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說課稿2.65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1

一、設計意圖

1.教材分析:職業在生活中是到處可見的,與我們有著緊密的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因此職業這個內容可以選擇的活動內容很多,如:勤勞的人們、各種各樣的職業等等,今天我選擇了大班社會活動《長大了幹什麼》,主要通過交流、操作、表達的方法來了解生活中的職業。

2.教育價值:這個活動具有豐富的教育價值,孩子常常會在他人面前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什麼職業,這時教師可以抓住教育契機,為幼兒組織專門的活動,讓幼兒深入瞭解爸爸媽媽的職業,從而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要幹什麼。活動中幼兒結合已有的經驗來講述大人的職業,可以促進幼兒的表達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

3.年齡判斷:本次活動需要充分的前期準備,需要豐富的經驗,大班幼兒的豐富經驗正好為本次活動提供了保障。而且活動中需要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理想職業,大班幼兒的繪畫能力逐漸形成,為本次活動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將活動放在大班開展。

二、教育目標

根據所選內容,也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精神的引領之下,我從情感、態度、認知、能力、技能五大方面制定了一下三維目標:

1.瞭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職業,並表達自己的理想職業。

(知識目標:重點,教師引導幼兒講述大人的職業,激發幼兒的表達慾望;也幫助幼兒回顧已有經驗,為下面的環節做鋪墊。在這裡教師還提供了錄影,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體地位,因此錄影的播放能夠很好的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懂得要努力學習,嚮往美好的生活,喜歡各種職業。

(能力、情感目標: 難點,幼兒對於各種職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都瞭解到自己長大後的理想職業,但是幼兒缺乏要“懂得努力學習,嚮往美好生活”的意識,所以在每一個環節後教師都有簡單的小結,通過小結來幫助幼兒梳理知識,讓幼兒懂得努力學習,才會有美好的生活的意識。

三、教學準備

我遵循實效性、簡約性、重複利用的理念,準備了一下材料:

1.課前初步瞭解大人的職業及工作內容。

2.瞭解社會上其他職業。

(活動前瞭解各類職業是做前期準備,在師幼交流中幼兒可以運用已有經驗並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各類職業。)

3.筆、白紙。(是為了讓幼兒運用繪畫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理想職業,為下面的介紹自己的理想職業做鋪墊。)

4.大人介紹自己職業的錄影。(充分的材料可以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慾望及表達慾望。)

四、教學過程

每個活動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的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本次活動的分為四部分來完成。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師:你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嗎?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呢?

(活動前以提問的方式來引題可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另外,我相信大班幼兒有豐富的經驗,他們都知道自己爸爸媽媽的職業,但是對於各類職業是怎樣工作的,並不是所有幼兒都能瞭解的,因此通過第二環節讓幼兒深入瞭解職業的工作內容。)

(二)觀看錄影,深入瞭解各類職業內容。

1.師:你們爸爸媽媽的職業有很多種,那你們知道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嗎?

2.教師小結:你的爸爸是醫生,為病人治病;你的媽媽是老師,交給學生知識;你的爸爸是警察,可以抓住壞人,你們的爸爸媽媽真能幹。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直觀教學讓幼兒深入瞭解職業。這裡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自己組織語言來進行表達;能力較弱幼兒需要教師通過小結的方式來幫助其瞭解。)

(三)繪畫理想職業,嚮往美好生活。

1.同伴交流、師幼交流、集體交流。

(利用多種形式的交流,幫助幼兒明確目的,引導幼兒繪畫自己理想中的職業。)

2.幼兒繪畫理想職業,教師巡迴指導。(關注個體差異,幫助能力較弱幼兒。)

3.作品展示,再次交流理想。

(作品的展示可以激發幼兒的自豪感,在幼兒講述中可以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裡教師會選擇特別的職業,請這些幼兒進行介紹。)

4.教師小結。

(當幼兒介紹完自己理想的職業後,教師引導幼兒說說怎樣才能完成理想,引導幼兒懂得要努力學習,聽大人和老師的話,做一個好孩子,學習更多的本領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擁有自己的理想職業。)

(四)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理想職業張貼在區域角中,可以讓幼兒在區角活動時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職業,從而促進幼兒的交流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幼兒懂得要好好學習,嚮往美好的生活。

五、結束部分

1.效果預測:通過這樣的設計,我相信基本能完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幼兒一定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得到發展。

2.亮點介紹:活動中我充分以幼兒為主體,而且從談話匯入,激發興趣——觀看錄影,深入瞭解各類職業內容——繪畫理想職業,嚮往美好生活——活動延伸四大環節來開展活動,其環節清晰、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能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2

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大班禮儀教學活動《爭做文明小市民》,下面,我將從設計思路,教學準備,教育方法,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的理解和認識。

一、說設計思路:

文明禮儀是展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現,更是衡量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綜合水平的重要標尺。《幼兒園工作綱要》明確指出,我們要擴充套件幼兒對社會生活環境的認識;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為了促進幼兒學習文明禮儀,增強自身素質,做一個文明小市民,我將通過適當的語言引導,遊戲競賽,繪畫表現等方式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其符合目的性的發展,所以設計了這節禮儀活動課《爭做文明小市民》。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點,對活動起導向作用。《綱要》社會領域提出:教師教學目標要以社會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因此,我認為,在整個活動中要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整個活動中起一個引導和支援的作用,和孩子們一起活動,一起感受,下面我將從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提出本次活動的目標。

(1)情感上: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力上: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認知上:提高對社會公德的判辨能力,萌發做文明市民的美好願望。

(4)重難點:根據目標,把如何做一個文明的小市民設為重點。我把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萌發做文明市民的美好願望設為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結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地制宜的選擇材料,我做了一下兩方面的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水彩筆,白紙,對錯牌,記錄板,小紅花。這些都是為了更直觀的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活動過程。

知識的準備:幼兒對我們生活的城市有一定的瞭解,對有一些禮儀也有一定的認識。

四、 說教法,學法:

《綱要》中強調,幼兒是中心,整個教育活動要以幼兒的學習興趣特點,尤其是幼兒已有經驗來進行,在活動中教師要作為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來參與整個活動,根據本班的幼兒特點,我分別運用了提問法,直觀演示法,遊戲競賽法。

(1)說教法

1、提問法:教師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提問幼兒,並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我的提問並不需要單一的答案,而是改成開放式的提問如:"你覺得家鄉美嗎?哪裡美?看完視訊後你有什麼感受?等類似開放式的問話,這樣,既可以啟發幼兒的思維能力,也能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多給予他們說的空間。

2、課件演示法:配合談話,把視訊呈示給幼兒,來表現家鄉的美麗,既激發了幼兒的觀察力,又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多給予他們看的空間。

3、遊戲競賽法:遊戲應該是我們幼兒園的主要活動,結合大班的特點,我設計了遊戲競賽環節,不僅能增加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多給他們玩的空間。

(2)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以幼兒為主題,圍繞主題,突出重點,抓準難點,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全面發展,也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遊戲競賽法,練習法。

1、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談話,可以發展幼兒的思維,傾聽能,口語表達能力。

2、遊戲競賽法:陶行知老先生曾經說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正是體現了綱要的精神。具體遊戲是根據手上的對錯牌判斷圖片中人的行為正確與否。

3、練習法:這裡指的是繪畫表現,以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已有的知識、觀念,並培養相應的技能技巧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說活動過程:

活動中圍繞目標,動靜交替,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的過程:

(一) 談話,匯入活動。

需要過渡, 提問:我們的家鄉叫什麼名字?你們覺得家鄉美嗎?哪裡美?(這樣直接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二) 觀看視訊,啟發幼兒說出感想。

1、教師播放視訊,幼兒欣賞。

2、提問:片中有哪些景點,你還知道哪些景點?看完視訊後你有什麼感想?

