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的說課稿

說課稿3.09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的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的說課稿

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的說課稿1

各位老師,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搭石》,我想從以下六個方面說一說我這節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搭石》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文質兼美,洋溢著濃濃的鄉土氣息。課文通過對擺搭石、修搭石、走搭石等畫面的描述,讚美了家鄉人樂於助人、默默奉獻的高貴品質。

二、說學生。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這為我們有效地展開閱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繪的生活場景離我們有點兒遠,學生理解起來有點難,需要教師適當引導、點撥。

三、說目標。

1.認識“間、譴”2個生字,會寫“汛、挽”等7個生字,理解“無名、汛期”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快速閱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根據這篇文章的特點,我制定了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中,除了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我把對作者情感的流露以及文章的寫作方法作為重點、難點,目的是讓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受到薰陶。

四、說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明確思路。

在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我運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適當加以引導,通過讓學生理解“景色美”“人性美”等方面,從而受到薰陶。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在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我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重點。以這篇文章為依託,我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讓他們觀察生活,從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發現美。

五、說教學過程。

1.搭石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所以,我通過課題直接引入,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引起他們一探究竟的慾望。

2.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我採用“初讀課文”和“精讀課文”兩種方式。通過初讀課文,讓學生初步把握課文內容,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從而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3.對於課外作業的佈置,我不僅佈置了鞏固課堂知識的題目,還佈置了運用所學讓學生付諸實踐的題目,這樣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4.板書設計:

秋涼勤勞擺搭石

無私奉獻換搭石

搭石是聯結

搭石

協調有序走搭石

家鄉人們

謙讓敬老過搭石

美好感情的紐帶!

熱愛家鄉贊搭石

板書設計,我採用結構圖的形式,輔助學生理解文章的結構以及課文的主要內容。

六、教學效果預設。

這篇文章語言優美。我讓學生們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受到美的薰陶,讓他們明白,美不僅存在於景物中,更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默默奉獻中。通過佈置作業的方式,我讓學生們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提高他們的能力。

《搭石》教學反思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也正是“搭石”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在教學本課時,我的成功之處在於:

一、以讀帶講,讀中感悟。

因為本文文質兼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了作者對家鄉人們的人性美的讚美,所以我在教學中是這樣來設計“讀”這一環節的。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個性朗讀,同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如初讀課文時,我的問題是:“你知道了什麼是搭石嗎?用課文的句子來說說。”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理解,在讀中找出“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2.再讀課文時,我的問題是:“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麼過小溪呢?在書上找一找。”通過學生的理解朗讀,很快就能體會到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過小溪時很麻煩,從而明白了“脫鞋挽褲”的含義,知道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什麼過小溪。

3.品讀課文時,我的問題是:“讀了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們會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搭石的美,就好像走進了作者的心裡。

4.抓住重點段落,通過朗讀昇華情感。例如文中第三段描寫一行人走搭石的語句很優美,學生們在朗讀時感受到了畫面美、音樂美——它像一首清新的小詩。

二、讀練結合。

讓學生當堂消化文章的寫作特點。這一目的我是通過仿寫來完成的。

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通過不顯眼的、平凡事物的美讚美具有這樣的品質的人。我首先引導學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然後看作者是怎樣圍繞著這一句話來表達的。作者描寫的這些都是因為他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通過細心的觀察發現生活中的美。作者在寫的時候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想象力。因此在這時我就勢引導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展開自己的想象說一段話。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於: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於課堂的調控能力我還是有欠缺的。在本節課的最後,因為學生的積極性太高,每個孩子都強烈地想表現自己,所以一度有點失控。

課堂調控能力是一個合格老師必備的素質之一,這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的說課稿2

【說教材】

《搭石》是一篇鄉土氣息濃厚的文章。課文通過質樸感性的筆觸把我們帶入了鄉間人們秋涼擺搭石、路人修搭石、人們協調有序走搭石、相互謙讓走搭石、年輕人背老人過搭石的一幕幕如畫的風景圖,體現了人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人、家鄉事無限而深刻的懷念之情。

課文一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述了搭石的由來。第二—四自然段分別通過“擺搭石”“修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描述,向讀者展示了鄉里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第五自然段講搭石聯結了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說學生】

中年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對所讀的課文質疑,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並能聯絡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於教學的開展。

【說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特點,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認清形,讀準音,並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搭石”所折射出的人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對“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展開教學活動,理解為什麼說“搭石”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說教法、學法】

1、1、引導探究,質疑激趣。愛提問是學生的天性,老師要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提問、愛提問,這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張揚學生個性的需要。“搭石”,對我們城市裡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不太熟知的話題,通過讀題質疑,老師再用讚賞的目光、鼓勵性語言給予肯定,這無疑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更為自由、自信、舒展的平臺,保持良好的朗讀興趣。

2、以“讀”為主線,緊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通過“讀通—讀懂—誦讀”三讀,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這樣的“讀”落實了語言實踐過程,使整個課堂活了起來,保持學生那份“讀”的熱情。在以讀為本的基礎上有所思,有所悟,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美好的感情,提升閱讀的樂趣。

【說教學流程】

我設計的教學流程一共分為五部分:啟發情感,揭示課題——初讀感知,理解課文內容——充分誦讀,巧破疑難——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一、啟發情感,揭示課題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回憶自己的家鄉,說說心目中記憶最深的家鄉景。

