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推薦】說課稿範文彙編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說課稿範文彙編七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

《林黛玉進賈府》是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第三冊的一篇重要講讀課。本單元是小說單元,是文學作品閱讀欣賞能力訓練序列中的訓練閱讀欣賞小說的能力重點篇目。構成本單元的三篇講讀課文和一篇選讀課文,兼及古今中外。本課屬於中國古典小說,擬重點說明兩點:①閱讀我國古代小說的意義和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激發學習興趣。②《林黛玉進賈府》重在研討環境、人物表現藝術。

〔二〕教學目標

我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A、知識教育點

1、 結合課文閱讀使學生了解《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和它的思想性、藝術性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從分析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的不同性格,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3.理解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B、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通過揣摩人物語言、動作及細節描寫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形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習慣和知識遷移地能力。

C、德育滲透點

正確理解《紅樓夢》的思想內涵,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認識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沒落,理解賈寶玉追求個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刻畫人物的寫法。

[教學難點]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二、說教法及依據

1、拓展知識,構建愉快教學法

國外有一種較先進的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主要特點是從學科特點出發,通過新穎的教學形式,以創 設充滿活力的教學過程為目標,讓學生在愉悅的心境狀態中,實現認知與情感、理性與非理性的統一。 小說單元教學時,遵循教學方法亦要改革的指導思想,摒棄傳統的“念 經式”的教學模式,吸收國外“愉快教學法”的長處,教法求活,視野當闊為重點。

2、直觀展示法:

第一紅樓夢人物眾多,錯綜複雜,搞清楚人物之間的關係對於把握人物性格徵有著重要意義。第二,賈府建築的規模即黛玉進賈府的路線是引導學生讀小說的主要線索,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人物關係和賈府建築製作成圖片,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把握小說內容。

3、研究性學習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現、創新”等,在授課中我嘗試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而具體到本文的三個課時中,體現在自尋資料上和人物性格分析上,分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學生通過看電視片段、預習、自主探究。結合老師簡介的《紅樓夢》的基本情節,領會其內涵。

第二步:合作探究。方法是分小組討論,課堂交流,通過討論交流,互相探討解答,在老師的點撥下,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

4、仿寫法

“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要設計“仿寫法”:即將小說裡學到的人物描寫方法用在小作文練習中,即對熟悉的人物進行描寫,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說學法:

在當今資訊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聖陶先生也說“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這也符合新標準指出的,必須轉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重視自學指導。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教師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師生共創,設立情境。為了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聯想,還可以藉助音樂、圖片等形式,提供與新課題有關條件,創造適當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並創造共同研討的氛圍,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養成他們對於優秀文學作品細細品讀的習慣。

四、概說教學程式

本課題共設三課時,本說課內容徹重第三課時。簡介第三課時前的內容。

課前預習:課前組織學生利用課件的“影視欣賞”觀看《紅樓夢》的錄影片斷《林黛玉進賈府》。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1.單元閱讀導言。

2.介紹《紅樓夢》和曹雪芹。

3、前五回內容介紹: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

1.組織課堂研討:賈府與別家有何不同?

2.明確作者怎樣寫賈府這一典型環境及其作用。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師生共同討論課文出現人物形象重點是王熙鳳、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性格。

2.學習古代小說中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言:作品中的人物是圍繞黛玉進賈府這一中心事件,通過黛玉的見聞來描寫的。黛玉進府按照封建貴族家庭的禮規,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長輩,同輩姊妹也都要見見面。作者選擇這個機會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場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作者安排人物出場與環境描寫交錯進行,詳略得體,虛實兼用。詳寫的人物有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我們與學生一起來欣賞。

二、人物形象賞析

可用師生共同討論及教師點評的方法指導學生賞析人物。

(一)林黛玉

1.找出描寫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提示: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層次地刻畫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態風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方法:把眾人眼裡的黛玉、王熙鳳眼裡的黛玉、寶玉眼裡的黛玉,三處描寫放在一起,加以比較。

①眾人眼裡的黛玉:“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教師點評:只作初步勾畫。眾人關心的是黛玉的身體,注意點是體質的病弱和不足。

②王熙鳳眼裡的黛玉:“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教師點評:描寫進了一層,突出黛玉容貌的標緻和氣派的不凡。鳳姐見多識廣,見過世面,“真有這樣標緻人物,出自鳳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筆看”(脂硯齋批語)。王熙鳳的話說得那麼中聽,得體,不僅投合賈母的心意,說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點明瞭黛玉的風流態度和言談舉止的不俗。

③寶玉眼裡的黛玉:“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病如西子勝三分。”

教師點評:經過兩處鋪墊,第三處借寶玉之眼濃墨重彩地描寫黛玉。五個對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工筆細描,細緻地表現了黛玉無與倫比的姿容、神韻和風采,繪出了一幅精美的風流俊逸的病美人圖。這一形象只有寶玉的眼睛能看出來,其他任何人都是無法發現的。

小結:三處描寫多角度、有層次地展現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態風度,寫意和工筆兩種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2.思考:黛玉進賈府,為什麼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

引導學生找出黛玉進賈府後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練習點評。

歸納:①賈母一見黛玉,疼愛得了不得,“一把摟入懷中大哭”,並不計較禮節,可是待眾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還是補行了拜見的禮節。見了迎春姐妹三個,也“忙起身迎上來見禮”。

