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有關國小科學說課稿範文合集十篇

說課稿3.12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國小科學說課稿範文合集十篇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水》這課是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水和空氣》的第一課。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質,也是液體的典型代表。學生已經在生活中積累了大量有關水的認知經驗,比如水可以用來洗衣服,水可以喝等等。這些知識是有趣的,和生活情景直接相關,學生對於水也比較感興趣。

二、說教法

根據對學生情況的初步分析和教材的初步分析。我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愛玩、愛動,特別是對三年級的學生的學習特點,整節課我以“找水”來貫穿,這樣就比較貼近玩中學。三年級學生剛接觸科學,我認為國小科學是一門啟蒙課,教學的重點就是對科學感興趣,這其實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需要我們的老師不斷的探究與實踐。因為水是學生平時很常見的物質,《水》這課也是第一課,為下面的教學做了鋪墊。 根據我對本課的設計思路,我為該課的教學制定了如下目標:

科學概念

物體可以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

1、用網狀圖展現對事物的認識。

2、熟練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發表有根據的見解意識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

2、在識別水的活動中,學會小組合作。

三、說教學程式

圍繞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課

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二)結合課件,認識水。

在這個環節中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通過讓學生回憶,瞭解學生的前概念。為下面的探究活動打好基礎。

(三)探究活動,找水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認識水和其他物質。這個環節我是通過“找水”來貫穿整個過程。讓學生在石頭、木頭、樹葉、空氣、醋這幾種物質裡,藉助於身體器官來辨認幾種物質並找出水。

(四)分類

這一部分讓學生把幾種物質進行分類,分成固體、液體、

氣體。

(五)倡議節水,進行思想教育

(六)課堂小結,談收穫

(七)佈置課外作業

總的來說,我的設想和實際操作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能有所改進。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學內容:

《磁鐵的磁性》是湘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磁鐵》的內容,本課指導學生 認識磁鐵最基本的性質----磁性。

教學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知道的磁鐵。 這部分是該單元的引入,主要交流我們認識的磁鐵的形狀以及磁鐵的名稱。還有交流我們曾 在什麼地方看到過磁鐵,介紹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四年級學生差不多都玩過磁鐵,對 磁鐵、磁現象有一定的經驗和認識。他們有表述自己的經歷和體驗的願望。教學時要充分利 用學生認知基礎和學習基礎。通過交流讓他們體會到磁鐵與我們的生活非常貼近,從而激發 起他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第二部分: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這部分首先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感知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然後討論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和不 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各是什麼材料做的。由此再進一步認識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鐵做成 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部分:磁鐵各部分的磁性強弱都一樣嗎? 教材介紹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磁鐵水平懸掛起來,觀察磁鐵的各個部分分別能吸引多少個回 形針;另一種是在磁鐵上放一顆小鋼珠,觀察小鋼珠往哪部分滾,以檢驗磁鐵哪部分磁性強。 相信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設計出一些實驗方法來認識、理解“磁鐵兩端磁性最

強”。在探究 了磁鐵各部分磁性強弱後,教材通過文字告訴學生“磁性最強的地方叫磁鐵的磁極,磁鐵有 兩個磁極。”這時,學生們可能會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例如:“每種磁鐵都有兩個磁極嗎?” 等等,藉助這些問題,就會延伸出學生課內或課外的探究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通過探索,讓學生知道磁鐵的磁性。 2.指導學生探索,建立“磁性”的概念及認識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

(二)發展目標: 1. 能根據現象進行猜想、推測,並能通過實驗驗證發現規律,親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 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 能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自己設計研究方案去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帶有磁性烏龜的魚鉤及幾條帶鐵環的塑料做成的魚。 觀察演示準備: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等形狀不同的磁鐵。 分組實驗準備:磁鐵、瓷湯匙 、鐵鑰匙、回形針、大頭針、鐵釘、牙籤、橡皮、塑料尺、鐵 尺、紙片、棉花等。

三、說教學策略、方法及過程: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體現必須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 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力圖體

現以活動組織教學,通過營 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得出 結論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去認識磁鐵的磁性。對於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安排6 個環節。下面, 我具體說一下這6 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堂伊始,我會引導學生談一談他們的生活經驗。“同學們,你們釣過魚嗎?誰能說說 你是怎樣釣魚的。”然後請學生談一談。接著我會說:“今天,老師也想來釣魚,只不過老師的魚杆上綁的不是魚鉤,而是一隻小烏龜,可老師還真能把魚給釣起來。”這時老師演示, 讓學生仔細觀察並猜猜為什麼,估計學生能說出是因為磁鐵的原因。然後板書: 磁鐵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師生就日常生活中“釣魚”這個話題的交流及教師的表演,激發學生的 探究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為新課做好鋪墊。

(二)、交流我們知道的磁鐵。 首先老師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們知道哪些物品上有磁鐵嗎?” 學生可能說: 磁性黑板、冰箱門、鉛筆盒...... “你們看到的磁鐵是什麼形狀的呢?誰來說?” 估計學生會說: 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環形...... 這時教師分別出示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 並請學生拿出與老師手中形狀相同的磁鐵,讓學生根據磁鐵的形狀給它們取名稱。並結合板 書: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 本環節的設計注重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交流自己所見過的磁鐵,讓學生根據磁鐵的形狀為 磁鐵起名稱,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 主體地位。

(三)、學生猜測並驗證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首先教師設疑: 桌上有很多物體, 你們猜一猜, 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學生各抒己見。這時 老師提示學生可以通過實驗來研究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學生可以在桌面上和實驗材料區選 取不同物體,進行分組實驗,觀察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把能吸引的物體在記錄單上用“√ “表示出來。 瓷湯匙 瓷湯匙 瓷湯匙 大頭針 鐵釘 牙籤 橡皮 塑料尺 鐵尺 紙片 棉花 在這裡對實驗材料區和記錄單進行說明(我在實驗室設定了實驗材料區,放置如:鐵夾、玻 璃杯等許多物體,供學生實驗,記錄單第三行的空白部分讓學生填寫從實驗材料區選取實驗 材料的物體名稱。 學生分組實驗並彙報結果後,教師因勢利導:我們觀察到磁鐵能吸引回形針、大頭針、鐵釘、 這些物體,它們都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學生回答後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由此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師生共同探討總結出磁鐵能吸引鐵一類材料做的物體並板書磁性的概念。 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先讓學生大膽猜測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估計學生能就磁鐵能否吸引 棉花或小紙片等這些問題產生認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這時,教師讓學生 進行驗證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這個環節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學、 有效的。小組活動中,同學們在小組長的安排下,有的到實驗材料區去選取實驗所需的材料, 有的負責記錄,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後小組長把全組的意見

