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國小數學說課稿彙編15篇

說課稿1.13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數學說課稿彙編15篇

國小數學說課稿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數學人教版教材第四冊第六單元的《克和千克》。本課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

(1)注意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克和千克”是國小數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這節課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克和千克)和單位之間的進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並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準確應用這兩個質量單位。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瞭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同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量。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遵循班級學生的實際,並結合教材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從知識與技能方面來說,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從過程與方法上來說,經歷觀察、實踐、估計等數學活動過程,初步學會用質量單位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在與同伴合作中解決質量問題,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

3.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來說,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

以上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相互滲透,達成了德育、智育、知識與能力的結合。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也明白要想知道物體的輕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觀察,必須用秤來稱一稱。這說明學生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他們對質量的單位還缺乏認識,特別是1克、1千克的質量概念,理解起來還是比較困難。

所以,我在任務定位時,將教學重點確立為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教學難點是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算物體質量的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數與代數”中指出:“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噸,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二年級學生初次接觸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現實生活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因此,在本節課前,我先讓學生課前調查,讓學生積累一些關於質量的生活經驗。學生通過走進商店、超市、農貿市場去調查,發現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質量,學生很自然地認識了各式各樣的秤,以及如何看秤。各種學習資源的整合,為本堂課教學奠定了基礎。

本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是:體現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通過學生的主動地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建立克和千克的觀念。體驗到數學就在學生身邊,讓學生通過克和千克的學習,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繼續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採用了啟發式引導法、講解法、演示法、誘思探究等方法。這樣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規律,本節課主要採用分組實驗法,並把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絡,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了能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依據課堂設計的需要,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一套,盤秤一個,天平一臺,水果兩個(一大一小),重1千克的商品4種。學生每人準備一個2分硬幣、三袋分別約為1克、10克、100克重的大米和兩袋500克的食鹽。

新課程理念指出,學校教育中要確定新型的師生關係,構建融洽的學習氛圍,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準備分為四個環節:

1、情景激趣,談話匯入

2、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3、實際應用,加深理解

4、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下面分層說明我的教學設計。

1、情景激趣,談話匯入。

我首先課件呈現一大一小兩個水果並提問:“你覺得哪個重?怎麼知道的?”通過學生回答內容小結:同樣的事物可以用眼睛看來判斷哪個重哪個輕,並板書“看”;接著我將小的水果放下,出示一個盒子,提問:“這個水果和這個盒子哪個重?”然後讓回答問題的學生用兩隻手分別掂一掂,小結:不是同樣的東西可以用手掂一掂的辦法判斷它們的輕重,並板書“掂”。接下來引導學生交流課前調查的各種商品的淨含量是多少,學生簡短的交流後,我利用多媒體出示商品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商品的淨含量,由此引出“克和千克”,一邊板書課題,一邊說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做單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接著我告訴學生“克和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克用字母g、千克用字母kg表示,過渡到第二個環節。

2、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分三層進行教學。

第一層:探究1千克。

先出示四種物品(1千克瓜子、1千克梨、兩袋重500克的食鹽和一根1千克重的火腿),讓學生猜猜它們的重量,然後啟發學生道:我們怎樣用個好辦法又快又準地知道它們的重量呢?引導學生想到用秤稱(師板書“稱”)。師隨機利用多媒體出示幾種常用的秤,啟發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說說見過哪些秤,都是量什麼東西的,激發學生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之後我出示一臺盤秤,講解它的用法後,將四種物品依次放入秤盤中,讓學生仔細觀察指標的讀數,並說出重量,師板書:1千克。然後讓學生用手掂一掂自己的兩袋食鹽,並說說感覺。最後讓學生觀察教室裡的東西,說說看有那些物體比1千克重?引導學生估計物體重量,培養推測意識,本環節教學結束。這樣通過掂、比、猜、稱、說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1千克,增加學生對“千克”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千克的觀念。

第二層:認識1克、感受10克、100克。

這一環節先讓學生拿出一枚2分的硬幣,用手掂一掂,指名說一說感覺,然後教師將硬幣放入天平量,告訴學生這樣的一枚2分硬幣大約重1克。接著讓學生試著掂一掂桌上的三袋大米,說說哪袋的重量和這一枚2分硬幣一樣,進而引導學生通過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動推測出2號袋和3號袋大米的大約重量,感受“克”這個質量單位。這一層是過渡環節,設計了掂、說、估等活動,為學生感知和建立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做鋪墊。

第三層:領悟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

這個環節以“回收大米”的小遊戲開始,我用一個塑料袋到同學那裡回收3號袋大米,即回收100克的大米,每裝進一袋,請同學們大聲地數出來,直到回收10袋,即1000克大米為止。然後問學生:“這1000克的大米有多重呢?”請學生拿在手裡掂掂看,試著說說感覺。接著把它放在盤秤上稱,請學生讀出數字,說說這些大米與剛才量過的物品有什麼關係。師小結並板書:1千克=1000克,隨即引導讀關係式。

在這個環節的最後,還要引導學生說說量物體時什麼時候用克做單位,什麼時候用千克做單位。

第四層:感受千克的日常應用。

這是一個關於年“體重”的遊戲,旨在讓學生感受千克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開始先讓學生與同桌交流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這裡不排除有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斤的,師要引導其把斤數按2斤等於1千克的換算關係換算成千克,並告訴其這是國際上通用的重量單位。)然後讓學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同桌的體重。結合書中的練習,安排了認體重秤的內容,利用課件來學習認體重秤,本環節結束。

3、實際應用,加深理解。

在這個環節,根據本班學生實際,結合書中練習,我設計了知識性和趣味性與一體的6個習題,包括填空、連線、選擇、判斷和趣味故事等內容。這樣聯絡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深對克和千克的理解。

4、全課總結,課外實踐。

教師以“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麼”的問題,讓學生說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然後出示“想一想”題:1千克的鐵和1000克的棉花誰重,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和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七、說板書設計

由於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所以把它寫在黑板的中間。我這樣板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重點難點更加突出。

附板書設計:

克和千克

g kg

1千克=1000克 看

掂稱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老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數學的關鍵,根據班級學生的學情以及本堂課的任務,學生將會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他們會經歷觀察、實踐、估計等數學活動過程,初步學會用質量單位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在與同伴合作中解決質量問題,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學生的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都將得以培養。

國小數學說課稿2

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們相聚在雲周國小,共同行走在“生本”課堂的道路上。作為一名新教師,我也是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來評課。應老師的這節《三角形內角和》,無論是他的設計,還是他對課的演繹,都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

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去探討:

一、學生的起點在哪裡?

既然是生本課堂,那我們在備課之前,就要做到備學生,找起點。新課匯入時,應老師花了一些時間複習三角形的分類和平角的知識,充分喚醒學生對三角形的認知,分類是為了抓住三角形的本質,縮小驗證時選材的範圍,而三個角拼成一個平角的練習,則為學生之後的驗證搭好一個腳手架,降低他們學習的難度。但從課堂上來看,部分學生已經知道三角形內角和是180°,而且當出示平角那道題時,學生立刻說出180°是三角形內角和,而沒有想到平角,這需要我們來反思這個環節的必要性。為什麼學生會聯想到內角和呢?我想可能是應老師在此之前詢問了:“三角形有幾個角?如果告訴你兩個角,會求第三個角嗎?”同樣是為了複習,卻產生了負遷移,反而沒有達成預定的效果。再此之後又介紹“內角”等概念,這樣難免有回課嫌疑。課堂選材要有取捨,我覺得這個環節可以刪除。

二、既然量正確了,為什麼還要拼?

