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通用6篇)

說課稿5.06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陸的變遷》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通用6篇)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的變遷。

瞭解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學說的基本觀點。

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拼圖和分析示意圖,培養讀圖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運用板塊運動學說,解釋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發展變化。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大陸漂移—板塊運動學說的發展變化,進行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通過從現象到本質的研究,提高學生對探究事物本質的科研興趣;通過魏格納的故事,激發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

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

用板塊運動學說解釋一些現象。

2. 教學難點

火山、地震的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教學方法】:

演示、分析、討論、推理為主的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

一、滄海變桑田

引入:

師:同學們聽說過“滄海桑田”這個成語故事嗎? “滄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海陸變遷

師:在地球上海陸變遷的例子很多,不僅有滄海變桑田,也有桑田變滄海。

(投影1)——喜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誰來說說為什麼喜馬拉雅山中會有海洋化石?

學生回答:說明很久以前這裡曾經是海洋。

師:對,地殼運動使這裡從滄海變成了桑田。

(投影2)——東部海域的海底發現古河流的遺蹟

誰來說說為什麼東部海域的海底會發現古河流的遺蹟?

學生回答:說明很久以前這裡曾經是陸地。

師:對,海平面的上升使這裡從桑田變成了滄海。

(投影3)——荷蘭填海造陸

誰來說說為什麼歐洲的荷蘭全國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過圍海造陸獲得的?

學生回答:因為荷蘭有四分之一的陸地低於海洋,人們通過自己的力量對地面進行改造。

師:對,這說明人類的活動也可以造成海陸變遷。

從這三個事例中,我們得出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有三個:

1.地殼運動 2.海平面升降 3.人類活動

(投影4)——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

學生連線:喜馬拉雅山————地殼變動

我國東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蘭的圍海大壩——人類活動

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過渡:

人們已經知道了海陸是變遷的,那麼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變的呢?20世紀上半頁在地理學史上有一場激烈的爭論,那是“地球活動論”和“地球固定論”之間的較量。地球活動論者認為:七大洲四大洋在運動。地球固定論者認為:大地很堅固、穩定,海陸輪廓自古就是這樣。

師:一個躺在病床上的氣象學家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是誰?他是通過什麼證據證明他的觀點的?請同學們閱讀課本36頁閱讀材料《偶然的發現,偉大的假說》。

(投影5)——從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學生回答:他是魏格納,他在世界地圖上發現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輪廓吻合,於是他懷疑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以前是連在一起的。

師:對,這就是魏格納的大陸漂移猜想。

但是發現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輪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說它們原先就是連在一起的?為什麼?

學生回答:不能,因為會有巧合。

師:很好,現在我們做個實驗來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實驗一):

教師課前準備一張報紙A,撕出一個角1,再在另一張報紙上撕出一個和角1一模一樣的角2,教師分別將角1和角2與原報紙A拼成完整的一張報紙。提問:角1和角2的輪廓都能與這張報紙相吻合,但哪一個才真正是這張報紙的一部分呢?為什麼?

學生回答:角1,因為角1上的文字和圖片與原報紙拼合後一一對應。

(投影6)——撕碎的報紙

師:非常好,僅有這個證據還不足夠,我們看看魏格納還找到哪些重要證據。

學生回答: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拼合的幾種古老地層相似,另外,鴕鳥不會飛,海牛隻生活在熱帶淺海,按理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們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陸都有分佈。

(投影7)——古老地層證據和古生物證據(35頁活動)

師:魏格納一生都在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在他50歲生日那一天,他犧牲在他尋找證據的途中,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大陸漂移學說的建立,這是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的表現。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大陸漂移學說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投影8)——演示flash動畫“大陸漂移”

兩億年前,各大洲是連在一起,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後來才分裂為幾塊,緩慢漂移逐漸形成今天的佈局。

三、板塊運動

過渡:我們從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假說的故事裡得到一個啟示:科學是需要認真觀察、敢於懷疑、勇於實踐的。大陸漂移學說很快被人們接受,於是人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大陸為什麼會漂移?是什麼推動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後,美國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在此基礎上,英國科學家首創了“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大陸漂移是板塊運動引起的,現在板塊構造學說已成為最流行的地理科學新理論,該學說較好地解釋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現象發生和分佈的成因。

師:我們先來看看“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投影9)——“板塊構造學說”的三大觀點:

1. 由岩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

2. 各大板塊處於不斷的運動中的;

3. 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比較活躍。“內穩邊活”.

