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1

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中的普及,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地位日益提高。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彰顯出傳統教學所不能比擬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特別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這就是“數學教具”的代名詞,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的興趣;同時,通過直觀的的形象的演示,使同學對一些抽象的東西有了一個直觀的感知,從而能夠很好地突破難點;多媒體的使用使得課堂容量增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他們能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創設一種使學生主體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學習氛圍是喚起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和保證。學生在愉快而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容易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且能激發內在的學習要求。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往往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體方面比其他媒體來得更直接、更有效。例如數學中在將圓錐曲線這一章的時候,可以通過生活中存在具體的圖片先對圓錐曲線有一個感知,導致滿足什麼條件的點的集合才能構成這樣的曲線?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教師可以通過電腦幾何畫板演示,教師提出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回答,學生會興趣盎然地討論、總結,然後抽象歸納。從而使枯燥的概念化為具體的形象,學生不但會順理成章的`接受而且很容易理解概念的實質。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激發了學生的強烈參與意識,同時也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標。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激發了學生的強烈參與意識,同時也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標。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學生在頭腦裡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的特徵,強化了對新知識的印象

二.運用多媒體可以優化教學

多媒體的展示字型清晰,影象清晰且具有美感,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體所提供的資訊一般都是教師預先設定好的,可以使一節課有序漸進,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教師在課堂上板書,為學生贏得更多的教學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動手,動腦操作,讓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有利於增加課堂容量,增大資訊密度,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優化教學。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突破難點。

數學教學中,有些重難點不易突破,主要是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老師如果能夠用多媒體,數學教學中我們運用幾何畫板或是FLASH動畫,進行演示,學生通過觀察,直觀的感知,再加上理性的邏輯推理對這部分知識就能很好地掌握,例如在平面解析幾何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在垂直關係的判定中,看他們斜率的關係,學生對這塊理解的不是很好,通過幾何畫板的一個動態展示,學生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還對幾何畫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餘時間,練習操作設計,來驗證一些問題。再比如三角函式y=sin(wx+)的影象變換時,是先平移後伸縮還是先伸縮後平移,順序不同平移的單位也不同,學生通過操作,在進行一個動態的演示,學生對此就能夠理解理解。這也使得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學生有了探索研究的精神,學習就成為一種樂學。同時,教師也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實質上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數學思維活動,學習數學思維活動的成果,並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 一般認為,數學思維是由形象思維、抽象概括、演繹思維、歸納與類比、直覺思維和函式思維等思維成份構成的一個綜合體。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學習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絡,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思維與操作形成。而多媒體輔助教學聲形並茂在教學過程中,使得數學不在枯燥乏味,使學生的思維更好的發展。如空間想象力是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空間想象是高一級的心理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多媒體課件可以提供感性材料,也可以呈現思維過程,以促進學生這一能力的提高,利用多媒體的形象、直觀、變化、靈活的特性,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和多向觀察的思維方法,從而既為學生提供了空間想象的基礎,發展他們的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多媒體輔助教學確實是有著其特有的優點,但是我們別忽視它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我們們要恰當的運用它,從而更好的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2

20xx年10月12日至13日,我有幸參加了臨滄市教育局舉辦的“20xx年(第四期)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多媒體遠端教學裝置專案人員”培訓班學習,通過兩天的學習培訓,我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整合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水平,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最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培訓中臨翔區電教室主任敬開勇老師給學員們講了《遠教工程ip資源的使用與教學資源的共享共建》,臨滄師專的李燕梅老師給我們講解了《課件的設計與製作》,公司技術員劉軍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光學)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安裝驗收以及專案裝置的維護、使用與管理;重點給我們介紹了電子白板的一些優勢和功能,並且逐一進行了操作演示。培訓最後還進行了基本操作的考試。先進的教學裝置和優質的教學資源讓我開闊了眼界,電子白板的神奇魔力使我為之感嘆。資訊科技為教育教學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兩天來的學習,讓我獲益匪淺。

互動式電子白板是集傳統的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新興的多媒體教學裝置。作為我們教師,首先就是要學習好電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學以致用,真正地發揮它強大的功能。通過培訓,使我對白板有了初步的認識與掌握,深切體會到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實用性,以及以往的多媒體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電子白板不僅能完成傳統的`黑板作用,還能結 1

合多媒體計算機進行教學,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用電子白板上課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了,課堂結構也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一形式了。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可以在電子白板上,自己用筆拖出文字圖片來講解,這種強大的互動功能是任何教學手段都無法比及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互動式電子白板運用於教學,對於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有很大的優勢。“白板教學”與傳統黑板的“一擦即沒”相比,電子白板能夠時時記錄、儲存教與學的全過程,教師可以隨時呼叫電腦中儲存的課堂教學資料,不必再擔心板書的內容無法重現;電子白板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方便自如地隨時調整、修改教學計劃,並隨時儲存更新自己的電子教案。同時,電子白板讓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積極的互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子白板的出現,使教師不必擔心板書時黑板使用不夠,不必再受到粉塵對健康的損害。電子白板的應用,可以減少教師在電腦和黑板之間來回切換的麻煩,在白板前就可以自如地操作電腦,進一步拉近了師生距離,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面對學生進行。電子白板還有一些特殊效果:如媒體、遮屏、放大、聚光燈、資源庫和連結功能等,有了這些,教師不是簡單應用圖片、視訊和課件的演示,而是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特有的功能,隨意連線、拖動、新增上課所需內容,讓課件活起來。恰當地選用互動式電子

白板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來創造教學的豐富情景,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互動式電子白板作為新型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走進課堂,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改變了課堂氣氛,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為教育教學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這對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優化了及時反饋的功能。

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是一個嶄新的話題。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教學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學生主動參與,師生互動、協同學習的良好環境,使教學的重點由單純的傳授知識、技能、向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培養能力轉變。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多媒體進入課堂教學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不理想情況,不是多媒體技術的問題,而是理念上、使用方法上的不當而引起的,應將多媒體與課程教學進行整合,抓住其切入點,揚長避短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通過培訓,使我對互動電子白板進行的多媒體教學課堂中的運用更加充滿信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將本次培訓中學到新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同時也更加堅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融入課堂教學,會使我們得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使課堂教學真正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20xx年10月20日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3

自從多媒體進教室後,我們在教學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學課程內容、數學教學、數學學習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恰當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改進教與學的方式,提高教學質量。而多媒體教學以其聲形並茂、圖文兼顧、動靜結合等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大容量、直觀性強和易接受等特點深受師生們的青睞,而我們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也越來越廣泛。那麼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多媒體優勢,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效能呢?下面談談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要突出重點。所以說在用多媒體課件時,不一定是課件越漂亮越好,場面越壯觀越好,關鍵在務實而且重點突出。課堂上,如果學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畫面的瀏覽上,那對課堂上該掌握的重點就會拋之腦後了。因此,製作多媒體課件要務實,讓實用性課件成為多媒體教學的主流,課件要求不必特別美觀,涵蓋的知識不必很多,只要能使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直觀、易懂,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內化所學知識就夠了。

