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一分一》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1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數學基礎知識。因此本節課我設計了許多操作活動,希望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悟新知識。課堂伊始,通過“蘋果”這一情境引入新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分兩個正方形與一個圓形,讓學生在動手中發現“一半”為什麼要用“一半”來表示,進而思考可以用什麼辦法表示“一半”從而給學生滲透了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引導學生說出1/2表示的意義,並且舉出反例說明不平均分的話不能用1/2來表示,加強學生認識分數應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通過“創造分數”環節,讓學生通過折一折(折不同形狀的紙),塗一塗(塗自己想表示的幾分之幾),說一說,進一步感受分數的意義。在掌握了分數的讀寫後,讓學生嘗試寫分數。最後通過分數的歷史與生活中的分數的一些例子,讓學生更進一步去理解分數,應用分數。從一系列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建構。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課堂上,我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時不夠靈活,語言不夠豐富。在今後的工作中,還要不斷加強學習,鑽研教材,鑽研學生,更要鑽研學習過程,爭取教學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2

《分一分》一課選自北師大版數學第六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課標》把“認識分數”分成兩個學段進行學習,本冊學習的內容是初步認識分數;而在五年級教材中將比較系統地認識分數。三年級的《分一分》是分數教學的起始課,也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分數知識的基礎,在整個國小數學教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

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充套件。無論是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由於剛開始學生理解分數的含義時是很困難的,所以在第一次出現分數時,我力圖通過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著重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分數的具體含義,給學生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打下基礎。

在上課時,我充分運用具體的事物,形象生動地展現平均分,說明分數產生的原因;之後通過操作活動折出長方形的1/2,並通過聯絡生活舉例,塗出各種圖形的1/2,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1/2的理解。在認識1/2的基礎上,通過將正方形折一折、塗一塗等操作,再認識其他分數,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展示不同的折法,以學生活動為主,學生主動操作、集中展示、彙報交流,展開對四分之幾等分數本質意義的探討,培養學生的思考和領悟能力。對於什麼是分數,分數各部分名稱,分數的讀、寫法等知識,則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手段,採取幻燈片不同顏色地依次介紹和教師提問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本課體現民主、平等的師生觀。教學的真正意義在於發現人的價值,發揮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本節課中,我為學生創設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愉快地參與活動、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暢所欲言、初步體會分數的意義。

2、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本課中,我儘量為學生的說、想、做創造恰當的氛圍,創設必要的空間,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索與發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懂得交流,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問題,讓學生通過操作、演示、討論等方法,先表示出各種圖形的1/2,突出1/2的意義,然後再具體地感知其他分數。

3、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本課中,我注重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絡,有意識地安排拓展活動,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從自己身邊、從教室內外、從家庭生活中尋找分數,儘可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

4、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和全體聽課者感受現代教育的氛圍,體會到現代資訊科技對與教學相長的優越性。分蘋果時演示分的過程,折長方形紙的時候展現學生不同的折法,讓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對於什麼是分數,分數各部分名稱,分數的讀、寫法等知識,則採取幻燈片不同顏色地依次介紹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本課不足之處,學生在理解分數的意義時,教師強調了平均分,但是沒有將“平均分”三個醒目的大字寫在黑板上,用來加深分數一定要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在新授1/2時,時間再緊湊一些,在強調“用什麼方式來表示一半”時,直接引入可以用分數1/2來表示,再強調1/2是怎麼來的。如果能加上一些簡單的小練習,給練習的說理再留有一定的空間,會使教學內容達到更好的效果。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3

《分一分》是國小數學概念中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一課,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分一分教學反思。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一次擴充套件,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差異。開始學生掌握分數的意義是很困難的,因此,本單元第一次出現分數時,通過一些學生熟悉的具體事例和一些圖形,著重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意義,給學生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這一節課教學能為以後深入學習分數系統知識和小數系統知識打下良好而必要的基礎,更為以後解答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奠定堅實而重要的基礎。

