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國小說課稿

說課稿1.52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說課稿

國小說課稿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享受體育,是體育教學的最高境界。師生一起在活動中體驗到體育的快樂,課堂才能夠煥發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孩子搭建一個快樂的體育課堂,讓他們享受到體育的樂趣,從而對體育產生興趣,積極投身到體育活動中來,並在活動中鍛鍊體質和提高健康水平,得到全面的發展。更好的適應社會。

《趣味跳繩》是自編的國小體育(水平二)四年級的教材。下面我從: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介紹。

一、說教學內容:

我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跳繩和利用跳繩開展各種遊戲。跳繩不僅是國小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還是國小生十分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由於它輕便、靈巧,不需要非常大的場地,容易開展。現在的學校學生人多,活動場地有限,跳繩是比較適合學生課餘體育活動的內容。四年級國小生,在生理髮展方面正處在生長髮育時期,通過跳繩活動能促進學生上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機能的發展,對於發展彈跳力、靈敏、協調性等具有非常顯著作用。同時,豐富有趣的跳繩遊戲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充滿和諧友愛的遊戲中,讓學生體驗到集體的溫暖和與同學合作的快樂。在心理髮展上,讓他們的團體意識正逐漸加深,對團體競爭也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完成各種不同難度的跳繩活動中,讓學生在心理上經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的能力,增強自信,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二、說教學理念:

在確定了教學內容這一基礎上,我主要是根據以下兩個教學理念來設計本課教學的:

理念一:改變了過去只重視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只關心學生的生理負荷,為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享受參與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條主線來設計課堂教學,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貫徹 “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身後一輩子。”的教育理念。

理念二:改變過去學生的被動執行任務為現在的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變教師“教”的要求,為學生“學”的需要。

三、說教學目標: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認為:“科學地確定學習目標是教學的首要環節。”強調:“有效的教學始於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本節課我制定了五個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要讓學生積極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並大膽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動作。相信我能行,告別我不行。

2、運動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用跳繩練習的方法,並瞭解跳繩的特點、對身體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

3身體健康目標:通過跳繩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能,促進身體正常發育和發展。

4、心理健康目標: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我。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品質,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體育的快樂。

5、社會適應目標:樹立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積極進取,樂觀開朗。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各種跳繩的技巧和各種跳繩遊戲活動;

教學難點是:個人跳繩練習時,雙臂的'擺動動作和手腕的旋轉動作;和多人跳繩練習時,兩人搖繩的動作配合。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圍繞教學目標、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體育活動課的特點,在學生的自主練習活動中,老師遵循教學多樣性的原則,充分發揮老師的輔導作用,採用示範法、講解法、競賽法等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搭建一個快樂的體育課堂,讓學生享受跳繩所帶來的樂趣。

六、說教學過程:

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說明:課前準備,架橋鋪路;課程整合,達成目標;愉悅身心,期待體育。

(一)課前準備,架橋鋪路

1、場地器材:短跳繩人手一條。

2、音樂播放器一臺。

(二)課程整合,達成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我依據學校教學改革提出的課程整合的這一基本理念,我在體育教學中把音樂、體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優化教學手段,努力實現教學目標。

1、情景創設、激發興趣。我以輕鬆愉快的對話形式組織課堂常規,宣佈本節課的內容。“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展現我們活力的運動場,這節課同學們將和老師一起進行一些有趣的跳繩活動,享受跳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然後在動感的《種太陽》的音樂下帶領同學們手拿跳繩跟我一起完成自編操,自編操的內容依次為:振臂運動——擴胸運動——體轉運動——體側運動——腹背運動——全身運動。充分熱身,為後面的活動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

2、方法多樣、循序漸進。由於跳繩的種類和方法許多,為了使教學更切合實際,根據學生的跳繩活動情況和學生掌握跳繩動作的實際水平。在安排課時,使學生的練習由簡單逐步到複雜,循序漸進,並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向新的目標挑戰。

首先:讓學生展示和練習以前掌握的各種跳繩方法。同時教師也向學生展示跳繩的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勇於挑戰自我的精神。比比誰的跳法多?誰的跳的次數多。

然後進行“快快跳起來”遊戲,讓學生友伴、興趣分組,教師鼓勵學生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自編遊戲和跳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又尊重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參加各組的練習,適時引導和講解,點評、指導學生更好的掌握遊戲的的方法與技巧,這種平等的交流還加深了我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融洽了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學習。通過遊戲比賽的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團結精神和合作能力。

3、激發想像,拓展延伸。遊戲《闖三關障礙賽接力賽》把這節體育課推向高潮,在這一小環節中,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接力賽。讓學生在同伴的吶喊助威聲中去奔跑、跨域、拼搏、挑戰。讓師生融入這活力無限的運動場。

(三)愉悅身心,期待體育

在教學的結束部份,我用《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作為放鬆音樂,在美麗的校園背景下,我和學生一起用繩作放鬆操運動,讓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恢復到平常狀態,同時還有機滲透了美育,陶冶了情操。

在最後的小結講評、佈置課外練習中,我是這樣說的:“同學們,大家喜歡跳繩嗎?老師非常高興,這根小小的跳繩,不僅鍛鍊了我們的身體,還讓我們享受到了與同伴一起運動遊戲的快樂,今天我們在課堂上所學到的跳繩遊戲,同學們可以在今後的課餘的時間裡去進行,老師還更希望你和你的夥伴在享受跳繩運動的快樂中,能夠開動腦筋,發明創造出更多更有趣的跳繩遊戲,讓我們在快樂中鍛鍊身體吧!”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一定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耐心指導,幫助我進步。謝謝!

國小說課稿2

一、說教材分析:

《船長》是蘇教版教材國小語文第十一冊中第二單元的一篇小說。課文敘述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時,鎮定自若,指揮60名船員安然脫險,自己卻屹立在船長的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歌頌了哈爾位船長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小說按遇險自救殉職的思路展開故事情節,遇險是起因,殉職是結局,著力描寫的是船長哈爾威船長怎樣鎮定自若地指揮人們乘救生艇脫險自救,表現了船長高尚的忘我精神,顯得結構完整,重點突出。本文最大的寫作特點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來表現哈爾威船長的忠於職守、捨己救人。

二、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哈爾威船長在指揮救援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偉大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目標1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三、說教學方法

我把杜郎口的模式及任務導引教學法兩者相融合,課堂上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

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整體感知

第一課時,學生們通過朗讀,通過學習,已經瞭解了課文的基本內容,能夠理解文章的脈絡

,對哈爾威船長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而過了一天,學生對只是可能有所遺忘,為了讓他們溫故知新,為學習本節課做好鋪墊,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麼?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二)、明確任務,學有方向。

根據教研室提出的任務導引教學法

的實驗課題,結合杜郎口的教學模式,我與學生共同制定了本節課的任務,即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出哈爾威船長的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讀一讀課文,畫一畫句子,做一做批註。讓學生學有目的,學有方向。

(三)、品詞析句,體會精神

新課標要求,理解課文要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讀中體會,而研讀文字就是課堂教學的本質任務了,學生在明確了本節課的任務之後,結合昨天的預習,我讓學生再去讀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寫一寫自己的體會或感悟,並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以達到補充與完善的目的。

給予了充分的時間之後,學生開始交流了。我重點與學生討論以下語句:

1、3小節

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台上,大聲吼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

這一句中的吼字,能體會出船長的沉著、鎮定、不慌亂。婦女先走,60人全救出去可以體會出船長的人道主義精神及捨己救人的形象。

我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緊緊抓住吼字指導學生去感悟,體會船長大難臨頭時的沉著與鎮定,通過

剖析哈爾威的吼聲,使學生進一步豐滿船長捨己救人的精神。而後,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哈爾威船長的為人是通過什麼描寫來體現的呢?學生自然而然地說出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從而滲透了本文的寫作特點。

2、船長與洛克機械師、大副的對話

我原本準備引導學生從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嘈雜,簡短有力的對話,夠了,讓每個人都到小艇上去,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的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這些句子去體會,去感悟船長冷靜、沉著、機智、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人道主義精神。

再理解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的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這一句時,再讓學生們進行想象,大副會開槍嗎?並說出理由,學生們經過想象之後,說:我認為他會開槍,因為軍令如山倒,也有人說:船長下達了死命令,若者的有人搶先的話,開了槍,也是為了殺一儆百,控制混亂的局面,保證讓更多的人逃生。

不管是哪一種答案,在同學們的分析之中,哈爾威船長指揮有方,鎮定自若,忠於職守的高大形象彷彿就出現在人們面前。接著我再問:哈爾威船長的為人是通過什麼來體現的呢?語言描寫。從而又滲透了本文的寫作特點。

3、22小節

沉默了,偉大的靈魂

這一句,學生只要理解了偉大的靈魂指的是富有謀略,沉著鎮定,指揮有方的人性美,就可以理解哈爾威船長的高大形象。接著我再問:哈爾威船長的.為人是通過什麼來體現的呢?神情描寫。從而又滲透了本文的寫作特點。

