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概率》說課稿

說課稿1.94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概率》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概率》說課稿

《概率》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模擬方法是北師大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第3節,也是必修3最後一節,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古典概型的基礎上,用模擬方法估計一些用古典概型解決不了的實際問題的概率,使學生初步體會幾何概型的意義;而模擬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和試驗分析能力的好素材。

2、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藉助模擬方法來估計某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幾何概型的概念及應用

體會隨機模擬中的統計思想:用樣本估計總體。

教學難點:設計和操作一些模擬試驗,對從試驗中得出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應用隨機數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模擬方法估計概率的實際應用,初步體會幾何概型的意義;並能夠運用模擬方法估計概率。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協調能力、創新意識和處理資料能力以及應用數學意識。

3、情感目標:鼓勵學生動手試驗,探索、發現規律並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過程分析

1、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提出用學過知識不能解決的問題:房間的紗窗破了一個小洞,隨機向紗窗投一粒小石子,估計小石子從小洞穿過的概率。能用古典概型解決嗎?為什麼?從而引起認知矛盾,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2、以實驗和問題引導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數學化”、“再創造”的過程

通過兩個實驗:(1)取一個矩形,在面積為四分之一的部分畫上陰影,隨機地向矩形中撒一把豆子(我們數100粒),統計落在陰影內的豆子數與落在矩形內的總豆子數,觀察它們有怎樣的比例關係?(2)反過來,取一個已知長和寬的矩形,隨機地向矩形中撒一把豆子,統計落在陰影內的豆子數與落在矩形內的總豆子數,你能根據豆子數得到什麼結論?

讓學生分組合作,利用課前準備的材料進行試驗、討論、分析,使學生主動進入探究狀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探討數學問題的樂趣,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團隊精神。根據各小組試驗結果,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得出結論:

使學生了解結論產生的背景,輕易地理解了這個結論,並培養學生資料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讓他們感覺到數學定理、結論其實離他們很近,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3、類比遷移,注重數學與實際聯絡,發展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

(1)求不規則圖形面積

如圖,曲線y=-x2+1與x軸,y軸圍成區域A,

如何求陰影部分面積?

通過把不規則圖形放在規則的、

易求面積的圖形中,利用模擬方法

求不規則圖形面積,在解決問題時

學生提出了藉助不同圖形,教師要

引導學生用最佳圖形。讓學生把不熟

悉的問題轉化為熟悉的問題情

境,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

的問題,培養學識知識應用、類比遷移的能力。

本例通過介紹用計算機產生隨機數來模擬,使學生了解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瞭解另一種模擬方法。

(2)估計圓周率π的值

讓學生設計模擬試驗,估計圓周率π的值,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的再創造過程。達到本課的目標,使學生了解模擬方法估計概率的.實際應用,能夠運用模擬方法估計概率。通過設計和操作模擬試驗,對得出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解決本課難點。讓學生體驗數學的發現和創造過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同時通過對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愛國情操。

(3)幾何概型概率計算方法

①通過問題:如果正方形面積不變,但形狀改變,所得比例發生變化嗎?

引出幾何概型的概念、特點和計算公式

把試驗的結論上升到理論,使學生的認識有一個從試驗到理論的昇華,使學生掌握基本概念,並運用理論解決問題,使學生的認識有一個質的飛躍,

②例:如圖,在牆上掛著一塊邊長為16cm的正方形木板,

上面畫了小、中、大三個同心圓,半徑分別為2cm、4cm、

6cm,某人站在3m處向此板投鏢,設投鏢擊中線上或沒有

投中木板時都不算,可重投。

問:(1)投中大圓內的概率是多少?

(2)投中小圓和中圓形成的圓環的概率是多少?

配套習題是知識的直接運用,有助於學生鞏固新學的知識,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

③通過介紹本章開篇中“蒲豐投針”問題,利用計算機動態顯示投針試驗,使學生對此試驗有初步瞭解,開闊學生視野,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留給學生課後探究的空間。

4、通過實際問題:小明家的晚報在下午5:30~6:30之間的任何一個時間隨機地被送到,小明一家人在下午6:00~7:00之間的任何一個時間隨機地開始晚餐。(1)你認為晚報在晚餐開始之前被送到和在晚餐開始之後被送到哪一種可能性更大?(2)晚報在晚餐開始之前被送到的概率是多少?

引導學生利用轉盤設計試驗,並分組進行試驗,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並使學生了解模擬形式的多樣化,並通過模擬進一步熟悉試驗的操作,提高動手能力和小組協調能力。通過問題拓展,介紹用理論解決的方法,激起學生再探究的慾望,留給學生課後思考的空間。

4、課堂小結

由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全面、系統的認識。

四、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課是在採用資訊科技和數學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中提煉數學素材,使學生在熟悉的背景下、在認知衝突中展開學習,通過試驗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試驗、探究活動中獲取原始資料,進而通過數與形的類比,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感悟出模擬的數學結論,通過結論的運用提升為數學模型並加以應用,它實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探究、發現的創作經歷,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學們在親身經歷知識結論的探究中獲得了對數學價值的新認識。

五、評價分析

本課是使學生通過試驗掌握用模擬方法估計概率,主要是用分組合作試驗、探究方法研究數學知識,因此評價時更注重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鼓勵學生的探索精神,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正確分析與思考,關注學生提出問題、參與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概率》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事件的可能性的基礎上來學習如何預測不確定事件(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用概率預測隨機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在日常生活、自然、科技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習本單元知識,無論是今後繼續深造(高中學習概率的乘法定理)還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都是十分必要的。概率的概念比較抽象,概率的定義學生較難理解。

在教材的處理上,採取小單元教學,本節課安排讓學生了解求隨機事件概率的兩種方法,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比較系統地理解概率的意義及求概率的方法,為下面學習求比較複雜的情況的概率打下基礎。

2、重點與難點。

重點:對概率意義的理解,通過多次重複實驗,用頻率預測概率的方法,以及用列舉法求概率的方法。

難點:對概率意義的理解和用列舉法求概率過程中在各種可能性相同條件下某一事件可能發生的總數及總的結果數的分析。

二、目的分析:

知識與技能:掌握用頻率預測概率和用列舉法求概率方法。

過程與方法: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觀察試驗和統計的結果,進而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瞭解並感受概率的定義的過程,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視角觀察客觀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客觀世界,以數學的語言描述客觀世界。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歸納、確認等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活動充滿了探索性與創造性,感受量變與質變的對立統一規律,同時為概率的精準、新穎、獨特的思維方法所震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增強對數學價值觀的'認識。

三、教法、學法分析: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觀察分析、歸納總結,讓學生經歷知識(概率定義計算公式)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掌握數學,並能應用數學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有序組織學生活動,讓課堂充滿生機活力,體現“教” 為“學”服務這一宗旨。

四、教學過程分析:

1、引導學生探究

精心設計問題一,學生通過對問題一的探究,一方面複習前面學過的“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的知識,為學好本節內容理清知識障礙,二是讓學生明確為什麼要學習概率(如何預測隨機事件可能性發生大小)。引導學生對問題二的探究與觀察實驗資料,使學生了解概率這一重要概念的實際背景,感受並相信隨機事件的發生中存在著統計規律性,感受數學規律的真實的發現過程。

2、歸納概括

學生從試驗中得到的統計數字及概率呈現穩定在某一數值附近這一規律,讓學生明確概率定義的由來。

引導學生重新對問題一和問題二的探究,分析某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在全部可能發生結果中所佔比例,得到用列舉法求概率的公式,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維,邏輯分析,既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又讓學生明確用列舉法求概率這一簡便快捷方法的合理性。

P(A)= = = (m

3、舉例應用

⑴引導學生對教材書例題、問題一、問題二中問題的進一步分析與探究,讓學生掌握用列舉法求概率的方法。

⑵引導學生對練習中的問題思考與探究,鞏固對概率公式的應用及加深對概率意義的理解。

深化發展

⑴設定3個小題目,引導學生歸納、分析、總結,加深對知識與方法的理解,並學會靈活運用。

⑵讓學生設計活動內容,對知識進行昇華和拓展,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運用知識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概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課程標準強調《統計》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 低年級要求:讓學生經歷簡單的資料統計過程,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來體 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個過程,從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統計知識和方 法。教材選取的例題給我們 很好地提供了一個如何去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的 資訊。

二、說學情: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不會太 困難,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資訊,整理資料,畫統計圖,能利用統計圖表中 的資料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課的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藉助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活動的必要性。培養 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經歷統計的過程。

3、初步感知簡單條形統計圖及統計表,能將統計結果填入表內,會在格子紙上 畫簡單的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4、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觀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培養學 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加深對數學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重點: 經歷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過程,初步認識統計圖和統計表,正確填寫統計圖表。

五、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過程,能看懂圖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進 行簡單分析,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六、說教學理念與教法: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所以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 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將整堂課的設計分成“創設情景------收集、整理資料 ------操作實踐------拓展深化”四個層次,我以教材為基礎,本著數學來源於生活 這一事實,力求從實際出發,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使學生樂學、激發學生學習 的主動性。 圍繞教學目標,我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時,力求體現以下理念:

1、在生活中學數學 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的要求。 所以“統計”這節課我緊密聯絡學生的生 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從學生喜歡看動畫片引入,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探 究慾望。其次結合本校“播種習慣責任樹,人人為樹添果實”的活動,讓學生在熟悉 親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學習,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 處處有數學。

2、在活動中學數學 讓學生學習動態的數學是新課程的要求。 使學生形成統計觀念, 最有效的方法是讓 其真正投入到統計活動的過程中,所以我設計運用投票表決的活動,來確定最喜歡看 的是哪部動畫片,從中讓學生初步體驗統計的過程,也就是經歷分一分、排一排、數 一數的過程,學會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學生在經歷“動態建構運動”之後,再讓他們 獨立觀察教材提供的靜止的畫面上採集資訊、分析、整理資料,進行填寫統計表、繪 制統計圖、說說統計作用。一方面鞏固剛剛建構的統計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 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另一方面進行“間接思維” 訓練,既錘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培 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統計紅、黃、藍蘋果個數的活動中,不僅讓 學生學會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還讓學生感悟到一個方格表示 2 人,那麼 1 人可以用 半格來表示,為後續學習打下能力基礎。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實踐操作,體驗到了 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也認識了統計及其作用,獲得了數學知識,發展了能力。

3、在問題中學數學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 作者。在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討感受到,要解決老師提的問題必須調查統計, 在調查統計後,學會思考,能根據資料回答和提出簡單的問題,深化對統計意義的理 解,同時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人人都得到發展 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理解和體驗了統計的過程,體會到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 用。同時結合“習慣責任樹”,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七、說學法:

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絡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通過動手操作, 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等方式, 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的學法。

學習方法分為以下三種:

1、自主學習法: 讓學生去親生體驗資料產生的過程,使學生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積極 組織學生人人蔘與,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教材內容,緊密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 帶著數學走入生活,解決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通過學生的獨立探究, 使學生經歷學習過程, 獲得成功的體驗, 是學生在 “參與中體驗, 在體驗中發展” 。

