶——放”為主線的指導思想,以“對話式”閱讀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啟發探討等方法為輔,採用現代教學手段,配合多媒體與板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說學法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根據這一基本理念,通過“讀讀—說說—議議—讀讀”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激趣匯入

第一學段閱讀教學目標是“讓閱讀成為一種樂趣”, 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樂趣,我創設了一個充滿兒童情趣的情境匯入課文。首先我播放了電影《神筆馬良》的小片段,然後我拿出那支課前準備好的 “神筆”,欣喜地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我把馬良的那支神筆借來了,還把它帶到了我們的教室,你們瞧!馬良用神筆為窮人畫了很多東西,那文中的小作者說,假如她有這支神筆,她會畫些什麼呢?”相關聯的問題質疑以及生動活潑的情境運用,即刻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以及促動了他們學習課文的慾望。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應使他們形成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的內在動機,使學習擁有一種遊戲的感覺和求知的興奮。

2、換位體驗 激發情感

如在學習《假如》第一節中,為了讓學生深刻體驗到小樹凍得發抖這種情境,我讓學生閉上眼睛,在淡淡憂傷的音樂中,輕輕地敘述:“冬天到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颳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抖。正在這時,天空出現一輪紅紅的太陽,溫暖的陽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溫暖如春,小樹不冷了,在陽光下快活地成長。 ” 在我敘述中,學生有如身臨其境,身子也隨小樹顫抖。在這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表演“縮著身子,輕輕地嘆息”這一動作,學生在表演當中,不知不覺地有效複習了“嘆息”、“縮”這些新字詞。通過換位思考,激發了學生的情感,產生要幫助小樹的強烈願望,和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此時,已扣動了學生的“情弦”,學生讀起來有滋有味。

3、朗讀課文 感悟內容

閱讀為學生認識世界開啟一扇扇視窗。語文課上的讀,是最古老也是最現代的教法。李鎮西老師說永遠不要放鬆語文的讀。在這堂課上,我搭建了誦讀感悟的平臺,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同要求的讀,如個體品讀,相互賽讀,學生輪讀,整體悟讀,使學生在把課文讀通順流利的基礎上,能夠品味字詞,感悟文字後的情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在朗讀指導上的教學行為詮釋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

因此整堂課下來,書聲琅琅,語文味十足。

4、聯絡自身 激發情感

一位外國作家說過:“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對這句話我深有同感,兒童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他們的心靈裡,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著成人遙不可及的奇幻。新課標也強調,語文學科應以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力為重點,在本堂課中的教學,我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如在學生理解全文並體會到文中小作者對他人,對自然、對生活的無限關愛之後,我提出了一個具有啟發性、開放性的問題:“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最想用它來畫什麼?”學生各抒己見,他們的創新思維迸發出了火花!一邊展開想象,一邊將想到的內容以詩歌的形式來表達出來。這一設計在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5、昇華感知 擴充套件延伸

兒童學生心理髮展狀況顯示,第一學段國小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只有採取有效途徑提供感性材料,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知識中的理解效果。在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中,利用多媒體,我把現今的環境汙染,世界的貧困、飢餓、失學兒童的困惑等等狀況通過視訊播放,並配上淡淡憂愁的音樂,以形成強烈的視覺聽覺效果,讓學生在瞭解世界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同情心和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願望。這時我問到:“看了剛才的圖片,你想說什麼?如果你有一支馬良的身筆,你會畫什麼呢?”學生們都安靜地沉浸在自己的美好願望當中。

課上到這裡,差不多接近尾聲,這時我說到:“回去之後,你們把想要說的話寫下來,還有把想畫的東西畫出來,下節課帶過來給老師和同學們看看。讓大家一起來感受你那美好的心願”

六、說板書設計

由於整篇課文采用並列式的結構,因此為了鞏固學生記憶,我採用了結構式的板書設計,整潔明瞭。另外我的板書又富有童趣。我先在黑板上掛一支“神筆”,再在兩旁板書。富有童趣的神筆,形象直觀,加深學生印象.