整理、彙報,得出了“磁 鐵能吸引鐵一類材料做的物體”這一結論。最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整的形成了“磁性”的 概念,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充分的體現新課程的精神。

(四)、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 老師繼續引導: 像剛才老師表演的釣魚就是應用了磁鐵的磁性。那麼磁鐵各個部分的磁性是 不是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先說一說你們想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並交流。 估計學生的方案有:將磁鐵水平懸掛起來,觀察磁鐵的各個部分分別能吸引多少個回形針。 或者在磁鐵上放一顆小鋼珠,觀察小鋼珠往哪部分滾,以檢驗磁鐵哪部分磁性強等等。 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各種方案,對於合理、易操作、有創意的方案給予肯定,並讓他們按照 同學提出的方案有選擇性的去進行實驗、驗證。然後小組彙報實驗結果,最後得出結論並板 書:磁鐵的兩端磁性最強,磁鐵磁性最強的地方是磁鐵的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

(五)、擺弄磁鐵。 首先由老師引導學生繼續探索。“同學們,如果我們繼續擺弄磁鐵,也許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更多的問題可以研究。比如我們把兩塊條形磁鐵吸在一起,這塊磁鐵是不是就有四個磁極, 請同學們自己擺弄磁鐵,如果有什麼發現和什麼問題就把它記在記錄單上並進行研究。” 學生可獨立或小組合作擺弄磁鐵,研究發現的問題,最後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 “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及“擺弄磁鐵”這兩個環節的設計意為學生創造一個活潑、嚴謹的氛圍,讓學生去思索、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 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在小組裡交流。除了以上估計的兩個實驗方案,可能還有的學 生想到把磁鐵放在離回形針2、3 釐米的距離,觀察回形針有什麼反應,可能有的學生髮現了環形磁鐵的磁極,有的學生髮現了兩條條形磁鐵同極相排斥的現 象,還有的學生髮現兩條條形磁鐵連起來變成一條條形磁鐵時,它得磁極不是 4 個而是 2 個,學生的這些發現是通過自己的實驗來證明的,應該說,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思維的 開放性和獨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六)、總結延伸。 課堂結束時我會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並讓學生思考問題“一塊磁鐵斷 了,它還有兩個磁極嗎?”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並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外。

四、說教學評價

科學課程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所以評價時,不應過於看重學生所 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應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 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同時要 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 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如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 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 人的評價相結合等。基於這一評價理念,本節課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 例如: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交流我們知道的磁鐵”這兩個環節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 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學生猜測並驗證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 強弱”這兩個環節採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天氣預報》是大象版國小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

天氣是與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現象,其對我們的影響日益增加並越來越受到重視,兒童從小就對氣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於他們來說有很多知識需要探索。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有:知道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瞭解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蒐集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學會製作科技小報等知識。

讓學生利用科技小報進行表達與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宣傳科技知識;鞏固學到的知識同時鍛鍊學生收集資料,設計製作等能力。

2、學習目標

(1)知道天氣預報的流程。

(2)瞭解預報天氣的常用簡單方法,能堅持開展長期的天氣預報活動。

(3)能製作氣象小報。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天氣預報的常識。

難點:製作科普小報。

二、說學情

農村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對天氣現象並不是很陌生,尤其是對下雨前的自然現象有很多的瞭解,課文中這一內容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就可以完成的,但對天氣預報的製作流程不是很瞭解,教師在這個內容上就要利用有關的圖片視訊資料幫助學生去了解。製作科技小報其目的是讓學生去收集資料,農村學生受條件的限制,可能在收集資料上有侷限性,這就要求學生的小報內容不限,形式多樣。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結合學生的情況我採取的方法是;“交流----探究-----討論------交流”的方法,通過讓學生通過對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進行交流了解一些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然後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查閱資料看圖片、視訊去了解天氣預報的製作流程,同時還要了解一些天氣預報新的內容——氣象指數,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進行長期的氣象觀測,培養學生長期觀察的習慣。在製作科技小報的時候可以要求同學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一些氣象諺語和農民長期總結的一些氣象知識來製作。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閱讀與交流:首先讓學生閱讀“下雨了”連環畫了解動物與天氣變化的關係,然後讓學生交流討論你們還知道那些與天氣變化有關係的自然現象(這個內容對農村孩子並不困難,可以讓學生歸納在一起互相交流,讓大家瞭解更多)

第二部分探究討論:教師首先準備了有關天氣預報製作流程的圖片和視訊(製作成簡報)。教師可以藉助圖片和視訊讓學生更深的瞭解現代科技與天氣預報的關係,瞭解有很多很多的科技工作者為天氣預報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長期天氣觀察,測量,蒐集氣象諺語,收聽天氣預報的習慣的培養(收聽天氣預報方法有:查詢電話12121或96121;看電視、報紙、和網際網路)。此外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我還利用幻燈片讓學生了解天氣預報增添的一項新的內容——氣象指數預報。這樣學生不僅瞭解了天氣預報的製作流程同時也瞭解了更多的新知識,這樣更加激發他們去長期觀察天氣。

第三部分:製作科技小報{討論交流},通過交流探討同學們已經瞭解了很多有關天氣預報的知識,這時可以讓同學們把你們知道的有關天氣預報知識分內容寫出來,在全班上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性的東西就可以開始辦科技小報了,這時候老師可以出示老師自己辦的一份小報作示範,同學們可以仿照我的格式或方法,當然要要求學生不能千篇一律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板式新穎漂亮。學生可能一時不能完成就佈置在下一節課進行展出。

五、說練習設計

這一課的練習分為長期練習和當堂練習。

長期練習是:堅持長期的氣象觀測並做好觀測記錄,每月進行整理分析資料一次。

當堂練習是:編輯科技小報(在編輯過程中能培養學生收集知識能力和動手的能力,當堂不能完成可以課外完成。

六、說教學效果

本課的設計方案我曾經在我校兩屆五年級班進行了教學,效果很好,特別是學生辦的科技小報很有特色,有電子版的,有手寫版的,都是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有一定的科學性。學生在辦科技小報的同時收集和積累很多的科技小常識。學生對天氣的觀察記錄的興趣也培養起來了,大多數同學能堅持觀察天氣並記錄分析和整理,同學們自己成立了一個氣象小組,不定期的在班上釋出氣象資訊,編制氣象小報,效果非常好。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這節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讓學生自己去交流----探究-----討論------交流,從而得到新的知識,這種方法比老師去講解要好得多,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獲得知識的方法,這才是老師要學生真正掌握的技能。