2、交流互補法: 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講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讓學生開動腦筋,互相討論,找 出解決問題的途徑並利用生生對話,互相啟發,碰撞出只會的火花,以交流促發 展。

3、練習促進法: 通過有針對性地練習,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八、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開始提問: “同學們, 你們都喜歡小動物嗎?你最喜歡什麼小動物?” 這樣的問題, 貼近學生的生活,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說出自己 喜歡的小動物,用什麼記錄呢?用什麼方式能讓我們一眼看出喜歡那種小動物的人 最多,哪種最少呢?引出課題“統計”

(二)探究與體驗 統計時,我們要記錄資料,記錄是,你準備用什麼符號來記錄?引導學生表達自 己喜歡的記錄方法。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 把喜歡每種小動物的人數統計出來,加深學生對資料統計過程的體驗,體現統計方 -2- 式的開放性。 通過展示統計表的填寫過程,引導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知識。從統計表中,提問 學生知道了什麼?能提出什麼問題?通過觀察統計表,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 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統計的作用。 當我們順利清晰的將資料記錄後, 如何使我們的資料一目瞭然呢?給學生們留下 討論的空間與時間,然學生們講述自己的方法。 最終教師引出條形統計圖的概念及應用。 但是, 在解決較大資料的時候, 格子不夠用怎麼辦?繼續討論並要學生給出方法 及結論。 我們可以將一格表示多個數, 從而使我們的統計圖在統計較大資料時, 依舊通用。 (三)自主學習,合作研討 統計天氣變化, 從解決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入手, 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 聯絡。並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及統計的作用。 再次大膽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統計任務,獨立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再次 經歷資料的整理過程,初步感悟較簡單的統計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 學生根據記錄資料獨立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並提出問題、 解決問 題,再一次體驗了資料的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

(六)教師小結,激勵評價 這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 哪位同學能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你覺得最成功的 是什麼? 本課設計讓學生通過的學習,在內心感受到統計知識與生活的密不可分,通過 師生、生生的交流和交往,開展各種靈活多樣的研究活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交際 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概率》說課稿4

各位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要說的課題是:隨機事件的概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隨機事件的概率》是高中數學教材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三章、第1節內容,是學生學習《概率》的入門課,也是學習後續知識的基礎。

就知識的應用價值上來看:概率是反映自然規律的基本模型。概率已經成為一個常用詞彙,為人們做決策提供依據。

就內容的人文價值上來看:研究概率涉及了必然與偶然的辨證關係,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思維能力的良好載體。

2、重點:①瞭解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頻率的穩定性;

②正確理解概率的意義。

難點:①理解頻率與概率的關係;

②正確理解概率的含義。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心理特點

雖然高中學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是概率的定義過於抽象,

學生較難理解。

2.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

(1)國中已經學習過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

(2)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概率可能有一些模糊的認識。

(3)學生思維比較靈活,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較好的實驗基礎。

3.動機和興趣

概率與生活息息相關,這部分知識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由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理解必然事件、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

(2)通過拋擲硬幣實驗,正確理解頻率、概率概念,及其兩者關係。

(3)利用概率知識,正確理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課堂上經歷試驗、統計等活動過程,進一步發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試驗,培養學生觀察、動手和總結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力。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把實際問題與數學理論相結合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3)強化辨證思維,通過數學史滲透,培育學生刻苦嚴謹的科學精神.

四、教學策略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計劃進行如下操作:

1、教學手段

(1)精心設計教學結構,使學生經歷質疑——解惑——應用的體驗探究過程。

(2)努力創設情境案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3)合理設計數學實驗,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做”數學的精神,享受“做”數學帶來的成功喜悅。

(4)充分利用軟體輔助教學,便於課堂操作和知識條理化,教學更加生動形象,保證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

2、教學方法

本節課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採取了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著重於學生實驗、探索研究的啟發式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分組討論、歸納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用具:計算機、硬幣、學生生日調查表

六、教學程式及設計的七個環節

1.情境引入:引出本章的課題,讓學生體驗學習概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用“班級有無同生日的問題”引入課題

設計這個引入有兩個理由:(1)學生非常重視生日,對這個問題充滿興趣;(2)學生普遍有一個錯誤的認識:“班裡有同生日的人”是個小概率事件

當認知到“50個人中有兩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可以高達96。5%,基本上的班級都會有生日相同的人”,與原有的認識存大很大的差距,充分感受到概率的神奇;

事先合理設計表格,現場調查班級生日情況,發現確實有同生日的人,充分調動班級氣氛,從而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概率的興趣。(萬一沒有生日相同的學生,解說即使發生的可能性高達96。5%,也還是存在不發生的可能),再讓學生舉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例子,再結合章頭圖,學生會感知到概率無處不在,概率是有用的,數學也是有用的,認識到學習概率的重要性。

2.明確課題: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研究重點是隨機事件的概率

通過區分四個事件的差異,引出事件的分類,並總結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隨機事件的概念,明確本節課研究的重點是隨機事件的概率。

例1的設計意圖:加深對事件的分類和概念的理解,通過對“事件B”條件的改變,強調結果是相對條件而言的;

練習1的設計意圖:引入典故“守株待兔” ,讓學生用數學概率的知識來辨析這個典故,滲透數學的教育意義,也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學生會感知到:知道隨機事件的概率的大小有利於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3.概念建構:尋求獲得隨機事件的概率的方法,並得出概率的概念,並對頻率和概率作了對比和辨析

第一個步驟:引導學生用試驗得到的頻率去估計事件的概率

現場創設情景:學生現場“掰手腕“比試,引導學生感知到解決問題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試驗。

第二個步驟:通過擲硬幣試驗,引出概率的定義,突破難點

(1)組織學生動手擲硬幣。根據以往的實踐為了追求比較好的試驗效果,先對拋擲的方式作了一定的`引導,保證試驗的隨機性,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個教學理念。對於概念的理解,也會產生積極的意義。具體操作的環節如下:

嚴格按照書本的要求,讓每位學生做10次拋擲硬幣的實驗,並將實驗結果填入書本表格中。四個學生一組,將本組同學的實驗結果統計好,填入表格中。充分利用excel軟體輔助教學的強大功能,計算出各組頻率並繪製出折線圖。學生親身體驗到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試驗次數比較小時,頻率是不穩定的,在彙總資料環節讓學生觀察表格,直觀感知頻率是不穩定的。

(2)通過計算機模擬試驗,重複做大量的擲硬幣試驗,動態的讓學生感知:每次試驗頻率是不確定的,但穩定在某個常數附近

(3)結合歷史上數學家所做的大量獨立重複試驗,對比兩張頻率的折線圖,得出結論,形成概率的統計定義。

這一段是本節內容的難點,需要把對資料、圖表的直觀印象轉化為抽象的概率定義。而通過實驗操作、觀察圖表、分組討論、歸納總結,很好的突破了這一難點,並實現了通過拋擲硬幣實驗,正確理解頻率、概率概念,及其兩者關係。培養學生觀察、動手和總結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團隊精神這一教學目標。

4.概念深化:進一步明確頻率與概率的區別與聯絡

我安排了兩個練習

例2即時訓練,設計意圖是落實重點讓學生熟練掌握用頻率估計概率這一方法,強調頻率的穩定性和概率的確定性;

練習2的設計意圖是是為了說明每次試驗的結果具有隨機性,進一步提升本堂課的主題;

通過表格和影象兩種語言,生動直觀的讓學生感覺到:

不同點:頻率是隨機的,在試驗前不能確定;概率是確定的值,是客觀存在的,與試驗無關

聯絡: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頻率會穩定在一個常數附近,得到概率的估計值。

5.練習反饋

(1)練習3的設計意圖:這個練習綜合了本節課的重點,能很好的反饋落實情況,而且通過訓練鞏固了所學知識點

6.歸納小結

小結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回味與深化,使知識成為系統。讓學生嘗試小結知識內容及研究方法,提高學生的反思、總結的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我會補充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新知識。特別地,在小結過程中會提出本節課的數學思想:實驗、觀察、歸納和總結。

7.課後探究

書本練習1

這個探究題的設計意圖:一方面鞏固本節課的內容,也為下節課的學習搭好橋樑。

七:板書

設計意圖:合理、整潔的板書能夠讓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結構更好的掌握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理解與設計,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概率》說課稿5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利用頻率估計概率》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第三節。本節內容分兩課時完成,本次課設計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它是學習了前兩節概率和用列舉法求概率的基礎上,即學習了理論概率後,進一步從試驗的角度來估計概率,讓學生再次體會頻率與概率間的關係,體現了新課標第三學段“統計與概率”中對兩個重要概念“頻率、概率”的要求。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試驗頻率和理論概率的關係。

概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應用十分廣泛。縱觀近幾年的會考題,概率已是考查的熱點,同時,對此內容的學習,也是為高中深入研究概率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二、目標分析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同時結合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理解當事件的試驗結果不是有限個,或各種可能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時,要用頻率來估計概率,進一步發展概率觀念。

2)進一步理解概率與頻率之間的聯絡與區別,培養學生根據頻率的集中趨勢估計概率的能力。

2.過程方法:

1)選擇生活中的例項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加強對概率的認識,突出用頻率的集中趨勢估計概率的思想,體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2)通過對問題的分析,理解用頻率來估計概率的方法,滲透轉化和估算的思想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利用生活例項,介紹數學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

2)結合試驗的隨機性和規律性,讓學生理解試驗頻率和理論概率的關係。

4.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通過對事件發生的'頻率來分析來估計事件發生的概率.

2.運用頻率估計概率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 運用頻率估計概率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流程

(一)整體設計

活動1:複習鞏固 引入新知

活動2:創設情境,探究主題

活動3:講解例題,深化主題

活動4:小結歸納, 課堂練習

(二)環節設計

活動1:複習鞏固,引入新知

1.概率的定義:

在大量重複試驗中,如果事件A發生的頻率穩定在某個常數p附近,那麼這個常數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設計意圖】舊知和新課的學習,都是圍繞概率概念探討的,不管前提條件怎樣變化,它始終離不開概念的本質。

2.學生回顧拋擲硬幣,投骰子試驗

如:擲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數字是6的概率是____.

各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相等;試驗的結果是有限個的,

【設計意圖】對於古典型概率,它可以理論計算P(A)=m/n,它也可以通過大量重複試驗用頻率來估算,而後者費時費力,在這種情況下肯定選擇前者完成,讓學生明白古典型概率的求法通常選用理論計算,同時為提出下面問題埋下伏筆。

3.提問:某射擊運動員射擊一次,命中靶心的概率是____.

命中靶心與未命中靶心發生可能性不相等;我們沒法進行理論計算----這樣類似事件的概率怎樣確定?引出課題---用頻率估計概率

【設計意圖】第一環節的設計,不但複習了前面知識,而且對概率問題進行了梳理,讓學生做到了心中有數。概率的獲取有理論計算和試驗估算兩種,從而很自然地確立了本節課的主題---試驗估算,即用頻率估計概率。

活動2:創設情境,探究主題

問題1:估計移植成活率(表格在課本158頁表25-5)

某林業部門要考查某種幼樹在一定條件的移植成活率,應採用什麼具體做法?

