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說課稿1.41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 教材分析

《稱讚》是一遍有趣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刺蝟和小獾相互稱讚,相互肯定帶來的愉快感受,小獾說;“在我有點兒洩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小刺蝟說;“你的稱讚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從這兩句話我們可以知道,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生活上,工作中,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讚與肯定,那麼,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何嘗不希望得到老師同學之間的稱讚呢,在他取得一點點進步的時候,給他稱讚給他肯定,也會增強他的自信心,爭對二年級的學生,由於受年齡制約的特點,他們還缺少去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也不會懂得怎樣才能真誠的去讚美、稱讚別人,所以,通過這篇課文,我準備採用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體會稱讚帶來的神奇效果與學會真誠的去稱讚別人

二、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會認10個生字

2、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情感目標,初步體會稱讚帶來的愉快

感受,體會作者的真實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識字

2、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教學過程

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 創設情景,激情匯入(3分鐘)

首先,我會隨機表揚(你們坐得真端正),在此基礎上我在以提問的方式,你們聽了老師的稱讚是什麼感受呢?匯入課題,(板書;稱讚)看到這個題目 你們想問點什麼呢?

1、國小生的天性是好奇,在這裡我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將以圖片的形式讓學生先認識“刺蝟”“小獾”把他們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首先,我會出示課件,明確具體要求,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去識字,結合課文初步瞭解生字的大意。

三、遊戲識字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為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這一環節中,我採用了利用卡片生字隨機抽取認讀,開火車讀,齊讀,比賽讀等形式進行認讀,這樣既能使課堂氣氛活躍,也能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另外,我在出示課件的形式來鞏固學生對生字詞的識記。

四、 讀文理解,感悟道理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讀,所以,我採用了多種方式讀,聽錄音範讀,自讀,分角色讀,讀中初步體會,初步感悟。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我為你驕傲》是一篇富有童趣且蘊涵做人道理的記敘文。文章用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孩子們:做人要誠實,有責任感,並且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肯定、尊重與誇獎。

二、說理念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的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我本課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從讀書中獲得深刻的感受和獨特的體驗,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學生的個性體驗,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認識“封”等九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通過抓重點語句的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活動。通過自主式、合作式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做人要誠實,待人要寬容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朗讀體會人物心理變化。

四、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的設計以:想象體驗法、朗讀感悟法、自主學習法來體現新課標“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五、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情感朗讀,做到學生、教師、文字三者間的對話。我分五個環節來完成本課教學。

(一)律動匯入,揭示課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匯入會使學生滿腔熱情地進入課堂,。本課我是這樣設計匯入環節的。我先帶領孩子們做課前律動,然後說:“同學們做的真好看,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我又說:“一位老奶奶也對一個小男孩說了這句話。”板書課題“我為你驕傲”我接著讓學生齊讀課題。然後問:“這位老奶奶為什麼要對小男孩說這句話?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一下子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認識生字,讀通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在“認識生字,讀懂課文”這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生自讀課文,圈出生字,藉助拼音讀一讀,認一認。不會的可以找同桌幫忙。

2、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

3、交流識記方法,例如:編順口溜“骨頭掉在水裡啦”(滑)“玩一半,波一半”(玻)

4、去掉拼音再讀。

(三)整體感知,讀懂課文

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抓住小主人公心理變化這條線索,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和文字進行深入的對話。

讓學生讀文後,我讓學生說一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做小結,相機板書詞語:開心、害怕、不自在、輕鬆

(四)研讀品味,讀好課文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根據這一要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小環節:

(1)抓比喻句,感受孩子游戲時的開心,有趣。

在學生反覆讀這個比喻句後,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從比喻句中讀懂了什麼?學生可能會說:石頭像子彈一樣快,很有趣;還可能會說:石頭像流星一定很漂亮。為了激發學生朗讀課文的興趣,我配樂朗讀第一段。在讓學生時間個性化朗讀時,我相機做朗讀指導:讀出句子的美感,讀出遊戲的有趣,讀出小主人公的開心。

本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到小主人公遊戲時開心的心情。通過“朗讀感悟法”達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心理活動”這一目標。

(2)聯絡生活,想象體驗。

每個人都有感到害怕的時候。課文中的小男孩犯的錯,學生們們可能也犯過,都有過闖禍後的親身體驗。所以,我引導學生想象:你有沒有犯錯的時候?你遇到過什麼害怕的事?學生可能說:碰到一條可怕的蛇。還可能說:天黑了,一個人在家。還有的學生會說:碰到打雷,閃電會害怕。“當你遇到害怕的事時,你有什麼表現?”有的學生會說:拼命的跑,免得被咬到,還有的會說:趕緊躲在被子裡,等媽媽回來。“對呀!咱們遇到害怕的事,會這樣做,那,文中的小男孩是怎麼做的?”“我們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就像兔子一樣飛快地逃走了。”然後,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為什麼害怕?他在怕什麼?學生可能會說:他怕被老奶奶抓住;可能會說:害怕老奶奶上家裡告訴父母;還有的可能會說害怕要賠錢。在課件展示這句話後,我讓學生反覆自讀這句話,並採用男女生讀,挑戰讀的形式,讓學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中體會小主人公害怕的心情。

在本環節,通過“想象體驗法”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達到“通過抓重點語句的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活動”這一目標。

(3)學法指導,自主學習

國小的教學,首先應該教會學生怎樣學習。作為老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運用知識。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自主學習的環節。

課件展示自學方法“默讀課文——找句子,做記號——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用以上的方法自學:小男孩“感到不自在和感到輕鬆”的部分。課件出示:哪些句子寫出了“我”不自在的心情?哪些句子寫出了“我”輕鬆的心情?自學結束後,我採取了“互幫互學”的形式。讓想提問的學生提問,能夠解答的同學當小老師來解答。老師只做適當的補充和引導。我可以這樣做:用課件展示重點語句,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機會,理解“小男孩為什麼覺得不自在”和“為什麼感到輕鬆?”

在本環節,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得到了個性化展示的機會,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巧妙拓展,讀活課文

為了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人和事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設計了以下的問題:

“小男孩”做錯了事,老奶奶為什麼還要寫“我為你驕傲”?你們覺得老奶奶是怎樣的人?讓學生談自己的看法,接著,進行生活的延伸:你喜歡課文中的小男孩和老奶奶嗎?你在生活中做了錯事會怎麼辦?你遇到同學做了錯事,應該怎麼辦?

在學生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我用兩句話來結束本課的教學:

誠實應該成為我們永遠的朋友。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寬容。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讓學生通過“讀通,讀懂,讀好,讀活課文”,獲得深刻的感受和獨特的體驗,給予學生富有個性化表達的機會。特別是通過巧妙拓展,讓語文連結生活,讓語文提升思想,讓語文指導行動,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語文課程特點。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蜜蜂引路》處於本組教材中的第二篇課文,課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無數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在列寧的眼中清晰的規律:"那些蜜蜂採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裡,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蜂人的所在。勤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嚮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通過本課的學習,列寧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單元總體目標:

1、認識38個生字,會些39個生字。

2、培養學生多動腦,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決。

3、讓學生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課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7個及一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初步培養學生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絡,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優秀品質。

(三)說教學重點: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說教學難點:

瞭解"蜜蜂怎麼會引路"的道理。

三、說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錄音。

四、說教法:讀書指導、談話、討論、講授、演示

五、說學法:預習、讀書、閱讀、質疑問難、聽課

六、說教學過程:

一、讀題匯入。

1、平時我們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該怎麼辦?

