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燕子》說課稿(通用21篇)

說課稿8.91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燕子》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燕子》說課稿(通用21篇)

《燕子》說課稿1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燕子》(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說教材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方法、說教學手段、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教材分析

《燕子》是冀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經久不衰的優美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學情分析

只有瞭解讀者的閱讀現狀,才能充分發揮文字的魅力。經過了兩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積累了一些識字的經驗,學習重點逐漸向閱讀過渡。也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如:朗讀、默讀;藉助圖畫、生活實際、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等。儘管孩子們生活在農村,但對於事物的觀察還遠遠不夠,對於燕子這種候鳥的瞭解只能說是少之又少,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卻是一個難題。基於對學情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發展需要,結合課文內容,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熟知字詞句,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語句。(知識目標)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 (能力目標)

3、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

1、體會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

2、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

《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語言清新,為此共安排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本課時是第二課時,指導學生精讀全文,在品味語言的“精美”時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教學指導。

三、說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我通過創設情境,加深體驗,學生受到情感薰陶,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賞讀教學法:運用自主感知朗讀法、抓關鍵詞品讀法、對比品評法、設定情境悟讀法等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

3.圖文結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資源,以直觀的方式,引導感知燕子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機勃勃,欣賞燕子飛行、停歇時的優雅姿態。

4.小組合作學習法: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根據學習卡的要求研讀段落,在小組合作中體會情感,在合作中發現的寫作特點。通過分析討論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和學習探究問題的方法。

四、說教學手段

我準備用多媒體、板書、動畫、簡筆畫等手段輔助教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擁有充分的交流時間,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下面我主要講講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展示,精彩炫我

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課前預習中在網上搜集的有關於燕子的圖片,並簡單概括一下你展示的這張圖片中燕子的形態和特點。這一環節可以刺激孩子對網上搜集資料增添興趣,並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情境匯入,感受春景美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多媒體播放小燕子歌曲的視訊,即觸動孩子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也從另一個角度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由於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於直觀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於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細讀品味,質疑探究

1、提出問題,尋覓春景美

我提問:“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燕子》這篇,你們喜歡燕子嗎?”“我們現在這個季節有燕子嗎?燕子在什麼季節才會來呢?”接著匯入“對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會來到我們的身邊,請同學們翻開課本,默讀第二小節,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麼特點?請你在中標註出來。”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在國小語文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要求學生在國小語文學習的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通過我的問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默讀,訓練閱讀能力。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我進行提煉板書(板書:雨、風、柳絲、草、葉、花、)

“這麼美的花,這麼美的樹,這麼美的柳絲,它們是怎麼來到春天的呢?”結合課文語境以及板書,學生理解“趕集、聚攏”這兩個詞語,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描寫的爛漫無比的春天。

在同學們沉浸在美麗的春景中時,我詢問學生:“你們喜歡春天?是啊,我們班的同學都被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齊讀: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設計意圖:我通過直觀的動畫、有針對性的問答、入情入境的範讀使學生體會燕子對於春天的作用。學生沉浸在我創設的情境中自然學的輕鬆。

2.賞讀感悟,發現燕子美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下面問題:中哪個自然段寫了從南方趕來的小燕子?寫了燕子哪些方面?各自有什麼特點?這樣一隻小燕子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引導學生細讀描寫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讀中“品”,在“品”中讀。在“品”中培養孩子的語感,薰陶孩子的情感。歸納出燕子活潑可愛的特點。教師跟進板書。

我問學生:有誰可以把燕子這種活潑可愛的感覺讀出來?誰願意來試一試?並且提示:其他同學認真聽,你認為那個地方可以讀的更可愛的?學生讀的不到位的地方,我來範讀。請學生朗讀的同時,根據學生朗讀內容在黑板上畫出燕子的簡筆畫。通過簡筆畫的形式,學生較為直觀的明白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順序。

(三)自主探究飛行美、停歇美

學習第三小節的要求是:

①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②你們認為這一節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的?

③從燕子“唧唧”的叫聲中你想象一下它們可能在說什麼?

在學生交流完展示問題答案的同時,教師跟進板書(飛行美:快 )。

學習第四小節的要求是:

①你們覺得這一節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麼?

②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

③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

教師跟進板書(停歇美:五線譜)

在交流過程中,我利用學生的探究發現緊扣文字主題,從文字出發,從文字入手,用換詞法、情景設定法、圖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詞語,適時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詞,交流討論,感受詞語意蘊,不斷深化對文字主題的認識。

例如:在微風中,在陽光下,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

(1)關鍵詞:斜著 掠過

(2)換詞理解,將詞語放到句中聯絡上下文理解。

(3)對比品評:“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又快又輕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斜”字不但寫出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 掠”表現了燕子飛行速度十分快,飛行技術高超,突出燕子為春天增添的情趣。

(4)再讀第三、四小節,在語境中感受燕子的動態美和靜態美。教師跟進板書(動靜結合)。

(四)總結歸納,昇華情感

我讓學生聯絡生活經驗,說一說春天吸引你的地方。從課內到課外,從閱讀到表達,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意識,進行情感教育。

(五)擴充套件延伸,自由創作。

《語文新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針對本課的內容我設計了以下課後作業,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性:

仿寫: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它長什麼樣子,請你模仿舉一反三寫燕子的寫法,抓住小動物的特點,寫一段話。(運用第一段寫作方法,學以至用。)

積累:在文中找出你喜歡的優美詞句,工整的整理到你的摘抄本上。(注重積累,引以至用)

繪畫: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畫一幅《春燕圖》,在下節課的學習中展示。(與感悟相結合,文即是畫,畫也成文。)

六、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整篇的袖珍版,是直觀教學的體現。在這堂課中,我設計了詞語式的板書形式,力求突出重點,做到簡明概括。

《燕子》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第二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別為:《走,我們去植樹》、《燕子》、《沙漠中的綠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兩首古詩組成,是一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為一篇經久不衰的優美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第二自然段寫燕子在春光爛漫時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寫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寫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行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及“燕子”這一春天使者的喜愛之情。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維度目標和文字特點、學生特徵,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活潑”“偶爾”造句。

4。通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其中第一點和第四點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確定為初步體會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的和諧美。共安排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重點掃除閱讀障礙,讀準讀通,整體感知文字“美”,並學習燕子的外形,瞭解抓住主要特點描寫的習作方法。第二課時也就是本節課,著重指導學生精讀品悟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語言的“精美”時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為更好提高教學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簡單的教學輔助設施,如:幻燈片、mp3歌曲。

二、說教法、說學法

1、情境創設:著名國小語文教學專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學,即是以生動形象的場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把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教學內容及課堂氣氛作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於學生的意識,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和整體、和諧發展的目的,其特點是形真、情深、意遠。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創設情境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課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帶給學生美妙的聽覺享受,孩子們便在不知覺中隨著音樂輕哼、跟唱,他們身心愉悅、主動投入,這便形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再如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時,將品味文字與欣賞圖片相結合,學生興致盎然,在優美的視覺享受下更深、更好地體味了文字的語言,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且學得輕鬆、記得牢固。再如感受“電線杆之間的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哇”這一抽象的情景時,藉助於幻燈片的演示,孩子們便較輕鬆地享受到了這一意境美。

2、自主品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給予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讀體會,如學習第二自然段,自由讀一讀,春天帶給你什麼感受?再好好讀一讀,你是從哪兒感受春天的美?等,都力求通過一些粗略、寬鬆問題創設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讀中品味。再如學習燕子的飛行、歇息時,同樣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讓學生自主地感受和體驗,體會文字語言文字的精妙及一動一靜的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語文課堂應是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是一個寬鬆而又和諧的課堂,作為引領者的教師和作為學習主人的學生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投入,是謂“教學相長”。在本節課中,師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進行了互動,如教師的多次引導,學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說一說你感受到的美等,課堂明快、活潑。

4、拓展延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依據教材走出教材、走向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在這節課結束部分我設計了兩條開放性的作業:1摘抄描寫春天的詩句,這有助於拓展與文字關聯的知識積累、緊密聯絡了本單元的另外幾篇課文;創作歌詞,這有助於學生運用積累、創新表達,深化體驗。兩種不同的作業設計,留給了學生較大的空間,便於他們自主選擇更適合其個性特徵和個體需求的方案,課內與課外交相互應,在實踐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說教學程度

本節課教學程度簡明、樸素,共分為三大塊:

1、情境匯入:即由複習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讀、

2、精讀品悟:即指導學生感受春景美和燕子美、著重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地對文字進行朗讀,可抓住一些重點詞句品味,做到有感情朗誦,嘗試背誦、這其中第二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難點和主線,應保證充足的時間、

3、小結拓展、設計開放的作業,延伸深化、

《燕子》說課稿3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組第一課《燕子》。我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特點,通過準確、生動的描繪,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活潑可愛。本組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大自然。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細緻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記敘的能力。

根據教學內容,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識記部分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緻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經分析得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為:體會到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學難點為: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我將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字詞句的訓練為重要途徑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實踐中,可以瞭解到:

三年級學生善於想象,但缺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基於上述原因,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欣賞燕子俊俏、靈巧的美。

為了完成目標,我將採用以下教法:

1.圖片擴充套件法。

2.以讀代講法。

3.創設情景法

結合教法,進行以下學法指導:

1.朗讀品味

2.想象體驗

呆會兒,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會有所體現。

三、說教學過程:

(一)成語引入,整體感知。

上課伊始讓學生說一說描寫春天的成語,當學生說至"鶯歌燕舞"一詞時,提問:這裡的燕指的是什麼?倘若學生未說到"鶯歌燕舞"一詞,可以送成語的形式,向同學介紹本詞。進而引出: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為春光增添了無限的生機,板書課題,由於"燕"為本課生字,而且筆畫複雜,所以通過形象記憶法幫助學生識記。提示:"廿"是燕子的頭,"口"為燕子的身體,"北"為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此後,安排學生與文字進行第一次對話。要求學生:邊讀,邊回憶作者描繪了哪幾幅燕子圖?即: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為後文細讀品悟做好鋪墊。

通過閱讀,可知作者依次描繪了燕子外形圖、燕子歸來圖、燕子飛行圖以及燕子停歇圖。首先,欣賞第一幅:燕子外形圖。也就進入了課堂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細讀品悟,學習語言

1.小燕子的外形究竟有怎樣的特點呢?我組織學生以小老師領讀的形式溫習描寫燕子外形特點的詞語,接著出示填空,以詞語搭配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填空。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綠色字型,發現作者描寫燕子外形的視角是由整體到區域性,通過觀察紅色字型可以發現作者正是從顏色、動作、形態三個方面將小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特點躍然紙上。從而為進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做好鋪墊。

進而引導學生帶著對燕子的喜愛之情,放聲朗讀。

2.那麼是誰在召喚著春之使者——燕子,趕快歸來呢?當然是春天裡的夥伴們,要求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寫的景物。

根據學生的彙報,隨即播放春景近景圖。柳絲千條萬條、小草挨挨擠擠、綠葉碧玉蔥蘢、各色野花競相開放,大家你追我趕、爭著搶著聚集到一起綻放光彩。用文中的一句話說就是——趕*似的聚攏來。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四字詞語表達對春天的讚美及熱愛之情。進而追問:假若你是燕子,看到夥伴們這樣賣力的為春光增添生機。你有什麼想法?引導學生通過燕子心情的理解,體會小燕子為春天增添生機的迫切心情以及"趕來"一詞應用的準確性。

進而引導學生帶著對春天的讚美之情,齊讀本段。

那麼燕子的到來為這美麗的春天增添了怎樣的生機呢?請大家繼續欣賞燕子飛行圖

首先要求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描寫燕子飛行姿態的語句,很容易會找到"斜著"、"掠著"、"掠過"這幾個詞,進而以聯絡課文內容調換詞語的形式幫助學生體會燕子飛行的特點。將"斜著"換成"歪著"不行,因為不夠美。將"掠過"換成"飛過"呢?通過後文的"一轉眼"可以體會到,"飛著"顯然不夠快。將"橫掠"換成"橫擦"更不行,因為那就體現不出燕子尾尖一沾水面輕滑而過的輕盈,顯然不夠輕。

進而引導學生髮現,燕子的飛行是快速中帶有自由輕盈的柔美,此後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本段。

引導學生髮現正是有的關聯詞的使用,讓我們看到看了燕子豐富多彩的飛行生活。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那女生對讀本段。朗讀過後呈現畫面,激發學生進行拓展練習。這是柳樹枝頭的燕子、橫掠過湖面的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的燕子,又有飛翔的燕子還會飛到哪呢?也許會在枝頭嬉戲,也許會在橋欄上極目遠望。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進而讓學生用上"有的"關聯詞語將想象到的畫面,彙總起來說,從而達到豐富積累的目的。

通過語言敘述,引導學生髮現這景雖美,但彷彿還缺少點什麼。聽,田野裡的歌唱家在譜寫新曲。你聽懂她的在說什麼了嗎?它的心情怎樣?入情入境後,再回歸到文字讓學生尋找描寫燕子聲音的詞語,從而讓學生了解到描寫動物時聲音詞語的運用,能使畫面更加充滿生命力。隨即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燕子的快樂心情。

(三)對比聯想,自讀感悟。

燕子飛倦了會落在電線上停歇,此刻也就進入了教學過程的第三個環節:

通過燕子停歇圖與五線譜圖的對比,讓學生了解"痕"字使用的精當,用五線譜來比喻燕子停歇情景的巧妙,進而組織學生以為圖片配上註解的形式,進行賽讀,評選出最佳播音員。

(四)回顧全文,總結昇華

至此,四幅美麗的燕子圖欣賞完畢,讓我們再將那無數的美麗瞬間定格回放,仔細端詳能感受到燕子俊俏的外形美,放眼望去,可以欣賞到燕子飛行的動態美,極目遠望,燕子的靜態美讓人一覽無餘。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作者的寫作視角正是由近至遠。此後安排學生同桌間,看圖片複述全文,從而實現語言文字在腦海中再造想象的過程,達到積累佳句,昇華情感的目的。

《燕子》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

《燕子媽媽笑了》是第二冊教材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童話故事以通俗的語言,充滿童稚的筆觸,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一隻從學習認真開始到終於學會了認真的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通過燕子媽媽與小燕子的三問三答,不僅介紹了科冬瓜與茄子的大小、顏色、外形的三個方面的區別,還說服了小燕子的一次比一次更認真地去觀察冬瓜與茄子,更表達了"認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質。

(二)學情分析

童話故事《燕子媽媽笑了》的主人公小燕子與它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已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級的國小生和他們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這讓學生讀起來備感親切,很自然的把"小燕子"當成他們中的一分子;也自然的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進行比較;最後把小燕子當成學習的榜樣,並從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

(三)教學目標

1、會認生字12個,重點強調“菜、茄、錯、刺、次”的讀音。

2、會寫6個字。

3、理解“屋簷”。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四)教學重難點:

1、會認12生字,會寫6個字。

2、理解“屋簷”。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

1、自學、合作、探究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我以學生為主體,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

2、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教學《燕子媽媽笑了》這一課時,我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境,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深入地理解文的內容。

三、說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為此,設計以下學習方法:

1、以競賽、遊戲形式,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

2、自學、合作、探究法

讓學生在學習中共同探討,找到識字、讀詞、讀課文的最佳方法,達成共識。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你們知不知道春天來了,什麼鳥兒會從南方飛回來呢?出示詞語卡片“燕子”,認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燕子的課文。

2、板書課題:燕子媽媽笑了(你覺得燕子媽媽的心情怎樣?)

3、全班齊讀題目(讀出語感)。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你們都是會讀書的孩子),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呢?標出序號。

過渡:誰願意把課文讀給小朋友們聽。

2、分段抽8人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習詞語:

1、出示帶音節詞語,對照勾詞語。

菜園冬瓜躺著茄子屋簷不錯

很好認真又一次皮上細毛小刺

2、出示無音節詞語。齊讀

3、小老師教讀“菜園冬瓜躺著茄子”。

(1)出示句子:菜園裡,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

(2)抽生讀句子。師導:我們可愛的冬瓜是怎樣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怎樣掛在枝頭呢?誰願意上臺來放一放。

(3)出示“冬瓜、茄子”的圖片:抽生上臺貼“冬瓜、茄子”,理解“躺”。

(4)看貼好的圖片,師導讀。

(5)帶感情齊讀句子。過渡: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那我們可愛的小燕子又在哪兒呢?接著讀詞。

a、出示圖畫

過渡:燕子一家在屋簷下生活,燕子媽媽在對小燕子說什麼呢?

b、自由讀課文。想一想: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分別說了幾次話?

4、出示2——7自然段。

師生分男女合讀2——7自然段。

燕子媽媽聽了小燕子的話,最後高興地笑了。它們的對話中有很多詞語寶寶,你們會讀嗎?