4、25

小節

這一段也是說哈爾威船長的那種偉大的形象,要通過朗讀,讀出對哈爾威船長的敬佩、崇敬之情。

5、29小節

哈爾威船長一個手勢也沒做,一句話也沒說

學生通過朗讀,很容易能體會出哈爾威船長捨己救人的光輝形象,然後再通過朗讀,讀出對哈爾威船長的敬佩、崇敬之情。

四、讀寫結合,昇華感情。

課文學到這兒,哈爾威船長的那種忠於職守,捨己救人,沉著鎮定,人道主義的偉大形象在學生心目中已有了很深刻的印象。此時,讓學生藉助紙筆,拉近時空的距離,與哈爾威進行交流或對自己今後提出的希望,力圖使哈爾威船長的形象能深入學生的心靈。

五、總結全文。

此時學生已經與哈爾威船長進行了交流,情感得到了昇華。教師再配以激情的朗誦來結束本節課,讓學生的情感達到最高峰。

國小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審、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水平二四年級《站立式起跑》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主教材站立式起跑是在水平一國小生起跑的基礎上,對起跑動作的深入學習。為水平三、四的快速跑學習打基礎。主要是通過站立式起跑姿勢的反覆練習,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動作方法。訓練學生的反應時,並能把起跑與起跑後的快速跑結合起來。

輔教材遊戲《抗震救災》,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最終使學生身體健康,身心愉快。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學習站立式起跑的動作要領,能按口令做出站立式起跑的動作。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模仿動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和教育,能積極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中。培養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教學重點

降低重心,身體前傾

四、教學難點

身體放鬆,反應迅速

五、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確立了一個宗旨,()四種方法,四個階段

(1)教學宗旨:本節課從始至終要貫徹面向全體學生,人人蔘與體育,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的體育精神。

(2)教學方法:語言誘導法,示範講解法,激勵評價法

(3)教學環節:準備階段,學習階段,鞏固練習階段,放鬆結束階段

1、準備階段

★進行2分鐘左右的佇列練習,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改善身體形態。

★教師引領熱身活動:選取廣播操《七彩陽光》中的腹背運動和上、下肢一些徒手操作為準備活動。學生在教師口令下能夠做到反應敏捷,動作準確。教師有針對性的給予表揚。

2、學習階段

★引出問題:問題設計:奧運會中長跑運動員採用什麼樣的起跑方式?還有那些比賽是用這種起跑方式?兩個問題完成注意力的轉移。點明本課學習任務:站立式起跑

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語言來感染、引導學生,從各種姿勢的起跑過渡到學習站立式起跑的方法。調動了學生求知慾望。

★教師示範:教師進行簡明易懂的講解及正確的`示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個更加清晰的概念。這樣80%以上的學生能夠很好地解決並掌握教學重、難點。

★學生練習:教師完整示範之後以組為單位展示,及時對錯誤動作進行指導與糾正,體現師生互動。對能夠準確做出站立式起跑動作的同學及重難點掌握牢固的同學進行評價。

3、鞏固練習階段

輔教材遊戲,《抗震救災》

本遊戲體現了學生團結協作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通過遊戲使學生體驗體育運動中的快樂。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4、結束部分

深呼吸,放鬆緊張肌肉。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力求使每個孩子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教學效果:本課練習密度預計:35%—40%;平均心律預計:120—130次/分;學生能夠較好完成本課教師制定的教學任務和要求。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專家評委給予批評指正。

國小說課稿4

說課內容:1.跨越式跳高,2.遊戲“打鴨腳”自選.

設計思想:在“以人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指導下,依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結合教學器材、設施來設計,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寬鬆、愉悅學習環境。通過學習“跨越式跳高”來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和健身能力。做到以強身育人為宗旨,始終貫徹“授之以漁”教育理念,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教材內容在教材中所處地位和作用。《跨越式跳高》是《體育與健康》課程(人教版)第二冊跳躍單元內容之一。“跨越式”在生活中常被運用跨越跳過一定高度物自然動作,更是許多孩子用來展示自己跳躍能力方法。跨越式跳高因簡單易行,並具有發展彈跳力,提高身體靈敏性和協調性,鍛鍊身體作用而深受師生喜愛。“跨越式”跳高學習不僅是深入學習“俯臥式”、“背越式”跳高奠基石,也是其它跳躍運動專案學習基礎。

(二)教材重點難點:跨越式跳高技術並不複雜,學生基本有些跳高技術,但都比較自然隨意。根據多年教學經驗,這節課我確定重點與難點為:

1.重點 起跳技術,過杆與落地技術。

理論依據:跳高過程是人體運動由動能(衝力)快速轉化成勢能(高度)連續過程,主要通過起跳來轉化;而過杆姿勢方法決定跳高水平。

2.難點 助跑、起跳、過杆及落地用力協調性、連貫性。

理論依據:因跳高技術是一個需要完整動作過程,如果跑、起跳、過杆、落地不連貫,不能協調完成,那麼整個跳高技術就不能掌握,就不能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定它為難點。

二、說學情

學情分析:學生身體骨骼、肌肉、韌帶、關節處在快速增長時期,這階段學生思維敏捷,模仿能力強,體能恢復快特點,加之爭強好勝,好奇心強,求知慾望高具有初生牛牛犢不怕虎性格,正是開展體育鍛煉黃金階段。但由於個體差異大,獨生子女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相對偏弱些,自我抑制能力差,練習時間無法長時間集中弱點,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既要鼓勵素質好大膽創新學習,又要考慮弱勢群體幫助,引導他們掌握技術同時樹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鍛鍊和發展。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學生跳躍基礎,結合教材作用,這節課教學目標是按水平四《標準》來確定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進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運動技能、技巧,運用所學跳躍各種障礙。

2.技能目標:通過練習,熟練運用所學跳躍技術安全進行體育鍛煉活動。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生活態度。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與學法是教學過程中一對不可分割整體。以教學目標為準繩,依據學齡特點,結合學生原有基礎,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法優勢基礎上。主要運用:

教法:1.啟發式教學法,通過語言、示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創新火花。2. 糾正錯誤法;由於學生間個體差異,完成練習情況各有不同,通過糾正獲得正確動作,提高學習信心。3.遊戲法,用遊戲活動方法開展教學。 學法:自主嘗試法,合作探究學習法。讓學生採用“聽、看、想、練、問、比”學習方法,發揮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學生自主去嘗試,互相對比,討論,觀察、練習等方式獲得新知。

五、說教學程式

根據認識事物規律和運動技能形成過程:即泛化——分化——鞏固——自動化過程,結合學生運動基礎,本課教學流程為:準備部分、遊戲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實施步驟:

(一)準備部分,約2分鐘

常規工作後把準備好掛圖,分解動作圖解,完整動作圖片,跳高各技術組成部分要領及一些跳高運動員比賽圖片發放、掛起讓全班同學觀摩學習。

意圖:讓學生認識所學內容,明確任務、目標、方向。

(二)遊戲“打鴨腳” (約7分鐘)

玩法1、將全班分成若干組,用單腳支撐,在指定圓池內跳動(直徑5米),一人矇眼在圈中間,用膠皮杆在地面劃圈平掃,由慢到快,靈活掃動,掃到哪裡,學生必須採用單腳跳躲方法躲閃。

玩法2、將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選四人先在圈外用小沙包打池內鴨子腳,。其它同學在圈子內跑動,被打到換打。

作用:這個遊戲通過躲、跳、跨、跑活動,發展學生彈跳及靈活性素質,激發學習興趣,克服心理緊張氣氛。

意圖:一是熱身,放鬆肌肉、關節、神經為更強練習做好準備。二是啟用課堂氣氛,減輕心理壓力。同時為學習跳遠打下基礎。

(三)基本部分 約27分鐘

1.遊戲“猴子摘桃” 3分鐘

①你能找出讓自己摘到更高桃子辦法嗎?把桃(球)掛在不同高度,讓猴子(學生)跳起摸球。

練習方法:通過原地、短距離助跑,單或雙腳起跳摸吊著不同高度球。 ②你腳能踢到多少個桃子(球)?練習方法:通過原地、短距離助跑,用腳尖踢不同高度吊著球。

目:用遊戲活動發展彈跳力,提高練習興趣,練習不同起跳、擺腿技術。 意圖:讓學生通過要摘桃就得跳起來,要踢高就得把腿擺起來,將本能跳躍能力發揮出來。達到起跳、騰空、落地、身體平衡素質練習。

2.討論:2分鐘,出示討論提綱(1)跳高由那幾部分組成?(2)跑得快就跳得高嗎?讓同學之間討論學習內容、通過對圖片、概念、動作要領學習從理論認識跳高是什麼。

意圖:利用恢復些體力時間設問激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下一階段學習。

3.嘗試“鯉魚躍龍門” 約4分鐘

用“鯉魚躍龍門”故事發起嘗試跳高練習。學生根據自己能力和基礎,選擇小組,嘗試著跨越橫杆,起跳高度自定,完成練習3到4次。部分弱勢可用橡皮筋代替杆或過斜杆來完成任務。