②聽到後院有笑聲,聽到“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心裡覺得那人“放誕無禮”,只是不說,見了面還是“連忙起身接見”,稱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說:“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開玩笑,自己可隨便不得,待明白過來,“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③回刑夫人話時的語言、動作。賈赦沒出來見面,只是讓人回話,因為回的是大舅舅的話,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恭肅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飯,黛玉笑著推辭:“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 表明了對邢夫人的尊敬與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顧全大局的禮節,說明他待人處事是處處留心的。

④還有兩次讓座的描寫。連一個位子,黛玉也處處小心,無論在王夫人處,還是在賈母后院吃飯,黛玉都十分推讓。表現她非常細心,絕不輕易從事。

⑤“黛玉見了這裡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飯後漱口,跟著漱口,吃茶,跟著吃茶。表現她細心,在意。

⑥黛玉回答賈母(語言描寫):“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

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當寶玉問她可曾讀書時,黛玉只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可見黛玉已經意識到先前實話實說有不謙之嫌,馬上留意改口。黛玉的言談舉止,表明其教養非同一般。

小結:對黛玉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處處表現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謹小慎微的態度,表現她“寄人籬下”的心境。黛玉“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強的自尊心,也有很強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總結: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了一個美貌多情、體弱多病、心態複雜、知書達理、有教養、為人處處小心謹慎的少女形象。

ァ。ǘ)賈寶玉

提示:寶玉的出場,作者在渲染氛圍、佈局上,下了相當的功夫。在第二回就曾介紹了這位生得“更奇”的公子。

方法:學生找出寫寶玉的內容並練習點評。

1.出場前,用世俗觀點從側面加以勾勒。王夫人語云“孽根禍胎”“混世魔王”“甜言蜜語”“有天無日”“瘋瘋傻傻”(第10、11兩段);林黛玉訴母親曾言“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第11段)。這些側面描寫說明寶玉的所作所為是與封建的正統觀念相牴觸的,是與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個“叛逆”。

2.出場時的肖像描寫(第13段)。 角度:林黛玉觀察;描寫:“心中想著……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

分析:在林黛玉看來,寶玉分明是一個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輕公子,不但看不出有什麼憊懶與懵懂,而且眼熟親切。

3.《西江月》的兩首詞,這兩首詞是塑造寶玉形象的基本構圖。

角度:作者插入描述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時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該詞作用:其一,作者假託封建衛道者的口吻,對寶玉的似嘲實贊,巧妙地歌頌了寶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說為寶玉安排的悲劇結局。其二,作者用“說反話”的手法,讚賞寶玉對封建主義採取的玩世不恭的態度,歌頌他不向世俗屈服,勇於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擺脫“世務”“文章”而不可得的苦悶心情的表現;他的“傻”“狂”,是專制壓迫和禁錮的結果,是他在痛苦中尋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於失望和迷惘的一種精神狀態。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觀念批判賈寶玉,而實際上卻是賈寶玉叛逆性格的寫照,不願受封建傳統的束縛,厭棄功名利祿的`追求;只求獨立不羈,個性解放。不順從封建統治者對他的要求,不安於他們所規定的本分。二詞用似貶實褒、寓褒於貶、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賈寶玉的思想性格。

4、出場以後的語言行動描寫:(14段)

作者一是採用浪漫主義手法寫她與黛玉的心靈相通;二是極力表現寶玉的驕橫不羈。

賈寶玉是封建貴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對封建束縛、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視世俗、卓然獨立的種種表現,是他反抗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精神的體現。

(三)王熙鳳 (從人物出場描寫入手,研究描寫人物的方法) (重點分析)

提示:王熙鳳的出場安排在黛玉已和賈府諸女眷都見過面、都在場的情境裡,便於多方面地表現她的性格。

方法:學生歸納王熙鳳出場描寫並練習點評。

1.出場描寫,“未寫其形,先使聞聲”。她一出場,立即引起黛玉的特殊感覺,再用他人的恭肅嚴整加以反襯,張張狂狂的形象顯得格外鮮明突出,表現她的潑辣,又說明賈母對她的寵愛。

2.肖像描寫,寫出了一個貴族少婦的形象。寫服飾,先概括通體的形象,再作鋪張的描寫,從頭飾、裙飾和服裝三方面,極力鋪陳集珠寶於一身的妝扮,顯示她的華貴、得勢,也暗示她的貪婪、俗氣。寫容貌,細緻入微,出神入化。三角眼,吊梢眉,美麗的容貌隱藏著刁鑽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覺察到她雖春風滿面,討人喜歡,可隱含著可怕的威勢,極有心機,極善做作。

3.在賈母面前誇黛玉,乃傳神之筆。她說話新鮮、得體、動人,字字句句都討賈母歡心。問這問那,關懷備至,善於奉承,隨機應變。

4.回王夫人話:充分表現了她果斷能幹的才能與善於機變逢迎的本領(這正是她贏得歡心,成為掌權人的原因)

王熙鳳的人物形象:王熙鳳是一個精明能幹、慣於玩弄權術的人。其為人刁鑽狡黠、善於阿諛奉承、見風駛舵、笑裡藏刀。她誇黛玉標緻,嘆黛玉命苦,對黛玉關懷備至,一切都忖度著賈母的心思行事,一切為了討得賈母的歡心。她善解人意、巧於逢迎、乖巧機靈的性格和在賈府的實權地位都表現出來了。

