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望海潮說課稿

說課稿2.73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望海潮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望海潮說課稿

望海潮說課稿1

說教材

一)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

1.我說課的課題是柳永的《望海潮》,本文是以20xx年秋季啟用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為指導編寫的“詩歌與散文”選修教材上的名篇,是選修一(《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第三單元“漫步宋詞”的第一課。“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拓展性,教師可對教材做較靈活的處理,不要一味追求統一答案,也不必系統講授鑑賞理論和文學史知識,應當精選重點,不必面面俱到。”此外,*選修課中,有的重在發揮想象和聯想,注重情感和審美的體驗”。(本課的特點即如此)

2.宋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發展史中繼唐詩之後的又一座高峰,作為中國文學的奇葩,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鑑賞宋詞對於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和積澱學生的人文素養意義非凡。這首詞《望海潮》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即婉約詞風),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二)學情分析

3.學生在國小國中及高中必修課以及選修一“唐詩之旅”之中學過相當數量的詩詞,有了一定的感性積累,初步瞭解了詩詞的特點及鑑賞詩詞的'方法,但基本上還停留在對某一具體的詩詞的理解上,未能經過歸納總結而上升為鑑賞評價的能力。

三)高中語文新課標對詩歌閱讀的要求分析:

4.加強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其思想與藝術魅力,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內容、表現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四)新課程標準要求分析:

5.學生能夠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

五)大學聯考詩歌鑑賞考查的內容分析:

6.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根據以上對教材、學情、高中語文新課標詩歌閱讀的要求、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大學聯考詩歌鑑賞考查內容的分析,結合本文實際,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方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宋詞的常識,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瞭解作者。

3、掌握詞中點染、鋪陳的表現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反覆吟詠,感受詞的音韻美。

2、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美。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

2、正確評價作者的寫作目的。

教學重難點

1、這首詞的寫景特點,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2、名句欣賞。

學習方法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理由: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參與意思,有時甚至能夠生髮出自己的個性見解)

2、誦讀法(理由:詞的語言是獨物的、精練的,誦讀有助於品味詞的語言美,體會詞的美學價值,通過誦讀容易將學生帶人詩境,用心體會詞的情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體驗,喚醒他們沉寂的真情,從而引起強烈的共鳴。)

3、啟發點撥法(理由:當學生陷入迷途時,教師的適時的啟發、點撥,就會點鐵成金。)

4、比較法:(理由:分析比較數首詩詞異同,感悟詞的風格)

教學過程:

㈠匯入:以概述詞的有關知識匯入。

㈡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㈢聽音朗讀,整體感知。

㈣反覆吟詠,思考問題。

㈤問題探究:

問題探究1:

問題探究2:

㈥小結本詞:

㈦作業:(附板書)

㈠匯入:詞的有關知識:

1、詞的起源:興起於隋唐,盛行於宋,並在宋代發展到高峰。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所以又稱“長短句”、“詩餘”、“曲子詞”、“歌詞”等。

2、詞牌和標題:詞牌是一首詞的詞調的名稱,詞的標題是詞的主要內容的集中體現。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闋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等)

柳永(約987——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

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有《樂章集》。

㈡簡介作者: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望海潮(柳永)

㈢聽音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1、參考課文註釋,掃清字詞障礙。

2、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試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了他怎樣的感情?

3、瞭解作者的寫作目的。

㈣反覆吟詠,思考問題:

環境美麗、經濟繁榮、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圖景

1、從地理位置上看

2、從歷史傳統上看

3、從自然景觀上看

4、從市井面貌上看

5、從百姓生活上看

驚歎

讚美

豔羨

㈤問題探究:

1、這首詞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2、你最欣賞詞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運用聯想和想象用文字或圖畫將它描繪出來?

