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美術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1

教學方法:

針對本課的知識特點和學生的認識特點,在啟發式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主要採用了欣賞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自主積極的身心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啟發他們把這種思考方法應用到其它領域如:數學.作文.生活中.等各種問題上。增強了學生的創作慾望,本節我利用大兒童漫畫、資料、電腦、音樂等教學手段,使其腦、眼、耳、手協同利用,把這節課的重難點在輕鬆、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決。

教學目標:

1、學習兒童漫畫這一特殊繪畫語言的基礎知識和最基本思考方法,學會全面整體去觀察物件,並啟發他們用這種方法去解決數學、作文、為人處事等各種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激發小朋友思維的發展。

教學準備:

課前知識準備:帶相關的漫畫音樂、、黑板、電腦底版視訊儀似壺似杯的罐

教學過程:

1、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觸控罐子。師:誰來告訴大家,這裡面放的是什麼?看看,阿童木舉手了----師拿出畫並送給舉手的小朋友。

(孩子們,都興奮的叫起來,羨慕獲贈的小朋友,孩子們的情緒馬上被調動起來,為後面活動的開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2、欣賞並感受範畫的美。

師:老師還從網上找到了許多漂亮的漫畫,想看嗎?

誰來告訴大家,你喜歡哪一幅畫?美在哪裡?

(多媒體的運用,使孩子們的視線立即集中到畫面,一幅幅美麗的漫畫映入他們的眼簾,孩子們不約而同的發出讚歎聲,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觀察興趣。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說著自己喜歡的畫。如:有的說罐的花紋做的很細,象真的一樣;有小樹、有藍天,象拍得一張照片;這是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孩子們大膽地發表了自己對藝術品的欣賞觀點和對藝術的獨特理解)

3、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

師:漫畫真美,你們想不想也來嘗試一下呢?那你打算把剛才摸到的東西畫成什麼呢?

交代要求:請你想好了再做,有問題可以向老師提問哦。

畫的時候,將剝下來的廢紙等放在筐子裡。

使用小刀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4、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作畫。

放著優美音樂,讓幼兒在老師為他們準備好的紙畫,營造意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扮演的是配角,適當的給予幫助,如在孩子畫花瓶畫面上,引導他新增一些花紋之類的簡單事物等。使畫面更豐富。時常提問:你畫的是什麼?並加以引導。)

5、講評。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你畫了什麼?(贈已畫好的漫畫給第一個拿畫上來的小朋友、將小朋友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在介紹自己或是他人作品的過程,也是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棒,想不想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呀?小朋友合影。今天是我們小朋友第一次嘗試畫漫畫,做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下次一定做得更好,我們把畫拿到教室裡佈置出來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開展地比較有連貫性、多媒體的運用,及贈送禮品,起到了增強幼兒活動興趣的作用,發揮了多媒體在教學裡的互動效應。給了小朋友觸視覺的刺激,調動了孩子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我準備材料準備,放手讓孩子操作,使孩子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創作。最後通過與同伴作品的交流,使活動達到了高潮。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講了“我”和哥哥到體育館放風箏的故事。全文一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將“我”和哥哥拿著風箏來到體育館。第二自然段講到體育館放風箏的人很多。第三自然段:“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了天空。第四自然段:天空中五顏六色的風箏越來越多,非常美麗。插圖描述了天真活潑孩子的在陽光明媚的天氣裡一起興高采烈的放風箏,以及放風箏時所看到的熱鬧的情景和各式各樣的風箏再天空爭奇鬥豔的情景。

在這個基礎之上我開始新授課文。第一自然段: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學生能很快地回答問題並理解第一自然段。在講讀時課文時,我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瞭解放風箏的過程。再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學習第二段,主要是人多`風箏多,學會按順序看圖。讓學生讀後找出能體現風箏多人多的詞。

如人可真不少,三個一群,倆個一夥有的有的等說明人多。各式各樣、有……有等說明風箏多。按順序觀察圖,排列出“蜻蜓“沒飛上天空之前空中已有的.風箏。然後讓學生默讀第三段。標出句序。畫一畫我和哥哥放風箏時,動作的詞語。在找出詞語之後,再讓學生通過演一演的方式進行。在這個環節,學生不會尋找動詞。哪些屬於動詞,生不理解。於是我讓學生找一找“我”和哥哥在動的詞語。

在我的幫助下,學生能找出個別。再讓學生進行演示,由於之前有放風箏的經驗,學生在演示的時候,其他學生讀句子,演示的學生根據句式演示,比較到位。我再提問:那我們把放風箏的句子順序換一下可以嗎?我出示打亂順序的第三自然段,請生讀一讀,演一演。學生就能明白:這不能換,換了順序句子就讀不通了。在理解第三自然段的基礎上,我再提問:圖上畫的和文中那句話相一致?全段圍繞那句話寫的?按句序讀。可以用多種方式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出表達順序看圖讀第一句。想象讀第二句。重點讀第三句。有語氣讀第四句。學習四至六段主要是讓學生積累詞語。