二、黑板板書與多媒體電子板書相結合在教學內容時,除了用幻燈片等課件外,板書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用電子板書可以給孩子們一個動態的視覺,而黑板板書確能突出教學的重點,濃縮整節課的精華。如在匯入新課、揭示課題時,教師要板書課題;在引入概念時,要板書定義;在探究規律、研究性質時,要板書定理推論;在分析解題思路時,要板書主要的思考路徑;在證題或解題時,要板書證明或解題的過程;在複習與總結時,要板書知識的結構及其內在的聯絡,以及主要的結論和注意之處。雖然這些層面有的是可以用多媒體來代替的,不過板書是學生模仿的藍本,是完美地實現一堂精彩課堂的步驟。

三、注意節奏避免走馬觀花式的多媒體教學。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中老師該知道使用的技巧,懂得不該使用時不用,避免急於向學生展示自己高超的製作技巧,一下子把課件從頭到尾象播放電影一樣演示給學生,學生因此而入迷,可一堂課下來,學生只感到迷惑,而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

四、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要明確多媒體教學在當今課堂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看老師怎樣去發揮它的效率。我發現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目的不明確,認為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多媒體,自己的教學就先進、教學手段就現代化、學生就能學得好,這樣恰恰忽略了多媒體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這一特性。因此在多媒體教學中目的要明確,切忌不考慮教學實際,把課件製作得變化多端,讓人眼花繚亂,使用各種聲音輪番上陣,極大地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的延續性,這樣的效果就有違多媒體使用的初衷。

五、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件的製作和操作過程中來自從多媒體進教室,老師的課堂都靠製作幻燈片等課件來完成教學,教師一直是課件的操作者,學生雖然開闊了視野和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是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要儘量讓學生積極參與課件的操作和製作過程,如此會使學生不僅是學習者更是研究者,這樣的課堂效果會徹底改觀,學生的參與意識會空前高漲,對學到的知識當然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和學生一起製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如何跟很好的將多媒體教學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4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助於加快教學速度,有效擴充套件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更新速度明顯加快。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也明顯增多,而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畢竟有限。實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縮短教師的板書時間,擴充套件課堂容量。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練習鞏固。在普通的教室裡上課,老師要用粉筆板書教學內容、習題、解題過程等,這樣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利用多媒體,預先製作好課件,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增加教學的密度;還可以即時反饋,體現反饋的廣度。並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擴大學習容量,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有了深厚的興趣,在教學中,老師講得輕鬆,學生學得自如,在教學中遇到的很多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多媒體教學能向學生提供生動形象、色彩斑斕的畫面,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行程問題”時,通常採用畫線段示意圖或演示的方法,由於受學生年齡特點的限制,掌握起來總是很困難,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我在

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化靜為動:先出示一輛車從甲地行駛到已地的動畫,然後出示這輛車返回的過程,邊演示邊講解。使這些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動感表象,使學生對行程問題當中的速度、路程和時間三個數量關係能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增強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又如:在教學《億級數的讀寫法》時,利用多媒體出示一幅中國地圖,地圖上面有各省市的土地面積,可以根據地圖上面積的數字來教學億級數的讀、寫法,而且通過地圖,學生可瞭解到中國有這麼多個省市,又能直觀地對比哪個省市的面積大或小等。這樣用具體、生動、形象的畫面來呈現新知,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馬上就調動了起來,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啟發、誘導學生進行判斷、推理、抽象、概括、比較、辨析等,而且有助於學生開拓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如:在執教《圓的面積》一課時,就通過多媒體演示:先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然後將每個小扇形拉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到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想象無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圓能轉換成一個面積相等的長方形。這樣既推匯出了圓的面積公式,又滲透了無限分割的思想方法。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探求,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能直觀形象的分析演示,助“知識的理解”。

知識的`理解既要重視學習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習的過程。而用多媒體制作的影象既清晰又形象,有很強的啟發性。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展示知識建構過程,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這是其它媒體難以取代的優勢。如教學“射線”這一概念,多媒體演示出電燈的光、太陽的光,更好的是從端點引出一條直線無限延長的動態過程,配之由強漸弱的音響,聲、形、色於一體,短短几秒鐘內,初步滲透了極限的思想,將射線的內涵、特點十分清晰地展示給了學生,學生對這一知識理解得輕鬆、準確、深刻,低教學的難度,省時高效。

總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可提供事實、可顯示過程、可舉例驗證、可提供示範,也可設難置疑,這對理解重點知識,突破難點,提高教學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5

教育資訊化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求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來為自己的教學服務。通過學習製作課件,我對多媒體技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知道了好多以前根本沒有接觸過的東西,收穫很大。

 一、認清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於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視訊、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某些問題的設定,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

二、明確了多媒體課件應具備的特點要讓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它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性這是多媒體課件最重要的一個特點。課件必須為教學服務,必須符合學科的教學規律,反映學科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在課件製作中,媒體素材的選

擇與組織、問題的'設定等方面都必須體現這一特性。同時應深入淺出、注意啟發。

2、科學性“科學性”是多媒體課件最基本的特點。課件最基本的特點。課件所涉及的內容必須科學、準確、健康、符合邏輯、層次清楚、合情合理,同時還要符

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知識水平。

3、互動性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具有友好的人機互動介面。友好的人機互動介面除了有美觀大方的頁面,還包含各種型別的圖示、按鈕、視窗、熱鍵、熱區等,讓

教師在課堂上更有靈活性,根據實際選擇不同的學習路徑。

三、課件製作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課件製作要簡潔實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畢竟是一種輔助手段,它是用來輔助我們的教學的。一個好的課件關鍵在於它的實用性,應該說只要是有助於突破重點難點、有助於引起學生的深刻思考、有助於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的課件就是好課件。

2、注意色彩的合理應用色彩的應用可以給課件增加感染力,但運用要適度,以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為原則。如:色彩搭配要合理,動、靜物顏色要分開,每個畫面的顏色不宜過多。

3、注意字、圖、聲的混合對於一些動畫,由於其自身不帶聲音,設計時,應為動畫配上適當的音樂或音響效果,這樣可以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聽功能,有利於學生記憶,提高教學質量。對於一些重點的字、詞、句,除了採用不同的字號、字型和字形加以強調外,也可以運用動畫、閃爍引起學生注意。另外,我認為不要試圖每堂課都通過計算多媒體技術來處理,這樣既沒有必要,也不現實,製作一個好的課件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是對傳統教學的否定,而是對傳統教學的有利補充,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還是在課堂。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6