3、教師小結城市的美景。(讓孩子直觀欣賞,初步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 觀察本地市民行為圖片,引導幼兒分辨是非。

1、提問:看了視訊,圖片,我和你們一樣,都覺得我們生活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那你們知道為什麼會越來越美嗎?

2、過渡語:城市的美麗和我們每一個都分不開,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熱愛這座城市,愛護我們的環境衛生,做一個文明的好市民,才能使我們生活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

平時,我見過不少這裡的市民,我把他們的行為拍了下來,請你們來當評判員,看看他們做的對不對?

3、展示ppt,幼兒討論,分組,並進行分組舉牌比賽。

4、總結出文明市民的標準。(守法,講衛生,愛護公物,舉止文明,幫助他人,健康生活···)(通過分組遊戲競賽的方式,對社會公德有一定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並總結出爭當文明市民的標準。)

(四) 學做一名好市民。

1、討論:如何做爭當文明小市民。

2、那我們把剛才說的畫下來,貼到我們的作業欄,提醒別人也要做文明的市民!(孩子們把自己所想的在紙上表現出來,對之前的活動有一個鞏固,也有一定的拓展。)

六、說活動的評價和反思

本此活動,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發展特點來設計的。活動中的亮點就是:我遵循了《綱要》中"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原則和精神,滿足了孩子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當然,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社會公德也不是一節課可以學會的,這需要我們老師,家長,整個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希望教師多設計這樣的活動課程,讓每個孩子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我的本領》選自山東省編教材大班主題《我就是我》中的次主題二《能幹的我》。通過前面的學習,孩子們對自己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但大班的幼兒即將升入國小,幼兒園與與國小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幫助孩子在深入的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本領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遊戲激將法,不僅說出自己也說出漫畫人物的特徵及本領,也清楚認識自己的本領,建立自信心,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現自己的本領。

二、幼兒分析

幼兒期是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樹立自信心,是大班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目標。

三、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懂得學習本領需要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成功。

2、能力目標:能大方自信的說出自己的外貌特點,展示自己的本領,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標:感受在學習本領時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和鼓勵,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大膽自信的表達自己的外貌特點,展現自己的本領

難點:感受在學習本領時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和鼓勵,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在活動之前我做了以下準備。

瞭解每位幼兒的本領,並請幼兒準備才藝展示。視訊、音樂、攝像裝置等。

六、教法學法

本次活動我將運用電教法、直觀法、遊戲法的教法以及觀察法、提問法的學法來引導孩子完成活動目標。

七、活動過程

接下來我見根據我的教學過程詳細地介紹我是如何運用這種教學法,來引導孩子們解決重難點,完成活動目標的。

1、匯入部分

採用遊戲激趣法,引導幼兒說出漫畫人物的外形特點及他們的本領。

2、基本部分

採用交流展示法和讚賞激勵法,引導幼兒大方、自信的說出自己的外貌特徵、展示自己的本領,感受自己很棒,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1)採用小遊戲"快樂大搜索",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外貌特徵。

(2)鼓勵幼兒自信的說出自己的本領。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本領。

3、採用觀察分析法和設疑提問法,通過觀看《鷹爸爸和小鷹》的動畫視訊,引導幼兒懂得學習本領需要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成功,同時也離不開周圍人對自己的幫助、支援和鼓勵。

(1)分三段播放動畫視訊。

第一段重點提問:小鷹為什麼要學飛?它學會飛了嗎?為什麼?

第二段重點提問:鷹爸爸對小鷹做了什麼?為什麼要把小鷹推下去?爸爸把小鷹推下去,發生了什麼事?

第三段重點提問:這次小鷹為什麼會飛了?

這次小鷹為什麼能勇敢的跳下去?

(2)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學習本領時是怎樣克服困難的,得到過誰的幫助和鼓勵。

4、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謝之情。

(1)觀看錄影,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媽媽在學本領中對自己的期望。

(2)鼓勵幼兒充滿自信、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並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謝之情,鼓勵幼兒學好本領,樹立自信!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4

一、活動設計

此教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幼兒無論在園或在家,無時無刻都會和同伴發生聯絡。但到了大班,我發現幼兒之間矛盾逐漸增多,這是由於大班幼兒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見,在一起時很容易發生衝突甚至攻擊性現象。所以針對我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主要以幼兒的情感、認知、接受能力為前提。

活動難點

側重幼兒自由結伴講述部分。初步學習人際交往技能,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通過小組討論,集體評價,遊戲活動等使幼兒的分類經驗得到整理,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參加集體活動,瞭解同伴的含義,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2、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樂意與同伴交往。

3、體驗與同伴共同交往、生活的樂趣。

三、 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6張呈半圓形擺放的桌子。

2、物質準備:幼兒自帶一至兩樣食品,多媒體動畫。

3、經驗準備:事先和幼兒一起回憶與同伴交往的經驗。

四、活動過程

1.幼兒齊搬桌子,按老師要求和同伴一起佈置環境:

①.分小組分任務。

②.和同伴一起搬桌子,放教具。

2.共同討論:

①.你剛才和誰合作?為什麼和他合作?

②.你知道和你合作的人你叫他什麼嗎?

③.什麼叫同伴?

④.那自己和同伴有什麼區別?關係又是怎樣的?

⑤.什麼樣的人能稱為同伴?

3.自由結伴講述:

①.我的同伴是誰?

②.我們怎樣成為同伴的?

③.我們在一起發生的一件有趣或記憶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4.個別講述:

“我的同伴”,教師總結。

5.觀看多媒體動畫:

評議這樣的同伴對不對?好不好?為什麼?(放一些小片段,有幼兒互助、合作、分享的事,也有不合作、分享的片段。)

6.遊戲體驗:

遊戲:找朋友。由於我們班幼兒平時音樂活動中教師都很注重幼兒找朋友邊唱邊表演。所以此次活動教師邊彈奏各種教過的歌,請幼兒起立找同伴一起邊唱邊表演。

7.延伸活動:

共同品嚐幼兒帶來的食品,可相互交換分享,在輕鬆的環境中結束活動。

五、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綱要》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瞭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在《春夏秋冬》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已積累了一些有關四季的生活經驗,知道各個季節植物、動物及人們生活的一些變化。同時幼兒也初步瞭解四季輪換給人們帶來的感受以及體會季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魔法奶奶的電話》這一故事。以魔法電話引起幼兒聯絡生活經驗積極聯想、表達的願望,在感知四季基本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其四季輪換的順序。每個幼兒對四季的感受和想法是不同的,為孩子們提供這樣一個集體交流活動,可以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美,進一步引起幼兒四季都喜愛的情感。

二、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活動的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大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增強,認識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並且具有一定的傾聽能力和表演的慾望。根據教材分析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點和輪換的順序。

2、 能清楚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四季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3、 在仔細傾聽的基礎上,用語言和記錄表達自己喜歡季節的理由。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點。難點為:用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做好充分的準備是活動成功的開始。幼兒的學習過程是運用已有經驗,通過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不斷構建新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因此,我為孩子們做了以下準備:

1、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PPT。

2、幼兒收集的有明顯的春夏秋冬的季節特徵的圖片。

3、春夏秋冬大轉盤、幼兒前期積累的有關四季的經驗。

四、教法和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本次活動中,我除了用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外,還採用了多媒體演示法、情景教學法、嘗試操作法、遊戲法等方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感受故事意境優美的同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體現活動多元化的整合。

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教師要始終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主要學法有:多通道參與法、情感體驗法、交流討論法、動手操作法、觀察記錄法等等。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感官的參與,促進幼兒對社會活動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五、活動過程:

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使幼兒在活動中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在玩中學,學中玩。我把本次活動分為三部分:開始部分(談話匯入,激發興趣);基本部分(欣賞故事,自由表述);結束部分(展示作品,評價活動).