(投影10)——六大板塊的分佈

師: 請同學分別指出六大板塊及其分佈。

(投影11)——板塊的運動

師:看看板塊又是如何運動的?(注意圖上的紅色箭頭表示板塊運動的方向)

學生回答:有些板塊之間在互相靠攏,有些則正在分離。

師:是的,比如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就在靠攏,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就在分離。

板塊之間有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相對運動,一種是相離運動。第一種運動形式叫板塊擠壓,它使地表隆起抬升,第二種運動形式叫板塊張裂,它使地表發生斷裂。

(實驗二)

師:請同學們先將書託到半空中,再用兩手從書的兩側向內擠壓,會發生什麼現象?

學生回答:會發生隆起或凹陷。

師:對,書有這種現象,地面也有。

在兩個板塊相碰地區,常形成山脈,如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投影12)——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師: 圖一: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斷縮小;圖二:兩個大陸繼續靠近,相互擠壓的力量使地面不斷隆起,最後兩個大陸結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圖三:印度洋板塊擠入亞歐板塊下方,板塊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且喜馬拉雅山脈至今仍以每年0.33—1.27釐米的速度上升。

(演示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flash動畫)

(投影13)——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動態圖

請同學們再想象一下,如果給一張報紙一個相離的力,結果會是怎樣?

學生回答:報紙會被撕裂。

師:在板塊張裂地區,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紅海、大西洋、東非大裂谷。

(投影14)——展示衛星圖片:東非大裂谷、紅海)

東非大裂谷的成因: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位於非洲東部。在1000多萬年前,地殼的斷裂作用形成了這一巨大的陷落帶。地殼的張裂至今一直進行著,裂谷帶仍在不斷地向兩側擴充套件。

紅海的形成:紅海地處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邊界上,由於地殼張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擴大,預測以後會成為全球第五個大洋。

師:那麼同學們想一想,兩個如此巨大的板塊長期相互碰撞或張裂,是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還是板塊內部地殼運動活躍?

學生回答: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

師:很好,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自然就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我們來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生。

(投影15)——世界火山、地震帶分佈圖

學生回答:環繞著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師:對。這裡有世界上兩個著名的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災害,不僅對地表形態有破壞,對人類的生活環境也有很大的破壞。下面來看看火山地震帶來的災害。

(投影16)——火山地震圖

課堂小結】

下面同學們也可以做一個小小科學家,展望未來,預測下列地理事物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1.地中海的面積將會……

2.紅海的面積將會……

3.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將會……·

4.東非大裂谷將會……

5.在南極地區發現了煤炭資源,這說明了……(投影17——南極煤炭)

6.在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的遺蹟,這說明了……

思維拓展】

回顧我們認識海陸變遷的這種過程,你會得到怎樣的啟示?

答:人類在認識自然的歷程中,始終是要不斷經歷提出問題、大膽假設、探索證據,得出結論的過程。一定要有問題意識和探索精神,才能有所突破,取得成績。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2

一、設計理念

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關鍵是改變地理的學習方式,在本課的教學中,通過聯絡生活設計不同形式的活動,比如讀圖探究、角色扮演、發揮想象等,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充分訓練學生閱讀地圖、分析地圖、從地圖上獲取地理資訊的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究創新的能力,以圖憶文,改變地理學習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陸的變遷一節是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講述了地球表面海陸分佈的原因,是承接第一節大洲和大洋對地球海陸面貌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讓學生認識到地球表面是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過程中,對學生逐步樹立海陸變遷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舉出例項說明海陸變遷,讓學生樹立起海陸不斷運動變化的科學觀念。

(2)瞭解大陸漂移學說產生的背景,知道海陸分佈格局的形成過程。

(3)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有關地理現象的成因。

(4)閱讀地圖,說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佈規律,說明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讀圖、閱讀、討論等,培養學生的讀圖、動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樹立海陸不斷運動變化的科學觀點及科學興趣和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

(三)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樹立海陸不斷運動變化的科學觀點及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

(2)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一些地理現象,說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帶的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教學難點:

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一些地理現象成因。

三、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學習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二章第一節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陸分佈大勢,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必備的知識基礎。但七年級學生根據其年齡、心理特點和已有知識水平,要順利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仍需採用直觀演示的方法降低難度。

