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二年級數學說課稿錦集六篇

說課稿1.98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學說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二年級數學說課稿錦集六篇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教學內容:教科書94、95頁上的內容

2、教材分析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了1個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本冊教材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和上一冊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隨著統計資料的增大,條形統計圖每一格代表2個單位或者多個單位。內容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應該比較感興趣。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2)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教學難點: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二、說教法

1、多媒體設定生活情境引入法。藉助計算機這一圖文並茂的多媒體教學工具,結合日常生活中鮮活的實物、例項引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實際操作發現法。讓學生親身參與測量體重的活動中,通過小組交流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資料,為教學增添生動性和趣味性,同時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說學法

1、自主學習法:讓學生去親身體驗資料產生的過程,使學生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積極組織學生人人蔘與,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教材內容,緊密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帶著數學走入生活,解決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估計、判斷能力為以後的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2、交流互補法: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講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讓學生開動腦筋,互相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三個環節:

1、收集資料

(1)我給學生提供了學生喜歡的動物卡片,要求學生記錄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學會統計喜歡每種動物的'學生數,並教給學生簡單的整理資料的方法。

(2)根據喜歡動物的學生數,製成統計圖。目的是讓學生在製作過程中感知格子不夠時,發生了矛盾怎麼辦?

2、學習用一格表示2個單位。

3、練習。我安排了兩個練習:

(1)課件出示P96第1題,讓學生根據圖中的資訊完成統計圖。

(2)、完成。P97第2題,天氣情況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課件出示晴天、多雲、陰天、雨天、雪天的氣象標記。)這幾種氣象標記誰認識?說給大家聽一聽。再學生完成統計圖。

五、教學反思

《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卡通素材引入新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賦予抽象的教學知識於豐富的現實背景,學生玩得開心,學得舒心。數學課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真正達到了"寓教於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這節課主要教學倍的認識及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倍的關係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數量關係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含義,拓寬應用 除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因此學好這部分內容非常重要。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認識“倍”的學習過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會比較兩個數的倍數關係。

2、讓學生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會解答這樣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發展學生觀察、比較、推理、遷移、有條理地敘述的能力,培養學生善於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

“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二、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發現、交流,動手操作等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我主要運用如下教學法。

1、情境教學法,根據教材內容以森林運動會為開頭,採用了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學習過程中兒童的視覺感受能力最強,我為學生提供了黃花、藍花圖片,以引導學生從各自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積累出發進行積極的、獨特的思考,從有趣、新鮮的素材和情節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這樣學生在活動的情境中打開了思路,激發了靈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2、 動手操作法:如在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時讓學生進行操作並在基礎上完成相應的填空,學生把動手操作和口頭表達結合起來邊擺邊說,指名說說思考的過程,進一步突出要求一個數量是另一數量的幾倍,就是把其中的一份看作一份,看另一個數量是這樣的幾份,就是第一個數量的幾倍,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

三、說學法

學法是學生再生知識的法寶。為了使在整節課的探索活動中,我的設計有獨立活動、也有同桌兩人活動。再通圈一圈,擺一擺,說一說等方式讓學生建立了倍的概念在具體活動中,我讓學生說說小動物之間存在什麼樣的數量關係?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將課堂還給學生,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從參觀動物運動會引入小動物之間不僅存在相差關係,還存在著倍數關係引入倍的概念

(二)主動探索,探究新知

這裡分為二個層次,第一層是倍的認識,通過觀察藍花有朵看作一份,黃花有這樣的三份,也就是3個2朵,可以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之後變化藍花的朵數。說出黃花的朵數與藍花之間的倍數關係。學生能夠感受到把藍花的朵數看作一份,黃花有這樣的幾份,黃花的朵數就是藍花的幾倍。

第二層次是教學求一個在認識倍的基礎上,要求小鹿的只數是小鴨的幾倍,除了可以用分一分的方法外,也可以用以前學過的除法算式來表求。結合除法的含義來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就是求幾裡面有幾個幾這樣的數量關係。之後是趣味遊戲拍拍手,先是老師拍2下請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拍一拍,然後老師拍,全班同學漆器按老師的要求拍一拍,並說說你們拍的是老師的幾倍 。通過幾次的嘗試,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倍的認識,訓練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擺小棒練習進一步鞏固倍的認識。學生通過擺擺說說填填的形式進一步理解了倍的概念。