總結:中國古代小說和戲劇都十分重視人物第一次登場亮相,通過外貌描寫初步顯示人物性格特點,給人初次但卻不易忘懷的印象。課文寫王熙鳳登場亮相效果極佳,這是因為作者選擇了適當場合、適當的時機,把握住人物的地位、身份、性格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附:板書設計

寫出場:先聲奪人,性格潑辣

畫肖像:美麗的外表,刁鑽的本性

王熙鳳{ 見黛玉:察言觀色,看風使舵

回王夫人:果斷能幹,受寵專權

要{ 出場前的側面描寫:叛逆者、蔑視世俗,卓然獨立

人 賈寶玉{ 出場後的肖像描寫: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物 二首《西江月》:(正文反作法)封建叛逆者

林黛玉{ 態度與心境:寄人籬下,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外貌、神情、風韻:美麗多情,體弱多病

佈置作業:

1.從下列命題中任選一個,寫一段文字。要求:寫一個人;安排適當的場合讓人物登場亮相,通過外貌描寫初步顯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

①我的老師②我的同學③我的親屬④我的鄰居2、課外閱讀《紅樓夢》。

說課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1、樂曲簡析:《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在垓下決戰,漢軍的劉邦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項羽的楚軍這個歷史故事。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樂曲欣賞《十面埋伏》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第十冊的欣賞曲目。《大綱》要求音樂教育要突出民族音樂藝術的地位,而《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曲目,因此在教材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該冊第四課中,學生已學習過民族樂器中的彈撥樂器組,認識了包括琵琶在內的幾件彈撥樂器的知識,在第七課又出現了琵琶獨奏曲的欣賞,很明顯地顯示出承接的作用。

3、教學目標:《大綱》指出:“欣賞教學要培養學生感受音樂,欣賞音樂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節奏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根據這個要求並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以下學習目標:

① 能感受樂曲《十面埋伏》描繪古戰場上的壯烈情景。

② 懂得用樂曲的速度、力度、節奏等要素去欣賞《十面埋伏》

③ 會用“埋伏”“小戰”“大戰”為標題進行創作

其中目標1、2為普通目標,要求全體學生達標;目標3為提高目標,只要求部分優生達標。

4、教學重點:《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套武曲,篇幅較大。根據欣賞課中精賞與泛聽結合的教學原則,本課重點欣賞“埋伏”“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三個重要樂段。

5、教學難點:根據速度、力度、節奏等要素去欣賞樂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樂曲表現的內容是本課的難點。

二、 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一書指出:在選擇教法時,教學所要完成的任務和要達到的目標是首先考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選擇了以下教法:

1、情景創設法:義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經常到山間海邊觀賞風光,清泉與波濤會使他產生許多靈感和創作慾望。這就是情景發揮的作用。樂曲《十面埋伏》是展示古戰場上鐵馬金戈的戰鬥場面,這些場面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如果讓學生去感受一些陌生的東西,容易產生隔膜,難以調動學習的主動性。針對這樣的存在問題,我為學生創設情景。具體的做法在下文有詳細的說明。

⒉主題輔助欣賞:樂曲的主題是音樂的精華,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欣賞教學中,教師彈奏或播放音樂的主題讓學生聆聽並熟悉,對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有很大的作用。

⒊分段欣賞法:樂曲《十面埋伏》是一首情節性很強的作品。對於這一作品我採用了分段欣賞法,按樂曲的順序逐段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欣賞,使學生能掌握每段的音樂特點和表現的內容。

三、 說學法指導

《音樂教學法》指出:“欣賞教學要儘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用下面的方法進行欣賞:

1、指導節奏律動輔助欣賞:兒童有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特點,如果欣賞課只是單純的聽就顯得單調,難以奏效。因此我引導學生將身體的各種感官都充分調動起來,用身體的節奏律動去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在三個重點樂段的欣賞時就運用了這一方法,不但有利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其他的音樂感覺。

2、指導自由想象:藝術是沒有定格的,尤其是音樂的欣賞,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因此我提倡自由想象。例如在欣賞一段音樂,它是表現什麼的?讓學生大膽地想,想到什麼說什麼,並敢於發表不同於一般的獨特見解。這樣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四、 說教學程式

我認為目標教學法對實施素質教育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因此本課使用了目標教學法的四個環節:前提測評、認定目標、導學達標、達標測評來進行教學設計。

前提測評:

⒈下面樂器哪些屬於彈撥樂器

⒉聽辯哪段音樂是琵琶演奏的用多媒體出示測評題目。讓學生溫故而知新,

為導學達標做好準備。

認定目標:

⒈能感受樂曲《十面埋伏》描繪古戰場上的.壯烈情景。

⒉懂得用樂曲的速度、力度、節奏等要素去欣賞《十面埋伏》

⒊會用“埋伏”“小戰”“大戰”為標題進行創作。教師藉助講臺設計、大螢幕演示和講故事引導學生進入樂曲的情景。然後在學生閱覽課本並提出問題後教師小結時自然地匯出學習目標。既讓學生進入欣賞情景又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

導學達標:

初次全曲欣賞要求:根據課本中的提示進行,並初步感受樂曲表現古戰場的壯烈情景。欣賞後小組討論在播發樂曲時,大螢幕只出現古戰場的靜止畫面。這次的欣賞讓學生初次感性去認識樂曲,目的是培養感受音樂和獨立欣賞的能力。