5、出示詞語:“屋簷不錯很好認真又一次皮上細毛小刺”

小老師教讀。

6、齊讀詞語。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音節的生字:學生自由讀生字

2、同桌互考生字,獎勵星星。

(識字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經環節正是圍繞這一教學理念設計的。)

3、小遊戲:收蔬菜

抽生上臺取黑板上的卡片,教讀生字,口頭組詞。

4、“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本環節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識字方式,對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進行檢測,鞏固、彙報。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識字。)

(四)再讀課文,迴文識字。

1、師生合讀課文。

2、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瓜認真次皮細

2、重點指導“瓜真皮細”的筆順。

3、先描紅,再在本子上寫兩個。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應具有直觀性,根據這一特點設計了以下板書:

冬瓜圖茄子圖

《燕子》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 教材內容簡介

《燕子》是現代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的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佳作,長期以來就是國小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文質兼美,這篇散文描繪了春天裡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體態,特別是在春光飛掠和憩息的畫面,著力寫出了它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可愛.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第二部分寫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第三部分寫燕子飛掠和憩息的特點 .我設計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及方法.

2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

根據教學大綱對本冊的要求,即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理解詞語的意思;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陶冶愛美情趣,擬定本課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⑴,找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⑵,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⑶,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抄積累句子.

二,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根據課標精神,我的整個教學設計立足點在於:教學中,一方面要靈活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啟迪聯想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灌輸,用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寫生動,文筆優美,很適合學生朗讀品味,讀中品味,讀中感悟,因此,本課教法以朗讀教學為主,新課標倡導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包括引導,點撥,範讀以及必要的講解,歸納和小結.

三,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我們學校提出的教學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所以課堂上應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預習質疑可以採取自學方式,因為每個學生的個體素質是存在差異的,自學階段,學生容易有自己的獨特體驗,交流探討則是互學階段,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通過小組討論或單獨發言,達到解疑的目的.課堂積累可以算是共學階段,在全體學生的誦讀中感受知識的魅力,體會習得的快樂.

四,說教學程式

第一環節:出示課題,激發興趣

談話引入課題.這樣匯入,讓學生對本文的主角 燕子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為我們更好的學習它做好鋪墊.

第二環節:初讀,整體感知

首先自由通讀課文,因為通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語言作鋪墊.學生通讀時,教師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同時巡迴指導,然後檢查學生的生字詞認知情況.

第三環節:

學習課文,知道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說板書設計

隨機抓住學生彙報過程中出現的閃光點進行板書,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點,起到引領的作用.

《燕子》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小燕子進步了》是西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生動的童話故事,講的是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裡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小燕子片面觀察,收穫較小。在媽媽一次次鼓勵下,一連去了三次,終於細緻觀察到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與燕子媽媽的對話為主線,語言簡潔明瞭,生動有趣,並配了圖畫,學生易讀易懂。

2、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為主,注意力永續性差,朗讀時可能會出現唱讀現象,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學習已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掌握了一些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但還都處於初級階段,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滲透和強化。

3、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篇課文的特點,結合新課標理念,我將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能運用自己喜歡有效的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能力目標:積累詞語,自主選擇詞語造句。分角色朗讀課文,能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情感目標:從小燕子進步了引發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4、教學重難點

由於一年級學生還處於運用並鞏固漢語拼音的主要教學階段,是進一步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時期,因而識字教學教學是本課的重點之一。另一個重點是通過朗讀理解燕子媽媽為什麼滿意地笑了。

難點是啟發學生善於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並願意把自己觀察到的與人交流。

二、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生字卡片;學生課前觀察冬瓜、茄子。

三、教法與學法

情境匯入法。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情境匯入法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趣味遊戲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我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識字遊戲活動,愛護其好奇心、求知慾。

以讀代講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以讀代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

直觀教學法。通過使用實物、課件,讓學生直觀、形象的進行觀察、比較。

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為此,與教法想適應,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採用:1、競賽、遊戲法;2、自學、合作、探究法;3、讀、思、議、評、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激趣、創設情境

作為一年級學生,他們喜歡幻想,常常會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對擬人化的童話情境情有獨鍾。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根據課文內容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孩子們,昨天晚上,燕子媽媽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它告訴我說,它們家的小燕子可聰明能幹啦!今天燕子媽媽要當著大夥兒的面考考小燕子,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好親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現,你們想去嗎?

那我們就乘坐聰明號特快列車出發吧!

屋簷下,燕子媽媽正在迎接我們呢。它說它要開始考小燕子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樣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使學生在輕鬆、愉快、有趣的情境中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識字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當學生自讀課文後,我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動手畫一畫生字新詞、再讀一讀、記一記,讓學生在讀書中自學本課生字詞,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的重點,通過學生自學生字,採用小組合作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檢測,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幫助別人,學會合作。再全班進行交流,並讓他們談談自己是怎麼記住的?讓學生在交流中豐富學生的識字記字經驗。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記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比賽,愛玩遊戲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開火車讀、賽讀、摘茄子等識字遊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遊戲的樂趣中鞏固生字。低年級學生要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為寫話打下基礎,我用課件出示本課的新詞,讓學生讀後自主選擇詞語說話,讓學生在讀說中積累詞語,提高學生運用表達語言的能力。

(三)、以讀代講、理解感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學生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課文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學生自讀、互讀、老師範讀、個別讀、齊讀等多次練習後,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暢所欲言,說說讀文後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討。再組織學生全班進行交流,老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並隨機板書。接著老師出示實物,讓學生挑戰小燕子:再去仔細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哪裡不一樣?引導學生像小燕子那樣仔細觀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啟發學生學會仔細觀察事物。通過以上的朗讀、交流,結合課題及板書讓學生說說:燕子媽媽為什麼滿意的笑了?這時學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課的重點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小評論員評論,比比誰讀的語氣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充分從情感上薰陶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此後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分組進行即興演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此時他們的情感會向深層發展,學生會用恰當的語言和行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實踐運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資源。我用課件展示雞、鴨、鵝三種學生熟知的動物,讓學生分組觀察探討交流它們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在這一環節中,整合了課內外和網路資源,進行有效的拓展學習,把課堂教學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課堂走進了生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潛力,鍛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是精華的體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的板書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體現了課文的思路,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燕子》說課稿7

一、說教材

燕子 是季節性很強的候鳥,人們稱它為"報春歸來的春燕"、"翩然歸來的報春燕"等.只要見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們:春天來了!古人曾有:"鶯啼燕語報新年"之佳句.人們總是把燕子跟春天聯絡起來. 而燕子又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物之一,它體型較小,上身為發金屬光輝的黑色,頭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紅色,飛的較低,鳴聲較小,多以居民的室內房樑上和牆角巢穴,最喜接近人類.它那標誌性的形象——剪刀似的尾巴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燕子》這首兒歌正是抓住了這個特點,整首詩從燕子的尾巴入手, 把小燕子描寫得栩栩如生,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整首兒歌始終圍繞著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以一個"剪"字來貫穿,具有奇妙的想象.短小精悍的六句話對小燕子的形態、生活習性、場景進行了擬人化的描寫.前兩句寫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中間兩句用"上天"和"下河"描寫了燕子的飛行場景;最後兩句運用聯想的方法描寫了燕子的住所"窩".

大班的孩子對燕子有了一定的瞭解,特別是它的外形、典型的生活習性都是孩子們所關注的,這為他們的學習兒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居住在樓房裡孩子對燕子又可以說是陌生的,他們很少能有機會近距離地觀看燕子搭窩、覓食和餵哺的情景.因此教師就要為幼兒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使幼兒積累有關的經驗,為幼兒的順利學習打下基礎.

這首兒歌中蘊涵著許多領域的教育價值.科學領域:通過對兒歌內容的理解進一步瞭解有關燕子的科學知識;社會領域:可以通過對燕子的瞭解、朗誦兒歌激發幼兒喜愛燕子,喜愛大自然的情感;藝術領域:兒歌的每一句話都可使孩子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在頭腦中產生有關的聯想,形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而教育價值最大的則是語言領域,兒歌中的語言比較壓韻、節奏明快,而理解兒歌的內容又需要幼兒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我把這個教材內容放在大班.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大班幼兒知識能力框架的結構特點,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訂了我的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 、感受詩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 、運用有關的生活經驗創編兒歌的部分詩句.