2、板書課題、讀題。蜜蜂怎麼會引路呢?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讀一讀本課全部生字。多種情況檢查識字情況。

3、檢查讀課文情況,指導學生讀正確、讀流暢。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自悟一、二自然段,彙報交流,點播釋疑。

2、重點指導讀第三自然段。

(1)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A列寧的住處在哪兒?

B誰能說說花叢在哪兒?

C那麼,園子在哪兒?

D養蜂人的小房子呢?

E房子旁邊還有什麼?

(2)現在誰能看著圖把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麼地方連起來說一說?

(3)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A(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裡有許多蜜蜂。列寧在路邊發現了什麼?(板書:發現)他是怎麼想的?

B列寧觀察什麼?他是怎樣觀察的呢?

C我們再來看看列寧觀察的和想的對不對。請大家讀讀第三句話。

D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下面我們把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等一下我還要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誰會看圖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3、學習第四段。

小朋友,養蜂的人看見列寧會怎麼想呢?

(1)請一位小朋友讀讀第四段課文。

(2)請你們看書上的圖,再圖文對照,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在說話?

(3)養蜂人見到列寧為什麼會感到驚訝呢?

(4)指導讀一讀這句話。那麼誰能用驚訝的語氣讀一讀養蜂人說的話?

(5)小朋友,什麼叫嚮導?(嚮導就是帶路的人。)列寧指的嚮導是誰呢?(齊)蜜蜂。

(6)但是你們想一想,蜜蜂真的能當嚮導,能引路嗎?(點課題)不能。

(7)列寧是*什麼找到養蜂人的呢?

四、課堂小結:列寧是*動腦,想辦法,仔細觀察,利用蜜蜂採蜜要飛回蜂房去的這個特點,找到養蜂人的家的。這就告訴我們,今後我們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難,只要開動腦筋,仔細地看,認真地想,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七、說板書設計:

蜜蜂(嚮導)——園子

蜜蜂引路觀察思考

列寧——小房子(養蜂人)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秋天》是一首現代詩,主要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讚美之情,語言美麗,每一節詩都相當於一幅美麗的圖畫。

(2)明確教學目標。

以讀代講,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與情趣。

二、說教法

詩歌重在朗讀,嘗試把詩的意境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所以這節課用以讀代講的方式來完成。因為每個人的感悟與感受都不同,所以在備課時未用一些美麗畫面,也未用錄音。想讓學生用心自己去感悟、理解,然後得到自己的收穫。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一些學習詩歌的方法,例如朗讀:讀出力度、讀出長度、讀出速度;讀課文一讀字音、再讀節奏、三讀意境;抓住一些重點詞語去推敲,去分析感悟,這都是學習詩歌的一些方法。

四、說教學程式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由讀匯入,步步深入。以“秋”貫穿整個課堂,說秋、誦秋、品秋,誦讀出秋意,達到課堂的高潮,這一點做的不夠很好。作業也是為了進一步品秋,讓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思考。

2、說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安排。

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悟,這一點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學,教師不是簡單的教給,而是給予一定的影響,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說明重點與難點的處理。

重難點放在了誦秋上,每一節詩都突出幾個詞語,在誦讀中感悟、理解。

4、說明採用哪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簡單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心中有數,更加明確我們課堂要做的事及步驟。

5、說清楚課題的板書設計和設計意圖。

板書是對課文內容的整理,因為前面誦讀部分做的到位,歸納概括就很容易了。在板書部分點明熱愛讚美的情感。 簡單,明白為目的。突出中心、主題。抓住三幅圖內容及作者的情感來設計,讓學生明白,且印象深刻。

朗讀的課文以後講時,讓學生先讀,再做指導,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記住課堂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5

這是一篇充滿濃郁現代氣息的傳說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課文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充滿童真真趣的語言滲透了謙虛、從善如流和實事求是、敢於向權威挑戰的人本理念。教學中我充分發揮教材的潛在優勢和學生中的人文資源,注重學生的真實體驗,將課堂交於學生,賦予他們暢所欲言、主動思考的空間,並注重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感受戴嵩的謙虛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下面,我就粗略地說一說我的設計思路。

在上課前,我把課題板在黑板上,"畫家"寫的稍大,"牧童"寫的較小,接著情學生說一說我為什麼要這樣寫課題,同學們可以各抒己見,答案不唯一,這樣做的目的是想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同時也為學生理解畫家和牧童身上的優秀品質埋下伏筆。

然後讓學生讀課文,找一找哪些語句說明戴嵩畫畫的本領很大?這一塊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我滲透了兩個句式的訓練,"一……就……","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練習說話。與此同時,我抓住課文中不同人物的語言,作為訓練重點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現不同人物的表情、動作及語言,使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課文,感悟人物品質。如將學生帶入"紛紛誇讚"的情境,分角色朗讀,使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與文字交流直接對話。再如當戴嵩聽到牧童提出異議時與他對話時的態度和語氣,練習分角色朗讀,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戴嵩的品質。同時我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如"想象一下除了商人和教書先生,還會有什麼樣的人,怎樣稱讚戴嵩的畫呢?","當牧童擠進來大喊畫錯了!時,剛才紛紛誇讚的人們心理會想些什麼呢?"。這些創造性的說話訓練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又如課文學到最後,學生已感悟出兩個人物的品質。我在這時設計了"你有什麼話想對虛心的畫家或勇敢的小牧童說嗎?"這一創造性說話訓練的環節,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情緒又一次被調動了起來。

最後我特別注重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如在完成《畫家和牧童》的各項教學目標後,積極進行教學拓展,把文中提到的《鬥牛圖》給同學們進行展示,並將唐代畫家戴嵩的人物知識和其他的作品進行了簡略的講解,使學生的學習情趣在這裡進行了昇華。擴大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一篇寫景記敘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將北京描繪成一幅多彩的圖畫,從這幅畫裡我們能讀到莊嚴美麗的天安門,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又寬又長的柏油馬路和壯觀的立交橋,還有許多名勝古蹟、高樓大廈和風景優美的公園。這又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為學生學習有關愛國情感的文章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特制定如下三位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央,瓦"等13個生字, 會寫"壇、城、國、圖"4個字

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

情感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增強熱愛祖國首都的意識和情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以上對教材及教學目標的分析,並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講本科的教學重難點設立如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祖國首都的情感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首都的情感。