(三)鞏固新知,應用拓展

練習內容的設計,由易到難,分層安排,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第一層基礎練習是進一步鞏固倍的相關知識,並用倍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二層是有關倍的一些變式練習,讓學生動動小腦筋把紅圓和綠圓成倍數關係進一步鞏固了倍的認識,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力與拓寬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空間。

在這這節課結尾的動動小腦筋這個環節,許多老師對我提出建議說這個環節花的時間太長了,可以縮短一些時間來讓學生來完成補充習題。

最後沒有總結,其實我本來的意圖在做完書上的練習之後做一個總結,但是那個總結我只問了學生你認為你學的好嗎?卻忘記接著問學生生你有什麼收穫,。以至於許多老師都問我你怎麼沒有總結。最後一個環節處理的不是很好。那希望各位老師給以批評指正。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教材解讀: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編寫乘法口訣的開端,也是今後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其地位尤為重要。在國小階段,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能熟練地口算表內乘除法。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經歷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熟記5的乘法口訣,並能運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及意義。熟記5的乘法口訣,並會運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通過擺小棒、編口訣、找規律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遷移類推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引導學生找到編寫口訣的方法,發現口訣的規律,尋找最佳的記憶方法。體會一句口訣解決兩道乘法算式,感受學習乘法口訣的好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學會利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

這個目標既符合兒童認知發展的特點,又符合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現了新課程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以及學好數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已初步瞭解了乘法的意義,掌握了連加的計算方法,他們已能根據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並結合情境用數數或連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這些知識儲備都為學生在本課進行自主編制口訣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大多數學生雖然沒有接觸過乘法口訣,但因為暑假提前預習過相關知識,所以對口訣也的記憶並不陌生,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訣。針對這一情況,課上我注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5的乘法口訣,運用具體情境理解5的乘法口訣所表示的意義。依據新課程標準,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課前利用動態的視訊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很自然的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

2.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同桌合作交流活動。

3.通過趣味性的變式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根據教材及學生年齡特點,在推導5的乘法口訣時,我讓學生從編兒歌開始,找到編口訣的竅門,然後順理成章的列出算式歸納出乘法口訣,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活動中學習到新知識。

另外,《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在具體的教學中我注意用讚許、激勵、表揚,創設情境等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採取了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思考、交流、操作中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合理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直觀的畫面、形象的圖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孩子學習,興趣為先。課前,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雜技視訊,吸引學生眼球,接著引導學生觀看雜技圖片,再以雜技圖片為情境圖呈現數學資訊,進而讓學生髮現資訊,提出數學問題,自然順暢,較好的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的願望,並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思維調節到最佳狀態,自主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交流。可見,合作交流在數學教學中也相當重要。本課很好體現這一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精心設計了一些能讓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發展思維的活動,玩中學,樂中悟,在自主探索中親身經歷知識形成過程,促使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交流,進而有序地推進學生對新知的體驗、感悟、建構。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及認知特點,課堂上我主要遵循了直觀性、知識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更多的關注情境與知識的連線點,促進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的遷移,主動進行新知的建構。由於《5的乘法口訣》是學習編寫口訣的開端,其地位極為重要。因此我採用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教學策略,逐步讓學生經歷並掌握口訣的形成過程,體現了知識的序列。先是利用編兒歌,引導學生髮現規律;二是利用51與 15的乘法口訣,由老師編給學生看。三是編52與 25的乘法口訣,老師指導學生來編。四是放手學生自己編口訣。五是讓學生觀察口訣,發現乘法口訣的規律。在這樣由扶到放的過程中,遵循低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此環節我還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在關注結果的同時,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式及學習過程。體現了新課標中的理念,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思考,利用已知探究未知, 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知識探究的全過程。這樣學生在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不但較好的理解了口訣的來源和意義,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在記口訣環節,引導學生利用喜歡的方法來記憶。通過交流與提問,豐富記憶的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口訣的含義,弄清楚乘法意義、算式、口訣三者之間的聯絡。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適時有效的提問、比賽又使課堂錦上添花,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此環節的設計也體現了新課標新理念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為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三) 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既掌握知識和技能又能創造性地運用,本節課將枯燥的練習都賦予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注重了練習形式的多樣性、練習內容的趣味性。 用猴子兄弟的煩惱,小豬的難題,身邊的數學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學生的練習熱情,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理解口訣、記憶口訣。雖然都是5句口訣不斷地重複,卻讓學生學而不厭,熟而不倦,讓原本枯燥機械的練習變得鮮活靈動起來。這樣的練習設計既能強化已學的知識,又可以培養應用的技能,更給了學生一個思維拓展的空間。

