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說課稿2.22W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陸的變遷》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國中地理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海陸的變遷》。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是連線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海陸的變遷》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主要講述了“滄海桑田”“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板塊的運動”三部分內容,重點讓學生體會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造成海陸變遷的例項,板塊的運動使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本節內容是第一節《大洲和大洋》內容的延續和深化。學習本節內容可以讓學生認識全球的海陸面貌,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識。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學習了“地球與地圖”和“大洲和大洋”的相關知識,對地球的形狀和海陸分佈狀況有了一定的瞭解,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必備的知識基礎。但是他們綜合分析、歸納總結能力還不夠強,地理探究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師採取自學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地理學習能力以及歸納、遷移的地理思維。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2.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同時也是本節課的重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板塊運動的基本觀點,培養科學的探究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

2.通過分析相關示意圖,培養讀圖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時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大陸漂移學說——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變化,進行科學興趣、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和追求真理的勇氣。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難點:通過模擬實驗,理解火山、地震的發生原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地圖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講授法。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良好的匯入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求知慾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海洋變成陸地,陸地變成海洋的圖片,讓學生思考“滄海桑田”這一成語故事所表達的含義,從而引發對海陸變遷的思考,讓學生明白地球自形成以來,海陸變遷就一直在不斷的發生,由此引入新課——《海陸的變遷》。

環節二:啟發誘導——探求新知

接下來進入啟發誘導,探求新知的教學環節,我從總體把握知識,著重講解板塊運動的基本觀點以及與地震帶的關係。首先我會利用多媒體播放大陸漂移的視訊動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地球表面上的陸地和海洋處於不斷運動變化之中,也為後面學習板塊運動奠定基礎。接著我會多媒體展示《板塊示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六大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在認識了六大板塊之後,我會大螢幕展示《板塊示意圖》和《世界地形圖》,並提出兩個問題,一板塊之間是怎樣運動的?二板塊運動對地形有哪些影響?針對這兩個問題,我會採用小組合作探究展開教學,請同學們前後四人為一組,討論5分鐘,在同學們討論的過程中,提示學生結合圖例,觀察板塊交界地帶的箭頭,並及時予以點撥引導,討論結束後,在學生代表分享交流的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張裂運動,易形成裂谷和海洋,比如說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碰撞運動,易形成山脈,比如喜馬拉雅山脈、科迪勒拉山系。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討論的方法,可以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對問題的鑽研精神並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地圖法,可以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體現地理學科的教學特色。

緊接著我會通過播放日本地震的視訊片段,並引導學生思考地震發生的原因是什麼?緊接著通過展示《板塊示意圖》和《世界火山地震帶分佈圖》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理解,板塊內部比較穩定,而火山地震帶基本位於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例如,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

【設計意圖】以熱點視訊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對該知識點的理解。

環節三:鞏固提高

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本節所學知識,我設計一個活動“小小預言家”請學生結合六大板塊的示意圖,紅海和地中海的位置,預測地中海和紅海的未來發展趨勢。

環節四:小結作業

為了使學生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本節課,我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對本節課的知識滄海桑田、大陸漂移、板塊運動進行歸納和梳理,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

為了拓展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我佈置瞭如下作業:蒐集本地海陸變遷的資料,寫一篇小報告。下節課分享交流。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突出重點、難點,使學生一目瞭然。所以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海陸的變遷

一、大陸漂移學說

二、板塊的運動

1.名稱

2.運動

張裂——裂谷和海洋

碰撞——山脈

3.活動情況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的內容,本節教材包括地表形態變化、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火山與地震四部分內容。這節課在教學中重點運用例項揭示地形的滄桑變化,指出地球表面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接著利用大陸漂移的過程、六大板塊示意圖、海洋的生成和發展階段及世界火山與地震分佈圖揭示地球的變化。讓學生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的關係。

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板塊構造學說比較困難,因此這裡側重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的培養。

該教材是第二章的最後一節內容,對於地球面貌的形成起到總結的作用,又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概括和鞏固,如地球上的大洲,裂谷,海溝,大洋,地表形態等的形成並不是自古不變的,是地球的不斷運動變化形成的,今天海陸的分佈及地表形態,只是地球發展史中的一幕。這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教育是很好的題材。

(二) 教學目標

1、認識地殼是變動的,舉例說明地球表面的海陸變遷。

2、瞭解"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要點,感悟"假說"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體會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在實踐中不斷深化。運用地圖說明六大板塊的名稱和範圍。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瞭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佈規律,初步學會對照"六大板塊示意圖"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佈"圖,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佈及成因。關注人類如何防震抗災,提高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

4、通過閱讀示意圖,初步瞭解海底地形及其發展變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5、通過學習海陸變遷等例項,樹立地球不斷運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點。

6、通過學習大陸漂移——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過程,進行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