二、說學情

以上就是我對教材的分析,接下來我開始分析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和好奇心強,處於抽象思維階段, 但是由於學生年齡小,大多數孩子還沒到過北京, 對北京缺乏具體形象的感知,因而對課文中展現出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很難理解,尤其不易激發學生對祖國首都的熱愛之情,這些都講成為我組織教學過程中的考慮因素。

三、說教法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新課改的要求,我講本課的教法確定如下:

<1>朗讀體會法即在朗讀課文中,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文章的重點句段,感受對北京的熱愛之情。

四、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法和學法是相輔相成的,基於對教法的分析,下面我開始分析學法。新課程改革理念告訴我們,學生不僅學到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生學會怎樣自主學習。為終身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所以在本課中,我講本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原則,採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相結合, 用抓住重點詞句的方式進行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並引導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五、說教學程式

以上就是我對教材、學情、教法及學法的分析,接下來我會從匯入、新授、小結、佈置作業這四環節闡述我的教學程式。

<一>匯入

孔子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就告訴我們學習要做到溫故才能知新。因此在本堂課的開始,我會採用溫故匯入法,利用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再現上節課的學習內容,要求學生相互展示手機有關北京的美麗風光圖片並交流從而匯入課題。

<二>新授

以上的的情境匯入已經激起了學生學習文字的興趣,因此在新授這一環節中,我是這樣做的:

1、精讀課文,突破重點詞句,理解內容

在這個步驟中,我會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教學。

(1) 讀議結合,突破重難點

首先我會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不熟悉或者喜歡的詞語,再請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接著我會把我搜集的北京圖片貼在黑板上,然後出示我喜歡的詞語卡片,要求學生認讀,最後小組充分討論後,請學生看圖貼詞語,圖文結合,積累詞語,突破難點。

(2) 發揮想象,拓展延伸

通過提問"如果你有機會北京,你希望自己去北京的什麼地方看看呢?為什麼?這樣的問題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能力。

2、品讀課文,激發情感

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會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由朗讀,並開展給北京風光片配音的朗讀比賽,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1) 揣摩重點詞語,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度。

我會引導學生找到"莊嚴,矗立"等詞語,體會北京天安門的莊重嚴肅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高聳,從而更好的朗讀感悟,進一步體會北京的獨特風光,激發對北京的熱愛之情。

(2)探究重點句段

本課的二、三、四自然段,條理清晰,詳略分明地介紹了天安門、立交橋;名勝古蹟、公園和高樓大廈。特別是第四自然段,課文對所提到的名勝古蹟、公園、新建的高樓大廈未做詳細介紹

<三>小結

新授內容結束以後,我會請學生對本堂課進行小結,這樣做的目的是不僅體現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而且能夠檢測出學生對本堂課的掌握情況。

<四>佈置作業

一堂好課的結束是課外閱讀的開始,所以在本堂課結束以後,我會結合課後習題,我會給學生布置一道開放性的作業,要求學生蒐集反映北京新變化的資料,並交流感受,從而藉此文字聯絡生活實際。

六、板書

最後我來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根據本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思路,我講本節課的板書設計主要是圖文結合的形式,這樣的板書設計不僅形象直觀地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便於學生理解,而且能夠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7

一、教材分析:

《畫風》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十五課。主要講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紙上的故事。課文內容淺顯,學生一讀即懂,但本文對話較多,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同時通過讓學生說一說除了課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方法外,你還有什麼方法畫風?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應儘量創設情景讓學生樂讀、樂聽、樂思、樂說。

二、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總目標為: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為:

1.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能認識7個生字“宋、濤、陳、丹、趙、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理清課文思路。(知道誰在畫風,怎樣畫風。)

三、說教學法:

1、現代資訊科技教學法:充分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2、情境教學法: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注重學生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絡,使教學貼近生活。

3、“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4、“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5、合作學習法:整個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學生和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見解,做到了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四、預設流程:

(一)猜謎揭題、鼓勵提問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出個謎語給你們猜好嗎?請聽好了!課件出示:無形無色看不見,摸不著。樹兒見它招手,花兒見它點頭。紅旗見它舞蹈,風鈴見它唱歌。[興趣是學生積極求知的誘因,猜謎匯入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課一開始就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師:是什麼?誰猜出來了?(指名學生說)同意嗎?對了,是風!那風無形無色看不見,摸不著,能畫出來嗎?真的能嗎?今天這節課咱們要學的課文就是__畫風(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這一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圍繞課題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很好地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產生讀書探究的慾望,促進主體的發展。]

過渡:小朋友們真善於思考,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認真讀書,善於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夠在課文中找到它們的答案。請大家開啟書,翻到15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小朋友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內彙報朗讀,評評小組內的“小播音員”。

3、指名分節讀課文,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教師隨機引導學生評價。

[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讀一讀,評一評,使學生在人文的課堂中學會讀書的方法,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創設情境,自主識字。

過渡:讀了課文後,大家知道誰在畫風了嗎?學生會高興地喊出三個小朋友的名字。

1、師:瞧,這三位小朋友來到咱們班了,想認識一下嗎?(出示課件:圖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畫畫,三位小朋友頭的上方分別有他們帶拼音的名字。)

(1)小老師領讀,齊讀。

(2)去掉拼音讀。師:看看,螢幕上有什麼變化?還會讀嗎?男同學先讀,女同學接著讀。

2、擇出生字讀生字卡片。齊讀——開火車讀。

師:老師把他們的名字拆開了,還認識這些字嗎?出示生字卡片(生集讀)。師:我們來開火車讀好嗎?

①怎麼記這個(宋、濤、陳、丹、趙、藝)字?

②能給它找找朋友,組一個詞嗎?(宋、濤、陳、丹、趙、藝)

3、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過。

(畫風)說課,標籤:國小二年級語文說課,二年級下冊語文說課,

5、老師這有幾個字想請教同學們,你會讀嗎?(指名學生讀)

課件出示:

顯得更美了一根旗杆

風車呼呼地轉斜斜的雨絲

師:這個顯字,也是課文中的生字,你能給它組一個詞嗎?能用它說一句話嗎?[根據課文特點,創設交朋友的情境,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巧妙識字,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識字的質量。]

(四)、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過渡:把這些字送回課文,老師相信你們肯定會讀得更好。

2、請大家帶著“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個問題再來自由的'讀讀課文。課件出示: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讀完後師:這篇課文講了些什麼事呢?(指名說)

4、師: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畫風的呢,請同學再一次的去默讀課文,可以拿起筆畫出你自己的答案。

5、師:有答案了嗎?誰來告訴大家他們是怎樣畫風的呢?隨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⑴只見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著。

⑵說著,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⑶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⑷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她讀書細心嗎?句子中的“她”“他”分別指誰呢?能不能換成小朋友的名字,說得更清楚些?隨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⑴只見趙小藝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著。

⑵說著,陳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⑶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⑷趙小藝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6、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上面的句子。

7、師:那趙小藝他們的畫到底是怎樣的呢?想不想看看他們的畫呢?課件逐幅出示趙小藝三個人的畫:你看到了些什麼?這是誰畫的畫?能給它配上課文裡的句子嗎?