【設計意圖】出示本題,主要是同學生一起探求如何用頻率估計概率,要求學生學會求這類事件的概率。

這裡是本節的重點,側重從以下幾方面講解:

(1)迴歸概念。結合概率的定義:在大量重複試驗中,在大量重複試驗中,如果事件A發生的頻率穩定在某個常數p附近,那麼這個常數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結合本題,成活的頻率在某個固定的數值(0.9)左右擺動,並且擺動的幅度越來越小,則估計幼樹移植成活的概率為0.9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此題求概率的由來

(2)學生要明白:參考物件越大,頻率越來越穩定於某個常數,實驗時要避免走兩個極端即既不能為了追求精確的概率而把實驗的次數無限的增多,也不能為了圖簡單而使實驗次數很少.

(3)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疑問:能否把表中的14000對應的成活的頻率看作成活的概率?可以,在要求精度不是很高的情況下,不妨用表中的最後一行資料中的頻率近似地代替概率.但老師要講清楚:一般情況下,用頻率估計出來的概率通常要比資料表中的頻率保留的位數要少

(4)頻率與概率的區別: 通過例題,使學生更具體地理解概率,鞏固概率和頻率的關係即頻率不一定等於概率,比如頻率有0.80、0.915等,概率為0.9,突破難點。同時也讓學生看到進行大量重複試驗是確定概率的一種方法。

【設計意圖】希望學生不但能通過頻率估計概率,同時能將所求得的概率運用於身邊的例項。

介紹數學史實:

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在隨機試驗中,由於眾多微小的偶然因素的影響,每次測得的結果雖不盡相同,但大量重複試驗所得結果卻能反應客觀規律.這稱為大數法則,亦稱大數定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史實 ,加深用頻率估計概率的原理

活動3:講解例題,深化主題

問題2:某水果公司以2元/千克的成本新進了10 000千克柑橘,如果公司希望這些柑橘能夠獲得利潤5 000元,那麼在出售柑橘(已去掉損壞的柑橘)時,每千克大約定價為多少元比較合適? (表格在課本158頁表25-6)

學生填空1.這批柑橘損壞的概率是______,則完好柑橘的概率是_______,

2.如果某水果公司以2元/千克的成本進了10000千克柑橘,則這批柑橘中完好柑橘的質量是________,完好柑橘的實際成本為______元/千克

3.設每千克定價為x元,則可以得到的方程是

4.若公司希望這些柑橘能夠獲利5000元,那麼售價應定為_______元/千克比較合適.

【設計意圖】問題2是在問題1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它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實際問題,涉及的量較多,也是對本節課知識的昇華,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很大好處。為了降低學生的難度,我對所求問題進行了分解,以填空的形式一環扣一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活動4:小結歸納,課堂練習

小結歸納:

一般地,當試驗的可能結果有很多且各種可能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相等時, 可以用P(A)=m/n的方式得出概率.當試驗的所有可能結果不是有限個,或各種可能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時,常常是通過統計頻率來估計概率,即在同樣條件下,大量重複試驗所得到的隨機事件發生的頻率的穩定值來估計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弄清了一種關係 ------ 頻率與概率的關係

瞭解了一種方法 ------- 用多次試驗頻率去估計概率

注意一個細節 ------- 頻率的精確度與概率的精確度

體會了一種思想 ------- 用頻率去估計概率;用樣本去估計總體

【設計意圖】及時小結有利於知識的構建

練習設計:

1. 課本161練習

【設計意圖】再現頻率估計概率的運用,

2.在有一個10萬人的小鎮,隨機調查了20xx人,其中有250人看中央電視臺的早間新聞.在該鎮隨便問一個人,他看早間新聞的概率大約是多少?該鎮看中央電視臺早間新聞的大約是多少人?

【設計意圖】統計與概率在生活中是密切相聯的, 讓學生去體會用頻率去估計概率;用樣本去估計總體的思想.

作業設計 :

1.課本162頁第2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次體會用頻率估計概率的過程

2. 課本163頁第5題

【設計意圖】考察學生對用頻率估計概率的內涵的理解

《概率》說課稿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概念;

2、讓學生經歷試驗等活動會判斷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

3、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體驗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學以致用的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能對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型別作出正確判斷。

難點: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區別與轉化關係。

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摸出紅球表示運氣好)

1、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隻裝的全部是紅球的不透明盒子,讓坐在教室左邊部分的三四位同學摸球,顯然學生摸到的全是紅球,摸到紅球的學生個個驚歎自己運氣好啊。

2、教師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另一隻裝的全部是白球的不透明箱盒子,讓坐在教室右邊部分的三四位同學摸球,而學生摸出的全部是白球,摸到白球的學生個個唉聲嘆氣,嘆自己運氣怎麼就不好呢。

師:真的是教室左邊部分的同學運氣好,右邊部分的同學運氣不好嗎?我們一起來觀察兩個盒子裡的祕密。

3、教師揭祕,分別展示兩個不透明盒子裡的球,學生觀察第一個盒子裡全部是紅球,第二個盒子裡全部是白球。

師:這個遊戲公平嗎?

生:不公平。

師:為什麼不公平呢?請大家思考

生1:第一個盒子裡裝的全部是紅球,必然摸到紅球。第二個盒子裡裝的全部是白球,摸到紅球顯然是不可能的。

師:回答得非常好,請坐。

師:如果現在讓大家來摸球,你們可以確定摸出的球是什麼球嗎?

生2:在第一個盒子裡摸球,摸出的球肯定是紅球,在第二個盒子裡摸球,摸出的球肯定是白球。

概念:(1)在一定條件下,必然會發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2)在一定條件下,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師:怎樣使遊戲公平呢?

生:把球混裝在一起。

4、教師將兩箱子裡的球混裝在一個盒子裡,讓同學們摸出紅球,結果學生有的摸出紅球,有的摸出白球。

師:你們能事先預測摸出的球是什麼球嗎?

生:不能。

概念:(3)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做隨機事件。

學生閱讀三個概念。

師:你們能舉出一兩個生活中的隨機事件嗎?

(學生有的說抽籤,有的說投籃,有的說擲硬幣,有的說擲骰子等)

師:下面我們就分別來做抽籤遊戲和擲骰子游戲。

二、抽籤遊戲,體驗新知

問題1 5名同學參加講演比賽,以抽籤方式決定每個人的出場順序,籤筒中有5根形狀、大小相同的筆籤,上面分別標有出場的序號1、2、3、4、5。小軍首先抽籤,他在看不到筆簽上的數字的.情況下從籤筒中隨機(任意)地取一根紙籤,請考慮以下問題:

(1)小軍首先抽到的號共有幾種可能?

(2)抽到的序號小於6嗎?

(3)抽到的序號會是0嗎?

(4)抽到的序號會是1嗎?

學生閱讀問題1後,強調本活動是小軍一人首先抽籤的重複試驗.

1、活動準備:

(1)檢驗籤的序號是否完整,籤的形狀、大小是否相同。

(2)觀察每次抽籤條件是否相同。

(3)在座每位同學記錄每次抽籤結果。

2、抽籤活動:讓四位學生扮演小軍角色配合老師進行抽籤演示試驗,抽籤的同學宣佈抽籤結果。

3、整理、分析資料

(1)試驗的資料分別是什麼?有多少個?

(2)這些資料的出現有規律嗎?

(3)以上資料中,最小的序號是幾號?最大的呢?

(4)每個序號出現的頻數各是多少?序號1到5都出現了嗎?

4、回答書中的問題,並判斷以下三事件是什麼事件:

(1)抽到的序號小於6。

(2)抽到的序號是0。

(3)抽到的序號是1。

三、擲骰子游戲,驗證新知

問題2小偉擲一個質地均勻的正方體骰子,骰子的六個面上分

別刻有1到6的點數,請考慮以下問題:擲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

(1)可能出現哪些點數?

(2)出現的點數大於0嗎?

(3)出現的點數會是7嗎?

(4)出現的點數會是4嗎?

1、學生學生閱讀問題2後,猜測以上問題的結果。並判斷以下三事件是什麼事件:

(1)出現的點數大於0。

(2)出現的點數是7。

(3)出現的點數是4。

2、擲骰子活動

(1)教師演示規範擲骰子的方法。(避免學生活動時骰子亂蹦,骰子轉動的時間過長)

(2)學生分組,小組內每位同學都可擲骰子,但是必須記錄每次擲的結果。(願每個小組內的同學合作)

(3)小組內擲骰子活動。

(4)像問題1一樣整理、分析資料

3、驗證猜測結果的準確性。

四、搶答遊戲,應用新知

教材P128練習

五、反思小結,回味新知

1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2、你體會到了什麼?

3、最讓你難忘的是什麼

六、課後演練強化新知

作業:教科書P134頁的習題25.1第1題。

活動2【測試】課堂測評

袋中只有5個紅球,能摸到紅球。

開啟電視機,正在播動畫片

袋中有3個紅球,2個白球,能摸到白球。

將一小勺白糖放入水中,並用筷子不斷攪拌,白糖溶解。

測量某天的最低氣溫,結果為-150℃

早晨的太陽一定從東方升起。

小紅今年15歲,她一定在念九年級。

任意擲一枚硬幣,正面向上。

一個雞蛋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從六層樓的陽臺掉下來,

砸在水泥地面上,沒有摔破。

《概率》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別有洞天,品嚐其味才知教材魅力無限。深入解讀課標,明晰知識結構,就會在教學實踐中找到切入點、結合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實現課堂的高效。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一學段“統計與概率”專題。下面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與大家進行交流。一,說課標,說《統計與概率》專題的總體目標和第一學段目標及第一學段課程內容;二,說教材,說教材的編寫特點、編排體例、知識和技能的立體式整合;三,說建議,說教學建議、評價建議及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一、說課標:

1、總體目標:

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收集和處理資料、利用資料分析問題、獲取資訊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體會統計方法的意義,發展資料分析觀念,感受隨機現象,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體會數學的特點,瞭解數學的價值。

2、第一學段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瞭解簡單的資料處理方法。(新課標將“掌握”變成了“瞭解”,降低了要求。而且把“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這一目標放在了第二學段。)

數學思考:

能對調查過程中獲得的簡單資料進行歸類,體驗資料中蘊涵著資訊。(原課標中要求學生能選擇有用資訊進行類比,此處降低了要求。)

問題解決: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嘗試解決,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參與數學活動,瞭解數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絡。

3、第一學段課程內容:

1、能根據給定的標準或者自己選定的標準,對事物或資料進行分類,感受分類與分類標準的關係。(原課標中要求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新課標此處不做要求)

2、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過程,瞭解調查、測量等收集資料的簡單方法,並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整理資料的結果。