(三)說學情

1、七年級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慾,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多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感興趣。讓學生感到學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識”,才能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剪出南美洲和非洲示意圖,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看一看,拼和處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請找出原因。再做討論題時,教師給出生活中的例項,如:英國為睡眠少火山地震的,而日本多火山地震等。這樣做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2、七年級學生地理知識的儲備並不夠,有些地理知識在短時間內找不出來,教師針對這一情況,把許多地理事物直接標註在地圖上,減少了學生的盲目性,讓學生集中精力學習本課的知識要點。

(四) 說教學重點

重點:火山地震的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重點的把握:舉生活例項,如:智利地震唐山地震等,看分佈在哪一條火山地震帶上以及日本、英國各位於板塊交界地帶還是穩定地帶。

(五) 說教學難點

難點:板塊相對運動形成的地表形態。突破難點的方法:運用板塊構造運動的圖和板書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的箭頭圖示來表示板塊運動的兩個方向並解釋地理事物。如:喜馬拉雅山抬升是因為板塊碰撞擠壓的結果。

(六) 說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本插圖、拼圖等。

二 、說教法

課堂的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結合本節的內容和教學目標,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情景教學法

通過學生講述"滄海桑田"的成語故事, 讓學生思考"滄海桑田"成語故事所表達的涵義。在這種氣氛活躍的背景下,學生主動參與,並根據已有的體驗,想象這種變遷形成的過程,這可以從分發揮學生學生的思維。

(二)討論教學法

針對七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好動又好勝的特點,教師採用了討論的教學方法,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刺激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判斷,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於生活實際中,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法

這節課的知識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尤其是"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要點。教師在課上採用了多媒體的圖示方法,把書中閱讀材料中知識整合在圖中,有利於知識的簡化,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加強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直觀教具演示法

如:教師剪出南美洲和非洲示意圖,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看一看,拼和處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請找出原因。

(五)讀圖分析法

教師把多項地理事物在地圖上註明,讓學生觀察分析得出結論,突出了“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的特點。

(六)談話法

教師運用談話法,採用循循善誘的語言,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了本課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如:荷蘭約40%的土地低於海平面,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

三、說學法

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十分有必要,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養成。本課中, 教師在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的同時,還注重對學生讀圖方法,語言表達,閱讀方法,討論方法,觀察方法,歸納方法的指導。

四說教學過程

在上這節課前,同學們已在網上搜集了"滄海桑田"成語故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通過講述教師在賀蘭山上發現海濱沉積物的證據,引出本課內容。

(二)學習新課,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地表形態的變化——海陸變遷

針對七年級同學的心理特點,讓學生思考"滄海桑田"成語故事所表達的涵義,從而引發對海陸變遷的思索,讓學生暢所欲言,把包含"海洋變成陸地,陸地變成海洋"的圖片和所聽到的故事或是自己曾經看到過的景象說出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鼓勵他們參與教學爭做學習的主人的信心。

展示"荷蘭圍海大壩","喜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國發現的森林遺蹟和古河流遺蹟"圖片,講述地殼是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同時給出資料,今年新測出珠穆朗瑪峰的資料是8844。43米,珠穆朗瑪峰平均每年增高1釐米多,讓學生進行比較思索,為什麼會這樣,這為了講到板塊構造學說做好鋪墊。

最後過渡:地表形態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在短時期內能看出來嗎?(不能),那麼在短時期內改變地表形態的是什麼現象呢?(地震、火山)

第二部分大陸漂移學說

教師剪出南美洲和非洲示意圖,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看一看,拼和處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請找出原因。,引出德國科學家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假說,並展示"大陸飄移的過程",讓學生明白科學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有時是空想也會成為現實,以此鼓勵學生對科學不斷的追求。同時指出魏格納為了證明自己的假設成立,做了一系列求證,當今科學家也在不斷的證明, 大陸漂移學說的科學性,從而引出大陸板塊構造學說。

第三部分板塊構造學說

1.展示"六大板塊示意圖",讓學生看圖回答問題:

① 地球表層可分為幾大板塊,名稱是什麼?

② 陸地面積最大的是什麼板塊?

③ 哪一個板塊幾乎是海洋?

2.多媒體演示板塊與板塊之間的運動,看圖提問

①"← →"表示什麼 "→ ←"表示什麼?

②圖中的 "← →" "→ ←"符號都出現在哪?

3.盤點收穫(鞏固練習)

①地球岩石圈主要有__大板塊構成。

②板塊處於不斷的____中,有的____ 拉伸,有的____ 擠壓。

③幾乎全部位於海洋的板塊是____。

④板塊___比較穩定,板塊和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____。

設計作用:這部分的內容對於學生來說是很抽象的,非常難以理解,教師讓學生通過看圖來回答問題,增強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為學生雙基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運用圖展示世界火山之最提問:為什麼這些地方多火山地震?引出第四部分火山地震帶,從中進行過渡。

第四部分火山地震帶

展示"火山與地震的分佈圖","六大板塊示意圖"。設計作用:總結出火山和地震與板塊運動之間的關係。

(三)討論法教學,應用提高

利用小組的方式討論:, 教師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教師首先提出答題要求再讓學生看圖,應用板塊理論解釋地理現象,最後讓學生作答。