師:配得好嗎?大家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課件出示:畫和相應的文字)[本環節克服了乏味地串講,對學生提出自讀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在自讀中解決問題,隨機出現圖文並茂的課件,再加上老師適當鼓勵性的提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理解、思維等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五)想象拓展,積累語言。

師:文中的三個孩子畫出了風,小朋友,你們想畫風嗎?準備怎麼畫風呢?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訴你的學習夥伴吧!

1、小組討論畫風方法。

2、全班交流畫風的方法。

3、完成課後“讀讀寫寫”。

課件出示:張潔問:“你想怎樣畫風?”我說:“___________________。”

[讓學生想象說話,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想象的空間,發展了思維,同時小組間的交流,使學生之間有機會互相幫助,有機會獲得同伴的創新資訊,促進了學生多方位的互動,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4、其實,生活中的風很多,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風吧。(課件出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風。)

(六)個性作業,自主選擇。

老師給大家設計了這樣幾項作業,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項去完成吧!

小畫家:用你的畫筆,畫出不同的風。

播音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演員: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課本劇。

小詩人:編一首關於風的兒歌。

小巧手:做架紙飛機或風車,到風中去放飛你的歡樂。

[學生的個性,能力有差異,作業應具有“創造性學習過程”的本質,教師應從作業的主體——學生出發,設計具有多樣性的,富有創造性和趣味性的作業,讓學生通過作業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筍芽兒》,我將從教材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程式、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筍芽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S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為主題。這篇童話故事則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自然景象,寫出了筍芽兒克服寒冷、石塊擋路等種種困難,趁著大好春光,破土而出的過程。

二、說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特點鮮明,貼近兒童生活,特別適合誦讀。我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的思想,遵循新課標提出的"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要求,在課堂上,我著重引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為第二單元的學習打好基礎,並通過活動中讀、表演中說、想象中背,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體驗筍芽破土而出的過程,感受筍芽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精神。"從而突破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13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在初讀、精讀、賞讀、分角色朗讀等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瞭解筍芽兒破土而出的過程。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奮發向上,才能茁壯成長。

教學重點:是識字、練習朗讀。

難點: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並從中體會到筍芽兒在出土過程中受到的關心和愛護,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

2、根據低年級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學法

1、倡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2、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受到思想教育。

五、教學程式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問大家:同學們喜不喜歡猜謎語?老師給大家說個謎語猜一猜好不好?

"小時層層包,大時節節高,初生當菜吃,長大成材料。"

(謎底:筍)接著,你見過竹筍嗎?(接著出示"筍芽兒"圖片),讓學生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麼樣的。隨機板書課題(筍芽兒)提醒課題的讀法,讓學生帶著自己對筍芽的喜愛讀題,讀出筍芽兒的可愛。然後老師引導學生帶著好奇進入文字角色。

(二)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播放課文動畫朗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想,然後讓他們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

2、先讓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互相正音。最後,教師出示文中的生字卡片,小組之間,進行趣味識字比賽(好的,教師及時表揚,)

(三)多元閱讀,以讀代講。

1、學生自讀。

2、帶問題讀。

"在筍芽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誰幫助了它?"學生讀後進行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相機板書"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媽媽"。

3、有感情地朗讀。以描寫春雨姑娘的自然段為例:我用課件出示畫面,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角色進行體驗朗讀,同時老師及時做好必要的指導和示範。"孩子們,輕一點兒,再輕一點,別嚇著夢中的筍芽。來,咱們一起輕輕地呼喚筍芽吧:"沙沙沙,沙沙沙,筍芽兒,快醒醒,春天來了。"通過這樣人性化的引導,我想孩子們就會入情入境,讀出春雨姑娘的"輕柔"來。這樣進行了一個自然段的朗讀指導之後,讓孩子們按照這一種方法自己進行以下各段的朗讀練習。

4、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前四自然段。

5、迴歸整體,感悟主題。

在讀完全文後我出示了以下填空練習

(1)、此時筍芽又給你了怎樣的感覺?再用()的筍芽說一說。

(2)、筍芽兒鑽出地面,是因為有------、------、--------的幫助,更是因為筍芽有--------------精神。

(四)、小練筆

課後讓同學們走出教室 ,走向田野看看筍芽兒看到的明亮美麗世界是什麼樣的 ?寫下來

(主要是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板書設計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9

一、說教材

(一)文字解讀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20課,是第五單元中的第四篇課文。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故事講了小松鼠和小熊因為紙船和風箏成為了好朋友,後來又因為一點點小事而吵架,最後兩人互相體諒,互相寬容,又和好如初。另外本篇文章有兩大特色:首先這是一篇童話色彩濃郁的文章,生動有趣的場景和通俗淺顯的語言易於讓學生走入文字,理解文字。其次本文的語言也很有特色,如:“祝你快樂”!“祝你幸福”!“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通過對此類語言的學習,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能更好地溝通。

(二)文章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及作用

第五單元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寫的。從識字五到語文園地,從團結起來力量大,到相互稱讚、學會欣賞別人,到相互幫助、和睦相處,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本篇課文是本組教材中的第四篇課文,通過學生對本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在相互稱讚、學會欣賞別人的基礎上能更好地與人溝通。

(三)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這8個要認識的生字是:壞、鬆、扎、抓、祝、福、句、幸。會寫8個字,這8個要會寫的生字是:壞、鬆、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詞語“快樂、幸福、飄蕩、漂流、難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深厚的友誼之情。

3、抓住“松鼠高興得哭了”這句話,引導學生體會松鼠為什麼高興得哭了?從而使學生明白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生“裂縫”的時候,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四)教學重點

1、認識8個生字,這8個要認識的生字是:壞、鬆、扎、抓、祝、福、句、幸。會寫8個字,這8個要會寫的生字是:壞、鬆、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詞語“快樂、幸福、飄蕩、漂流、難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深厚的友誼。

教學難點:抓住“松鼠高興得哭了”這句話,引導學生體會松鼠為什麼高興得哭了?從而使學生明白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生“裂縫”的時候,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二、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令人吃驚,老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學生的學生情緒,學會傾聽、學會發現、學會激勵、學會鼓舞、學會組織、學會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據自己獨特的體驗方式建構知識,形成能力,健全人格,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三、說教法和學法

直觀演示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談話法。

四、設計理念

1、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進行識字教學,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2、為學生創設多種語文實踐的機會,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3、“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美性服務。

五、教學設計

(一)實物匯入,引發學生興趣

1、教師一手拿摺好的紙船,一手拿著風箏:“請看老師手裡拿的是什麼?”根據學生回答,師板貼實物紙船和風箏。

2、板書課題:20.紙船和風箏

3、指導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紙船和風箏之間到底發生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彙報交流自學情況

(三)讀文識詞,通讀理解

1、學習1—6自然段

(1)自讀1—6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說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為了好朋友?