四、教法選用、學法指導

現代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僅是學到了什麼,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理解知識產生髮展的過程。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

本節課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以啟發探究為主,輔以讀書指導法、講解法和直觀演示法等。

本節課的學習方法為:自主讀圖探究和合作學習。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課前出示吐瓦魯舉國遷移的新聞資料。激發學生興趣,由此匯入新課。新聞的匯入方式,海陸變遷的疑問,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用問題情景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課堂上來。

2出示課時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的進行學習。

(二)探究新知

A、滄海桑田

【提出例證、質疑探究】

展示圖片資料

1、學生小組合作,根據現象推斷變化並簡要解釋。

2、交流彙報,體會海陸是不斷變遷的。教師附以課件簡圖,師生總結引起海陸變遷的原因。

在教學中,選擇反差大的材料,讓學生產生疑問,保持學習興趣,養成善於動腦思考、敢於開口提問合作學習的習慣。

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層層遞進的分析解決重點。

B、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設疑過渡,觀察猜想】

海陸是不斷變遷的.,那麼我們腳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嗎。同學們不要急著下結論我們來觀察一下世界地圖。(課件出示世界地圖)

觀察非洲和南美洲輪廓特點,大膽進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經連在一起?

引出:大陸漂移。

環環相扣,層層設疑的學習過程不斷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

【角色扮演、證實假說】

讀材料瞭解魏格納和大陸漂移假說。

小組合作收集資料、證據說明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性,同時採用直觀演示的方法說明觀點、看法。

讓學生自主參與、動手體驗、反思交流。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求真求實積極探究的科學精神。

C、板塊運動

【觀察動畫,圖說地理】

1、動畫演示:大陸漂移

2、學生觀察,描述,教師課件引導。

3、暢所欲言:從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學說的故事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多媒體演示大陸漂移,增強其直觀性,暢所欲言的活動,啟迪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求真求實的探索精神。

【設疑過渡】

大陸為什麼會漂移?人們經過不懈的探索,在大陸漂移說基礎上創立了板塊構造學說。質疑大陸漂移學說,引出板塊構造學說理論。

【合作讀圖、理解學說】

1、引導學生讀圖,自主發現地理資訊,合作總結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觀點。

通過讀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讀圖分析歸納的能力,發揮合作學習的功效,突出重點。

2、直觀演示理解板塊運動學說

(1)打雞蛋,理解地球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板塊構成的。

(2)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箭頭,通過動動手活動,輔以動畫演示,理解板塊運動的模式,產生的現象。

通過聯絡實際的小實驗,形象的計算機動畫演示擠壓運動、張裂運動過程,使學生更好理解板塊運動的內容,突破難點。

3、學以致用

由學生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討論解釋地理現象,加深學生對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解。

通過運用板塊運動學生解釋地理現象的過程,提高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讀圖思考、由表及裡探究竟】

1、引導學生讀圖分析歸納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佈,瞭解兩大火山地震帶。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佈與板塊運動之間有何聯絡。

教師並聯系生活實際,煮裂雞蛋,蛋清冒出來的例子。通過讀圖歸納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從表層資訊獲取地理知識內在聯絡的深層資訊,並聯系生活突破難點。

【走進生活中的地理】

瀏覽汶川地理圖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過汶川地震的圖片資料,感染學生,激發探究的慾望,體驗地理知識的價值性,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培養愛國情感。

(三)課堂總結

1、學生自主小結質疑。

2、教師總結,激勵探索。

大災無情,人間有愛。地震的發生,海陸的變遷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要不斷探索,有知識武裝自己,用知識為人類造福。讓學生樹立海陸不斷運動變化的科學觀點。

激勵學生不斷求索達到課雖盡,而意不止的目的。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採用啟發探究式教學,以問題為探究學習的起點和方向,力求從學生感興趣地理現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學資料的積累和運用,採用實物展示、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逐步培養學生讀圖析圖技能、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學目標圓滿完成,教學效果較為理想。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3

說教學目標

①通過對海陸變遷及大陸分離的若干證據的分析,培養學生觀察、感知、分析、歸納、表達等認知能力;

②通過對相連證據的找尋方向的探究,提高學生研究手段的科學性、指向性,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

③通過從現象到本質的研究,提高學生對探究事物本質的科研興趣;通過魏格納的故事,激發學生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利用大陸漂移假說解釋一些現象。

難點:尋找大陸源移的證據。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 海陸是變遷的'

匯入:歌曲《東方之珠》引出“滄海桑田”這個成語。

提問:“滄海桑田”是什麼意思?