設計作用:這些活動的開展,開闢了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用"學生的眼睛"去看,用"學生的大腦"去思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發散的思維和創新的能力,有利與學生的各種能力的提高。

(四)板書設計(略)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3

本節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上冊的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二節“海陸的變遷”。整個說課過程分為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教學,說板書,說鞏固六部分。

第一部分——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本節課主要講述大陸的漂移和板塊的運動兩大部分內容,通篇文字語言優美、通俗、生動、易懂。

二、教材編排意圖:本節內容是對第一節《大洲和大洋》的擴充套件和延伸。教材在內容編排上注意了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為基本宗旨,內容安排簡明、扼要,彈性大,給我們老師上課留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三、教材特色:

1、教材圖文並茂,對於知識點,不是簡單地將現成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是先出圖,圖後附上思考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感知、然後分析得出合理的推論,這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掌握讀圖用圖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 教材聯絡生活實際,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給學生提供了探究學習的機會。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用例項說明海陸處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之中。

(2)正確理解“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內容,能運用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解釋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佈。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閱讀討論“大陸漂移假說”的創立,培養髮現問題、鑽研問題的主動學習精神,感悟“假說”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體會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在實踐中不斷深化。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從現象到本質的研究,提高學生對探究事物本質的科研興趣;

(2)通過講述魏格納創立大陸漂移假說的故事,使學生初步懂得科學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五、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板塊的運動

2、教學難點: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說運用的例證

第二部分——說學生

這節課的授課物件是七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的侷限性,他們的接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都較弱,學習方法比較單一,但他們好動,好說,愛表現,學習積極性高。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以達到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第三部分——說教法

一、教學方法: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根據七年級學生年齡小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中採用觀察-設問-啟發-討論-歸納結合的方法。注意聯絡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多討論生活中的現象,並用多媒體展示來解釋原因,從而突出重點、分解難點。尤其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文系統,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將教材中沒有的但地圖中蘊含的資訊儘量挖掘出來,儘可能提高學生以圖析文的能力。我在指導學生讀圖的時候,還努力創設條件,採用發現法教學,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展開小組討論、提出質疑、然後進行探究學習。

二、教學手段:板塊構造學說是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我製作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實驗,課堂討論,課後活動,使問題直觀化。

第四部分——說教學:

一、創設情景,培養興趣——匯入新課

通過播放成語“滄海桑田”由來的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出問題:海陸真的可以互相變遷嗎?引入本節課的主題——海陸的變遷

二、展示三幅海陸變遷的圖片,通過對圖片的分析,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海陸是變遷的。

三、通過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假說的故事,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認真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

1、學生讀圖思考: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是固定不變的嗎?

2、看世界地圖,觀察海陸輪廓,你有什麼發現?

3、魏格納找到了哪些證據來證明大陸漂移假說?

4、安排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四、展示“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佈圖”,引導學生分析板塊的運動,推匯出“板塊構造學說”。

1、首先讓學生了解六大板塊的名稱,位置,以及各板塊主要包括的大洲和大洋名稱。

2、然後提問:六大板塊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運動方式主要包括哪兩種?板塊的運動會引起地表的哪些變化?學生通過讀圖、探究、討論,得出結論。在學生探究發現的諸多結論中,注意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 “板塊構造學說”的內容。

3、為體現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的理念,讓學生利用板塊構造學說來解釋一些地理現象,把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體會到地理知識的實用性。

學生思考、討論:喜馬拉雅山是怎樣形成的?據觀測它每年還在不斷長高,這又是為什麼?

五、為培養學生整理歸納知識能力,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安排學生分小組討論,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列出本節課板書,幫助學生熟悉,鞏固這節課內容。

第五部分——說板書

為使學生對整個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結論,每一個知識點的印象深刻,特設計提綱式板書,在課堂總結進行小組討論時列出,引導學生回顧這節課的知識網路,使學生明確重、難點。

第六部分——說鞏固

一、課堂練習:為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及時掌握知識點,安排2道課堂練習:

【1】展示板塊分佈圖,說出板塊名稱。

【2】你知道喜馬拉雅山是怎樣形成的嗎?根據觀測,它還在不斷地長高,這又是為什麼?

二、鞏固練習:為了使學生熟悉、掌握本節課的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達到知識的綜合運用,安排3道鞏固練習題:

【1】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地震?

【2】請運用大陸漂移假說解釋下列現象:寒冷的南極洲發現煤層分佈。

【3】現代測量表明,位於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地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地中海將會消失;而非洲和亞洲之間的紅海卻在不斷地擴張,將成為另一個新的大洋。你相信嗎?

三、課後活動:為了使課堂知識延伸到課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佈置這一課後活動:

課後討論:今天的海陸輪廓在漫長的地質年代後,又可能變成什麼樣?

結束語: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學生能力和技能的培養,注意分析問題的方法指導。每一部分讀圖、用圖,每一個結論的得出都是學生活動在先,教師指導在後,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