老師巡迴觀察,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讓學生注意觀察別人練習情況。

目:解學生基礎,發現問題,①助跑與起跳不能連貫;②起跳方法不合理;③騰空不過杆;④心理緊張;⑤女生中出現雙腳起跳等問題。

收穫:初步認識跳高完整技術包括助跑、起跳、騰空過杆、落地四環節組成,體會到並非跑得快就跳得高。

意圖:用遊戲方法複習跨越式跳高技術,用“成功”激發熱情,用鼓勵增強信心,變被動為主動。為下一步教學準備。

4.講解、示範,針對主要問題,交流改進方法:約5分鐘

①請兩到三位跳高“高手”給同學們表演示範。老師講解動作要領,分析動作,分析大問題。

②老師做分步動作與完整動作示範,並與學生交流、解答問題。

目:使學生在大腦裡快速形成正確動作表象,解自己問題所在,能針對性練習與改進。

③技術引導:(口訣)助跑自然輕鬆要快,後步小;起跳先腳跟後前掌,迅蹬伸;身過杆,落擺腿,屈緩衝。

5. 分組學習 約9分鐘

根據學生水平基礎重新分組,充分發揮體育骨幹作用。

① 學困生練習

這部分學生多為女生和獨生子,身體素質差些,運動能力低。

從自己弱勢出發,分步掌握到整體配合至基本掌握跳高技術,同時還要注意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減輕心理緊張狀況。

方法:進行分解強化訓練為主,降低技術要求,用助跳器幫助起跳,從過斜杆起步,用橡皮筋做杆,用海棉墊保護,減輕心理壓力。反覆練習,逐漸掌握各環節技術,達到可以完成助跑起跳過杆完成跳高動作。

目:是讓學生建立完整動作技術。

②一般生練習

這類學生有一定基礎,自己通過認真觀察和圖片資料自學,在經過同學幫助和教師點撥,很快掌握新知識。

通過多次反覆完整動作練習,熟練掌握跨越式跳高技術。

方法:根據自己存在“問題”通過不斷次練習與改進;觀摩其他同學跳高動作;與他人討論助跑與起跳結合技術,糾正錯誤、多餘動作,尋找確定最適合自己跳高方法。

目:熟練中鞏固提高自己跳高技術。

③優秀生練習

發揮骨幹作用,幫助弱生,並向更高難度發起挑戰,強調安全問題。

對部分身體素質好,運動水平高,掌握動作快,大膽鼓勵他們自己根據獲得資訊,自己確定高度目標,並進一步探索其它跳高方法,如剪式、臥式、背式跳高,鼓勵大膽創新,向更高高度發起挑戰。

目:以點帶面,共同發展。

老師巡迴參與小組練習,全面兼顧不同水平學生,重點放在學困生和一般群體上。 意圖:根據學生能力強弱,動作水平高低,按其不同級別,要求不同,練習方法不同,滿足其不同要求,使每個學生各取所需,自得其樂。

6.創造記錄 約4分鐘

以小組為單位,發起挑戰,不斷提高跳越高度,並找到自己最好和跳高成績。 要求,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對自己與他人點評、互評,用掌聲鼓勵同學。小組長記錄情況。

老師參與技術薄弱組活動,進一步指導和鼓勵。

目:讓學生將所學展現出來,用實力證明自己,我能行。

意圖:對學生學習情況全面檢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7.放鬆練習 2分鐘

在一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盪漾著美麗白塔……。”《讓我們蕩起雙漿》歌曲音樂伴奏下,讓同學們根著老師用些節奏輕快,難度小動作放鬆機體,緩和情緒,恢復體力。

(四)學習總結 2分鐘

把同學集中起來,認真聽取每個小組長簡單彙報,用提問方法幫助同學複習所學知識內容,明確“要想跳得高,必須彈跳好和必須要助跑速度與起跳合理結合,此外不同跳高姿勢,在騰空中身體重心高度與橫杆間有著不同距離,因此,選擇過杆技術是跳高又一個條件。”大家知道今後努力方向。回收器材,下課

六、預計課效果: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全班同學能基本掌握正確動作要領,完成率在85%左右。預計課練習密度為35%左右,最高心率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達到120--130次/分。讓學生既出汗又臉帶微笑,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七、場地器材:跳高架8付、橡皮筋4條、錄音機1臺、海綿墊12張、小黑板2塊、跨越式跳高掛圖一套、各階段動作練習圖片、動作分解圖片(多張)錄音機一臺,錄音帶二盒。

國小說課稿5

1、說教材

(1)歌曲分析

《採山》是一首活潑、輕快的少兒歌曲,全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的節奏特點,尤其是歌曲中拍手、跺腳的形體伴奏,為歌曲增添了歡樂的氣氛,歌詞中的“踩”、“採”、“跑”、“帶”、“飄”等動詞,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鄉村孩子在雨中採山的歡樂情景。

(2)教學目標

a.通過聆聽、參與、體驗,使學生感受到小朋友在濛濛細雨中光著小腳丫採山時的靈活身影和愉快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b.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朝氣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採山》。

c.能主動參與小組編創活動,大膽地進行即興歌表演,並能在活動中體驗採山及與人合作學習的快樂,學會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3)教學重點:能以體驗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學唱歌曲《採山》,能主動參與小組創編活動,大膽地進行即興歌表演。

重點安排原因:本首歌曲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體驗,因此教學中要求學生以體驗的方法,去學習它,這樣有益於歌曲的情感表達;在雨後的山上,除了“蘑菇”、“木耳”、“野果”等,有許多別的植物。因此,編歌詞並表演也就成了教學重點,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4)教學難點:系統的學習和理解歌詞,並較好地表現歌曲情緒。

難點提出原因:因為本課是學生進入三年級學習的第二課,理解歌詞內涵,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對孩子來說還比較難,只有理解掌握了歌詞和歌曲中的音樂記號,才能準確地表現歌曲,抒發情感。

(5)教具準備:錄音機、電子琴

2.說教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談話法、學科綜合法、實踐法。

3.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確定如下學法:整體感知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

4.說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行課堂禮!

(2)談話匯入:談有關山裡的知識,包括民族風情、山裡的物產、景色等等,都會激發起孩子的興趣。

設計意圖:親切的談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大山的美,對山裡的事物產生興趣,為學習新歌做了很好的鋪墊,從而引入新課《採山》。

(3)發聲練習:跳音練習(531∣531∣),以mi和ma為母音進行練習。

演唱要求:抬頭挺胸,雙腳與肩同寬,採用聞花式吸氣,在不同的音高上練習跳音,唱的乾脆,有彈性。

設計意圖:簡單的練聲讓學生自主實踐,練習剛學的呼吸方法,為演唱新歌做好準備。

(4)新課

a.聽錄音,整體感知歌曲。

b.模仿老師按節奏朗誦歌詞。

c.電子琴伴奏,教師範唱,學生跟唱。

d.歌曲處理(按課本要求加入拍手、跺腳的律動)。

e.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強調前奏)。

f.抽2—3名學生進行獨唱,教師伴奏,演唱完學生對其進行評價,吸收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g.學認歌譜,並能跟琴摸唱2—3個樂句。

h.結合歌曲,學習音樂記號。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學習特點,採用節奏模仿、律動等學生富有興趣的形式來進行形象化教學,能降低教學難度。歌曲的學習則從歌曲的情境特色、歌詞特點、旋律特點找突破口,用整體感受的方式學習歌曲。

5.探究表演才藝

(1)自由組合(8人一組)。

(2)創編歌詞。除了歌曲中“採蘑菇”、“採木耳”、“採野果”……外,你們還有其它雨中採山的形式嗎?讓學生創編歌詞,尋找採山時的更多樂趣,並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予以表現。

(3)分小組展示表演。

(4)小組自評、互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展示表演,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表達個人情感,享受音樂的樂趣,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另外,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評、互評,能促進學生正視自己,尊重他人,提高學生的鑑別、分析和表達能力。

6.評價總結

對本節課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態度、參與程度、合作願望及協調能力、音樂的體驗與模仿能力、表現能力、探究音樂的態度與編創能力進行評價。

7.在音樂中走出教室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著眼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

標籤:

國小說課稿6

今日我說課的資料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7冊的課文《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學習課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重點詞句,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本事目標: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本事。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學重點

經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四、教具準備

課件、彩色筆、畫紙

五、教法和學法

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開發全腦為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說、演、畫、議,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薰陶下激發學生興趣,在相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到達激發興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巧妙的開場白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氛圍,在閱讀教學開始時,教師經過生動的多媒體課再現與課文有關的情景,激發學生情感,然後教師就問:你們明白在這一大片綠油油的葉子裡面藏著什麼這樣設定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國小生是經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僅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資料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如;