3 、萌發對燕子、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說活動的重難點:

活動的重點是目標一:感受詩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理解兒歌的內容.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社會、認知是密切相關的.我在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讓幼兒理解兒歌,在觀察燕子的基礎上描述燕子活潑可愛的形象. 我制訂的重點從目標本身出發,因為是語言活動,又是以兒歌為主軸,所以理解兒歌所表達的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兒歌后四句的想象是本次活動的重心,所以我把重點定位在此.通過教師逐句的講解和教具的演示,形成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新氣象,從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能力,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點部分.

活動的難點則是仿編兒歌. 對於大班幼兒來說,由於對燕子熟悉和了解的程度還相對較少,因此他們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侷限,創編對他們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如果教師能做好幼兒前期的知識、情感的準備工作,讓幼兒對燕子進行資料的查詢,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教師提供必要的圖片或課件,幫助幼兒形成鮮明的表象,我想仿編兒歌也就會有所突破,從而使幼兒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說活動的準備

1 、前期知識準備:請幼兒蒐集、觀看有關燕子的書本、圖片或視訊,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

2 、活動中的準備:

( 1 )與詩歌內容有關的課件,內容分別為燕子的外形特寫,燕子在空中飛行、在河面掠過點選河面後水波盪漾的畫面、燕子銜茅草、銜泥巴搭窩的畫面.

( 2 )在教師裡張貼幼兒收集的關於燕子的圖片.

( 3 )《小燕子》的歌曲磁帶、背景音樂,創編詩歌用的小圖片(如).

五、說活動流程:

共分五個流程:引題——理解內容——朗誦、表演——仿編——延伸

1 、引題部分:播放 《小燕子》的歌曲磁帶,師生共同演唱,激發幼兒的情感,把幼兒帶入到優美、抒情的意境中來.

2 、理解兒歌:

1 )通過提問:"你知道燕子嗎?把你知道的有關燕子的事情告訴大家吧!"幼兒互相交流、分享燕子的外形、生活習性、飛行、搭窩、覓食、餵哺以及一些趣事.

(這個環節是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鬆的語言運用情景.《綱要》指出,"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幼兒成為積極的語言運用者."鑑於此,教師就要注意激發幼兒的說話願望,提供幼兒說話的機會,並保護他們說話的積極性.正由於幼兒有了前期的知識準備,使幼兒在活動中能"有話可說",從而體驗到說話的樂趣和成功感.同時,此3環節也為以後的仿編兒歌打下了伏筆,為難點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2 )播放課件兩遍,同時教師配以兒歌的朗誦.

(課件的提供為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把兒歌所表達的內容直觀、鮮明地呈現在幼兒的面前.從而來突破教學的重點.)

3 )提問:為什麼說燕子在空中飛行時是"上天剪雲朵"? 河面上飛行時怎麼會"剪水波"呢?最後兩句說的是燕子的什麼事?

小燕子用尾巴剪了哪些東西?這些東西小燕子真的剪了嗎?那麼兒歌中為什麼要用"剪"這個詞呢?

(前一串提問是幫助幼兒逐句分析詩句所包含的含義,而後一串的提問則是讓幼兒理解兒歌所運用的描寫方法,通過比喻,把燕子外形的主要特徵和它的生活情景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

教師提問:你還有什麼不懂或需要幫助的地方嗎?

(這個環節是教師為幼兒提供的一個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綱要》中指出:"孩子疑問和質疑類言語行動的不足,有可能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行動造成影響."因此,教師要增加兒童質疑提問的機會.)

3 、朗誦、表演兒歌

1 )採用整首跟讀的形式讓幼兒在背景音樂的播放中學習朗誦,激發情感的共鳴.

2 )幼兒運用肢體動作邊朗誦邊表演兒歌.(讓幼兒的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到活動中來,更有利於學習和兒歌的記憶,同時也使活動做到動靜交替,使孩子更加輕鬆.)

4 、仿編兒歌:

提問:燕子還會在哪些地方飛行?(如湖面,田野、林間)在那些地方飛行時它會剪些什麼呢?它在搭窩時還會用到哪些材料?(樹枝、枯葉、稻草、小石子等)它會把這些材料當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小圖片,,以幫助幼兒的仿編.)

大班幼兒對兒歌的仿編已有一定的基礎,他們會找出相關的字詞來替換兒歌中原有的字詞,從而創編出獨特的兒歌來.考慮到在一個活動中讓幼兒沒有參照物進行創編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提供了小圖片來幫助幼兒的仿編活動,從而降低了教學的難度,使大多數的幼兒都能體會到仿編帶來的新奇感受.當幼兒對兒歌的結構非常熟悉時,也可以讓幼兒直接地進行創編.

5 、延伸活動:根據幼兒對燕子的瞭解或兒歌所提供的內容,幼兒自願選擇有關的內容進行繪畫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燕子的喜愛之情.

六、說教法

多媒體教具的運用:針對幼兒的現有水平和生活經驗,製作了形象、生動的課件.課件的運用讓孩子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珍視幼兒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教學中,教師靈活地利用教具,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領幼兒啟迪聯想……讓幼兒自己對兒歌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灌輸,用幼兒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

視聽講做結合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以及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聽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細緻地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述,以滿足每個幼兒想說的願望.做就是讓幼兒運用肢體進行表演.視聽講做結合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

七、說學法

1 、傾聽表述法:

首先,讓幼兒帶著自己對燕子的瞭解,大家來分享、交流,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其次,利用各種教法,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並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仿編詩歌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

2 、探索仿編法:新《綱要》指出: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因此,我為幼兒創設了支援性的語言教育環境,支援幼兒在活動中拓展語言經驗.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詩歌的同時,提供了各種小圖片,以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學習,突破活動的難點.

《燕子》說課稿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鞠躬)

我是國小語文組,01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燕子》。(轉身板書課題:《燕子》)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等各個方面進行我今天的說課。

第一、說教材(10分)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走進大自然為主題,圍繞觀察家鄉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來組織單元。(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並學習、運用、體會優美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不要)課文的作者是現代作家鄭震鐸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狀物散文,主要描繪了春天裡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在電杆上停歇的場面,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機。對於重點、難點的分析:根據教材內容和對學情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難點確定為:引導學生認識、分析事物的特點,學習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學好本課,有利於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在朗誦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燕子的美,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第二、說學情(10分)

結合課文內容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我將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學情。第一,學生的認知情況。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三年級的學生能夠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第二,學生的思維特點。

處於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交流的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營造相應的學習情境,來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直接與文字進行對話。同時,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正處於由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本課的學習相對容易,因為燕子、柳絲、荷花這些景物都是學生熟悉的景物,他們一定會感興趣。但是,還要進一步培養學生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文來突破這個難點。

第三、說教學目標(10分)

結合新課標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第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第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習作者細緻的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激發學生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的美好情感。

第四、說教法和學法(5分)

(一)說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學習的特點,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法:

1.情境創設法。

在課堂中,我注重整合課程資源,利用多種有效手段創設情境,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2.朗讀感悟法。

在教學中,我以讀帶講、以讀促學,通過自讀自悟、邊讀邊想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想象,充分感受課文中優美的語言,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

3.評價激勵法。

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和開放的思維空間,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只要言之有理,都給予認可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二)說學法

學無定法,貴在得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學法:

1.個性閱讀法。

2.探究發現法。

3.小組討論交流法。

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心有所感,情有所悟。 第五、說教學準備(5分)

1.教師準備:有關春天和燕子的課件,即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做好課前預習。

第六:說教學過程(35分)

(一)說匯入設計

良好的開端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上課之初,就需要利用有效的匯入方式,來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本課匯入,我採用:創設情境,激趣匯入法。

通過課件,呈現初春燕子呢喃、柳樹發芽、荷花綻放的美景圖,試問,這是哪裡呀?同學們,通過課前預習,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些景象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這美麗的風光吧!(轉身板書:燕子和大括號)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燕子》。

設計意圖:課程伊始,呈現初春的美景圖,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有一個總體印象,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起到定向、發動的作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瞭解文章的寫作思路,明確:(板書各部分)

第一部分,寫了燕子的“外形美”;

第二部分,描寫“春光美”;

第三部分,寫燕子的“飛行美”;

第四部分,描寫燕子的“停歇美”。其中,在寫燕子的外形美的時候,突出了燕子的“活潑機靈”。(板書:活潑機靈)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初步讀懂課文的意思。

(三)精讀課文,品情悟理。

1.教師範讀,學生試讀正音,再流利朗讀。讓學生畫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句子。學生在朗讀:“才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這句時,教師要指導學生使用輕柔、舒緩的語氣來讀,體現出柳絲的柔美多姿。

2.學生再讀課文:“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合作,思考“趕”字的運用效果,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明確:“趕”字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小燕子來參加春天這個集會的急迫心情。