分段欣賞:

⑴泛聽1—5樂段

⑵欣賞“埋伏”① 播放主題句讓學生用“啦”模唱② 用兩種不同的力度、速度模唱主題句讓學生分辨哪種能更好地表現“埋伏”

⑶欣賞“小戰”“大戰”① 播發“小戰”“大戰”的視訊讓學生先簡單瞭解古戰。② 播發“小戰”“大戰”中最有代表性的樂句,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哪一段是表現“小戰”,哪一段是表現“大戰”。再讓學生對比:哪一段的力度更強?哪一段的節奏更緊湊?聽後討論,教師小結。

⑷將“埋伏”“小戰”“大戰”三個重點樂段用大螢幕演示一次讓學生欣賞。

⑸根據樂曲填空(見附表)

⑹用“埋伏”“小戰”“大戰”為標題進行音樂創作。

⑴泛聽這一部分採用音樂主題輔助欣賞和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的方法進行。⑵欣賞“埋伏”時,通過播發音樂主題讓學生聽並且模唱,使學生熟悉該段的音樂主題。然後用兩種不同的速度、力度模唱該主題(其中一種是樂曲的原速度和力度)讓學生通過分辨感受該段的力度和速度。

⑶①學生對古戰不瞭解,因此在欣賞前先讓學生看“小戰”“大戰”的視訊來了解古戰。②讓學生通過對比來分辨“小戰”和“大戰”。學生已初步瞭解古戰,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用這個方法引導學生根據力度和節奏去欣賞音樂。

⑷指導學生通過模仿琵琶演奏的動作,用身體的節奏律動去感受音樂。

⑸該表是以上分段欣賞的小結。

⑹要求用拍手、拍腿、跺腳打節奏為創作手段,運用適當的速度和力度進行。

⒋再次全曲欣賞要求將剛才理解和想象的重現一次。鼓勵大膽發表見解,獎勵有創新的同學。

達標測評:

⒈請同學根據樂曲編一個故事。(導學達標中〈根據樂曲內容填空〉〈用標題進行創作〉都是達標測評的內容。要求將剛才分段欣賞時理解的和想象的用口頭表達出來。力求語言簡練。

說課稿 篇3

一、說設計意圖:

《指南》語言領域明確指出: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

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

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動物對話特別適合小班的嬰幼兒學習,尤其

故事中都是生動有趣的小動物。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誰咬了我的

大餅》。

二、說活動目標:

《指南》中要求能聽懂日常會話,並能完整表述,結合小班幼兒

的認知特點,我設計瞭如下目標: 1.試從牙齒的形狀來猜測是誰咬了大餅。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句表述:“xx,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三、說活動準備:

我抓注小班幼兒對直觀圖片感興趣的特點做了如下準備:

據故事內容來設計製作PPT課件;製作小動物圖片;一張大餅圖片。

四、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法:ppt ,我運用了直觀法;引導幼兒說出是誰咬了大餅

時,我運用了討論法。

說學法:幼兒在觀看課件及在分析是誰咬了大餅時主要用了觀察

法。

五、說活動流程:

基於以上活動目標,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我設計瞭如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買了一樣東西,寶寶們看!

師:圓圓的,黃黃的,上面還灑著香香的芝麻呢,這是什麼呀?

幼:大餅。

師:誰吃過大餅的?大餅的味道是什麼樣的呢?

幼:甜甜的、鹹鹹的..

(二).結合圖片,以“牙印”為線索,理解故事內容。

師:恩,看來你們都吃過大餅。今天這個大餅是它做的,(出示PPT)

誰做的啊?

幼:小豬。

師:恩,小豬做了一個圓圓的大餅。噓..它累了,躺在大餅上睡著了。

等他醒來的時候,發生什麼事情了?(出示PPT)

幼:被人咬了一口/被人吃掉了

師:小豬想,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它去問周圍的朋友,幼兒認一認小動物。 它周圍就住著這些小動物哦,你認為是誰咬了它的大餅呢?

師:小豬和你們的想法一樣,它也不確定,它要去問個明白。

(三).觀看PPT,通過對比動物牙印描述不同動物的牙印特徵。在比較同時,引導 兒說出句型:“xx,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四)、通過板書,再次說出不同動物的牙印特徵,從而確認“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中班語言《秋天的顏色》說課稿

(一)說設計意圖:

《指南》明確提出: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如:提供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和閱讀。兒童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在秋景迷人的季節裡,幼兒能運用自己的感官發現秋天是多彩多姿的,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散文詩《秋天的顏色》。

(二)說活動目標

《指南》中說: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利用現實生活中真實事物的顏色,讓幼兒親身體驗、感受到秋天的多樣性,設計瞭如下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2、知道秋天是美麗多彩的。

(三)說活動準備

為了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1、收集製作小草、楓葉、菊花、松樹、大地的小圖片和紅、黃、白、綠、彩色的小圖片。2、提供散文詩磁帶。3、準備幼兒用書。

(四)說活動教法

幼兒獲得知識總是從已有經驗進行轉移的。因此,我們在學習這篇散文詩時,主要採用了討論法,聯絡法、遊戲法。

1、討論法:為了調動幼兒的參與性,積極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討論法是必不可少的。