下面我為各位老師具體闡述一下

一、開始部分: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經驗回顧:

1、師:一年有哪幾個季節?如果請你用一種顏色來表示一個季節,你會用哪種顏色?為什麼?

《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創設這樣的環境,需要教師多提開放性的問題,儘量一問多答,充分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大膽猜想,說出不同的見解。(引領孩子們投入活動的關鍵是激發他們的興趣,活動一開始通過簡單的提問,引發幼兒對老師提出問題的關注和興趣,鞏固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提升,同時也能照顧個別語言表達較弱的幼兒,使他們也有主動發言的機會。)

2、在幼兒自由交流討論後,教師小結。

二、基本部分:欣賞故事,自由表述

1、播放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PPT,請幼兒邊看邊帶著問題去思考“魔法電話有幾個按鍵?能撥通誰的電話?故事中提到了三個小朋友,他們分別要打電話給誰?”

“一年四季中可不可以少掉一個季節?如果缺少一個季節會怎樣?”

2、幼兒討論

(這個環節為幼兒提供課件,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與同伴、老師交流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的經驗是零碎的,因此,在自由討論後,通過教師小結對幼兒獲取的經驗進行加工整理。)

3、再次欣賞故事,“ 如果是你,你會撥電話給誰?為什麼?”

鼓勵幼兒選擇要撥打的季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環節讓幼兒再次欣賞故事,通過看看,聽聽,說說,運用多種感官通道參與活動,學習故事。理解了四季輪換的順序和每個季節的主要特徵。)

4、幼兒操作,自由表述

1)、幼兒尋找自己帶來的季節圖片,向老師或者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圖片及喜歡的理由(使用句式“我喜歡......季,因為……” )

2)、請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圖片貼在春夏秋冬四季大轉盤相應的位置上。(這個環節給幼兒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樂意參與講述,在活動中動手操作,體驗到活動的樂趣,而且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同伴間的交往能力。)

三、結束部分:展示作品,評價活動

“你最喜歡哪個季節,能把你最喜歡的季節畫出來嗎?”幼兒操作,展示作品,和同伴共同欣賞。(每個幼兒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教師及時而又鼓勵性的評價,使幼兒不僅體會到遊戲的快樂,更多的可以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四、延伸活動

將大轉盤放在語言區,讓幼兒找找喜歡的季節,說說喜歡的季節的特徵。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我是好幫手》是主題“冬季幻想曲”中社會領域的內容。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動手參與家務的意識較弱,而這些不經意的小事正是我們的教育契機,因此安排了這樣的學習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我給幼兒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機會,提供大量的動手實踐的機會,這也是社會活動的根本所在。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不僅滿足了平時想做而不能做到的願望,同時在操作過程中不斷感知、不斷調整、不斷總結經驗,最終獲得成功。當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會充滿自豪感,會加倍珍惜。

我將本次的活動目標定為:

1、給幼兒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

2、在操作的過程中能不斷感知,不斷調整,不斷地總結經驗,最終獲得成功;

3、在勞動中體驗到快樂,充滿自豪感,知道珍惜勞動成果。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做以下準備:

1、幼兒做家務事的各種圖片。

2、積木、衣服、碎紙條及垃圾袋裝在大簍子裡。

3、活動前通過調查知道一些幼兒的“特殊”技能,並約好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表演。

4、教學掛圖。

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難點是:能認真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知道愛惜勞動成果。

二、說教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採用情景教學、觀察、討論及操作等多種方法,通過故事的形式匯入,給幼兒創造喜愛做事的情景,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從而學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動過程:

故事匯入,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勤勞的小姑》,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

二、讓幼兒說說,在生活中會幫助大人做哪些事。

師:在家裡,你是像小姑一樣,還是像大姑一樣呢?

師:那你們會做哪些事情呢?

師:結合掛圖,幼兒回答。

師:教師依據回答逐一指出掛圖上的相應圖片。

師:除了圖上講的這些,你還會做哪些事情呢?

師:請約好的那幾位幼兒進行表演,比如擦皮鞋、晾衣服等。

二、“家務事小能手”大比拼。

師:你們會做的事情可真多,現在我們進行一個比賽,看誰是做事的小能手。

師:將幼兒分成六組,每組六人,教師下令後,六人同時做三件事情。

1、將簍子裡的衣服摺好放桌子上。

2、將積木整理整齊放簍子旁。

3、將簍子裡的碎紙裝進垃圾袋裡扔出去。

師:做得又快又好的小朋友進入第二輪比賽,最後選出前三名,(在比賽間隙,教師點評幼兒好的或者不妥的地方,並且教幼兒最佳的做事方法,如折衣服時要攤平,先將袖子摺進去,最後將衣襬往上折。)

三、教育幼兒愛惜勞動成果。

師:我們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看著整齊清潔的家心裡真高興。如果有人翻亂了我們的衣服,弄髒了我們辛苦拖過的地板,你心裡會有什麼感覺?

師:小結,我們要愛惜勞動成果,不論是自己做的,還是別人做的,都要保持,生活在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裡,會讓大家覺得很舒服。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7

一、說設計意圖

今天我給大家展示的是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交通規則我知道》。此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生活。我們都知道,交通安全無比重要,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安全意識淡薄,沒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增加交通安全知識是必要的。幾次帶幼兒外出活動,儘管老師多次強調注意交通安全,可總會有幼兒在路上東張西望、追追打打。一到橫穿馬路時,很多幼兒駐足不定,不知所措。面對這些即將升入國小,但還缺乏遵守交通規則意識,也不知具體要遵守哪些交通規則的幼兒,我覺得很有必要讓幼兒瞭解、認識交通規則,萌發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提高危險防範能力,讓孩子真正地走進社會這個大家庭。這也符合新《綱要》所提到的"選擇的教育內容既貼進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誌和文字元號的興趣"。標誌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併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為此我選擇並設計了這個活動。

二、根據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社會經驗,我設計了一下幾點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及實際情況,此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嘗試瞭解各種不同的交通標誌圖,能用完整、流暢的語言正確表達它們各自的作用;

2、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得到提高;

3、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其中活動難點是解讀交通標誌圖。活動重點是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三、說活動準備

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裝置,能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為了使本次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富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交通標誌圖"的資訊圖片。

2、立體的交通標誌(停車標誌、紅綠燈、左右轉彎標誌),"十字路口"場景佈置。

3、教師事先與一位交警取得聯絡。

4、多媒體課件:

(1)喧鬧的馬路;

(2)正確的交通行為與錯誤的交通行為畫面(內容有:紅燈車停,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行人靠左走;在馬路上追車奔跑;在馬路上玩耍、拍球等;過馬路跨越護欄;行人走天橋。)

(3)配樂兒歌。

四、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活動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電教演示法:以多媒體課件再現生活情境,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活動生動活潑、直觀;

2、提示法:在活動中教師適當的提出問題,有助於幼兒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的知識和發展智力;

3、交流討論法:在活動中適當的讓交流討論,有助於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

4、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寓教育於遊戲之中。

五、說學法

整個活動,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本活動我採用了"觀察法、猜測法、講述法、遊戲體驗法"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六、說活動過程