在本節課中,我在數學選材與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發展學生的數學意識方面下了功夫。本節課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操作活動,併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教學反思《分一分教學反思》。第一次操作是讓學生說明什麼是一半。第二次操作是讓學生嘗試用學具表示四分之幾。在教學中學生以具體實物為依託,藉助對1/2的理解,自主遷移到對n/4的學習,通過幾次的操作,學生思維越來越清晰,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第三次操作是建立在學生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創造出喜歡的分數,既是對學生本節課知識的反饋,也是對學生思維的一次提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和探索者。”而在兒童的心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節課中,教師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是有主動學好數學的願望和潛能,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數學知識。如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紙表示出自己想認識的分數,自己創造二分之一的寫法等。在課堂中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空間自己發現、理解、掌握新知識,教師鼓勵學生思考,傾聽學生髮言,真正體現了:讓學生享受快樂的教育,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快樂。

本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在訓練學生用規範的數學語言表達分數的意義上做的不夠,在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夠豐富,沒有及時讚美學生優異的表現和創造力,在這些方面以後要重點學習。在今後的工作中,還要不斷加強學習,鑽研教材,鑽研學生,向指導老師及同事請教,爭取教學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4

表內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後學習除法的'基礎,它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而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學習的基礎的基礎,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單元的教學,我通過讓學生認真觀察課件的主題圖,設計了各種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通過觀察瞭解“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再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分各種實物,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學生多次經歷“實 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再介紹除號、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在本單元應用題方面,部分學生掌握得不太好,其一,條件和問題分不清,算式中的除數和商會顛倒位置。其二,數量關係分析得不透徹,當乘法和除法題目都出現的時候,分不清什麼時候用乘法解決,什麼時候用除法解決。針對這兩點,我在練習課上,重點讓學生多對應用題分析條件和問題,並理清每道題的數量關係,使他們熟練掌握及應用本單元知識。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5

關於預設:結合當下課程遊戲化的教學理念,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即通過遊戲的環節,讓幼兒體驗1分鐘的長短,瞭解1分鐘長短的相對性,達成預設目標。

關於生成:根據幼兒活動中情況,臨時變動了兩個環節。

1.引導幼兒體驗1分鐘長短的兩個遊戲:“金雞獨立”和“拼圖”,在試上活動中幼兒一開始都覺得1分鐘是長的,所以原先預設的是拼圖在前,讓他們先在遊戲中體驗一下短的的感覺。但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幼兒,感覺就不一樣,展示課中又有大部分幼兒覺得1分鐘是短的了,所以我臨時將“金雞獨立”遊戲調到前面了,讓幼兒先在遊戲中體驗一下與自己想象當中不同的感覺。

2.幼兒討論環節“金雞獨立遊戲中覺得1分鐘很長,拼圖遊戲中又覺得1分鐘很短,這是怎麼回事呢?”,有幼兒覺得這是時鐘的指標走得有快慢,這是我預料之外的,因為我覺得大班孩子應該知道1分鐘有長短是自己的感覺而已,而且在試上活動中孩子們的反應也是如此。但既然有幼兒提出了這一點,我就臨時增加了一個環節——跟著秒針數數,這樣做讓幼兒切身體會到1分鐘60秒的長短,也解決了個別幼兒心中的疑惑。

關於不足:1.活動中用PPT的形式展示了1分鐘裡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用視訊的形式展示,效果肯定會更好的。

2.預設本次活動時,一直在糾結此活動到底是數學領域還是社會領域這個問題,也請教了有經驗的老師,最後根據活動重點(時間的相對性)確定為數學活動。但是在最後評課中,還是有老師覺得這是節社會活動,甚至覺得可以定位為綜合,或許從整個過程來看,社會成分過多了點才會有這種感覺,因此本次活動還有待修改和完善,突出數學領域的內容,弱化社會性的東西,放在延伸活動中也可。