生: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師:其實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陸的變遷。其實古人早就覺察到海陸是變遷的,因而在我國就有了“滄海桑田”的成語。

二、海陸變遷的方式

師:海陸變遷的原因是什麼呢?出示海陸變遷的動態/Soft/>課件。(可以出示喜馬拉雅山、我國東部海底、荷蘭圍海造田圖片。)

活動:(觀察、分析、討論)

提示:

1)喜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發現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了什麼問題?

2)我國東部海底發現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蹟反映了該海域過去是狀況?

3)荷蘭的國土面積在過去的百年中為什麼在不斷擴大?

(總結)生:變遷方式有三種:

1.地殼變動;

2.海平面升降;

3.人類活動。

師:海陸是變遷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變的呢?20世紀地理科學史上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機會總是垂青善於觀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頓坐在樹下看到蘋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體運動定律一樣,這一次是一個躺在病床上的氣象學家解決了這個問題。

下面我們來閱讀一下《偶然的發現,偉大的假說》。

生:閱讀。(最好出示資料片)

三、魏格納創立大陸漂移假說過程

師:魏格納發現非洲大陸、美洲大陸輪廓吻合後能不能直接提出它們原先是連在一起的?為什麼?同學們都學過剪紙能否用這種剪紙的辦法證明一下你的觀點。

生:討論,用剪刀、白紙活動。

師:巡視,指導。

師:誰能把你們討論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師:結合學生演示評價。事實表明不能看到輪廓吻合就主觀認為二者是連線在一起的。咱們同學做事也是一樣,要注意認真求證,不能想當然。誰來介紹一個魏格納尋找證據的過程?

生:(簡單介紹)魏格納最終為科學而獻身。

師:從魏格納發現並創立大陸漂移假說的過程,你能得到什麼啟發呢?

生:認真觀察,大膽質疑,敢於創新,勇於實踐。

四、大陸漂移假說觀點

師:魏格納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大陸漂移假說的建立,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大陸漂移假說。(出示大陸漂移課件)它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生:兩億年前,各大洲是連在一起的,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後來才分裂為幾塊,(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東北漂移,南極洲向南漂移。)緩慢漂移逐漸形成今天的佈局。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的變遷。

2.瞭解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3.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課文的示意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2.運用板塊運動解釋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佈。

德育目標

1.通過海陸的變遷,使學生樹立海陸不斷運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點。

2.通過大陸漂移——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過程,對學生進行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

教學重點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教學難點

1.海陸變遷的原因。

2.板塊相對移動形成的地表形態。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美麗的星球上,不論是多姿多彩的陸地,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你知道“滄海桑田”的成語故事嗎?(讓一兩個學生講講)傳說我國古代有個叫麻姑的仙女,曾經三次看到東海變成桑田。後人就以這種滄海桑田的變更,來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如果學生講到,不必重複)其實這個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陸的變遷,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板書 一、滄海桑田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講授新課]

1.設定懸念

(1)喜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了什麼問題?

(2)我國東部海底發現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蹟反映了該海域過去是什麼狀況?

(3)荷蘭的國土面積在過去的百年中為什麼在不斷擴大?

2.學生討論 組織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觀察圖片,結合思考問題的提示展開討論。

3.點撥過渡 學生代表發言,教師評價後點撥歸納。

(1)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喜馬拉雅山區,在地質時期曾經是海洋,現在變成了陸地,也就是說海洋可以變成陸地。

(2)我國東部海域發現了古河流和古人類活動的遺蹟,說明了我國東部海底大陸架,在地質時期曾經為陸地,現在變成了海洋,也就是說陸地可以變成海洋。

(3)荷蘭是著名的“低地國”。荷蘭人通過圍海造田,使本國的國土面積不斷擴大,說明了我們人類的活動也能使海陸發生變化,不過這種變化只是區域性的和小規模的,而且這種活動還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否則,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那麼,引起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4.學生探討 引導學生探討分析喜馬拉雅山為什麼會由海變成陸?而東部海域為什麼由陸變成海?在學生探討的基礎上,教師再進一步演示分析歸納。