在第七段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圍繞中心說一段話。用自己的話說說“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的情景。當然還要藉助各種圖片,幫助學生進行想象。“蔚藍色天空”“鮮豔”“隨風飄蕩”等詞語比較抽象,通過PPT幫助學生建立起表象和美感!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鞋印想象,大膽組合與添畫。

2、學習有意識地進行鞋印組合大膽組合想象,充分體驗想象和創作的樂趣。

3、嘗試將觀察物件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各種大小不同的鞋子若干,鉛畫紙、彩色水粉顏料、海綿、記號筆、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印鞋印,匯入活動師:五彩的水粉和我們的鞋底成為好朋友啦,說說你最喜歡什麼顏色?再看看這些鞋底的花紋是怎麼樣的?

師:怎樣將鞋子上的花紋留在我們的繪畫紙上?請你印一個鞋印。

(聽說用鞋底印畫,幼兒感覺很新鮮,躍躍欲試)二、觀察鞋印、想象變化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印好的各種鞋印,請幼兒猜猜鞋印的主人。

師:這隻鞋印是哪隻鞋的呢?說對了嗎?教師將鞋底與鞋印並列放置,同時比較,進一步觀察不同鞋印的不同花紋。

師:你覺得這些鞋印像什麼?加了什麼才能使它更像?(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象,教師選擇個別鞋印,按幼兒的想象創作作品。

(有的幼兒說像小船,有的幼兒說像一個餅,有幼兒說,畫格翅膀就變成蝴蝶了。)三、啟發想象,大膽創作1、選擇鞋印幼兒很快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鞋印,只有一個找個幾隻鞋子都沒有找到他喜歡的花紋,他索性將自己腳上的小跑鞋脫下來印畫。

2、大膽想象、創作有的幼兒印好鞋印後下手很快,有的幼兒學著旁邊的同伴,添畫。也有幾個幼兒印好鞋印後,東看西看,不知道怎麼下筆添畫。老師引導他"你的鞋印像什麼?如果想讓它更像要新增什麼?"於是,幼兒開始下筆添畫了。

四、作品展示陳列幼兒作品,請幼兒猜猜這些畫分別畫的是什麼?

存在問題:

1、幼兒帶來的`鞋都差不多,鞋底的花紋都大同小異,在一定程度上侷限了孩子的想象,因此幼兒的作品沒有期望的那麼富於變化。孩子帶來的鞋底比較硬,缺少印章的柔韌性,蘸上水粉後很難印出鞋底的花紋,因此,最好要讓幼兒帶軟底、花紋漂亮、小時候的鞋子。

2、在創作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印好鞋印後下手很快,有的幼兒學著旁邊的同伴,添畫。也有幾個幼兒印好鞋印後,東看西看,不知道怎麼下筆添畫。說明老師對幼兒的啟發還不夠。

指導策略:

1、聽到孩子的回答,老師要快速機智作出調整,不要急於求成。

活動開始,我為了引發幼兒對鞋印的想象,他們親眼看到我將鞋底的花紋印在紙上後,我問他們:"你們看這鞋印象什麼?"孩子們說"像鞋印!"孩子的回答令我有點失望,但我馬上意識到自己語言啟發不到位,我快速調整:"對,除了像鞋印,還像什麼呢?"孩子們似乎找到了靈感,有的說像花生,有的說像葫蘆……2、觀察孩子的創作,老師及時調整自己的要求,不固執己見。

在孩子印鞋印的過程中,我詳細交代印鞋印的過程,要去孩子利用整個鞋印進行想象添畫。在巡視中,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利用鞋印中間的空隙想象作品特別富有童趣,而且超乎我的想象。於是在對於其他孩子的指導中,我沒有固執己見,而是鼓勵他嘗試利用中間的空隙發揮想象。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染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2、嘗試用多種摺疊,運用點染的方法染紙,感受色彩、圖案的千變萬化和絢麗多彩。

3、能大膽創作,增加幼兒對色彩變化和創作的樂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已染好的紙。

2、各色的顏料、托盤、毛筆、紙巾。

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各種染紙作品。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非常奇特的美術作品跟你們分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二、引導幼兒觀察染紙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美及紙巾的特點,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染紙作品。

(1)這些作品上都有什麼顏色?

(2)上面有哪些圖案?圖案有什麼特點?

小結:在這些圖案中有一些圖案上面和下面或者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我們稱這樣的圖案為對稱圖案。

2、引導幼兒大膽發現,初步感知紙巾的特點。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這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小結:紙巾有一個特別的本領,就是吸水性特別強。這些作品就是用毛筆把顏料點在紙巾上染出來的,這種方法就叫點染法。

三、教師啟發幼兒發現染紙的方法和步驟。

1、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製作一張特別的紙巾呢?那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張漂亮的紙巾吧。那具體怎樣製作出來的?對稱圖案怎麼印出來的?