七、探究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合作,需要在一週內完成)

1、用氣象符號記錄一週的天氣情況。

2、蒐集有關天氣的諺語。

3、蒐集動物、植物預報天氣的資料。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花官營中心國小的——張豔萍。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九課《浮與沉》。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對本課的構思和設想。

一、教材分析

本課在學生已有日常生活經驗基礎上,安排了三個逐層遞進的教學活動:1、認識物體的浮沉現象;2、認識改變物體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過學生動手實驗,自主探究出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從而學會探究式學習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同學剛接觸科學學科不久,熱情很高,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觀察的方法。對於“浮與沉”的知識,他們有著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接觸實驗探究還比較少。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

1、認識物體的浮沉現象;

2、瞭解沉浮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變;

能力目標:

1、能根據生活經驗預測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用實驗的方法驗證;

2、能根據物體在水中沉浮的狀態給物體分類;

3、能找出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情感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的觀察現象和積極思考問題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研究生活中的科學和運用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物體沉浮現象;

教學難點: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三、教法與策略

科學教學力爭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本節課我將從學生實際出發,主要採用探究發現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分組實驗,合作交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驗記錄表;水槽等演示裝置 學生準備:水槽、水、曲別針、橡皮泥、小石頭、螺絲釘、鑰匙、乒乓球、塑料瓶、海綿、鉛筆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浮沉現象

上課伊始,教師首先使用故事匯入新課:“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不小心球掉進了第一文庫網旁邊的樹洞裡,洞口又小又窄,人根本下不去,誰能想個辦法,把球拿上來?”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不難想出向深坑中倒水,球隨水浮上來。教師問:“如果是我們上體育的鐵球掉進深坑,那麼還能用這個辦法嗎?

【設計意圖:用故事的形式匯入新課,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究的慾望。】

接下來,教師拿起一個瓶蓋,讓學生猜猜它在水中是浮還是沉?讓學生動手試一試,會發現把瓶蓋放在水面讓它仰在那,瓶蓋就會浮在水面上,如果把瓶蓋放入水中或者反過來放進去,就會沉入水底。於是引出新問題:瓶蓋在水中到底是“沉”還是“浮”?進一步明確觀察物體浮沉的方法:

把一件物體放入水中,如果它向上運動離開水底就是浮;如果它向下運動停在水底就是沉。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物體沉浮的方法和判斷沉浮的標準。為後續的探究活動奠定方法和知識基礎。】

(二)提升原有認知——觀察更多物體的沉浮。

老師給各小組準備了十種在學習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先來猜一猜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隨著學生的預測在黑板上貼物體圖片,不能確定的貼在板書“浮”與“沉”的中間。師引導:猜測出來的結果要用什麼方法來驗證呢?

教師演示正確實驗方法,實驗前用課件提出實驗要求及要點:並填好實驗記錄單。

讓它沉下去?

(2)選擇一個沉在水底的物體(如橡皮泥),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讓它浮起來?

學生分組自選問題進行探究,比一比,哪組的辦法多。 2、交流探究發現,建立科學概念

學生展示彙報小組探究結果。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想出了很多好辦法,比如讓塑料瓶沉下去的方法有:用手壓下去,裝滿重物或灌滿水等。讓橡皮泥浮起來的辦法有:把橡皮泥裹在塑料瓶上,放在瓶蓋裡,捏成船形或碗形,做成空心球等。

通過交流、研討、提煉出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物體的輕重、大小有關。大小相同的物體,輕的比重的容易浮,重量相同的物體,大的比小的容易浮。

【 設計意圖:為了使學生建立科學的概念,在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交流總結。】

四、總結拓展——收課不收思

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界中與沉浮相關的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知識視野。

1、輪船為什麼浮在水面上?

2、中國死海,人在水中為什麼不會沉下去呢 3、潛水艇是怎樣浮上來的。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承上啟下,既是對課堂中心內容的總結,也是為下節課“感受浮力”作了鋪墊,是科學探究的延續。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會讓他們用探究的思想去認識事物,用開闊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最後我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我設計的板書圖文並茂,簡潔地概括了本節課內容,突出了重點難點,讓學生一目瞭然。

以上是我的說課過程,懇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5

本人說課的內容是大象版國小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果實累累的季節》。下面我分七部分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做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果實累累的季節》是本冊書《秋天,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單元的第二課,它在學生學習《尋找秋天》這一課,對秋天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科學、準確地認識果實。本節課屬於綜合過程能力訓練教學範疇,由三個活動組成,即“秋天的果實”、“‘找星星’”和“果實分類”,把探究的事實定位於果實。從三個不同的層面、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果實,使學生對果實的認識由表象到理性,層層深入,最後上升到科學理論上,重點培養“觀察與提問”的能力目標,同時也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知事物,探究事物,檢驗探究性學習的成果。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這部分之前,在日常生活中肯定見過以及吃過一些水果,所以有了一定的經驗與基礎,但對果實的認識比較淺顯,籠統。本節課通過指導學生對果實的充分觀察,掌握果實的特徵,並用這一知識分辨果實與非果實。這些都是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的,學生喜歡和願意瞭解的知識。這些都是進行本課探究學習的有利條件。但三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對事物的認知和分辨能力稍差。所以對於本課內容,要採取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簡入深,逐步遞進的方式來學習本課。

三、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全面探究,知道什麼是果實,明確果實的特徵。

2、能力目標:能從不同角度對特定事物進行定向觀察和提問。

3、情感目標:樂於對生活中和學習中的各種現象,提出問題。

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4、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探究果實的特徵。

難點確定為:分辨果實與非果實。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本節課我主要採用探究法,它通過讓學生對自然事物的觀察、描述、互相交流,形成對事物的認識。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鍛鍊兒童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我又把比較法、發現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期望學生既能獲得大量豐富的感性材料,又可以提高興趣和求知慾,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美好情感態度。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

2、說學法:在指導學生的學法時,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力求將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等心理素質融為一體。為此我倡導學生“善於觀察,善於提問,善於思考”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中要加強與生活實際相聯絡,所以我準備了以下教具: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刀、果盤、頭飾、課件等。我為每組學生也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刀、果盤等。

六、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環節一:

1、匯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人們滿載豐收的喜悅,各種果實也相繼成熟。在這個喜悅的季節裡,老師也同樣帶著喜悅的心情來上這節課,大家想知道今天的課題嗎?(板書課題)

2、緊接著詢問學生生活中所見過和吃過的水果,並出示課件(一副水果圖),讓學生說說果實的名稱。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裡,我首先採用談話法匯入新課,消除了學生上課開始的緊張感。接著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水果,在課件的幫助下,強化了學生對各種水果名稱的認識,隨即引出後續探究活動】

環節二:

活動一“感知果實”

1、以一個驚喜的形式拿出果籃,並讓學生說出果實的名字,然後引導學生換一種方式猜果實,介紹遊戲“感知果實”。

2、講述遊戲規則,找2—3位學生以比賽的形式進行,並且教師參加其中。矇眼做遊戲,在遊戲過程中表現好的同學獎勵。結束時師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猜出這些果實的?”引導學生加深對“五官”的作用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拿出果籃,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在“感知果實”的遊戲中,教師參與其中,更好地激發了課堂氣氛,還達到了師生互動。這個遊戲主要引導學生通過用眼看,手摸、鼻聞、耳聽,舌嘗等方式來辨認果實。這一環節我採用了發現法,觀察法,比較法等來指導學生。】

活動二:“找星星”:在學生對秋天的果實有了一些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我設計學生用找“星星”這一趣味活動,探究什麼是果實,什麼不是果實。

1、表揚並提問:你們吃過的水果裡,它們裡面是什麼樣子的呢?並詢問學生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看到果實的內部。引導學生說出:橫切和縱切。並播放課件。

2、學生可以用桌上的的材料,利用剛剛獲得的方法(橫切和縱切)去探究果實裡面到底是什麼樣的。在活動之前,首先,介紹實驗材料(各種果實,小刀,盤子,餐巾紙)接著介紹注意的事項。如:安全,衛生方面。並且在活動過程中,囑咐學生把觀察記錄記下來。接下來活動,在活動結束時,小組彙報觀察結果,在彙報中對錶現好的小組適當表揚。

3、出示課件:各種切開的果實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以及剛剛的實驗記錄,引導學生分析,總結果實的共同特徵,並板書:果實的特徵:都是有果皮和種子組成。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一個教師導趣、學生生疑——教師導思、學生質疑的漸變過程。教學時首先我指導學生自主去生疑、質疑,然後通過找星星的活動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發現。我想,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合作精神,還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成功與喜悅,更好地激發在以後的活動中主動探究的慾望。】

活動三:“果實分類”

1、播放課件:各種果實,考考學生對果實共同特徵的掌握情況。(對回答正確的同學表揚)首先以談話的方式介紹蘋果(帶頭飾)出場,並與大家打招呼,說出此行的目的(找朋友一起參加果實大會)接著鼓勵學生一起幫助蘋果找朋友。

2、(其他小朋友帶上頭飾,比如:蘿蔔,姜等一些非果實的圖片)播放課件“找朋友”學生遊戲,並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在遊戲結束時,一起看看蘋果都找了哪些朋友。(一一說出它們的名字)。緊接著詢問蘋果:“為什麼找到它們呢?”引導學生說出“我們都是果實,都是由果皮和種子組成”。然後大家歡送蘋果。

3、師以驚訝的口氣詢問:“咦!怎麼還有一位呀。”引導學生說出馬鈴薯別名土豆。並介紹馬鈴薯也是來參加果實大會的,可是它們沒有和它一起去,誰知道為什麼呀。接著找個別的學生說出理由。並表揚。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角色扮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遊戲中學生沒有壓力,在愉快的氣氛中,教學重,難點會不知不覺突破。使學生在遊戲中掌握了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環節的教學也體現了“做中學”這一教學主旨。)

活動四:拓展活動。

為使學生學以致用,課後我給他們佈置了一道實踐作業:採集南瓜的.種子。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動手、動腦的訓練,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活動中,體會獲得知識的愉快和歡樂,把科學課從課堂走到生活實踐中。

七、板書設計

果實累累的季節

果實的特徵:都是有果皮和種子組成。

果實:蘋果、橘子、西瓜、辣椒···

非果實:土豆、紅薯、蘿蔔···

板書是一堂課的縮影,而科學課的板書更應該是學生探究事物的參考,我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出現,目的是使學生一目瞭然,明確果實的共同特徵,以此服務於整堂課的教學。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教學設想,敬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這是《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槓桿原理、輪軸省力原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中學生將認識這兩種機械,並通過用測力計測量、比較的方法研究滑輪的省力情況。在課堂上通過科學實驗活動希望幫助學生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機械原理,也將把學生引向滑輪組的探索中,所以《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必須由學生自己猜測、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探究驗證,從而進行觀察,發現問題、總結結論,讓學生從實踐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說學情:

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定滑輪的位置較高,比較隱蔽,真正見到過的不多,實際應用中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也常與吊鉤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學生對這類機械的感性認識是比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觀察到,(現在建築工地上、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在課前要蒐集一些學生熟悉的滑輪圖片,教學中從生活中的升國旗例項出發引出定滑輪,最後又讓學生舉例說明滑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機械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說教學目標:

在《科學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本課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並結合國小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科學概念:

知道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隨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知道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

瞭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動滑輪作用與定滑輪不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在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4.教學重點: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5.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來驗證定滑輪不省力,動滑輪省力。

說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選擇必須對學生有啟發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根據本課知識特點,根據國小生對實驗操作很感興趣的實際情況,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為“實驗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得到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同時在採用“實驗法”的基礎上,還運用“觀察法”、“討論法”、“談話法”、“比較法”等教學方法。

2、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滲透給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同時還以觀察、提問、記錄、討論、小組實驗等活動為載體,開展學生自主性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制定的三維目標,遵循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聯絡國小生的生活實際,本著優化課堂結構的思想,我為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匯入新課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你注意到了嗎?升旗手輕輕拉動繩子,旗杆上的什麼裝置幫助我們把國旗升上高空?(學生回答:有滑輪)

2、(出示課件)細心觀察的學生髮現,原來在旗杆頂部有一個滑輪,你知道這個滑輪在工作時有什麼特點嗎?(板書: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3、(出示課件)定滑輪的定義:像這種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二、科學探究

(一)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

1、定滑輪能不能省力呢? (學生猜測)

2、請小組長領取實驗器材。

3、請各小組討論利用現有的器材怎樣來證明你們的猜測呢?