(1)畫一畫

讓學生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這樣不僅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並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議一議,瞭解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先讓學生以自我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標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動詞(觸、巴、拉、貼)。然後小組合作怎樣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推薦代表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評價,好在哪裡,不好的地方應當怎樣改。最終引導學生欣賞課件,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經過看課件、討論,學生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並且還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觀察的細緻。

(3)用“如果……就”的句式說說你的發現。

(三)總結全文,指導學法

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當具備的素質。所以,本節課採用問題來總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作者在觀察方面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文字,延伸課堂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當是課外閱讀的開始。佈置的作業是:以《我發現的祕密》寫片段。

國小說課稿7

各位評委: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_______(新授)和_______(複習)輔助內容:俯臥撐——立定跳——加速跑

一、首先說的是本次課的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在教育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和側重點,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對於義務教育階段國中學生來說,更要關注其運動的快樂感,培養他們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並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傳授學生基本技能之外,還要講明所學內容對發展身體素質和增強體質的作用,讓“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及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思想,為將來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_______和_______。()是( )中最基本的動作,主要鍛鍊( )、發展 ( )素質和協調性 ,是國中體育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各種()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 )基本方法並不複雜,但要做到熟練完整完成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因此,( )重點是( )。難點是( ),身體的協呼叫力。

第二個內容是( ),屬於( )類教材,輔助內容。( )技術( )是運動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術,對發展學生( )的素質,培養學生在比賽和實際應用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重點是(),難點是( )。

把這兩項內容安排在同一課次,一是根據身體全面發展的原則。既有上肢為主的練習,也有下肢為主的練習,既有發展力量的練習,又有發展靈敏、速度的練習,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得到全面、協調的鍛鍊和發展。二是依據合理安排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的原則,結合人體機能適應性規律。

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物件是六年級x班,男、女比例相當,40人左右。學生各方面素質一般,但也存在著個別差異,男生基礎較好,女生素質普遍較差。且不喜歡錶現自己,所以在練習中需要多鼓勵,評價標準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班風很好,同學間團結互助,有較強的凝聚力。

四、教學方法運用

(一)教法設想:

根據人體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直觀性、自覺性、積極性和循序漸進原則,我主要採用:

1、啟發式教學法:通過語言、動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創新能力。

2、講解示範法;通過精練適度的語言講解,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動作概念;以優美的示範,利於學生模仿正確技術。

3、糾正錯誤法;由於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完成練習的情況各有不同,通過糾正獲得正確動作的,提高學習的信心。

4、循序漸進法: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動作。

5、評價法:通過評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法指導:

古人說:給一個人一條魚,只能勉強滿足他的一頓飯的需求,但是教給他一套捕魚的方法,那就永遠都能滿足他一輩子的`需求了。本課我認為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在本課的學法中,讓學生採用“聽、看、想、練、問、比”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學生自主去嘗試,互相對比,師生討論,觀察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運動得到鍛鍊,獲得快樂。

五、教學目標:

根據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一)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 )的基本技術原理和( )的技術特點,明確學習的目的性

(二)技能目標:初步學會( )合理的技術動作,使80%學生能獨立完成動作。發展學生速度、靈敏、柔韌、協調等素質。培養自主鍛鍊習慣與他人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通過( )和( )的教學和練習,培養學生果斷、機組能力和良好的紀律性及和諧的師生關係,以遊戲和比賽團結協作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六、教學過程:

根據認識事物的規律和人體生理機能變化的規律將本課分為四部分: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

(一)開始部分兩個內容:

安排(4分鐘)一是常規內容。(1分鐘)二是佇列練習,(3分鐘)佇列的內容是蹲下及起立,方法學生以集合隊形聽老師口令進行練習。它既是大綱規定的學習內容,又能集中學生注意力,振奮學生的精神。後面安排的反應練習“彈鋼琴”,方法:以四列橫隊分別代表哆、啦、咪、發,叫到的蹲下,沒叫到的站立。既是對佇列練習效果的檢驗,又能提高學生練習興趣,為以下的教學作好準備。要求學生精神飽滿,步調一致,反應迅速。

(二)準備部分時間安排(7分鐘)

包括遊戲“組著地點”和配樂韻律操。“組著地點”方法是在直徑15米的圓周上,學生進行慢跑,老師喊點數,學生根據點數以身體任何部位組點著地。把平時枯燥的跑步活動寓於遊戲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接著配樂韻律操,方法是也在直徑15米的圓周上完成,通過教師講解示範,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跟著做的,把的徒手操配上音樂,樂與律的結合,造成藝術的氛圍,給學生以美的感受。這樣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二是使學生的生理機能活動能力從相對較低水平逐漸調動起來,為人體進入活動狀態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並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三)基本部分:

第一個內容是( ),時間安排16分鐘。為了解決這一內容的重、難點,使學生更好地掌握( )技術,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步驟:

1、向學生介紹( )這項運動技術結構、技術要求和對發展人體各項素質的作用,在( )運動中的處地位和重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教師進行完整示範,讓學生頭腦中初步形成整體動作表象和了解各個技術環節過程。並按照循序漸進原則:從簡單到複雜方法來逐步掌握動作技術,安排如下練習:

練習1( )練習。目的是( )方法:把學生分成( )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體會( )動作。老師巡視指導。

練習2( )練習,目的是( )方法: 老師巡視指導。

練習3( )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技術。方法: 老師巡視指導,全面兼顧不同水平的學生。

3、叫3位不同水平的學生展示,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評和分析。目的是讓學生對比自己,引起注意,改正錯誤。

4、學生根據自己練習情況及結合教師評價,組內邊練習邊評價,總結各自的優缺點。並採取針對性練習方法。

5、( )比賽,方法:

採用比賽形式更能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提高練習的效果,進一步鞏固動作技術。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便於教師集中觀察,教學指導。

第二個內容是( ):時間安排5分鐘。該內容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是合理的( )。難點是( ),克服()。學生往往不明確身體協調性對完成動作的作用,從而導致各種錯誤動作。以下的教學手段,就是圍繞這樣的一個重點、難點展開,根據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的循序漸進原則,一步一步進行的。

1、講解動作要求和注意點。目的是

2、( )的練習。方法: 依據學生運動技能形成規律,由易到難進行練習,先在原地體會正確的動作要領,再通過講解,掌握( )的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3、( )練習。方法: 依據順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安排了從原地練習過渡到活動練習是為了讓學生逐步正確的動作技術,

4、( )比賽。方法: 由於學生不隨意注意佔優勢,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運用競賽遊戲,來檢查學生( )技術的掌握情況,並以此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快速奔跑能力。通過教師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再根據練習情況進行點評。同時寓思想教育於競賽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遵守紀律,關心他人,自覺鍛鍊習慣。

(四)最後結束部分:

用配《幸福拍手歌》音樂進行舞蹈放鬆,時間安排4分鐘。組織:學生站在直徑為15米的圓。第一遍原地踏步加擊掌,第二遍原地跑跳步加拍肩,第三遍行進間跑跳步加跺腳,第四遍原地跑跳步加甩臂。要求學生在放鬆時做到輕鬆、快樂,聽講時認真。多樣化的練習安排,既提高了學生的趣味性,同時起到放鬆上、下肢作用,使學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鬆,在進行美的教育的同時,又一次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之後,作課堂小結,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達到鼓勵學生和繼續提高的目的。然後佈置器材收回,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和愛護集體財產的習慣。最後師生道別,再次拉近師生距離,養成文明禮貌習慣。

七、預計課的效果: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舞蹈。完成率在85%左右,( )能基本掌握正確動作要領。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35%左右,最高心率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達到120--130次/分。讓學生既出汗又臉帶微笑,身心健康前面發展。

八、場地器材:

場地:田徑場、籃球場;器材:( ),錄音機一臺,錄音帶二盒。

國小說課稿8

【教材簡析】

《菜園裡》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中的一篇看圖歸類識字。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絡緊密,以一幅表現菜園景色的插圖,九個蔬菜名稱的詞語,一首生動活潑的描述蔬菜特點的兒歌組成。

通過看圖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名稱,通過兒歌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本課要求認識的14個生字分別在課題、蔬菜名稱詞語中以及兒歌中呈現,把識字與看圖學詞學句有機結合起來,既體現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這一特點,又分散了本課繁重的識字量,為學生創設不同的識字環境,避免識字枯燥。

【學生簡析】

一年級的學生尤其是生長在城市中的孩子,他們對蔬菜的認識更多來自於市場及擺上餐桌的加工好的菜餚,而對生長在菜園裡的蔬菜的形狀、顏色等特點感知較少,更缺乏對蔬菜有關基本知識的瞭解,針對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貼近,緊密相聯,以及該年段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好動這些特點,我擬訂了本課教學三個維度的目標,制定出教學重難點,精心教學準備,如下: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卜”、“又”、“心”、“風”4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臥鉤”和1個偏旁“風字框”。