點滴體會:我覺得活動中尊重幼兒、鼓勵幼兒自主性的發揮非常重要,所以在遊戲環節,我引導幼兒自由選擇並尊重他們的選擇;在討論環節,我也是鼓勵幼兒暢談自己的想法,滿足每一位想表達的幼兒的表達慾望,認真傾聽幼兒的想法,並給予正面、肯定的迴應,激發幼兒繼續思考、深入瞭解的慾望。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學習“鍾”“欠”等八個會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讀好表現人物情感的句子

教學難點:

揣摩元元的心理,在朗讀中體會時間的寶貴。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匯入

遊戲匯入:全體起立立正,雙手前平堅持站好一分鐘,匯入新課。

二、 新課教學

(一) 指導“鍾”字書寫。

師生齊寫板書“一分鐘”。指導記憶“鍾”字的書寫(頭齊腰齊腳不齊)。

1、 學生指出佔點的筆畫及注意的地方;

2、 學生在田字格內認真書寫三遍“鍾”字。

(二) 聽文識字

1、 自讀課文,標自然段序號,畫帶生字的詞語

2、 聽課文錄音(教師糾正學生坐姿)

3、 把自己想象成元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組分段讀兩 遍、 選六名學生分段讀一遍)

4、 識字。

①幻燈片出示“鍾、零、鬧、哈、欠、遲、嘆、 決、悔、元、包”十一個生字(學生加拼音齊讀、學生領讀、去拼音排火車讀;鼓勵學生運用編字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認識11個漢字)

②出示“丁零零、鬧鐘、哈欠、遲到、書包、嘆氣、決定、後悔”8個詞語(請坐姿端正的學生排火車讀課文)

(三) 讀文入境

1、朗讀課文,思考:元元僅僅多睡了一分鐘,為什麼遲到了20分鐘。(教師板書:一分鐘—20分鐘)補全下面一段話。

因為多睡了一分鐘,所以(沒趕上紅綠燈);

因為多睡了一分鐘,所以(沒趕上公交車);

因為多睡了一分鐘,所以(走著去學校);

因為多睡了一分鐘,所以最後(遲到20分鐘)。

2、20分鐘裡,元元后悔心情在文中如何體現的?

他嘆了口氣,說: “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三、 拓展積累 《勸學》

《一分鐘》教後反思

《一分鐘》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遊戲匯入

正式上課以前,在與學生問候以後,讓學生兩手前平舉,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請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後,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鐘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剛才我們能一動不動的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後,相信小朋友們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

四、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絡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我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重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情景劇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劇情,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學生們做遊戲時播放歌曲《時間像小馬車》,時長控制在一分鐘,激發學生興趣。另外,生字教學時充分利用課件,從帶拼音到去拼音、詞語、兒歌,一步步加強,從而是學生們生字掌握的很紮實。

不足之處

1、生字教學雖然也是讓學生們自己講解,給他們機會展示。但是仍然把的過死。又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感覺。

2、課文教學時,有些語言引導不夠,導致學生弄不明白,課堂氣氛不活躍。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7

三年級數學《分一分(一)》這節課,就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分桃子”遊戲,引出分數,在活動交流中初步瞭解分數的意義,逐步懂得分數的讀法、寫法以及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注重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樣的新課標理念。這節課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1、在活動中滲透新知識。

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以數學故事引入二分之一,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為學生在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礎上這一方面作了鋪墊。在認識分數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折一折(折不同形狀的紙),塗一塗(塗自己想表示的分數),說一說,進一步感受分數的意義,掌握了分數的讀寫。在鞏固練習中,學生充分的活動進一步感悟分數,理解分數,應用分數。

2、面向全體學生,讓孩子成為學生活動的主人。

這節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活動,學生參與面廣,()達到了百分之百動手參與,在全員參與中通過觀察、思考、領悟、理解逐步來認識分數。在認識1/2這一環節中,每一位學生都動手摺一折,塗一塗,感悟1/2,在認識分數這一環節中,全體學生又一次通過塗色和表述,瞭解2/4,3/4,4/4。在動手實踐中,每一個學生自由的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分數,並用學具把它表示出來。每一個孩子充分參與動手實踐,最大限度的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需要,最大限度的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實現了讓學生成為主人這樣的教學意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真正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在學生遇到困惑的時候及時引導和點撥。