我是一名農村國小教師,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我的多媒體運用知識匱乏。今年暑假,這次我有幸參加了《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的培訓,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樹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為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培訓教師向我們全面的講解了新的教育理念,運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形象說明如何轉變問題學生,我知道了一些教育學心理學專家的教育思想,比如杜威的“最近發展區”,對我們教學的指導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二,教師應該具有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觀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都要求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另外,我還學習並掌握瞭如何運用教學摸板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設計教學目標,如何選擇媒體,如何編寫教學目標,如何選用教學方法並開展教學評價,並且學會了做部落格,知道了很多對教學有幫助的各地教研網站,如何下載檔案,如何處理音訊和視訊檔案……這些知識對我的教學和生活都是非常實用的。學習和實踐了這些知識和技能,我在教學設計、資源收集、網路互動等今後必須或將會用到的教育技術都得到了長足的提高,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將上面所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於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的提高,為在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的進一步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暑期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教師參加培訓心得體會: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7

一、 找準最佳切入點。

所謂最佳切入點是指在最適宜的地方運用。課堂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手段,有利於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深化。如教第十一冊第3課古詩《暮江吟》時,為了啟發引導學生理解詩意,我先讓學生找出詩句中難理解的詞“瑟瑟”和“可憐”,然後演示課件,讓學生在動聽樂曲配音中聽詩歌朗讀,觀察詩歌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歌的意境,通過學生看音像課件,並與課文對照,化難為易。教學中認真啟發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欣賞大自然從黃昏到晚上的美景,欣賞夕陽照射下江上半紅半綠的景色,領會深秋夜晚實在非常可愛,從而引導學生理解詩中的“瑟”實則是“綠”的意思,“可憐”則是“可愛”的意思。這樣,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想象力和分析力。又如教第13課《草原》,學生未見過一碧千里的草原景色,因而課文中“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到處翠流,輕輕流入雲際”等重點句學生較難理解,我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草原的風光課件,把一碧千里的草原景色帶進了課堂,稍一引導觀察,學生立即明白“並不茫茫”的意思是不朦朧,“流入雲際”實質上是因為草原廣大,遠望去,草原與天相接,那翠綠色的小草和天相擁抱,就有“流入雲際”之意境。這樣,學生從直觀的畫面上理解了課文中較抽象的知識,這對提高學習效果很有益處。

、抓住最佳時機.

最佳作用時機就是根據不同的教材確定多媒體使用的時機,以求得“四兩拔千斤”的作用。因為要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牢固掌握,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創造一個愉快的、直觀的學習情景,把學生“帶到”作者所描繪的環境中去,讓他們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習效果就最佳。如教第12課《鳥的天堂》一文,課文的第二部分寫的作者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景色。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讚美大榕樹表達的喜愛之情,學習靜態描寫的方法,我先放課件錄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投影幕上的美麗畫面,著重抓住畫中榕樹的枝、葉、根等幾種不同的景物特徵,啟發他們想象當時的情景,從中領略南國翠綠而美麗的榕樹,然後體會“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句話的含義,就是讚美了生長茂盛的大榕樹,表達了作者對榕樹的喜愛之情。這樣,大多數學生都能根據畫中的景物,一下子就把第二部分的內容理解了。尤其足文中的一些詞語:“一簇”、“堆”、“不留縫隙”、“翠綠”、“顫動”,學生都從直觀現象得到感知,進而理解其意。

三、在必要的時候反覆用。

課件放映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從有限的播放時間中所得的影像是大多是朦朧的、淺顯的、模糊的,若要學生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或景物有個清晰的印象,教學時有必要反覆播放課件,再現人物形象或景物景象,以利於學生鞏固所學的內容。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第三部分重點是學習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的動態進行描述。我讓學生先找出本部分描寫動態的句子,然後板書中心詞“到處”、“應接不暇”、“興奮”等。緊接著,我再演示課件,讓學生聽著音樂,仔細觀察螢幕上小鳥活動的情景,細細品味描寫動態的詞語,提出問題:作者昨天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畫面?(演示榕樹靜態畫面特寫鏡頭),第二天作者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畫面?(再演示榕樹動態的鏡頭),學生憑藉課件鏡頭直觀的幫助,圖文結合,對榕樹動靜兩幅圖有較深的認識,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有較深的理解,從而掌握了景物的動態和靜態的描寫方法。

四、恰當選擇媒體,當用則用

在現代教學中,選擇媒體不僅要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而且要根據教學條件和教學物件,充分考慮各種媒體的作用,利用其優點,讓不同媒體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利用投影就難於表現物體的運動過程及微觀世界,利用計算機技術為主的多媒體就能很輕鬆地解決此問題。但不是說傳統的電教媒體就沒什麼作為了,相反,只要恰當運用,同樣可以表現課堂教學內容。如:國小語文“刻舟求劍”的故事過程。通過在一張大的膠片上繪水紋,在一較小的膠片上繪上小船,在最小的膠片上繪上劍,而後將它們有機組合成動片。在教學中教師演示船的行進,使學生對整個過程一目瞭然,從而理解“刻舟求劍”的含義。此過程製作簡單,操作方便,學生理解起來也較形象直觀。可用計算機演示此過程,學生的注意力會轉移到教學內容以外的事物上,其效果反而不理想。因此,在教學中要走出誤區,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不能代替一切,利用CAI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講求實際,真正體現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的優越性,以提高教學的效果和效益為目標,不要單純去追求那些花哩胡哨的外在形式,能用則用,不牽強依附。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8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嘗試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在這一領域有了一些初淺的體會,以下試作一概括。

第一、語文教師應重視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資訊時代呼喚著語文教育技術的更新。多媒體的運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們只是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或者再多上一張掛圖、一塊小黑板。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有些學生甚至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現代多媒體技術介入課堂,以它豐富的多媒體形式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枯燥和乏味,豐富了學生的直觀感受,讓學生在無意識下主動、輕鬆地接受語文知識。科學研究資料證明:人們從語言訊號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而從圖象訊號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如果同時使用這兩種傳遞知識的工具,就能夠接受知識內容的65%。多種媒體的綜合運用能拓寬教學時空,向學生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詳實、典型的具體經驗或感性材料,為思維活動的展開構築堅實基礎。多媒體的語文課件以課本內容為依託,藉助計算機採集、加工、儲存、輸出資訊極為快捷的優勢,對教學內容進行開放式的充實,,增加文字、聲音、圖形、圖象、動畫、視訊等,有利於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效果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現代化教學技術的加盟,必然將給過去沉悶的語文審美教學注入美的無限生機。新編初高中語文教學大綱都對現代教學手段的開發和利用做了很明確規定。由此可見,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語文教學,製作更好、更高質量的課件去適應教學要求,將逐漸成為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功。