5.演示歸納

(1)演示喜馬拉雅山由海變陸的變遷過程。

滑鼠點選,演示由畫面1漸變為畫面2。說明喜馬拉雅山原來是海洋,海底岩層中沉積有海洋生物化石,岩層受到擠壓逐漸抬升形成了山地,由海洋變成了陸地。

滑鼠點選,演示由畫面3漸變為畫面4。說明東部海域原來是陸地,地面上有森林,地表岩層受到擠壓逐漸凹陷海水進入,由陸地變成了海洋。

由此可見,地殼的變動是海陸變遷的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有同學要問,地殼為什麼會變動,這個問題問得好,學習就要有這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學習了下一節課的內容就知道了。

(2)演示東海海域由陸變成海的`過程。滑鼠點選,回到“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流遺蹟”畫面;再滑鼠點選,使海平面逐漸上升淹沒沿岸部分陸地,說明海平面上升可以使陸地變成海洋。繼續滑鼠點選,使海平面下降,原來被淹沒的陸地又露出水面,說明海平面下降可以使海洋變成陸地。

由此可見,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陸變遷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對於海平面的升降原因是與氣候有關,氣候變冷,海平面就要下降;氣候變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就要上升。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無論是地殼的變動,還是海平面的升降都能使海陸發生變遷。所以,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板書 海陸變遷←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

6.承轉過渡 剛才的幾個例子,說明了在一些區域性的地方,海陸是可以變遷的。那麼,從全球來看,現在的海陸分佈大勢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嗎?怎樣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佈是固定不變的呢?還是在不斷變化的呢?你同意哪種觀點呢?(學生議論)請大家不要著急下結論,現在我們從世界地圖上來看看會得到些什麼啟示。

板書 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1.學生閱讀 讓一名學生朗讀課本P36閱讀材料“偶然的發現 偉大的假說——魏格納與大陸漂移說”。

2.啟發引導 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成功與失敗,就隔著一層紙,你能比別人多想一步,堅持不懈地去努力,這層紙被捅破了,成功就會向你招手。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就是在偶然中比別人多想了一步,才提出了大陸在漂移這一偉大的假說,併為此獻出了生命,他這種熱愛科學,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大陸真的在漂移嗎?

3.讀圖觀察

4.列舉證據

5.評價點撥 學生交流後,教師補充小結魏格納從地圖上得到啟示,進而大膽提出大陸在漂移的證據。

(1)各相鄰大陸的邊緣大致吻合。

(2)調查發現,各相鄰大陸,特別是大西洋兩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層構造相吻合。

(3)現在測量證實,海陸分佈至今尚在極其緩慢地變化著。

6.設定懸念 由此可見,海陸分佈不是固定不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也不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分佈的,而且至今尚在極其緩慢的變化之中。那麼,大陸為什麼會漂移呢?要想知道答案,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課堂小結]

概述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和大陸漂移說的基本觀點。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海陸的變遷。

(1)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2)理論依據:大陸漂移假說,板塊運動學說。

2、思想目標: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探索精神。

3、重點、難點:瞭解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並能解釋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佈和它們之間的聯絡。

教學輔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別繪好“南美洲、非洲輪廓圖”和“六大板塊示意草圖”(不畫板塊界線)。

2、用較厚的紙剪好的七大洲輪廓圖片兩套。

3、可活動的平木板和一些乾淨的細沙和泥糊兩套。

教學方法:

教師提問,學生活動、討論、分析。教師再講解、總結、歸納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第1節“大洋和大洲”,匯入新課:

展示沒有畫出板塊邊界的“六大板塊示意草圖”,讓學生指認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稱,並能說出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目的:為下面講授新課奠定基礎)

二、講授新課:

板書: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提問:同學們現在看到的海洋、陸地,從古至今都是這個樣子嗎?都是處於這個位置嗎?會不會曾發生過變遷?

學生討論。一種說法是不會發生變遷;一種說法是會不斷變遷。

教師講授:同學們的討論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早在20世紀上半葉時,地理學科科學史上已爭議很久了,那麼接下來,我們用一些例項來證明,看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板書:一、滄海桑田

提問:海洋、陸地是如何變遷的?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閱讀材料”:“偶然的發現,偉大的假說”。

學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輪廓的凸凹處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塊陸地被撕破了,分別漂離了原來的位置而來到現在位置上”。

教師歸納、總結:這種現象是德國科學家魏格納首先看到的、發現的,他發現,如果把這兩塊大陸從地圖上剪下來,它們就可以拼合成一個整體,而且就好像一張撕開了的報紙,拼合後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對應了。於是,他提出了偉大的假說──大陸漂移假說,並窮其一生,證明這一觀點。

活動目的:一方面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識記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發現的喜悅和成功來之不易。在活動中,啟發學生探究發現的興趣,進而得出結論:魏格納的假說是有科學依據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麼力量在作用,使大陸漂移呢?