有位老師說過:“數學老師和語文老師就是不一樣,語文老師會發散,將一句簡單的話複雜化;而數學老師會收斂,將複雜的例題、方法融匯成一句話。”所以數學課上必須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展過程。在探究過程中,應老師放手讓學生想方法驗證猜想,學生首先會想到量出內角並相加,從反饋來看,學生量得的結果都是180°,既然得到想要的結果了,再拼不是多此一舉了嗎?課堂上應老師也對學生的精確結果趕到意外,究竟量角的誤差在哪裡?

學生的心裡總是不敢犯錯的,這就會讓很多資料失真。其實誤差不僅僅只是存在於內角總和,還存在於每個內角的度數。課堂反饋上,對於同樣的銳角,學生量出了“60°,40°,80°和55°,45°,80°”同樣一個三角形,為什麼內角度數會有所不同,此時通過對比,讓學生明白量角時有誤差,容易改變角度,看來量不是最準確的方法,而撕角拼角則不會改變它的大小。我想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將力氣花在剪拼法上了。

三、如何凸顯內角和的本質?

通過各種方法的驗證,我們知道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難道點到即止嗎?應老師巧妙藉助幾何畫板,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並引導學生觀察什麼變了,什麼不變?這一簡單的演示卻寓意深遠,無論形狀大小如何改變,三角形內角和永遠是180°,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三角形為什麼具有穩定性,只要確定兩個角,第三個角永遠的唯一的。結論只是靜態的文字,而課件是動態的演示,這種動靜結合的美渲染了我們的眼球,同時也凸顯了內角和的本質,讓結論更具說服力。

四、練習設計的.創新點在哪裡?

練習是一節課的精髓,這節課的練習主要分三層,一算二辨三延伸。應老師在練習的設計上很注重一材多用,而且非常有坡度性,這也是本節課最大的亮點。在“只知道一個角”的環節中,應老師設計了只露出一個70°角的等腰三角形,求另兩個角。大多數學生只想到一種情況後,便沾沾自喜,不會更深入思考問題,因為在學生潛意識中總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關注答案,更要關注學生解題的意識,引導學生從多維角度思考問題。

這裡我有一個的想法,這個想法也來源於作業本的習題。能不能把70°角改成40°,當學生算出答案後,詢問學生,如果按角分,這是一個什麼三角形?溝通按角分和按邊分三角形的橫向聯絡,在練習中溫故而知新。再設計已知一個角是140°的等腰三角形的練習,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並不是所有等腰三角形都有兩種可能。之後再詢問:“一個角都不知道,如何求內角。”讓練習更具層次性。

應老師這節課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應老師自如的教態、親切的語言讓學生倍感溫暖;精心準備的教具讓課堂不再沉悶;精彩的練習讓知識落到實處。以上是我對這節課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和指正。

國小數學說課稿3

《課程標準》強調:“要引導學生聯絡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是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絡。”在教學“認識1----5”這節課中,依據課標精神,我把認數與生活相聯絡,進行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的嘗試。通過培養學生建立數的概念,使學生感到數字就在自己身邊,運用數可以簡單明瞭地表示許多現象。

本節課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根據小朋友喜愛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一起到動物園遊一遊。開課伊始,師生交談:“今天的課堂老師為大家請來了許多好朋友,看看有誰?”學生們聽後情緒高漲,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在遊覽動物園過程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先讓學生說說喜歡的小動物,然後數一數喜歡的小動物的個數,最後用相同個數的小圓片表示出來。通過創設這個兒童喜歡的情景串,既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又在操作過程中鞏固了“用圓片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這一知識點,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數字的意義。

新授“認識1—5”各數,注重引導學生去動手操作、自主實踐和合作交流。主要通過下面四個環節來進行:

 1、擺一擺

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讓學生根據所擺圖片的個數從學具卡片裡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二是根據數字卡片擺出相應的圓片個數。通過兩部分的操作練習把數物體的個數與認數聯絡起來,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擺一擺採用小組活動的形式,由組內同學相互評價擺的是否正確。

2、拔一拔

在引導學生認識計數器的基礎上,嘗試著自己在計數器上依次從1撥到5,每撥一次,珠子的個數就增加1個,實際也就滲透了1-5各數是由幾個一組成的。利用算珠直觀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在原來的數上添一得到一個新的數,可以使學生感知1—5各數的聯絡,體會這五個數的數序排列。最後在小組內開展拔珠的活動,由學生獨立的用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數字卡片上的數,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加強對“1-5”各數的認識。

3、寫一寫

寫數字是學生初次接觸,先由學生觀察老師範寫,再讓學生自己試一試,把這些數字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從1寫到5。寫完後小組內的小朋友相互評價,師生互評。教師重點指導寫5,注重培養學生認真寫數的習慣。

 4、說一說

“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字,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師生共同研究、探討的重點。讓學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1-5這幾個數字?學生找找周圍生活中1-5各數的應用,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經驗,舉出各種以一個數字為代表的例項。開始學生的思維並不活躍,侷限於僅有的幾個例子,於是我以“從今天起我們就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為例引導學生,為學生提供了思考的時間,想一想說什麼,怎樣說。在充分想的基礎上,學生的興致高漲,思維活躍,有了許多精彩發言:我們小組有4個人。我是一年級2班的學生。我家在XX路5號。……看到學生們積極參與的樣子;聽到學生們富有生活化的數學語言,我都不忍心打斷。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他們感受到了數學不像想像中那樣只是解答應用題,而是有趣得多,生動得多了。讓大家深深體會到數字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字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再現了數字的意義。

在學生進行回答問題或練習時,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積極反饋。讓學生體會到只要在某個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公正的、客觀評價。如學生觀察畫面時,依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課堂評價:“你觀察到的這麼多,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只要認真觀察就會有多的收穫!你在觀察時還做到了按一定的順序!”。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依據學生情況,進行課堂評價:“你的動手能力真強!把你想到的動手擺了出來,真了不起!”。通過及時、個性鮮明、特點突出的評價語,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而且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總之,本節課重視了學生通過學具操作主動參與學習並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學生在觀察、操作、嘗試、交流、合作等數學活動中,感受了數的意義,初步建立了數感,同時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絡。但是從課堂學生掌握情況反饋來看,學生在“說一說”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難。反思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感覺此部分課學教學中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估計不足。因此,今後課堂教學中還應更深入地瞭解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有的放失的進行課堂教學。

國小數學說課稿4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104—105頁

教材分析:自然界和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發生的現象是多種多樣的。有一類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生,這類現象成為確定性現象,有些事件的結果在一定的條件下無法事先預知,即隨機現象(不確定現象)。本節內容旨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著不確定現象,認識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教材選取了“新年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現實情境,引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通過例1、例2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體驗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學生初步體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2)學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義,能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現象;(3)學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一些有趣的實驗以及自身的體會使學生理解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讓學生經歷“猜想-實踐-驗證-推測”的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難點: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確的隨機的概念。

教學過程:

1.教具準備:盒子、5個紅球、5個白球、

2.創設情境:

元旦節晚會上,學校準備了一次摸獎活動。摸獎的規則是:在一個盒子裡放一些球,每位同學都有一次摸獎機會。摸到紅球有獎,摸到白球沒有獎。如果請你設計,你能想出幾種放球的方案?