畫太陽 讓小樹成長

假 如 畫穀粒 讓小鳥吃飽

(有神筆) 畫好腿 讓西西奔跑

總之,整個設計我注意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在輕鬆愉悅中掌握知識,發展語言,感悟生活。

國小語文說課稿12

國小語文江南說課稿

一、說教材

《江南》是蘇教版國小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也是學生第一次正式的學習古詩。本課是一首漢樂府歌辭,是一首極為優秀的小詩。全詩七行兩句,描寫了江南的盛夏時節,荷塘蓮葉如盤,蓮花綻放,景色秀美,魚兒自由觀快地在蓮葉、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戲。表達出詩人快樂的心境和對江南水鄉的熱愛之情。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學習古詩,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4個生字,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遊戲活動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讀課文、兒歌等,同時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知識。

三、說教學設計理念

1、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讓學生通過識字,能正確流利地讀古詩。

2、說設計理念

皮亞傑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而一年級學生學習更在於興趣。因而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多媒體課件以及圖片輔助教學,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呈現形象直觀的教學。其中也安排了遊戲學習及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來貫穿於整堂課的學習。使課堂形式豐富有趣,也盡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創設和小夥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動,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程式

本課安排為兩課時,這裡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式。我主要設定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江南美景圖片

一年級學生又是剛入學不久,可能會產生緊張的心理。為消除其緊張心理,特意安排學生欣賞美麗的江南圖片,讓學生放鬆,同時營造優美的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2、讚美江南,過渡新課

(在觀看了圖片後,教師因勢利導的進入新課,帶學生去江南)

(二) 趣味識字

1、遊戲——摘荷葉

出示貼滿荷葉、荷花的小黑板,讓學生上臺來採摘自己喜歡的荷葉,荷葉背面有本課的生字,該生讀對了生字才能摘下荷葉。通過遊戲的方式學習生字,增強了趣味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生的能力。

2、鞏固生字

課件出示荷葉圖,荷葉上有生字,請學生依次讀生字,課件發出掌聲表示鼓勵。本環節也是讓學生在遊戲中鞏固生字,認讀生字。

(三) 朗讀訓練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體現學生主體性)。

(2)同桌讀(通過兩人互讀,幫助糾正字音)

(3)指名讀(讓學生試讀,教師加以指導,糾正,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4)齊讀(在集體的朗讀下,進一步幫助個別學生糾正字音)

2、再讀課文,讀出節奏

(1)教師範讀(教師有效的範讀,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給學生一個模仿的榜樣)

(2)學生模仿教師練習讀(給學生時間練讀,充分發揮兒童愛模仿的天性)

(3)指名讀、檢測(檢測學生的朗讀、針對不足加以引導、糾正)

(4)齊讀(集體讀古詩,訓練學生讀出節奏)

3、師生對讀、賽讀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學生,提高朗讀水平)

(1)A、教師與學生對讀;B、男、女生對讀(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古詩)

(2)快慢賽讀

(教師與學生賽讀,通過快慢的形式,讓學生感悟讀古詩時的快慢)

(3)輕重賽讀

(通過輕重賽讀,讓學生感受讀古詩的輕緩)

(4)快樂讀

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融入到情景中,快樂的朗讀。

4、背讀課文,演背古詩

(1) 試背古詩

讓學生邊背邊想像池塘裡的美景,感悟魚兒嬉戲的快樂。

(2) 貼背

讓學生邊背邊貼圖片,完成一幅美麗的江南圖。

(3) 讀背

讓男同學充當荷葉,女同學充當荷花,指名同學來當魚兒,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邊演邊背古詩,讓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得到昇華。