(2)指名交流。師隨機板書:快樂、幸福

(3)指導朗讀“祝你快樂”!“祝你幸福”!當小松鼠和小熊在紙船和風箏上寫上這兩句話的時候,心情會怎樣呢?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種心情表現出來嗎?

(4)指名讀,小老師讀,齊讀。

(5)齊讀1—6自然段。

2、學習7—11自然段

(1)自由讀7—11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間又發生了什麼事?

(2)指名交流,隨機板書:飄蕩、漂流,分別寫在紙船和風箏的實物下方。

(3)聯絡實物,比較識字“飄、漂”,你是怎麼記這兩個字的?

(4)用“飄蕩、漂流”造句。

(5)指導朗讀,讀出小松鼠和小熊難過得心情。

(6)指名讀,齊讀。

(7)最後他們和好了嗎?他們是怎麼做的?出示:“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指名讀,小組讀。

(8)齊讀7—11自然段。

(四)解決難點,深入理解

1、指名讀11節,既然小熊願意和小松鼠和好,小松鼠應該很高興,為什麼還要哭呢?而且是高興得哭了,他又在高興什麼,哭什麼呢?

2、讓我們帶著這種複雜的心情,齊讀11節。

3、如果你是小松鼠,現在你會在紙船裡寫點什麼呢?生試寫1到2句話。

4、彙報交流。

5、齊讀課文

(五)鞏固生字詞

1、指導學生把詞卡貼在黑板的大樹上,摘下來領讀、齊讀。 2、開火車讀。 3、指名讀。

(六)指導書寫生字

1、教師範寫。2、小組合作,互相評價。在生字中找你認為寫得好的字,衝它笑一笑,或再高興地讀一遍。

(七)作業

1、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好朋友聽,並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你的心意。(把學到的故事講給身邊的好友聽,這也是對語言運用的絕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會得到同步的發展,給學生創設了語文實踐的機會。)

2、每篇積累

讓學生從本課中找到喜歡的詞句,並記住它。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詩歌。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陣陣海濤,構成了多麼、歡樂、祥和的畫面。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2、設計理念:

(1)堅持“以讀為本”的思想,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2)抓住兒童的生活經驗和積累的識字方法,生生互動,在交流探究中學會生字,力求識用結合。

(3)構建了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用自然貼切、生動、有趣的評價語撥動學生的心絃,啟用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以高漲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

(4)能正確處理課內外的關係,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在知識與技能上要求學生認識7個生字、會寫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慶的氣氛。情感目標是在潤物細無聲中激發學生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

本課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

二、說教法與學法。

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我採用情境感染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讀是很好的實踐活動。因此我把讀書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中認識生字,交流學法,讀懂這首詩,達到入境入情。同時我還讓學生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蒐集圖片,很好地體現了課內外的聯絡,樹立了大語文觀,達到了學科間的融洽。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的一半。開課伊始,我先讓學生欣賞開國大典和建國55年來,人們用各種方式慶祝祖國的生日的錄象。讓學生感受祖國人民普天同慶的幸福時刻。這種情境的創設,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

(二)初讀感知,認寫生字。

在本課要求認的字的處理上我遵循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教學原則。

1、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說說什麼是歡慶,讀出喜悅的心情,再在田字格里練習書寫歡、慶兩個字。

2、然後讓學生帶著要求初讀課文,把讀不準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3、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詞,激發學生的表現欲。適時提醒“樂”是多音字。

4、當剩下生字的時候,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再把自己的好辦法介紹給大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和效率。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因此要讓學生自己去進行閱讀實踐,去感受、思考,加深理解和體驗,從中汲取營養。

1、讓學生再次讀課文,讀好了,就讀給同桌聽。同桌認為他讀得好,就豎起頂呱呱表揚他。

2、教師範讀後,再讓學生有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讀懂了什麼,彙報交流。

3、學生在小組內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討論怎樣才能讀得更好。教師適時指導學生懂得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才能讀出真情實感。

(四)展示交流。

教材資源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因此在教學中我還設計了讓學生蒐集有關歡慶的圖片,並配上一句話或一首詩。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再選幾幅進行展示。從中較好地為學生創設了探究,培養了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五)昇華情感。

1、學生帶著自豪、驕傲的語氣讀最後一句——十三億孩子,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2、學生配樂讀文,並共同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3、最後學生齊唱《歌唱祖國》,再次感受這歡樂的場面,在歌聲中走出課堂。(做到了由情貫穿始終,在濃濃的情感薰陶中學習語文知識,昇華各自的情感。)

總之,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為本,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1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樹之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識字課,在教學上應把教學重點放在識字寫字上。其中《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徵的歸類識字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等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

課文每句話的觀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觀察樹木的形狀,描寫了楊樹的高大,榕樹的茁壯和梧桐樹葉像手掌的特徵。第二句觀察樹葉的顏色,描寫了楓葉的火紅和松樹、柏樹的翠綠。第三句觀察樹木的習性,寫出了木棉喜暖和樺樹耐寒的不同習性。最後一句介紹了兩種被譽為"活化石"的樹木以及香溢滿園的桂花樹。

二、說學情

1.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漢字知識積累,所以要引導學生在誦讀文字的同時,體現多樣的識字形式,要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文字有機融合,在反覆的讀書體會中,用不同的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運用生活實際識字,列舉相關聯的詞語等方法總結識字規律,學會識字方法。

2.初步瞭解過形聲字,但對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和自主識字意識差一些。所以本課要引導學生髮現漢字規律,運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歸類識字,並鼓勵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自主識字。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歸類識字等方法認識"梧、桐"等15個新字,會寫"楊、壯"兩個生字,運用形聲字自主識字。

2.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

3.通過讀文看圖,初步瞭解11種樹木的基本特點,激發學生了解樹木,探索自然的興趣。

四、教學模式

語文精讀新授課

五、說教學方法

教法:

1.講授法

學生對樹木種類瞭解不多,對樹木的習性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教師豐富資料。

學法:

1.圈點批註法

主要讓學生圈畫樹木種類,瞭解樹木習性。

2.討論法

細品兒歌環節,可以讓學生根據樹木習性來找樹木圖片。

六、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師:孩子們,你們都認識哪些樹木呢?(生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多認識幾種樹木,並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板書課題《樹之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這首兒歌介紹了哪些樹木呢?用筆把他們圈出來,讀一讀吧!(松柏不是一種樹,是兩種樹。各自的名字是松樹和柏樹。)

指生說。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認一認這些樹的名字吧。課件出示:

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 木棉白樺銀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你還會讀麼?)開火車讀

2、集中識字。

這些樹名裡藏著許多生字,仔細觀察,在結構上有什麼相同點你有什麼發現?

楊、榕、梧桐、楓、鬆、柏、樺、桂、杉

生:都是木字旁。

師:還學過哪些與木字旁相關的字呢?(生回答)

師:木字旁一般與樹木相關。再觀察這些字,在讀音上有什麼發現呢?