3.用以上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通過教師範讀,學生齊讀、賽讀、分小組讀、男女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後面的幾個部分。明確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板書:熱愛自然)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四、課後總結,拓展延伸)

(四)說作業佈置(精而簡)

《燕子》說課稿9

一、領悟教材、確定目標(說教學目標)

《燕子專列》是三年級第六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標”關於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積累課文中的優秀詞句、精彩句段”。

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想想為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麼。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後,呼籲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並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

依據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於本課的教學,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學會破折號和冒號的用法。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願望,並把各自的想法寫出來。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生活經驗和聯絡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詞意,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和貫穿全文的愛心。難點:領會三四自然段中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同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二、生為主體,選擇教法(說教法)

採用“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書聲琅琅,讀讀議議,互動交流,真正奏響了“讀”這一主旋律,切實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採用多種形式地讀,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培養能力,指導學法(說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不只是單純的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和技能,變“我學會”為“我會學”。

1、課外預習為提高自學能力服務。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重點,三年級的學生已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課的字詞學習將由學生在家預習完成。

2、在讀中學會找重點詞句、重點段落,理清課文思路,以讀促理解;學習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關鍵詞句的理解,要善於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詞義的能力,如聯絡上下文、利用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義等。

3、尊重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積累和運用。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默讀,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內容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教學媒體,合理利用(說教學手段)

“課標”指出要重視運用現代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較傳統媒體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媒體的選擇和利用,要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用得“恰到好處”;而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更不能用大量的視訊去衝擊學生的閱讀實踐和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所以,我只在匯入新課與課文結束(列車揮手告別)兩處分別利用多媒體課件去創設情景。

五、優化結構、心靈對話(說教學過程)

閱讀課的生命在於師生互動、心靈對話。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新聞激趣、匯入課題

1、葉聖陶先生說過:“入境始於親。”在課的開始時,播報新聞。(CAI展示地球儀上歐洲的瑞士,放大地形圖。)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用學生的思維,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後,揭示課題。燕子的處境十分危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燕子專列》一課。去新聞現場,瞭解當時的情況。這樣拉近了孩子們與燕子的情感距離,為後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2、緊接著學生讀題、審題。出示:運送抗震救災物資專列、運送新兵專列等專列形式,讓學生在類比中明白“專列”的意思。

3、學生已獨立學習了生字,出示生字詞,檢查預習情況;交流個別字形難點。如“驟”字這個形聲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通過範讀課文,披文入境,融情於聲,把書面語言還原為口頭語言,以其聲、情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使學生與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從而起到傳授知識、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讀水平的作用。

2、教師用鼓勵性地語言:“這麼感人的故事,誰願意來讀一讀嗎?”引導學生讀書,並提出讀的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進行全班交流。這一程式旨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略讀第一段,讓學生交流所知,隨機指導破折號的用法。

2、老師順學而導,書上的這個問題提得真好!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麼還用專列送呢?指名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

(出示文字: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煩:冷、餓、累,簡單瞭解冒號的用法,並隨文理解詞語“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飢寒交迫”、“瀕臨死亡”,觀看圖片,學生談此時的心情(著急、擔心等);再次朗讀。

3、播放CAI、音樂,教師的範讀,充分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並通過多次不同層次地讀,讓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分析。

教師引導學生:這群疲勞的、飢餓的、寒冷的燕子,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卻得到了政府的關心保護,用專列運送到溫暖的地方去。能做

出這樣的決定真是(生:了不起!)彙報交流時再抓住兩個感人的片段輻射開去,把朗讀、想象、體驗、感受以及情感的昇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披文以明理,體驗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感悟居民們的.了不起:聽到訊息後,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出示帶點的詞。學生從內容體會思想,通過多次的朗讀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嚴寒、以極大的熱心和熱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動。學生在讀中議、議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在自讀自議中和文字、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昇華,個性得到張揚。

(2)感悟貝蒂的了不起: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聽到廣播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裡,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從“凍僵、僵硬、皚皚白雪、凍得通紅”,感受到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感受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讀。課文中的含蓄的詞語、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場面、生動的意境,學生只有通過多次的朗讀,才能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引導學生對貝蒂說自己想說的話。讀說結合,使學生感情蓄勢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時宣洩,也是加強理解,內化情感,昇華情感的手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讀是發展語言的一種最經常的重要手段。課堂應該保證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這種最基本的語言實踐中走進語言,感知語言,積累語言。

4、想像說話,昇華情感。

出示站臺上人頭攢動,與正待啟程的列車揮手告別的畫面。

(1)請同學們配樂朗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列車開動了,載著燕子的列車,帶著人類的友情駛向遠方;燕子在車廂裡唧唧喳喳,彷彿在向人類致謝。

(2)想像說話,《愛的奉獻》輕輕響起。師:列車啟動了,你也站在送行燕子的行列中,你會說什麼?豐富的想象激發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前蘇聯優秀教師阿英那什維裡曾說:“學生不是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點燃的火把。”想象說話也是如此,當教師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發時,學生的火種就會點燃起來。

(3)師:多麼感人的一幕啊!讓我們也來愛護動物,愛護環境,因為我們同在一個地球上。(多媒體出示地球儀,顯示這段話。)《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種精神影響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薰陶。

第二課時

(四)、繼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讀為基礎”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積累好詞佳句。

(五)、創設情境,指導寫話。

1、列車載著獲救的小燕子,也載著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駛向溫暖的遠方。你讀了這個故事,想對誰說點什麼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吧!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感情共鳴。

2、學生自主寫。葉聖陶先生說得好:“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只有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在讀寫結合中,才能提高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先說後寫)。

3、指名讀,評價,修改。評價應著眼於學生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允許學生內容有所不同,只要發自內心,合乎情理即可。

(六)、指導寫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抄寫生字詞。

(七)、交流有關其它的愛護動物的故事。

1、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請講一講。

2、總結。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愛護動物,愛護環境,更希望這樣的故事不再是新聞!

板書設計:板書是一節課的精華。這一板書,把課文中最精煉、最關鍵的詞句精選了出來,不但把文章的結構顯現出來,而且把大家對燕子的關愛之情也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把課文的中心內容也表達完整,使文章的內容一下印在學生的腦子裡

《燕子》說課稿10

《燕子專列》一文字裡行間洋溢著人們對動物的珍愛之情,體現了人們美好的環保意識。我把這堂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定為:通過對文字的解讀,感受人對動物的珍愛之情,培育熱愛動物並能與動物和諧共存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課前我出示了一幅幅動物和人友好相處、充滿溫馨的圖片,從情感上拉近動物和孩子們的親近感,為後來的情感的激發作好鋪墊,也與本堂課的最後一個環節相呼應。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以開門見山的方式揭示了課題,對於“專列”一詞我們在課前也商討過,不一定每個學生都能理解,因此我先引導學生說說什麼是“專列”,進而學生對燕子專列的意思也就清楚了。接著引導學生讀課題進行質疑。那麼學生都提到了“燕子是侯鳥,能長途飛行,怎麼還用專列送呢”這一問題,其實課文也就是圍繞著這個問題來展開敘述的。在初讀課文、認讀新詞後,學生對該問題進行了交流,在學生的訴說過程中,我也注意及時地引導,引導學生能用上大螢幕中的詞語完整地來回答這個問題,螢幕中的詞語我也是根據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分類出示,從一定意義上降低了學生的難度,當學生說得不夠完整時,我注意及時引導,比如:你能加上地點就更好了等。其實學生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是概括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一環節也滲透了一種學習方法:像這樣讀課題,然後根據課題提出疑問,圍繞著問題來讀課文,就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也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嘗試運用.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涵。新課標指出: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此,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兩個想象說話提升點。不是為了說話而說話,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進行想象說話,能對自己的語言有所提升,在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的同時,能對自己的語言有所提升,在老師的引導過程中,能對自己的語言有所提升。

我的第一個語言提升點放在瞭如果你是瑞士政府的一名發言人,你會怎麼來呼籲大家?因為學生的角色要在此時進行換位,在試教中也出現了學生不能及時定位自己的角色,因此我以“居民們……”給予學生一定的提示,並通過同桌互相說的方式,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準備。那麼在試教過程中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學生在呼籲的過程中光讓居民們行動起來,而沒有說明小燕子此刻究竟遇到了怎樣的情況,那麼這樣的呼籲就不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我們也想過是否在學生討論之前就引導學生說說在呼籲時到底要呼籲哪些內容,但最後還是決定讓學生先準備,在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老師的引導使學生說得更全面.在學習過程中,在呼籲時學生沒有提到小燕子現在的情況,經過一步步的引導,比如:如果我是瑞士的一位居民,聽到這則訊息我也許不會出來,小燕子究竟怎麼了呀……在這樣的引導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想象,更好地引導學生走進了文字。