3、強化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本節課我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孩子們都愛做遊戲,因此我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遊戲引入,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吸引他們開展學習活動。

總之,這節課實現了我的設計意圖。但是,反思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這節課有不足之處:前十分鐘課堂氣氛不活躍,師生配合不模切,我沒能及時調動起來。由這一點,我得到啟示,作為一個教師,必須不斷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更要研究學習過程,善於思考,找到教學的切入點,加強課堂的駕馭能力。數學教學活動是激發學生思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等方面的一門重要課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探索和努力,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與新課程共同進步。放牛山歌教學反思番茄太陽教學反思二下識字8教學反思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8

第五單元“認識分數”是學生關於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拓展。分數的認識與平均分的經驗分不開。其實,學生正式學習分數以前,“1/2”“1/3”等已經出現在他們的口頭語言中,只是還不曾想過要用什麼符號來表示他們。“分一分(二)”是本單元第二課時,是對分數意義認識的進一步拓展。單位1是一個整體,由許多事物組成的集合也是一個整體,分數更深層的意義是表示整體與部分相互依存的數量關係,從而運用分數可以描述現實世界的許多現象。教材創設的“試一試”的問題情境,就是要讓學生體驗到這一點;第60頁第3道思考題還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所具有的相對性,從而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分數的概念。

本節課,力圖讓每一位學生學自己身邊有用的數學,使學生富於個性特長。教師能夠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經驗和認知水平適當地調整教學程式,增減部分教學內容;能夠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慢慢去體會、去認知,時時處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分數是重要的一項數學基礎知識。教材把認識分數分為兩課時。本課的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體會分數的另一種含義,即可用分數表示由多個個體組成的整體中的一份或若干份,這種分數“整體”意義的拓展,在課堂中,我由用做題的形式來複習分一分(一)的知識要點,為本節課作鋪墊(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取其中的一份,怎麼表示。學習時我利用讓學生動手分大正方形,對情景圖進行觀察、讓他們對已知條件進行判斷等直觀手段,逐步使學生理解分數另一種意義。《分一分(二)》這節課,在活動操作中瞭解分數的“整體”意義,懂得一個個體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多個個體也能看作是一個整體。 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以課標為指導,注重體現學生的認知過程,由淺入深,體現學生自己探索和動手操作實踐過程。

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注意到了:

1、數學活動不僅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需要在自主的數學活動中理解數學,體驗數學。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首先讓學生把一個完整的大正方形成9個小正方形,體會由許多個體組成一個整體,分數可以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說一說,進一步感受分數的意義,充分發揮學生的感覺機能!

2、教學活動應面向全體,體現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和動手參與,在全員參與中通過觀察、思考、領悟、理解逐步來認識分數的意義。在動手實踐中,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通過合作學習等方式探究學習,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

3.練習新。本節課的練習設計體現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特別是相關的變式練習,對學生分數意義的建構起到催化作用。

這個環節是讓學生體會分數的相對性,課堂之前我設計一個懸念,也以此機會趁熱打鐵,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知識得到了延伸,並且讓學生很深刻的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9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重點是要求學生會認9個生字,能正確書寫8個生字,熟練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元元多睡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心中很懊悔,從而讓學生知道一分鐘的重要性,學會更加珍惜時間。

在導課時,學生提到一分鐘很重要,我應該舉幾個簡單的事例說明一下,這樣會顯得恰當些,課堂上隨時挖掘有意義的資訊是很重要。

在設計教學思路時,我認為本課的著重點是識字,應該在課堂上突出識字的教學重點。識字本來是比較枯燥的,學生接受比較被動,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生字,培養識字興趣這方面做得不夠,我先分組拼讀我會認的生字,緊接著默讀課文勾畫出生字所在的詞語,再分組讀,這時學生讀得有點亂,草草的進入到寫這個環節,如果新增看誰能再給生字組別的詞這一環節,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誰再能用詞說一句話,就給一部分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帶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興趣,很積極的去思考、發言。

