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弟子規作文3篇

作文4.64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弟子規作文3篇

弟子規作文1

噓——噓——幹嘛那麼大聲!弟子規先生,我正跟你說祕密呢!怎麼那麼驚訝?這可是我不得不跟你說的事呀。我和您的緣份,想來從我呀呀學語時就建立了。您坐好,聽我慢慢道來……

執虛器,如執盈

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教我背《三字經》《弟子規》等書籍,雖然那個時候還不理解其中的含義,但那一字一句的背誦早已深入了我的內心。

小時候的我總喜歡和一群頑皮的男孩在一起玩,不是登梯子上高就是上樹爬牆,整個一個“假小子”,性格也變得毛躁起來。有一次,我正和媽媽在一起吃飯。我家那隻經常搗亂的貓跳了上來。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拿著一碗滾熱的雞蛋湯假裝吃飯,然後趁小貓不備,猛地向小貓撲去。哎喲喲,瞧我毛躁的',都忘了自己端著雞蛋湯,碗扣在了我的臉上,雞蛋湯也撒了我一身,小貓也嚇得“喵嗚”一聲逃出了窗外。我那文學老媽拿我實在沒辦法,便捧出了至聖法寶《弟子規》開始宣講:“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拿著空的用具,就像拿著盛滿東西的用具一樣小心翼翼,不要東張西望,更何況你端的是一碗雞蛋湯呢。”我羞愧地低下頭。以後稍微有些毛躁時,便會記起《弟子規》中的這段話。漸漸地,我變得文靜而又可愛,媽媽見了,笑著對我說:“我們家的假小子變成小淑女了。”我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長大上學後媽媽便買來很多書讓我讀,可我卻一會兒捅捅和尚,一會兒摸摸沙僧,總專不下心來。看看哪個詞好玩瞅兩眼,看看哪個句子有意思讀兩行,走馬觀花地看完便把書嗖地扔到一邊大喊一聲:“我讀完了!”可當媽媽考問我書中的大意或中心時我總是說得亂七八糟,媽媽為此很是頭疼,便又拿出《弟子規》來,讓我從頭開始讀,不許讀錯一個字。當我讀到“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時,媽媽又讓我停下來讀翻譯:“讀書的方法,講究三到:就是心到,用心地想;眼到,仔細地看;口到,專心地讀,這三條都是很重要的。”讀到這,我恍然大悟,我想讀書一定要專心,再也不能三心二意了。以後,每讀一本書我都努力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專心致志。媽媽還教導我,有的書籍適合精讀,要一字一句,讀精讀細,有的書籍則適合略讀,可快速瀏覽,掌握其大意即可。看來,讀書是講求很多方法的。“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在《弟子規》的教誨下,我讀書大有長進。書籍滋潤了我的心靈,讓我收穫頗豐。

衣貴潔,不貴華

是誰在客廳裡說話,哦,原來是小姨在和媽媽說她那寶貝兒子——我的淘氣小表弟呢。小表弟從小就被小姨寵著慣得不得了,要星星不敢給月亮。這不,小表弟見人家孩子穿著七波輝名牌鞋、巴啦巴啦運動套裝,哭著鬧著也要小姨買。這下可把一向生活節儉的小姨急壞了,跑到我家向媽媽訴苦。媽媽早已見怪不怪,向我遞了個眼色,我立刻心領神會,拿出《弟子規》這本書,嘩啦嘩啦地翻到“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這一節,對小姨說:“您就用這段話去教育他吧。穿衣服貴在整潔,不在華麗,穿衣要符合身份,平常的人要穿得和家境相稱,這才能叫得體。”小姨聽了,如獲至寶,捧起《弟子規》連聲謝謝都來不及說便頭也不回地跑回家去教育我那追趕時髦的表弟了。

凡出言,信為先

我們小區旁的人民公園建成了,人工湖裡撒下了大量的魚苗。冬天結冰了,有一些魚兒被凍在了冰層裡,奄奄一息。於是我們幾個小夥伴便偷偷的成立了破冰團,去安全的湖邊破冰救魚,並約定誰也不允許把魚兒帶回家。可是我們當中的一位同學卻公然違背了這一規定,把救下的十幾條魚兒帶回了家,這讓我非常氣憤傷心,於是和她斷絕了來往。春天湖水融化,居然有一些人不顧公園的告示規定,偷偷地在湖邊釣魚。那些養了一冬肥大的金魚不知是計,紛紛上鉤。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一位大哥哥釣上來一條金黃的鯉魚,看了看沒帶放魚的器具,便轉身把魚給了我。我驚慌失措,既沒有水瓶,也舀不上水,把魚放哪裡呢?我遲疑了片刻,終於決定把魚兒放回湖裡。看著金魚歡快地遊走,我心裡樂開了花,因為我始終沒有違揹我心中的約定:“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弟子規先生,您說我做的對嗎?