第二、合理運用課件,教師角色不可異化。實現CAI教學,必須藉助課件。現在許多課件由計算機專業人士開發製作,他們缺乏一線的工作體驗,忽略教學過程設計的科學化,有的就是教材教參或習題集的搬家,而成為一堆語文文獻碟片化的資料庫。因此要運用所購課件,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以直觀實用為標準合理利用。不可硬搬進教室,或讓學生放任自流地去看資料庫,那樣達不到培養思維之目的。最好的方法是一線教師自己編制課件。可運用所購買課件的有用部分,再加進自已設計的內容,適時適當地呼叫以輔助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們會製作課件,但無論怎麼會製作課件,語文教師的定位還是語文教師,不是定位在我這堂課用沒用電腦,或是我是多麼善於製作課件上。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把握好分寸,不可捨本逐末,忽視了精心構思教學設計、合理使用教學方法,忽視了對學生的正確引導、激勵。要做到合理使用媒體,必須考慮以下幾個要求:1、目的性:即運用教學媒體要達到什麼教學目標。2、必要性:用和不用效果一樣的就不用,用了能提高教學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的才用。3。實效性:媒體運用要講求實際效果,不能只是簡單演示,走過場。

第三、上多媒體課應緊扣主題。學生的接受能力反應能力畢竟有限,過多的資料使他們目不暇接,一些重要的內容學生往往還未抄下來就一閃而過,不少多媒體課堂常出現學生的筆記不完整的情況。如果與課堂教學無關的插圖、動畫、音響充斥整個課件,刺激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嚴重地影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注意力,學生表面看似興趣盎然,課堂看似活躍,但實際上教學的效果可能並不好。語文老師應尊重學科特點,製作課件時,切忌濫用畫面來代替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深入細緻的體驗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同時也注意到在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目的不在於給學生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於側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應根據教學要求來進行課件設計這樣才有助於提高多媒體教學的質量。應關注學生接受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方法,是否有助於學生掌握理解文章。我們在製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必須充分認識多媒體課件的特性,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出發,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出發,從優化教學過程出發,嚴格遵循實用性原則,恰當性原則,綜合性原則,輔助性原則和啟發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凸現出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越性,使之逐步從幼稚走向成熟,實現多媒體課件與語文教學的最佳整合。例如,在《蘇州園林》一文的教學中,我精心製作了課件,對於本課的重點—蘇州園林的圖畫美,我做了如下設計:首先通過錄像片段展示蘇州園林的美麗風光,讓學生從中直觀地感受出蘇州園林的美,引出了本課的教學內容。

第四、多媒體教學不是減輕了教師的勞動的強度,而是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多媒體課不是讓學生看電影。老師必須督促學生在上多媒體課時,牢牢抓住教學重點,勤于思考,學會記錄,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不要把教學的雙邊活動變成教師指揮課件播放、學生死盯螢幕的過程。如果學生得不到教師生動言語的誘導、形象神態的感染,從頭至尾只聽到音箱裡的聲音、看見銀幕上的影象;教師只顧忙著操作機器,播放事先製作好的課件,不能深入到學生中間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那麼,課堂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例如:在《琵琶行》的教學中要充分而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首先,我們得找到一支感天動地、旋律跌宕起伏的琵琶曲,讓學生在欣賞中領會課文中的摹聲比喻;還可以配上一幅秋江月夜圖,去分析課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烘托。但對於這一千古名篇,顯然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教師巧妙地去"導"、去"引",去探尋江州司馬與琵琶女兩個人物的關係,去研究作者是怎樣刻畫兩個人物形象的,去思考何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當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最大限度確立的時候,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認同。多媒體教學仍處於探索階段,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應著眼於其"輔助"作用,正確運用於課堂教學。如果喧賓奪主,把課堂變成毫無生機的"人機對話",或為追求時尚,藉此來譁眾取寵,裝點門面,將會使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失去其積極的意義。《語文課程標準》中多次提到"體驗"一詞,這個體驗包含很多的過程,其中不乏:動腦思考,動口讀說,動手寫做,調動全身感官表演。"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行乎動靜",進而達到心領神會的境界。

第五、不要因製作課件耽誤了教學的常規工作。製作語文課件往往花去很多時間,本人在學習用Flash MX製作課件之初,一個課件要花十多個小時才能初步完成。如果想一鼓作氣盡快完成,就難免加班加點,甚至通宵達旦。以致上班時間疲憊不堪,影響了備課、批改作業等常規工作的正常進行。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有的老師一味地花時間在課件製作上,而忽略了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備課,他們錯誤地認為製作課件的過程便是備課的過程。而事實上,備課是尋找、搜尋、構造、備選教學方法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檢驗、評價、挑選滿意教學方案的過程。也可以說,備課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總策劃和總設計,要備教材、備學生、備課堂,而製作課件只是設計教學區域性的過程,並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備課。由於當前語文科現成的共享課件很少,資料庫也並不健全,且大多數教師對於課件製作及電腦操作仍不甚熟練,準備一個課件往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很大的精力,因而不可能深入鑽研教材,分析瞭解學生情況,設計教學方法。

第六、多媒體輔助教學設計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餘地。僅僅採用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對學生思考力、想象力、聯想力是一種極大的限制。為避免此種弊端,常用的辦法是:①、藉助圖文資料,激發學生的想象。如簡介作者,可選取作者不同時期的照片,並配以文字資料的介紹。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去思考、去想象作者的生平事蹟及其精神品質,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擷取些背景資料,最好能配上聲音,引領學生進入作品的境界中去品讀作品。②、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供學生思考。為了使多媒體教學不至於束縛學生的思維,我們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供學生探討,不要求有標準答案,只要學生能暢所欲言,各圓其說就行。其實問題設計得好,多媒體手段更能啟發學生積極地思考,開拓思維空間,發展思維能力。如教讀課文《咬文嚼字》時,可以設計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以啟發學生髮表各自的見解:文中舉了多個例子各說明什麼道理?你同意作者的分析嗎?請說說各自的見解。