2、教師啟發幼兒發現染紙的步驟。

(1)出示摺紙步驟圖,啟發幼兒發現有多種摺紙方法。

師:小朋友們每人拿一張紙巾,按照步驟圖嘗試自己摺紙。你還發現有哪些不同的折法呢?(提醒幼兒每折一次都要壓平,這樣等下染出來的紙就平整)

(2)色彩點染。

師:我們摺好紙巾了,現在要開始點染了。桌面上有紅黃藍三種原色,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顏色。用毛筆蘸上顏料,在摺好的紙的角或邊點染,可畫上自己喜歡的線條或花紋。染好後,把它放到舊報紙裡輕輕地按一下就可以。

3、引導幼兒第一次主動探索製作染紙作品。

(1)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顏料,請你們帶著剛才的紙巾去染一染,試一試吧。

(2)第一次作品評價及小結提升。

①請製作的比較好的幼兒上臺講解示範方法。

教師小結:可以運用多種摺紙方法來染紙。

②與教師的作品對比,指出不同。

③教師小結。

4、幼兒第二次主動探索製作染紙作品。

(1)請幼兒先對紙巾進行摺疊並相互討論、展示折法。

(2)幼兒用摺疊好的紙巾再次進行印染。教師指導幼兒運用染角、染邊、點染等方法豐富作品。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師幼共同欣賞作品。

(1)引導幼兒與第一次作品進行比較觀察,第二次作品色彩更加豐富,圖案奇特,暈染效果明顯。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折法及染法。

師:請小朋友來分享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在製作過程中的感受。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節手工製作活動—染紙,是利用吸水性較好的.宣紙摺疊後再蘸上顏料,然後滲透形成圖案。同時以遊戲的口吻來調動幼兒學習的慾望,開始我請幼兒動手操作來發現白紙和宣紙的不同並複習幾種折法,在以變魔術的方式出示範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因為染紙活動是有一定的技能技巧,於是把紙的角或邊變成了嘴,像喝飲料一樣把有顏色的水吸在紙上,要求每張嘴喝的水的顏色都不一樣。

這樣講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理解,在操作時都能較好地掌握。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在最後展開時,可能是幼兒有些過於著急導致作品被扯壞。但是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對染紙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信心。教師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意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對幼兒進行了審美教育。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5

生活中處處有美,藝術家就是善於從生活中捕捉美。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正處於發展階段,潛在的能力需要教師引導、開發,以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和主人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從生活中捕捉到美,產生對美的表現慾望以達到創造美的目標。

探究,融知識於趣味學習中。

在上《瓶子變變變》這一課時,我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瓶子作為創作的物件,讓學生利用各種彩紙,彩泥和其它裝飾品進行新增裝飾,使之成為家庭的一件藝術品。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的成果往往寓於探索之中,所以在設計這堂課時我首先佈置了一個小型的展覽,在教室的四周佈置好展桌,擺滿各種瓶子製作的藝術品。課堂一開始,我就請小朋友帶著兩個問題去欣賞這些作品,從中找找製作的材料,學學制作的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究中獲得最初的知識,對要學習的內容有所瞭解。小朋友都看得很仔細,有些小朋友還把作品拿在手裡仔細地觀察,而後激動地跑到我的面前,告訴我:“這個我也會做的,就是把毛線紮起來做頭髮……”大多數學生能通過欣賞觀察瞭解裝飾瓶製作的一般方法,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几分鐘,卻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有了探究作為基礎,此時教師只需稍加點播,學生就能掌握製作的要領和注意點,使學習變得輕鬆自然,把抽象的講解易化為形象地觀察。

展示,作品欣賞以點帶面。

作品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欣賞與肯定,合理的評價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作品的優缺點,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本堂課的教學展示評價環節中,我把學生的作品擺放在階梯形的展臺上,這樣的展臺便於學生清楚欣賞到每一件作品,也讓展示整體化。在此基礎上,我帶領大家一起圍在作品四周,一起欣賞作品。讓學生找一找優秀的作品,由作者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學生誇一誇它的優點,提一點更好的建議。有些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滿意,高舉著作品說得頭頭是道,其他學生也能做到仔細聽他的介紹,並能提出更好的建議。此次活動將欣賞評價變得遊戲化,生活化,讓多數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6

週五,我執教了大班美術活動《小水滴的新家》,本次活動選自我們正在進行的《大自然的語言》主題活動。在《小水滴的新家》這一活動中,讓幼兒動手動腦,嘗試用擬人的手法來表現小水滴!擬人化的小水滴表現了雨水從天空中落下來的各種去處,引導幼兒用心去感受自然現象,可以讓他們擁有一顆敏感的心靈,一份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的情感。