要想使活動目標順利實現,要想活動的重難點得於突破,那就要取決於活動過程的開展。本次活動將以"遵守交通規則"為話題,以"設定懸念,觀看交通安全事故視訊"為切入點,通過"討論交流、瞭解標誌"、"交警指導、遵守交通"、"欣賞兒歌、歸納小結""模仿遊戲、體驗生活"四個主要環節,提高孩子獨立在馬路上行走的安全意識,學習保護自己。

第一環節:我以"蘭蘭的爸爸去幼兒園的路上發生了可怕的事情"設定懸念引導孩子觀看交通事故視訊,直觀地再現了生活情景,很快將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緊接著提出"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故?""馬路上為什麼要有紅綠燈?"等問題,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討論交流。通過交警解答,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形成了生生互動,師幼兒互動合作學習機制。為下環節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第二環節:解讀交通標誌圖、瞭解標誌的作用,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標誌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車輛穿梭的馬路上,除了紅綠燈這個交通標誌外,你還看見過什麼交通標誌?"引發幼兒持續探究、學習的願望。 建構主義理論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通過展示師幼共同收集的各種交通標誌圖,讓孩子在"標誌"情景中,與標誌零距離接觸。通過看、聽、找,幫助幼兒認識常用的交通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正確表達它們各自的作用。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

第三環節:交警指導、遵守交通。在這一部分,通過以交警考考幼兒的形式,引導幼兒判斷分析課件中所出示的常見的交通行為畫面,幫助幼兒瞭解哪些是正確的交通行為,哪些是不正確的交通行為,掌握正確的行走方法。活動中,交警的參與,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高漲起來,而交警及時適當的應答和肯定,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第四環節:欣賞兒歌,歸納小結。這是一個過渡環節,目的是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兒歌聲中,進一步掌握過馬路的正確方法。兒歌內容簡單,朗朗上口,句子工整、押韻,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很快就記住了過馬路的正確方法,讓孩子緊張的注意力得到暫時的蔬緩,為下一個遊戲環節作鋪墊。

第五環節:模仿遊戲、體驗生活。這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也是本次活動動靜交替原則的體現。通過上面幾個環節的學習,孩子們對常見的交通標誌及其作用有了初步的`瞭解。為了讓孩子們的知識、能力遷移到日常生活中,體現教育寓生活、遊戲之中。我組織孩子們和交警玩"過馬路"的遊戲,通過交警的指揮,交通標誌的提示,形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安全意識,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七、說延伸活動:

幼兒的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因此

1、課後教師可將交通標誌圖放入語言區,讓有興趣的幼兒繼續探索。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充分利用適當時機對幼兒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的練習和教育。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說亮點:

整個活動,有三大亮點。

第一、注重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活動當中,我整合了社會、健康、語言等領域的內容,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知識、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第二、活動設計體現了幼兒的認知特點,從設定懸念,再現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活動過程體現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動靜交替的原則。

第三、活動中我採用"請進來"的辦法,把交通警察請進課堂,給孩子們講交通知識,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活動中因為有交警的參與,幼兒學習興趣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體現了活動的開放性和真實性。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8

一說教材活動名稱:

社會《一分鐘》。

我們對孩子一日生活進行了觀察和分析,不少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有有磨蹭習慣的幼兒很多。在家中,幼兒磨蹭的行為習慣更為嚴重,特別是早晨起床讓家長很頭痛。所以來園時間晚,有30%的幼兒每次晨間桌面操作材料都玩不到。大班孩子將要升入國小,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現狀急需改變,於是,我設計組織了這個社會學習活動。

二說學情:

我們大一班的孩子大多都在6歲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孩子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男孩子多,較為活躍,也喜歡操作活動,樂於思考,大膽發言、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有了提高。雖然一部分幼兒發言韓還是比較被動,但通過操作體驗後,我想能夠表達他們的想法。

三說目標:

1、知道時間的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

2、體會一分鐘的長短,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大班幼兒逐漸開始理解時間和生活的關係,如知道每個星期那天玩大型器械,哪天開展角色遊戲。

知道幾點上學、幾點午餐,幾點放學,但是對具體的時間長短的概念是模糊的。我設計上述目標適合班

內孩子目前的年齡特點和近期教育目標相一致。同時目標具體,可操作。

四說準備:

1、故事中元元晚起床導致遲到的系列圖示。

2、一分鐘沙漏一個。

3、幼兒操作用材料:衣服、被子、繩子、圖書、剪紙材料等人手一份。

4、事先完成的幼兒早晨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點時間調查表每人一份其中物質準備是前面三項,

第一項是幫助幼兒理解元元遲到是因為浪費時間;第二項沙漏在開始和操作部分都要用到,這個教具可

以讓幼兒清晰感受到時間的長短和流逝過程,從而督促幼兒抓緊時間做事;操作材料是讓幼兒體驗時間

的長短。第三項是知識經驗準備,先讓幼兒對做具體事情需要化多少時間有個粗淺的認識,為活動中的

交流討論提供材料。

五說流程:

整個活動一共有三個環節。

一是初步感受時間運用故事《一分鐘》匯入,初步瞭解故事中的元元小朋友因為懶床一分鐘導致遲到20分鐘的結果。

二是體驗一分鐘的長短這個環節是在操作中體驗一分鐘的長短。這個環節分兩塊,先是認識一分鐘沙漏,讓幼兒靜靜地感受一分鐘時間;然後說說一分鐘可以幹多少事情,接著幼兒操作交流教師總結。

三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這一環節通過交流調查表,明白同樣做三件事,為什麼有人用的時間長,有人用的時間短。從而知

道時間不等人,學會抓緊時間做事。

六說教法、學法

教法包含:

直觀圖示法、提問法等,學法包含:操作體驗法、討論法等在第一個環節中,我運用故事匯入法初步感受時間。在講述故事後提問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元元只是在床上懶了一分鐘,最後到學校卻遲到了20分鐘?”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明確晚起床一分鐘為什麼會遲到的,我再用直觀的圖示法讓幼兒明白元元是因為浪費了時間而遲到的。

圖示為:①晚起床一分鐘→②十字路口遇紅燈耽誤時間→③沒趕上公共汽車走著上學,耽誤時間→④上課遲到20分鐘。但是,一分鐘到底是多長呢,其實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還是不清晰的。

在第二環節中我運用體驗和操作法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我提問:一分鐘到底有多長?這是時間沙漏,是一個計時工具,裡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鐘,

現在咱們就靜靜地等一分鐘,看看一分鐘到底有多長?

接著讓幼兒自由講述:一分鐘是長長地還是短的?一分鐘可以幹什麼事情?

然後向幼兒介紹準備的材料,請幼兒自選一份材料,計時操作一分鐘操作。操作後交流:我用一分鐘做了什麼事情。

老師小結:

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幹這麼多事情,我們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

第三環節中重點運用討論法交流自己的調查記錄表。首先交流調查結果:幼兒說一說自己幹完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並根據幼兒所說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大小。讓幼兒通過比較得出:做同樣的事情,用的時間越短越好。

教師總結: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樣的事情,動作慢了,就會花很長時間,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會做很多事情。

活動延伸:

開展制定作息時間表活動,強化珍惜時間的行動。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9

一、說教材: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在說課前,我想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個繪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播放視訊),相信看到這裡,大家都會有所感悟。在這個故事裡,缺角的圓一直想要尋找自己失落的一角,歷盡千辛萬苦,但是恰恰在這個過程中他感受到了生命中的快樂!終於他找到了失落的一角,彌補了自己的缺陷,但滿足於擁有,他就再也享受不到從前的快樂,所以,他終於放棄了已經擁有的“完整”,從容的繼續前進,去體會追尋的快樂!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繪本故事時,我就深深地被吸引,簡單的線條、簡單的文字讓我感受一份不簡單,那麼,它的不簡單表現在哪裡呢?人都在追求完美,但真正的完美並不存在,我們總是在一次次的追尋中不斷接近完美,而這個追尋的過程中有酸甜苦樂,我們更愜意於追尋這個過程,品嚐著其中的樂趣。《綱要》中指出,教師應當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我想對於大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讓孩子來聽一聽,讀一讀,感受一下這個故事的寓意,對他的一生都是會有幫助的。但這個故事較長,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繪本做了一些刪減,使繪本的主題更加突出、脈絡更加清晰化。