2、聯絡法:圖片聯絡實際,讓幼兒把已有經驗與事物圖片進行聯絡,這是對幼兒已有經驗更好的體現。

3、遊戲法:遊戲法是萬法之首,遊戲更是孩子們所喜歡的。讓實物圖片與顏色圖片想匹配,才能達到幼兒理解、鞏固的目的。

(五)說學法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感官參與活動。通過動口、動腦積極參與,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是積極主動學習的。

(六)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由淺入深,從具體到形象的,我將活動設計 成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兒通過直觀的看和聽,教師啟發式的運用圖片,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第二部分:給孩子一定的圖片參考,讓孩子學習仿編句子。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環節:提問匯入:秋天是什麼顏色的?讓幼兒進討論。目的是讓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顏色和事物,並進行必要的聯絡。

第二環節:欣賞散文詩,目的是讓幼兒對文章有了解。

第三環節:根據散文內容進行提問,目的是讓幼兒初步理解散文內容。第四環節:教師一邊朗讀散文,一邊演示教具,讓幼兒從視覺上直觀地接觸到散文內容。

第五環節:欣賞錄音,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

設計提問:小草、楓葉、菊花、松樹、大地是怎樣說的?

討論:為什麼小草說秋天是黃色的?楓葉說秋天是紅的?松樹說秋天是綠的?大地說秋天是絢麗多彩的?

第六環節:幼兒跟錄音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目的,感受散文詩的意境。

大班繪本《老鼠娶新娘》說課稿

一、設計思路:

《指南》語言領域明確提出: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如:提供一定數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畫書。《老鼠娶新娘》這個故事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畫面具有濃郁的“中國風”,且其中的童謠朗朗上口,因此,

說課稿 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10個需要認識的生詞,正確學會書寫13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3、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課文中每個細節所表現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4、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個性化的閱讀理解。

二、教學重點:

通過文章細節體會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三、教學難點:

進行個性化閱讀理解,能結合實際談談對信任的認識。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7課《桃林那間小木屋》。

1、板書課題。

2、初讀課文,解決字詞。師:翻開書第85頁,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開始吧!

(二)檢查字音字義,理解課文大意

1、認識生詞

師:當你們走進小木屋的時候,老師也悄悄地跟隨著你們,把這篇課文的生詞出示在前面。(開火車讀)

Ppt:外婆、箭頭、柵欄、擱著、跳躍歡吠、沁人心脾、饞涎欲滴、樸實、純潔、究竟。

饞涎欲滴:誰能說說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預設:學生:說“涎”意思。

師:“涎”:口水。饞涎欲滴:饞得口水快要流下來了。

預設:學生不說。

師:哪個字不太理解?看這個字“涎”,誰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如果沒人說,就到課文中找,聯絡上下文)連起來就是:饞得口水就快要流下來了。

PPT:鑽進桃林,只見茂盛的桃樹上結滿了桃子,一股沁人心脾的果香使人饞涎欲滴。

小結:看來,用之前學過的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的方法和今天新學的抓住詞中的關鍵字的方法,都有助於理解詞義。

“究竟”:文中有一句話用到了這個詞,快找一找。

學生彙報。

Ppt:“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總看見一塊立在公路邊用大紅漆寫在黃色板上的告示:桃子——自摘——3千米。真有趣,這次我決定去看個究竟。”

師:什麼真有趣,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呢?

生:告示牌。

師:貼告示板。看,這黃底紅字的告示牌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這個特別的告示牌引起了作者的好奇,接下來發生了什麼,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的什麼內容?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學生:作者去外婆家路上,看到一塊特別的告示牌引起好奇,跟隨著紅箭頭指引來到桃林摘桃子,在桃林感受到了信任與信任與被信任人喜悅的故事。

預設1:生回答不出來:教師結合起因經過結果提示。說不出信任和被信任,提示文章最後一句話。

預設2:學生自己回答。師:你真棒!能夠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品味信任與喜悅

1、分自然段讀文、畫出信任句子

師:文中哪些細節描寫使我們感受到了信任呢?從這位同學開始,開火車,每位學生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用“____”畫出體現桃林主人信任客人的句子,最好能寫一些你的感受。

師:這幾位同學的朗讀彷彿把我們帶入桃林中,和作者一起經歷這次愉快的摘桃子的過程,其他同學,你們找到桃林主人信任客人的句子嗎?

以四個人為一小組交流一下,待會小組派代表彙報。

3、小組彙報信任的句子。

超連結課件:

A、“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總看見一塊立在公路邊用大紅漆寫在黃色板上的告示:桃子——自摘——3千米。真有趣,這次我決定去看個究竟。”

師:說說怎麼看出桃林主人對顧客的信任了?

生1:從自摘看出來的。

生2: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總看見一塊立在公路邊用大紅漆寫在黃色板上的告示。

(抓住“總”字型會,“自摘”體會到主人對我們的信任。客人可以毫不費力地找到桃園,是源於園主的周到的服務,這種周到的服務,又讓顧客產生對桃園主人的信任。)

板書:信任

B、總之,每當轉個彎,眼看就要失去方向時,紅箭頭就又出現了。

生:朗讀、談感受。

師:看,桃林主人多細心啊!他為顧客想的多周到,讓來桃林的人,都能找到這裡!他是真誠的歡迎顧客呢!主人細緻的作法讓我們感受到了信任!還從哪感受到了信任?快讓我們跟著紅箭頭指引的方向,去看個究竟吧!