活動一開始,我是以手指遊戲《下雨了》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的興趣。我與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兩隻小手做雨點,雨點從空中落下來,淅瀝瀝,淅瀝瀝。兩隻小手做小傘,小傘小傘遮住我,嘩啦啦,嘩啦啦。兩隻小手做小船,雨點落在船槳上,小船開進大海里。接著是邊欣賞故事,邊提問。念一遍兒歌后出示課件圖片“小水滴”,告訴幼兒這是一滴淘氣的小水滴,有一個關於它的故事,聽一聽故事裡的小水滴怎麼了?在講述過程中,還讓幼兒欣賞課件圖片,目的是讓幼兒感受畫面的構圖。其中,我提問道:“你們認為小水滴的新家大嗎?漂亮嗎?”“故事中的小水滴落到了哪裡?他幹了些什麼事?”在繪畫之前,我還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小水滴不是隻單單去了故事裡的.這幾個地方,小水滴還找到了許多新家!”然後讓孩子們說一說,小水滴還去了哪些地方?孩子們開始議論紛紛。

有的說:“小水滴落到了屋頂上,給屋頂洗了個澡。”

有的說:“小水滴來到了雨傘上,把雨傘當成了滑梯,快樂地玩耍。”

有的說:“小水滴來到了爸爸的車子上,把車子洗得跟新的一樣了。”

有的說:“小水滴來到了小狗的身上,給小狗洗得乾乾淨淨。”

還有孩子說:“小水滴落到了操場上,把滑滑梯洗得亮亮的。”

......孩子們說了許多。

有可能這個環節用了許多時間,留給幼兒繪畫的時間少了些,最後的評價部分有點倉促。每個活動上下來總有許多的不足之處,但每一次的活動都是反思和積累經驗的機會。

活動最後的評價是引導幼兒說說小水滴掉到了哪裡,它的新家在哪裡?請幼兒將想象畫編成一個簡短的小故事。

本次美術教學活動,我的重點是想讓畫畫活動真正成為幼兒自己的繪畫活動,真正體現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整個堂課環節思路比較清晰流暢,注重幼兒的繪畫創作,沒有單一的範例,而是以故事情景想象,充分以幼兒為主體。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7

設計思路:

幼兒園《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藝術領域也明確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而大班的幼兒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石頭為主材料開展了"有趣的石頭、大家畫畫看"的遊戲,讓幼兒根據石塊的形狀大膽的想象,用色彩鮮豔的油畫棒、水粉裝飾,既讓幼兒體驗到接觸大自然獨立創作的快樂,又增強了他們在不同材質上活動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石頭的外形大膽的想象,嘗試藉助輔助材料創造性的裝飾石頭。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造出新穎的形象。

3、體驗石頭畫的樂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大膽想嘗試運用輔助材料創造性的裝飾石頭。

活動難點:能按自己的意願製作石頭畫。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形狀的石頭。

2、油畫棒、棉籤、皺紋紙、絲帶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的形式,引出問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帶來什麼?

師:我們和石頭朋友玩躲貓貓的遊戲,請小朋友猜一猜石塊上究竟有什麼?看小朋友們猜的準不準?

(以遊戲的形式匯入課題讓幼兒充分了解幼兒對石頭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引導討論,啟發想象

1、交流、想象。

師:(這是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到的石頭,每人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石頭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它像什麼?

幼:臉蛋兒、烏龜、頭、金魚……師:小朋友的想象真豐富,令老師都非常佩服。

2、教師適時給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援師:(出示兩塊石頭)小朋友能用兩塊石頭變成什麼呢?

幼:娃娃、長頸鹿、老虎、船、火車……師:你會把它怎樣擺放變成娃娃、長頸鹿、老虎、小船……的呢?

3、教師請個別幼兒操作,並說說怎麼樣給它裝飾成這些物體呢?

幼:在石頭上畫上五官,用皺紋紙可以做頭髮;用橡皮泥做眼睛,把絲帶粘在後面做尾巴就變成了金魚。

(通過想象和交流,孩子們發現,原來利用石頭的形狀和一些輔助材料,可以創作出不同的作品。當孩子思索怎樣把兩塊石頭放在一起時,教師的啟發與引導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三、教師示範,提出要求。

1、師:(出示示範畫娃娃)這個是已經化了妝的石頭,現在變成了什麼?

幼:娃娃臉。那是怎麼樣把它變成娃娃的呢?再出示小魚示範作品。

師:剛才這些作品都是用什麼給它化妝的呢?