師:他們是形聲字。左邊表意表示他們都是樹木,右邊表音提示了讀音。形聲字可以讓我們快速識字。你來猜猜這是什麼樹:

榆樹 橡樹 楠樹 棕樹石榴椿樹檸檬樹

(三)細品兒歌

師:我們的課文中有好多的樹木插圖,他們分別是什麼樹木呢?答案就在兒歌裡。請仔細讀讀兒歌,畫出每種樹木的特點。

1.師:看看第一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特點?

生回答:楊樹很高。

榕樹枝幹比較粗壯。(有時候一棵大的榕樹遠遠看去就像一片小樹林)

梧桐樹的樹葉像手掌。(掌這個字我們怎麼記住它呢?)

……

師:出示圖片請你根據他們的特點,猜一猜這三幅圖分別是什麼樹?

2.師:看看第二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生回答:楓樹的樹葉到了秋天會變紅。

松樹、柏樹的樹葉一年四季都是綠的,不發生變化。(綠裝也就是綠衣服,所以裝這個字下面是一個衣字,誰有好方法記住它?)

師:為什麼松柏樹終年長青。

普通的樹木在氣候不適宜的時候(譬如寒冷,乾燥),因為葉子面積較大,表面沒有蠟質的薄膜,而導致水分散失快,不易生存,所以在秋冬季會變黃,落葉。而松樹,冬青,柏樹等,由於葉子要麼尖細,要麼表面有蠟質層,水分不易散失,所以在嚴酷的環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生存,所以不會落葉,保持常青。

師:出示圖片請你根據他們的特點,猜一猜這三幅圖分別是什麼樹?

3.看看第三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生回答:木棉樹喜歡溫暖,生活在我國的南方。

樺樹比較喜歡嚴寒,生活在我國的北方邊疆。(耐、守、疆如何識記?)

欣賞木棉樹和樺樹,觀察圖片,看看他們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3.看看第四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師:為什麼叫銀杏樹和水杉樹活化石?

因為科學家發現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泛分佈於北半球,但在第四紀冰期以後,同屬於水杉屬的其他種類已經全部滅絕。而中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複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倖存,成為曠世的奇珍。

師:出示圖片欣賞銀杏、水杉和桂花樹。

(四)朗讀全文並嘗試背誦

孩子們,我們更詳細的瞭解了這些樹木,讓我們再來美美的讀一讀吧!(齊讀,男生讀,女生讀,打著節拍再次朗讀。)

(五)指導書寫

楊:第五筆是橫折折鉤。

壯:前三筆要注意,是點、提、豎。

(六)拓展延伸

師:孩子們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樹之歌

樹之歌

o 榆樹( ),槐樹( ),

o 柳樹樹枝像( )。

o 石榴開花(),

o 桂樹開花十里香,

o 桑樹結果( )。

o 冬青四季(),

o 棕樹( )在南方,

o 橡樹( )守邊疆。

課下,我們可以去校園裡認認學校裡的樹木,上網蒐集他們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樹之歌

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柏樹木棉樺樹 銀杏水杉金桂

高 壯 像手掌紅 綠 暖 寒 活化石 香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識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為小朋友描繪了大自然中動物們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時揭示了“人和動物是朋友,保護動物是大事”的道理。課文內容生動、活潑,富於情趣。讀著本課,想起了孩提時玩過家家和唱拍手歌的生活情景,眼前浮現出家鄉那熟悉的“布穀——布穀——”的陣陣催春,還有那小羊互相追逐、嬉戲……詩情畫意,令人神往。

本課的拍手歌共十節,字數相同、讀音壓韻、節奏感強。相信孩子們在老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定能從演唱“拍手歌”的掌聲中有所領悟——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互相依存……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唱一唱、演一演這首“拍手歌”吧,這是個遊戲,但絕非兒戲,拍手之間,我們在感受著一個重大的主題,感受著一種責任。

2、教學目標

鑑於對教材的認識和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10個生字,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培養自主學習,樂於與他人合作的品質,促進語言的積累。

(2)過程與方法:寓識字於情景中,寓識字於優化課堂教學之中,寓識字於學生學習識字方法引導中。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悟課文的主題,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激發保護動物的美好願望;培養自主學習,樂於與他人合作的品質。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0個生字;有節奏地讀拍手歌;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難點:識記生字是難點。

4、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相關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由於低年級年齡小,有意注意不能持久,形象思維佔優勢,因此,採用情境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遊戲等多種形式再現生字。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字音、字形、字義的聯絡,教給學生一些識字方法,讓他們分析字形,自主識字。如:做動作記憶,藉助表演形式,形近字比較,換一換、加一加、減一減等,使之快速掌握字形,理解字義。並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感受詞文結合,幫助學生領悟兒歌,達到加深理解字義,增加語言積累的目的。

2、學法:

(1)自主學習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扶放結合,讓學生在已有的識字基礎上充分運用已掌握及教師提示的識字方法主動識字,達到識字效果的最優化。

(2)遊戲學習法。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猜字謎,找朋友、摘蘋果……將這些遊戲引入課堂,使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3)在語言環境中迴圈記憶。

(三)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位動物朋友,他們是誰呢?咱們先來猜一猜,好不好?

2、依次出示兩則謎語:

(1)花冠頭上戴,錦袍披身上,尾巴象扇子,展開很漂亮。(孔雀)

(2)棲息沼澤和田頭,隨著季節南北走,佇列排成人字形,紀律自覺能遵守。(大雁)

3、同學們真聰明,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於保護動物的兒歌。

4、看老師寫課題“識字七”,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孔、雀、錦、鷹、鸝、靈”

1、生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2、請你用喜歡的符號把小動物的名字圈出來。(生圈)

3、誰能彙報一下你找到了哪些小動物?(指名彙報)孔雀、錦雞、雄鷹、大雁、老虎、黃鸝、百靈和熊貓。

4、學習“孔、雀、錦、鷹、鸝、靈。”

通過大螢幕一起去認識這些小動物。

(1)多媒體課件一一出示動物的圖片和名字,學生藉助圖片認識動物的名稱。

(2)多種形式認讀帶拼音詞語。

(3)八種動物的名字裡藏了我們要認識的六個生字娃娃,讓我們一起把他們叫出來吧。(課件出示生字“孔、雀、錦、鷹、鸝、靈”)

(4)誰能當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大家一起讀。

(5)(出示字卡:鷹、靈、錦)

老師提示你們注意:“錦”是前鼻音,“鷹、靈”是後鼻音。

(6)說一說你有哪些好辦法來記住這些字。

孔:換一換。聯想記憶“孫、禮、扎”

錦:形近字記憶“錦——棉”換偏旁

鸝: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雀、鷹: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兩個字?