3、通過對資料的簡單分析,體會運用資料進行表達與交流的作用,感受資料蘊涵資訊。(原課標中要求學生會求簡單的平均數,新課標中此處不做要求,而且新課標中把可能性的知識放在了第二學段。)

新課程標準根據“統計與概率”部分第一、二學段內容和要求的變化,對“統計與概率”部分的教學順序進行重新設計,並對具體內容進行了修訂。

① 第一學段調整教學內容,降低教學要求。只分別在一下、二下、三下安排統計的教學。

就現行一年級數學教材來說,將一年級上冊“分類”單元的教學內容移到一年級下冊,將分類與統計結合編排為“分類與整理”,體現分類與統計的關係。

將一年級下冊“統計”單元的內容後移。

二、說教材

(1)編排特點(所教年級)

1.內容的選擇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統計學生體重的變化和視力情況、統計學生參加什麼課外小組、過往車輛,調查同學們喜歡吃什麼蔬菜等。

2.注意讓學生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

使學生在收集、整理、描述資料的過程過程中既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知識,又初步瞭解了統計的方法,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如通過統計學生喜歡什麼動物卡片、什麼玩具、喜歡吃什麼主食、喜歡什麼體育比賽等,瞭解到大家的愛好、特長是什麼,知道一些生活常識等等,使大家體驗到統計確實是很有用的。

3.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本冊統計教學內容注重對統計資料的分析,根據統計結果作出簡單的合理的預測,初步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如例2及後面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二的第2、3、4題,讓學生根統計結果據預測20分鐘後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什麼車?根據五年級比二年級近視的人多,根據一週每天電視機銷售情況和學生需要增添什麼圖書等提出合理化建議,初步體會統計對決策的意義。

(2).編排體例:

課例的設定包括主幹系統和輔助系統,主幹系統包括課例和例題,例題基本上是由主題圖、匯入框和情景問題組成。輔助系統內容豐富,包括:做一做、練習題。

(三)、知識與技能的立體式整合

統計知識部分:包括分類、統計表、統計量和統計圖

分類出現在一年級上冊

統計表是出現在一下的`單式統計表和出現在二下的複式統計表。統計表資料呈現暗示學生可以根據表填圖,反過來也可以根據統計圖來填表。

統計量包括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平均數出現在三年級下冊,《中位數》出現在五年級上冊, 《眾數》出現在五年級下冊。

統計圖的知識貫穿在國小各個年級。

一年級上冊:象形統計圖。

一年級下冊:以一當一的條形統計圖。

二年級上冊: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

二年級下冊: 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

三年級下冊:橫向單式條形統計圖、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

四年級上冊:《複式條形統計圖》。

四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

五年級下冊:《複式折線統計圖》。

六年級上冊:《扇形統計圖》。

六年級下冊《分析、判斷、預測》

概率方面:

三年級上冊:《可能性》,概率的起始部分,只停留在質的體驗上,為後繼可能性的大小、等可能性打基礎。

五年級上冊:《統計與可能性》從三年級上冊的定性向定量過渡,培養概率思維觀察分析社會生活中事物。

綜上所述統計與概率知識反映出的階段性與發展性的設計特點是非常清晰與明顯的,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要求是相互滲透,循序漸進,逐步深化的,第一學段內容是第二學段內容的基礎和前提,第二學段內容是第一學段內容的螺旋上升和自然發展。這樣的安排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更好地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從而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成為現實。

三、說建議

(一)說教學建議

(1)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髮揮主體作用。

由於學生已經學過單式統計表,複式統計表的填寫可讓學生自主探索後合作交流,最後全班進行討論達成共識,明確單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表的聯絡和區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注意讓學生體會統計對決策的意義和作用。

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可讓學生獨立思考,要讓學生多發表想法,對體重過輕或過重的同學提出合理的建議,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3)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靈活選取素材進行教學。

沒有條件進行現場統計的學校,可通過放錄影或做遊戲的形式進行統計,統計時注意用畫正字記錄,便於用1格表示5個單位。學生可在教師引導下獨立完成統計圖,如果統計中出現不是整5的資料,可在條形圖上方把資料標明,條形圖位置要基本準確。

(4)注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有條件的學校可進行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市場經濟意識,體會統計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二)、評價建議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1.恰當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結合生活情境考察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如:能否運用適當的方法收集資料,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能否將這些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和描述,能否確定自己的方案。

2、注重學生情感態度的評價

科學界已指出:真正決定人類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情商可以經過後天的培養。因此,教師應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情感評價,這樣會促進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熱情。課堂中要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與自信心等進行評價。在評價語言上,注意採用鼓勵性語言,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通過評價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3、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評價過程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做到客觀、公正地挖掘每一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正確評價每一個孩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體現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採取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家長評價相結合。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包括書面測驗、口頭測驗、開放式問題、活動報告、課堂觀察、課後訪談、課內外作業、成長記錄等,我們一小每班都建立了QQ群,老師和學生也建立了部落格,採取網上交流的方式進行評價也是非常可行的。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生活處處皆數學,身邊處處是資源。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地走入數學課堂,學習數學知識。

(1)開發利用文字資源。教科書、教師用書、教與學的輔助用書、教學掛圖都是文字資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文字資源。

(2)開發利用多媒體資源。我們第一國小班班有電腦,有多媒體裝置,我們要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它們,製作內容豐富、情景生動、有實用價值的課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3)開發利用社會、家庭方面的資源

如學生學習了統計知識後,讓學生到生活中找哪些地方用到了統計圖表,在家裡調查水費、電費等,學生通過調查,發現身邊處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更應用於生活。

(4)開發利用生成性資源

生成性資源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對話交流,隨機生成的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情況,教師要及時捕捉,準確辨別,有效調控,使這些生成性資源變成教育資源。學生中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教師不要回避,要把這些錯誤資訊看做是孩子們思維的火花,通過錯誤資源,判斷孩子出現的問題,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教學中提出的問題,學生的作品,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課堂實錄等都是生成性資源。

數學是一棵參天大樹,它的根深深地紮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只有不斷地學習數學研究數學,才能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以上是我對《統計與概率》專題第一學段的解讀,有不足之處請專家、評委批評指正!

《概率》說課稿8

本節內容《有用的數學:生活中的概率》,是緊扣國中人教版九年級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知識,由學校獨立研究,自主編寫的校本課程。《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生產實踐的現實生活中,以幫助學生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聯絡生活學數學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思想,讓數學與生活相結合,是數學教學及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怎樣將數學課堂迴歸生活,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校本課程擔當重要責任,是國家和地方課程的有益補充。所以我們校本課程,大都以每章節知識為基礎和出發點,以學生能接觸到的課程資源為素材,因地制宜加以整合、編制,體現了學校數學教學智慧,併力爭凸顯如下的數學教學特點:

1:讓學生想學,針對學生在數學學習時普遍感到枯燥乏味這一現象,我們設計挖掘了很多貼近學生實際,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蘊含有豐富數學思考價值和德育功能的生活例項,這些教材本身就是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由此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主動親近數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健全學生的人格。

2:讓學生善思,針對會考應用性試題的逐年增強,我們在設計問題時,注重暴露解決問題時思考過程,滲透數學思想,思考方法,進而掌握生活問題數學化思路,使學生由數學現象進而能思考數學本質。

3:讓學生會學,為突出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我們儘量做到在現狀下,把學生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教師引導學生的操作、探究、思考,並注重課堂學生的生成新內容,留給課下討論並予以解答,實現課堂內外的融合,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

概率的初步知識是新課程新增內容,之前學生以學習了用樣本估計總體的統計思想,便於理解本課知識,而知識為今後高中學習排列組合、概率起來很好的鋪墊,因此在國中數學中雖不是難點,卻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結合我校校本教材的特點,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在解決經常碰到的生活例項這一過程中,繼續鞏固列舉法和樹狀圖求概率方法,體會他們的異同,並隨著問題進一步複雜,體會這些方法的缺陷,滲透遞推歸納思想。培養學生由特殊到一般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求出“全做對選擇題”和“買福利彩票中獎”的概率,讓學生認識相信科學,紮實學習,踏實做人重要性,養成正確的人生態度。

考慮到學生對概率知識掌握較好,對生活中的語言、生活中的遊戲、生活中的考試、生活中的投資這四個問題耳熟能詳,卻沒能深入思考其數學本質,我確立了滲透遞推歸納思想,培養學生髮現數學現象,捕捉數學本質的能力,由特殊到一般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為重點和難點,通過讓學生親手實踐多次重複畫樹狀圖,體驗舊方法的繁瑣,進而思考新方法來突出這一重點,通過計算機直觀演示來突破這一難點。

在教法和學法選擇上,我仍沿用我們校本課程獨有的:模擬演示生活情景,啟發學生思考,計算機形象展示方法進行教學,基本以學生的活動、思考、探索為主線推進學生的學習,真正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實現學生學習方法向“自主、合作、探究”方向改變。這樣做,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理論和自我建構學習理論,有利於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習慣,更能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程式及設想:

1.生活中的語言:由蘊含豐富的概率知識的生活情景引入教學。請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我們什麼情況下說這些話?並說出這些話中包含的事件它發生的概率的大小?

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公雞下蛋母雞長牙。

把概率知識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生活語言中,與平淡中利用了學生的以有的生活經驗,既易於同化和理解當前新知識,又把知識遷移到陌生的情境中,還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生活中的遊戲:在剛結束的張北物資交流大會上,經常看到一群人圍得水洩不通,在進行轉盤遊戲,遊戲是:如圖,你只有出一元錢就可以隨意的轉到轉盤,轉盤停止是時針落在那個區域,你就按照這個區域所示的數字相應的順時針跳過幾格,然後按照下圖所示的說明確定你的獎金是多少。例如,當指標指向“2”時,你就向前跳過倆個格到“5” ,按獎金說明,“5”所示的獎金為0.2元,你就可得0.2元。

“1”0.1元 “2”0.3元 “3”0.1元

“4”10元 “5”0.2元 “6”5元

請問這個遊戲公平嗎?能否用你所學的知識揭示其中的祕密?