2、認識一些蔬菜,瞭解它們的特點。

3、擴充套件學習本課以外的有關生字,擴大知識面。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拼讀音節讀兒歌,掌握生字字音,瞭解兒歌內容。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認識一些蔬菜,瞭解它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2、能比較正確地書寫本課生字。

3、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交流資訊的能力。

4、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交流資訊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願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樂趣,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初步感知漢字的形態美,激發學生喜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2、通過本課學習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進一步瞭解、探究有關蔬菜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認識本課14個生字,認識一些蔬菜,瞭解它們的特點,指導寫字。

二、教學難點:讀準“菜”、“卜”、“風”、“藏”、“茄”、“嘴”的音,指導書寫“心”、“風”。

【教學準備】

一、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

2、課前與父母一起到菜市場買菜、認識蔬菜,瞭解並收集有關蔬菜的知識;

3、帶一些自己認識的蔬菜及其詞卡。

二、教師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九種蔬菜實物及其名稱卡片;

(3)課件;

(4)畫有田字格的黑板。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想:

1、生活是教學的源泉,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的生活性與實踐性,本課內容的選入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從生活實際出發,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體驗,把教材與生活有機融合,讓學生有活動的時空,走出課堂,在有趣的生活中學習,比如:課前讓學生跟隨父母去菜市場,看菜、買菜、認菜、瞭解並收集有關蔬菜的知識;開課前又設計了這樣的準備活動:教師將購買的九種蔬菜擺放在教室四周,並在每種蔬菜前放上名稱卡片,讓學生自由動眼看,動手摸,用鼻聞,嘗試認識它們的名稱;課中結合學生前面體驗,選擇自己喜歡的、熟悉的蔬菜名稱說話,介紹自己認識的蔬菜,並拓展延伸,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蔬菜的'知識,及認識的表示蔬菜名稱的詞語,隨後創作兒歌,課後設計的完成“蔬菜果瓜園”畫板的實踐活動。

學生遇到新鮮事物,新的問題覺得有趣,便不自覺地動眼觀察,動手收集,動嘴溝通,動腦思索,在實踐活動中認識事物,學習知識。

2、以學生髮展為本,在引領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充分發展空間。

本課教學時,我本著一切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驗出發,設計教學、展現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去獲取知識,並將學習生字與積累語言、發展語言、發展學生的思維結合起來,比如:開課時,請學生自願介紹自己到菜市場瞭解到的蔬菜名稱;在識字中,讓學生根據自己情況選擇認知蔬菜名稱,學習生字詞;在學習兒歌前,請學生結合生活體驗用九種蔬菜名稱說話;學習兒歌瞭解蔬菜特點後,又安排了拓展延伸,擴充套件識字,學生根據生活體驗去創作兒歌。

在整個識字、學習兒歌的過程我還採用自讀、互讀、開火車讀、分男女生讀、比賽讀、挑戰讀、展示讀等多種形式體現並落實語文學科以讀為本、讀悟結合的特點。通過讀,讓學生感知語言、積澱語言。通過悟,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3、識、寫結合,在認字同時重視寫字。

本堂課在認讀了“菜、園、蘿、卜、豆、角、心”這七個字後,將“蘿蔔”的“卜”和“心”的認和寫結合起來,利用製作的寫字教學課件與教師的板書範寫進行這堂課的寫字教學,並把指導學生讀帖,觀察字的佔格、起筆、收筆落實在寫字教學中。

4、尊重學生選擇,還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比如:在識字環節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嘗試自學生字。學生嘗試認讀九種蔬菜的名稱詞語,喜歡哪種蔬菜就認讀哪種蔬菜的名稱;在學生彙報自學結果環節,選擇自己會認的詞語認讀;在學習兒歌環節,選擇自己朗讀的比較好的句子展示等。

5、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比如:展示自己會認的生詞,展示自己讀的好的句子,展示自己課外收集的知識和課外認識的生字等。

6、開放式教學,體現“大語文”的教育觀。

整個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抽象的字與具體的物結合,充分調動學生自主認記生字的積極性。課前學生到菜市場買菜、認菜,瞭解有關蔬菜的知識,通過親身實踐收集資訊;課前活動時將蔬菜擺在教室四周,學生通過看、摸、聞、認、讀等形式調動多種感官認知;課中的拓展延伸,展示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蔬菜的知識,及認識的表示蔬菜名稱的詞語,隨後創作兒歌;課後設計的完成“蔬菜果瓜園”畫板的實踐活動將學科整合。

整個教學過程本人力求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溝通課堂內外知識,聯絡學科,聯絡生活,努力拓寬學生學習空間。

國小說課稿9

一、說教材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冀教版第三冊《七的乘法口訣》。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有了1~6的乘法口訣作為基礎,本節課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口訣,並能夠運用在生活中,也為後面的口訣的學習做一個更好的鋪墊。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節課的主要目標

1、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讓學生經歷小組合作學習,歸納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記住7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2、在過程與方法方面:讓學生在算一算,數一數中,歸納、總結7的乘法口訣。

3、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其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並運用口訣。

四、說教具、學具

本課我使用的教具、學具主要有多媒體課件和找朋友卡片

五、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課我將採用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算一算,數一數,歸納、總結7的乘法口訣。從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角度出發,以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分如下三個環節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1、巧設遊戲,複習匯入。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3、鞏固提高,應用深化。

六、說總體設計

下面我就從這三方面談談本節課的總體設計

(一)巧設遊戲,複習匯入。

在這個環節中,用學生感興趣的遊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我們玩個開火車背口訣的遊戲好嗎?老師叫到哪個同學就從哪個同學往後背誦一至六的乘法口決,每行為一列火車,各列火車比勝負。”二年級學生對遊戲、活動充滿了熱情,從遊戲中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即複習已有的舊知識,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七的乘法口訣的信心。遊戲後我進行如下小結,一至六的乘法口訣大家學的都不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從而引入新課。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這一環節是獲取新知的過程,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口訣。這是本節課其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這個重點和解決這個難點,教學中我將以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這一基本思路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數一數中發現問題,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我將分三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生活情景,引入交流

在這個步驟中,我首先以學生熟悉的昆蟲為切入點,巧設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在學習之前,老師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昆蟲?有的學生可能回答,我在奶奶家的院子裡見過毛毛蟲。有的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在花朵上見過蜻蜓,蝴蝶。學生的答案可能有各式各樣,這時,我適時的引入有關七星瓢蟲的知識窗,(出示課件知識窗)使學生了解昆蟲的有關知識,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鼓勵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同時也為後面觀察主題圖作好鋪墊。

第二步驟是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學生了解了昆蟲的有關知識之後,我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出示課件主題圖)提出第二個問題“你們見過的昆蟲可真多,老師這裡有一副畫,你在圖中發現了什麼?”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圖中的昆蟲——小瓢蟲,去發現一個七是七,兩個七是十四……。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也許不會很快能找到,但我不想一開始就給學生某些暗示。因為只有學生經過認真思考的,動手數過的印象才會深刻。如果學生仍然發現不了,同時也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我設計了一個爭當一名小考官的環節:利用主題圖讓學生互相提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順著學生的思維走,可能有學生提出,一棵絲瓜秧上有五隻七星瓢蟲,另一棵絲瓜秧上有兩隻七星瓢蟲,一共有幾隻七星瓢蟲?也可能有學生提出:“一隻七星瓢蟲身上有七個點兒,兩隻七星瓢蟲身上有幾個點?”學生的這種提問是自然的,也正是我所需要的。於是我追問:“那三隻呢,四隻呢?七隻呢?你是怎麼想的?”學生的答案可能有多種多樣,對此,我不打算作任何結論,只是想通過學生的認知衝突引發學生的求知慾。顯然這一目的已經達到,於是待學生回答後我引出學生喜歡的兔博士。(出示課件兔博士)。通過觀察主題圖,運用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巧妙自然地將七的乘法口訣搬到小組交流中,在小組合作交流,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當小組成員遇到了交流的困難時,教師可及時加以引導(出示課件瓢蟲圖)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尋找要解決的問題,並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

第三步驟是歸納總結,鞏固記憶

在學生充分交流,討論後,引出學生喜愛的藍靈鼠,(出示課件藍靈鼠)以小組為單位在班上發言交流。此時我提出第一個問題:你們這個組是怎麼算的?有什麼發現?通過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編的乘法口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表述可能不夠準確,於是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小瓢蟲自學結果(出示小瓢蟲的自學結果)加以修正補充。並讓學生議一議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口訣。教學中,我不打算強調各種記憶方法的優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學生用哪種方法簡便,而是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只要學生表達清楚意思就應該加以鼓勵,重要的是以此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態度。接著讓學生讀一讀七的乘法口訣。熟記七的乘法口訣,最後,水到渠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鞏固提高,靈活運用。

這一環節是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靈活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這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難點,為此,我安排瞭如下四組練習。