那麼我的第二個語言提升點放在了居民紛紛走出家門尋找燕子這一段。我抓住“紛紛、四處尋找”,引導學生想象文字背後的畫面。我先讓學生進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與第一個說話訓練點相同的地方是,我也力求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能較為具體地描述腦海中的畫面。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只談到看到了誰去尋找燕子,我也能及時注意引導說:那麼他會到哪裡去尋找呢?你能看到他的臉嗎?你能看到他的手嗎?你能看到他手中捧起的燕子嗎……這樣一步步引導,使學生的語言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一定提升。

其實想象說話旨在挖掘文字的留白,激發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再走出文字,進而超越文字,運動學過的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真切體驗,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落實了人文性的教育目標。

《燕子》說課稿11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課文的作者是現代作家鄭振鐸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狀物散文,主要描繪了春天裡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在電線上停歇的畫面,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機。

課文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描繪外形美)。第二部分寫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生趣(寫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寫燕子飛行時的情景(寫出了動態美)。第四部分寫燕子停歇時的特點(這是靜態美)。

文章的篇幅短小、條理性強、語句優美,作者的觀察細緻入微,表現了燕子

的可愛,春天的美麗,既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訓練的好文章,也是本單元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的好材料,又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好素材。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按新課標要求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

(2) 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

(3)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 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點、難點分析

課文的題目是燕子,因此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點,同時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以及國小生認識分析事物的特點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也是本課的重點。而理解課文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杆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課的難點。

【說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宜將情教學

法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完成本課教學。

【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

法,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課時安排】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本課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創設情境,激情匯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第二課時: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質疑問難,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由學會聽兒歌《小燕子》引入課題,這樣的匯入既觸動了兒童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同時讓學生齊唱便無形中讓學生對歌詞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覺同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一調動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學生通過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句子做鋪墊。

(2)給課文每個自然段概括段意,並歸納主要內容。

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就為下面深入研究課文作好鋪墊,也能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 細讀課文,思考並勾畫理解:課文從那幾方面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現

了燕子怎樣的特點?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讓學生觀察,小組內討論交流。

板書:

羽毛——烏黑髮亮 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尖刀似的

(總的特點:活潑可愛)

利用形象的教學手段可彌補語言文字不足,充分發揮教學直觀性的特點,也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觀察能力。

(2)“湊”字是什麼意思?(幾方面合起來)

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點選電腦課件,與學生一起邊敘述燕子的外形,邊演示“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閃動),“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使翅膀閃動),“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閃動)這幾部分合起來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一個“湊”字就使文章頓顯生動,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躍然於紙上。

(3)指導並背誦第一自然段(讀出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四)探究第二自然段

(1)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徵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

詞語。

(2) 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教師邊板書邊幫助學生理解本段內容,板書的外形猶如一朵鮮花,體現了一種美感,有助於學生體會春天的美,並利用板書展示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趕集”和“聚攏”這兩個詞。

(3) 欣賞教學光碟中本段描繪的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

再次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美的情感。

(4) 指導感情朗讀

(五)探究第三自然段

(1)運用“讀——劃——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2) 投影出示練習題

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 ),唧唧的叫著,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一下水面。

①按課文內容說一說

②展開合理想象,想一想鳥兒具體的“掠”“沾”的姿勢和叫聲。

這一練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把學生放飛到想象的自由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語言文字訓練與思維同步發展的效果。

(3) 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4) 指導背誦,強化記憶。

(六)探究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詞、句。

(2) 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辨析“幾痕”和“幾根”

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組線,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在兩組線上分別添上幾筆,利用板書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形象直觀,使學生一目瞭然。

(3) 以讀代講理解最後一句話表達的思想感情。

(七)質疑問難,總結全文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鼓勵學生勤發問多發問,有利於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發展思維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不懂就問的習慣。

學生根據板書總結全文,可促進學生對全篇課文內容進行梳理,提綱挈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可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薰陶,感情得到昇華。

(八)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語文新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針對本課的內容自由創作一張春景圖,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繪出來。

【說板書】

羽毛——烏黑髮亮

外形 翅膀——俊俏輕快(活潑機靈)

尾巴——剪刀似的 燕子

趕來 (增添生機)

飛行 (快)

停歇 (五線譜)

該板書設計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加以概括歸納,有利於概括能力和佈局謀篇的能力。它是施教的“藍圖”,是教與學思路的體現,是一篇課文教學的縮影。

《燕子》說課稿12

各位評委:

下午好,我叫張桂英,來自後慄園國小。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12課《燕子媽媽笑了》。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在課上我努力做到:“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理解課文內容,體驗到小燕子與媽媽的心情變化,受到情感的薰陶。《新課標》還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在課上,我努力做到:“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二、教材分析:

《燕子媽媽笑了》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小故事,講了燕子媽媽為了教會小燕子觀察的本領,三次讓小燕子到菜園裡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在燕子媽的耐心指點下,小燕子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穫,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燕子媽媽高興地笑了。這篇課文告訴孩子們:對一件事物,只有進行認真、細緻的觀察,才能有比較全面的瞭解。整篇課文充滿了童趣,語言淺顯易懂,是一篇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課文。課文有兩幅插圖,一幅畫的是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屋簷下聊天;另一幅畫的是冬瓜和茄子的圖片。圖畫色彩先明,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可以使學生產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學到了觀察事物的方法。

三、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在平時的語文課上思維活躍,見解獨特、個性體驗豐富,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濃厚,好讀、好問、好想、好說,再加上學生又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既給學生創造單獨讀書、獨立思考的機會,也為他們提供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機會,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觀察方法的感悟。此外,一年級學生學生的說話、寫話的能力還很低,我在講讀結束後安排了詞語搭配、說句子的練習,使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既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包括品德修養、審美情趣、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等在內的人文素養。”因此,依據課標以及學生髮展的需要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燕子先後觀察了三次,瞭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

3、學習小燕子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通過觀察實物進行語言訓練。

4、能用“認真”說一句話。

5、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說話、寫話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體會小燕子三次仔細地觀察冬瓜與茄子不同之處的喜悅,激發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從內心喜歡朗讀童話故事,讓他們對身邊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瞭解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

2、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三次對話。

3、能用“認真”說一句話。

(二)教學難點:理解燕子媽媽為什麼笑了,通過觀察實物進行語言訓練。

六、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水果或蔬菜。

七、教學流程: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安排了以下環節: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會提問題的學生才是最會學習的學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一上課,我就直奔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2課《燕子媽媽笑了》教師板書課題,學生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空:燕子媽媽笑了。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教師引導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學生立刻提出問題:燕子媽媽為什麼笑了?我在課題後邊用紅粉筆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然後,表揚質疑的學生:你提出的問題直奔學習難點,了不起!老師相信,通過仔細讀課文,你會找到答案的。

這樣引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質疑能力,學生也帶著問題,懷著迫切的心情開始了一堂課的學習。

(二)初讀感知,瞭解不同。

課件出示圖片,教師激情引趣:屋簷下,燕子媽媽正在和小燕子說事情呢?它們在說什麼呢?教師出示句子,學生自由讀,想一想平時媽媽怎樣對你說話,你們能學著媽媽的樣子對小燕子說一說嗎?指名讀,教師評價。所有的燕子媽媽都對小燕子說一說。學生齊讀燕子媽媽說的話。口頭填空:教師問: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裡去,學生答:(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你們想知道嗎?好,請你們趕緊開啟書,讀讀課文,找一找小燕子飛到菜園裡幾次,每次看到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學生讀書思考。提問:誰能說一說小燕子飛到菜園裡幾次?每次看到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

學生說教師板書:大小

青紫

細毛小刺

讓學生回憶媽媽平時是怎樣對自己說話的,是為了讓他們讀出不同的語氣,口頭填空,既可以讓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又滲透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