(一)說活動目標:

基於這樣的考慮,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出發,確定本次活動目標為:

1、在看看、說說、想想中,體悟故事豐富的寓意,體會“追尋的過程有得有失,只要努力,必有所獲”的道理。

2、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體驗追尋的過程,體會追尋的快樂。

(二)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的活動目標服務的,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的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根據故事內容繪製的簡筆畫圖片一套,配合故事講述時演示,能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

2、跟故事內容相匹配的輕音樂,在故事講述中,能幫助幼兒更好的置身於故事情境,更好的體會追尋中的酸甜苦樂。

3、缺角的圓和失落的角共20份,讓幼兒在實際的情景對話中,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重點、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猜測討論法、語言示範法、遊戲情感體驗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以看圖片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

猜測討論法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話的過程:(說清目的)

活動過程是實施活動的具體操作部分,是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與材料互動作用的過程,是幼兒主動建構知識,主動發展的過程。因此在活動中我充分考慮到幼兒的主體地位,自始至終將孩子放在首位,做到心中有人。總的設計思路是:繪本閱讀——情景對話——體會寓意。

第一環節是繪本閱讀,初步體會人生要有追求。

引起動機是學習活動的起點,這個起點能引發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過程能夠順利地深入進行。活動一開始,我就直接出示缺角的圓,讓幼兒看看,猜猜這是什麼?

然後配合輕音樂直接匯入到繪本閱讀的前半部分:他缺了一角,他很不快樂。於是他動身去尋找失落的一角。他因為缺了一角,不能滾得很快,所以有時侯會停下來跟小蟲說說話;有時侯聞聞花香;有時侯和甲蟲賽賽跑,一會兒他超過了甲蟲,一會兒甲蟲也超過了他,最愉快的,就是這樣的時刻。

邊講述繪本邊出示相關的圖片。我採用以下提問,讓幼兒感受缺角的圓在尋找過程中的快樂心情。

缺角的圓找到失落的一角了嗎?

那他快樂嗎?為什麼?

接著順著幼兒的回答,我繼續提問:在尋找的路上,當然也有不順心的時候,那他會遇到哪些不順心的事?引導幼兒猜測缺角的圓在尋找過程中遇到的不順心的事。

最後小結:有時候,他要忍受暴晒;有時候冰雪把他凍僵了;有時候飄洋過海;有時候翻越高山;有時候穿過沼澤和叢林。

第二環節是情景對話,與人交往,體會追尋的快樂。

新《綱要》在總則裡非常明確地重申:“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是激發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滿足幼兒身心需要。遊戲過程能激發幼兒一直以積極、輕鬆、愉快、自覺的心情主動參與活動。鑑於此,我接下來根據繪本情景設計了一個情景對話遊戲:缺角的圓和失落的一角,讓幼兒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會追尋的快樂。

我是這樣匯入的:缺角的圓碰到了這麼多不順心的事,好辛苦,那你們猜,他會放棄嗎?

缺角的圓繼續前進,走遍天涯和海角,歷經千辛萬苦。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嗨,你是我那失落的一角嗎?”“哦,太小了!”“對不起,打擾了!”偶然,又碰到了一角(出示一個大一點的角),猜猜他們會怎麼說?引導幼兒分角色進行有禮貌地對話。接下來引導全體幼兒分組找失落的一角,找到了兩個朋友坐在一起。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會追尋的快樂,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第三環節是繪本閱讀,體悟豐富寓意“在追尋的過程中有得、有失,只要努力,就好。”

教師繼續講述繪本:缺角的圓終於找到了他那失落的一角。他向前滾動,因為不再缺少什麼,所以越滾越快,從來沒有滾過這麼快。快得停不下來,不能跟小蟲說說話。也不能聞聞花香,快得蝴蝶不能在他身上落腳。“我懂了。”他想。“這裡頭有點道理。”他停了下來。輕輕地把那一角放下,從容地走開。

接著引導幼兒體會繪本豐富寓意。我是這樣設計提問的:有什麼問題需要問嗎?讓幼兒有個思考的空間,接著提問:缺角的圓走遍天涯和海角,歷經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他那失落的一角,為什麼又放棄了呢?如果你是缺角的圓,你會不會放棄?為什麼?

我們自己就像缺角的圓一樣,在尋找的過程中可能會得到很多,也可能會失去很多。知道嗎?老師也一直在努力地尋找我那失落的一角,知道老師追尋的“一角”是什麼嗎?我一直在追尋如何讓我們每一小朋友都變得很能幹,來,說說你正追尋的“一角”是什麼?有目標,真好!在追尋的路上,會有開心的事,當然也會有不順心的事發生,你準備怎麼做?不管結果怎樣,只要你努力了,你就是最棒的!

這一部分由他人到自己、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結論,並使幼兒有了行動的願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各位老師,這節課的設計還並不成熟,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我真誠地希望大家多提建議和意見,讓我們像《失落的一角》的主人公一樣,勇往直前,永不止步,享受追求的過程,尋找我們的“失落的一角”。在此我感謝所有給予我幫助的領導、同事,他們給我指點迷津,給我在追求的道路上指明瞭方向。謝謝!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一)、設計意圖:

春暖花開的季節,鳥兒又開始活躍在我們的視野裡,孩子們對它們充滿了好奇,常常問我:“老師,這是什麼鳥,它愛吃什麼?它飛的快嗎?”因此,我選擇了這個課題。我們都知道:鳥是害蟲的天敵。近些年,由於環境遭到破壞,人們的亂捕亂殺,我們周圍的鳥越來越少,至使森林和糧食遭受嚴重的蟲害。因此,保護鳥類,珍愛害蟲的天敵,成為我們當務之急。新《綱要》告訴我們,"要與社群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我認為,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鳥與人類的關係,探索不同鳥類的不同的生活習性有著一定的教育價值。這裡,我設計此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鳥和人類的關係,激發幼兒愛鳥的情感。

(二)、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依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從情感態度,能力,認知等方面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和的一面。具體的目標為:

(1)、引導幼兒觀察信鴿、啄木鳥、貓頭鷹的外形特徵、習性和本領,初步瞭解鳥和人類的關係。

(2)、通過幼兒想保護小鳥的各種辦法,在參與活動中激發幼兒愛鳥的情感。

(3)、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有愛護、關心鳥類的意識和行為。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瞭解鳥類與人類的關係。難點為尋找保護鳥類的辦法。為此,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1.知識準備:發動幼兒和家長蒐集關於鳥的資料和圖片,瞭解關於鳥的知識。2.物質準備:課件—群鳥飛舞、唱歌,啄木鳥、信鴿、貓頭鷹幾種鳥的活動習性和本領的動畫、小鳥受傷圖、環境破壞對小鳥的傷害。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觀察法:觀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經驗讓幼兒觀察探索,讓幼兒通過五官的感受來發現,探索事物的現象,獲得具體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概念。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幼兒自己收集和教師提供的不同的鳥類圖片,使幼兒與圖片互動,獲得了鳥類的知識。