聽完我的講述,弟子規先生拍著腦袋說:“哎呀呀,你跟我說了這麼多你的故事,真讓我感慨萬千呀,想我周遊列國,飽讀詩書,一路上也增長了不少閱歷和見聞,什麼黃香溫席、魏徵直諫、陳蕃掃屋、吳下阿蒙……你若感興趣,也聽我慢慢道來。”

我整了整衣襟,端坐於桌前,畢恭畢敬的聽了起來……

弟子規作文2

社會上出現的諸多不良現象,在《弟子規》中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

掩書靜思,《弟子規》仍餘音繞樑,不絕於耳。

《弟子規》雖是古人教導兒童的初級讀物,但它那淺顯易懂的文字裡蘊含著許多做人的大道理,對當今人們的生活、工作、家庭等方方面面都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

讀《弟子規》感想很多,感觸較深的有三點:

第一,存世立身要感恩圖報。

一個人的存世立身不是孤立的,離不開家庭、單位、社會以及朋友圈子,在其成長、發展、成功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著他們的影響,也會不同程度地得到相應的幫助。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懂得,能有今天不完全是個人的努力,如果離開其他方面,或許將會一事無成,或什麼也不是。

在感恩圖報上,首先,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弟子規》第一章《入則孝》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以及“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所要求的都是作為子女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但當今的人們是不是比古人做得更好呢?生活中常常出現的有些子女動不動就對父母粗聲粗氣,沒有好言語,給臉色,我認為,這都不符合孝的規範。

《第一看點》、《新聞60分》電視欄目中也經常報道一些不孝子孫,他們遺棄老人,嫌棄父母,拒養老人,充分說明了這些人心中毫無孝念,他們也必將為社會說唾棄。

其次,要懂得報答組織的培養之恩。

今天,每個人都要走上社會,開始工作,工作這個平臺既是謀生的平臺,也是為社會盡責任、作貢獻的平臺。

但有的人在工作崗位上取得了成績,獲得了進步,就自以為是,認為自己了不得了,特別是又掌握一定權力的人,常常把自己凌駕於組織之上,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

這是錯誤的,要知道,如果沒有黨組織的培養,你能獲得成績,取得進步嗎?當然,這些人最終會摔得鼻青臉腫,甚至賠進了性命。

其實,這些人就是不懂得報恩的結果。

再次,要懂得報答社會的包容之恩。

每個人都離不開社會,你的衣食住行都與社會有著關係,都與別人有著聯絡。

社會是一個包容的社會,是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大環境,所以,處在這個大環境中的人們都應懂得報恩,報恩的最好方式,一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二是儘可能多地為這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二,待人接物要恭敬謙虛。

恭敬與謙虛是緊密相連的,它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待人接物必備的`品質和修養,沒有內在的謙虛難以做到對人恭敬。

首先要敬重人。

在家庭,要敬重父母、長輩,當哥哥姐姐的要友愛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長,兄弟姐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正如《弟子規》中所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

在單位,下屬要尊重領導,領導要關心下屬;新同志要尊重老同志,老同志要愛護新同志;進步快的要幫助後進的,後進的要努力學習先進;對朋友,要多交真心朋友,勿交酒肉朋友。

其次要善待己。

善待自己,不是要把自己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與眾不同;不是自私自利的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要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技不如人之處,應自我奮發圖強;至於外表、穿著或飲食等不如他人,無需放在心上,更沒必要憂慮自卑,正如《弟子規》所說“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善待己,關鍵是待什麼的問題。

再次要誠助人。

就是不圖任何回報、不摻任何私利,誠心誠意、真心實意地幫助人。

《弟子規》中說,“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意思就是,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之事,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

這些講的就是一個“誠”字。

第三,人生目標要定位準確。

《弟子規》的目的是教人向善,養人德行,讓人活得更有意義。

現今,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處理不好,要麼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多為年輕輕狂之人;要麼自甘平庸,得過且過,多為半老年歲之人。

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使我真正懂得了一個道理,甘於平凡,立足平凡,做有意義而又不平凡的事情。

我們絕大多數人工作在平凡、普通的崗位上,首先要認識到平凡工作的偉大。

雖然處於工作第一線,從事最基儲最瑣碎的工作,但它關係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工作雖平凡、瑣碎,甚至有時感到厭煩,但影響不了它的偉大,其重要性就不多說了,我相信每個人都懂得這個道理。