第一個練習是對口令的小遊戲,(出示課件對口令小遊戲)兩人一組,一個人說口訣,一個人說得數。第二個練習是找朋友的小遊戲,(出示課件找朋友的小遊戲)每個同學手裡拿一張卡片,(出示學具找朋友卡片)有的同學手裡拿的是算式,有的同學手裡拿的是得數,然後大家自由的下座找朋友。遊戲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課堂上多給學生創造這樣的機會,學生才會樂在其中。

第三個練習是孔雀開屏。二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難點之後,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色彩鮮豔的孔雀圖,(出示課件孔雀圖)然後,將7乘幾和6乘幾的算式展示出來,(出示課件孔雀習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交流結果及口訣,出現錯誤及時引導,回答正確給予鼓勵和讚揚。(播放孔雀開屏課件)這樣,既調節了學生的注意力,又鞏固了七的乘法口訣的知識。

第四個練習是身邊的數學,(出示課件身邊的數學)1個星期有7天,2個星期有多少天?3個星期、4個星期……7個星期呢?設計這組練習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並把所學知識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從而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和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本節課我教學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師

只是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而讓學生在算一算,數一數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我沒有刻意去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教師靈活把握。這樣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大,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並在練習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也經常要用到。我認為,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走出課堂,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附板書設計

七的乘法口決

1個77×1=7一七得七

2個77×2=14二七十四

3個77×3=21三七二十一

4個77×4=28四七二十八

5個77×5=35五七三十五

6個77×6=42六七四十二

7個77×7=49七七四十九

國小說課稿10

《可愛的家》是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的內容。第二單元是以“親情”為主線,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和諧溫馨,其樂融融的感人情景。從熱鬧的動物王國,到擬人化的植物夥伴,再到身邊熟悉的幸福的小家,處處流露出熱情、友善、關愛的濃濃親情。在設計教案時我運用音樂中聽、唱、拍奏、律動、編創等方法,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活動來體會“愛”的付出與獲得同樣快樂,學生如何與大家分享喜悅,引導學生關心、幫助他人。下面談談我設計這節課的一些想法:

一、 挖掘教材中的情,從情入手。

欣賞曲《可愛的家》是首讓人感到親切,溫暖的歌曲,樸實無華的旋律中洋溢位對親人深深的懷念,對故鄉無盡的憂思,使人眷戀那份濃濃的、難以割捨的親情。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濃濃情意,以培養學生音樂聽覺為目標,充分運用教學中的各種環節,通過“情”來撥動學生的心絃。於是我以這首樂曲作為背景音樂圍繞“家”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學生在這首輕柔音樂的伴奏下從竹子寶寶的家談起,到個別學生通過照片介紹自己所熟悉的小家,讓全體學生引起共鳴,體會到家的溫暖。當然班上也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為了讓他們也體驗到家的感覺,我便再由“姐妹兄弟”一詞引伸到團結友愛的班級大家庭,在這個家庭裡可以得到更多地關懷。通過運用討論、談話式的教學方法,拓展了學生對“家”的認識,使他們從被家裡長輩萬分寵愛的小寶貝成長為班級中其他小夥伴的姐妹兄弟,更讓他們懂得與他人相處要和氣、友善,要學會照顧關愛他人。在隨後的欣賞過程中,學生就會將自己的感受,全身心的融入音樂作品之中,從而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二、以情導創,以創拓情。

音樂創造是培養、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它能激發學生創作音樂的情趣和積極參加音樂創作的意願,喚起其音樂情感,啟發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我在設計欣賞歌曲《可愛的家》時,通過各種欣賞活動,使學生產生出積極的情感反應,以情導創,以創拓情,把“情”作為一條主線。首先是以《可愛的家》作為背景音樂,通過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切入本課主題,引起每一位學生心靈深處的共鳴。這是一種完全放鬆和無意識的聽賞方法,以此來渲染一種柔美、恬靜的氛圍。接著是將學生通過語言交流所體會到的對“家”的點滴感受融入到靜聽樂曲之中,隨著音樂的進行,進入回憶、聯想或想象,這是一種聯想想象式聽賞,是學生自身感受與音樂情感的'交融。然後,我在交流“家”和聆聽關於“家”的音樂基礎上,和學生共同創設了一個生活化的音樂情景,通過即興創作表演,以身體動作來對音樂做出反應,稱為運動式聽賞。第一步無意聽賞是引起學生欣賞的動機和興趣,第二步靜聽是激發起學生對音樂強烈的情感反應,第三步是組織學生參與體驗、創設有關音樂中所體現的濃濃親情與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使他們的審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進一步昇華,最後就是將先前學生體驗到的音樂情緒,落實、內化到歌曲的演唱上,使他們在演唱中身心得以愉悅,情感得以抒發。在學生對歌曲《可愛的家》理解與創作時,我認為既要營造好他們“參與音樂活動”的氛圍,深化“進入情境”的心理誘導,也要尊重學生自己的創造,放手讓他們根據創設的情境開展想象並結合自己的內心感受,大膽地進行音樂創作的嘗試。

三、以情激趣,以趣促情。

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課中我將上學期學生非常喜愛演唱的歌曲《音樂是好朋友》作為進教室的音樂,讓他們喜愛d、re、i,喜歡音樂,踏著這首熟悉的樂曲步入音樂課堂,從而激起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隨後我再讓學生用歌聲來和可愛的竹子寶寶打個招呼,他們頓時覺得很新鮮,平時都是和小夥伴,和老師打招呼,這次卻和擬人化的植物朋友問好,他們對演唱《竹子冒尖尖》這首歌曲的興趣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而且不用老師多提要求,他們也會憑自己的生活經驗以親切、活潑的歌聲和竹子寶寶對話,和大自然交朋友。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符合兒童的心理年齡特徵,容易產生親切感,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促進他們美好感情的抒發。

通過此次上課,備課,也使我深刻地領悟到:《唱遊》教學應該面向全體,服務全體,是具有普及性的音樂教育。作為音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把音樂知識與技能融於活動之中,並隱性成線,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逐步獲得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情感的激發,忽略音樂教學的基本技能、技巧,那麼培養出來的學生將永遠只是有豐富表情但無實質內涵的人,無法讓學生真正得到美的享受和薰陶。

國小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本課是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四課的內容。教材採用形聲字歸類的識字方法,內容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利用轉盤圖,顯示基本字“青”換上不同的偏旁組成新字,揭示了這組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轉盤圖”下面是這組字和由字組成的詞。第二部分是兒歌和插圖。兒歌編入新學的大部分字詞,為學生理解字詞提供了語言環境。插圖再現了語言內容,給人以美得享受,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兒歌。

二、說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豎心旁。能為生字組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初步瞭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創設情境,幫助孩子掌握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誦讀兒歌,培養語感,積累詞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樹立學生學好漢字的信心。

三、說教法

1、溫故而知新

在教學中,我先安排孩子們複習幾組已學過的形聲字,幫助孩子找到形聲字的特點,從而展開教學。如:"他"和“她”字的讀音一樣,結構一樣,只是字的偏旁不一樣,我們可以依據偏旁區分,我們是用“他”,還是用“她'.

2、通過小組合作獲取新知識

在這一部分,我安排孩子認識今天所涉及到的偏旁,並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說一說從每個偏旁中你知道了些什麼。如:日字旁和太陽有關係,目字旁和眼睛有關係等等。

3、展開想象,藉助音節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在這一部分,主要引導孩子自己識字,當然是運用方法,巧妙地識字,並藉助課文插圖,把字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4、拓展延伸,擴大運用

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讀生字以及詞語,注意遇到讀音不準的問題時,同學之間相互幫助,予以糾正。並且在讀準的基礎上,小組合作為詞語造句,加深印象。

5、指導書寫

孩子們已經積累了不少寫字的方法與技巧,今天的書寫指導,還是以孩子為標準,讓他們自己溝通每一個字的特點,以及在書寫時的技巧,老師只是適當的加以補充,以幫助孩子得到更好的方法。

國小說課稿12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2課《窗前的氣球》。

首先我來說一說這篇教材:

這篇課文敘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天真活潑的科利亞因患有傳染病而被醫院隔離治療,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亞特別孤單,非常想念以前的夥伴,想和他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歡笑。心有靈犀的夥伴們感受到了科利亞的孤獨,給他送去一個飄在窗前的氣球,氣球給科利亞帶來了一聲問候、一張笑臉,更是一陣驚喜。通過這篇課文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之間那一份真摯的友誼,這正是一篇面向孩子們進行情感薰陶的的好教材。

說教學目標:

本課由兩課時完成,我認為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準、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其次就是認字,同時積累語言的運用,在這個理念指導下,我定下以下課時目標:

1.認識會讀“科、亞”等7個字。會寫“病、角”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值得重視的是通過學習閱讀課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3.體會同學之間的真摯友誼。

說重點、難點:

根據學習目標和孩子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在學會生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體會科利亞的心情變化。

2、教學難點:能展開想象,想象如果你是科利亞,你躺在病床上會想些什麼?想象小夥伴們通過氣球想對科利亞說什麼?