[設計意圖] 把教材中呈現的“新年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情境改變為選擇性更少的更現實的摸獎的情境,為更好的引導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作好心理上的準備。

板書學生的方案:

全放紅球 全放白球 既放紅球又放白球

3.摸球活動,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

小組合作,進行摸球試驗,並把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

小組合作要求:1.小組長組織,確定記錄人和彙報人;2.摸前攪和一下,摸時不能看,按一定順序來摸,次數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結果記錄下來;摸完後,觀察記錄單,能發現什麼。

4.組織學生交流,認識“一定”、“不可能”、“可能”。

學生彙報試驗結論,並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試驗的。如,彙報全放紅球試驗時,說一說放了幾個紅球,摸了幾次,每次摸到的是什麼顏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顏色的球嗎?為什麼?

5.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試驗的結論。

6.判斷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僅可以描述摸球試驗的結論,還可以描述現實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會現象。根據P105圖,想一想,這些事件的發生是“一定”、“不可能”,還是“可能”?

組織彙報,說說判斷的理由。

拓展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現象的結果是確定的,哪些現象的結果是不確定的。

7.鞏固學習效果

通過教材108頁1、2兩個題目鞏固學習效果

8.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

課後反思:

可以在做完實驗總結一定、可能、不可能之後再做一次摸球的實驗,首先讓同學們進行猜測可能性,然後進行驗證,最後再鞏固總結可能性,這樣會起到更好地使同學們接受的效果。

國小數學說課稿5

一 、教材分析

平行四邊形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九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第一小節的內容。幾何知識的初步認識貫穿在整個國小數學教案中,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呈現的。平行四邊行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並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行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案的。而且,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後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展,紮實其幾何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

二、學生分析

新課程沐浴下成長的五年級學生,在靈活開放的課堂中,學生們善於獨立思考,樂於合作交流,課上表現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十分願意發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本課學生對數格子法、剪割拼補法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讓學生切實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後,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係是一個難點,需要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操作與觀察,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變換關係,發展空間觀念

三、教案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特點,以“學生的全域發展”作為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如下教案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能力目標:

通過對圖形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和平移的思想,並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探索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案重點難點

依據新課程對圖形與空間的教案要突出探究性活動的要求,體現《數學課程》的“過程性”目標,同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立了本節課教案的重難點

重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難點:使學生切實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後,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係。

五、教案方式、學習方式及評價方式

教案方式:

標準中指出:

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靠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採用了情境教案法和引導探究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他們建立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

學習方式:

數學學習活動充滿著觀察、操作、推理、比較、交流 模擬等探索性與挑戰性的活動,本課多次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和討論,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動手實踐、合作梳理來完成探究任務。

評價方式:

1、恰當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學習狀況、學習態度的評價。

3、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4、評價主體多元化,採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

六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平行四邊形課件長方形

學具學生每人一個任意大小的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

七、教案流程

為了能更好地凸顯“自主探究”的教案理念,高效完成教案目標,結合本班學生特點,設計如下環節。

(一)結合生活設疑 激發情趣匯入

為了跳出陳舊的數學課單純講知傳道的框架,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生活的快樂。在新課伊始,我結合書上情境圖設疑匯入,根據學生的興趣特徵設計了學生在現有知識水平中無法解決的生活實際問題,從而激發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奧祕的慾望。在探索的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不是在學習純粹的數學知識。而是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玩中初步理解了抽象的問題,使課堂教案充滿活力。

(二)動手實踐,多維探究

首先(課件出示數方格圖)要求認真觀察,然後填寫表格,最後討論總結出:

即長方形的長和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並得出兩個圖形面積相同的答案。

這一組實踐操作,實際上是組織學生從感性到理性認識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寬與高相同的內在聯絡。

學生在充足的時間裡進行合作探究,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個性得到彰顯。彙報交流時,他們爭先恐後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民主、寬鬆、和諧、愉悅的氛圍自然形成,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也為下一步推導平行四邊面積計算公式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抓住重點環節,深入推導梳理

學生認知是由淺入深的,通過動手實踐,他們已經知道:兩個圖形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和平行四邊形底相等,寬和高也相等。

國小數學說課稿6

一、說課標:

《新課標》指出,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資訊,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地應用。同時還指出,在學習過程中要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觀察,對比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因此在教學本節課時,通過去書店購書的情境創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二、說教材:

《小數加法和減法》是蘇教版國小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加減法以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在今後的生活及進一步學習中都廣泛的應用,所以掌握這部分內容為學生以後學習及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據本節課的地位及要求確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數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和學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認識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方法上的聯絡。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探究,比較歸納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標: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注意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絡。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和計演算法則。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現狀採用了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性和主動性。學生通過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促了他們的反思能力與自我監控能力。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演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並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演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既明於心又說於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髮現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會自學探究,並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感知、討論、合作、比較中靈活掌握本節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四、教學程式:

調查分析:

在教學小數加法和減法前我對曾對班內幾位同學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發現已經有部分學生會計算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對於許多學生已知結論的課該如何去上?

在教學安排上,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掌握程度,設計了三個教學層次: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新穎的導課,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更好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體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我採用了去書店購書的情境匯入,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書,激起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想學,為學生的繼續學習搭起了現實生活與抽象數學的橋樑。

(二)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數學知識的形成有著固有的規律,邏輯性很強,不能有半點的'跨越與漏洞,結合數學知識的形成特點。圍繞教學重點採用了以下步驟:

(1)讓學生根據所給的條件編一步計算題,在探討怎樣列式?為什麼這樣列式?中得出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從而突破重點。再將題目歸納成加法和減法兩類,進一步系統的學習。

(2)在探究加法演算法上讓學生討論,得出兩種方法:一種是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為單位或“元、角、分”為單位的整數來計算。提問:擺豎式時為什麼分與分,角與角,元與元對齊?得出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為“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埋下了伏筆。另一種是直接用小數計算。豎式的擺法肯定也對,通過這兩個數為什麼這樣擺?得出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一樣,都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加,而在小數加法中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可以做到相同數位對齊。進一步突破難點,明確計算原理後,讓學生試做另一道加法題,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比較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的異同,小數加法的關鍵是什麼?以便學生領會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3)在教學小數的減法時我把探究知識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已發現問題,總結規律、解決問題,達到讓學生學會學習,能學習,愛學習的目的。

(4)“試一試”的練習讓學生接觸得數的小數末尾有0的情況,使學生知道一般要根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

(三)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練習是數學學習中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深學生對法則的理解、對法則的應用,更好的領會小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以便學生掌握知識並能熟練應用。

1、礎知識練習:練一練(口算),判斷改錯,練習二1-3

2、應用性練習:練習二4-5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新華書店嗎?其實在書店裡也有許多關於數學的問題,下面就是其中之一。

二、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小明在書店裡看到了他喜歡的三本書,價格如下:

《哈里波特》《快樂數學》《蠟筆小新》

2.58元3.15元5.79元

根據這些條件你能提出一些一不步計算的問題嗎?

2、對比提出的問題,歸納成兩類(加法和減法)

買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快樂數學》一共要付多少元?

買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蠟筆小新》一共要付多少元?

一本《蠟筆小新》比一本《哈里波特》貴多少元?

一本《哈里波特》比《快樂數學》便宜多少元?

3、教學小數加法計演算法則

①出示:買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快樂數學》一共要付多少元?

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板書算式)為什麼用加法算?

②討論計算方法:

根據我們以前所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嗎?(可以讓學生先小組討論,然後大堂交流)

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為單位或“元、角、分”為單位的整數來計算(板書計算過程,並說出最後結果)

擺豎式時為什麼分與分,角與角,元與元對齊?(相同數位對齊)

計算後再把結果轉化為元,對於這樣的演算法你有何想法?(麻煩)

你能不能直接用

小數計算?怎樣擺豎式?為什麼這樣擺?這和那種方法是一樣的?相同數位對齊,只要把小數裡的什麼對齊?(板書小數加法豎式)

第二題你會做嗎?完成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③討論:通過上面兩題的練習你覺得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小數加法的關鍵是什麼?