第七、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應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詩歌和散文情感豐富,意境優美,除了運用誦讀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時空造境。借用多媒體的光、影、聲、像等資訊傳達出形象而又具體的物象,再啟迪學生動用想象的翅膀,進入詩情畫意之中,品味詩文的美。戲劇作品則涉及到舞臺說明、人物的扮演和出場、環境的烘托等內容。借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舞美設計,燈光設計、音像設計等,使戲劇藝術能更好地體現出其作為綜合藝術的特點,則有利於學生對戲劇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製作和使用課件應重視節奏美。節奏是一種音樂語言,它指各音在進行時的長短關係和強弱關係。教學的節奏美,表現在教學速度適度,對教材內容的處理與安排富有彈性,即有疏有密,有起有伏,有張有弛,就如音樂的節奏一樣,密的地方教學內容多,速度快,學生注意力要集中,疏的地方坡度緩,進度慢,讓學生靜觀默想,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使用音樂要適當。音樂是人類心靈的詩章。真正的音樂,它所獨具的藝術魅力,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人們隨著音樂的律動,旋律的變幻起伏,或喜或悲,或驚或嘆。科學研究證明,人的左右大腦,各司其職,左右大腦的適時呼叫,有利於大腦的平衡發展,而音樂正促進了大腦的平衡使用。背景音樂,是多媒體課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平時要積累較好的課件素材。課件素材包括圖片素材、聲音素材(尤其是課文朗讀)、文字素材等。只有平時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製作課件時才能得心應手。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收集中學課文的朗讀錄音,與課文有關的圖片和背景知識(包括與課文有關的評論文、同一題材的文章等等)。這樣,製作課件時,若需要用到的素材便可信手拈來,方便地使用。比如把課文錄音匯入到課件中,可以省去了提錄音機和準備磁帶等一系列的麻煩事,而且朗讀的效果比用錄音機要好得多,更不會出現卡帶等現象。用多媒體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的感受就會具體、深刻得多。

第八、語文教學不可過多依賴多媒體技術。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使學生的口頭、書面表達規範、生動、有說服力。而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只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教學難以實現。而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閱讀教學是不可缺少的。學習語言,不用心讀是不會有收益的,而這一點多媒體幫不了多少忙。茅盾能背整部《紅樓夢》;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學典故錢鍾書能瞭如指掌,順手拈來;毛澤東深厚的古詩文功底,才使他文章佳句疊出,文采斐然。由此可見語文學習中閱讀的重要性。如果一味的想靠多媒體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恐怕難以達到預期目標。語文課不是政治課,也不是藝術欣賞課。它和數、理、化等別的科學也不同。其它學科,師生雙方主要是在課上研究語言媒體所承載著的各種知識資訊,而語文則是研究承載各種資訊的語言媒體本身,研究語言媒體的組合規律,語文教學的終極任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課的主要媒介只能是傳統的語言文字。多媒體技術中的聲、像、畫永遠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師生雙方的語言交流。有些東西,只可"意會",是很難用聲音和畫面來表現的。我們儘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營造氣氛,喚起情感,引導想象,但決不能用螢幕、畫面來代替文學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間遠遠大於直觀。我們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同時,不能忽略語文學科本身具有的特點和傳統的教學規律,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尋找合適的切入點。CAI課件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必須著力渲染,對一些疑難的問題,關鍵的過程要側重設計處理,真正體現課件的長處和輔助教學的功能。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9

多媒體技術好啊!它給我們帶來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然而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在認識與實踐上還存在著一些誤區。下面就談談對多媒體教學活動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感受。

一、多更新觀念,與時俱進

在我們身邊不少人認為運用多媒體教書是年輕人的事,自身已達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不需要學習了,或懶得去學習研究。殊不知,在基於計算機網路、通訊技術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轉變,從傳統的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幫助者、促進者、啟發者,而學生的學習更注重對資訊的獲取、加工、管理、利用評價,學習興趣也是教育產出之一,學生不再是傳統的積累型學生,而是現代的創新型學生,那麼作為教師,每一個人都要責無旁貸的跟上時代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難,作出表率,與學生一起學習、研究、創新,以終身學習者精神來鼓舞帶動學生。

二、多媒體教學,不獨用之

計算機是功能十分強大的工具,傳統的教學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來代替。於是有人覺得有了計算機,黑板、粉筆也可以不要了,投影儀也可以不要了,幻燈機、錄音機、錄影機也都可以不要了。在不少人的眼裡計算機就等於是多媒體的同義詞,多媒體課就是用計算機上的課,多媒體課成了獨媒體課。有的課例甚至只有計算機在從頭到尾地唱戲,連老師的聲音都見不到了。

計算機確實擁有傳統教學工具的一切功能。但有必要讓計算機來代替一切嗎?錄影機、放錄影也很方便,把帶子往機子裡一塞就好了,幹嗎非要把錄影資料轉到計算機中去呢?計算機轉存影視檔案要花很多時間,考慮到效率和效益,這時間花得不值得。也有不少人喜歡把圖片轉存到計算機中去。多媒體室有實物投影儀的話,這樣的轉存也是在浪費時間。

舉個例子:某人要向快餐店訂快餐,打個電話,說一聲,電話放下,事情就辦妥了。如果那人是個電腦瘋子,他非選擇上網來訂購他的快餐。他得開機,移動滑鼠,點滑鼠,一步步進入特定的'網站,再鍵入他要的物品名稱,然後確定,他這快餐才算是訂好了。從這例子我們學到什麼?電腦是什麼都能做,但不是什麼都非得讓電腦來做。當我們在設計課件的時候,一心想著什麼環節可以用計算機,那很容易覺得每個環節都可以用計算機。筆者的意見是,我們的思路應該反過來,應該想著什麼地方可以不用計算機,首先把沒必要使用計算機的地方確定好,剩下的就是可使用計算機的地方。能用別的工具達到預想的效果,就用別的工具。多媒體不等於獨媒體,能把計算機跟其它傳統媒體結合得好的課,才是真正好的多媒體課。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圖片簡單地‘搬’到電腦上,和放幻燈片有什麼區別?重形式而輕內容,用電腦玩花樣,使多媒體課件看上去像一塊塊美觀漂亮卻內容貧乏的黑板報。

三、多增強互動,服務教學

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師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誤,為圖方便,就讓計算機教師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上出的課便是“流水課”,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更有趣的是,筆者曾多次看到,由於教師在操作電腦時多按一次鍵,電腦便頓演“蒙太奇”手法,執教者尷尬不已。此類現象實在是多媒體教學的悲哀。究其根源,這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以電腦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不過更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教學過程是由教和學兩方面構成的有機的、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甚至是一些事前難以預料的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方案。因此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必須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充分考慮各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饋情況。在課件結構上,可採用模組化思想,變“線性結構”為“非線性結構”,同時注意增強課件的互動性及其介面的人性化,使課件流向能根據教學需要而隨意排程,還可適當增強課件的智慧化。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四、多恰當運用,提高效率