五、拓展、結課

1、 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圖片

帶學生觀賞,遊覽江南,與開課時的觀賞相呼應。讓學生在從開始欣賞美景進入學習,則再次欣賞美景完成學習,讓整堂課都被江南的詩情畫意所包圍。

2、 學生學著魚兒游出教室

再次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充當魚兒游出教室,讓課堂知識融入生活。

國小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坐井觀天》位於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撈月亮》、《狐狸和烏鴉》下跟《小馬過河》。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體會小鳥見多識廣;(4)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影、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動畫演示小鳥漫遊各地後,讓學生練說,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後練說;(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4)佈置學習課後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自己認為天有多大,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圖片動畫弄懂“落”、“井沿”,在簡筆畫中貼圖找青蛙與小鳥的位置。

(三)指導朗讀,啟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問號和感嘆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從小鳥漫遊的畫面想象走過的地方,領悟出小鳥眼界寬,看得多,見識多。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2)通過捲紙筒“觀天”,懂得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國小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ae》是蘇教版國小第一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漢語拼音,課文主要講了ae的認讀、它的四聲以及書寫,課文以圖畫的形式,生動地表現了3個單韻母,課文插圖生動活潑,富有意趣,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教材。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和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我確定以下學習目標:

1、 根據學生的特點,學會ae三個單韻母,能夠讀準音,認清形,並能正確書寫,培養學生喜歡學習拼音,有主動學拼音的願望,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 創設情景,藉助媒體,認識聲調符號,能正確讀出ae的四聲。

3、 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大膽發言的能力。

其中,讓學生認讀ae及四聲,並能正確書寫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讀準四聲。

二、說教學策略

根據課文的內容特點,圍繞學習目標,緊扣《語文課程標準》,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的教學策略,在教學方法的整體構想上,我準備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有所發現,再帶出語境歌,幫助學生初步感知,然後採用讀——思——議——讀的方法學習,並結合遊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為此,我準備安排兩個課時引導學生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設定形象生動的動畫情景,讓學生整體上感知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藉助表音表形圖,在語境中認識ae3個單韻母,指導學生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第二課時:藉助表音表形圖,幫助學生複習ae的音形,藉助多媒體,創設情景,幫助學生認識四種聲調符號,掌握ae的四聲,能夠直接讀出帶調的韻母。

三、說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藉助情境圖,引出字母

靜止畫面的刺激強度不能足於讓學生進入情景,點燃求知火花,我把情景圖製作為動畫,隨著悠揚的背景音樂,旭日從東方冉冉升起,展現一幅夏日小河的畫面,清清的水,綠綠的草,阿姨帶著一位小女孩來到了河邊,這時他們看到了水裡的鵝,正在“eee”的向她們打招呼,籬笆上的公雞正在“”的唱歌呢。此時,我設疑:你喜歡圖上的什麼?便用滑鼠點選一下,ae便從畫面上跳了出來,畫外音“你想學會我嗎?”“你想和我做朋友嗎”等鼓勵的語言。從而帶出本課的學習內容:ae

這樣,通過動畫情景,主要是給學生營造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從第一課開始就覺得學習拼音是有趣的、有情的、有意的,於是期待著每一節語文拼音課的到來。

(二) 看看說說、認讀字母

1、藉助多媒體創設情景,展示情景圖畫面,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圖象進行學習:引導學生看圖,知道畫圖的意思,從“阿姨”的“阿”、“喔”、“鵝”等自然而然地引出有關的口語音節,讓他們反覆地聽——聽老師標準的示範發音;認真地看——看老師發音時的口形變化和模擬發音口形的手勢,教a時可以出示大蘋果,引導想象張開嘴巴咬上一大口的口形,教時觀察公雞的口形,教e做微笑的口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聯絡具體的語音學生模仿練習,體會發音方法。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反覆地認讀,做到至少人人單獨讀一次,進行相應地輔導。然後讓學生將學到的字母迴歸到相似的具體語境中,指導學生學讀“語境歌”,學說規範的脹ɑ埃?娣蹲約旱撓鋂浴=?徊澆?⒆幟阜?龐刖嚀逵錁車南嗨屏廢啊4傭?⒒印壩錁掣琛鋇惱嬲?饔謾?/p>