請各小組參照活動手冊上的實驗記錄表,討論設計研究定滑輪是否能省力的實驗方案。 各實驗組彙報實驗方案,全班分析討論並改進,確定正確的實驗方案。如下: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時所需的力的大小

連結定滑輪,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測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較兩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實驗

5.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資料。

6、彙報交流:通過實驗你們小組發現了什麼?(學生用資料分析總結 多叫幾個小組彙報增強結論的說服力)

7、現在請大家總結一下定滑輪有哪些作用?(結論:可以改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動滑輪

1、(出示課件)提問:“圖片中的這些滑輪是定滑輪嗎?”(不是)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指導學生從定義去認識並判斷滑輪的種類

2、動滑輪的定義:那他們是怎樣轉動的?(板書: 隨重物一起移動)人們在搬運貨物時,常常使用這種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你能給取個名字嗎?(板書:動滑輪)

3、猜測:你認為動滑輪的作用和定滑輪的作用相同嗎?(不同)會有哪些不同呢?(學生猜測)

4、反問學生:你們猜得就對嗎?(學生說要通過實驗來證明)請各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來證明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5、學生彙報交流,教師概括。

(1)組裝動滑輪。將細線套在滑輪的槽裡,左端掛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著,將重物掛在滑輪架的鉤上,使滑輪成為一個能與重物同時升降的動滑輪。

(2)用測力計測量將鉤碼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測力計測量將同樣多的鉤碼通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大小。

6.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資料。

完成書中表格

7、交流發現:通過實驗你發現了什麼?(用資料說明)

小結:使用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8、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定滑輪 優點:改變用力方向

缺點:不能省力

動滑輪 優點:省力

缺點: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三、學以致用,尋找生活中的科學。

1、談話:同學們你能舉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例子嗎?

2、想一想我們在什麼情況下選擇使用定滑輪,什麼情況下選擇使用動滑輪?(搬運較重的貨物時就選擇動滑輪,想站在地面上把較輕的物體搬運到高處就選擇定滑輪。

3.引申的問題: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運到5樓的建築物上,你會用什麼樣的滑輪?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談學習後的收穫是對本課知識進行回顧總結。

請各小組組長迅速把器材分類整理好歸還老師。(教師清點器材,評價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能量的轉換》是《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課(放映幻燈1),在本單元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放映幻燈2)經過第一課《各種各樣的能量》的學習,學生對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瞭解後,本課進一步引領學生探究各種形式的能量之間是如何轉換的,為第三課《能源》第四課《節儉能源和開發新能源》建構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也為他們今後學習物理學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恆定律打下感性認識基礎。四課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邏輯關係。

本課將指導學生認識能量最基本的特點----能量的轉換。教學資料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什麼是能量的轉換。

第二部分:認識能量轉換的過程。

第三部分:做一個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動——畫能量轉換的卡通畫。

(放映幻燈3)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讓學生建立能量轉換的概念,明白一種形式的能量能夠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2.科學探究:

(1)、能根據現象進行猜想、推測,並能經過實驗驗證發現規律,親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

(2)、指導學生探索,能針對具體情境說出什麼形式的能量轉換成了什麼形式的能量。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樂於合作,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裡往往蘊藏著科學道理,並能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自我設計研究方案去解決問題。

二、說教學策略、方法以及教學準備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力圖體現以活動組織教學,經過營造趣味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實驗驗證、得出結論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去認識能量的轉換。為此特做如下教學準備:錄音機、火柴、縫衣針、花生、涼水、不鏽鋼湯勺、軟木塞、大釦子、長1米左右的線繩。

三、說教學過程

對於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安排5個環節組織教學。

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認識能量轉換的概念。

六年級學生對能量轉換基本沒有科學的清晰的認識,教學時經過身邊的生活例項幫忙學生弄清能量的轉換是怎樣回事,(放映幻燈4)再經過開燈、放錄音、搓手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能量能夠轉換並經常轉換,能量的轉換與我們的生活十分貼近,從而激發他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為本課重難點突破做好鋪墊。

環節二、親手實驗,感知能量轉換的過程。

這部分是本課的重點,我分為兩個層次循序漸進突破。(放映幻燈5)首先採用美國杜威先生“做中學”的教學思想,以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根據書上的提示四人一組完成小實驗。先在湯勺裡倒入適當涼水並測好水溫。然後固定花生米,點燃花生米加熱水,比較加熱前後水溫的變化,最終組織學生描述能量的轉換過程:划著一根火柴,人體中的化學能轉換成了光能和熱能。燃燒一粒花生米,加熱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學能就轉換成了光能和熱能。這個小實驗簡單易操作,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這便是真正的科學教育。研究證明,僅有學習者處於一個有著多種多樣的聯絡與刺激的環境中時,才能更好地建構自我有價值的知識並迅速地發展其思維本事。

第二層次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經過模式圖引導學生描述能量轉換的過程。科學課強調使學生學會科學的看問題和想問題,定量分析能使他們的頭腦更精確化更科學化,僅有能用必須資料來描述事物時,才算到達對事物性質的真正瞭解。所以我採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師生共同討論梳理圖上的一組複雜而連貫的能量轉換過程。這是書上的一幅彩圖,教師引導學生準確描述,“太陽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輻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來自太陽的光能,並轉換成化學能儲存在植物體內,人吸收植物的化學能轉換成機械能,發電機把機械能轉換為電能,電熱水壺把電能轉換為熱能和聲能。”這樣就淺入深出、深入淺出將一個抽象的科學知識體系——能量守恆定律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科學的概念和思維。用活教材,教會學生科學的探究過程,掌握必須的科學方法,相當與讓學生有了一根“點石成金的手指頭”,這是學生終身受益,可持續發展的本錢。

環節三、做小玩具,探究飛旋釦子的祕密,體會能量轉換的過程。

動手做小玩具,我認為是本課教學資料安排的一個亮點,它貼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特點,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再一次被激發到高潮。(放映幻燈6)課文詳細地介紹了製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製作方法,並且給出了成品樣式和操作情景,學生能順利完成操作,在學生玩過之後探究討論這個小玩具裡是什麼形式的能量轉換成什麼形式的能量,很容易就能理解動能與重力勢能之間的能量轉換。再讓學生玩玩自我熟悉的溜溜球,充分理解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變。這個教學資料的設計不僅僅讓學生充分感受看似平常的事物裡往往蘊藏著科學道理,並且初步感知了抽象的科學體系——機械能守恆定律。