④小結: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在小數加法裡就是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最後要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在得數裡點上小數點。

4、教學小數減法計演算法則

①第三、四題怎樣列式?5.79-3.15你會算嗎?自己試一試

②誰來提醒大家小數減法要注意些什麼?

③3.15-2.58可以自己試一試

這一題與上一題有什麼不同?(退位)小數退位應遵循什麼規則?

④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在計算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結果的小數點要怎樣點?

⑤小結: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一樣,都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在小數減法裡就是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減起;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一作十再減;最後要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在得數裡點上小數點。

5、剛才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小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你覺得小數加減法應遵循什麼方法?(整數加減法)不同的是特別要注意什麼?(小數點對齊)

6、今天我們學的是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書上8、9頁的內容,回去後大家在仔細看一看。

7、完成“試一試”

學生可以先獨立完成,然後比較在結果上和前面幾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小數末尾的0可以怎樣處理,為什麼?

8、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三、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練一練”第1題。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完成“練一練”第2題。

完成“練一練”第3題。重點交流第1、3題怎樣算

2、二第1、2、3題。

3、判斷改錯:(數位不對齊的,小數末尾0沒去的,減法做成加法的三種類型)

4、做練習二第4、5題。

國小數學說課稿7

教學設計說明

在新課程背景下,計算課到底該怎麼上,是每位數學教師都十分關心的問題。“演算法多樣化”

又是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

倡導演算法多樣化的目的是鼓勵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為學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通過交流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演算法,為不同的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此,我們開展了《在演算法多樣化中培養低年級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研究》。

首先談談對“演算法多樣化”的理解,我們認為,演算法多樣化不同於演算法多樣。演算法多樣是指在數學學習中,對同一個數學問題有多樣的計算(解題)方法;演算法多樣化是指在對同一個數學問題進行多樣計算(解題)的基礎上,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形成多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了演算法多樣化的基本教學策略和一般操作形式。具體策略如下: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獨立思考,探究演算法-交流演算法,理解算理-體驗感悟,優化演算法-聯絡實際,應用拓展-歸納評價,激勵創新。

本次參賽我們選擇了“5個3加3個3等於8個3”這一計算教學內容,旨在體現以上教學策略,彙報我們初步的研究成果。

其次談談本課的一些設計思路

在學習本知識之前,學生通過學習,已經理解了乘法的含義(幾個幾),掌握了乘法口訣,因此,本堂課“新”的地方是:當每一份的個數相等時,可利用乘法分配律合起來算,在教學中則如何巧妙地滲透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較活躍,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強,能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也能聽取其他組員的意見;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性也較強,但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許多學生不能完整、清晰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在這方面有待於教師的指導與培養。

根據教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本課與研究課題之間的關係,我們制訂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在情景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並能進行相應的計算。

2、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

3、讓學生在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在交流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是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並能進行相應的計算。難點是理解算理,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為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化解難點,並能很好地與課題聯絡起來,我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一、創設生活情景,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知識出發,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同時,新教材沒有獨立成章的應用題教學了,在計算教學中,如何恰到好處地滲透解決問題呢?在我們研究課題中也提到: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呈現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從中引出數學問題,開展教學,使學生領悟到數學的現實意義,就能激發起學生主動參與解題的願望和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創設了學校成立羽毛球隊這樣一個真實的生活情景,設計了一連串的問題情景,學生不斷地在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充分激發起他們的求知慾,“一共有多少個羽毛球?”、“一共有多少個隊員?”看似是一個個簡單的生活問題,實質上蘊含了對學生而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即如何計算“幾個幾加幾個幾”,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學生既探索了幾個幾加幾個幾的計算方法,又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二、在自主學習中探究演算法,理解算理

教學中,我充分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給他們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演算法,學生在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後,得到的是充滿個性化的演算法。因此在交流時,我也充分放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我則幫助學生把思考的過程通過板書展示出來,但當學生表述不完整或錯誤時,及時給予幫助或糾正,讓學生在群體中呈現自己的演算法,從中使學生體會到演算法的`多樣化,感悟同伴演算法的特點,理解不同演算法的算理。

三、在體驗感悟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優化演算法,感知乘法分配律

演算法多樣化後到底要不要優化,這一問題一直是倍受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大家爭論的焦點。我們認為,演算法優化也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本堂課中,就應該優化,但優化的過程不應該是教師強加於學生的,而是在學生反覆地體驗感悟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學生思維的水到渠成。在教學中,我雖沒有推薦給學生一種自己認為最好的演算法,但我在不斷地幫學生梳理幾個幾加幾個幾等於幾個幾這一方法,學生在不斷地體驗中,感悟到這一方法能使運算簡便,從而自然而然地應用這一方法,在演算法優化的過程中,感知乘法分配律。

四、精心組織練習,在多樣化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

在生活化情境中設計開放性、綜合應用性問題也是我們課題研究的策略之一。教學中,遵循“留給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間”這一原則,設計了一組既具有層次性,又具有開放性的練習,使學生多一份感悟,多一份理解,提供更多創新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練習1:由圖過渡到算式,提供給學生最基本的練習,這種練習是最枯燥的,為激發學生的興趣,回答正確或能說出想法就獎勵小星星,體現了評價的激勵機制,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增,將課堂氣氛推向了**。

練習2:由練習1巧妙地變化出:“蔡老師一共獎了多少顆星星?”這一問題情景?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圈一圈,算一算,從而改變了練習為練而練的機械的形式。由於學生思考的角度不同,圈的方法也不一樣,從而出現了多種計算方法。通過小組交流,使學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樣,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練習3是開放性的練習,因此,我對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你能寫幾種就寫幾種。充分體現了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得到不同的發展。課最後的課後思考,應用拓展,與課開始的情景遙相呼應,既體現了課的完整性,又將新舊知識聯絡起來,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問題出課堂,將課延伸到課外

最後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為了和課題研究更好地結合起來,我們按對教材可以“重組、補充、超越”的原則,對教材進行了再處理

1、為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情景,與我校成立羽毛球隊相聯絡,將書上例1的蘋果圖改成了羽毛球圖;

2、無論從整數乘法的定義來看,還是從乘法的實際應用來看,幾個幾是更為基本的含義,幾的幾倍是派生的,為突出重點,本節課中我緊扣幾個幾來幫助學生理解。

幾的幾倍(即書上的例2)將在學習“5個3減3個3等於2個3”這一課中進行學習,因為那時學生對幾個幾已經很熟練了,就可以重點解決幾的幾倍的問題了。其實,這也是新課程所提倡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新理念。

國小數學說課稿8

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百分數的認識”。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第十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分數,特別是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分之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一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百分數在學生生活社會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大部分學生都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過一些簡單的百分數,對百分數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實際入手,讓學生在生活例項中感知並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的要求是“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結合本節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解釋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2、過程性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真正體會數學的生活化,會主動的將生活中的資料加以收集理解。

3、情感態度目標:結合相關資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與勤儉節約的思想品德教育。

4、個性品質目標:在學習中充分的讓學生髮揮個性特長,體現課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絡與區別。

四、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通過認真分析教材,貫徹新課標的精神,並結合國小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因此在匯入新課時,我通過亞運會精彩瞬間與獎牌引入,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

2、知識遷移,以舊帶新

對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水平,巧妙的推進新課的教學。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複習舊知,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帶領下逐步完成“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學習。使教學過程自然,順暢,讓學習新課變成是對已有知識的鞏固,讓學生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就學會新知識。