下面我就簡單地說一說我的教學步驟以及各個步驟的教學理念

說教學步驟:

一、設定懸念,匯入新課

因為本課的難點是體會人物前後的情感變化進而讓孩子們感受到同學之間的深情厚誼,特別是科利亞一開始的那種真沒意思的心情二年級的孩子不一定能完全體會,所以一開始,我通過課前談話,讓學生生說說開心的事,引出假如有一天你不能再享受這些快樂了,你有什麼感受,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初步體會失去這些快樂後的孤獨、難過的心理,為課文的情感體驗做好一定鋪墊。

二、自主識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初步的識字方法,我覺得應該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富有個性化的識字方法,因此,不僅在本課,以後的生字教學中我會拋棄了原先的要學生先看拼音讀、再去拼音讀、然後記字形這樣按部就班的方法教學,而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四人一小組,每一小組各自選一個生字寶寶,兩人講講是如何記住它,另外兩個小朋友想想組詞,這樣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空間、時間,讓他們自己突破識字難關,之後再互相做交流。

三、以角色體驗來解讀文字、朗讀課文。

由於本篇課文的重點是需要孩子走進科利亞的內心,懂得科利亞的內心情感變化。但是健康快樂的孩子不一定能體會病床上的科利亞的孤單與寂寞。因而,可能有些學生只是浮在語言的片面上,不能真正理解課文的用意。因此我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時候我會運用直觀教學,先用課件出示科利亞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窗戶的情景圖,加上科利亞的獨白:我生病住在醫院裡覺得真沒意思。當學生進入情境後,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詞句談談為什麼科利亞會覺得沒有意思?接著馬上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同時引導學生說說科利亞在醫院裡不能做什麼,只能怎麼樣?來體會科利亞的孤獨、沒意思。在這方面我需要學生不僅亞歐走進科利亞“沒意思”那種心情,同時培養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比如用上關聯詞因為,所以來說一說科利亞為什麼會覺得沒有意思。在這個基礎上,開始趁熱打鐵,進入第四環節。

四、激發想象,鼓勵創新

基於本課文的難點,同時也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我在第一第二自然段進行了第二個自學提示:如果你是科利亞,你躺在病床上會想些什麼呢?讓孩子們發揮想象的空間,各抒己見。然後我給學生一個句式,進行隨堂練筆:科利亞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窗戶,他想起以前……而現在……這樣一個句式去寫。

五、略讀課文,感悟情感

就在學生們走進科利亞那種“沒意思”的內心後,馬上進行轉折,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因為課文3、4自然段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多講。所以在處理這兩段文字的時候我會採取略處理,請孩子們自讀3、4兩段,然後讓學生重點讀讀第四自然段想想此時科利亞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你從哪裡體會到了?進而引出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小夥伴們通過氣球給科利亞送去的是什麼?讓學生體會同學之間的那一份真摯的友誼。在交流中引出課文最後一自然段,讓學生一起走進科利亞的內心,開心地笑了。

六、傳遞友情,情滿課堂

由於本文的價值在於教育學生“懂得珍惜友情,獲得美好的人生體驗”。所以在最後一環節我還會讓學生在紙氣球上為科利亞寫上自己的祝福,同時播放一段《歌聲與微笑》的音樂,讓學生能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表達自己的心聲,而後可以進行交流。

以上是我粗糙的教學步驟,我的課堂還很稚嫩,課堂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批評指正,讓我儘快地站穩我的語文課堂,這是我的板書,謝謝大家!

國小說課稿13

我今天所上的這一課《恐龍》是蘇教版語文第六冊的第21課。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恐龍的喜愛之情。作者緊緊扣住文題,對恐龍做了較為全面具體的介紹。文章條理清楚,結構分明。首先,作者介紹了恐龍的生活年代之久遠;生活環境之優越:活動範圍之廣、數量之多。其次,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及形態。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作者為了具體說明“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列舉了身體龐大,踏步好似雷鳴一樣的雷龍;身體很長,走路好像吊橋在移動的樑龍;背上插著兩排三角形的劍板,尾巴上有四支利劍一樣尾刺的劍龍;以及臉上長有三隻一米多長大角的三角龍。作者在第3自然段裡還介紹了恐龍的親戚——魚龍和翼龍。魚龍生活在水裡,體形像今天的海豚;翼龍身體的兩側長著翅膀,能展翅高飛。接著介紹了恐龍的生活習性。先介紹恐龍吃什麼——“大多以吃植物為主,也有專門食肉的”;之後,重點介紹了陸地上“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龍”——霸王龍。然後介紹恐龍是怎樣繁殖後代的。恐龍是卵生的,它們先生下外殼堅硬的蛋,當小恐龍破殼而出的時候,會得到老恐龍的細心照料,直到它們能夠找到食物為止。最後介紹了恐龍的神祕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綜觀全文,作者以清新流暢的文字,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有關恐龍的知識,讀罷能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多種說明事物的方法並用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比較說明:如在介紹雷龍時,作者為了說明“雷龍是龐然大物”,就用了人們所熟知的大象來與雷龍作比較,說“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從而使讀者感受到雷龍身體之龐大。又如在介紹恐龍的親戚魚龍時,作者把魚龍同人們熟悉的海豚作比較,說它“很像今天的海豚”,如此說明使讀者對魚龍的外形有了形象的感知。比喻說明:如雷龍“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就用了比喻說明的方法,使讀者對雷龍踏步時的情景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又如,樑龍“走起路來,好像是一架移動的吊橋”也是用比喻說明的方法來使讀者感受到樑龍走路時的有趣情景。再如翼龍“展翅高飛時,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輕型飛機”也是用了比喻說明的方法,使讀者對翼龍展翅高飛時的情景也有了一個極為形象的感知。資料說明:如介紹樑龍身體很長時,用了“從頭到尾足有二十多米”的具體資料來加以說明。又如介紹劍龍的時候,就用了“兩排三角形的劍板”和“四支利劍一樣的尾刺”來說明的;介紹三角龍時也用了資料說明的方法。正是因為作者用了這些說明方法,才使讀者對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活習性有了具體而形象的瞭解。

基於以上的特點,這篇課文我安排兩個教時:

第一教時,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教時: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恐龍的型別及外形特點。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那麼今天我所教的是第二課時,學生對恐龍比較陌生,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多媒體課件。

以下針對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作一說明:

一談話複習舊知引入教學,讓學生回憶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概念。

二精讀課文

第一段使學生明白正因為當時的條件適合恐龍生存,所以恐龍的數量很多,分佈範圍很廣。

第二段課文的2—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我先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默讀,每一個自然段提了一個問題。學生默讀小組討論後再一起理解,在學生回答完前面三個問題“恐龍的種類有哪些,形態各有什麼特點,恐龍的親戚是誰,它們又有什麼特點,它們吃什麼”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雷龍、樑龍、劍龍、三角龍、魚龍、翼龍和霸王龍,就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找出這些恐龍來,教師逐個點選。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恐龍的形態,我用了這樣的方法,先讓學生找出喜歡的恐龍的語句讀,重視朗讀訓練。接著讓學生上臺介紹自己喜歡的恐龍,把課本中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體態語言。在講解恐龍是怎麼生育後代時著重使學生理解恐龍這種獨特的卵生生育方式,並進行擴散性思維的訓練,讓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這樣的生育方式。教學完2—5自然段後讓學生一起朗讀引出恐龍在廣闊的原野上奔跑、吃食、繁育後代這個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再一次去感知兩億年前恐龍的生活,再一次激起他們的興趣,為下面第三段中的內容激勵學生長大去探索恐龍神祕消失之謎作下鋪墊。

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教學旨在激勵學生好好學習,長大去探索恐龍神祕消失之謎。為了激勵學生這種探索慾望我在上課結束前印發了一份有關恐龍的資料供學生閱讀,還準備了一本有關恐龍奧祕的書供學生瀏覽。

國小說課稿14

孩子們童稚的心靈是一個詩的國度,他們那一句句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未經雕琢的語言就是世界上最純、最美的詩句。《眼睛》是湘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一首極富兒童情趣的小詩。它內容淺顯易懂,語言凝練生動,韻律和諧優美。如何把握兒童情趣的特點,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進而發展他們的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張揚他們的個性,讓詩情畫意始終縈繞在課堂,讓“活化語文”實實在在地體現在課堂是備課時思考的一個重點。

一、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根據課標精神,我的整個教學設計立足點在於:教學中,一方面要靈活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啟迪聯想……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用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用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知道。整個過程為 張揚學生個性,激揚學生靈性服務。在“情趣”中觸動學生的心絃,開啟學生的心扉,讓他們欣然走進詩的意境;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純淨的目光投向美麗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從他們的心靈深處引出一股清泉,讓純真的語言化為盎然的詩句洋溢在課堂教學之中。在濃濃的人文情懷中,在音樂、畫面、詩歌這融為一體的氛圍中,在學生們積極參與的合作、交流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隨著心靈和情感的薰陶而提升。在這種教學指導思想下,我把朗讀作為這堂課的重點,“新課標”還特別強調“讀”的重要性,提倡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發生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二、教學設計