問題探究1:

這首詞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工於鋪敘,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

東南形勝

三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

自然風光之美

都市繁華之美

民生安樂之美

鋪敘:又叫“鋪排”,多見於古體詩中,它運用疊句的手法,使句式反覆、對稱而又富於變化,在詩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

(樂府民歌《陌上桑》、《木蘭辭》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點染:本是國畫的術語。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借用到古典詩歌中來,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點明旨意,有些地方側面渲染。這在寫景情詩中比較常見,一般用景物來染;用一句話,一個詞來點出要抒發的感情。渲染是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導渲染,相互依存,和諧統一。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中的“斷腸人在天涯”是點;其餘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傷悲。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幾句被稱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鑑賞的?

問題探究2:

你最欣賞詞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運用聯想和想象用文字或圖畫將它描繪出來?

重湖疊巘清嘉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是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白居易《憶江南》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連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㈥小結本詞:

1.詞的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詞的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杭州風物的驚歎、讚美與豔羨之情。

2.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㈦作業:

1.誦讀,鑑賞,默寫,體味本詞

2.完成本詞《新課程學習輔導》

3.把本詞改寫為散文詩。

東南形勝

三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

自然風光之美

都市繁華之美

民生安樂之美

環境美麗、經濟繁榮、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圖景

1、從地理位置上看

2、從歷史傳統上看

3、從自然景觀上看

4、從市井面貌上看

5、從百姓生活上看

驚歎

讚美

豔羨

板書

《望海潮》說課結束。

謝謝光臨指導!

望海潮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新課標提出:“詩詞類文學作品的教學應重視評價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的解讀,著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材分析:

《望海潮》一課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此單元共選取四位名家的詞作,重在品味賞析宋詞的情思與意境。從整個語文學科教學體系來看,此單元在必修教材的“閱讀鑑賞”板塊教學中,特別是在“品味與賞析”這一教學內容裡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望海潮》一詞是柳永青年時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現杭州的富庶與繁華,其寫景壯麗,聲調激越,一反柳詞慣常風格,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學生雖然在必修一第一單元裡已初步接觸到詞的相關知識。在必修三第二單元的學習中瞭解了詩歌鑑賞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但基本上還停留在對某一具體的詩詞的理解上,未能經過歸納總結而上升為鑑賞評價的能力。《望海潮》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這一課對學生領悟並掌握宋詞鑑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宋詞的相關常識、誦讀技巧,瞭解作者。

2、能力目標

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二、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根據我校的生本教育理念,結合本課的實際特點,我採取了“指導誦讀、整體感知——反覆誦讀、品味語言——拓展延伸、遷移應用”的三步教學法。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應用了啟發點撥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

1、“自主、合作、探究”法。

2、誦讀法。

3、啟發點撥法。

4、直觀教學法。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具體如下:

⑴誦讀全文,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品味詩句,培養思維能力。

⑶遷移應用,培養寫作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

讓學生課前對柳永及其詩詞有所瞭解,知人論世。

複習回顧有關詞的基本常識。

(二)新課匯入

以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為主。

(三)學生誦讀。

讀通、讀準全詞,初悟詞的音韻美。

(四)學生範讀,整體感知。

在讀的基礎上能把握詩的結構和內容。

(五)反覆誦讀,品味語言

激發和提高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領略詞這種語言獨特的藝術魅力以及詞本身營造的優美意境。

(六)教師點播:

教師在學生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可以適當點撥,讓學生了解這首詞所採用的藝術手法,進一步領會這首詞所營造的優美意境。

(七)教學小結

用板書的形式展現,讓學生系統直觀的領會本文的內容和藝術特色,整體上把握這首詞。

具體教學過程:

(一)回憶複習

回憶詞的有關知識:

詞的起源、詞牌和標題,詞的分類(豪放和婉約派),引出柳永,“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一)

(1)匯入:

柳永的詞多描寫城市風光,提問學生談對現在杭州的印象,“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順勢發問大家想了解1000多年前杭州是什麼樣子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望海潮》,回到宋代,到那裡看一看。

(2)學生誦讀

讀通、讀準全詞,初悟詞的音韻美。利用手頭資料,初步理解此首詞大致的'意思。

(3)抽讀的好學生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合作交流思考。

讓學生在學生範讀的基礎上把握詩的結構和內容。

提出問題:

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試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了他怎樣的感情?