3、循循善誘,適時啟發

教師要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最終的結果。在教學中多采用啟發式的提問,給學生指明方向,讓他們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五、學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受用一時,授人以漁,終身受用”。現代教育要交給學生方法,交給他們終身受用的知識。因此在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課標理念下,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注重數學學習的情感化

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並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已內心的想法,營造了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合作。在學習活動中嚐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數學學習的活動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動,課堂教學的本質應該是活動的,要讓學生“活”起來,必需先讓學生“動”起來。小組活動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形式之一。把數學教學與活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激發學習動機。

3、注重數學學習的自主化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主動進行學習,學生學得積極,教師教得輕鬆活潑。這樣實實在在地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使其參與新知的認知過程。

六、板書設計

百 分 數 的 認 識

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寫法: 2。5% 讀法:百分之十點五

300% 百分之三百

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分 數 百 分 數

既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 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

也可以表示某個具體數量。 倍數關係。

(這樣的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條理分明、佈局合理,體現形式美和簡潔美。把知識的重點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睛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加深學生的印象)

國小數學說課稿9

我的說課稿內容是“九加幾”,這個內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

一、說教材

九加幾這個內容是學生掌握了11~20各數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進位加法的基礎。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學生已有的基礎和學習經驗,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識目標:

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和“九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並能正確計算。

2、能力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滲透轉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九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直觀教具為主要教學手段,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中完成教學,併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富有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容易疲勞,因此,我以運動會為切入點,將數學知識融於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之中,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中,我不打算強調各種計算方法的優與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學生用哪種方法簡便,而是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題地位,在教學中我儘量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開放性的討論中架起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樑,去獲取新的知識,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方法的過程中,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絡,發現不同於常規的思維方法和途徑。

三、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我首先以運動會為切入點,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

生:喜歡。

師:大家都喜歡做運動,育才國小的同學們也很喜歡體育運動。他們學校舉行一次全校運動會。好的,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運動時熱鬧的畫面。(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讓學生看圖同桌互相說說)運動會上,學校給運動員們準備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現在還有多少盒?

這樣直接引出問題,並引導學生觀察為運動員準備的盒裝飲料,激起學生幫組別人解決問題的意識。

(二) 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這是獲取新知的過程,教學中我將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這個環節我將分為三個步驟:

1、談論交流,得出方法

在這一部分內容裡,我注意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組織學生談論“還有多少盒”的問題,讓學生通過互相交流說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讓學生議一議每種方法。在學生評議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根據學生的發言,紙張逐一示出各種解決方法:

a、 依次一個一個得數1、2、3、4、······12、13;

b、 先數箱子裡的9盒,然後再接著10、11、12、13;

c、 先拿一盒放進箱子裡,湊成十,“10+3=13”

師: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你最喜歡那一種?(讓學生自己選擇方法)

提問:要算剩下的飲料一共有多少盒?怎樣列式?

板書: 9 + 4

師:怎樣計算這個算式呢?現在請大家拿出小棒,自己動手擺一擺。(教師巡視學生動手操作後)

提問:盒子有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十盒?(再加一盒)

這一盒從哪裡來?(從盒子外邊的四盒中取出一盒)外邊的四盒飲料拿走一盒後,還剩下多少盒?(還剩下三盒)十盒與剩下的三盒合起來是多少盒?(13盒)所以9+4=?(等於13)

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我利用主題圖讓小組成員互相提出加法計算的問題,看誰提的多,並給予表揚。運用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巧妙自然地將“九加幾”的問題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組合跳繩組一共有多少人?

9 + 3

踢毽組和跳遠組一共有多少人?

9 + 7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尋找要解決的問題,並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以上三個式子的特點,從而引出課題的“九加幾”

3、歸納算理,鞏固記憶。

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動作,操作時智力的源泉,在引導學生歸納“湊十法”演算法時,我先讓學生動手操作,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9+3,左邊擺9根,右邊擺3根;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移動小棒,根據學生的思路填寫思維圖。學生可能出現兩種情況:

a、 從3根裡拿出1根和9根湊成10根,10再加2等於12。

b、 從9根裡拿出7根和3根湊成10根,10再加2等於12。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圓片,計算9+7,學生也可能出現兩種思路:

1、從7根裡拿出1根和9根湊成10根,10再加6等於16。

2、從9根裡拿出3根和7根湊成10根,10再加6等於16。

這裡我沒有強調“看大數,分小數”,而是讓學生自由地選擇“分小數”或“分大樹”,只要能湊成十都是可以的。

(三) 鞏固知識,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是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靈活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1、練習課本P—98做一做的1、2兩題。練習時通過圖片,展示色彩鮮豔的菠蘿、蘋果、雞蛋圖,培養學生看圖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看圖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尋寶藏。尋寶藏要經過很多障礙,這些障礙物就是“九加幾的算式,能解決這些算式的同學就能找到寶藏。

3、搶桃子,我把“九加幾的算式寫在這些桃子上,讓學生搶答,看誰最先搶到桃子。

練習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鞏固新知。

(四) 拓展練習,尋找規律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點難點之後,我運用直觀教學,展示一個砌房子的遊戲,將九加幾的算式有規律的排列,先讓學生髮現每個算式的第一個加數都是9,再讓學生計算結果。既調節了學生的注意力,有鞏固了九加幾的知識。讓學生算出九加幾的算式後,再觀察得數特點,發現規律,找尋又快有對的計算竅門。

9 + 1 = 10

9 + 2 = 11

9 + 3 = 12

9 + 4 = 13

9 + 5 = 14

9 + 6 = 15

9 + 7 =16

9 + 8 = 17

9 + 9 = 18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可以發現個位上的數都比第二個加數少1,那我繼續追問,這個1到哪去了?學生很自然地想到1和9湊成10了,從而對“湊十法”進一步加深了印象。

(五) 全課小結,完善新知

我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裡學到了什麼?解答這些題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在評價時,我採用目標多元化、方法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表揚和鼓勵學生,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師的認可,學習的興趣會更好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六) 課堂作業

課本上P—98做一做的第三題。

國小數學說課稿10

一、教材

(一)說教材

《反比例的意義》是新課標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第42頁例3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在教學了成正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比例”知識的深化,是後面學習“用它解決一些簡單正、反比例的實際問題”的基礎,它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國小階段比例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教學時先複習一些基本的數量關係,使知識間發生遷移,在此基礎上探求新知,最後深化新知。

(二)說教學目標

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國小數學教材編排意圖,基於此,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反比例關係的意義,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歸納、總結和概括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在教學中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絡和相互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反比例的特徵,能夠正確判斷反比例關係。

(四)說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首先通過對正比例的複習,直接匯入新課教學,揭示課題(成反比例的量),例3的學習,引導學生觀察表中的三種量中的變化規律,通過學生討論交流、自主探究在教師的引導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然後進一步抽象概括反比例關係式:xy=k(一定),接著運用反比例的知識,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後讓學生自己舉例說說生活中的反比例,進一步加深對反比例關係的認識。

(五)說教學具準備: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教學時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改變傳統的填壓式教學模式,把學生由被動聽轉化為主動學,放手讓他們主動去探索出新知識,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學到探究新知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採用引探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麼特徵?

2、在生活中兩個相關聯的量不僅能形成正比例關係,而且還能形成另外一種特徵,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量關係的另一種特徵,成反比例的量。

(二)探究新知

1、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出示課件。

高度 (釐米) 30 20 15 10 5

底面積(平方釐米) 10 15 20 30 60

體積(立方厘米)

提問:從中你發現了什麼?本題與教材第39頁例1有什麼不同?

(2)學生討論交流。

(3)引導學生回答:表中的兩個量是高度和底面積。

高度擴大,底面積反而縮小;高度縮小,底面積反而擴大。

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都是300.