1是讓學生轉動轉盤模擬遊戲過程;

2是讓學生表示遊戲所以可能性;

3是求出概率,解決實際問題。

把數學知識用於學生親自參與的遊戲中,這樣自然顯示了數學的價值和魅力,在鞏固列表法、樹狀圖求概率的知識過程中,激發學生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的.本質興趣,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眼光看世界思維能力。

3. 生活中的投資:現在我們一起研究一下正在張北熱賣3D福利彩票。3D全國統一發行統一開獎

每注彩票2元,有單選(也叫直選):按出球順序,比如開獎號碼是:123。你買的是:123。恭喜中獎。你買的是:213,位置不對無獎。獎金:1000元。

有組三:不按順序,有兩個號碼是相同的,比如開獎號碼是:121。你買的不論是:121 112 211恭喜都中獎,獎金:320元。

有組六:不論順序,三個不同的號碼,比如開獎號碼是:123。你買的不論是

123 132 213 231 321 312恭喜都中獎,獎金:160元。

有包選三:開獎號碼:121。如果你買的是:121。中獎。獎金:660元。如果你買的順序不對:112或211也中獎但獎金是:160元。

有包選六 ;開獎號碼是:123。如果你買的是:123。中獎。獎金:580元。如果你買的順序不對:132 213 231 321 312也中獎。獎金:80元。

三個號碼相同的叫豹子,比如開獎號碼是:111 444 666 999都是豹子。

複式組三:4碼24元。 5碼40元。 6碼60元。 7碼84元。

複式組六:4碼8元。 5碼20元。 6碼40元。 7碼70元。

複式單選:3碼12元。 4碼48元。5碼120元。 6碼240元。

還有很多:單選全複式,單選雙複式,還有買點的。買跨度的。買膽拖的。總之買3D方式多種多樣。

你能否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說明一下我們單選(也叫直選)獲獎的概率? 這樣的投資合理嗎?

1計算機直觀展示3D彩票和開獎過程,便於學生理解題意;

2分析每次出號可能出現的結果,能否用所需知識表示可能的結果;

3讓學生嘗試三步試驗樹狀圖解答,體會所學知識的侷限性培養追求新知的迫切性。

買3D是最近張北比較流行的事情,學生熱情很高,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認識、分析出事情的本質,充分體會數學價值所在,學生通過經歷探索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掌握數學思考問題的方法,同時也體會知識的不斷優化、創新發展程序,而對結果認識能使學生樹立踏實的人生觀。

4.生活中的運氣:以考試為例,有的同學沒考好,認為自己運氣差,點背,數學的會考試卷中共有12道單選題,那計算一下我們全部蒙對的概率有多大?

我們在問題3,3步樹狀圖的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首先從3道題全部蒙對的概率?四道?------通過層層遞進,進而總結規律

引導學生從特殊到一般總結規律,這既是會考的熱點,又滲透高中乘法法則,由於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我計劃引導學生化繁為簡、從易到難去思考,層層推進得到結果。

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能否求出概率?

隨著問題的解決,讓學生談談對“蒙”“運氣”的認識。

板書設計和時間安排:

教學特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想學、善思、會學。從課程的內容上,選取是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從解決問題過程中,也是圍繞學生髮展展開,先借助直觀圖片等讓學生理解題意,而後圍繞學生的思路層層遞進掌握知識、滲透方法等,並且不僅僅滿足於解決問題,得到結果,而是讓學生探討結果與自己預期差別,滲透德育教育如紮實學習、踏實做人等。

總之,通過校本課程的實施,鞏固課本知識、掌握數學方法、鍛鍊思維品質、陶冶生活情操,同時,讓學生看到數學的價值,喚醒學生對知識的不斷追求。

《概率》說課稿9

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本節選自浙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三節。本節課主要通過幾個簡單的引例來說明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數來表示,這些數是 1,0和大於0小於1的數,由此給出概率的定義,匯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本節設定的幾個例題目的主要是鞏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2.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通過具體情境瞭解必然事件、不確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並在具體情境中瞭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意義,會用例舉法(包括列表、畫樹狀圖)統計在簡單問題情境中可能發生的事件的種類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可能性事件的進一步學習和提高。有關概率的概念,本教科書將在八年級下冊學習“頻數和頻率”的基礎上,主要安排在九年級上冊學習,因此學習本節課主要是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說目標

1.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的內容和大綱要求,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概率的意義。

(2)瞭解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

【能力目標】

(1)會辨別等可能事件。

(2)會用例舉法(包括類表、畫樹狀圖)計算簡單事件發生的概率。

(3)進一步認識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情感目標】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結,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及進一步探索的樂趣,進一步加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思。

2.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概率的意義及其表示。

難點:等可能性事件發生的條件比較複雜的情況下計算概率。

說教法

1.教法分析

基於本節課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將採取發現與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精心編排、設計題目,由簡到難,層層遞進,達到面向全體的目的。

2.學法指導

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是學習數學的主旨。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教學情境,匯出概率公式,教學中通過大量的實際例子,讓學生知道什麼是等可能性,怎樣認識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擴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引例 小花、小君和小芳三個朋友準備一起出去玩,她們要玩跳大繩,兩人搖繩一人跳。小花願意先搖繩,但小君和小芳都想先跳,於是她們決定用抽籤的辦法來決定:做 4個紙團,其中只有一個紙團裡寫有“跳”字,由小君從中任取一個紙團,抽出有“跳”字的紙團,就決定由小君先跳,這個辦法公平嗎?如果不公平,怎樣改正才會使之公平?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這一問題不僅鼓勵學生合作學習,還激勵學生多角度思考,用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創造積極合作、討論的氛圍。】

2.師生互動,探討新知

從引例中得到,在客觀條件下使小君、小芳兩人抽到“跳”的可能性大小相等(也稱機會均等),那樣才是公平的。而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指明可能性大小的情況,我在教學中舉了一些描述實際生活中有關可能性大小的幾個例子:

(1)小明百分之百可以在一分時間內打字50個以上。 即小明在一分時間內打字50個以上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2)小華不可能在7秒內跑完100米。 即小華在7秒內跑完100米的可能性是0.

(3)通過隨機搖獎,要把一份獎品獎給10個人中的'一個。 每人得獎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接著請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獨立舉一些類似的例子。

【設計意圖:新課標理念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多說,我這樣安排就是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面向全體學生大膽發言。對於合理、正確的給予高度肯定,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學生難免犯錯,這樣的學生我不做批判,教師隨意批判會打擊那些大膽發言同學的自信,要充分相信同學之間也能糾錯,放手讓學生在相互討論和互相評價中得以提高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最後教師歸納出概率的定義。在教學中給出概率的定義後,我還要求學生回答引例中3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設計意圖:這樣的安排是為了加深對概率意義的理解,及時對所學新知識加以鞏固。】

接著教師給出一個求事件發生的概率公式:P(A)=事件A發生的可能的結果總數/所有可能的結果總數。著重強調學生容易疏忽的適用條件: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結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還可請一些學生再舉一些例項來說明這些辨別各種可能性是否相等。

【設計意圖:這樣的安排又充分體現了教師在教學中僅僅是一個引導者,而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而此問題拋給學生自己去探討,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一些知識點。】

3.講解例題,綜合運用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在弄清等可能性的含義後,我設計了以下一個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概率公式的理解。

多媒體顯示:任意拋擲一枚均勻的骰子,當骰子停止運動後,朝上一面的數是偶數的概率是多少?是正數的概率是多少?是負數的概率是多少?

教學中,教師著重講清解法的思路和方法步驟:(1)先分析判斷是否使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2)統計所有可能的結果數和所求概率事件所包含的結果數。(3)把它們代入公式求出概率。

【設計意圖:主要鞏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選取一個學生感興趣的遊戲編題,學生較易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範例中自然引導學生概括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的概率。】

1. 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練習(1)從你所在小組任意挑選一名同學參加詩朗誦活動,正好挑中你的可能性是多少?

(2) 轉盤上塗有紅、藍、綠、黃四種顏色,每種顏色的面積相同。自由轉動一次轉盤,指標落在紅色區域的概率是多少?指標落在紅色或綠色區域的概率是多少?

練習2(搶答題)

(1)一個布袋內有8個紅球和2個黑球,它們除顏色外都相同。求下列事件發生的概率:

①從中摸出一個球,是白球

②從中摸出一個球,不是白球;

③從中摸出一個球,是紅球;

④從中摸出一個球,是黑球

(2)20瓶飲料中有2瓶已個過了保質期。從20瓶飲料中任取1瓶,取到已過期的飲料的概率是多少?

(3)一次問題搶答的遊戲中,每個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1個是正確的。搶答者隨意說出一個選項,這個選項恰好是正確答案的概率是多少?

【實際意圖:練習是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幾個題目的反饋練習,可使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及時的鞏固,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2. 變式練習,拓展應用

多媒體顯示:一個紅、黃兩色各佔一半的轉盤,讓轉盤自由轉動2次,指標2次都落在紅色區域的概率是多少?一次落在紅色區域,另一次落在黃色區域的概率是多少?

【設計意圖:此問題較為複雜,可以引導學生畫樹狀圖加以分析,從而使得問題簡單化,這樣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通過變式練習使學生體驗變式中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倡提後反思。】

6.反思總結,佈置作業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所學知識,反思有什麼樣的收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參與反思的學生更多,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佈置作業,有助於學生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概率》說課稿10

我說課的題目是《概率的意義》,它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一節的內容。下面我從將從背景分析、目標分析、過程分析、教法分析、評價分析五個方面對本節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按照教學內容交叉編排、螺旋上升的方式,本章是在統計的基礎上展開對概率的研究的,而本節又是從頻率的角度來解釋概率,其核心內容是介紹實驗概率的意義,即當試驗次數較大時,頻率漸趨穩定的那個常數就叫概率。本節課的學習,將為後面學習理論概率的意義和用列舉法求概率打下基礎。因此,我認為概率的正確理解和它在實際中的應用是本次教學的重點。

2、學情分析:

1)、學生初學概率,面對概率意義的描述,他們會感到困惑:概率是什麼,是否就是頻率?因此辯證理解頻率和概率的關係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2)、由於本節課內容非常貼近生活,因此豐富的問題情境會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但學生過去的生活經驗會對這節課的學習帶來障礙,因此正確理解每次試驗結果的隨機性與大量隨機試驗結果的規律性是教學中的又一大難點。

二、目標分析

根據背景分析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技能:

1)理解概率的含義並能通過大量重複試驗確定概率。

2)能用概率知識正確理解和解釋現實生活中與概率相關的問題。

過程方法:

1)經歷用試驗的方法獲得概率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動手能力。

2)在由“試驗形成概率的.定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利用生活素材和數學史上著名例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

2)結合隨機試驗的隨機性和規律性,讓學生了解偶然性寓於必然性之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三、過程分析

為達到上述教學目標,教學中,我設定五個教學環節(見流程圖)。

活動1:複習鞏固引入新知

活動2:創設情境實驗探究

活動3:形成概念深化認識

活動4:變式訓練 拓展提高

活動5:小結歸納課堂延伸

下面我重點談談整個教學過程:

1、複習鞏固 引入新知

多媒體展示圖片和問題:下列事件中,哪些是隨機事件,哪些是必然發生的,哪些是不可能發生的。通過生動的實物圖片和生活情境,一方面突出複習隨機事件的判斷,另一方面,可引出本節課的中心問題: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如(遇上紅燈、生個兒子、天氣晴好)。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到隨機事件的概率的探究過程中來。

2、創設情境 實驗探究

要研究隨機事件的概率,拋擲硬幣的試驗既典型又方便,但如果教師簡單直敘說要拋擲硬幣,難免讓學生覺得被老師牽著走,興趣不大。在這裡,我藉助於學生具有的課外知識——對世界盃的瞭解,讓學生先看到世界盃的冠軍獎盃,自然想到今年德國世界盃足球比賽,再給一幅圖,讓學生猜想到這是在由拋擲硬幣決定哪個隊先開球。然後,順勢提問:這種決定方法對比賽雙方公平嗎?為什麼?