(三)深入理解,指導朗讀。

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以後,我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用直線劃出“小燕子每次回來後對媽媽說的話,用曲線劃出媽媽說的話。(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真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彙報交流:小燕子第一次看回來是怎樣告訴媽媽的?(隨生說打出課件,你們和老師劃得一樣嗎?學生矯正後自由讀,指名讀讀出高興的語氣)媽媽是怎麼說的?(學生說教師出示課件,再次問:你們和老師劃得一樣嗎?矯正後體會讀、教師範讀、指名讀)師生分角色讀課件中的對話。可愛的小燕子第二次看回來是怎樣告訴媽媽的?媽媽又是怎樣說的?(隨生說打出課件:自由讀——指名讀——生生分角色讀)聰明的小燕子第三次看回來後怎樣告訴媽媽的?(隨生說打出課件)教師引導:(1)“高興的叫著”什麼樣?所有的小燕子都高興地衝著燕子媽媽叫一叫。(自由讀——指名讀)(2)小燕子這次說的和前兩次有什麼不一樣?(體會“發現”。)

小燕子這麼高興,媽媽會怎樣?齊讀第六自然段。追問:燕子媽媽為什麼高興地笑了?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小燕子每次去都有收穫;它一次比一次進步;它觀察得越來越仔細了;媽媽讓它去那麼多次,它都不怕麻煩,師:它很有耐心。多可愛的小燕子呀!此時此刻,你想對它說點什麼?(發散練習,情感薰陶。)學生迫不急待地說:小燕子,你能把冬瓜和茄子的不同都觀察出來,你真了不起!小燕子,我也要像你那樣仔細觀察身邊的東西;小燕子,以後,我也要聽媽媽的話。小燕子聽到你們的話,一定很高興。冬瓜和茄子還有不同呢!你們快去第一自然段中找一找。打出課件:讓學生在讀中知道冬瓜是“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掛”在枝上的。然後讓學生把“冬瓜和茄子”圖片貼在語文書的插圖上,怎麼樣貼是“躺”,怎樣貼是“掛”,學生貼完後,教師出示課件,直觀理解這兩個詞。學生貼的過程就是對“躺”和“掛”理解的過程,使識字教學更直觀、更形象。最後,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出示課件:自由填——指名填——齊讀)

(四)學以致用,說話寫話。

你們想不想像小燕子那樣學習觀察的本領?好!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麼了?出示課件:黃瓜圖。學生觀察,通過看圖,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紛紛回答:黃瓜是長的;黃瓜是綠的;黃瓜的皮上有小刺;黃瓜的頂上有黃花。你們能把自己觀察到的用一句話表達出來嗎?學生自由說,指名說,出示教師的範文,學生讀一讀。看到這麼誘人的黃瓜,你最想說什麼?出示第二句話。通讀描寫黃瓜的句子,感悟寫法。在生活中,有許多蔬菜和水果,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出示圖片,叫岀蔬菜和水果的名字。在觀察自己喜歡的蔬菜和水果時,我們除了用眼睛看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學生說得非常好,有的說:“可以用手摸。”有的說:“可以用耳朵聽。”有的說:“可以用鼻子聞。”、還有的說:“可以用嘴嘗。”孩子們,就用你喜歡的方法觀察自己帶來的蔬菜或水果吧!學生一邊觀察一邊介紹,然後,小組交流,最後指名介紹,聽後評議。

這樣設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了高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

(五)詞語搭配,突出重點。

通過你們的認真觀察,你們能簡單介紹自己喜歡的東西了,你們想不想接受新的挑戰?課件出示:認真()學生進行詞語搭配,教師點出答案。再出示:()認真,學生填空,教師點出答案。讀出所有的片語,開闊視野,為用認真說句子奠定基礎。

學生知道“認真”都能和哪些詞搭配了,教師再引導學生用認真說句子,隨著教學程序,學生說出的句子越來越具體了。這樣設計,既進行了詞語積累,又使不同的學生學會了說話寫話。

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上,我將沿著這個思路繼續探索下去。

《燕子》說課稿13

一、領悟教材、分析學情、確定目標

《燕子專列》是三年級第六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標"關於這一學段閱讀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積累課文中的優秀詞句、精彩句段".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想想為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麼。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後,呼籲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並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

中年級的孩子們比較喜歡鑽研故事,喜歡有懸念的故事。所以,《燕子專列》這篇課文的吸引力就很大了。如何讓大部分學生在小故事中更進一步地學習到其中的寓意呢?依據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於本課的教學,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懂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使學生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難點:領會描寫惡劣氣候和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二、 設計理念

一切語文知識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讀的基礎之上,只有先把課文讀準、讀通、讀流利了,才能夠繼續進行其它的學習。因此,我採用以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去完成對詞語的理解、對課文的理解,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三﹑生為主體,選擇教法

採用"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書聲琅琅,讀讀議議,互動交流,真正奏響了"讀"這一主旋律,切實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採用多種形式地讀,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四 、培養能力,指導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不只是單純的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和技能,變"我學會"為"我會學".

1、課外預習為提高自學能力服務。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重點,三年級的學生已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課的字詞學習將由學生在家預習完成。

2、在讀中學會找重點詞句、重點段落,理清課文思路,以讀促理解;學習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關鍵詞句的理解,要善於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詞義的能力。

3、尊重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積累和運用。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默讀,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內容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從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說起,從專機,專款,專家說到專列。

溫總理趕到災區乘坐的飛機叫————專機;各級財政,單位專門用於救災的錢款叫————專款;在抗震救災醫療等方面有專門技能或專業知識的人————專家;專為救災物資開出的列車————專列。

二、精讀課文

(一)感受惡劣的環境

先是學生默讀,在書上找出來。指導學生閱讀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

然後是同桌合作學習。出示合作學習的要求,然後交流。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煩:冷、餓、累,簡單瞭解冒號的用法,並隨文理解詞語"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飢寒交迫"、"瀕臨死亡",觀看圖片,學生談此時的心情(著急、擔心等);再次朗讀。

(二)政府救燕子

著重於一個詞的理解"呼籲",瑞士政府是怎樣救燕子的? "立即"說明了什麼?通過廣播通過電視告訴大夥號召大夥尋找燕子,課文裡有個詞語叫————呼籲。再設定情景:如果你是電視臺記者、廣播員會怎麼呼籲?讓學生現場模擬播音員呼籲。

(三)居民們救助燕子

彙報交流時再抓住兩個感人的片段輻射開去,把朗讀、想象、體驗、感受以及情感的昇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披文以明理,體驗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聽到呼籲後,居民們是怎樣行動的?先學生自由說,再對照書上的段落朗讀。

2、引導理解居民們的愛心,有哪些人去找燕子了?(引導從年齡、職業等方面說)理解"紛紛".反覆朗讀重點段。

出示帶點的詞。學生從內容體會思想,通過多次的朗讀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嚴寒、以極大的熱心和熱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動。學生在讀中議、議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在自讀自議中和文字、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昇華,個性得到張揚。

3、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貝蒂的可貴行為。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從"凍僵、僵硬、皚皚白雪、凍得通紅",感受到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感受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課文中的含蓄的詞語、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場面、生動的意境,學生只有通過多次的朗讀,才能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讀是發展語言的一種最經常的重要手段。課堂應該保證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這種最基本的語言實踐中走進語言,感知語言,積累語言。

(四)燕子致謝

1、這些曾經瀕臨死亡的小燕子呀,現在坐上了專列,恢復了生機和活力。如果你就是其中一隻幸福的小燕子的話,你會說些什麼呢?豐富的想象激發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前蘇聯優秀教師阿英那什維裡曾說:"學生不是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點燃的火把。"想象說話也是如此,當教師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發時,學生的火種就會點燃起來。

三、拓展延伸

1、愛心專列

燕子專列正徐徐啟程,這僅僅是燕子專列嗎?這還會是裝載什麼的專列呢?引匯出愛心專列。《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種精神影響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薰陶。

2、姑娘徐秀娟大學畢業後來到丹頂鶴保護區工作,後來為了救助一隻陷入沼澤的丹頂鶴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配上丹頂鶴優美的身姿,加上感人的旋律,激起學生無限的深思-------愛護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燕子》說課稿14

我在講授《燕子》這課時,採用以下課件激發學生興趣,幫助理解課文內容的:

先放一首歌曲後問:誰知道這首歌曲的名稱叫什麼?給你的感覺怎麼樣?

