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巴東三峽》說課稿

說課稿2.18W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巴東三峽》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巴東三峽》說課稿

《巴東三峽》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巴東三峽》選自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幾單元的第一篇講讀篇目,敘述了作者經過長江三峽時看到的雄偉奇麗的景色,是一篇內容翔實的精美的遊記。本單元選編了一組遊記,內容豐富,描寫生動,富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遊記的特點、寫作方法、語言風格等,瞭解祖國山河的秀麗。

本文是第一篇,八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與閱讀能力,但系統地接觸遊記還是初次,教學時要注在引導學生了解遊記的特點,理清作者的遊蹤,品味文中不同景物的不同描畫。為接下來的古今遊記的學習奠基鋪路,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和審美情趣。

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基於教材與學情的特點,根據新課標的“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我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理清文章脈絡,掌握遊蹤順序。

2.分析不同景物的特點

3.培養學生欣賞自然山水美的情感

根據文字(內容和形式)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情感特點。

教學重點:從用詞和修辭的角度品析語言的特點

教學難點:作者從不同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說教法

話說:教有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學情、本課的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選擇啟發誘導法、問題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通過創設情境,啟迪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在尋求和探索問題的思維過程中,逐步深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

三、說學法

在制訂教法的依據上,考慮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知識、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靈活採用誦讀品味、討論探究、圈點勾畫、練習遷移等方法,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中,獲得個性化閱讀的體驗,通過誦讀和理解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細節、品味語言的鑑賞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分幾個課時完成,本節是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

新課標要求拓展語文學習的領域和空間。課前讓學生通過網路、圖書館等途徑蒐集作者、文字有關的.資料,製成知識卡或幻燈片,作好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的準備。

(二)教學過程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環節有:情境匯入——誦讀品悟——活動遷移——小結

1.匯入:()

課件播放“長江三峽”的風景,在背景音樂中,再現課本情景。教師配上優美的解說詞,匯出課題,引領學生隨作者逆流而上,去欣賞“巴東三峽”的美景。

這一環節是為學生學習本課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新課標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語文教學是師生與文字的平等對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對學生的解讀加以啟發誘導。

2.誦讀品悟:通過“感知性地讀—按要求讀—鑑賞性地讀”這三個層次的誦讀,在師生的雙邊活動中,藉助於圈點勾畫、探究討論法等,突破重難點。

(1)探究性地讀——學生快速朗讀:1找出文中難讀的字詞,師生一起正音、釋義。2圈出作者的遊蹤、畫路線簡略圖。3個別段落段落教師範讀,強調語氣、語調、情感、表情。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情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按要求讀課文: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有目的地讀。1根據遊蹤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有何特點?2本文還引用了一些詩、諺語、典故與景物描寫融為一體,有何作用?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第一小題並不難完成,第二小題如果學生只會講到形象生動,教師要加以引導點拔畫龍點睛等作用。這一環節是突破重點,旨在培養學生分析細節,描寫景物的能力。

(3)鑑賞地讀——精讀精典段落:

1.品讀喜歡的句段2.摘抄優美句段3.賞析語言

從修辭和手法等角度來分析作者是如何駕馭文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個環節旨在突破難點,讓學生融入文字,領悟語言的奧妙,積累語言,提高鑑賞與寫作能力

3.活動遷移——“小導遊”活動

這是授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在優雅的古箏曲中,通過讓學生再次欣賞幾幅優美的三峽風光圖片,讓學生選擇不同的遊點充當導遊。

此項設計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書本到現實,加深對三峽景點的印象,同時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

4.小結

本文通過設定問題和情境,抓住遊蹤引導學生領略長江三峽的奇美風光,學會描寫景物,品味語言,把握遊記的寫作特點,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精神。

五、佈置作業(依據大語文教學觀和學生水平的不平衡性,使課堂上的知識得以拓展、延伸,任選一題)

1.與七年級的酈道元的《三峽》相比較,加深把握遊記與記敘文的不同。

2.寫一篇以遊家鄉的旅遊景點的遊記。字數不少於600字。

六、說板書

本著簡潔明朗,體現作者與教學的思路,反映教學重點,便於學生理解把握

巴東三峽

劉大傑

1,弄清作者遊蹤

2,抓住景物特徵 當小導遊

3,品味語言

《巴東三峽》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版教材第八冊第一課《巴東三峽》。

1、知識目標:

掌握遊蹤,瞭解結構,抓住景物特點;

2、能力目標:

學習多種描寫景物的方法;

3、德育目標:

欣賞祖國山河的壯麗景色,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線索和結構,抓住景物特點。

教學難點:

引用的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從遊蹤、線索、文章結構、景物特點、寫景方法等幾個方面分析本篇遊記。

因為本文體裁屬於遊記,這種體裁學生首次接觸,因此要向學生介紹這一文體及特點。

遊記:

一種敘事散文,主要記敘遊覽途中的所見所聞。

特點:

1、散文的一種;