突破重難點:

文字解讀任何時候都是基本的,抓原句、抓關鍵資訊、抓關鍵詞句解讀是解讀的不二法門。

(4)反覆誦讀,品味語言,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鼓勵學生想象詞中畫面,領會詞中的意境,合作交流分析自己喜歡的語句。

上片重點賞析“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下片重點賞析“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從推敲詞語、描述意境、修辭、表現手法等引導學生讀透全詞並有重點的進行鑑賞,每個同學可以重點選取一句鑑賞,之後形成集體智慧取長補短。最後強化“鋪敘”的寫景特點。

藝術特色:

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先概括後具體,一句一景,從不同角度來寫,寫景有層次感。

運用了比喻、誇張、鋪排、點燃、動靜結合等手法。

用詞準確

(5)再次誦讀,拓展延伸,讓學生根據詞描述杭州的情況。

讓學生在理解詞的基礎上領會柳永筆下杭州的美,提高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這一過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6)作 業

1.誦讀,默寫本詞

2.試著將這首詞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改寫為散文詩。

板書:(略)

(三)課後小結: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音律協調,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教學過程基本能完成,感覺有些地方再放開一些會更好。

望海潮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望海潮》。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望海潮》一課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這一單元共選取四位名家的詞作,重在品位、賞析宋詞的情思與意境。《望海潮》一詞是柳永青年時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現杭州的富庶與繁華,其寫景壯麗,聲調激越,一反柳詞慣常風格。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大學聯考詩歌鑑賞考查的內容主要是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本文實際,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詞的基本知識。瞭解作者。

2、能力目標

鑑賞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體察作者喜愛讚頌之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

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鑑賞領略詞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體察《望海潮》中作者喜愛讚頌之情。 課時安排:1課時

二、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根據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和本課的實際特點,我採取了“指導誦讀、整體感知——反覆誦讀、品味語言”的教學法。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應用了啟發點撥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論提出要轉變教學觀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於是我引導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初步鑑賞和評價詩詞的能力。學法指導具體如下:

⑴誦讀全文,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品味詩句,培養思維能力

⑶遷移應用,培養寫作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千年前的北宋詞壇,有這麼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他的詞在當時就是

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後的今天還在獨領風騷。他就是柳永。今天,我們就來鑑賞柳永的早期之作《望海潮》,走近青年時期的柳永。

(二)簡介詞的基本知識: 詞,產生於晚唐,興盛於宋,指一種可以合樂歌唱的新詩體。因詞是詩的變體,故又稱“詩餘”;因詞“合樂可歌,故又稱“樂府”、“曲子詞”;因句子往往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

(三)接下來簡介柳永:柳永(約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後人稱他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於書香仕宦之家,但多次應試不第,就寫了首牢騷極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鶴沖天》。“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當時他的詞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沒有幾天,柳永的《鶴沖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覆看著,吟著,越讀越不是滋味,越讀越惱火。特別是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點上。三年後,柳永又一次參加考試,好不容易過了幾關,只等皇帝硃筆

圈點放榜。誰知,當仁宗皇帝在名冊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時,龍顏大怒,惡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這首《鶴沖天》鑄就了他一生辛酸。從此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一生潦倒。長期出入歌樓舞館,靠為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正由於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音樂家。

(四)欣賞詩詞。 1、傳說金主完顏亮在讀罷這首詞後非常羨慕錢塘的繁華,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後來就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請大家一起朗誦《望海潮》,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詞中哪些內容可能會勾起完顏亮入侵大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呢?

2.聽《望海潮》朗誦。聽完學生自由發言。 示例1:“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杭州的地理位置優越,處在東南沿海,風光美好,曾經是歷史上三吳的大都會,自古以來都是繁華之地,有著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由此可以想見水陸交通十分便利,不像金國地處內陸,資源貧乏,交通不便。(除了貪慕這裡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還有沒有其他內容?)