可引導學生說出通過課外看電視如動物世界認識的;看畫報或關於動物的各種課外書認識的;還有的是通過去動物園看一些標牌認識的。

(出示字卡“鸝、鷹”)你發現了什麼?鸝和鷹:都有鳥,(拓展)你還能說出哪些帶鳥的字?(多媒體課件出示帶鳥的生字,讓學生認一認,讀一讀)

(7)遊戲“對號入座”

咱們來做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對號入座”(貼動物圖片)(拿著詞語卡片)請表現好的同學給這些詞語卡片找一找座位.(生貼詞卡)他們貼的對不對啊?請貼詞卡的同學領著大家讀一讀你貼的詞語。

三、朗讀課文,學習句子

1、你最願意和誰交朋友?請你在課文中找到寫它的句子,先自己讀讀,要讀出對它的喜愛。

2、先說你想和誰交朋友,再讀讀寫它的句子。(課件隨機配圖出示該生讀的句子。)

孔雀錦雞是夥伴

雄鷹翱翔在藍天

天空雁群會寫字

叢林深處有老虎

黃鸝百靈唱不休

竹林熊貓在嬉戲

3、指導朗讀,相機點撥,拓展說話:

(1)孔雀錦雞這一對好夥伴常常一起(),一起()

(2)雄鷹飛過(),飛過(),飛過(),翱翔在蔚藍的天空。

(3)聰明的雁群會寫什麼字呢?

(4)孔雀百靈會唱什麼歌呢?

四、鞏固生字。

1、猜謎語遊戲(課件出示“我會猜”)

兩人擠過獨木橋(叢)

房屋底下拴頭牛(牢)

女孩歡歡喜喜(嬉)

手拿戶口本(護)

美麗的鳥兒(鸝)

2、做遊戲:“找朋友”

五、書寫指導

1、例字範寫

(1)(課件出示帶田字格的“護”)分析結構,師示範,生書空。

(2)(課件出示:牢、叢)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師示範,生書空。

2、學生在田字格里將黑板上的三個字描紅一個,寫一個。

3、點評作業。

六、引導課外鞏固

1、字寶寶不只藏在我們的書裡,如果我們留心觀察的話,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2、展示多媒體畫面,模擬上街、進商店,遇到自己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出:熊貓電視機、老鷹音像、百雀靈……

3、老師小結:世界真精彩,生字寶寶真多。你們回家後再去找一找,讀一讀,並且做成詞語卡片,明天帶回來與同學交流,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假如》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23課。這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西西發自內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朗讀這首詩,學生會產生心靈的共鳴,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依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分兩課時教學本課。第一課時:初步瞭解課文,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第二課時:深入感悟課文,把握詩歌內容,昇華情感。

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3)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願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有些課文應要求學生誦讀。所以,本節課我確立了“以讀為主”的思想,採用朗讀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口唸成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感悟詩中蘊涵的思想情感。

這首詩前三節的結構相同,這就為學法指導法提供了依據。因此,我將重點導讀第一節詩,指導學生感悟學法,然後引導學生遷移學法,以學習小組的形式自主、合作學習,彙報學習成果,以此來訓練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主要採用朗讀法、學法指導法的同時,我將輔以情景教學法、談話法等,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三、說教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神筆”。

四、說教學過程

為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複習舊知、引入新課――感悟課文、感情朗讀――昇華情感、發展語言――課外延展、佈置作業”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認讀。

2、提問:小作者用神筆畫了什麼?在學生逐段概括時,我以簡筆畫的形式把學生概括的內容板示於黑板。

[這樣安排,旨在讓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為下面理解詩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感悟課文,感情朗讀

1、導讀第一節詩

(1)動動腦,理解詩意

①讀一讀,想一想:作者畫為什麼畫紅紅的太陽?

②創設情境,深入感悟。

a、課件出示小樹圖,教師感情敘述:“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颳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抖。”

b、學生扮演小樹,進行師生對話,師:“小樹小樹,你為什麼縮著身子?”“小樹小樹,你為什麼輕輕嘆息?”“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學生在教師動情的敘述中,在師生對話中不知不覺地進行換位思考,理解小作者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是為了讓小樹成長,從而和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

(2)動動口,讀出感情

①學生自由朗讀。(課件出示第一節詩)

②學生個人賽讀,互相評價。

我會問學生:“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哪個字、詞不正確?他哪裡讀得好,哪裡有點欠缺,你想怎麼讀?”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同時用鼓勵性語言激發學生參與賽讀。

[這樣引導學生賽讀、相互進行評價,旨在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③教師點撥:讀課文時,要想著詩中描繪的畫面讀,還可以加上表情、動作讀。

④教師範讀第一小節。

[教師的範讀是對低年級學生最直觀的朗讀指導,也是最有效的指導手段。]

⑤小結本節詩的學習方法。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三節詩

(1)學法遷移,自讀自悟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①動動腦:小作者為什麼畫穀粒和雙腿?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②動動口:讀出感情。

[學生在第一段學習中,已基本感悟學習方法,因此,第二、三段的教學可以扶一手放一手,讓學生將方法遷移,去自讀自悟,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這不僅有利於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而且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

(2)小組交流,展示自學成果

①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板書)

如果學生說到“小作者是個怎樣的人”時,我不會要求他們一定要把小作者的美好心願歸結到“善良”兩個字,學生可能會說:“天真、聰明、可愛……”我都會加以讚揚。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真切而獨特的情感體驗,教師都應加以珍視。]

②小組展示朗讀第二、三小節,並互相評價。

3、指導朗讀,背誦喜歡的段落

(1)教師範讀詩歌的最後一節:“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指導學生放慢語速以讀出延伸感和想象空間。

(2)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熟讀、背誦。

(3)學生比賽展示背誦效果。

[從導讀第一節詩到自學第二、三節詩,再到整體朗讀,達到熟讀成誦,環環緊扣,把功夫紮紮實實地落實在讀上。]

(三)昇華情感,發展語言

1、課件出示全詩,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第四小節結尾處的標點與前三小節有什麼不同?第四小節為什麼要用省略號?

學生可能會告訴我:因為小作者還有許許多多美好的願望還沒畫完。那麼,我會引導學生說:“你知道作者還有什麼願望沒說出來嗎?你能幫助小作者把他沒畫完的願望畫出來嗎?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想為誰畫什麼呢?”