C、“屋前有一張木桌,桌上擱著幾隻竹籃,籃子下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道: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5元,請自己摘,然後把錢放在箱子裡。祝您愉快!”

師:這裡和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

學生彙報。

大螢幕出示句子:

A、“朋友,歡迎你。每籃桃子5元錢,請自己摘,然後把錢放在箱子裡。祝您愉快!”

B、每籃桃子5元錢,請自己摘,然後把錢放在箱子裡。

引導學生比一比,哪個句子好?好在哪裡?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導朗讀。

師:簡簡單單的幾句話,沒有虛偽客套的話語,有的是真誠的歡迎;沒有對商品的誇耀,有的是誠懇的祝福;沒有反反覆覆的叮嚀與祝福,有的是完完全全的相信啊!

課件出示:“朋友,歡迎你。每籃桃子5元錢,請自己摘,然後把錢放在箱子裡。祝您愉快!”

朋友,歡迎您——(學生跟讀)

師:啊!桃林主人收費的方式可真有趣啊!如果你是採摘的客人,看到這張字條,心情怎麼樣?用文中的詞形容是:喜悅。

板書:喜悅

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呢?讓我們一起去看個究竟吧!

D、“那兩條狗看著我,在我身邊走來走去。我似乎明白了什麼,就對那兩條狗大聲說:“喂,小傢伙們,你們願意帶我去桃林嗎?”狗在我身邊跳躍歡吠,然後撒腿向前跑去。顯然,它們是在為我領路呢。”

生:朗讀、談感受。

師讀:那條狗看kn著我。

生:正讀音。

師:和有區別嗎?

生:有區別,看錶示看著,監督。看:看見。

小結:看來同一個字,讀音不同,表示的含義也不相同。

師:在通往桃林的路上誰在引路啊?原來小狗是導購員啊!桃園裡沒有人,只有小動物在代替主人招呼客人,這是為什麼?

生:體現主人充分相信每一位客人,這種舉動讓人感到充滿溫曖的人情味。

師:讓我們帶著桃林主人的信任,跟隨小狗導購員一起去摘桃子吧!

E、“鑽進桃林,只見茂盛的桃樹上結滿了桃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饞涎欲滴。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樹跑去,把熟了的`桃子一個一個地摘進籃子。不一會兒,籃子裡便裝滿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提著沉甸甸的籃子跟著小狗們往回走。”

學生談感受。

師:桃林主人栽種的桃子多好啊!每位顧客都能滿載而歸!這精心並富有誠意的準備,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也想為桃林主人留下一張紙條,請幫我想想,我會對桃林主人說些什麼?

生1:桃林主人我真想見你一面啊!

生2:你的桃子這麼好我還會帶朋友來的!

師:你也要把這份被信任的喜悅傳遞給別人是嗎。桃林主人不僅對我們很信任,對每一位顧客都很信任呢!我們每個人都將這份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傳遞下去!

生3:我來這裡摘桃子很高興!

師:是啊!主人精心的準備贏得了顧客的滿意!

師:一片迷人的桃林,一位未曾謀面的主人,一間古樸的小木屋,一張令人溫暖愉悅的紙條,都是那麼令人留戀,我不願離去。

師:桃林主人只對我這一位客人信任嗎?(隨機)

預設:學生如果自己找到提前說:

F、我還沒上車,又有一輛車朝這兒駛來。“你住這兒嗎?”開車人問道。

“不,你看看桌上的字條就明白了。”我發動了汽車,回頭看看,見那個人正提著籃子,跟著蹦蹦跳跳的小狗朝桃林走去。

學生談信任

師:桃林主人師只對我信任嗎?如果去掉這兩個自然段好不好?

生:不好……

師:從這兩個自然段我們可以感受到桃林主人不僅對我信任,對來這裡的每一位客人都很信任,而來過這片桃林的人,也會將這份信任傳遞下去!

師:如果去掉這兩個自然段好不好?

生:不好……

師:從這兩個自然段我們可以感受到桃林主人不僅對我信任,對來這裡的每一位客人都很信任,而來過這片桃林的人,也會將這份信任傳遞下去!

看來不僅小木屋的外觀樸實、純潔,小木屋主人的品質也是樸實、純潔的!

就讓我們帶著深深的不捨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總結:信任與被信任是一種感受,但這桃林主人通過他的做法,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這信任帶給人的喜悅!

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我的老師》是人教版國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魏巍回憶了兒童時代生活在老師身邊的幾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的熱愛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師美好的心靈。作者是用童心來回憶往事的,在敘事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動、感人。在它的前面有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都德的《最後一課》,後面有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還有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它位居正中,與整個單元融為一體。第一單元是反映家庭生活的,第二單元則由家庭走向學校,從國內到國外,從私塾到大學,學生的眼界在逐漸地開闊,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體現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七年級第一冊的教學任務是要求學生認識語文與生活的關係,著重培養一般的吸收和表達能力。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本單元的幾篇課文所談到的老師,對兒童都起到了終生的影響作用,他們不但學識淵博、為人正直,而且愛憎分明,對真善美執著地追求。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為體現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這一特點,我把本文的學習目標定為:

1.體會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培養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良好品德。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

3.詞句的揣摩。學習重點確定為: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培養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良好品德。難點為: 理解、揣摩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的理念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以學定教的原則,特制定如下教學與學習的方法:

1、 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當今課堂教學一股清新的活水,能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命。採用情境教學,可以較好地扣住教材特點,落實教材因素和學生因素,強化訓練目標,引誘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 朗讀感受法