(四)回顧整理暢談收穫

結合課堂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整體回顧整理本節課所學知識,用自己的語言清晰的表達出來,理順知識脈絡。

(五)課堂檢測檢驗效果

課堂檢測是對學生過程性學習的一種綜合評價。主要考察落實學生是否真正做到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並熟練運用其解決問題。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策略是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尊重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通過競賽、操作、遊戲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親身經歷由未知到已知的學習過程,經歷編口訣記口訣用口訣的學習過程,在反覆實踐中知其然而再知其所以然,同時滲透了數形結合、有序等數學思想方法。這樣的教學設想目的是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6的乘法口訣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三冊第三單元第六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在編排上先出現一組準備題,每次加6,把得數填在空格里;再出現例10,看圖寫出乘法算式,並編寫出乘法口訣;然後進行鞏固練習、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乘法口訣的教學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本學期教學的一個重點,它是學生以後進一步學習乘除法的基礎。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通過操作軟體,在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意義,讓學生在實際問題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並能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在口訣的整理中,初步培養學生髮現簡單規律的能力,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學生在編口訣和利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悅。

根據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讓學生在1——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經驗上,自主探索,編出6的乘法口訣,並熟記口訣。

同時,又由於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受其表達能力的限制,將其探索發現的知識抽象出來,概括形成口訣形式這一過程和發現口訣的內在規律,對學生來說,又是一個難點。

教學難點:編寫乘法口訣,發現口訣的內在規律。

二、說教法

國小數學教學法指出,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本課教學是在網路環境下進行的,結合本課內容和學生實際,本課教學採用故事情境法,發現法、嘗試法等進行教學。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討論交流,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可以通過網路轉播學生的練習,達到人機互動。

三、說學法

新課程強調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為此,本課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主,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四、說教學程式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程式設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精彩的課堂開端,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年齡特點,一開始就給學生創設一個小熊請客的情境,並結合課件的動態演示,配以優美的音樂,把學生帶入了複習準備環節:小熊來到了一座小橋邊,可橋上只有一個數字,怎麼過橋呢?小熊正在納悶,這時飛來一隻小鳥,它告訴小熊用橋上的數字每次加上6,說出得數,就可以把橋搭上。讓學生說出得數後再填表算一算,填表算一算起兩個作用:一是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二是讓學生熟悉6的連加,為學習6的乘法口訣打下基礎。

(二)發現問題,自主探索

布魯納說過:“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新課程標準也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去“經歷、體驗、探索”學習數學的過程,使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再創造”。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在探索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我設定了6種不同的水果,讓學生自主選擇進入練習,給了學生可選擇的空間,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6個練習都是編6的乘法口訣,這裡多個數的連加可以看螢幕數出,從而解決了乘法算式的得數問題。“再想一想”“你真棒”的提示,體現了人機對話。教師通過轉播的形式達到人機互動,起到了互相學習、集思廣益的效果。接著讓學生運用前面掌握的方法填出積,編出6的乘法口訣。同時在做題的過程中內化了思維方法。我這樣設計,是為了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教學理念。

(三)激導探究,鞏固知識

練習的設計應遵循“多樣性、靈活性、開放性”原則,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不同的人保證得到不同的發展。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練習。

練習一:通過“探險”主題,讓學生自由選擇,可進入“小兔”或“海豚”兩個畫面,每幅圖都有兩種理解,能列出兩個乘法算式,使用的口訣也是相同的。怎樣理解圖意,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這裡學生可通過人機對話來判斷對錯,通過教師轉播達到互動。

練習二:小狗爬樓梯,學生每算對一個乘法算式的得數,並說出所用的乘法口訣,小狗就爬一步樓梯。這樣的練習,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練習三:通過讓學生看動畫,列出兩個乘法算式,並說出所用的口訣。既能提高計算能力,又再次看到一句口訣能算兩道乘法算式。分頁標題#e#

這三個練習,都配以美麗的色彩,優美的音樂,還配上了感情色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應用知識,內化提高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課堂教學應該著力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理念。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以及作出決策的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從而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為此,在學生掌握了6的乘法口訣之後,我設計了以下4個練習。