幼:水粉顏料。

2、教師示範。

3、欣賞顏料石頭畫作品。(放石頭畫圖片欣賞)

4、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1)、桌上擺好石頭、顏料、棉籤、墊板、抹布等作畫用具。

(2)、先讓幼兒取石頭在墊板上,再觀察石頭的形狀像什麼,可以用來做什麼,然後再進行裝扮。

(3)、安靜操作,注意衛生。

(先出示範畫,在示範,最後觀看有關石頭圖片,使幼兒獲得技能技巧與表現形式的間接經驗;讓直接進入創作角色的機會,孩子在選擇時就非常明確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

四、作品賞析:

提醒幼兒將完成的作品陳列到展臺上,鼓勵沒完成的幼兒也將作品陳列上去,引導孩子互相欣賞,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此環節為幼兒創設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即使沒來得及完成的幼兒也將作品陳列上去。同時,讓幼兒認識到在創造過程中也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作為教師,應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與成功,從而不斷激發孩子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活動反思:

美術創作來源於生活,本次活動作品表現的是生活的內容。為了引發孩子積極討論、自主探索的慾望。活動中教師有效的指導方式和人性化的作品展覽賞析,讓幼兒的創造性得到進一步的萌芽開花和結果,活動目標的達成度較高。作為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倡導的是自由表達、個性展示。我們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和審美感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8

一、案例背景

在幼小的孩子的心中,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會把自已想做的,想說的,甚至有可能是說不出來的做不到的事情,統統通過畫表現出來。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繪畫技術的提高,我發現最近孩子在繪畫過程中總喜歡創造出各種奇形怪狀的事物,而且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二:案例描述

今天我讓小朋友進行製作紙版版畫《蝸牛》的活動中,我講解了剪貼版畫蝸牛的方法,講完後請小朋友自己製作,並要求幼兒在版面上添一些背景來構建作品的情節。小朋友開始按照我的要求來做了,在指導過程中我發現費逸傑,製作的蝸牛是比較好的,正在我想拿他的作品,給小朋友欣賞的時候,發現他又用剪刀剪了許多的長條,貼上在蝸牛的身上,把蝸牛也遮蓋住了,我忍不住問:“傑傑,你這是做什麼?你的小蝸牛呢?”“老師,你別急,你看,我的小蝸牛都躲到草叢裡面去了。”“為什麼小蝸牛要躲到草叢裡去呀?” 傑傑的想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接著他的回答繼續詢問他。“因為小朋友們老是要去抓小它,我叫它躲起來。”想不到傑傑的回答盡如此簡單,但卻是來他的生活經驗。

三、案例分析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在孩子的眼裡繪畫世界和現實世界是同一回事,他們可以讓自已生活到虛擬的世界中,也可以讓虛擬世界中的美好事物滿足自已的需要,而且孩子在繪畫時把自已對事物的看法,自已的情感都融入到了作品裡面。

案例中的傑傑,雖然沒像其他孩子一樣聽話來為蝸牛增添背景,但是他有的是自已的思想,他能夠聯絡生活中小朋友們經常捉小蝸牛的情形,替小蝸牛感到擔心,他用自已的方式幫助小蝸牛,早退一片綠草地叫小蝸牛趕快躲起來,雖然他的這片“綠草地”並不能夠讓小蝸牛避難,但他卻表現出不同一般孩子的善良、為他人著想的優良品德。

四:案例反思

1、情感在版畫作品中的表達

最常見也是他們最樂意來表現的,是孩子們的情緒。一個小孩是很容易表達自身的喜怒哀樂的,因為他們的情感是那麼的外露和不善隱藏,如果給他們一張畫紙,他們會毫不遲疑地表達他們的所思所想,一個孩子可能在畫中反覆地出現同一個人物,並把他們的畫得盡善盡美,這是因為他們喜歡這個人物,一個樂觀主義的陔子,總喜歡在一切事物上面都畫上陽光明媚的天空。

2、對事物的看法在版畫作品中的表達

不可否認,任何人對這個世界都有自已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孩子也不例外。仔細分析他們的畫,可以看到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解釋是十分誇張和有趣的。

3、個人的性格和脾氣在繪畫中的表現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明,色彩的選擇和運用可以反映一個孩子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在我的美術課上,我仔細分析過孩子的作品結果發現,性格外向和大多數女孩子喜歡用紅色,而喜歡藍色的孩子當中大多數不善於交往而且性格內向。他們不喜歡和別人交流,喜歡沉浸在自已的空間裡,多數脾氣古怪。

總得說來,看待一個孩子的版畫作品,除了技能上的評估以外,更重要是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因為美術不單單是美的一種體一方式,它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用來表達思想,交流體驗的方式。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9

我們班的孩子好動、活潑,特別是幾個男孩子,進入大班後更加的“變本加厲”,上課坐不穩,還要去影響身邊的小朋友,特別是美術活動後的講評環節就更加自由散漫了,有的在位置上畫,有的已經完成了在洗手,有的開始按耐不住與小朋友吵起來,就聽見有的人在告狀,就看見有的人在追跑,前面的`環節都算遵守課堂常規,就是最後環節開始亂起來。有了之前的教訓,我在備《青花瓷瓶》的時候,就在這個環節想好了措施。