環節四、動手畫一畫能量轉換的卡通畫。

這個活動是在學生理解能量轉換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前面學習的鞏固和檢驗,是從探究到實踐的過程。所以我採用自主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自由發揮做畫,這個環節不但能使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獨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並且潛移默化培養了孩子的科學素養。

環節五、總結鞏固,延伸運用,學會持續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課堂結束時以“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的收攏式提問結合板書對課堂學習資料做一個掃描式總結,然後觀看一段DVD影象資料引發學生深層思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個教學設計的目的是既加深學生對能量轉換的認識,開拓視野,又引發學生新的思考,最終讓學生課後繼續探究問題:“在能量轉換的過程中,一種能量的增加或減少,轉換的另一種能量是否會發生變化?促使學生學科學,愛科學,能自主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並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外。

四、說板書設計

第二課能量的轉換

轉換

一種形式的能量——→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電燈

電能——→光能和熱能

劃火柴

(燃燒花生米)

化學能——→光能和熱能

飛旋的鈕釦

動能-——→重力勢能

……——→……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8

各位領導、評委大家好:

我是潁州區袁集鎮***國小教師張鑫,今天我展示的內容是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四課《蚯蚓的選擇>>,我的說課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說教材: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學生在三、四年級的科學學習活動中,已經對生物體的基本特徵進行了觀察、認識和研究,本課是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們進一步研究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建立起初步的動物與環境關係的認識。為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對於一個生物來說,周圍的環境包括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生物環境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環境有陽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在這節課中學生將通過兩個對比實驗,瞭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環境條件--黑暗潮溼,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動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過程與方法

掌握對比實驗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絡的,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如何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數、並注意收集實驗資料用事實說話。

二、 學情分析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五年級是學生從中段進入高段的一個開始,學生通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如觀察、假設、簡單實驗、合作、記錄等。因而在進入高段的科學學習中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培訓,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比如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進一步掌握控制變數實驗的技能、並學習設計控制變數實驗等,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以及探究方法的培養,讓他們從事物表面興趣發展為對科學探究持久的興趣,讓他們體驗到探究中思考與發現的樂趣。

三 、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過程"。根據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這一基本理念,針對《蚯蚓的選擇》這堂課,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利用實物創設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於漪說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教師在課的開始就要啟用主體,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教學的伊始,我為學生創設猜一猜,看一看實物蚯蚓的情境,讓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產生喜愛之情,同時點燃了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2.引導-探究法

"引導-探索"教學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是學著像科學家那樣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祕密的探索者。

四、 說學法

1.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身經歷活動的全過程。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創造科學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提問、猜想、設計、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發揮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有選擇的進行開放式學習。

新課程標準把學生定位為科學學習的主體,也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主動性,發揮他們的能動作用。教師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訴的原則"通過為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機會"逼"學生自己去猜測、驗證的方法。從而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

3.注意合作交流

在科學探究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該以小組為單位,加強與同組同學的交流,通過團結合作來完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協作精神。

五 、教學模式

1.結構

情境匯入--猜測--討論交流--設計實驗--實驗驗證--歸納結論--延伸探究

2.理論依據

科學教材在編寫指導思想上強調對學生的發展格外注重,表現在從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人"的關注,強調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參與的過程中認識自然和社會,本課從知識目標上來說是比較淺顯的,較容易達到,但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聯絡生活實際和探究技能訓練是本課的重點。

六、教學流程

(一)聯絡生活,激趣匯入

1、今天我給同學們請來了一個動物朋友,想不想見見?是誰呢?教師板書。今天我們請來了蚯蚓跟我們一起上科學課。

2、大家在哪兒見到過它們?

[設計意圖:教學伊始,為學生創設觀看實物蚯蚓的情境,並聯系學生生活,在哪兒見到過它們?使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產生喜愛之情,,讓他們在原有認知和前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蚯蚓的生活環境,使學生輕鬆進入學習狀態,激發起學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動參與的慾望,為下一步學生們能以飽滿的熱情進行學習做好鋪墊]

(二)質疑猜測,引發前概念

根據大家的經驗,你能大膽地猜測一下蚯蚓喜歡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呢?(潮溼、乾燥,陰暗、明亮)教師隨機板書。

[設計意圖:猜測是科學課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讓學生嘗試構建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型。學生在三年級時就已經對蚯蚓這種小動物有了初步的瞭解,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讓學生猜測蚯蚓喜歡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當學生產生了認知的衝突,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同時培養了學生大膽猜想,進行科學預測的習慣。]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集中研究有關水的形態變化、水在自然界裡的迴圈,它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天氣與我們的生活》,第四單元《水的科學》構成國小階段對水的三態變化及水迴圈認識的整體框架。本課繼"蒸發"、"沸騰"兩課之後,指導學生認識水蒸氣凝結成水的現象,也為學習下頭兩課《水的三態變化》《小水滴的旅行》做好知識鋪墊;使學生認識到在周圍熟知的事物中隱藏著我們不熟知的變化,並且是有規律的,是能夠被認識的,促使學生更多關注周圍常見事物,養成善於觀察、探索的科學態度。在本事培養方面,屬於"實驗本事"和"歸納本事"的系列。我們要秉承"國小科學是培養科學素養的科學啟蒙課程"的宗旨進行教學設計。

課本資料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一個關於水蒸氣凝結的問題:對著鏡子哈氣,觀察有什麼現象?這是問題的提出。

第二部分,經過指導學生探究認識水蒸氣的凝結現象。建立初步的"凝結"概念:水蒸氣遇冷能夠變成小水珠,這種現象叫做凝結。

第三部分,說說生活中的凝結現象。

二、說學生

經過兩年多的學習,五年級的學生有了自我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具備了必須的操作本事,對於科學儀器的基本操作,像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已經比較熟練。

學生生活中雖然常見到凝結現象,像水燒開時的白氣,冬天我們呼吸的白氣,鍋蓋上的水珠,冬天窗戶上的水珠等,也有部分學生經過書籍,父母的教導可能明白凝結現象,但大多數同學沒有深入地研究、思考過水珠的成因,對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比較陌生。

比較實驗的方法,學生剛剛在《蒸發》這一課接觸過,有必須的瞭解。但學生的思維還缺乏嚴謹性,知識遷移的水平也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學生設計比較實驗,尤其對於實驗的細節還是有必須困難,需要教師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科學》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認識凝結,明白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2、能設計比較實驗探究小水珠的成因,鞏固使用比較的方法解決問題,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鍛鍊動手實驗本事。

