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修辭標點

分號的一般用法


分號的一般用法(一)——分隔單重複句中的並列分句
分號一般用於並列複句內部分句之間的停頓,停頓比逗號要長。 在句中凡用逗號不能很清楚地表並列分句關係的地方就用分號。
如:
周總理的舉止,還是那麼的優雅;周總理的話語,還是那麼的鏗鏘。
帝國主義的諾言,騙不了人;他們的武力,嚇不倒人。
在單重複句中,並列分句包含逗號時宜用分號分隔,不包含逗號時可用逗號或分號分隔,效果一樣。
如:
舊中國,民不聊生;新社會,人民當家作主人。
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事實上許多職業並不要求人們具有很高的語言和邏輯數學方面的才能;相反,許多工作往往需要人們有較強的空間想象力和運動能力等。(鄭國勝《現代人的智慧》)
為了強調兩個分句在一個整體內的相對獨立性時使用分號。
微笑是笑之國度裡的國王;微笑是笑之花海中的牡丹。(王霆鈞《迷人的微笑》)

分號的一般用法

分號的一般用法(二)——分隔並列的多重複句中的第一層
其實這和用法一是相同的,只是把各分句更復雜,有所擴充套件而已。
表示並列關係有多種方式,以下四句都是多重複句,分號用在第一層。
例(1)通過三個“有的”加以分說,例(2)通過副詞“又”,例(3)通過副詞“也”,例(4)通過一有一無的對比。
(1)有的學會烤煙,自己做挺講究的紙菸和雪茄;有的學會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醬能吃到冬天;有的學會蔬菜醃漬、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吳伯簫《菜園小記》)
(2)例如人物的對白中常用當時民間的口頭語,因而使得我們如聞其聲;又如動作的描寫,只用很少幾個字,就做到了形象鮮明,活躍紙上。(茅盾《談<水滸>人物和結構》)
(3)不要幻想成功之神會被你微不足道的努力所感動,主動跑過來和你擁抱親吻;也不要幻想勝利之果會裝在盤子裡,端到你的餐桌前盡你開懷享用。(鄭健、張建敏《再朝前走一步》)
(4)內容有分量,儘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內容沒有分量,儘管寫得多麼長,愈長愈沒有分量。(郭沫若《關於文風問題》)
下面一例是並列的多重複句,“聯合”和“分散”具有對待關係,“聯合則效益好”後的逗號要改為分號。
聯合則興旺,聯合則競爭力強,聯合則發展快,聯合則效益好,分散則發展慢,分散則效益差。

分號的一般用法(三)——分隔非並列的多重複句中的第一層分句
為了分清層次,非並列關係的多重複句的第一層分句有時也用分號分隔。
這種用法我們領悟和使用起來對初學者有點困難,可以多看一點例子
例如:
承接複句:
昨天一清早,天氣驟然變冷,空中佈滿了鉛色的陰雲;中午,凜冽的寒風颳起來了,呼呼地颳了一個下午;黃昏時分,風停了,就下起鵝毛般大雪來。(國小語文《第一場雪》)
選擇複句
或作演講,則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則誇誇其談的一大篇。(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轉折複句
善感的心靈,也曾為背井離鄉、遠適異地的行人在跨過關門時四顧茫茫的悲悽情景而落下過傷感的眼淚,也曾為孟姜女的忠貞和不幸而鬱鬱寡歡;然而更多的卻是為那雄關的雄偉氣勢和它那抵禦外侮捍衛疆土的英雄歷史所感動,所鼓舞。(峻青《雄關賦》)
遞進複句
而於狗,卻不能以此為例,與對等的敵人齊觀,因為無論它怎樣狂嗥,其實並不解什麼“道義”;況且狗是能浮水的,一定仍要爬到岸上,倘不注意,它先聳身一搖,將水點灑得人們一身一臉,於是夾著尾巴逃跑了。(魯迅《論“費厄潑賴”應當緩行》)
因果複句
散文比較短,既能夠敏捷地反應迅速變動的事物,又方便報紙雜誌及時刊登;因此,散文創作風氣的濃厚與否,和我們社會各方面的風貌能否被充分地生動地反映到文學裡面來,大有關係。(秦牧《散文創作談》)
假設複句
如果有篇文章,有的只是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龐雜的材料,卻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人們讀過以後,根本不知道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那樣的文章,人們通常稱之為“沒有觀點”的文章,也就是沒有靈魂的文章。(施東向《義理、考據和辭章》)
以上均是名作中的例子,很有典範性和說服力。

標籤: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