2、以描寫、記敘為主,併兼有抒情、議論;

3、交待遊蹤,抓住景物特點,做到情景交融。

在匯入這一環節,我是藉助學生在七年級上學期學過的一篇文言文,酈道元的`《三峽》匯入本課的。

至於本課作者、出處、字詞這些基礎內容仍然是需要向學生重點介紹的。

接下來在教師範讀,學生散讀,齊讀課文之後,引導學生找到標誌作者遊蹤的詞語,可提示學生到段首句中尋找,並指明作者的遊蹤是逆流而上的。

遊蹤

宜昌西陵峽(黃貓峽、燈影峽、崆嶺峽、米倉峽);巴東、秭歸;巫峽;瞿塘峽;夔門(逆流而上)

在學生掌握了遊蹤的基礎上,不難概括出本文的線索以作者船行遊蹤為線索。

下一個環節中,藉助剛才的遊蹤與線索,讓學生為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大意,可以遊前,遊時,遊後為劃分的依據。

結構:

第一部分(1、2段)總述三峽山水的險惡形勢。

第二部分(9段)描寫作者遊覽三峽的所見所聞。

第一層(6段)遊覽西陵峽經過。

第二層(7、8段)遊覽巫峽經過。

第三層(9段)遊覽瞿塘峽經過。

第三部分(10段)描寫船泊後作者的輕鬆心情,反襯三峽的險惡。

這篇文章之所以被收入到《中華百年遊記精華》,我想除了因為它清晰的遊蹤線索和分明的結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作者在寫景中運用多種技巧。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鑑,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描寫景物的方法:

1、抓住景物特點;

2、引用等多種修辭方法的使用;

3、以心情描寫襯托景物特點的寫作手法。

這個畫面是本課的板書,主要依據文章結構設計的。

板書:巴東三峽

第一部分(1、2段)總述三峽山水的險惡形勢。

第二部分(3、9段)描寫作者遊覽三峽的所見所聞。

第一層(3、6段)遊覽西陵峽經過。

第二層(7、8段)遊覽巫峽經過。

第三層(9段)遊覽瞿塘峽經過。

第三部分(10段)描寫船泊後作者的輕鬆心情,反襯三峽的險惡。

最後,根據課後習題稍加改變設制了以下幾個練習,分別以填空、填表、簡答的形式對課上內容加以鞏固。

作業練習

1、作者電宜易到重慶逆流遊覽三峽,沿途經過了哪些地方?

2、作者抓住了西陵峽、巫峽、瞿塘峽山水的哪些特點進行描寫的?

3、作者在描寫三峽景物時,引用了一些詩、諺、典故,並把他們與景物描寫融為一體,試分析他們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

以上是我對《巴東三峽》這課的粗淺理解,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巴東三峽》說課稿3

一、 設計指導思想

新課標的一個根本思想,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我在學習理解新課標的這個思想的同時,努力將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即變“教”為“學”。教師不僅是課堂各種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活動的促進者,也是學生的對話者。“教”是為“學”引路、架橋、引導。新一輪課改的實施,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從而,在更高的層面上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課堂上,不僅有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還應當使用現代教學技術。在《巴東三峽》一課的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運用CAI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教師組織、啟發、鼓勵、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思維方向、路線、探求未知領域的知識,使學生儘可能獨自去開掘知識寶庫,進行愉快教學。

二、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本課是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國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單元所選的都是遊記,不僅帶領學生去神遊祖國的山川湖泊,給學生以美的薰陶,還引導學生去領略異域的風土人情,拓寬視野。《巴東三峽》是遊記中的精品,記敘了作者經過長江三峽是沿途所見到的無比雄偉綺麗的景色。另外,作者獨有風格的語言,也是本文的精彩之處。《巴東三峽》不但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遊記以及景色的特徵,而且從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由《巴東三峽》開始,繼而學習後面的課文讓學生了解祖國山川壯麗可愛,更加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同時引導學生擴大視野,瞭解發達國家現代化狀況,增強對外開放意識,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2、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旅遊景點方位並掌握遊蹤順序,瞭解遊記特點。培養學生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

教學難點 :讓學生比較不同景物的不同寫法以及作者滲透在文章中的感情,品位作者鮮明的語言風格。

三、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遊記。向學生介紹有關遊記的知識很有必要。首先要弄清遊蹤,抓住景物特徵,還要仔細揣摩語言,品位文章中蘊含的氫景之美,體會作者滲透在景物描寫中的思想感情。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的提出問題、思考問題,通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來完成本課的內容與各專案標。

四、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A、是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初步瞭解三峽的具體方位。讓學生在頭腦中有個總的印象。

B、是讓學生掌握遊蹤順序,也就是有著旅遊的順序。

C、是作者對三峽三處景點的介紹方法並不相同。希望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比較出三個景點描寫方法的不同之處。

D、是瞭解遊記特點。

2、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 瞭解祖國山河的壯麗可愛,讓學生更加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B、 引導學生關心祖國建設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