然後介紹燕子是一種非常活潑可愛的小鳥,它在春天裡自由自在地飛翔可美啦!接著請同學們看《燕子》課文朗讀的錄相。

看完課文朗讀的錄相以後指導看觀察燕子特寫圖片,讓學生從整體到部分觀察燕子的外形。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根據課文插圖放大了的燕子討論小燕子的樣子。瞭解課文是怎麼根據燕子的外形描述燕子的形象。作者先寫一身烏黑的羽毛,然後寫一對俊俏的翅膀接著寫尾巴,最後寫整體的活潑可愛。

指導看課文的彩色插圖。在指導按照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地看圖的時候,可以問圖上畫的是什麼?圖上有群山,湖水、稻田;有盛開的桃花,輕揚的柔柳,各種競相開放的鮮花,還有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的燕子以及電線上停歇的燕子。再問這種景象表現的是什麼季節所特有景色呢?最後問:這幅圖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春天百花盛開,光彩奪目,可愛的小燕子給大好的春光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

在幻燈片上加燕子的疊片,讓學生邊觀察邊理解想象。

在看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時候,設計了一個比較的課件。三月,下過幾陣雨。風吹著柳樹、草、葉、花聚攏來,形成了春天。與課文對照,看哪種方法好,為什麼?讓學生理解到,當然課文上寫得好,課文上寫得既生動形象,又寫出了春天美的意境。軟黑板的這一段寫得乾巴巴的,一點也沒有美感。課文有那麼幾處值得我們學習。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寫出了柔柳的姿態,隨風輕風易;寫出了柔柳的枝條,不是一條兩條,而是千萬條;特別是把柔柳比作了人,也有眉有眼,好像人剛睡醒,才舒展開眉眼,把柔柳寫活了。像趕集似的聚攏來說明花草樹木經過春雨的滋潤,春風的吹拂,同時出現在大地上,好像事先約好日子一起趕集似的,顯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繁多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討論課文第三段的時候,燕子掠過湖面的動畫圖片、燕子掠過圖片、燕子沾水面等直觀地再現了燕子飛行的輕快敏捷斜著、掠過、橫掠過、沾,幫助學生理解。

在討論第四自然段的時候,我出示課件五線譜,再與燕子在電線上棲息的圖作比較,讓學生進行聯想,電線相當於五線譜上的什麼?燕子呢?這樣寫的好處是即形象,又給人留有想象的餘地,也幫助學生理解了落與痕。一個落字,寫出了燕子的輕盈、靈巧;一個痕字寫出了景物的遠,若有若無的情景。

講授完了總結全文:課文通過寫燕子的外形的美,飛行的美,停歇的美,使人感受到燕子的可愛,春天的美麗,激發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使人體會到春天給人們帶來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燕子》說課稿15

一、 教材分析:

《燕子媽媽笑了》是是一個童話小故事,講了燕子媽媽要小燕子到菜園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在媽媽的耐心啟發下,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三次,終於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點,小燕子媽媽很高興。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觀察事物的方法,還應該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認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質。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觀察、實驗、體驗中自已去獲取,去探究,聯絡生活實際學以致用。並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說中提升認識,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 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雖然只是一年級,但是在平時的語文課上就呈現出思維活躍,見解獨特、個性體驗豐富等特點,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濃厚,好讀、好問、好想、好說,再加上學生又具備了一定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因此,。這節課中,我既給學生創造單獨讀書、獨立思考的機會,也實施一定方式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此外,根據低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喜歡錶演的特點,我決定在學習結束前,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依據自己的個性體悟,自由發揮進行表演。

三、 教學目標的闡述、研究的依據與落實目標的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要既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注重培養和提高包括品德修養、審美情趣、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等在內的人文素養。”因此,依據課標以及學生髮展的需要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 15 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能力目標: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的良好習慣。

根據本節課的目標,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體會燕子媽媽為什麼笑了?因此我設計了,在觀察中瞭解冬瓜、茄子的外形特徵,使學生知道如何觀察一種事物;在閱讀中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認真;在表演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應以識字為主,旨在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因此我確立的教學重點是:隨文認識識字條中的 14 個字,並練習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的思維也正處於培養髮展階段,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因此我確立的教學難點是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做事認真的好習慣。

四、 教材,學法評價手段確定的依據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這一課改目標,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遊戲方式,使學生在快樂中識字,掌握多種識字方法。並且運用觀察、表演等多種形式,選擇了以全體學生參與,教師適當引導為主的教學方式,採用先觀察後讀,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口語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探究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教學流程預案: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安排了以下環節:

㈠引導觀察,匯入新課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這樣的理念: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開放式教學,充分挖掘語文教育的人文內涵,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

下,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 認知方式、情感表現特點等 ) 在教學伊始從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充分利用實物,創設了形象、生動、輕鬆、愉悅、民主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想學、要學、樂學的動機。上課時,我對學生說:“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種蔬菜,你們想知道它們是什麼呢?”這時,我拿出了冬瓜和茄子,我讓學生仔細觀察,看看他們有什麼區別呢?然後,適時告訴學生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從而引出單元主題——認真。單元主題引出後,我這樣問:同學們觀察的這麼仔細,那小燕子是怎麼觀察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燕子媽媽笑了》。(板書課題)這樣充分引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入到課文內容中來。

㈡閱讀課文,隨文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教師要創設識字學習的情境,直觀、形象的圖片能有效引起學生的注意並激起其參與意識,遊戲和競爭的學習方式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識字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然後運用多種遊戲方式,讓學生學習生字。我設計的遊戲有:請學生當小老師組詞讀,開火車讀,做猜字遊戲,開展小競賽:比一比誰的記字方法最好,(把自己記字的好方法說給同學聽),接著我又設計了收獲遊戲 , 把所有的背面帶有生字的“冬瓜”、“茄子”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的“菜園”裡。這時我說了句,“請我們班的‘小燕子'們到‘菜園'裡採摘吧!要求讀出後面的字或詞(如果是字用這個字組個詞,再說一句話。如果是詞用這個詞說句話)字、詞有:大小 躺 掛 細毛 小刺 青 紫,並讓學生把這些字、詞分類,並說出自己的理由。為了理解“躺”和“掛”,使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教學中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到前面來擺一擺,這是理解和感悟的過程。“收穫遊戲”的環節,我通過創設“豐收的菜園”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在享受“豐收”喜悅的同時,也融入也鞏固練習,學生的學習成了一種享受,這是本課教學中生生互動的一個興奮點。最後我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生字過關,如果全認會了請 用你們喜歡的方法互相獎勵。這樣通過生與生之間的互相評價,使學習在交流中達到了檢查教學效果的目的。

㈢深入讀書,深化明理

低年級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起步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目標中十分強調語言的積累,閱讀教學要以讀書為主,以讀代講。同時還要激發學生的

讀書興趣,以提高讀書的效果。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在相互討論中,在小組交流中,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薰陶。因此,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同桌讀、小組讀、師生分角色讀。教學中我還進行句式訓練(引導學生用:小燕子發現了什麼?我發現了什麼?的句式練習說話。這時我要求學生大膽說,我指導學生說完整、通順的句子。)句式訓練的內容,打通了課內和課外的聯絡,使文字和學生的經驗溝通,豐富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用自己的話說課文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㈣表演想象,學以致用

表演是學生喜歡的形式,能使學生創造性地組織語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同學生一起表演,師生互動,體現了民主平等,課堂氣氛活躍、熱烈。學生的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以教師的理解代替學生的理解,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表演,然後在班組中彙報表演,表演時我接受了學生的邀請,扮演了燕子媽媽。這樣課堂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們十分興奮,這時我抓住時機,問 “小燕子三次到菜園觀察冬瓜和茄子結果不同說明了什麼?”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這樣就充分尊重學生的感悟和理解。為了讓學生髮散思維,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燕子媽媽會對小燕子說些什麼?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從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為了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我讓學生說一說我們觀察事物的方法還有哪些?學生說得非常好,有的說:“可以用眼睛看。”、“可以用手摸。”、“可以用耳朵聽。”“可以用鼻子聞。”、還有的說:“可以用嘴嘗。”等等。這時我總結,無論採取哪種方法觀察事物都要認真、有耐心。

㈤佈置作業

回家觀察一種蔬菜或水果的大小、顏色和形狀,注意要認真,講給爸爸、媽媽聽。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注重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課堂中學生學得主動、快樂,課堂中的許多遊戲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了知識,能力得到了提高。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以下幾方面比較滿意:

1. 隨文識字環節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設計了當小老師、猜字遊戲、收穫園等識字遊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寓教於樂,達到了學習的最佳境界。

2. 閱讀教學時,我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體驗和積累。

3. 為學生提供了觀察和表演的機會,放手讓學生參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雖然上的較成功,但不足之處不容忽視,不足之處是學生在做“收穫遊戲”時,對詞語的分類這一部分掌握的不好,他們只能分類,但說不出這樣分的理由。我就應及時引導,結合兒童的語言,用具體例項進行闡述,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盡量的提高自己在教學中的應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