活動前的措施有三:

1、組織先完成的小朋友把作品放到前面來,先去衛生間洗手,這個時候由保育員老師照看這批孩子。

2、還在畫的小朋友提醒他們加快速度,實在是要影響拖堂了,讓他們收拾好,午餐過後繼續。

3、關注好動的孩子一組,把他們安排在離老師位置近的地方,便於管理,並在課前叮囑好:從他們這裡選出一個小老師,小老師會得到紅花,還會第一批玩第三個戶外遊戲。

活動中的結果:

先完成的小朋友有序地進行了洗手,然後在前面開始與夥伴欣賞起了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賞的時間不長的,所以在他們洗手的時候我就開始去督促其他幾個班級裡的慢性子,變換顏色過多的孩子,提醒他們今天不需要塗顏色,所以想好了樣式就可以直接畫,這部分孩子速度也快了起來。幾個調皮的孩子呢,一開始在我誘惑下,已經收斂了很多,畫得比較認真,但我離開他們去催速度慢的幾個孩子時,馬昀迪就忍不住動了別的小朋友,我就提醒了他一次。因為大家都要結束了,所以也沒有更多時間由他們去吵,很快他們也進入了大家一起的講評的環節。活動順利在30分鐘的時間內結束。而且講評時秩序教好。

活動後的反思:

活動雖然順利結束,課中孩子們的表現也比之前有所收斂,但自我感覺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先完成的孩子,他們互相欣賞、講述的時間不長,就按耐不住了,他們本就是急性子,這批孩子怎麼引導他們,這節課上我是先不管他們,管了其他的兩批孩子,但不能忽視了這批孩子,原因我找出來了,因為我安排的位置只能讓他們看到聽到旁邊最多也是隔壁孩子的作品和講述,這裡能不能先把已經好了小朋友的作業先拍出來,放到電視機裡,這樣一來,孩子們會看到、聽到所有已經好了的小朋友的作品,因為要放大螢幕,勢必也會督促其他兩類孩子,認真完成自己的作品,以前只在開放活動用到的手段,其實應該在平時多用用,下週起試試。還有調皮的孩子,他們的活動常規還需要跟他們的爸爸媽媽進行溝通,我還要再進行多花樣的教育形式來糾正他們,需要花更多心思啊。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10

設計思路: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用線描畫的'手法裝飾花瓶,讓幼兒感知裝飾畫特有的藝術美,並以此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

評析:

在這次活動中,我主要是通過欣賞和操作交流,讓幼兒進一步學習用簡單的圖案和線條裝飾花瓶中的塊面。感知分割裝飾的特點,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並能自己創造設計一個花瓶。

活動一開始,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範後,再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分割花瓶塊面,孩子對裝飾畫就有了一些瞭解,再請孩子說出有哪些圖案和線條來裝飾的。孩子們在裝飾過程中興致很高,對於進行了裝飾,他們都想出了自己的裝飾方法,然後我又鼓勵他們要與別人不同的裝飾方法。來提高他們作畫的水平。

我認為,本次活動較好的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考慮幼兒年齡特點的同時也考慮到自身的優劣勢,在範例的運用下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也是為了藉助自己的優勢彌補在言語方面的劣勢.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11

青花瓷這個活動是原本就有位資深的教師設計的,對於還是在豐腴羽翼的我來說壓力確實是很大。

其一,我的起跑線設定的就要比平常一般的要求要高很多,不僅是從活動的設計上,還有活動的操作上;

其二:這是幼兒園大家的努力結晶,我不可以辜負了這美好的努力結果;

其三:幼兒園把這個難得的機會給我了,說明了對我的無比的信任和支援,在原則上我也不允許自己有什麼大的差錯。在這高壓下面,領導們的鼎力支援下,“戰鬥就拉開了序幕”。這天來聽課的老師也是巨多的,黑壓壓的一片,大班的幼兒也特別緊張,時間到了上場!

先出示的是實物的青花瓷花瓶,孩子們對於漂亮的青花瓷花瓶都很感興趣,一出現孩子的情緒起點就很高,這也帶動了整場的教師和我自己。藉助著良好的開始我馬上趁熱打鐵,對孩子進行了提問“你看到的青花瓷花瓶是什麼樣子的?”接著讓孩子們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花瓶的瓶嘴,

一、動靜交替,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多維度的觀察實物,為寫生寫意創作打好基礎。

教師總結:看瓶嘴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形狀也不一樣。由此延伸到生活中觀察任何物體從不同的角度位置看,看到的物體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接下來的瓶頸、瓶身的觀察認識也順利的下來了。