板書:三、板塊運動──“板塊運動學說”

這一部分內容是本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概念抽象,為符合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能力,採用互動的教學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總結、歸納:板塊相向運動,使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靠近古地中海不斷縮小,兩大陸地受擠壓力繼續靠近,相互擠壓的力量使地面不斷隆起,於是板塊擠壓、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陸結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書:板塊擠壓運動→大陸與大陸靠近(古地中海縮小)→繼續擠壓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脈狀(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塊疊加結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動目的:把抽象的運動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動手操作,加深學生理解,培養學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塊示意草圖”,把板塊邊界用色筆加畫,邊畫邊講解六大板塊的名稱。

(板書)

1、全球大致可分為六大板塊

2、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3、板塊內部相對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現象

課後作業:

1、活動:把兩塊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擠壓木板,看池水的運動變化,放開手後看木板運動狀態。(池水濺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岩漿、海水)

2、結論:把以上活動的現象用文字描述,並用學過的大陸漂移假說,板塊運動學說解釋這一現象。

課後提高:

思考:

1、據測量,喜馬拉雅山還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這說明什麼問題?

2、岩層那麼厚重,在運動過程中是否會在岩石上留下什麼運動痕跡嗎?

目的:為今後學習岩石圈打下伏筆。

課後心得:

本章節理論抽象,板塊的運動人類感覺不到,所以對七年級學生來講難以理解,但通過這節課,使學生理解了“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會用這些觀點,解釋一些現象,本節課的目的就達到了。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瞭解《海陸的變遷》的基本觀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二)能力目標

運用板塊運動解釋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佈。

(三)德育目標

通過大陸漂移——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過程,對學生進行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

二、教學重難點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板塊相對移動形成的`地表形態。

三、教學方法及教具準備

(一)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討論法

(二)教具準備

裝水的透明容器、橡皮泥

四、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大陸漂移說,誰能為我們介紹它的內容。

學生回答。

師:那麼,大陸為什麼會漂移呢?

(板書)

板塊構造運動

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讓學生閱讀之後,歸納板塊構造學說的內容。

(板書)1、由岩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並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讓同學們看一個裝飾品,是一種由六個部分組成的球體。

並強調地球表層不平整,有的高,有的低,高出海平面的是陸地,低於海平面的是海洋。將橡皮泥放入水中,讓學生觀察。

(板書)2、全球大致分為6大板塊,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中;

用橡皮泥演示板塊運動,大陸漂移。

(板書)3、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佈在板塊交界的地帶。

講述:地球相當於一個破裂的雞蛋,放到水裡煮,蛋清會延著裂縫滲出來。裂縫就是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滲出的蛋清就像一座座火山。

讓學生在圖上找出兩大地震帶,並說出是位於哪些板塊的交界地帶。

用兩本書演示擠壓形成山脈,張裂形成海洋。

生:非洲板塊張裂運動形成的。

老師介紹板塊張裂運動的發展過程:

大陸板塊張裂運動———地表裂谷帶產生(東非大裂谷)---大陸解體(亞、非大陸分離)--新海洋出現(紅海)--新大洋形成 (大西洋)

學生回答。

師:現在的地中海,則是代表大洋發展的終了期,它是廣闊的古地中海經過長期演化後殘留下來的海洋。隨著非洲板塊與亞板塊相向運動,地中海越來越小,幾千萬年後,地中海將會消失.

閱讀2.23圖,請學生介紹喜馬拉雅山的形成過程。

師:由於印度板塊不斷北移,與亞歐板塊相撞,產生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而且還在繼續長高。

小結:由於地球表層由6 大板塊構成,而且6大板塊在不斷的運動,使大陸發生漂移。喜馬拉雅山的長高,紅海的擴大,地中海的縮小都是板塊運動的結果。隨著板塊的運動,大陸將繼續漂移,幾千萬年後,我們的地球又將變成什麼樣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將它畫下來,我們來評一下誰的作品最有科學依據。

板塊構造運動

1、由岩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並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分為6大板塊,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中;

3、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佈在板塊交界的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