多媒體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可以增強教學直觀性和生動性,在課堂設計和使用時,一些教師在追求豐富多彩的視聽和動畫效果時,容易忽略心理學中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規律。在課件中過度採用與教學內容無直接關係的影象、音樂、動畫等,只會使學生把更多的無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畫面和悅耳的音樂上,而無法專心於這些畫面和音樂所蘊含的教學內容,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因此,在設計課件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適當選用多媒體效果,適時、適度地把聲音、動畫效果穿插於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應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課的重點、難點的突破上,每一堂課突破一、二個難點,解決一、二重點足矣,不要總想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師感到難以講清楚的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講清楚就可以了。比如四年級數學怎樣量角一教學環節,難點就是兩對齊,即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對齊,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中心對齊。如果教師用正常的量角器在黑板上進行演示,將有很多的學生弄不明白或一知半解,若換上動畫演示,形象、生動地再現量的過程,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幫助學生理解,那麼這個難點就解決了。

眾所周知,多媒體以其暢通的資訊渠道,集光、影、資訊處理、傳遞、文字輸送等功能於一身,直面五彩繽紛的世界,為教學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正確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不當,就得不償失。從這個意義上說,多媒體就像一把“雙刃劍”。面對多媒體,我們不能“甘為他人作嫁衣”。廣大教師要做多媒體的真正主人,不要成為多媒體的套中人。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10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情景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幫助學生深入體驗音樂意境、提高音樂審美能力,促進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個性的發展。然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合理使用多媒體的基礎之上的。我認為,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情境教學,下述幾個方面是要特別注意的。

(一)要注意外表,更要注重內涵

有的教師為了發揮教學媒體的優勢,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形式上。他們竭力挖掘教材中可用多媒體的知識點,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體形式,錄音、錄影、投影,製作的課件也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穎、花哨、動感。這樣的教學,看起來熱熱鬧鬧,學生大開眼界,但實際效果一般,甚至學生的注意力被無用資訊牽制,忽略了真正需要欣賞的音樂的內涵,反而降低了教學效果。這違背了媒體的運用應為音樂教學服務的教學規律,是不可取的。

(二)不盲目追求形象性,視情況製作情節MTV

在中學音樂欣賞教材中,不少音樂作品是根據文學名著或民間傳說改編而成的,這類作品往往篇幅較長,學生由於欣賞水平、能力的侷限,往往聽了幾分鐘後就思想開小差,以致不能全面理解作品的內容。有的教師為了能讓學生耐心地聽完全曲,就選取與該音樂作品相關的電影片斷或製作相關內容的動畫,再配上背景音樂製成情節MTV播放。我認為,這樣的課件弊大於利。孰不知,音樂的最大特點是其形象性及情感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如果教師把音樂作品形象限制在某一固定的內容中,這有違藝術欣賞教學的規律,會限制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再則,若教學每首樂曲都製作這樣的課件,費時費力,不切實際。因此,要從課堂實效出發,真正做到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體驗音樂內涵,想像音樂意境,參與音樂創作。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能增加課堂的容量,但其前提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否則,是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還有的.教師在製作課件時,將要達到的目的、要解決的問題、要舉的例子、要說的話都詳盡地製作在課件中。教學時,教師只要動動滑鼠,不用寫也不用多說,完全讓課件代替了教師。在這種缺乏師生交流的教學中,音樂對學生的感染力會大打折扣。因此,不宜製作那種從頭放到尾的課件,而應在教學中留一定的時間讓師生交流,特別是讓學生能現場聆聽教師的示範與講解,因為課堂中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深深地感染學生。

多媒體教學與音樂教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從視覺和聽覺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它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不是萬能的。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同時,在具體施教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個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根據反饋情況進行調整,可增加課件的智慧化、互動性,這樣才算真正掌握了多媒體教學的精髓,我們應努力尋求它和傳統教學的結合點,各展所長,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11

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將多媒體技術跟傳統教學的優點結合起來,在透徹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地開發和選擇多媒體課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很好地完成教學目的,充分體現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確實實現教育的資訊化、現代化。下面我就談談自己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感受。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能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陶冶美的情操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只能在主體自己相應的積極自覺活動中才能形成。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由於利用了現代的聲、光、電創造出一種形象、直觀的現代氛圍,使語言教學從單調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來,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文字、語音、形象、色彩這一新奇的美,這種美感會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新課標中新列入的教學任務。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像是導演,導演出一幕幕場景;教師像是畫家,用斑斕的色彩展開生動的畫面;教師像是導遊,引導學生在語言的海洋中漫遊……這種全方位展示著的英語教師氣質的美,就是一個強有力的磁場,吸引著學生,給他們一個愉悅的環境,使他們對課堂產生審美情感,使他們獲得美的陶冶,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處在美的環境中,產生良性迴圈,增加學生學習的活力。

2.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得到了更好地體現。

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是我們不斷追求的一種教學狀態,但在傳統的班級授課中,教師不可能完全顧及幾十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即便人們探索出分層教學,差異教學等教學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進,難以做到適合每一個學生。然而計算機網路可以實現對學生個性化的較全面的關照,學生能從課件中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服務,計算機網路的便捷可以使學生得到適合的教師指導和同伴交流。

3.能開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生素質

新課標明確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眾所周知,在諸多能力素質中,創造思維能力是促成其他能力形成的核心機制。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培養的是僵化的思維定勢,它桎梏著學生的創造力。而多媒體教學模式,由於能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多層地啟發學生、引導思維、拓寬思維境界、引發發散性思維,使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訓練,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出良好的學生素質,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兩個問題

一是現在有些學校(像我們學校)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學校開設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並不多,學生聽說上多媒體課會比較興奮,上課時可能只帶一本書,聽教師講,看老師做,這樣多媒體課對於他們來說成了純粹的娛樂,缺乏主動學習主動記錄的意識。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表明,記筆記不僅可以控制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於學生髮現新舊知識的聯絡。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屏顯的速度和時機,隨時提醒學生主動記錄摘要,培養他們思考和討論問題的習慣,如果屏顯過快,學生沒有思考、討論和記錄的時間,如果屏顯過早,當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和討論時,答案和分析已經顯示出來,學生已經沒有思考和討論的興趣。