《我的老師》作者用兒童純真的心理回憶和蔡老師接觸過程的七件小事,有強烈的親和力。學習中,指導學生多朗讀,運用齊讀,精讀、默讀等閱讀方法,讓學生與課文進行多次接觸,心靈融入濃濃的親師之中,感悟那深摯的師生之情。

3、 質疑探究法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看到成功的記錄,這種成就感促使學生可持續性地發展。

4、 討論分析法

這既是個體的學習,又是團體的學習。討論是一種雙向或多向的活動,當中體現了個體的思維,又有思維的碰撞、磨合、吸納,是合作學習的體現。

三、教材處理

學習本課用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指導朗讀,學生質疑探究。第二課時,學生討論明確看法。兩個課時的內容可以穿進行,具體操作要視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定。

四、 說教學程式

1、 匯入 新課。

有人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像蠟燭,照亮了學生前進的道路。”“老師是人梯,載著學生攀登科學的高峰。”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從國小一年級起,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師教過你們?在諸多老師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終身難忘的呢?我想,在每個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難忘的老師。如果把他寫下來,一定令人動情、感人至深的吧!誰來說一說呢?(讓學生踴躍發言)好,今天,我們學習的也是一篇關於老師的文章,著名作家魏巍所寫的回憶他的國小老師蔡芸芝先生的《我的老師》。

這裡運用的是“情境教學法”關鍵是教師必須要進行情境誘導,使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進而主動學習,實現目標。因為相類人物能喚起學生無限豐富的聯想。這裡讓七年級的新生回憶他們剛離別不久的國小老師,口頭描述老師的形象和事蹟,學生們絕對有興致侃侃而談,話語當中也會飽含記憶猶新的深情。此時此刻,再順勢而發,引導學生進入第二個環節。

2、朗讀感知

①聽課文錄音(感受課文流露的真情,同時給每個自然段標序號並給生字注音)

②師生共同朗讀課文(與學生共同感知,因為教師也是學習的參予者。朗讀前提醒學生注意用兒童的口吻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感情基調。)

3、概括課文的大意(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題;默讀過程有什麼疑難的問題或感觸很深的想法記錄下來。

學生有可能提到以下問題:

①蔡老師是位女教師,為什麼要把她稱為先生呢?

②課文第一部分寫蔡老師在“我”的記憶裡總的印象是什麼?“溫柔”和“美麗”分別從什麼方面寫的?

③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哪幾件詳寫?哪幾件略寫?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它的次序可以打亂嗎?(這是最重要的問題,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來了解文章的思路、脈絡、感情線索等問題,還可以讓學生複述“夢裡尋師”一事,充分感受學生對老師的摯愛之情)

④“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全文都用第三人稱“她”,這裡為什麼改用第二人稱?這樣一篇文章的人稱前後不一致可以嗎?

⑤“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地回答。”加點的兩個詞能否互換?為什麼?

⑥“什麼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改為“我很想再見到我的蔡老師。”有沒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⑦一般說來,小孩子都盼望著假期的到來,為什麼說“至於暑假,對於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麼漫長”?

⑧“在一個孩子的眼裡,他的老師是多麼慈愛,多麼公平,多麼偉大的人啊!”為什麼說是“在一個孩子的眼裡”?

⑨在看老師寫字這一件事中,“不由得圍了上去”、“默默地看”、“連握筆的姿勢都急於模仿”等語句表現了我們對老師的怎樣的感情?(老師對孩子的影響)

⑩本文著重寫的是蔡老師愛學生,還是蔡老師令“我”難忘,你的看法呢?(引出本文的主旨: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

對於這些問題,可以用遞紙條的方式交給老師,老師把它集中、歸納,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利用實物投影交給學生討論,遇上爭議較大的問題,老師再給予引導明確。在討論第③題時,④⑤⑥⑦⑧⑨⑩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滲透進去,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本課的學習目標得以實現,學習重點和難點也能得到突破。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得到情感的薰陶。最後再讓學生談感受、談收穫,以及課後寫一篇關於老師的回憶性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這個環節當中,老師扮演的是一個主持人的角色。

五、說板書設計

老師假裝發怒

老師教我們跳舞

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略寫老師愛學生

蔡老師老師教我們讀詩

溫柔美麗我們看老師寫學生愛老師

老師排除小糾紛

我夢裡尋師

感情線索:回憶、依戀、思念蔡老師

這樣的板書重點突出,讓人一目瞭然。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所以我們的教材從第二冊就安排了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獨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

因此,根據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技能目標)

2、理解詞義句意,並能寫出《望洞庭》一詩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慧目標)

3、感悟詩歌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情感目標)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掌握方法”,“欣賞意境”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展的餘地。

【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遊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略)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4、引出課題: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動聽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5、多媒體出示詩和音樂,師範讀。

設計意圖: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

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為學生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洞庭湖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路等途徑獲得資訊。

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樑,為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為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臺。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洞庭湖的圖片等。通過圖片展示洞庭湖的迷人風光,並配以和諧的音樂,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對洞庭湖的瞭解,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學生置身於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對具體情境的體驗、領悟更深,認知和情感發展更協調。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多個學生讀,正音齊讀。(設計意圖:讀通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自由讀,做到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詞。