(4)計算後你又發現了什麼?

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都是300,乘積一定。

小結:那我們就說水的高度和體積成反比例關係,水的高度和體積是成反比例的量。

教師提問:高底面積和體積,怎樣用式子表示他們的關係?(板書:高×底面積=體積)

(5)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他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係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式子表示?(板書:x×y=k)

小結:通過上面的學習,你認為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關鍵是什麼?

(6)、比較歸納正反比例的`異同點。

課件出示成反比例的量改變規律的影象與成正比例的量改變規律的影象

設計意圖:比較思想是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應用十分普遍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是把事物的個別屬性加以分析,綜合而後肯定它們之間的同異,從而得出必定規律的數學思想方法。《成反比例的量》是繼《成正比例的量》一課後學習的內容,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有相似之處,比較合實用比較法。在學習本課的過程中,學生對於相似的內容,可以從知識的差別中找到同一,也可以從同一中找出差別。幫忙學生把新知識深化拓展。

(三)鞏固練習。

1、生活中,哪些相關聯的量成反比例關係,舉例說一說。

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並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量。

3、完成第43頁做一做。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揭示課題)你有什麼收穫?在計算時你要提示大家注意什麼?你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麼疑問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國小數學說課稿11

一、教學背景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的第一節“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的第一課時,教材第12頁至14頁例1、例2的教學內容。本節內容屬數與代數領域,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的分類知識和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它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後學習分數的基礎,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平均分”。教材設計了各種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通過觀察瞭解“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再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各種實物,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學生多次經歷“平均分”的過程,並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表象,為認識除法打好基礎。新課標指出: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二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機會很多,所以已粗淺的接觸了此類知識,腦海中已有淺略的.表象,但卻無系統的理念體系,這節課的目的就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昇華。

二、根據課標要求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我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重、難點如下:

1、通過觀察情境圖,能舉例說明“每份同樣多”,並能說出平均分的含義。

2、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點,會將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至少

80%的學生能比較規範地說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學資源和主要教學方法:

(一)教學資源

充分利用教材主題情境,藉助多媒體電子白板、實物學具,在真實的數學情境中引導學生掌握知識。

(二)主要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這樣規定:“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基於此,在教學中通過具體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解決問題,積澱經驗。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主要設計四個環節:(一)創設情境,直觀感知“平均分”;(二)動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三)應用新知,理解“平均分”(四)全課總結。下面就每個環節的設計流程及設計意圖進行說明。

(一)創設情境,直觀感知”平均分”。這個環節主要從以下四個步驟進行:

1、情境引入,初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通過課件出示教材第12頁“二(1)班準備春遊食品”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並把圖中小朋友分東西的場景進行描述,尤其是對“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進行猜想:小朋友手裡拿的橘子、糖果應該放在哪一堆裡?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情境的原因是孩子們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具有濃厚的興趣 ,這與他們的生活聯絡較為緊密,在觀察分食品的場景中,那種要求分的公平、一樣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們內心需求的,因此,會很自然的產生每份分得同樣多的要求,通過這一環節,讓他們初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

2、動手實踐,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利用各種學具圖形代替實物 ,按照小組人數將這些“實物”進行分配,然後集體交流,彙報分的過程及方法。

【設計意圖:這個過程是相對開放的,組內利用學具代替實物,各種“實物”的數量也不一樣,按照4個人來分,會出現每人分得同樣多,也會出現每人分得不同樣多,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充分展示孩子們在解決問題時的策略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實現經驗互補,也為教師調整教學預案提供現實情境。這個環節使進一步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

3、從學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利用實物展臺,選取平均分和沒有平均分的小組進行對比,並交流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 由此揭示這種公平的分法——平均分的概念。

【設計意圖:經過平均分和沒有平均分的對比,讓學生再次體驗每份分得同樣多的過程和分法,建立深刻的“平均分“表象—— 每份分得同樣多。通過展示和交流,引導一部分學生能比較清楚地說出平均分的過程和方法。】

4、在滲透份數,每份數中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課件出示練習三第2題:小紅把8塊糖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她有三種分法,哪種分法是對的?先由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想法,再指名彙報並說出理由。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根據“平均分“的概念判斷“哪種分法對”,讓學生在運用“平均分”概念進行判斷的練習活動中,滲透份數、每份數,鞏固對“平均分”的認識。】

國小數學說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下冊88-89頁的內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億以內的四則運算、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課內容包括認識一位小數和它的讀、寫法。認識一位小數是小數的初步認識中最基礎的知識,它的學習,不僅為學生準確清晰地理解小數的含義,也為今後系統地學習小數的知識打下初步基礎。同時,小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較廣泛,利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二)學情分析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對小數並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所接觸,但由於小數是十進分數的特殊表現形式,其意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學生要深刻理解小數的意義,還有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現狀,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找出生活與數學知識的契合點,利用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絡,重視直觀、引導、注重啟發,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瞭解小數的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小數。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的創設,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數的發展,感受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他們熱愛數學的情感。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數的意義。

(2)使學生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突破點:結合日常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小數,認識小數,並結合日常生活中的長度單位和元、角、分,掌握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方法。

三、教法學法:

教法:按照《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選擇了創設情境法、談話啟發法、發現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學法:在學法方面,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因此讓學生用觀察法、小組討論法、遷移類推法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四、教學準備:

教師方面:多媒體課件、幾種常見的實物圖片

學生方面:

1.測量自己身高,並以幾米幾釐米的形式記錄下來。

2.蒐集生活中的小數。

五、教學過程分析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出示逛超市購物的情景,出示各類商品的價格。讓學生把這些數分成兩類。通過讓學生看一看,再分一分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數,揭示出本節課的課題:《初步認識小數》。讓學生髮現和挖掘身邊的數學,體現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2、聯絡經驗,學習讀寫

從剛才的情景得出的數中,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兩組數,比一比它們之間有什麼不一樣,表示商品的價格的小數有什麼特點?學生先分組討論,然後再彙報。後教師小結這樣的數叫小數,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前面是整數部分;小數點後面是小數部分。

接著指名學生讀,學生之間相互補充、糾正。然後同桌互相讀,最後教師引導學生讀,並多讓幾個學生起來讀一讀。引導學生髮現整數部分的數和小數部分的數在讀法上不同,整數部分跟我們平時讀的一樣,是幾就讀幾是幾十就是幾十。小數部分與整數部分讀法不同,只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是幾就讀幾。學習寫小數,師示範寫,學生學著寫。讓學生注意小數點的位置和寫法。

3、理解生活中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1)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意義。由於學生平時逛超市的購物經驗,所以孩子們對小數尤其是表示價格的小數並不陌生。所以通過課件展示商品價格,放手讓學生試著填寫價格表,再說說自己收集的商品價格表示多少,最後引導學生知道小數點左邊的數表示“元”,右邊第一位表示“角”,右邊第二位表示“分”。讓學生產生對以“元”為單位的小數意義的感受。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絡也是放手通過“做一做”形式讓學生自己去感知。

(2)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意義。由於1分米、1釐米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是在第五冊已經學過的知識,不是本課的重點,把分數寫成小數是一種規定,不需要孩子們去探究。因此本環節在教學用“米”作單位的一位小數時採取接受性的學習方式,而在教學用“米”作單位的兩位小數時採取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通過一步一步引導,讓學生明白小數點左邊表示“米”,右邊第一位表示“分米”,右邊第二位表示“釐米”。學生就會很快明白小數在長度單位中的實際含義,以及初步感知小數與分數的聯絡。