2、課件展示有關環境汙染、貧困兒童、失學兒童的困惑等等圖片,幫助學生拓寬想象思路。

[朗讀這首詩,學生會產生共鳴,有一種表達的願望在湧動。於是我抓住時機,以第四小節結尾處的省略號為切入口,讓學生暢所欲言,以自己的“假如”充分發揮想象,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願望,同時也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課外延展,佈置作業

實踐性作業:

1、按“我要給……”的句式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想畫的東西畫出來。

[這種作業設計,使學生帶著美好的願望,帶著自己獨特的讀書體驗走出課堂,走向寬闊的心靈牧場。]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北京》一課敘述了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很美的城市。從教材內容看,本文有三大特點:

1.結構嚴謹。

課文共5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最後一段是全文的總結,抒發了讚美和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中間2、3、4三段對北京的景物展開了具體的描寫,特別是第二自然段是按照方位順序來介紹。全文脈絡清晰,層次分明。

2.選擇精煉。

文選取了三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北京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這是北京的象徵;二是街道和立交橋,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來的建設成就;三是北京的名勝古蹟和公園。通過以上三處景物的描寫,突出反映了首都北京的風貌。

本課課文語言清新、簡潔、淺顯,字裡行間洋溢著對首都北京的讚美之情和熱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3.講讀課文1、2自然段,體會作者按一定順序介紹天安門及周圍建築。

4.瞭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程

第一課時我分成三大板塊,包括預習反饋、研讀課文、寫字指導。

預習反饋有兩個內容,一個是字詞,一個是課文的整體感知。在這一板塊中,我關注學生學習起點。字詞教學我的目標定位是以檢查為主,而不是面面俱到——每個字都教。一開始就是讓學生直接讀出詞語並非拼讀,我以學生的起點為我教學的起點,從學生的認讀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音、形、義上去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字新詞,教給學生碰到不理解的詞可以先拆詞再綜合起來理解是個不錯的方法。整體感知課文,對於剛剛步入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對課文的整體感,把握起來有很大的難度,他們只會零碎的講出一部分,所以在這個環節上,我先是讓他們自由地說一說,有意識地培養鍛鍊這方面的能力,再是幫幫他們,在老師的提示下整體感知課文,逐步形成整體概念。而今天的課堂上也確實反映出學生在課文整體感知環節有難度,我想如果我能在讓他們同桌互相說一說的過程中,到學生中去了解一下,指導幾個,學生的收穫會更多,交流的過程也會更順。

課堂的第二個板塊研讀課文,在這一板塊,我力求體現“品讀感悟,關注表達”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現在語文課堂發展方向是三得:得意、得言、得法: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作者進行心靈對話,在品讀中,感受北京的美麗,天安門的雄偉,這是得其意;

抓語言特色(是讓學生髮現構詞特點:紅牆、黃瓦,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第一個字是表示顏色,第二個字是表示一樣事物,這樣的詞語非常有意思,而且學生還會說出很多這樣的詞語來,他們會感受到漢字的趣味,從而產生學習、積累的興趣。其實在這個自然段中還有一個詞語現象是有別於一年級學到的,就是“又莊嚴,又美麗”和課文第三自然段中出現的“又寬又長”,同樣是又什麼又什麼,但中間加了個逗號就有區別了。那因為考慮到這段中已經放了一個語言知識點,最後決定這個還是放到第二課時碰到“又寬又長”再去比較教學。),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那是得其言;

得法:第一個是句式訓練:“什麼是什麼,是什麼”,讓學生自主發現兩種表達形式的區別,老師進行小結:寫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用一句話表示,中間用逗號,省去第二句的事物名稱,再通過練習加以鞏固。以後小朋友碰到這樣的句式就會很清楚地分兩步走,第一步:標點,第二步:省略一個事物,方法的習得會使學生終生受益。第二個是寫作順序的滲透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典型按方位順序介紹的段落,結構嚴謹,雖然還不是二年級要掌握的。但教材出現了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滲透一點。通過我的第一問,學生知道這裡介紹了三個地方: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通過自己動手擺一擺,學生又不難發現原來作者就是按照這樣的方位順序向我們介紹的,怪不得我能準確地擺出它們各自的位置。這樣的理解層次小朋友肯定很難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達到,課堂上他們在我的引導下體會、感受,這就是質的提升。

第三板塊是寫字指導。二年級的學生每一課要求會寫的字基本都在10個,每課按兩課時上的話,我這堂課至少要解決一半。通過鑽研教材,我設定第一課時的寫字目標為6個(圖、國、優、壇、陰、城),很明顯這6個字分兩類:一是全包圍結構,寫得時候要先裡面後封口,二是左右結構,寫得時候要左窄右寬,同時要求學生抓住關鍵筆畫在田格里的位置,寫好字。而教師兩種型別的字各示範一個較難的,其他的字因為二年級小朋友也有一定的寫字基礎了,所以讓孩子自己觀察寫,當然教師在巡視的時候若發現問題就可以再強調。

回顧整個課堂教學我的目的都不僅僅只是為了教會孩子理解這一篇課文,而是教給學生方法,從課堂走向課外,讓語文課顯示語文味。

我一直很崇尚沈大安老師倡導的常規模式下自然狀態的真實課堂,就像我們徐老師所倡導的從學生學習起點出發,追尋高效課堂,紮紮實實教語文,也一直努力著,不過,上課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今天留下了許多的缺憾,不過和大家一起探討研究,非常高興,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5

張老師剛才的試課,是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3課《假如》。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張老師能夠抓住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以讀為本、讀悟結合,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本節課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假如》這節課在教學特色上凸顯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策略恰當教學環節清晰

本節課張老師能整合三維目標,突出二年級段學生特點,提出三條教學目標,這三條目標明確、適當、集中、有層次。既有面向全體的最低要求,又有發展學生個性的要求。整節課採用整體性閱讀教學,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張老師在疑難處能面向全體學生,循循善誘,適當點撥。整個課堂環節清晰,結構緊湊、形式活潑、富有情趣。

二、注重識字寫字,夯實識字基礎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張老師注重讓學生觀察,並強調寫字的姿勢,注重習慣的培養。在指導“良”和“食”的書寫,張老師先讓學生觀察,區別筆畫、字形,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三、讀中感悟,熟讀成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和培養情感。”本節課,張老師採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詩歌。如,有師生共讀,整體感知的朗讀;有創設情境,激發情感的朗讀;還有語言鋪墊,深入文字的朗讀等,整節課讓“朗讀”貫穿整個課堂,引導學生把小詩讀得入情入境,津津有味。如:第三節詩句,張老師設計句式練習,用填空的形式給學生“搭橋“,讓學生真切感悟到西西有了一雙好腿無比高興的心情,教師順勢指導學生讀出西西的開心、幸福。學生在讀中獲得資訊,讀中受到薰陶,讀中把握兒童詩的語言規律,最後達到熟讀成誦,從而積累和內化了語言,培養了學生語感。

四、讀寫結合,拓展適度

“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這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觀。在本節課中有所體現,這首詩從語言特點上看,每小節的句式相對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詩中反覆出現。教學的最後環節設計讓學生模仿詩人的表達方式把自己的願望說出來,寫下來,通過說寫結合和讀寫結合,引導學生把自己獨特的體驗在寫話中昇華,進一步發展學生語言,拓展學生思維。

總之,本節課通過談話匯入課題;品讀詩文,感悟語言;拓展想象,釋放情感等,加之張老師教法靈活,能夠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讓人感受到了真情、真愛和純真的紮實有效的課堂。但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需要改進和加強的地方:

1、老師範讀引路、指導朗讀,做得比較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老師範讀時應看著文字,以便引領學生潛心領悟文字,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乃至手到。

3、教師教學評價語言比較單調,教師應根據學情實際採用恰當而有效的評價語言及時跟進。

希望張老師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能夠不斷探索,不斷提升自己,永遠行走在追求完美的教學之路上,力求實現崔巒老師所提出的“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