3、體驗自主學習,自主發現的樂趣;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滲透自然界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科學自然觀。

4、願意合作與交流。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難點:設計比較實驗認識凝結的條件。

五、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1、教法我將用到複習法、實驗探究法、學生演示法;2、學法以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團體討論法為主。

六、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相同燒杯2個、金屬盤2個、熱水、酒精燈、試管夾、火柴。演示材料:燒杯2只、熱水、金屬盤2個等。

2、學生準備:小鏡子等。

七、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標準》提倡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生活應用"的基本模式展現資料。為了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先經過學生生活常見現象——向鏡子哈氣出現小水珠從而引出問題,經過思考,提出假設,再讓學生經過自我設計的比較實驗進行驗證,最終得出結論並嘗試應用。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學匯入

我將採用複習法:本課教學資料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學生見過凝結現象,但除個別學生外,一般都不明白怎樣回事,學生對蒸發現象的理解、掌握直接影響著對凝結現象的認識,所以,那裡我加入複習環節,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為後面的認知作了鋪墊。強化空氣中存在水蒸氣這一知識點。

教師能夠這樣匯入:同學們,前面我們一齊探究了蒸發現象、沸騰現象,誰說說什麼是蒸發現象?哪些地方有蒸發現象?水在蒸發過程中會怎樣?請生回答教師小結:江河湖海,動植物體,僅有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蒸發現象,自然界中的水日夜不停地吸收周圍的熱量,變成水蒸氣,發散到了空氣中,所以空氣中存在很多的水蒸氣。

這節課教師將和大家一齊,探究大自然中另外一種很趣味的現象,下頭我們從一個小遊戲開始。對著鏡子哈氣,會有什麼現象發生?請同學們邊哈氣,邊觀察,邊思考。好,此刻開始。

這就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提出問題,進入新課

讓學生自我動手實驗,再彙報現象。

師:聯絡剛才哈氣時看到的現象,你有什麼問題?【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提出問題:水珠是怎樣產生的呢?】

進入第三環節——

(三)學生猜想

(可能是撥出的(熱)氣中包含水蒸氣,水蒸氣遇到鏡子變成了水珠。)水蒸氣真的能變成水嗎?我們做個實驗驗證一下。那裡有個燒杯,倒入一些溫水,蓋上一個金屬盤,你猜一猜,會有什麼現象?

教師問:這些水珠是怎樣"跑"到杯蓋上去的?小組討論一下。

啟發他們推想出:杯內的水變成水蒸氣飛散到杯蓋上去。

小結:杯蓋內的小水珠是由杯內的水蒸氣變成的。【由於匯入環節進行了鋪墊,學生很容易猜想出小水珠是由水蒸氣變成的。】

板書:水蒸氣水

師:看來,鏡子上的水珠就是由我們的撥出的水蒸氣變的。那,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呢?

學生可能有許多種猜想。

(四)驗證猜想

1、在驗證猜想時,我加入了一個教師演示實驗做了一個過渡。先認識水蒸氣能夠變成水,再認識轉變的條件。

師: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我們想要研究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我們先要製造出這種現象,利用我們的實驗材料,你能製造出水蒸氣並使它變成水嗎?)我採用了三個燒杯,分別用同樣多的熱水、溫水、冷水,同時蓋上金屬盤,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認識:水溫越高,蒸發越快,水蒸氣越多,越容易凝結。

2、之後探究: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

學生不容易想到是小水珠在遇冷的條件下才能構成。那裡我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個別學生明白,就引導學生直接進行設計,如猜想不到,就由教師引導——這種現象什麼季節容易產生?學生可能答:冬季。為什麼在冬季更容易看到?引導學生猜想:冬季的氣溫比較低,那鏡子的溫度也比較低。可能是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遇到熱的物體行不行呢?

師:如果教師給你供給材料,你能否證明水蒸氣是遇到熱的物體,還是遇到冷的物體能變成水嗎?

3、實驗驗證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有:兩個同樣的燒杯,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盤,試管夾、火柴、酒精燈、熱水、冷水,對實驗材料,我進行了新的嘗試,用不鏽鋼金屬盤代替了課本上要求的小瓷盤,這個金屬盤的好處在於加熱方便,安全,效果明顯,缺點就是不透明。

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設計,先小組討論一下:如何進行探究,你們打算怎樣實驗。然後找同學邊演示,邊講解。

如果學生設計不出,教師就這樣引導:要證明水蒸氣遇到熱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還是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首先得製造水蒸氣,方法是向燒杯倒入熱水,(能夠提問為什麼用熱水)。

引導學生說出:要用比較實驗方法,在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倒入同樣多的、溫度相同的熱水,在兩個杯口同時分別蓋上冷金屬盤和燒熱的金屬盤,過一會兒,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實驗前討論注意事項:怎樣找到熱的杯蓋?加熱時應注意安全,如用鉗子夾著小盤。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梳理,出示在PPT上】

教師:實驗中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一樣?

學生思考討論:燒杯、水多少、水的溫度同、金屬盤相同、蓋金屬盤的時間相同。有一個條件不相同:一個金屬盤的冷熱程度。

學生分組實驗,彙報實驗結果。

師:同學們要明白,在科學研究中做一次實驗是不夠的,科學的結果不是偶然的,科學的結論必須經得起反覆再反覆的檢驗!所以採用多個小組實驗的方法。小結:如果在兩個實驗中看到了不一樣的現象,這兩個實驗的其他條件完全相同,

僅有一個條件不一樣,那麼這個不一樣的條件可能就是發生不一樣現象的原因。根據這個道理,你認為小水珠是在什麼條件下構成的?