4、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為了使課內的練習起到促進掌握知識,鍛鍊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組織練習的時候注意了以下兩點:一是練習的形式多樣,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加深,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1)找找身邊的小數。讓學生體會到小數無處不在,激發了學生學習小數的興趣。

(2)出示小數卡片,讓學生讀出上面的小數。進一步鞏固並加深學生對小數的讀寫的認識。

(3)你能用米作單位的小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身高嗎?猜老師的身高,既是鞏固小數讀法與意義,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數感,形式活潑,吸引學生。

5、總結評價,促進發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如果滿分為10分,你給自己打多少分?用我們今天學的小數給自己打一個合適的分數。

用小數的形式評價自己的學習行為,既關注了學生情感的需求,讓學生體會到學會知識的快樂,又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求知慾。

六、教學感悟

本課在教學中,充分的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自主地建構起小數與分數的聯絡,讓學生經歷比較、舉例、驗證、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認識了小數,明白了小數的含義。通過讀、想、議、說等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參與了學習過程,為學生營造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對於難點知識,教師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去完成,真正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僅把學習的時間、空間、展示機會留給了學生,而且教學內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饋強化,拓展了知識的寬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國小數學說課稿13

翻開《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三部分的具體目標中赫然呈現著對計算教學的要求,這些目標是分學段來制定的,但具體到每一節課的目標,還需要我們來理解細化。

我在參加希望杯比賽的時候,選擇了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節起始課——《分桃子》,本課屬於“數與代數”領域“數的運算”範疇,主要內容是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三)位數的筆算方法。選擇這樣一節有挑戰性的計算課,源於自己的好奇和好勝,都說計算課難講,都說算理講不清,我就是要試一試。熱情是有的,但接下來的探尋之路卻讓我感慨萬千卻也收穫頗豐。

一、讀懂教材。

教材旨在引導學生探索理解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算理、基本的運算思路掌握其豎式的寫法。“例1”中被除數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整除,主要解決除的順序和豎式寫法的問題;之後“試一試”中的3道豎式除法題目旨在對“例1”的內容特別是豎式的寫法進行鞏固練習;“例2”中除到被除數十位上時有餘數,主要解決除法的基本運算思路問題;之後的“試一試”中首先呈現了4道豎式題目且要求估算,前兩道是對例題的鞏固練習,後兩道則是要求學生在探索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遷移,獨立嘗試解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試一試第2題”重在應用,發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讀懂學生。

學生雖然已有除法豎式的基礎,但現狀是他們對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算理、基本的運算思路和豎式寫法存在很大困難,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層樓”的形式,那其實並不是筆算,而是在口算出結果後改寫成筆算的一種形式,在運算思路上與筆算完全脫離。

因此教學時重在從筆算除法的運算思路上入手,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動手操作、語言表述、課件演示等充分的感官體驗基礎上建立表象,並逐步抽象成筆算除法的模型,從而達到理解算理,掌握基本的運算思路和豎式寫法的目的。

三、制定目標

基於以上的兩個“讀懂”,結合課標中的要求,我制訂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探索並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②結合情境,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分一分等活動,親歷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算理的探索發現過程;

②將具體的實踐操作和抽象的算式結合起來,理解算理,初步建立解決問題的數學模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活動發展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是探索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難點是理解算理,正確規範地書寫豎式。

四、讀懂課堂

總的來說,關鍵在“算理”,這是計算教學的本質,也是大家都眾所周知的。

但卻總是在實踐中很迷茫,很困惑。

在我自己試講這節課前,先聽其它老師講了一節,她的整個課堂是這樣的:“複習口算——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呈現數學問題——列出算式——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展示計算方法——教師講解算理——學生練習計算並演板——再次講解算理——再次練習反饋”。

我注意到學生們都準備了小棒,看來老師是有意識讓學生動手實踐的,但整節課中小棒形同虛設,學生根本沒有碰一下。在課後研討的時候,該教師的解釋是由於一名學生出現的錯誤演算法超出了自己的預設,所以打亂了自己的教學思路,結果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樣一節較為失敗的課讓我對自己來講這節課有了更大的心理負擔,眼見為實,原來算理這麼難講啊。

之後就是我自己的第一次試講,我很重視學生動手實踐,旨在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理解算理,但課上起來也並不順利,操作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練習時發現有學生不理解算理,教師便開始“走回頭路”,結果整節課結束教學內容只進行了60%多,這讓我很是鬱悶,曾一度想放棄“分小棒”的環節。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聽了師兄的這節課,他的課堂就沒有讓學生“分小棒”,而是利用口算的“算理”來遷移講解了筆算的“算理”,這樣的計算教學節省了時間,學生似乎也理解了。還有一位師姐是這樣講的,她在學生動手“分小棒”之後,並沒有讓學生彙報展示,而是用電腦操作演示了“分小棒”的過程,然後讓學生列豎式。和我的不太一樣,我是在學生動手“分小棒”之後請了一名學生到前面演示分的過程,讓下面的學生說過程,同時教師板演豎式的呈現過程。我這樣的方法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亂。課後研討時我們總結了3種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的方法:①師兄的方法——結合口算;②師姐的方法——先分再列豎式;③我的方法——動手實踐、語言描述、抽象豎式三者相結合。從大家的反應來看,我的方法似乎支持者甚少,但是沒有做課堂後測,我無法看到到底哪種方法對學生的理解最有幫助,但是在我的內心還是傾向於自己“三結合”的方法。

之後我又進行了一次校內的試講,雖然很不情願,但還是學習了師姐的方法,也就是先分再列豎式,因為這樣課堂看起來不亂,但課後研討時同事們的批評之詞鋪天蓋地。為此我翻閱了人教版的相關教學內容,也是藉助“分小棒”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而且每一步都呈現的很清楚,這讓我對自己的方法又有了信心。恰好中心組又組織了兩位師姐再來講這節課,她們倆的方法正好一個是“藉助口算”,一個是“先分再計算”。課後我們進行了後測,結果是觸目驚心的,完全正確率還不到30%,這讓我們陷入了深思:究竟什麼是“算理”,怎麼這麼難講?

通過研討和尋找理論幫助,我知道:掌握演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計算教學的兩大任務,演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操作程式,算理是演算法賴於成立的數學原理。算理的缺失,難以支撐演算法的牢固。《課標》在計算教學上提出了“計算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理解演算法的理解。”由此可見,計算教學只有在感悟算理的基礎上掌握演算法,才能形成真正的計算技能,不明白算理的演算法是機械的演算法,對計算技能的形成是不牢固的、脆弱的。

因此在我的第三次試講中,我大膽的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撐下又一次嘗試了“分、說、寫”三合一的方法,效果顯示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是有所進步的`。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演算法要總結嗎?大家的意見不太統一。又要再次尋求幫助:輕算理重演算法會使教學失去計算所賦予的教學功能,重算理輕演算法又無法達成紮實的計算技能。《課標》將課程目標分成了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兩大類,如果片面理解課程目標,那必定是在兩個誤區間來回走動。因此,算理與演算法兩者不可偏頗。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初次感知知識時,進入大腦的資訊可以不受干擾,能在學生的大腦皮層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準確,那麼造成的不良後果在短期內是難以清除的。在計算教學時,只有讓學生清晰地理解計算的算理,揭示不同知識背景下的本質聯絡(算理就是計算教學的本質聯絡),才能真正掌握計算的演算法。因此,不可偏頗,但要先算理後演算法。