這樣的設計,主要通過情景的'創設,點燃學生的求知慾,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能夠讀準拼音。利用表音表形圖幫助學生記憶。加強字母的識記。利用“語境歌”鞏固字母認讀,規範語言。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表形圖,同桌討論,找出圖中與字母相似的地方,同時還可藉助電腦形象演示,說說這些拼音的筆畫。

3、再一次展示情景圖與音形圖,小組合作編寫順口溜如:“圓臉蛋,彎髮梢,阿姨阿姨aaa:大公雞,喔喔喔鳴,嘴巴圓圓,大白鵝,浮綠水,扁扁身材eee“

這一層次的設計,我運用低年級學生所喜歡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並結合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而在編寫順口溜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通過激烈的討論,形象的演示,學生不僅認識了形,還了解了拼音的筆畫組成。

(三) 玩玩遊戲、再認讀

1、 看看老師的口形,猜猜拼音,猜對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

2、 摘蘋果遊戲:讀準的小朋友得到一個蘋果,並出示畫外音(鼓勵的話)

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一個個趣味盎然的遊戲中躍躍欲試,樂學不彼,把學拼音當作一件快樂的事,真正達到了以“趣”導學的效果。

(四) 字母寶寶住樓房

1、 根據互動的原則,教師請學生做老師,討論討論這些拼音的筆畫是怎樣的,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書寫,然後再描紅,提示描紅的注意點。

這樣教師與學生的換位互動,體現了“雙主體”的和諧交融,同時,教師形象直觀地展現描紅經過,防止孩子在描紅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教寫a時強調半圓要圓潤,教寫時要圓潤,教寫e時要一筆寫成,分佈勻稱。

2、 做做手指操、深呼吸,播放舒緩的歌曲,指導學生描紅、書寫。

這是學生開始練習寫字的起步階段,關心握筆和坐姿,注意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引導學生克服過於緊張的心理。

四、說板書 a e

這樣的板書設計,既簡潔明瞭又美觀大方,能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所教的內容。

國小語文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蘆花鞋》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選自曹文軒的《青銅葵花》,以做蘆花鞋——賣蘆花鞋——送蘆花鞋為線索,表現了青銅的勤勞懂事、淳樸善良。

課文用空行的形式安排內容,提示學生將課文內容分為幾部分來理解把握,也是前面利用小標題的方法讀長文章的延伸。教學時,一是提示觀察文章的編排特點,發現空行的提示,二是要引導學生從具體事情中體會主人公的人物品質,三是引匯入境悟情,想象畫面,體會作者意猶未盡的描寫。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搓、葵”等7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為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能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的內容。

3.準確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銅一家淳樸、善良的品格。

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為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能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的內容,準確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銅一家淳樸、善良的品格是教學的重點,後一個也是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自主學習,感知課文。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自主學習,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學能力的平臺。

2.合作學習,理解課文。合作學習不僅能互通有無,更可以提高學習的幸福指數。本節課安排了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疑惑,解決問題。

3.探究學習,拓展能力。學習一篇課文,掌握其中的知識點固然重要,碰撞思想的火花更加必不可少。我採用探究學習法,將故事延伸至課外,引導學生課外的延伸閱讀、觀察瞭解,感受生活中的`善良淳樸。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題匯入

由作家曹文軒及《青銅葵花》引入對課文的學習,一來拓展學生的課外瞭解,激發課下延伸閱讀的興趣;二來奠定對本課主人公的初步認識,為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學習生字詞

讓學生自主探究,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難理解的詞語。

我再利用多媒體檢查生字詞及朗讀情況。指導正音。

對易讀錯的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幫助識記。

對難理解的詞語讓學生交流解決,教師視情況指導。

(三)初讀課文,總體把握

1.資料補充。讀之前先介紹作者曹文軒和《青銅葵花》,重點介紹青銅一家的人物背景。

2.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共分為幾個部分,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提示:課文一共分為四個部分,講述了青銅賣蘆花鞋的故事。