3,啟發引導法:幼兒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運用適當語言,幫助幼兒來發現問題,引導幼兒解決問題。並靈活運用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得到發展。

4、演示法:通過多媒體手段,讓幼兒對小鳥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5、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中學有所獲。

6、交流討論法:交流討論中,不僅讓幼兒分享快樂,達到生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7、展示法: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本領,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

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三,說學法:

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主要有:

1,討論談話法:新《綱要》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說一說,看一看,比一比,在多通道,多感官的參與下,瞭解相關知識。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因此為了加深幼兒對鳥兒的關愛,我講述了真實感人的故事,播放了群鳥飛舞圖。

四,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層層遞進的辦法組織活動程式,具體流程為:

激發興趣,相互交流——情感體驗——討論實踐——分享快樂,情緒昇華——反饋延伸。

激發興趣,相互交流: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就直入主題讓幼兒交流自己收集的鳥類的資料,激起幼兒的興趣;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在第二個環節觀看課件,讓幼兒重點了解信鴿、啄木鳥、貓頭鷹的主要特徵、習性和本領,增長了對鳥類知識的掌握,目標(1)在這裡自然完成。

情感體驗:

接下來,利用一個真實的故事《小鳥和它的媽媽》來激發幼兒的情感體驗。指導語:老師看到過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請你們聽一聽,故事說了什麼?教師生動的講述,一定能激發幼兒的情感體驗。聽後,提出:小鳥為什麼被關起來?它的媽媽做了什麼?小鳥喜歡籠子嗎?為什麼?小鳥問什麼受傷?這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可以檢查幼兒傾聽情況,又讓幼兒更好地把自己的體驗用語言說出來。目標(2)在這裡完成。

討論實踐:

從小鳥為什麼受傷引出:瞭解鳥類面臨的災難,尋找保護鳥的方法,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首先看課件,瞭解鳥類面臨的災難。通過提問:小鳥受到了哪些危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來激發思考,讓幼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最後再看課件,瞭解更多保護鳥類的知識,激發環保意識。目的(3)在這裡完成。

分享快樂,情緒昇華:

在群鳥飛舞的畫面引領下,師生的模仿鳥兒自由飛翔將幼兒的情緒推向高潮。

反饋延伸:

為了讓幼兒學有所用,我讓他們爭當小鳥的朋友,向更多的人介紹鳥類知識,進行環保宣傳。這次的活動後,肯定還有一些值得關注和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我們將根據需要開展相關活動,同時提供各種鳥類的圖片,圖書,vcd等材料,讓幼兒繼續豐富相關的經驗,激發幼兒的愛鳥之情。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11

一、說活動教材

“綱要”中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瞭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垃圾回家”是“綠色家園”主題活動中的一個內容。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美麗的花壇旁邊有人們丟棄的果皮,隨手亂扔紙巾。這種現象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對待生活的態度。幼兒期的生活還處在他律的階段,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別人這樣做,他們也會這樣做。作為老師應該讓幼兒或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要讓幼兒明白不文明行為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周圍的環境,關注自身的生存空間,養成講衛生、愛清潔、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使他們在內化的過程中成為良好行為習慣的宣傳者、執行者,並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從中找到快樂。選擇“垃圾回家”作為教材,使幼兒瞭解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以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讓幼兒在丟棄時能做到分類投放,真正做到讓垃圾“回家”,萌發幼兒愛護生存環境的情感,從小幫助幼兒樹立環保意識。

二、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幼兒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並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訂以下活動目標:

①幫助幼兒瞭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②養成不亂丟棄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③引導幼兒願意為維護環境衛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活動重點:幫助幼兒區分垃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3、活動難點:是為環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說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教學課件、教學錄象2段(整潔和髒亂的小區環境)

2、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環境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的垃圾及相關圖片。

四、說活動流程

環節一:瞭解垃圾的來源。

採用播放錄影(整潔美麗的小區,家園又髒又亂的小區的景象),提問討論

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為什麼?垃圾從哪裡來?垃圾有什麼危害?

環節二:瞭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播放教學軟體:垃圾的分類與處理

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麼做?

環節三:送垃圾回家遊戲

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保垃圾筒內。

“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為什麼他們有不同的顏色?“可回收是什麼顏色?不可回收是什麼顏色?有害垃圾是什麼顏色?你們能將他們送回家嗎?

環節四:設計環保標誌

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環保標誌”

“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該做些什麼?”

延伸活動: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實現了空間、時間上的開放式教學,具體內容如下:

五、說活動特色

1、生活理念的教育。此次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於生活,通過垃圾引出環保,從生活中小事體現環保這件大事,以小見大,激起幼兒關注生存的環境,樹立環保意識,並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獲得了無窮樂趣,也懂得環保從身邊點滴做起這個道理。

2、先進的視聽教育手段。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音、像為一體,形象、生動展現環境汙染帶來的危害。

3、可持續發展理念。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12

各位領導、老師上午好,我說課的主題是大班社會活動:端午節。

一、說教材

1、本次活動是大班下學期端午節文化主題課程組成部分,它從身體運動角度向幼兒詮釋傳統文化。

2、在這一活動中,首先讓幼兒知道端午節這一名稱,瞭解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了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並選擇了幾張有關端午節的圖片,是為了讓幼兒更好的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如:有關屈原的傳說,進一步讓幼兒知道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以艾草驅毒避蟲的習俗;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3、結合以上原因,本次活動從情感與社會性、知識文化、運動素質與運動技能三個角度設定以下目標:體驗團隊協作的樂趣,形成初步的競爭意識;加深對端午節文化的認識;鍛鍊腿部力量,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4、在活動準備上,考慮到活動要與幼兒原有經驗相聯絡以及支援活動順利展開的需要,做以下準備: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來歷與習俗的圖片;音樂《眾人划槳開大船》;場地佈置——佈置好河流,標誌好起點和終點。

二、說教法

1、整個活動以集體教學為主,輔之以分組指導。主要考慮到集體教學在講解和示範基本動作要求以及佈置活動任務方面的方便、省時。分組指導則因為不同小組

幼兒在能力、經驗、需要存在差異,因此希望通過分組指導促進每組幼兒最大化參與運動。

2、具體來說,在活動匯入階段,通過提問法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時間,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活動匯入方式,關注的是幼兒學習動機的激發;在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階段,通過圖示法與講授法交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在幼兒學划龍舟階段,通過講授法與示範法交代賽龍舟的基本玩法,運用講授法與示範法是希望從言語和動作方面讓幼兒明白賽龍舟的基本規則與任務。

三、說學法

1、為了更有效完成活動的目標,並顧體驗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及大班幼兒的學習心理特點,本活動主要強調幼兒的

2、具體說來,在活動匯入階段,幼兒通過觀察、回答問題、講述的方式,符合教學的主體性原則;在學習划龍舟階段,幼兒以小組合作了解遊戲規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扮演觀察者和交流者的角色,給予幼兒自由活動的機會。競賽遊戲階段,幼兒通過參與競賽,體現《綱要》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的要求。

四、說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環節,主要流程為:活動匯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學划龍舟——賽龍舟——回顧端午節的時間、來歷與習俗。

第一環節:活動匯入

幼兒坐成半圓,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是農曆幾月幾日嗎?