4、交流彙報,相機教學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合,潭面無風鏡未磨”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晚上。相和:相互和諧。潭面:洞庭湖面鏡未磨:沒有磨拭的鏡子。句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輝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濛濛的湖面就像沒有經過磨拭的鏡子,迷迷濛濛。師:詩中把什麼比作什麼?師:誰能美美的把這兩句詩讀好呢?指名多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指導吟誦

(設計意圖:四年級的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這樣可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採用“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二)教學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遙望:遠望。(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題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指君山,水指洞庭湖。句意: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在銀盤裡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設定情境: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常見的大盤子,但它使用白銀做成的,銀光閃閃,隨後老師說:“我在盤中放上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你看到了嗎?這是你有什麼感覺?”睜開眼睛把你想象的與書上的插圖比一比,像嗎?這裡,詩人把月夜下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把什麼比作什麼?(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君山比作青螺)

師:這麼美好的意境,誰能把它讀出來?指名朗讀,指導吟誦。(設計意圖:朗讀有助於幫助學生積累詞彙句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讓學生從中受到審美教育。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為了使學生對古詩有更為具體的直觀感受,設定了一個想象的情境,情境的實質是人為優化了的環境,是促使兒童能動地活動其中的環境。這種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氛圍,與兒童的情感、心理會發生共鳴而契合。它所關注的是兒童內心的自由、愉悅、釋放、本真,追求的是兒童在課堂中的快樂生活。並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通過一讀再讀,讓學生在讀中自悟,切實體會到這個比喻的精妙,並且在讀中培養語感。)

三、朗讀悟情

讓學生連貫詩意,描繪意境。洞庭山水美,而這首詩寫得更美,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配樂指導吟誦。(設計意圖: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並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琅琅上口,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

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麼美,語句這麼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彙報,教師點撥。

3.改變形式,反覆誦讀。並配以優美和諧的古樂,更有韻味了。

四、延伸拓展

同學們讀得真好,我們都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這樣的美景又引來了一位大詩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懷,寫下了《望洞庭贈張丞相》,課後同學們可以自學一下。(設計意圖:結合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的情感體驗的程度,通過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機延伸,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延伸,引領其向更遠更廣闊的境界提升,拓寬學生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積累更多的語言資料。)

五、總結

同學們,洞庭湖風光無限,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

六、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想象《望洞庭》一詩描繪的景色,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望洞庭說課稿的全部內容,此分享對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非常有幫助,小編祝教師朋友們工作順利!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學內容。

《地球信箱》是湘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裡的第一課。它是一篇散文詩,作者通過新穎大膽的想象,把地球比做一個大信箱,把自然景物當做人來寫,大自然的奧祕成為書信的內容,最後寫“我”深受啟發,也加入了寫信的行列,表達了“我”希望探曉祕密,改造大自然的願望,抒發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文章想象大膽有趣,層次清楚,段落分明,語言簡練優美,有利於對學生進行語感的培養和情感的薰陶。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本課,認識生字10個,掌握部分詞語

2、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1、培養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並逐步學會通過合作學習解決疑難問題。

2、通過閱讀地球信箱的信件,感受大自然的美。

【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說教學難點:

瞭解擬人句的表達方法,體會語言美。體會總起句的好處。

五、說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說教法:引導、點撥。

七、說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八、說教學課時: 兩課時

九、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我首先就開門見山地引入課題,讓學生對課題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他們的問題來引入課文的初讀階段。

2、讓學生帶讀,從而發現課文裡面一些易讀錯的字,好及時糾正過來。接下來,學習生字,

辨析生字及多音字。認讀課文重點字詞。理解個別詞語,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3、讓學生再分組朗讀課文,並思考問題:課文開頭總的寫地球是______,盛滿了無數愛的信件。

然後,作者具體寫了地球信箱中的____封信,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 _____ 、 _____ 。

最後作者想加入寫信的'行列,寫給那些被我們遺忘的夥伴: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通過學生交流回答問題,把課文內容就梳理了一遍。讓學生把握了課文的大致內容。同時讓學生加強了讀的訓練,把握了重點。

再繼續提問,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讓學生繼續質疑,並讓學生

交流。

4、最後讓學生再默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進行小結。 第二課時

1、 我首先提問學生:課文裡寫到了哪些愛的信件,等學生回答後,我就說:老師最喜歡“落葉”這封信,誰來讀讀?從而引入第二自然段的學習。

2、 然後就重點具體分析兩個擬人句的用法,並說明自己就是喜歡這種擬人的手法,讓我們覺得樹葉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多麼可愛,多麼親切,然後讓學生讀讀,加深印象。課件出示下讀,印象更加深刻。同時為下面的自學作好鋪墊。

3、 接下來,讓學生帶著問題分組讀3-5自然段,學生交流問題“這幾封信都是誰寫給誰的?”

然後在課件的幫助下,不僅解決問題,更直觀地讓學生弄懂了課文內容?然後繼續解決第二個問題:你喜歡哪封信,為什麼?達到訓練學生說話能力的目的。

4、 然後,讓學生觀察2-5自然段的寫法,瞭解總起句的作用。

5、 在學習第六自然段時,重點比較了反問句和陳述句的用法,在讓學生說“汙河、荒山、沙漠、灰濛濛的雲天讓他們想到了什麼?引出一段話,再次強調擬人的修辭手法”

6、 然後點到作者的心願,達到情感目標。

7、 最後再讓學生動手寫信,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