其次要立足於基層一線作貢獻。

僅僅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還不夠,更為重要的是怎麼把工作做好,這才是關鍵。

要有滿腔熱情的投入,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有甘於奉獻的作風,要有超人一等的耐心……,這些都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必備素質。

當這些素質具備得越充分,工作才能做得越好。

再次要關注到做人做事相兼顧。

《弟子規》中雲:“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不僅要學習,學會工作本領,更重要的還要學會做人,否則一味死讀書,縱然有知識,也會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此讀書又有何用?反之亦然。

所以,僅僅做好日常工作,其實還只是初步的。

要把做人與做事結合起來,在做事中體現做人,在做人中做事,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換言之,為社會貢獻才能更大。

弟子規作文3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認識了它一一《弟子規》。當時的我並沒有想到,它竟然會對我產生那麼大的影響。現在想來,緣分還真是奇妙。

國小時,不止一次的從託管阿姨口中聽到它的名字。那時的我並未在意,甚至心裡對它有著那麼一絲牴觸心理。直到我步入國中,開學不久後,校長便公佈了每晚看《弟子規》的訊息。我心裡對這本啟蒙讀物產生了那麼一點興趣,但牴觸卻依然沒有消失。第一天,老師說我們應該好好向這本書學習,我的心裡閃過一絲疑惑,一本啟蒙讀物有什麼好學習的?一個星期後,我對它不禁改變了看法。

《弟子歸》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閨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則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具體到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得知《弟子規》分為八個部分: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和餘力學艾。《弟子規》,弟子規,顧名思義,這裡的弟子就是學生,規就是規範。

一開始讀它的時候,聽到它的經歷。不讚為它曲折的歷程所哀嘆。也驚奇於一部小小的啟蒙讀物竟這樣來之不易。一個星期後,對它,我有了一種特殊的情感。從一開始對它的牴觸和煩躁,到後來每天期待它每晚七點的到來。這些事情,現在仔細想想,真得很奇妙。

讀完它,不禁向古人那"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所感動,試問今天的青少年們,有誰做到了?恐怕做到的人是少之甚少吧。

面對《弟子規》,我們難道不感到慚愧嗎?人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現在的"寸草心"有古人付出得多嗎?沒有。既然古人都知道父母對我們付出的愛是報答不了的。那麼,為什麼我們這些新世紀的人明明懂這個道理,卻總是不付出行動呢?現在的青少年們,請問在你們心中父母是什麼?保姆?司機?還是。如果你真的這麼認為,那請你去認真的讀讀《弟子規》吧。也許你無法成為一位聖人,但是也請你試著去體諒理解父母的心吧。去認真的為父母奉獻那對自己微不足道,但是對父母卻是巨大"恩典"的寸草心吧。

讀完它,不禁為它"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的認真精神所折服。這句話講的是遇到尊長時,騎馬時要下馬,乘車時要下車,等尊長走過百步以外後,自己才能上馬或上車離開。放到今天,恐怕會有人說,做這種事的人,腦袋一定不怎麼正常。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的一則故事:一所醫院裡,一群人在乘坐電梯時,中途有一位小夥子抱著一束花從即將關閉的電梯口路過,嘴裡喃喃的說道."住院部是不是在五樓呢?"電梯內一位紅衣服少女對小夥子說:"住院部確實在五樓。"說完後,怕小夥子不知道在哪。於是她,轉過身去抱歉的對電梯內的人們說:"請稍等一下,我一會就回來。"電梯內的人們默許了。少女把小夥子帶到住院部後返回電梯。到了2樓,電梯門開後,一位一隻手提補品,一隻手捧著鮮花的女孩因為電梯內人們的擁擠,不慎將花掉到電梯外面。紅衣服的少女急忙將鮮花撿起還給女孩。這時電梯內一名女子問她身邊的一位男同志."怎麼搞得,這女的怎麼回事"."這女的好像腦袋不正常"於是電梯內的.人們便了然的將電梯門關上了。

其實那位紅衣服少女是一位革命戰士,他不僅頭腦沒毛病,身體也很健康。看完這則故事,我不禁想問."我們這是怎麼了。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為什麼我們現在大部分人的素質連古人都比不上。讀完它,我不禁懷念起那"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的時代。現在我們開始追求個性,希望自己的服裝標新立異。於是,帽子開始有了不同的戴法,鞋子要兩隻不一樣的鞋,鈕釦故意解開幾個。這就是個性嗎?這就是我們說的酷嗎?

也許我們真的該好好看看《弟子歸》了。也許你會說沒時間,其實你只要把你看泡沫劇的時間,讓出來一點點。你的情操就會上升一個階次。

《弟子規》,一本讓我戀上的啟蒙讀物。你,可不要小瞧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