(我們的學生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長久離開家鄉,對家鄉都有一種莫名的親熱勁。讓學生在閉眼的一刻彷彿回到了久違的.家鄉,親熱的家鄉情便湧入心口,為學生的閱讀打下了情感基礎。)

2、揭示課題,質疑探求

在作者劉章的心裡,搭石,卻是他家鄉一道美麗的風景。誰來讀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搭石”,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不太熟知的詞,學生就會有提問的衝動,解疑的意願,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質疑、設疑的能力。學生會問“搭石是什麼?搭石是什麼石頭?”等問題)

二、初讀感知,理解課文內容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汛期”“脫鞋綰褲”“譴責”等詞語,便於學生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

3、讀完課文後交流: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麼?讓學生閱讀的體會和感受得到及時交流。

4、分小節指名讀課文,想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通過初讀感知,學生能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讀懂課文。

三、充分誦讀,巧破疑難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提出各種疑問,老師主要拎出兩大疑問:

疑問一:人們為什麼要擺搭石?

疑問二:為什麼說搭石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疑問一:人們為什麼要擺搭石?

1)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想想人們為什麼要擺搭石?

2)學生交流,教師總結:正是由於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斷,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的交通要道無法通過,所以秋涼後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巧破“搭石”由來。

2、學習課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緊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請同學們讀2—4自然段,哪一道風景深深打動了你,談談你的感受,做適當記錄。

(抓重點詞句,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是中年段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讓學生讀讀想想寫寫,既是學生感悟課文語言文字與作品交流閱讀感受的需要,更是學生體會作品內涵,提升閱讀興趣的需要,這將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1)品讀第2自然段,人們是如何擺搭石的?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抓關鍵詞“早早的”,“無論”,“只要”,“一定”,“幾個來回”,“直到”,“才肯離去”等詞,體會鄉親們早早搭石,特別是上了點歲數的人毫無怨言,埋頭修搭石的可敬精神。

(2)品讀第3自然段,抓住重點句“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這幾句,通過讀—談感受—想象說話:你彷彿看見了什麼場景?—再通過指名讀,加動作表演讀等多種朗讀形式,內化語言的深情,從而感悟鄉親們走搭石的那種無比愉悅的心境,真是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

(3)品讀第4自然段,拓展想象:除了書上相互謙讓走搭石,年輕人背老人走搭石的情景,還會有什麼情景?讓學生想象說話,如遇上小孩走搭石,城裡人走搭石等。抓“理所當然”點明鄉親們之間鄰里和睦,老幼相敬的美好鄉里氛圍和良好人文修養。

(通過三次品讀,三次感悟,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平臺上享受到了閱讀的快樂,得到了閱讀的精神洗禮。)

3、最後教師引讀第5自然段,板書總結:正因為鄉親們一心為他人著想,擺搭石,修搭石,聯結了故鄉無數的小路,聯結了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實實在在地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也構成了作者心中的一道風景。巧破疑問二:為什麼說搭石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作業佈置

選擇課文中的一道風景,寫具體,寫清楚。課後小練筆,把學生讀說寫有效結合,使得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得到有效訓練。

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的說課稿3

一、說教學目的

(1)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課文,感覺鄉親們冷靜無聞、無私奉獻的精力,並使學生從中受到薰染、薰陶。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身邊事物的習慣。

二、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則是理解為什麼說“搭石”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三、說教學方法、學法

在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至關重要。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文中美好的情感。

四、說教學基本流程

對於本文教學,我設計的`教學流程一共分為四個部分:一、談話匯入,創設情境;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四、課外拓展,談自己身邊的事。

在談話匯入、創設情境的環節中,針對孩子的情況,我提了最簡單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再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第二個環節是整體感知,初識搭石。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並讓學生思考:什麼是搭石?

學生自由讀課文後,認讀生字詞,接著再交流問題“什麼是搭石?”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句子讀一讀,使學生理解“搭石”的特點及作用。

第三個環節是細讀課文,體會情感。在這一環節中,我重點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抓住“與學生一起尋找美”展開教學,使學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義。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重點引導:

在品讀第二自然段時,重在讓學生體會上了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品質。為此,我採用想象說話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朗讀能力的提高。比如引導學生體會老人的內心世界,提問:老人踩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麼想?老人不是急著趕路嗎,擺好搭石後,為什麼還要踏上幾個來回呢?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老人呢?相信經過師生這部分的問答,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在此基礎上的朗讀也會更有深度。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刻畫的是一幅人們和諧有序走搭石的景象。教學時,我重要捉住“行動是那麼和諧有序”、“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等,讓學生邊讀邊睜開想象,感覺人們走搭石的節拍,諦聽那走搭石時發出的輕而有力的踏踏聲,說出眼前目今表現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田地領會美,感覺美。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筆墨樸素,但是簡樸的事變中卻閃耀著優美的頭腦,散發出融融的暖意。在引導這一部門的朗讀時,我重點捉住“人們把這當作理所雖然的事”這句話,引導學生深入明白“理所雖然”這四個字所表達的情緒。

我捉住“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這兩個詳細事例的形貌,加深學生對“理所雖然”這個詞的明白同時,又使學生逼真地感覺到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力。

課文第五段的教學,重在點破文章主題,使學生明確本文看似寫石,實則寫人。使學生進一步領會作者借搭石所歌頌的無私奉獻,同心專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並引導學生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