二是由於多媒體教學速度快、容量大,新學的知識難以在學生頭腦中持久保留。這時應利用多媒體的互動性特點,增加課堂上即時反饋頻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內容加以鞏固和強化,取得成績立即給予肯定,存在問題及時得到糾正。這樣教師可以知道學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應當和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多媒體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但其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的課堂實踐所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結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實用性。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美觀和大容量,一味地去追求新穎和現代化,結果可能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或搞得學生在課堂上顧此失彼,導致降低了課堂效率。剛開始接觸多媒體時,我為了讓自己的課有“新意”,能夠體現自己跟得上現代化的腳步,勉強地將課本上的知識堆積到計算機上,把本屬於教師自然過渡提示的語言內容都製作成計算機課件,使得一節課幾乎全是播放演示,學生只是觀看或做練習,而沒有時間思考,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將所有的英語課都採用多媒體教學,但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多媒體教學有其很多優點,但也有它的弊端。如,容易造成“喧賓奪主”,影響師生交流;機動性,靈活性不夠,不易根據課堂授課效果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因為在課堂上調整課件內容是很難的);在豐富了學生聽覺、視覺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等等。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的Unit2的第一個話題——人體部位的時候,我們就無須用多媒體畫張圖告訴學生哪裡是鼻子,哪裡是嘴巴,哪裡是耳朵,跟學生玩touch yourself的遊戲,比起應用多媒體教學來得更為直觀,易操作,省時高效。學生在短時間內便能記住這些單詞;還有,我們在教學“問路與指路”時,與其讓學生觀看簡單的動畫表演角色,還不如讓他們自己分配角色自己表演。能手、口、腦同時使用,肯定比坐在多媒體教室裡看教學片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師不能對多媒體過於“迷信”,什麼課都用多媒體。必須因“材”施教,根據“教材”即教學內容靈活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客觀地考慮傳統方面的優勢,如傳統教師的板書、啟發、演示、講讀、指導、引導、學生討論、理解、歸納總結等合理的教學手段,都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化。所以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

我們在應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藉助其互動優勢和視聽優勢,從聽覺、視覺、空間等多種視聽途徑將抽象的、難以直接用語言來表達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易於接受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從而加強學生的聽課效果、思維效果。然而,有不少教師在製作課件時,只注重漂亮花哨的表現形式,注重大容量,注重內容的全面性,課件中的動畫修飾太多、圖示太多、聲音太多、顯示視窗太多,最終導致課件的內容多、雜、亂。這樣既淡化了主題,又分散了學生的精力。在一次校級公開課上,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將整個教學過程都製成了課件,從複習、匯入、新授到練習,全部通過課件一層一層、一題一題地顯示,學生本應逐步討論、逐步思考的知識點問題,都被一次性展示出來,答案映然而出。雖然課件的介面製作的很漂亮,互動性很強、技術含量很高、容量也很大,但由於在課件中沒有突出重點、難點知識,加之學生沒有時間思考、鞏固,最後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以我們不僅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感知規律、注意規律和記憶規律,還要結合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這樣可以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恰到好處處地化解難點、消除疑點,對個別的重點、難點知識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效果來激發學生的視覺、聽覺,加強學生的聽課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正確靈活地處理好教師、學生、教材與媒體的'關係

剛開始接觸多媒體教學時,我也曾因為觀念沒更新,用的多想的少,只是把別人的多媒體課件生吞活剝地搬到自己的教學課堂上來,我往講臺上一站,操作電腦一屏一屏地顯示,學生在下面靜悄悄地看,螢幕上光影閃爍、色彩斑斕,伴隨著悅耳動聽的聲音,非常有趣,但卻是華而不實,收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教師應考慮怎樣合理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得學生學到更深、更多和更廣的知識。整個教學過程要靠教師去組織,多媒體的應用要在教師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體發揮高效作用,都取決於教師在教學中對具體教學環節的調節的控制。教學內容和選擇的媒體是固定的,而學生卻是多種多樣的,當某些學生遇到某個教學難點或疑點時,若只用多媒體機械地重複,不能因人而異,不能深入淺出,教學效果往往大打折扣。這時若能穿插教師的講解,隨點隨講,隨講隨映,這時會因教師語速、語氣的不同,使學生有新的收穫。因此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之前,教師應作必要的講解和啟發,使學生知道看什麼,怎麼看,聽什麼,怎麼聽,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引導學生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主動地積極地從中獲得知識,充分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多媒體的輔助功能,決不能讓多媒體簡單地替代教師的授課。

四、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要有科學性、教育性和必要性

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深入開展,教師通常喜歡用自己開發的課件,但在開發過程中必須注意課件的科學性、教育性和必要性,防止課件的內容的文字化、過量化、雜亂化及不可操作性。技術性高、藝術性強、具有很強教育性的多媒體課件可強化其視聽教學效果,增強教學感染力。如果我們在製作或選用課件之前,沒有透徹地研究教材,在課件中出現科學性錯誤或者缺乏教育性,會對學生產生誤導,使學生興趣遷移,分散學生注意力,降低了教學效果,多媒體的優點就會變成了缺點。

五、多媒體教學不等同於高質量的教學

現在有些教師感到,只要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肯定就提高了教學質量。這是個誤區。教學手段的先進,並不代表課的質量就一定得到了提高。一堂教學課程質量高不高,並不在於教學手段是否先進,而在於有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能否深刻學習,領會授課內容,獲取知識,有無實現老師的授課意圖。如果僅僅是用了多媒體,但沒有達到這個根本的教學目的,也就談不上質量的提高。值得提出的是,或許有人會說,我使用了各種各樣的課件來教學,學生上得很高興,很投入,這樣難道不是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嗎?教學質量不也自然提高了嗎?這點需要引起老師們的注意。用多媒體上課,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容易因為課件的美觀、好看,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導致“聽課”變成了“欣賞”。學生欣賞了可愛的動畫,聆聽了美妙的音樂,卻忘了要學著用英語去思維,用英語去交流,用英語去創造自己的世界,這樣反而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通過另一種方式認識到教師無法在黑板上展示的內容,那才是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所在,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最後,必須說明的是,採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是時代的需要,發展的必然,象一片沃土,似一棵新芽,值得我們去辛勤耕耘、精心培育。基於現代資訊科技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教學環境,我們要抓住目前我國大力普及資訊科技的契機,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將現代資訊科技的教學與現代教育思想緊密結合,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學模式。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12

聽了《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學科教學——楊氏之子》這一課,使我拓寬了眼界,掌握了很多新知識。通過學習認識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媒體教學通過演示課件,使授課方式變得方便快捷,提高了教學效率。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活潑,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真實性。

簡易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需要: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認識本身就是要認真去研究、敏銳地捕捉;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使情境凸顯,突破教學重難點;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展現;

三、運用多媒體促進思維發展,啟發學生想象力;多媒體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近年來,網路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作為教學手段,它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學習工具與方法,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知識容量,以圖、文、聲合一的優勢,使學生獲得了最大的學習空間,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經過了一系列的教學實踐,我發現相對於傳統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它獨具的優勢。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認識本身就是要認真去研究、敏銳地捕捉。我們使用多媒體,我們就會擁有多種激發語文學習興趣的手段和方法。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使情境凸顯,突破教學重難點。