學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構成的。

教師:水蒸氣遇冷能夠變成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板書課題:凝結)我們能夠用箭頭和簡單文字來表示這種變化。

板書:水蒸氣--受冷-→水

在比較實驗的設計上,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基礎,即比較實驗的特點,要求要清晰,明確。在講授比較實驗時,我先利用例項進行分析講解,(如研究怎樣加快蒸發的時候,我們用了什麼方法?比較實驗!一個盤加熱另一個不加熱,比較蒸發快慢。)然後讓學生自行設計,進行知識遷移。

五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必須的邏輯思維本事,但思維的嚴密性不夠,不能簡單彙報一下就直接進入實驗,否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隨意性強、對變數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景發生。所以我在學生的彙報之後,會進行實驗方法的梳理,引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驗。並提示學生實驗注意事項。

(五)得出結論

對於比較實驗中條件的控制,實驗條件的分析記錄,我放在了實驗後,作為分析實驗進行出示,加深學生對比較實驗方法的認識。鞏固比較實驗的方法。學生得出結論: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構成的。

出示凝結的概念,並指導學生用簡單的文字和符號表示。

(六)生活中的凝結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凝結現象

學生舉例:初冬早晨在門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天花板、玻璃上的水珠,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一進入室內,眼睛上長一層白霧,早晨草葉上的水珠等等。師:請小組討論,嘗試解釋以上現象。

【讓學生嘗試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加深對凝結的認識。】

師:教師有個問題,戴眼鏡的同學可能深有體會:在室外眼鏡明亮清晰,可一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片就會長"白霧",那是不是水蒸氣遇熱變水珠?【激發學生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衝突。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現象包含趣味的科學道理,培養科學興趣、質疑探究精神。】

(七)拓展應用

思考:冬季汽車玻璃內壁上常結有小水珠,影響司機叔叔的視線,想辦法防止它的出現。【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控制凝結產生的條件入手去思考。】

八、板書設計:

凝結

凝結:水蒸氣--受冷-→水

五年級自身身體變化,聲光電現象,天氣變化現象,晝夜變化現象,日月星空現象,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等是學生新的關注和體驗物件,這些方面的生活經驗是五年級教材的"切入點"和"生長基".教材以人的身體器官,動植物的身體器官,聲、光的產生與傳播,電的產生與安全應用,風、雨的構成,晝夜成因、月相成因等為主要資料展開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變化規律和變化原因;進行問題、假設、計劃、模擬實驗、製作等探究活動;培養"能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珍愛生命,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10

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食物》中的第二課《食物中的營養》。

我說課分為以下六大步驟:

一、教學分析

二、學情分析

三、教學目標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流程

六、板書設計

一、教學分析:

《食物中的營養》是在前一課調查、統計了一天中吃過的食物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進行探究,是讓學生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礎。因此,是承上啟下的一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課。通過聘請營養師導師培訓營養師這一活動,要讓學生認識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及其作用。完善一天的食物記錄,辨別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屬於“實驗能力”的系列。

這節課分為四部分教學:1、創設情境,引趣揭題2、初步感知,激發探究3、自主探究,實踐新知 4、綜合反饋,鞏固新知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對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對一天的食物已經有了豐富的認識,大多數學生都知道我們是通過食物獲取營養的,這是我們能順利進入並完成本課的知識基礎。

2、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半科學課的學習,已能較為熟練的運用調查、觀察、實驗、記錄等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這是學習本課的能力基礎。

3、在生活中,學生們對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的認識還相當有限,部分學生甚至一無所知,這是學習本課的障礙,同時也說明了學習本課的必要性。

三、教學目標

科學目標:瞭解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對人體的重要性,學會用簡單的實驗方法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能力目標:

1、能夠根據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的不同對一天中的食物進行分類。

2、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初步學會用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澱粉。

情感目標:

通過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瞭解,讓學生意識到養成不挑食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細緻的研究態度,養成樂於傾聽他人的發言,善於與同伴交流的習慣。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具有愛心,學會幫助別人,樂於幫助人,為困難的人群奉獻愛心。

【教學重點】知道食物中含有那些營養成分。

【教學難點】用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澱粉。

四、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1、實驗探究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多層次的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與對話,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互動”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2、開放式教學法:在教學中運用收集資料,創設情境,提供材料等教學手段,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做到主動地、自主地和創造性的學習。

3、多媒體演示法: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表象,為學生提供形象思維的材料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以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

(二)說學法:

本節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及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合作學習交流探究的方法:本節課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便於發揮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參與合作的精神。

2、發現法:通過查詢資料、分組討論,加深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處理資訊和分析探究結果的能力。

3、質疑討論法:如食物中含有這麼多的營養,那麼我們沒天只吃一種食物行嗎?讓學生在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營造平等、和諧、互相組中的氛圍,使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又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趣揭題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恰當的匯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教學創設最佳的學習氛圍,開課時我就選擇震懾人心的青海省玉樹縣發生的地震為起引,帶領一起為他們祈禱:願逝者平安,祈困者脫險,盼生者堅強。觀看玉樹地震“讓世界充滿愛”視訊,吸引學生的眼球提出那些被困幾天在廢墟中倖存的人們最需要的是什麼?食物。從而揭示課題。

(二)、初步感知,激發探究

1、逛超市 識營養成分(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

結合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紅十字會委派老師充當中國急救營養師導師為引線,創設培養營養師去災區奉獻愛心活動,使學生身負使命感和責任感。組織學生逛超市選取食物,結合課本中的內容,充分熟悉六大營養成分。並運用多媒體手段完善食物中哪些食物中含有這些營養成分。

2、查資料 解營養作用(食物中營養對身體的作用)

貫穿考核營養師活動,讓學生自己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資料、圖書等途徑獲得的資料自主學習,利用簡報介紹食物中營養成分的主要作用。直觀、形象地展示人體營養,為學生的形象思維提供依據,將豐富的食物與豐富的營養之間的關係,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的視覺之中。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很感興趣,成為更加主動,自主的學習者。

3、填表格,豐一天食譜(在一天的食物中,我們能獲得哪些營養?)

使學生通過對“一天中的食物”的重新分類後發現: 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因此不能只吃一種食物。學生經歷記錄、分析、整理、歸納、總結的過程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力,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自主探究,實踐新知

做實驗,辨營養成分(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尋找脂肪 2、尋找澱粉 3、尋找蛋白質

新課程強調從學生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為了提高和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因此創設動感探究式教學模式:討論猜想—實驗研究—互動交流—總結歸納四步驟,努力營造一個以學生為活動的主體,和諧平等互助交流的學習方式,充分感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四)、綜合反饋,鞏固新知

本環節提出做為營養師應該怎樣給災區人民搭配營養,使他們的身體很快恢復。他們吃食物時應注意什麼?從而明白合理搭配營養,不偏食不挑食的飲食習慣。

學生通過以上學習順利通過營養師的考核,為災區人民提出營養飲食注意,併為他們設計營養食品單,使學生增添榮耀感,增強學生奉獻愛心的情懷,昇華情感目標的同時鞏固並拓展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六、板書設計

食物中的營養

蛋白質 人體的主要成分

脂 肪

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糖 類

維生素

調節身體機能

礦物質

水 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