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對聯知識—對聯的音律與平仄

從先秦的對偶句發展到漢、南北朝時期的賦、駢儷,文人們逐漸感覺到音律在賦、駢文中的神奇作用,人們開始對對偶聲律注重考究。後來,沈約、劉勰聲律說的出現和傳播則是對聯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刑。

沈德潛認為:“詩以聲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揚抗墜之間。”劉勰在《文心雕龍·聲律》中說:“凡聲有飛沈,響有雙疊。雙聲隔字而每舛,疊韻雜句而必睽。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並轆轤交往,逆鱗相比,迂其際會,則往蹇來連。”劉勰對音律說得比較清楚生動,他主張飛沉交錯運用,即把平仄調配得像井上的轆轤的繩子一下一下,迴環往復,像龍鱗有逆有順,緊密排比,相反相成。清代錢大昕在其《潛研堂文集》中說沈約等人是“欲令一句之中平側(仄)相間耳”。沈約說:
“十字之內,顛倒相配”。這些論述.為後來的對聯理論奠定了基礎。

在對聯中,平仄律猶如它的雙腿,一平一仄,就像人左右腳走路一樣,要保持平衡才好,平仄律是從文學音律的角度對漢字聲調的分類。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平,所指的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仄,所指的是古漢語中的上、去、入聲,因為按照四聲原理,入聲字與平聲字的音訊相差甚微,而平聲的諧樂範圍都在入聲的諧樂範圍之內,所以,到了元代以後,在北方入聲逐漸消失,化入現在的二聲和四聲之中,平聲又分出陰平和陽平兩大類,後逐漸衍化成近代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人們將它稱為新四聲,凡聲調為陰平、陽平(指標準拼音一、二聲)的稱為平聲,凡聲調為上、去聲(即標準拼音三、四聲)的稱為仄聲。
“擊、說、積、極、習”在古漢語中均屬入聲字,雖然現在已入陰平、陽平之中,但論及平仄時,仍應屬仄聲。入聲字的特點是讀起來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覺(現在我國江南的一些地方,如閩南方言,仍保持著這種發音方式,他們對入聲字並不難辯認)。利用不同聲調的意態,交錯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將這種平仄律應用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之中,就使文學作品有了抑揚頓挫的音樂感。
《康熙字典》上載一首歌訣,即說明四聲的讀法,其歌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收藏,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根據這一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成兩大類,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這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陰—陽的關係,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韻美。聯句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說上句用了平聲字。下句相對應的位置必須用仄聲字與之相對,反之上聯用仄聲,下句則必須用平聲。這樣,就形成了字音的對立統一,有了字義的對仗,又有了字音的對仗,就形成了聯句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琅琅上口,抑揚頓挫,鏗鏘有度,韻味和諧。

現代詩歌理論家李汝倫說:“宇聲的平仄合乎音樂的配置,使詩詞具有了獨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樂美,即使動眼不動口,在眼中出現文字,也能顯示它的鏗鏘揚抑,因為有通感在起作用。”

聯詩同源,它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副對仗工整的聯句,酷似律詩中的頸聯和頷聯,律詩在平仄對仗中講“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一規則對於對聯依然適用。就是說,第一字、三字、五字可平可仄(按規矩對當然更好),第二字、四字、六字必須按平仄格式對出,否則,便犯了孤平的錯誤。

現將五言、七言對聯(同樣是律詩的)平仄格式列舉說明如下.先看長沙愛晚亭聯:

西南雲氣來衡嶽
  日夜江聲下洞庭

這是一副平起仄收式聯,如將此聯按平仄寫出,即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加框的平仄,表示可平可仄,以下同)

再看峨眉山萬年寺聯:

海到天邊雲是岸
  山登絕頂雪為峰

這是—副仄聲起頭式聯,如用平仄調寫出,即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是七言字聯格式。下面談談五言聯的兩種起頭式:

對聯知識—對聯的音律與平仄

看一書齋聯:

開窗林月白
  洗硯石泉香

這是一平起仄收式聯,如將此聯按平仄寫出,即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下聯是一副峨眉山雷洞坪聯:

老雪凝千古
  殷雷遲半空

此為仄起仄收式聯,如將此聯用平仄調寫出,則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面再談一談四字聯。四字聯沒有固定格式,它要求上下聯平仄相對,平仄交錯,一般上聯末字為“仄”,下聯末字為“平”。如奉節縣白帝城聯:

節以明理
  德能立名

平仄調為:

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

再如黃州赤壁聯:

月色如故
  江水有聲

其平仄調為:

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

最後再說六字聯的格式。六字聯的格式比較鬆散,歸納起來,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格式為: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如章均所撰聯:

慎言語節飲食
  蓄道德能文章

第二種格式為: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

如某一園亭聯:

竹雨松風梧月
  茶煙琴韻書聲

以上格式,為一般式。但什麼事物也不是絕對的,如一些趣聯巧對,則可打破原有格式。這裡不一一贅述。

我們說一副聯是平聲起頭還是仄聲起頭,並不是去看第一字,而是要看第二個字,因為漢字多以兩字為一個音節,而且音節的重點一般落在第二字的上面。兩字一停頓,一字一煞尾(有的也以兩個字煞尾的)。兩字為一頓叫雙音步,一字為一頓叫單音步。頓是音節單位。

我們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有時也要靈活一些,律詩在這方面有很多說法,這裡不再論及,只就一般現象加以說明。

1.一、三、五不能不論

例如在上面所舉的峨眉山萬年寺聯中,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須是仄,如果改成平聲字,那麼就變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連用三個平聲字,叫“三平調”,是對聯中的大忌,是絕對不允許的。還例如在長沙愛晚亭聯中,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就必須用平,而不能不論,如用了仄聲,句子就變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韻腳以外只有—個平聲字,導致字的平仄、陰陽不平衡,這又犯了孤平的毛病。在詩歌中,孤平是可以救的,救的辦法是將出句中的第五字由仄變平,這樣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

2.二、四、六有時可以不分明

例如,在蛾眉山萬年寺聯中的上聯,第五字原為平,如果用了仄,那麼第六字就要由仄改為平(為救)。即全句變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注意在這種拗的情況下,本句七言的第三字或五言的第一字必須是平聲)。再例如在長沙愛晚亭聯的上聯中,第六字也可不用平而用仄(拗),其條件是對句的第五字不用仄而用平(救)。這樣.全聯即成為:

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以上這些律詩平仄的一般規則,在寫對聯時,值得借鑑。

平仄對仗,是指對聯的上聯與下聯的平仄音律相對而言。具體到對聯的上下聯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平聲和仄聲必須交替使用,既不能只用平聲,也不能只用仄聲。因為平仄的作用是掌握聲調平衡的關鍵。如平仄單調,就會造成聲調的枯竭、失調,讀之也覺得吃力、不舒服。還有,如果上聯和下聯是幾個短句組成,則必須在每個短句之間,形成平仄交替的效果。即上一個短句的末一個音步與下一個短句的頭一音步,要平仄交替。

例九江煙水亭聯:

煙柳有情,駘蕩春光,風籟更吹晨笛起
  水天無際,澄鮮秋色,月明遠共夜珠來

上聯的第一個短句中的“有情”音步為平平,那麼接下來的二個短句中的第一個音步的“駘蕩”必須是仄仄,其它處都必須是如此處理,我們通常把上下聯的平仄相對稱為相拗,以上這種平仄交換稱為交替。一副好聯,必須做到上下相拗,句中交替,才能產生輕重、緩急、迴旋的音樂感,吟誦時會給人以美的享受。

我們說上下聯平仄反要相拗,這是以上聯交替為前提的,上聯是依據,下聯是協從,但有時在徵聯活動中出句是下聯,這樣對句就是上聯了。

對聯出、對句各分句的最後一字稱“句腳”,也稱“腰眼”,是平仄運用的關鍵所在,一般必須平仄相拗。請看成都武侯祠聯:

勤王事大好兒孫,三世忠貞,史筆猶褒陳庶子
  出師表驚人文字,千秋涕淚,墨痕同濺嶽將軍

上下聯尾字,多為上仄、下平,視為正格。因仄聲字短促有力,平聲字舒緩悠揚,仄聲收上聯,聲調抑而頓,給人以言猶未盡之思;平聲收下聯,聲調揚而舒,令人發餘味無窮之感。但有個別的聯不是上仄下平,而是上平下平,或上平下仄或上仄下仄,視為變格。這往往是由於內容所限或是某種需要,多不採用。如成都杜甫草堂聯即上平下平式:

柯如青銅根如石
  花為四壁船為家

奉節白帝城武侯祠聯,即上仄下仄式:

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與

泰山壺天閣聯為上平下仄:

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
  造絕頂千重尚多福地

另外,對聯要避免“三同調落腳”,即上聯用三仄聲收尾,下聯三平聲收尾。總之,“失替”、“失對”、“同聲收尾”、“上平下仄收尾”、“三同調落腳”都屬於影響對聯節奏美的失調現象,初學者應該儘量避之。

從先秦的對偶句發展到漢、南北朝時期的賦、駢儷,文人們逐漸感覺到音律在賦、駢文中的神奇作用,人們開始對對偶聲律注重考究。後來,沈約、劉勰聲律說的出現和傳播則是對聯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刑。

沈德潛認為:“詩以聲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揚抗墜之間。”劉勰在《文心雕龍·聲律》中說:“凡聲有飛沈,響有雙疊。雙聲隔字而每舛,疊韻雜句而必睽。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並轆轤交往,逆鱗相比,迂其際會,則往蹇來連。”劉勰對音律說得比較清楚生動,他主張飛沉交錯運用,即把平仄調配得像井上的轆轤的繩子一下一下,迴環往復,像龍鱗有逆有順,緊密排比,相反相成。清代錢大昕在其《潛研堂文集》中說沈約等人是“欲令一句之中平側(仄)相間耳”。沈約說:
“十字之內,顛倒相配”。這些論述.為後來的對聯理論奠定了基礎。

在對聯中,平仄律猶如它的雙腿,一平一仄,就像人左右腳走路一樣,要保持平衡才好,平仄律是從文學音律的角度對漢字聲調的分類。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平,所指的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仄,所指的是古漢語中的上、去、入聲,因為按照四聲原理,入聲字與平聲字的音訊相差甚微,而平聲的諧樂範圍都在入聲的諧樂範圍之內,所以,到了元代以後,在北方入聲逐漸消失,化入現在的二聲和四聲之中,平聲又分出陰平和陽平兩大類,後逐漸衍化成近代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人們將它稱為新四聲,凡聲調為陰平、陽平(指標準拼音一、二聲)的稱為平聲,凡聲調為上、去聲(即標準拼音三、四聲)的稱為仄聲。
“擊、說、積、極、習”在古漢語中均屬入聲字,雖然現在已入陰平、陽平之中,但論及平仄時,仍應屬仄聲。入聲字的特點是讀起來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覺(現在我國江南的一些地方,如閩南方言,仍保持著這種發音方式,他們對入聲字並不難辯認)。利用不同聲調的意態,交錯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將這種平仄律應用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之中,就使文學作品有了抑揚頓挫的音樂感。
《康熙字典》上載一首歌訣,即說明四聲的讀法,其歌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收藏,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根據這一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成兩大類,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這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陰—陽的關係,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韻美。聯句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說上句用了平聲字。下句相對應的位置必須用仄聲字與之相對,反之上聯用仄聲,下句則必須用平聲。這樣,就形成了字音的對立統一,有了字義的對仗,又有了字音的對仗,就形成了聯句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琅琅上口,抑揚頓挫,鏗鏘有度,韻味和諧。

現代詩歌理論家李汝倫說:“宇聲的平仄合乎音樂的配置,使詩詞具有了獨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樂美,即使動眼不動口,在眼中出現文字,也能顯示它的鏗鏘揚抑,因為有通感在起作用。”

聯詩同源,它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副對仗工整的聯句,酷似律詩中的頸聯和頷聯,律詩在平仄對仗中講“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一規則對於對聯依然適用。就是說,第一字、三字、五字可平可仄(按規矩對當然更好),第二字、四字、六字必須按平仄格式對出,否則,便犯了孤平的錯誤。

現將五言、七言對聯(同樣是律詩的)平仄格式列舉說明如下.先看長沙愛晚亭聯:

西南雲氣來衡嶽
  日夜江聲下洞庭

這是一副平起仄收式聯,如將此聯按平仄寫出,即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加框的平仄,表示可平可仄,以下同)

再看峨眉山萬年寺聯:

海到天邊雲是岸
  山登絕頂雪為峰

這是—副仄聲起頭式聯,如用平仄調寫出,即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是七言字聯格式。下面談談五言聯的兩種起頭式:

標籤:對聯 平仄 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