這個問題,問到了學生的心坎上,直覺判斷:公平。可是,為什麼呢?學生暫時答不上來。怎麼辦?能否用試驗來驗證?學生頗感懷疑。

無獨有偶,歷史上有幾位著名的數學家都做過這樣的試驗,我們今天拋擲的結果會與他們一致嗎?

第一步:分組試驗

將全班分十組,要求每組擲一枚硬幣60次,並把試驗資料記錄在表格中。

分析試驗結果:

提問①:各小組正面朝上的頻率一樣嗎?是否為0.5?

提問②:如果把全班十組結果進行累計,正面朝上的頻率會有什麼規律?

設計意圖:

通過提問1:引導學生認識到隨機事件的發生具有偶然性。

通過提問2:引導學生髮現在次數逐漸增大的情況下,頻率數值漸趨穩定。

第二步:比較試驗

試驗者拋擲次數(n)正面向上的

次數(頻數m)頻率()

棣莫弗204810610.5181

布豐404020480.5069

費勒1000049790.4979

皮爾遜1200060190.5016

皮爾遜24000120120.5005

這個表讓學生既瞭解到一些數學家的故事、感受到他們為追求真理而不惜時間的精神(比如:皮爾遜投了24000次,可想而知需要大量時間),又驚喜的看到:幾位數學家的試驗結果跟我們今天的試驗結果大致相同----大量試驗次數下頻率數值穩定於0.5。學生很有成就感,老師趁此鼓勵:今天,你們就可以做出數學家做的事,那麼明天,你們就是未來的數學家。

第三步:模擬試驗

輸入次數,電腦很快地拋擲硬幣,得到正面朝上的頻數和頻率,並同時畫出了頻率隨試驗次數增大的曲線圖。

學生一方面驚歎於資訊科技為數學研究帶來的方便(像這樣的拋擲硬幣,省時省力、直觀形象),另一方面認識到:儘管是隨機試驗,儘管每一次事件的發生具有偶然性,但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頻率曲線越來越平穩:即穩定於0.5。

以上分三步實施的試驗說明:“正面向上”的頻率穩定於0.5,“反面向上”的頻率也穩定於0.5。由兩個頻率穩定到的常數相等說明兩者發生的可能性相等,從而驗證了猜想,判斷公平的直覺是對的。

到這時,學生已經看到,大量重複試驗下,任意拋擲硬幣“正面朝上”這個隨機事件發生的頻率逐漸穩定到的常數刻畫了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3、形成概念 深化認識

一般地,在大量重複試驗中,如果事件A發生的頻率會穩定在某個常數p附近,那麼這個常數p叫做事件A的概率,記作P(A)=p。其中m是事件A發生的頻數,n是試驗次數。

思考①:概率的取值範圍是什麼呢?

大部分學生能得出 0

思考②:定義中的“頻率”和“概率”有何區別?

結合投幣試驗,同學知道各小組試驗算出的頻率不一定等於概率。區別就是:頻率不一定等於概率,概率是頻率趨於穩定的那個值。

你會求嗎?

例:對某電視機廠生產的電視機進行抽樣檢測的資料如下:

抽取臺數501002003005001000

優等品數4592192285478954

頻 率

1)計算表中優等品的頻率(精確到0.01);

2)該廠生產的電視機優等品的概率是多少(精確到0.01)?

這個例題,是利用抽樣檢測這種大量重複試驗,讓學生先計算優等品的頻率,然後觀察頻率穩定在哪個常數附近,從而選取這個常數作為優等品的概率。通過例題,使學生更具體地理解概率,鞏固概率和頻率的關係即頻率不一定等於概率,比如頻率有0.92、0.96,概率為0.95。突破難點1。同時也讓學生看到進行大量重複試驗是確定概率的一種方法。

4、變式訓練 拓展提高

聽兩段情境對話,分組討論對錯並說明理由:

情境1):甲——我知道擲硬幣時,“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

乙——噢,那我連擲硬幣10次,一定會有5次正面向上。

2):甲——天氣預報說明天降水概率為90%。

乙——我知道了,明天肯定會下雨,要不然就是天氣預報不準。

對這兩個情境,判斷對與錯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準確的用概率知識理解。學生討論時,教師深入各組,及時點撥,澄清學生可能存在的錯誤認識。

設計意圖:情境1強調概率是針對大量試驗而言的,大量試驗反映的規律並非在每次試驗中一定存在。情境2突出概率從數量上刻畫了一個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用這兩個情境使學生正確理解大量隨機試驗結果的規律性和每次試驗結果的隨機性,突破難點2。

5、小結歸納 課堂延伸

小結歸納:

1)學生分組討論,談本次課收穫與疑問,學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釋疑。

2)教師表揚課堂上中參與積極、表現精彩的小組和個人。

3)教師引導學生再一次理解概率的意義,揭示頻率與概率的聯絡與區別。

課堂上的時間總是有限的,而知識的觸覺是多方位的。為鞏固本課知識,多角度提升能力,我設定了課堂延伸:

1)、P144 5,6題。

——進一步鞏固由大量重複試驗所得資料計算頻率進而確定概率的方法。

2)、上網搜尋並閱讀有關姚明參加NBA以來罰球資料的統計,並根據你搜索到的資料,指出姚明在NBA比賽中罰球命中的概率。

——提高學生利用網路資源的意識和處理資訊能力,讓學生再一次感悟概率的意義和在生活中的應用。

四、方法分析

1、為了啟用學生的課堂思維,體會隨機現象特點,我採用情境激趣法,營造學習氛圍。

2、為了讓學生把對隨機事件的直覺思維過渡為理性認識,我採用實驗探究法,並且分三步實施:分組試驗、比較試驗、模擬試驗,讓學生更清晰地看到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頻率趨於穩定,從而更好的理解概率意義,突出重點。

3、為了突破難點——理解好頻率與概率、隨機性與規律性的關係,我採用小組討論法和啟發點撥法。

4、教學手段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引用情境對話、製作電腦模擬試驗,讓學生感受資訊科技為數學學習帶來的方便,突出表現數學內在美。

五、評價分析

1、教學內容上:我關注教材的變化,概率統計內容在新教材裡地位得到加強,但也有一個逐步滲透學習的過程。

熟悉問題情境→激發學習動機

易誤解的例子→加強概念理解

著名數學史料→延續求知熱情

2、教學理念上: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重視學生的合作與討論,隨時發現、肯定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及時享受成功的愉悅。同時,結合學生暴露出的思想或方法上的問題,給予適時點撥。

3、教學預想:課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為使嚴謹的課堂更具彈性,我還做了其他準備,比如氣象部門怎樣計算得出降水概率,姚明參加NBA以來罰球資料的原始資料及分析等學生感興趣的且與本節課相關的問題,以便適時的給學生拓寬知識,讓學生更充分地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產、生活、娛樂、服務等方面的廣泛應用。

《概率》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概率是高中數學的新增內容,它自成體系,是數學中一個較獨立的學科分支,與以往所學的數學知識有很大的區別,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對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在大學聯考中佔有重要地位。

本節內容在本章節的地位:《條件概率》(第一課時)是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選修2-3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它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鞏固古典概型概率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為研究相互獨立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教學重點是條件概率的定義、計算公式的推導及條件概率的計算;難點是條件概率的判斷與計算;教學關鍵是數學建模。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掌握條件概率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思想方法目標——歸納、類比的方法和建模思想

能力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根據這兩年大學聯考改卷的反饋資訊,考生在概率題的書面表達上丟分的情況是很普遍的,因此本節課還想達到:

表達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書面表達的嚴謹和簡潔

個性品質目標——培養學生克服“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講而不會”的困難,提高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法

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為了體現以生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採用引導發現法、分析討論法的教學方法,通過提問、啟發、設問、歸納、講練結合、適時點撥的方法,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層層展開,讓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使他們“聽”有所“思”,“練”有所“獲”,使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融為一體。

四、學法

以建構主義為指導,採用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同時結合師生共同討論、歸納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為課堂設計了:

①創設情景——引入概念

②類比推導——得出公式

③討論研究——歸納方法

④即時訓練——鞏固方法

⑤總結反思——提高認識

⑥作業佈置——評價反饋

六個層次的學法,它們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過程

⒈創設情景——引入概念

首先引入兩個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項1】3張獎券中只有1張能中獎,現分別由3名同學無放回地抽取,最後一名同學抽到中獎獎券的概率是多少?若第一個同學沒有抽到中獎獎券,則最後一名同學抽到中獎獎券的概率是多少?

【例項2】有5道快速搶答題,其中3道理科題,2道文科題,從中無放回地抽取兩次,每次抽取1道題,兩次都抽到理科題的概率是多少?若第一次抽到理科題,則第二次抽到理科題的概率是多少?

每個例項有兩個問題組成,後一個問題多一個限制條件,教師引導學生對比兩個例項中前後問題的區別和聯絡,概括出條件概率的定義。

由於判斷事件的型別對選擇概率公式起著決定性影響,因此在引入定義後讓學生再做一組判斷題練習以鞏固對定義的理解。

【練習】判斷下列是否屬於條件概率

⒈在管理系中選1個人排頭舉旗,恰好選中一個的是三年級男生的概率

⒉有10把鑰匙,其中只有1把能將門開啟,隨機抽出1把試開,若試過的不再用,則第2次能將門開啟的概率

⒊某小組12人分得1張球票,依次抽籤,已知前4個人未摸到,則第5個人模到球票的概率

⒋兩臺車床加工同樣的零件,第一臺的次品率未0。03,第二臺的次品率為0。02,兩臺車床加工的零件放在一起,隨機取出一個零件是發現是次品,則它是第二臺機床加工的概率是多少?

⒌箱子裡裝有10件產品,其中只有一件是次品,在9件合格品中,有6

件是一等品,3件二等品,現從中任取3件,若取得的都是合格,則僅有1件是一等品的概率

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能準確區分條件概率與一般概率。

⒉類比推導——得出公式

用圖形輔助理解,引導學生得出“事件A發生的條件下事件B發生的.概率等價於侷限在事件A發生的範圍內考慮事件A和事件B同時發生的概率”,從而將條件概率轉化為古典概型的概率,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推匯出條件概率的計算公式。

⒊討論研究——歸納方法

進一步引導學生討論條件概率的定義及計算公式:

⑴條件概率相當於隨機試驗及隨機試驗的樣本空間發生了變化,事件A發生的條件下事件B發生的概率可以看成在樣本空間為事件A中事件B發生的概率,從而得出求條件概率的另一種方法——縮減樣本空間法

⑵將條件概率的計算公式進行變形,可得概率的乘法公式

P(AB)=P(A)P(B|A)

⑶條件概率的性質

⒋即時訓練——鞏固方法

為了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化理解,鞏固條件概率的計算方法,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我設計了有梯度的練習與例題,並把課本例題融入其中。

【快速練習題】

某種動物活到20歲的概率為0。8,活到25歲的概率為0。4,如果現在有一個20歲的這種動物,問它能活到25歲的概率是多少?