3.課文的主人公是誰,他主要做了什麼?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課文的主人公是青銅,課文主要講述了他雪天裡賣蘆花鞋的故事,青銅是一個勤勞、淳樸、善良懂事的好孩子。

(四)品讀課文,瞭解故事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蘆花鞋製作的工序是什麼?為什麼青銅家要做這麼多蘆花鞋呢?在課文第一部分中找出相關答案。

2.分角色朗讀第5自然段,讀完之後說一說自己體會到了什麼。

提示:體會到了青銅與葵花之間的純真與美好,這一段展現了青銅與葵花的善良與淳樸。

3.積累文中描寫蘆花鞋的語句,感受蘆花鞋的美。

句子:那柔軟的蘆花,竟像是長在上面的一般。被風一吹,那花都往一個方向傾覆而去,露出金黃的稻草來。讓人想到落在樹上的鳥,風吹起時,細軟的絨毛被吹開,露出身子來。兩雙鞋,既像四隻鳥窩,又像兩對鳥。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課文第二部分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默讀課文,指名學生回答。

提示:講述了青銅雪天主動去賣剩下的十一雙蘆花鞋。

2.蘆花鞋好賣嗎?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提示:好賣,“那些蘆花鞋實在太招人喜歡了,一雙一雙地賣了出去,僅僅過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雙了”。

3.想一想,青銅為什麼執意在雪天出去賣蘆花鞋呢?

4.家人與青銅的對話體現了什麼?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這一部分講述了什麼內容。

提示:講述了青銅雪天賣蘆花鞋的經過。

2.青銅賣鞋的時候環境怎麼樣?提示:下著大雪,很寒冷,街上沒什麼人。

3.讀第16-17自然段,,想一想這兩段的描寫體現了青銅是一個怎樣的人。

4.終於等來了幾個人,青銅為什麼認為那幾個人不會買蘆花鞋?

因為他認為,城裡人是不會買他的蘆花鞋的,他們只穿棉布鞋和皮棉鞋。

5.當那幾個人非常喜歡蘆花鞋,要買鞋時,青銅有什麼反應?

青銅一直疑惑著,直到人家一個勁地問他多少錢一雙,他才相信他們真的要買這些鞋。他沒有因為他們眼神裡閃現出來的那份欣喜而漲價,還是報了他本來想賣的價。

6.你覺得青銅賣完鞋之後會有什麼感覺?從哪句話可以看出?讓學生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7.再次默讀這一部分,說一說你覺得青銅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感受人物形象,指名學生回答。

(四)學習課文第四部分

1.讀這一部分,思考這一部分講述了什麼內容。

青銅把自己腳上的鞋脫下來準備賣(送)給了別人。

2.青銅為什麼心裡覺得有點兒對不住那個沒有買到鞋的人?提示:因為那個人覺得沒有買到鞋,覺得很可惜,青銅心裡很為那個人感到遺憾,這表明了青銅心地善良,善於為他人著想。

3.青銅最後是怎麼做的?(脫下了自己腳上的那雙蘆花鞋,去追那個沒有買到鞋的人。)

4.讀最後一句話,想一想青銅在雪地上奔跑的畫面,你有什麼感想?

(五)拓展延伸

1.分小組朗讀課文,談一談自己學完本課的感想。

2.結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給課文每個部分新增小標題。

3.課外閱讀《青銅葵花》,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六)課文小結

本文講述了少年青銅在雪天賣蘆花鞋,為了滿足他人願望甚至脫掉了自己唯一的一雙新鞋賣給他人的故事,展現了青銅不怕艱苦,善良淳樸的美好品質。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份微型教案,本次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潔地概括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理清層次,感受人物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