練習一:通過“送信“遊戲,讓學生髮現口訣的排列規律,並說一說自己所發現的規律。這些規律學生在學習中已初步發現,通過操作會感受更清楚,在遊戲情景中,印象會更深刻。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輕鬆地突破了難點。

練習二:幫幫我們。通過人機對話,培養學生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轉播,達到思維的交流,同時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練習三:創設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互動討論,找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練習四:引導學生從1只青蛙身上找出問題,如:1只青蛙有1張嘴、2隻眼、4條腿……接著以人機對話的形式進入2只、3只、4只、5只、6只的填空練習。這個練習既鞏固了1——6的乘法口訣,又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並在遊戲中內化了知識,熟練了乘法口訣。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滿足與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在評價方式上主要採取了讓學生以自評、互評與組評相結合的評價形式,讓他們暢談學到了什麼,學得怎麼樣,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問題。

五、說板書

為了體現本節課的設計意圖,更好地突出重點,我的板書力求簡潔、美觀、清楚。

總之,本課教學是在網路環境下進行的,教師可以通過網路轉播學生的練習,達到人機互動,直接誘發了學生在感情和行為上的參與意識。練習中生動有趣的畫面,直觀動態的演示,強有力地吸引著學生,把學生帶進一個個嶄新的學習境界,創造出激動、高昂、活潑的獲取知識資訊的氛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嚐到學會創造、追求真知的樂趣,其參與性學習的程度是普通形式下的授課所難以達到的。同時增強了課堂密度,強化了學生思維的整合度,給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這部分教材共安排了兩道例題,是在學習了連加、連減之後,進一步研究數的計算。在編排上與連加、連減基本相同,也是配合例題各安排了一幅情境圖,用圖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和計算順序,同時還在算式中用線標明計算順序和第一步算出的得數。圖形編排的處理,有利於學生從看著第一步算出的得數計算第二步逐步過渡到將第一步算出的得數記憶在頭腦裡去完成第二步計算,從此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加減混合對學生以後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減打下基礎,以上知識對學生後續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引導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種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的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2)掌握加減混合式題的計算順序,能正確的進行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計算。(3)初步學習用加減混合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

2、能力目標:讓學生學會看圖、說圖、理解圖意,瞭解語言和圖案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語言表達圖意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逐步養成積極探索科學的精神。

3、情感德育目標:通過學習加減混合計算順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愛美的情操,讓學生了解加減混合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是掌握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同時掌握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那麼,怎麼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呢?我準備採取以下兩個措施:

二、教學過程設計

接下來我將重點向各位專家介紹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 我首先通過一個電腦的情境設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出新問題,讓學生進入新知識的學習,創設一種探索的情景:動物王國聯歡會,所有的小動物都來參加巨大的盛會,樹上機靈的小猴,草地裡奔跑的小鹿,蹦跳的小兔,小貓、小狗……都來了,還有湖裡歡樂遊玩的4只白天鵝,這時又飛來了3只白天鵝。丟擲問題:湖裡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湖裡一共有幾隻白天鵝?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4 3。再顯示從7只天鵝裡飛走了2只的場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湖裡天鵝只數發生了什麼變化?學生交流討論提出問題:現在湖裡還有幾隻天鵝?教師配合學生說的在4 3後面板書“-2”把算式寫完整“4 3-2”,提出問題:為什麼要在4加3後面減2?應到學生觀察圖畫說清圖意,說明算理,從而實現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討論:結合圖上的天鵝只數的變化過程,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組織彙報、交流計算方法。根據學生說的出示:4 3-2並標明計算順序。啟發學生思考第二步是幾減2?為什麼是7減2?

進一步的我們設計第二個情景:“草地上原來有4只小鹿在奔跑打鬧,突然離開了2只後,又跑來了3只”連續變化的畫面。引導學生根據畫面說出圖意,並提出數學問題:“現在草地上有幾隻小鹿?”結合學生回答寫出算式並板書:4-2 3=()啟發學生思考:上面的算式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引導學生說出計算順序以及算理,配合學生說的出示思維線並板書:4-2 3=5。