接著就是變魔術了,對於幼兒來說(即使是大班的幼兒也是一樣的')都是很感興趣的,對於魔術的追求也是符合幼兒的心裡發展特點的。在高點上往下拓展幼兒的思維,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加上本身已經有美術素質的積累,孩子們都很得心應手。講出的都是妙語連珠,“大珠小珠落玉盤”,顆粒性又很強。於是我請幼兒上來把自己看到的變出不一樣的物體來,把物體的具體樣子比劃出來,不僅是思維,他們的語言也是驚為天人的。而且是能把生活的經驗積累反射到美術創意中,即使是同一個世界,孩子們看到的和我們大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再把這些所見所聞用稚嫩但是卻獨特的言語講述出來,全場的氛圍一下子就升溫了不少。孩子們的語言畢竟是不成熟的,於是我給孩子們的語言打上了一層蠟,馬上另一層光輝就熠熠發亮了。課堂上是互動的,這個活動上,不僅是我和孩子們的互動,還有下面教師和幼兒的互動(聽課教師的掌聲鼓勵對孩子來說是最大的激勵手段了),還有我和聽課教師的互動,在第二次的花瓶變魔術中就和我們下面的教師一起互動了起來,頓時全場的聚光燈都在閃爍,可以說是全場的氛圍升到了極致。最後的評畫在我們一位老教師的協助下更是把這個活動推上了一個高潮。

“優點不說少不了,缺點不說不得了”這個活動上還是存在著需要改進的空間。首先,我的即興語言回覆就不夠精煉,那是生活經驗的積累還不夠,自己本身的專業素質還要加強提高;其次,隨機教育沒有及時做到,很多的教育契機沒有把握住,在日後的活動中都是要注意的。現在還只是一個開始,一個美好的開始,可以看得到未來的良好開端,就讓我馬上行動,為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努力開闢吧!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12

樹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植物之一,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常見,十分熟悉的。本次活動目標,要求孩子們線描畫。大多數孩子們都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線條、形狀來進行繪畫。達到了預設的活動目標。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孩子們憑著自己所看到的,在紙上畫出來,並能把各種線條和形狀都能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畫出了各種各樣的樹。同時也讓幼兒認識了各種形狀,各種線條、認識了樹葉、樹根、認識了樹根原來是有粗和細的。把老師講到的`和自己看到的,全部運用的畫中來。

在整個活動下來,孩子們有了許多創新之處。如,在畫一棵樹的時候,她們先用各種線條來畫,然後用各種形狀來裝飾這棵樹,憑著自己的想象力畫出了各種不同樹。但是還是有個別幼兒不懂的如何運用各種線條和形狀。作為一名新教師來說,我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所以在以後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我還要跟老教師好好學習,以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提高業務水平。要做到從孩子出發,瞭解孩子,貼近孩子。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13

本次活動開始起,我帶著孩子們出去收集各種各樣的落葉,並且在收集的過程中我對孩子們介紹了幾種常見樹的樹葉,並讓幼兒聯絡這些樹葉的形狀都像什麼,活動開始時我出示了自己實現準備好的貼上粘,然後像幼兒講述了怎貼上的技巧,並給予幼兒足夠想象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揮創造,孩子們對這種新奇的貼上方法很是喜歡興趣也是滿滿的,但是在活動中卻存在這一些問題,首先孩子們並不是像我事先預想的那樣想好了貼上什麼才去做,而是一邊粘一邊想,或是看旁邊的小朋友做什麼他就跟著做什麼。其次,孩子們並沒有充分發揮她們的想想力,做出各種各樣的貼上粘,而是大部分孩子都會看著老師的範粘去貼上。再次,孩子並不能利用好樹葉的形狀去貼上,總是拿起來樹葉就用並不考慮是不是適合,最後,孩子們在有限的時間裡並不能完成貼上的內容。孩子們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經過這節活動我也在深深的反思著,首先,我是不是應該在活動前就應該像孩子交待一定要想好了在去做,做一個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貼上粘,在活動之前就把要求和幼兒交待清楚就不會發生上訴的第一點了呢?其次,我是不是不應該給孩子出示範粘或是出示過後就把範粘收起來再或者給孩子出示電腦上的圖片呢?這樣孩子的.思維就不會固定在老師這幾幅範粘上呢?再次,樹葉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讓孩子在感知多種多樣樹葉的基礎上應該讓孩子學會有效的利用好這些樹葉,活動前我是不是應該給孩子事先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呢?最後,如果以上三點都做好的我想孩子貼上粘的速度就會提高,就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活動的內容。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強調要確立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力求改變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被動狀態,充分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本次活動我利用幼兒非常感謝趣的樹葉為材料進行粘帖製作,從內容的選擇上結合了幼兒的生活的興趣。整個創作活動並不是在活動室中完成的,其實在樹葉的收集過程中,幼兒就已經開始發現樹葉的不同了,這才有了課堂上幼兒興趣不減和主動參與的表現,樹葉貼粘借美術之靈,創自然之美,不但讓幼兒在操作動手、構思、想象、創新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還讓每一片葉都充滿著智慧,充滿著生命力。它們像一首首讚歌飄落在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和孩子們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14