這是一道有典型條件概率特徵的題目,題中的資訊量少,難度低,可以由學生嘗試獨立完成,並口答解題過程。

【學生分析題】

一張儲蓄卡的密碼共有6位數,每位數字都可從0~9中任選,某人在銀行自動提款機上取錢時,忘記了密碼的最後一位數字,求:

⑴按第一次不對的情況下,第二次按對的概率;

⑵任意按最後一位數字,按兩次恰好按對的概率;

⑶若他記得密碼的最後一位是偶數,不超過2次就按對的概率

這是由課本例題改編而成,其中融入了條件概率、概率的乘法公式、以及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的運用,是一道難度不大的綜合題,可以由學生分析、討論、研究,教師引導、修正。

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對學生加以引導:

⑴這是一個一般概率還是條件概率?應選擇哪個概率公式?

⑵“按兩次恰好按對”指的是什麼事件?為何要按兩次?隱含什麼含義?第一次按與第二次按有什麼關係?應選擇哪個概率公式?

⑶“最後一位是偶數”的情形有幾種?“不超過2次就按對”包括哪些事件?這些事件相互之間是什麼關係?應選擇用哪個概率公式?

最後師生共同完成規範性的、完整的書面表達。

【引申提高題】

⒈已知5%的男人和2。5%的女人是色盲,現隨機地挑選一人

⑴此人是色盲患者的概率是多少?

⑵若此人是色盲患者,則此人是男人的概率是多少?

⒉(05年韶關二模)在M、N兩校舉行的一次數學解題能力對抗賽中有一道76分的解答題,M校派出選手甲,N校派出選手乙作答。按比賽規則,若該題兩選手均未能解出,則每名選手各得0分,若只有一個選手解出,則這個選手得76分,另一名選手得0分;若兩選手均解出,則每名選手各得38分。已知甲選手解出這道題的概率是3/4,乙選手解出這道題的概率是4/5,且至少有一人能解出該題,求甲選手和乙選手各得38分的概率。

這裡有兩道題,其中第1題考察學生運用分析問題和運用公式的能力,需要用到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概率的加法和乘法公式、條件概率的計算公式,可以由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小組探究;第2題是一道備用題,選自05年韶關二模第18題第一問,可視課堂的具體情況處理。

通過這種梯度式訓練,既使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形成數學建模思想,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又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鞏固基礎和“拔尖”的目的,這符合教學論中的循序漸進和量力性原則。

⒌總結反思——提高認識

由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

①條件概率的概念;

②條件概率的計算方法;

公式法

縮減樣本空間法

③概率的乘法公式

⒍佈置作業——評價反饋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佈置相應的作業,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

【作業】

⒈拋擲兩枚骰子,已知兩枚骰子向上的點數之和為7,求其中一枚骰子向上的點數為1的概率。

⒉盒子裡有7個白球,3個紅球,白球中有4個木球,3個塑料球;紅球中有2個木球,1個塑料球。現從袋子中摸出1個球,假設每個球被摸到的可能性相等,若已知摸到的是一個木球,問它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⒊(選做題)對以往資料分析結果表明,當機器調整良好時,產品的合格率為95%,而當機器發生某種故障時,其合格率為55%,每天早上機器開動時,機器調整良好的概率為98%,試求:

(Ⅰ)某日早上第一個產品合格的概率是多少?

(Ⅱ)當某日早上第一個產品合格時,機器調整良好的概率是多少?

通過作業反饋本節課知識掌握的效果,以便下節課查漏補缺,這樣符合分層教學的原則和反饋原則。

《概率》說課稿1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來自**。我說課的題目是《概率的基本性質》,內容選自於高中教材新課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節,課時安排為三個課時,本節課內容為第三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四大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課的分析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主要包含了兩部分內容:一是事件的關係與運算,二是概率的基本性質,多以基本概念和性質為主。它是本冊第二章統計的延伸,又是後面"古典概型"及"幾何概型"的基礎。在整個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也是新課改以來考查的熱點之一。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應用;事件的關係與運算。

難點:互斥事件與對立事件的區別與聯絡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瞭解隨機事件間的基本關係與運算;

⑵掌握概率的幾個基本性質,並會用其解決簡單的概率問題。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觀察、類比、歸納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綜合能力;

⑵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探索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數學活動,瞭解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知識應用於現實世界的具體情境,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情趣。

三、教法分析

採用實驗觀察、質疑啟發、類比聯想、探究歸納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過程分析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擲骰子的試驗中,我們可以定義許多事件,如:

c1=﹛出現的點數=1﹜,c2=﹛出現的點數=2﹜

c3=﹛出現的點數=3﹜,c4=﹛出現的點數=4﹜

c5=﹛出現的'點數=5﹜,c6=﹛出現的點數=6﹜

D1=﹛出現的點數不大於1﹜D2=﹛出現的點數大於3﹜

D3=﹛出現的點數小於5﹜,E=﹛出現的點數小於7﹜

f=﹛出現的點數大於6﹜,G=﹛出現的點數為偶數﹜

H=﹛出現的點數為奇數﹜

⑴以引入例中的事件c1和事件H,事件c1和事件D1為例講授事件之的包含關係和相等關係。

⑵從以上兩個關係學生不難發現事件間的關係與集合間的關係相類似。進而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可以把事件和集合對應起來。

「設計意圖」引出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主要內容:事件之間的關係與運算

2、探究新知

㈠事件的關係與運算

⑴經過上面的思考,我們得出:

試驗的可能結果的全體←→全集

↓↓

每一個事件←→子集

這樣我們就把事件和集合對應起來了,用已有的集合間關係來分析事件間的關係。

集合的並→兩事件的並事件(和事件)

集合的交→兩事件的交事件(積事件)

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幫助學生區分集合關係與事件關係之間的不同。

(例如:兩集合A∪B,表示此集合中的任意元素或者屬於集合A或者屬於集合B;而兩事件A和B的並事件A∪B發生,表示或者事件A發生,或者事件B發生。)

「設計意圖」為更好地理解互斥事件和對立事件打下基礎,

⑵思考:①若只擲一次骰子,則事件c1和事件c2有可能同時發生麼?

②在擲骰子實驗中事件G和事件H是否一定有一個會發生?

「設計意圖」這兩道思考題都很容易得到答案,主要目的是為引出接下來將要學習的互斥事件和對立事件,讓學生從實際案例中體驗它們各自的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⑶總結出互斥事件和對立事件的概念,並通過多媒體的圖形演示使學生們能更好地理解它們的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⑷練習:通過多媒體顯示兩道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們能夠及時鞏固對互斥事件和對立事件的學習,加深理解。

㈡概率的基本性質:

⑴回顧:頻率=頻數/試驗的次數

我們知道當試驗次數足夠大時,用頻率來估計概率,由於頻率在0~1之間,所以,可以得到概率的基本性質、

(通過對頻率的理解並結合前面投硬幣的實驗來總結出概率的基本性質,師生共同交流得出結果)

3、典型例題探究

例1一個射手進行一次射擊,試判斷下列事件哪些是互斥事件?哪些是對立事件?

事件A:命中環數大於7環;事件B:命中環數為10環;

事件c:命中環數小於6環;事件D:命中環數為6、7、8、9、10環、

分析:要判斷所給事件是對立還是互斥,首先將兩個概念的聯絡與區別弄清楚

例2如果從不包括大小王的52張撲克牌中隨機抽取一張,那麼取到紅心(事件A)的概率是1/4,取到方塊(事件B)的概率是1/4,問:

(1)取到紅色牌(事件c)的概率是多少?

(2)取到黑色牌(事件D)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事件c是事件A與事件B的並,且A與B互斥,因此可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和公式求解;事件c與事件D是對立事件,因此P(D)=1—P(c).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道例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並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解決問題中去。

4、課堂小結

⑴理解事件的關係和運算

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質

「設計意圖」小結是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回味與深化,使知識成為系統。讓學生嘗試小結,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補充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新知識。

5、佈置作業

習題3、1A1、3、4

「設計意圖」課後作業的佈置是為了檢驗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和運用程度,並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掌握所學內容。

五、板書設計

概率的基本性質

一、事件間的關係和運算

二、概率的基本性質

三、例1的板書區

例2的板書區

四、規律性質總結

《概率》說課稿1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必然事件、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等知識的基礎上,從上節課所講的三種事件出發,以探索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的大小為目標,併為學生後面學習用列舉法求概率及用頻率估計概率奠定了基礎。

2、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瞭解概率的意義,能夠運用概率的定義求簡單隨機事件發生的概率,並闡明理由。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觀察、分析、計算,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能力,合作交流意識。並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對問題觀察、質疑,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並且鼓勵學生思維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3、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能夠運用概率的定義求簡單隨機事件發生的概率,並闡明理由。

教學難點:正確地理解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學法指導及學情分析

本節課共設計了6個教學活動,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通過遊戲的形式,學生在動手操作、觀察分析、類比歸納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探求新知。充分體現了“數學教學主要是數學活動教學”這一思想,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理念。

利用多媒體形象生動的特點,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啟用學生思維能力,增大了教學容量,對解決重點、突破難點起到輔助作用。

三、教學過程分析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複習引入

第二環節:引深拓展,歸納總結

第三環節:鞏固知識,實際應用

第四環節:試試伸手,找找不足

第五環節:交流反思,課時小結

第六環節:課後作業,拓展昇華

(一)創設情景、複習引入

判斷下列這些事件是隨機事件、必然事件還是不可能事件?

1、明天會下雨

2、天上掉餡餅

3、買彩票中獎

4、一分鐘等於六十秒

5、老馬失蹄

問題1、從分別標有1,2,3,4,5的5根籤中隨機地抽取一根,抽到的號是5。這個事件是隨機事件嗎?抽到5個號碼中任意一個號碼的可能性的大小一樣嗎?

問題2、抽出的可能的結果一共有多少種?每一種佔總數的幾分之幾?

問題3、擲一枚骰子,向上的一面的點數有多少種可能?它分別是什麼?

問題4、向上的點數是1、2、3、4、5、6的可能性的大小相等嗎?它們都是總數的幾分之幾?

問題5、你認為抽到你和抽到別人的可能性一樣嗎?

設計意圖

通過以抽籤的方式回答問題,讓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這樣容易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這樣安排一方面複習了必然事件、隨機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內容,而且還加深了對三種事件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為過渡到本節課的教學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二)、引申拓展,歸納總結

概率定義

一般地,對於一個隨機事件A,我們把刻畫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數值,稱為隨機事件A發生的概率

表示方法:

事件A的概率表示為P(A)

以上兩個事件有什麼共同特點?

提問:

特點1、每一次試驗中,可能出現的結果只有有限個

特點2、每一次試驗中,各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相等

1、從標有1,2,3,4,5的五根籤中抽取一根,抽到4的概率是多少?