在描紅寫字之前,首先讓學生說一說你能用什麼方法記住哪個字,其次在邊看邊說用手在空中寫我會寫的字的筆順和結構,最後再動筆描紅書寫。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討論識字方法,比我預想的要精彩許多,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多種方法,孩子們的思維開拓了,課堂氣氛很活潑。如果這時讓學生四人以小組交流一下方法,那課堂效果會更高。在讓學生動筆寫字之前,如果再設計一個觀察田字格生字的環節,就是讓孩子們先不要動筆去寫,而是先認真觀察生字的結構和佔格位置,並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錯。經過觀察交流,學生在動筆去寫的時候就能夠做到心中有數,下筆沉穩,寫得就有效果。

在朗讀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本文中一分鐘具體指什麼?”這個提問應變換方式,應該這樣說,在本文中元元幹什麼事情用了一分鐘,這樣學生一口就能回答出,效果要好一點。給學生的問題很關鍵,一定多思考符合學生的思維。

學習了本課,讓學生知道珍惜時間的重要性,一分鐘時間可以幹很多事情,

同學們幹任何事情都不能因小失大。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10

一分鐘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主要區別就在於幹什麼事情了。《一分鐘》這篇課文用元元的一件事情淺顯的給孩子講述了時間的重要性。內容淺顯易懂,我該如何下手教授呢?課堂效率該如何體現?

針對我們班的孩子,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在寫字和朗讀。

精彩的匯入,為課堂加分。藉助趙老師的設計,我也拿和數學老師吵架這件事作為開篇,從疑惑和擔心的眼神中,看出來孩子的興趣被激發了,再讓他們自己讀課文,孩子們自讀課文的興趣比以往濃厚了,他們迫不及待地開啟課本,有模有樣地朗讀起來。這樣順其自然第一課時,我採用以讀代講、隨文識字的方式。在反覆讀中去識字理解詞語。應該是頭次嘗試這樣做的問題吧,孩子們後面的反應不是在我預料之中。這篇課文孩子們沒有預習,匯入後便進行兩遍的自由讀,藉助拼音寶寶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檢測時,活潑的孩子們躍躍欲試,都要展現自己,點名起來讀,其他的孩子傾聽習慣的缺失給整堂課減了不少分,起來讀的孩子聲音小,其他孩子聽不見,聽不見他就在那嘀咕,課堂紀律維持了再維持,好學生勉強讀通句子,當點出重點句子反覆讀,小組讀、師生配合讀時,卻一直讀不整齊,重點的兩個語氣沒讀出。看來,反覆重視習慣的養成是首位,而且我必須還要把識字放在首要位置,給孩子一個階梯,逐級學習,讓孩子建立自信,洪亮的聲音展示自我。

全套模仿名師的課堂是不明智的選擇,不能在這樣碰一鼻子灰了,老碰壁是個問題。備課的同時備學生,摸清孩子的水平,設計符合孩子的設計,這是我趕快要解決的問題。

《分一分一》教學反思11

這篇文章非常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學生讀著課文,感覺寫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夥伴,很自然就入情入境了。在揭示課題時,老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一道算式1=20,引起學生的疑問——"1"怎麼會等於"20"呢從而匯入課文的學習。

文章的寫作很有特色,如當元元被紅燈攔住了去路和眼巴巴地看著公共汽車開走時,他都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但他在等車的時候,在趕到學校已經遲到的時候,課文並沒有把元元的語言呈現出來,而是留出了空白,留出了給學生馳騁想象的空間。於是我們就可以在這些地方進行補白,學生可以模仿課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平時的積累進行創作。學生的回答往往很精彩,如"元元決定走到學去,他一邊走,一邊說:'要是早一分鐘就不用步行去上學了!'";"元元非常後悔,想:要是早一分鐘就不會遲到20分鐘了"。這時學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課前提出的1=20。

然後再讓學生統計一分鐘能寫幾個字,能讀幾個字等活動,明白1分鐘的非凡作用;還可以找來類似的資料,讓學生懂得"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