《靜物蘋果籃子》一畫作於1890-1894年,是由法國作家塞尚所畫。在此畫中,塞尚仔細地安排了傾斜的蘋果籃子和酒瓶,把另外一些蘋果隨便地散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間,將盛有小糕點的盤子放在桌子後部,垂直看也是桌子的頂點。這幅畫的絕妙處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觀者能從不同的水平上領悟到他所表達的美。畫中的每個筆觸都在其自身的作用,然而又同時服從於整體的和諧。《靜物》這幅作品正好符合這些特點,所以幼兒願意積極自覺地參與活動,對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判斷和創作。教學活動注重經驗的構建和積累。幼兒的學習活動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美術欣賞教學也不例外。

在欣賞活動之前我注重幼兒有關美術經驗的積累,如:欣賞塞尚的其他作品,幫助幼兒瞭解塞尚繪畫的特色及筆觸。注重幼兒生活經驗的補充,使幼兒在活動中有話可說,有感而發,為更好的欣賞作品做好鋪墊。"美術欣賞教育中,教師、兒童與作品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活動開始首先出示課件《靜物》,引導幼兒觀察,分析畫面內容和蘊含的情感。鼓勵幼兒說說畫面中都有什麼?這些蘋果是什麼樣子的?(是怎麼樣擺放的)蘋果的顏色都一樣嗎?有哪些顏色呢?為什麼一個蘋果上有好幾種顏色呢?等問題引導幼兒理解這幅畫的色彩、均衡的構圖以及形與色的結合。但是幼兒還是不太理解光源、遮擋等對畫面所起到的.作用,幼兒缺乏欣賞這方面的經驗。教師提出:"認為畫中的蘋果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蘋果一樣嗎?為什麼?"對幼兒理解畫面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評課老師建議教師著重在光源和遮擋這兩方面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教師在結束部分因讓幼兒欣賞塞尚的其他作品,感受其作品的構圖美、均衡美、色彩美等方面。

本次活動給了我很大啟發,讓我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更有提升的空間。對於幼兒來講進行合適的美術欣賞活動,對於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表現美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盡量安排此類的活動,讓幼兒有更廣泛的美術體驗。"美"是心靈的塑造,是精神結構,更是觀念的培養,它需要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對幼兒長期的教育和薰陶,多開展美術欣賞活動才能引導幼兒在欣賞中感受美。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15

我們班的孩子在美術繪畫方面的能力特別的弱,尤其是讓他們自己想像創作,對他們來說是更難了。我們很多的孩子都喜歡模仿老師的示範畫,或者模仿美工書上的示範畫,如果繪畫活動中,沒有示範畫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不了自己的作品,不知道應該怎麼下手去畫,這點是我們班孩子在美術繪畫活動中最薄弱的,也是我們在今後要努力幫他們改正,引導他們的地方。

在上週的美術活動中,我們的主題是《我們的樹朋友》,當然活動是圍繞著樹開展的,我們美術活動的內容是《小樹林》,活動主要是讓孩子感知樹木的遠近關係,用近大遠小及遮擋的畫法來表現,並能自己大膽運用多種方式來表現樹的各種不同造型,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創作。因為孩子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畫法,所以在活動一開始,我就讓他們先觀察實物,讓他們站起來看向教室外在的樹,說說發現了什麼,觀察實物的方法孩子們很感興趣,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發現了近大遠小的規律。那接下來,我也給孩子們示範了今天我們畫小樹林的方法,通過範畫的`形式更形象,鮮明地知道小樹林的畫法。最後才讓孩子們自己動腦筋創設不同的樹林的造型,可是我卻發現,大部分的孩子根本沒有自己思考,而且把我剛才示範畫,一模一樣的畫了下來,完全是模仿我的示範畫。只有個別幾個繪畫能力強,思維比較好的孩子能創作出自己的作品。在今天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的操作速度需要比以前加快了,但是孩子們的作品卻是完全一樣的,甚至連顏色也是一樣。

孩子出現這種現象不只出現一次了,多數的美術活動中多會出現,只會一味地模仿老師的作品,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完全有能力自己思考,作畫,大班的孩子也有一定的創作能力。這種現象發生可能是孩子愛省事,按照老師的畫一畫就好了,所以今後在美術活動時,我們也可以有獎勵,比如說最後把孩子畫的畫都展示出來,讓孩子們欣賞比較,看看哪個小朋友的畫畫的又好,又有新意,選出幾個最好的,可以進行表揚或者獎勵,可以獎勵些五角星或者是孩子感興趣的小禮物,這樣可以激起更多孩子的繪畫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