2、拋一枚硬幣,正面向上的的概率是多少?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試驗中,有n種可能的結果,並且它們發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種結果,那麼事件A發生的概率為P(A)=m/n

請6名同學上臺來參與模擬抽獎遊戲,分三次進行

第一次全都沒有獎

第二次有一部分有獎

第三次全都有獎

從此可以看出,不可能事件A的概率為0,即P(A)=0

必然事件A的概率為1,即P(A)=1

隨機事件A的概率0

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1;

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越小,它的概率越接近0。

(三)鞏固知識,實際應用

例1、擲一個骰子,觀察向上的一面的點數,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點數為2;

(2)點數為奇數;

(3)點數大於2且小於5。

解:擲一個骰子時,向上一面的點數可能為1,2,3,4,5,6,共6種。這些點數出現的可能性相等。

(1)P(點數為2)=1/6

(2)點數為奇數有三種可能,即點數為1,3,5,P(點數為奇數)=3/6=1/2

(3)點數大於2且小於5有兩種可能,即點數為3,4,P(點數大於2且小於5)=2/6=1/3

例2、圖25。1—2是一個轉盤,轉盤分成7個相同的扇形,顏色分為紅、綠、黃三種顏色。指標的位置固定,轉動轉盤後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個扇形會恰好停在指標所指的位置(指標指向兩個扇形的交線時,當作指向右邊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指標指向紅色(2)指標指向紅色或黃色(3)指標不指向紅色。

解:按顏色把7個扇形分別記為:紅1,紅2,紅3,綠1,綠2,黃1,黃2,所以可能結果的總數為7。

(1)指標指向紅色(記為事件A)的結果有3個,即紅1,紅2,紅3,因此P(A)=3/7

(2)指標指向紅色或黃色(記為事件B)的結果有5個,即紅1,紅2,紅3,黃1,黃2。因此P(B)=5/7

(3)指標不指向紅色(記為事件C)的結果有4個,即綠1,綠2,黃1,黃2,因此P(C)=4/7

思考:聯絡第一問和第三問,你有什麼發現?

(四)試試伸手,找找不足

1、一共52張不同的紙牌(已去除大小王),隨機抽出一張是A牌的概率;

2、在1~10之間有五個偶數2、4、6、8、10,將這5個偶數寫在紙片上,抽取一張是奇數的概率;

3、在1~10之間3的倍數有3,6,9,隨機抽出一個數是3的倍數的概率;

4、一個袋子中裝有15個球,其中有10個紅球,則摸出一個球不是紅球的概率。

設計意圖

鞏固學生對概率定義的理解和認識及對概率的計算公式的簡單運用技能。以達到及時學習、及時應用,讓學生從中找一成功的感覺,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交流反思,課時小結

如果在一次實驗中,有n種可能的結果,並且他們發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種結果,那麼事件A發生的概率P(A)=m/n。

0≤m≤n,有0≤m/n≤1

因此0≤P(A)≤1

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

(六)課後作業,拓展昇華

P132習題25:第3題和第4題

《概率》說課稿14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考官,上午好,我是面試國中數學的6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用列舉法求概率》。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用列舉法求概率》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五章第2節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從生活中常見的隨機事件出發,引導學生採用直接列舉法,列表列舉法,樹狀圖列舉法求概率。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隨機事件,概率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同時,學習了本節課的內容,又為後續繼續學習用頻率估計概率打下基礎。因此具有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

在理解教材地位與作用的基礎上,結合新課程標準,特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掌握用直接列舉、列表法和樹狀列舉三種求概率的方法,能夠靈活運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三種方法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根據教學三維目標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學生掌握用直接列舉、列表法和樹狀列舉三種求概率的方法,能夠靈活運用,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本節課的難點為: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運用列舉法求概率

 二、說學情

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對於把握和處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來我來說一下學情。九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新知識接受的也較快。從知識層面,學生已經學習了隨機事件,概率,但是要具體到求概率,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因此,我會採取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

三、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引導設問法、討論法、練習法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說學法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因此,本節課的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對新知的自主探究,促使學生更深入地去學習數學,樂於探究數學。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新課標教材及學生特點,為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參與知識的過程,我將從五個環節展開我的教學。

1、遊戲匯入

在上課伊始,我詢問學生是否願意玩一個遊戲,並拿出兩枚一元硬幣,提出遊戲規則:兩枚硬幣向空中拋擲,如果落地後一正一反,則老師贏;如果落地後兩面一樣,則學生贏。此時提出問題:你們覺得這個遊戲公平嗎?引導學生髮現需要求出這兩個事件的概率,通過比較概率的大小決定遊戲是否公平,我會繼續追問:你能求出概率嗎?我也會順勢匯入課題——用列舉法求概率。

這樣的匯入採用遊戲的方法,一方面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自於生活,另一方面也為接下來的探究做好了鋪墊。

2、探究新知

活動一:運用直接列舉法求概率

學生產生探究慾望以後,我會引導學生探究兩枚硬幣丟擲落地後可能出現的情況,學生不難發現可能會出現4種情況: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對於學生的發現,我會進行表揚。並會提醒學生:這4種情況出現的概率相等,都是1/4。接著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求出以下事件的概率:(1)兩枚兩面一樣;(2)一枚硬幣正面朝上,一枚硬幣反面朝上。在小組合作的同時,我會進行巡視指導,之後請小組代表回答。預設學生髮現兩面一樣的情況有兩種;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的情況也有兩種。所以概率都是1/2,從而發現老師贏和學生贏的概率是相同的,比賽公平。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會引導學生回顧求概率的過程,並給出定義:上述這種列舉法我們稱為直接列舉法,即把事件可能出現的結果一一列出。

此時,我會提出問題:“同時丟擲兩枚硬幣”和“先後兩次丟擲同一枚硬幣”的結果是一樣的嗎?引導學生髮現結果都是4種情況,初步感知“兩個相同的隨機事件同時發生”與“一個隨機事件先後兩次發生”的結果是一樣的。

活動二:用類表發法求概率

接著,我會大螢幕出示例題2,同時投擲兩個骰子,求出3個事件的概率。因為骰子點數有6個,學生會發現用直接列舉法會比較麻煩,我會引導學生採用列表法進行。我會在大螢幕出示表格,並舉例表格的具體填寫方法,指導學生完善表格。完成表格後,我會引導學生觀察表格,發現36種情況。進一步講解這36種情況出現的概率相等,都是1/36。

接下來,我繼續讓學生和同伴之間進行交流,求出三個事件的概率。預設學生能夠發現:

(1)點數相同有6種情況,P(A)=,(2)點數和是9的'有4種情況,P(B)=。而對於最後事件的概率,可能得到錯誤答案:至少有一枚骰子的點數為2的有10種,P(C)=。對於學生出現的問題,我會再次帶領學生觀察大螢幕表格,啟發學生找到正確結果:P(C)=,並給出新的定義:通過列表的方式求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在此基礎上,提出思考:“同時擲兩枚質地均勻的骰子”與“把一枚骰子投兩次”,得到的結果有變化嗎?為什麼?學生通過探究得出兩次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36種情況。我也會進行再次講解:在隨機事件中“同時”與“先後”的關係:“兩個相同的隨機事件同時發生”與“一個隨機事件先後兩次發生”的結果相同。

至此,重點得以突出,難點得以突破,在新授過程中,通過兩個活動的層層遞進,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鞏固練習

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應用新知,我會帶領學生完成課本的練習題,讓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後全班核對答案,對於學生的錯誤及時的訂正,並提醒學生做題要更加細緻。

4、課堂小結

在本環節,我會提問學生: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認為自己表現怎樣?根據學生的回答,我也會總結完善,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5、佈置作業

最後是佈置作業環節,我會讓學生完成課後習題1,2題,學有餘力的同學完成大螢幕上的選做題。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六、說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現在呈現在黑板上的就是我的板書。這樣的板書一目瞭然,突出本節課重點。

結束語: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考官的耐心聆聽!

《概率》說課稿15

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的安排與要求:

概率論作為一門研究現實世界中廣泛存在的隨機現象規律性的數學分支,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中得到非常廣泛的運用。新編高中數學教材中新增加了概率論的初步知識,適應了時代發展對人才質量的需求.本節內容是在初步掌握概率的概念基礎上,結合生活中概率應用的實際和熱點問題,體會概率的實際應用,體現了新教材在引言所說的"數學是有用的"這一觀點的重要依據.概率內容聯絡實際與實際的方面力求廣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且為學生所熟悉,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絡,體會到數學在社會中的作用從知識應用涉及的內容看,聯絡日常生活的有體育比賽、科學選材、文娛活動、旅遊、購物、分物品、存放物品、電話號碼、儲蓄、擲硬幣、擲玩具等,聯絡社會生活的有出生率、藥物療效、天氣預報、上(下)班等.聯絡學生生活的有選代表、排課表、課外活動、排節目、過生日等,聯絡生產實際的有產品檢驗、電路設計、測量誤差、生產故障、種籽發芽等。

(二)學情分析:

筆者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藝術特色學校,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學習依賴性較強,自主探究意識薄弱,基礎參差不齊,差異較大。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學習習慣較一般學校要低很多.因此從例項引入是筆者常用的教學手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理解概率的概念,理解概率的意義,體會概率思想方法及應用價值

(2)能力目標:能夠用概率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能利用最大似然法作科學決策

(3)情感目標:培養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科學的價值觀

()重點難點:重點是對概率統計定義的理解,難點是用概率知識解釋實際問題.

(五)教學法與學法:新課程標準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人教A版實驗教材在內容處理上給教師提供了更多的創造新形式、新內容的空間,更注重教師對教材個性化的處理.本教學內容在教法設計上力求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鑑於此,本課採取講練結合,學生自主體會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教學方法.

(六)教具:多媒體課件 粉筆 黑板

授課過程

1. 複習回顧

請同學們思考下列問題:

⑴ 經統計,某籃球運動員投籃命中率為90%,對此有人解釋為其投籃100次,一定有90次命中,10次不中,你認為正確嗎?

[通過這一問題,讓學生鞏固概率的概念,與頻率進行區別,由學生回答此問題,教師點評,對概念強化並使學生明確:"投籃命中"是一個隨機事件,無論其發生的概率有多大,在一次實驗中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發生的概率為90%只是說明此人在多次投籃中"命中"的比例大約為90%,或者說每一次投籃命中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⑵早晨起床時天氣預報說:明天降水的`概率為95%,問明天一定會下雨嗎?現在給你兩個選擇:A 帶雨具上學 B不帶雨具上學,你會怎麼選擇?

[統計全班選A的人數和選B的人數,提問選A的甲和選B的乙,分別陳述理由,由乙同學的回答鞏固概率的概念,由甲同學的回答引出最大似然法,]

2. 新課講授

⑴最大似然法:如果我們面臨從多個可選答案中挑選正確答案的決策任務,"那麼使樣本的可能性最大"可以作為決策的準則,這種判斷問題的方法稱為"極大似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