第二環節: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先出示屈原的圖片,讓孩子瞭解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再出示粽子、艾葉、賽龍舟的圖片,讓孩子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第三環節:學划龍舟

十四名幼兒分成兩組,由幼兒自由分組。教師帶領一組幼兒示範、講解划龍舟的基本規則和動作要求,使幼兒既知道遊戲的基本玩法,又可以在此基礎上將時間與精力放在划龍舟的技能技巧上。

第四環節:賽龍舟

此階段運用了前一階段習得的動作技能,同時通過比賽增加遊戲的樂趣,確保幼兒最大化參與運動。

第五環節:回顧端午節的時間、來歷與習俗

幼兒坐成半圓,教師帶領幼兒回顧知識點並進行活動總結。 我的說課反思到此結束!謝謝!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13

活動來源

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於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願望。正逢目前的主題活動《規則與標誌》,產生了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活動:“安全標誌”。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誌和文字元號的興趣”。標誌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併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安全、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誌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誌符號,通過遊戲方式輕鬆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目標分析

本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誌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對安全標誌進行分類,瞭解禁止標誌、警告標誌和指令標誌的基本特徵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則意識,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能結合自己經驗創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誌。對目標的分析:

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於孩子的發展。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基於此認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在以上《安全標誌》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於力圖通過強調社會規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培養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誌,按照標誌的要求來規範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建立“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社會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於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一其中,同時指向於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l過程分析總述:整個教學過程、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鐘。

基本流程:以“棋”導題→標誌分類思考→小組按要求重點討論一類標誌→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並掌握標誌特徵、名稱、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製作標誌讓學習內容生活化→玩“棋”結題

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個體操作、分組遊戲等

教學重點: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能根據標誌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瞭解安全標誌的符號、名稱和意義。初步感知三類不同標誌的特徵與含義。

教學難點:一類標誌的規範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如:指令標誌、警告標誌、禁止標誌等。

整個活動過程首尾呼應,環環相扣,教學思路清晰明確,上一環節是下一環節的感知基礎,下一環節是上一環節的鞏固提高。我通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並在此過程中致力於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並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

分述:第一環節為活動的起始部分(大約需要2分鐘)。我以“棋”的有關問題性情景,匯出學習內容:安全標誌。

在活動的開始我設計了大部分幼兒都接觸過的

“棋類”問題引出一張嵌有各類安全標誌的棋盤,繼而通過“要想下這盤安全標誌棋,首先要認識棋盤上的一些安全標誌”為要求,提出今天學習的任務,這樣就能讓幼兒很有興趣的進入學習活動。

第二環節為活動的主要部分(大約需要25分鐘)。這部分含量較大,分量較重,是解決教學重點、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部分,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出示12個安全標誌,讓幼兒先思考,如果請你把這些標誌分成三類,你想怎麼分?之後一組小朋友操作分類,感知三類標誌的色彩、形狀及圖案等特徵,初步建立類概念,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層:採用小組討論方式,圍繞四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

(1)這些標誌有什麼特徵?

(2)在哪裡見到過這些標誌?

(3)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4)你能不能說出這些標誌的名稱?請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各選擇一類標誌進行研究、討論、相互交談。這個層面的安排主要是啟發幼兒聯絡生活經驗進行回憶,並藉助於孩子社會見識資源及能力發展差異來實施“生生互動”型學習。

第三層:本過程採用組間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集體性學習,分別由三組選派1

至多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向小朋友介紹自己小組探究的把類標誌的符號及圖案所表示的含義、標誌名稱、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間,我一是隨機地結合幼兒交流程序穿插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如:當心火災(應怎麼辦?)、當心觸電標誌(應該怎麼做?)、必須戴安全帽(在哪兒見過?)、必須戴防護手套(什麼地方,什麼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兒通過生活經驗圖景在幼兒腦海中的再現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安全標誌。二是引導幼兒去尋找發現一類標誌的共同特徵,即顏色、圖案、符號、形狀等,學習並記憶一類標誌的規範名稱並初步理解一類標誌的概念如:這類藍色圓形,圖案是白色的標誌,都是指令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它們叫做指令標誌。這些黃色的、黑色三角形邊框,圖案為黑色的標誌,都是提醒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這一類警告人們的標誌叫警告標誌。這類紅色圓環、中間有一斜槓,底色為白色,圖案為黑色的標誌,都是禁止我們做的事情的標誌,那這一類禁止的標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禁止標誌。禁止標誌上的事情都是我們千萬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勢利導的進行社會規則及安全意識的教育,通過問與答適時地讓幼兒明確:安全標誌規範著人們的行為,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應該怎樣去做。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安全標誌上規定的去做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我們大家才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個層面主要用來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第一及第二個活動目標,我認為應在這個層面的教學中體現如何把握《綱要》中所提出的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理念,為此我在幼兒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作為一個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第四層:採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驗,聯絡周圍生活中的人、事、物,嘗試設計並製作一些安全標誌。在幼兒設計製作標誌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能力弱的可以繼續完成他的設計活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誌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則是把這個“包”推給了能力強的幼兒,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綱要.藝術》)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

這個層面也是完成活動的第三個目標的主要手段。

第三環節為活動的結束部分(大約需要5分鐘)採用遊戲法讓幼兒分組玩“安全標誌棋”,對所學的安全標誌的內容進行鞏固性練習。簡單介紹玩棋的規則、方法後,要求幼兒5人一組自行結合分成四組,推選小組裁判並分成黑白兩隊開始下棋,這環節的一安排,主要引導幼兒通過“玩中學、玩中記”,複習鞏固本課所學的安全標誌的知識,並與起始部分相前後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1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社會活動《我們不擁擠》。我將從一、教材分析;二、目標定位;三、活動準備;四、教學法運用及教學流程,五、活動延伸來展開今天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綱要》中指出,社會活動要“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從事幼教工作幾年以來,一直聽到教育界“注重以幼兒為本”“注重個性發展”的聲音,同事之間也經常會為“放養好”還是“圈養好”爭論不休,我在實踐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在教育過程中,如何把握自主與秩序的度?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大班孩子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也會說“謙讓”“輪流”“一個接一個”“要有秩序”之類的詞語,但在具體情況中,自我中心意識的本能還是會讓他們不自覺地做出一些爭搶、擁擠的行為。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課《

我們不擁擠》。本次的教育教學活動,就是結合幼兒平時的生活經驗來開展的,從而進一步體現《指南》中提出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

二、目標定位

基於以上的分析,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維度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在問題情境中充分感知“秩序”的重要性。

2、合作探索瓶中取球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聯絡生活實際,增強規則意識,自覺維護秩序生活的美好。

根據活動目標和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我把重點定位於:在問題情境中充分感知“秩序”的重要性。難點:合作探索瓶中取球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完成活動目標服務的,幼兒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獲得發展,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幼兒能力、興趣和需要相適應。因此,我作了如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平時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常見擁擠的情景,為活動積累相關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倒計時器,投影儀

擁擠的情景,有序的情景,警報聲。

四、教學法運用及教學流程

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我採用由易到難,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環節:一、首次比賽:分析失敗的原因;二、再次比賽:構建取球的規則;三、第三次比賽:體驗規則的重要;四、聯絡生活,感知擁擠危害;五、模擬演習,練習緊急撤離。下面我做具體的闡述:

一、首次比賽:分析失敗的原因

1、出示裝有綵球的塑料瓶,介紹比賽方法和規則。

2、幼兒自選裝有綵球的塑料瓶分成五組進行操作。

3、記錄比賽成績。

4、分析失敗原因:你們遇到什麼困難了?球為什麼堵在瓶口?

5、討論解決辦法:怎樣讓球不擠在瓶口?

6、總結拉球方法:四個人不能同時拉球,要一個一個地往外拉。

“瓶中取球”的遊戲一下子提高幼兒的興趣,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了遊戲經驗:四個人不能同時拉球,要一個一個地往外拉。

二、再次比賽:構建取球的規則

1、幼兒分組嘗試一個一個地拉球。

2、記錄比賽結果。

3、分析取球少的原因:為什麼一個一個拉球之後,一分鐘內取得球還這樣少?