1、初讀,在讀中整體感知

本課一開始,我就藉助多媒體VCD,播放“課文朗讀”,聲情並茂的範讀,螢幕上美麗如畫的景色,使課文內容形象化,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聆聽範讀的同時觀看圖象,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

2、自讀,感知內容

在學生自讀前,提出自讀要求,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課文,感知文章的內容。

3、美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①以境促讀,境中動情

教學本課,我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讀給大家聽。

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播放了多媒體VCD中相應的詩句及畫面,螢幕上可愛的露珠長在小草的臉上,星星在天空中眨著眼,天黑了,燈塔媽媽睡不著,睜著眼,看看有沒有還沒回家的船寶寶,它們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再配上動聽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對文中的詩句有了直觀的形象認識,感受到每一句詩都有一幅美麗的,身臨其境的感覺油然而生。

孩子們邊看邊自發地鼓掌,情不自禁地讚歎:“真美啊!”抓住這個契機,我讓學生把自己變成了可愛的小露珠,問學生:“你高興嗎?你想怎麼說?想怎麼做?”孩子們笑著,跳著,欣喜地說:“露珠是小草的眼睛。”此時我引導學生聯想如果這可愛的露珠長在花兒的臉上,那它就是花兒的 ,如果露珠長在樹葉的臉上,那它就是樹葉的 。緊接著,我使用了激揚學生靈動的評價語:“開心地說吧!”“這麼多可愛的小露珠,我們一起歡呼吧!”這些話語,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他們的創造性被激發,心靈得以解放,此時,整個教室洋溢著濃濃的“詩意”。

②以演促讀,入情入境

在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我安排學生分成四人學習小組表演讀課文,引導學生大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己同詩歌領悟到的內容與情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表達出來。這是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孩子們搖身一變成了小露珠、小星星、湖泊、燈塔,有的學生在搖頭晃腦地讀,有的學生手舞足蹈地讀,課堂上書聲琅琅。

此刻,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已經能夠衝出老師的翅膀,自由地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啦!

③以說促讀,說中激情

《語文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認識,我通過多媒體VCD,向學生展示了與詩歌有關的大量的圖片,孩子們觀看時神情專注,不時發出驚歎。這些學習資源,使學生對詩歌有了更多的瞭解,也積累有相關的知識和資訊。

《語文課程標準》更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於是,我在教學該課的最後,安排了創作新的小詩這一環節,為此,學生非常感興趣,開始我試著用課文中的這個句式作了兩句詩,把它藏在畫裡了,我播放多媒體VCD中的畫面,讓聰明的小朋友猜出我做的詩句,接著讓他們自己創作,他們的作品充滿了奇思妙想:如“螢火蟲是星空的眼睛。”“七星瓢蟲是樹葉的眼睛。”“雨點是雲兒的眼睛。”“蝌蚪是池塘的眼睛。”“我們是祖國的眼睛。”這是多麼童真的想象,多麼獨特的情感體驗啊,讓我充分地感受到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的那顆聰慧而靈動的心。

教學本課,我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取得了超出期望的生動精彩的教學效果,有效地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整體效益。

三、幾點體會

1、運用多媒體VCD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文中的許多事物對國小生來說,都是陌生的。用傳統教學法,把書本知識通過死記硬背塞給學生,根本激不起學生興趣和求知慾。本堂課我就是通過播放多媒體VCD中的.資源,展示生動的畫面,播放出優美、動作的錄音,再現了語文情境,使課文內容形象化、直觀化、具體化,充分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學生的情緒被感化,迅速進入內容氛圍,因此學生知識學得快記得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巧用多媒體VCD教學,有利於突破教學的重點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合理而恰當地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一種全新的教學意境,可以將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把靜態的圖文變成動態的畫面,使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形象,從而突破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為了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朗讀課文,播放了多媒體VCD中的“朗讀指導”。那語言標準、富有感情的課文朗讀,而且還有語言升降調和重音、停頓等提示符號,讓學生邊看邊聽邊體驗和模仿,當學生的情弦被撥動起來後,對課文具體而真切的美感體驗就油然而生了。

3、活用多媒體VCD

多媒體VCD具有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作用,本節課我運用《教學資源超市》展示了大量的資料,視訊圖象,以高密度、高質量、高速度地向學生提供了視聽資訊,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擴大視野,激發了學生的靈感。我鼓勵學生自己創作小詩,學生們在輕鬆自如、和諧愉悅的氣氛中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暢所欲言,既鑽進課文“入境”,又跳出課文“出境”。不僅激發學生的情感,而且不露痕跡的進行了語言訓練,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創作出了一首首精彩的小詩。

因此,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教育技術走進課堂,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好事,也是要引起廣大教師重視並開展深入研究的大事。現代教育技術給新課程注入了新活力,讓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藉助和科學使用這一重要手段,給語文教學和其他所有學科的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

國小說課稿15

本節課我分為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式等五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原地投擲壘球 遊戲:擊木柱

2、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國小《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新授教材。擲壘球是田徑運動中的投擲專案,也現代國小運動會的比賽專案之一。通過教學,培養同學們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同學們的速度、力量、爆發力、柔韌性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逐步培養遵守紀律、尊重他人,團結友愛等集體意識和良好作風;形成勇敢、頑強、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同時進一步提高同學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同學們的社會適應能力,養成堅持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3、教學目標

新課程體育教學的總目標是以“終身體育”與“快樂體育”為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同學們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同學們在快樂中掌握鍛鍊方法,參加鍛鍊,增強體質。

(1)認知目標:通過遊戲,初步瞭解和掌握原地投擲壘球的一些方法,並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2)技能目標:經歷遊戲活動的過程,掌握原地投擲壘球的基本動作,發展投擲能力。體驗投擲活動的運動樂趣和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與創新意識。

4、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材內容特點,結合同學們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兩腿用力的銜接和向前送髖的動作,掌握良好的用力順序和正確的用力方向。教學難點是:用力均勻程度,動作協調連貫。

二、說學情

1、有利因素國小三年級同學們個性天真活潑、好動,而且興趣廣泛,其模仿能力及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所以在本課時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根據小同學們的心理和生理特徵,我採用以遊戲練習為主線,注重誘導、啟發,鼓勵同學們發揮想象,大膽創新。

2、不利因素由於部分同學們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基礎,但是同學們的心理素質不穩定,容易產生滿足而導致厭學的傾向,對學習新的技術動作帶來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學時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學習新內容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說教法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發揮同學們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中我以遊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活躍單調無味的課堂氣氛,同時結合講解示範法、分組練習法、遊戲競賽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以培養同學們勇於創新、敢於進取的學習精神,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積極主動性,重視同學們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注重體現教與學合理的

執行機制,從而達到掌握技能和鍛鍊身體的目的'。

四、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啟發、同學們進行自主練習,使同學們動手、動腦、充分發揮同學們的主體作用,在同學們自主學習的同時,相互交流,討論探究,再結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激發同學們在學習中建立自主創新的意識。

五、說教學程式

本課是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變化規律,再結合本課的任務和小同學們的心理需求,把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貫穿於遊戲中,使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我分為:開始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個部分進行教學。

(一)開始準備部分

1、課堂準備活動

2、準備部分:擲紙飛機。同學們動手製作紙飛機,在場地上放飛紙飛機,展示自己製作成果,同時為基本部分中的“採蘑菇”遊戲作鋪墊。這一節約為8分鐘左右。運動強度為“中”(為同學們創造快樂愉悅的活動氛圍,提高同學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這一部分是課的主體部分,是解決教學重點與難點的關鍵,是“教”與“學”的重點,要充分發揮同學們的主體地位,給同學們充分的學習時間與空間,讓同學們在學中樂、樂中學,從而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本課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教學。

1、通過語言提示與誘導,讓同學們把紙飛機想象成為壘球,相互間進

行拋接性的練習。培養同學們應變能力和敏捷的視力,激發同學們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的探索精神。

2、讓同學們自主建立友伴,引導,啟發同學們創想多種拋接方法。為同學們創造一個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同時也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

3、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進行“擊木柱”比賽,在一定時間,以擊中數量多的一組為勝,此遊戲有利於調動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4、“採蘑菇”我們是建設者,為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課堂上組織同學們扮演“採蘑菇”的角色。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不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而隨意亂扔垃圾,把我們美好的家園環境破壞了,於是人們的生活周圍也籠罩著一層又一層的環境汙染的面紗??。為了防止我們的地球環境急劇惡化,我們每個人要踴躍地加入到“採蘑菇”以及捍衛地球的行列中去。樹立起同學們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決心。這一環節約為28分鐘,運動強度為“強”。

(三)結束部分

1、為了恢復學習的心理和生理負荷,通過熟悉的音樂和輕柔的舞蹈動作進行放鬆,讓同學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完成本課的學習。

2、小結:總結本課的優點、缺點,以表揚為主。

3、收還器材。這一環節約為4分鐘左右、運動強度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