示例2:“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垂柳含煙,薄霧如紗,彩橋似畫,人煙阜盛,千

門萬戶門簾輕擺,怡然安詳。這是對杭州城的一個全景描繪,表現了杭州城街巷河道的富麗。作者以一遊客的身份陶醉其中,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示例3:“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高聳入雲的樹木圍繞江堤呈現蜿蜒迤邐之態,聲勢浩大的錢塘江潮波濤洶湧展示排山倒海之勢。我們分明感受到面對此情此景時湧動在作者內心的積極向上的澎湃激情。這是對錢塘江的特寫。“繞”“卷”兩字要重點賞析其妙處,形象、逼真。

示例4“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珠寶玉石遍陳於市,家家戶戶綾羅盈櫃,市民生活富庶,街市經濟繁榮。作者看到此景驚喜,豔羨,更何況本身就有入侵大宋野心的完顏亮呢!

示例5:“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的山水清秀美麗,有“天香飄萬里”的三秋桂花,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十里荷花。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色彩豔麗,引人入勝。作者從時間和空間上在讀者面前鋪展開了一幅杭州西湖的迷人畫卷。(“一切景語皆情語”,流露出的是作者無比的喜愛之情。)

望海潮說課稿4

教學目標:

1.掌握詞的基本知識。

2.瞭解柳永及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3.鑑賞這首詞並運用聯想、想像的方法領略詞的意境美。

4.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鑑賞這首詞並運用聯想、想像的方法領略詞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手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同學們,俗話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麼,杭州城到底有怎樣的迷人景色能令我們的古人發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詞人柳永一起來學習一下他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板書)

二.詞的基本知識:

詞,產生於晚唐,興盛於宋,指一種可以合樂歌唱的新詩體。因詞是詩的變體,故又稱“詩餘”;因詞“合樂可歌,故又稱“樂府”、“曲子詞”;因此往往句子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

三.柳永生平及其影響:

柳永(約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後人稱他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於書香仕宦之家,但個人世路坎坷,多次應進士試,不第。生活落拓,長期出入歌樓舞館,與歌妓們相處密切,靠為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正由於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長作歌詞,又擅長譜寫樂曲。他創制了許多詞調,而且這些詞調得到廣泛的傳播,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音樂家。許多歌妓因善於演唱他所作的詞,或者得到他的嘉許使得身價大大提高。

柳永作詞雅俗兼擅,以俗為主,他繼承和發展了民間詞的傳統,開創了文人俚詞一路。他的詞作具有很深廣的群眾基礎,形成“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局面。

四.整體感知。

1.請同學聽錄音,注意詞中生字的讀音,並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場景?並試著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了他怎樣的感受?

2.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這首詞。

(1.)先看詞的題目,詞的題目是不同於詩的題目的,詩的題目一般概括的`是詩的內容,詞的題目則是詞的格律。首詞都按照一個固定格律寫成,這個格律叫詞牌。詞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數、每句的字數、押韻、平仄等等,寫作時須嚴格遵守,不得隨意違背;也因此,我們平時不叫寫詞,叫填詞;詞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闕”或“片”。望海潮這個詞牌名就是柳永開創的,取自錢塘江潮天下奇觀之意。關於這首詞的寫作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講述故事)

(2.)詩詞賞析:

五.寫作特點。

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運用了點染的表現手法。

點染:本是國畫用語,指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描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借到古典詩詞中來“點”即抽象評點,“染”即具體描寫,二者緊密相連,表現作者的情志。如《天淨沙秋思》中前四句為染,最後一句為點。結合例子來分析本詞中點染手法的運用:

(1.)上片中“東南……”是點,點染了杭州城的繁華熱鬧,巨集偉氣派。接著從城市規模、自然景觀、市井面貌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詳細描繪,是染。通過具體描述直觀且鮮明地展現了大都市的風彩。

(2.)下片中“重湖……”是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從山色之美、湖荷之勝、人文風貌之佳三個方面進行點染。

六.小結。

這首詞著力描寫了錢塘江的繁華,展現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貌,藉以歌頌此地的長官治理有方,政績卓著。

七.板書。 望海潮 柳永

1. 地理位置

2.歷史傳統史

3.自然景觀

4.市井面貌

5.生活圖景

八.作業:背誦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