師生共同總結:拉球時不能著急,要看清楚球的顏色和拉繩的位置,等上面的球出來後,才能拉下面的球,這樣一個接一個,速度才能變快。

4、請一個小組上來演示拉球過程,幼兒觀察分析:怎樣才能拉得又快又多呢?

5、總結拉球兒歌:先拉上球,再拉下球,你先我後不著急,團結協作快又多。

三、第三次比賽:體驗規則的重要

1、提醒幼兒遵守取球規則,自主練習合作方法。

2、分組比賽,記錄比賽結果。

3、比較三次比賽結果,進一步感悟遵守規則,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通過“瓶中取球”的三次實際操作,讓幼兒更進一步感受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四、聯絡生活,感知擁擠危害

1、觀看錄影(1):人們擁擠著上車,小朋友擠成一團滑滑梯。

師:他們做得對嗎?這樣做會怎麼樣?

小結:生活中如果像這樣人人擁擠,沒有秩序,既不文明也不安全,會帶來很多危險呢!

2、觀看錄影(2):人們有秩序的乘車,小朋友排隊滑滑梯。

師:他們是怎麼做的?這樣做會怎麼樣?

小結:他們沒有擁擠,一個接著一個乘車、滑滑梯,文明又安全!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處處遵守秩序。

五、模擬演習,練習緊急撤離

1、講訴四川大地震中桑棗中學全體學生順利逃生的故事。

2、講解“地震撤離演習”的方法。

師:當警報聲響起時,我們要冷靜、有序地撤離。

3、師生共同拼搭“安全通道”,練習有序地緊急疏散撤離。

(幼兒將小椅子拼搭成一條長長的通道,在警報聲中一個跟著一個從通道里有序撤離)

《綱要》中提出: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而教師在活動中應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在活動中我始終遵循這一理念:1、遊戲情境法:通過玩“瓶中取球”的遊戲引出活動,提高幼兒的興趣。

2、自主討論探索法:通過“瓶中取球”的三次實際操作,讓幼兒更進一步感受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3、提問法。結合幾次瓶中取球的實踐過程,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所見聯絡起來解決重難點。

4、比較法。活動中安排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組視訊案例:小朋友擠成一團滑滑梯,人們擁擠著上車;小朋友排隊滑滑梯,人們有序乘車,通過兩組視訊的播放,讓孩子在場景比較中將自主構建的規則意識進一步強化,同時能聯絡自己的日常行為進行反思,以此指導後面的演習行為,這也是社會性教育生活化的必然途徑。

以上是我對大班社會活動《我們不擁擠》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我想一節好的社會活動課應該符合社會領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教育原則。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薰陶下,不斷探索,不斷成長。其中有許多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本次的說課內容完畢,謝謝大家!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1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社會活動《 我們不擁擠》。

一、教材分析:

幼兒園《指南》中明確指出:“活動選材要符合幼兒現實發展的需要,又要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要貼近幼兒生活,又有助於擴充套件幼兒生活經驗”,活動內容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有機聯絡、相互滲透。而《綱要》中指出,社會活動要“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從事幼教工作幾年以來,一直聽到教育界“注重以幼兒為本”“注重個性發展”的聲音,同事之間也經常會為“放養好”還是“圈養好”爭論不休,我在實踐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在教育過程中,如何把握自主與秩序的度?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大班孩子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也會說“謙讓”“輪流”“一個接一個”“要有秩序”之類的詞語,但在具體情況中,自我中心意識的本能還是會讓他們不自覺地做出一些爭搶、擁擠的行為。因此我選擇了本次活動課《 我們不擁擠》。

本次的教育教學活動,就是結合幼兒平時的生活經驗來開展的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從而進一步體現《指南》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二、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活動目標貫穿於一個教育活動的始終,對活動起主導作用,它既是活動的起點又是終點。為此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將本次的活動目標定位於:

1、在問題情境中充分感知“秩序”的重要性。

2、合作探索瓶中取球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聯絡生活實際,增強規則意識,自覺維護秩序生活的美好。

根據活動目標和幼兒實際情況,我把重點定位於:在問題情境中充分感知“秩序”的重要性。難點:合作探索瓶中取球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活動能更好地開展,我做了充分的準備:

多媒體課件,倒計時器,投影儀 擁擠的情景,有序的情景,警報聲。

三、說教法、學法

《綱要》中提出: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而教師在活動中應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以下教法:

1、遊戲情境法:通過玩“瓶中取球”的遊戲引出活動,提高幼兒的興趣。

2、自主討論探索法:通過“瓶中取球”的三次實際操作,讓幼兒更進一步感受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提問法。結合幾次瓶中取球的實踐過程,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所見聯絡起來解決重難點。

比較法。活動中安排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組視訊案例:小朋友擠成一團滑滑梯,人們擁擠著上車;小朋友排隊滑滑梯,人們有序乘車,通過兩組視訊的播放,讓孩子在場景比較中將自主構建的規則意識進一步強化,同時能聯絡自己的日常行為進行反思,以此指導後面的演習行為,這也是社會性教育生活化的必然途徑。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針對教學目標,結合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首次比賽:分析失敗的原因

1、出示裝有綵球的塑料瓶,介紹比賽方法和規則。

2、幼兒自選裝有綵球的塑料瓶分成五組進行操作。

3、記錄比賽成績。

4、分析失敗原因:你們遇到什麼困難了?球為什麼堵在瓶口?

5、討論解決辦法:怎樣讓球不擠在瓶口?

6、總結拉球方法:四個人不能同時拉球,要一個一個地往外拉。

二、再次比賽:構建取球的規則

1、幼兒分組嘗試一個一個地拉球。

2、記錄比賽結果。

3、分析取球少的原因:為什麼一個一個拉球之後,一分鐘內取得球還這樣少?

師生共同總結:拉球時不能著急,要看清楚球的顏色和拉繩的位置,等上面的球出來後,才能拉下面的球,這樣一個接一個,速度才能變快。

4、請一個小組上來演示拉球過程,幼兒觀察分析:怎樣才能拉得又快又多呢?

5、總結拉球兒歌:先拉上球,再拉下球,你先我後不著急,團結協作快又多。

三、第三次比賽:體驗規則的重要

1、提醒幼兒遵守取球規則,自主練習合作方法。

2、分組比賽,記錄比賽結果。

3、比較三次比賽結果,進一步感悟遵守規則,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四、聯絡生活,感知擁擠危害

1、觀看錄影(1):人們擁擠著上車,小朋友擠成一團滑滑梯。

師:他們做得對嗎?這樣做會怎麼樣?

小結:生活中如果像這樣人人擁擠,沒有秩序,既不文明也不安全,會帶來很多危險呢!

2、觀看錄影(2):人們有秩序的乘車,小朋友排隊滑滑梯。

師:他們是怎麼做的?這樣做會怎麼樣?

小結:他們沒有擁擠,一個接著一個乘車、滑滑梯,文明又安全!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處處遵守秩序。

五、模擬演習,練習緊急撤離

1、講訴四川大地震中桑棗中學全體學生順利逃生的故事。

2、講解“地震撤離演習”的方法。

師:當警報聲響起時,我們要冷靜、有序地撤離。

3、師生共同拼搭“安全通道”,練習有序地緊急疏散撤離。

(幼兒將小椅子拼搭成一條長長的通道,在警報聲中一個跟著一個從通道里有序撤離)

以上是我對大班社會活動《我們不擁擠》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我想一節好的社會活動課應該符合社會領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教育原則。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薰陶下,不斷探索,不斷成長。其中有許多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本次的說課內容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