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展現動靜結合的教學影象為國小生髮揮想象進行創造性的思維奠定了基礎。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教學,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聲音,將知識一目瞭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帶動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鬆、愉快。三、運用多媒體促進思維發展,啟發學生想象力。

多媒體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資訊,通過有聲的畫面,再現生動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擴大直觀視野,充實直觀內容,強化直觀效果,豐富感知材料,很輕易地把學生引入古詩所描繪的意境,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供了一個理想環境。

四、運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用多媒體是一個很好的'的途徑。多媒體計算機的運用,將文字、圖象、聲音等資訊有機地組合在了一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多了課堂資訊傳遞的通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資訊的容量,增大了課堂的語文資訊容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為他們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許多優勢,同時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給學生們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惟有如此,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13

國小階段的孩子對於直觀、形象、感染力強的客觀事物比較敏感,樂於接受,而作為現代教育技術重要手段之一的多媒體教學軟體,恰恰滿足了他們的這種心理需要,並且能適應他們理性思維能力不強,學習的持久力弱等特點。因此,多媒體教學軟體是促進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體教學的必然會對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產生一種衝擊。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正逐步走向成熟,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走向成熟。各學科都在不同程度的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教學。下面我就談談近年來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運用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心理學認為,“學習情境是指學習者認識自己和學習過程得以實現的環境,也指任何影響學習者或過程的因素或條件”。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習是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該學科產生了興趣,才能有探求新知識的慾望,而這種興趣的激起,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

由於生理和心理髮展的原因,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往往較短,特別是在講解、分析某個難點動作時,由於精神不集中,學生聽的就比較模糊。但是,如果讓他們看卡通片,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整節課下來他們都會興致勃勃,這是因為動畫鮮豔的色彩和生動的故事情節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看完後印象特別深刻。因此,我們在多媒體教學中可以藉助動畫錄影使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讓同學們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

二、提供直觀感受

多媒體教學最大的優點就是能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感受,通過畫面、圖片、聲音等綜合性多媒體技術,帶給學生生動的、真實的形象,並引導學生髮展思維,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以往口授形式則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多媒體豐富的畫面、文字和聲音等視聽資訊,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內容,而且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想象、理解和思考。特別是科學學科中,許多科學現象、科學事物以及變化都可以用計算機多媒體演示,從而使教學達到更高的效果,實現了教學的優化而在傳統的課堂中,由於不能提供實際情境所具有的生動性、豐富性。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14

20xx年8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多媒體培訓活動。在本次學習中通過劉紅強、郭軍禮、羅永剛、馬記剛和馬相軍老師的耐心講解和演示,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多媒體的特徵,理解了教學設計的過程,學習了課件製作的方法及技巧,提升了多媒體應用的能力。

在培訓中各位教師運用了我們教學生的方法:小組合作法,六個人一組,選出水平高的為組長,在學習過程中一起研習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採取自學、講解、練習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採取點名、點組等提問方式,根據問題回答情況及作業上交情況進行個人和小組評價,極大的.調動了個人和小組學習的極積性和主動性。它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學策略,需要我們積極參與。

通過劉紅強老師的講解,使我對教學資源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它是為師生有效開展教學提供幫助的各種可利用的條件。最寶貴的資源是思維方式,最重要的資源是學生的大腦,最生動形象的資源是多媒體資源,最容易複製和傳播的資源是數字化資源。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不僅開闊了視野,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以後能更好的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特感謝講解教師在百忙之中給予我們的講解。希望以後,多進行這樣的培訓。

多媒體教學心得體會15

幼兒園多媒體教學心得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隨著科學技術的革命,新生事物層出不窮。而由於大眾傳播媒介技術的現代化、資訊的迅速,使孩子們的見聞更廣了,懂得的事情更多了。我覺得,要使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富有時代氣息,以適應孩子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在幼兒園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知識,

以拓寬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知識,開發幼兒的潛能。我認為適時、適量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對活躍課堂氛圍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還可以幫助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因此,我覺得運用多媒體教學來優化教育活動勢在必行。一、多媒體教學的運用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看電視是一項幼兒喜愛的活動,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活動中,老師只要說一聲:“下面要請小朋友看電視了!”活動室裡就會很快安靜下來,小朋友也會很自然地瞪大眼睛,挺直身體坐好,等待老師把電視開啟。多媒體教學就相當於播放電視片。在幼兒時期,幼兒的無意注意和無意識記都佔優勢,電視畫面鮮明生動、活動多變、刺激強烈,很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被識記。心理研究表明:如果能將識記任務和幼兒感興趣的活動聯絡在一起,那麼識記的積極性和有意性會明顯提高,識記效果也更好。而且鏡頭中推、拉、特寫、定格、慢進等等手段的運用可使原來細微的、看不清的或被幼兒忽略的地方,變得清晰、醒目,便於幼兒觀察和記憶。幼兒期的思維主要藉助於具體形象來進行的,而不是以概念判斷推理來進行。抽象單調的說教幼兒不僅不易理解,而且容易疲勞,最終影響教育效果。而多媒體教學能將較為抽象的道理或要求,藉助畫面表達出來,非常具體。例如:在對幼兒進行熱愛“國旗”的教育中,“尊敬國旗”對幼兒來說比較抽象,難於理解。光憑我們老師用嘴巴講解於事無補。於是我們就選用了《升國旗》的電視教學片,讓幼兒通過畫面來具體感知畫面的內容。

讓他們通過觀看鏡頭,從而知道畫面上的人是怎麼做的?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使幼兒很快理解到小朋友也應該象他們一樣尊敬國旗。

又如:在繪畫《戲水》教學活動中,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可視、可動的活動畫面:當畫面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人的游泳姿態,以及沙灘的美麗景色時,孩子們的情緒高漲。馬上聯想到自己在夏天去游泳時的場面。

在直觀圖片的影響下,幼兒看了以後興趣倍增,他們好象覺得親身來到了沙灘上一樣。實際操作時,他們迅速地、創造性地畫出了各種戲水圖。真是栩栩如生,充滿童趣。二、形象生動的課件感染力強,能激起幼兒強烈的興趣,擴大幼兒的'認識範圍。多媒體課件不僅有鮮豔的色彩、生動的形象,而且還配有悅耳的音樂和富有感染力的音響,可以說是集形、聲、色為一體,幼兒可以邊聽、邊看、邊娛、邊想,極易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幼兒認識世界是從認識周圍的事物開始的。

幼兒教育的花草樹木、家鄉的這些內容可以名勝建築、風土人情都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觀察和參觀、遊戲和故事等形式進行。但是,現在的小朋友,他們的求知慾望並不滿足於認識周圍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