通過情景的設計引導同學們進行探討交流,師生共同歸納小結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計算加減混合式題,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結合一年級學生學情特點,激發學生求知慾,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設計闖關練習,闖關一:首先幫助小猴解決問題:小猴爬到樹上首先摘了7個香蕉,不小心掉了4個,接著又摘了1個,現在小猴手中有幾個香蕉?通過闖關練習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勇於回答問題的學習習慣。為什麼要設計闖關一內容呢,是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動眼,動腦,動嘴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闖關二:出示課本75頁做一做練習: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並說明算理,同時我們設計闖關2的內容是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加減混合計算與我們生活的緊密聯絡。闖關三:完成課本76頁計算題,在完成本題時我力求練習形式新穎,有趣,我會採用開火車,搶答等形式彙報計算結果。同時我們設計闖關三的.環節為今後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做好鋪墊,體現我們教材的前後呼應與連貫。通過一系列的闖關練習,師生互動,讓學生分析,思考然後及時的進行小結。

下面是我本節課的一個板書設計,板書設計體現嚴謹美觀,起到畫龍點睛構建知識結構的作用。

三、教學反饋與評價

1、教學反饋是檢驗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環節,即教師以觀察學生的語言,表情及答題情況判斷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本節課設計三個反饋環節:

①通過闖關搶答,鞏固練習達到知識技能目標;

②通過練習說圖意,交流、彙報達到能力目標;

③通過課後練習,應用實踐達到感情德育目標。

2、教學評價,對回答正確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有創新的要給予表揚,有知識障礙的,給予耐心的引導、糾正、鼓勵,通過教學評價以激勵學生奮發學習。

四、教學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說明數學教學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傳授思想方法,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有效途徑。為此本節課作以下幾點設計說明:

1、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重視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圍繞“引發—探求—歸納—應用”四個環節組織教學,如在例題1、2中通過情境設計,引發問題的產生,探求歸納加減混合計算順序,加強應用與實踐來組織教學過程,注意知識間的銜接與連貫,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採用了啟發與探索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輔以講練結合,師生互動,皆在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的步步深入,從各個反饋層面收集資訊,保證師生的思維同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這符合“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3、加強了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動眼(及觀察)、動嘴、動腦的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師的知識傳授過程轉化成學生認知的探索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探索獲取知識的途徑。

思考問題的方法,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得,練有所獲,在學習中產生一種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興趣,也體現了“一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

4、重視教學過程中思想的滲透,創造出創新的思維空間。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猜一猜》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國小數學第三冊《數學廣角》的第二例題和第三例題內容。

2、教材分析:

《猜一猜》這一教學內容是繼排列、組合之後的又一堂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新增課程,是學生接觸邏輯推理的第一堂課。邏輯推理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整個國小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只能是初步的,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同時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慾望。

3、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第一學段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了更好的體現三維目標,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了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猜測、實驗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簡單推理的'經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數學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探索數學的興趣。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初步有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以遊戲的方式匯入,再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適當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思。通過兩個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很好的掌握了簡單推理的思維方法。接著由兩樣物品到三樣物品,使學生都再次體驗推理的過程,重在讓學生感受、體驗推理的過程。

三、說學法

《猜一猜》這種型別的課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節感興趣的課,新鮮的課,為了能更好的在一節課當中幫助學生認識簡單推理的邏輯性,在本節課當中,我採取了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等方法,使學生在大量的活動內容中掌握知識形成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層次:激趣引入

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兩個小遊戲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這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為接下去的學習打好了感情基礎。

詼層次:在遊戲中猜測,在猜測中習得動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的最愛。遊戲教學以其內在的趣味性誘發兒童潛在的學習動機,啟動和調節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的輕鬆與愉悅。因此在這一層次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猜地方法,我設計了兩次猜的遊戲,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猜之中掌握猜的技巧:

我設計猜書的情境,讓學生從瞎猜——給出一個條件的猜,從而讓學生明白猜也不是亂猜的,要有依據的猜,才能一次性猜對。

猜,是在第一次猜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給出兩個條件的猜測遊戲明瞭猜測時一定要有明確和完整的提示語。

同時在學生講清兩種猜的思路之後,在這一層次中最後還對猜兩樣和三樣進行了比較,我再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使學生從比較中知道這兩種猜的聯絡,從而在做題時能夠將猜三樣轉化為猜兩樣來做。

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呼叫各種感官去體驗、感受;只有注重實踐,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形象的問題情境,才能填補學生經驗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的體驗學習獲得成功。

層次:鞏固拓展

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題目幫助學生進行鞏固,同時在鞏固中加以拓展和提升。

總之,在設計的過程中我試圖通過遊戲使學生能夠學得一種思考方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對學生得語言訓練卻做的不是很好,如何指導訓練學生能夠完整說出推理過程還是我今後要注意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