有了這樣的理論引領,我的第四次、第五次試講,以及最後的現場比賽,就越來越得心應手,雖然還不夠完美,但是我目前為止所行走的最遠的地方。

五、反思昇華

回想和學生一起研究算理的過程,我深感:計算教學,特別是算理的理解,需要學生的切身體驗。因為算理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邏輯性導致計算教學的枯燥與乏味,學生學起來枯燥必將引發學生失去可持續學習發展的張力。這就要求計算教學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構建有利於揭示理解算理的途徑,幫助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經歷計算過程、體驗算理、感悟演算法。

1、在語言描述中體驗算理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在具體的問題解決過程中理解抽象的算理,確實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妨讓學生對解決問題的具體過程用數學語言綜合描述,把具體的感知通過語言的加工描述最後概括形成演算法。這個抽象描述的過程就是學生體驗算理的過程,從而達到感悟演算法。

2、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算理

數學的抽象性和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水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動手操作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理解較抽象的數學概念。在計算教學中,可根據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與提供的定向指導,通過動手操作活動來探究數學問題的內在聯絡、理解算理。現代教學論的認為,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結論,還要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發生過程。新課標雖對計算教學的要求和訓練強度相對降低,但重視學生的數感發展,計算教學時須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以動促思,自主體驗算理、理解演算法。

“兒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 (蘇霍姆林基語)闡明瞭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是思維的起點。“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不能怕操作費時,只有讓學生 “做數學”,動手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動中,親身體驗,才能理解新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動手操作可以幫助學生把抽象的數學思維外顯為直觀的活動,同時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發現,最終達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是幫助學生探索演算法,抽象演算法的重要手段。

“智慧自動作發端”(皮亞傑),動手操作是最易於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的一種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把學生的外部操作與內部的數學思維緊密結合起來,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站在學生的角度,安排操作的最佳時機。

這就是我的計算教學之路,基於自己的實踐、思考、學習、反思的過程,在過程中成長進步,我永遠不會停下腳步。

國小數學說課稿14

說教材:

平行與相交是蘇教版數學教材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直線、線段和射線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課的知識點是:讓學生知道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相交和平行),掌握平行的概念,認識生活中的平行現象,會藉助用三角板和直尺及其它工具畫平行線。平面內兩直線的平行與相交的位置關係在數學學科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教材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進一步學習圖形位置關係的重要基礎,比如平行四邊形、梯形等知識。很少看到如這類知識點,大量的感性素材總結出的理性概念,而在實際運用概念時又要充分的利用直接的感受,國小數學知識系統中,數感的充分利用在這節課顯示的淋漓盡致,因此在教材教學目標的設定中,增加了感知關係這一目標,為的就是強調數學直觀感受。

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認識平行,增強平行這一概念的數學直接感知。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用合適的方法作出一組平行線,能借助直尺和三角尺畫出已經直線的平行線。

3、情感與態度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形成平行線的表象,發展空間觀念;初步瞭解生活裡的平行現象,產生學習圖形位置關係的興趣。

教學重點: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例項感知兩直線的位置關係,認識平行,會畫平行線。

教學難點:學會畫平行線的方法。

說教法和學法:新課標要求我們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本節課藉助多媒體,讓學生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充分感知直線的位置關係,形成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平行與相交的概念。通過讓學生在折一折,,量一量,畫一畫的'操作活動加深學生對平行線的認識。在操作活動中,不僅培養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還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參與程度。

說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充分感知

圍繞三張生活圖片(路燈、跑道、電線杆)

問1:圖片中的直線或線段帶給你最直觀的感受是什麼?:

問2: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你的直觀感受(可以讓學生在提供的幾幅直線關係中一一選擇對應,也可以讓孩子自己畫出這種直線關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第一種難度較小,第二種需要現場生成,有一定難度。

二、根據感知、生成概念

根據生成出的三種位置關係,引匯出相交、不相交、平行的不完全概念,回到課本,深刻認識以上三個概念,看看有哪些我們的總結是正確的,哪些有偏頗。

這個時候開始強調“同一個平面”這個概念,先看看我們剛才三組位置關係是不是在同一平面內呢(畫在同一個黑板、畫在同一張紙同一個平面的實際解釋),同一個幾個正例的強調,再結合一些否例(不同面上不相交的非平行關係)的演示可以加深孩子對同一個平面內這個限制條件的必要性認識。

三、 概念昇華、迴歸生活

大家說說,在生活中你還發現哪裡有平行的例子呢?

概念迴歸的過程必然是昇華的過程,結合學生的舉例和解釋,老師要引導孩子注意不相交的數感解釋,還要引導孩子注意解釋是否在同一個平面,還要注意語句的精煉和嚴謹性(互相平行,誰是誰的平行線等)

四、動手操作,深化平行認識

學習平行線的畫法,就是本課突破難點之處,如果可以老師要藉助,結合示範,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效率優勢。

(1) 藉助實物邊沿畫平行線(直尺的上下、左右邊等)

(2) 在方格紙上畫平行線(實際教學中可能產生思維火花的一種畫法,因為可以畫出非水平或非豎直的平行線。)

(3) 標準的三角尺和直尺的推軌式畫法。

(4) 利用摺紙產生的摺痕也可以輕鬆得到平行線。

五、 練習部分主要是有層次的對本課知識技能進行鞏固,教材上的練習就很好,如果需要可以增加一些文字判斷,選擇、填空等練習

書上想想做做的1到4題都可以讓學生完成,第5題(在方格紙上的金魚圖案),裡面有好幾組平行關係是非水平、非豎直關係的情況,而且因為多條線段的原因,孩子對平行線的尋找無形中就增加了難度,所以此題也是充分考察學生對平行線的感知是否準確,敏銳。

國小數學說課稿15

學生已經在一年級學習了百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在本冊第六單元又學習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本節課在此基礎上,創設了“買洗衣機”的情境,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倡方法多樣性。然後,再讓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本節課創設的“買洗衣機”的情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素材,學生感到非常熟悉。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家庭的“理財”計劃中,使學生在“理財”的過程中,探索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會使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來自城市,知識面比較豐富,對教材中的情境非常熟悉,幫小明解決問題時,學生情緒高漲,因為這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只是平日從不參與,這次讓他們自己當“管家”,學習興趣一下就激發出來了。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濃厚,敢想、敢說、敢問,思維活躍。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小組成員按每組4人進行合理搭配,有利於合作交流。課堂上,小組討論氣氛熱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知識,相信將會令他們終身難忘。

本課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問題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創設“買洗衣機”的情境,緊密聯絡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感到非常熟悉。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家庭的“理財”計劃中,使學生在理財的過程中,探索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使他們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探索計算方法,鼓勵解題策略多樣化

百以內加減法已經為學生學習萬以內加減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本節課,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體現解題策略多樣化。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通過解決“買洗衣機”這一問題,讓學生學會3位數的加減混合運算,並獲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著重體現了以下四個方面:

一、體現問題性

問題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匯入時,我說:“願意幫忙解決買洗衣機的問題嗎?”這種探討問題的資源來自於學生,縮短了數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

二、體現體驗性[+國小教學設計網+}

本節課通過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活動與創造,這樣所學的知識記得深,記得牢。

三、體現合作性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著眼點。本節課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4人小組合作探索“每月節餘的錢需要攢幾個月可以買一臺620元的洗衣機?”這個問題,在合作中小組長對組員的任務進行分工、安排;記錄員及時記錄每人的思考情況;發言員把小組中的想法在全班中反饋。學生在合作中體現了組內合作,組外競爭的探討氛圍,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

四、體現解題策略多樣化

解題策略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思想,鼓勵學生多角度多策略解題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

(1)尊重學生獨立思考;

(2)學生表達多樣化;

(3)解題方法多樣化,但不是讓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法。本節課中,我尊重學生自己的方法,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學得生動活潑,大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