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

說課稿2.37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計算它的面積。

2.使學生初步學會使用簡單的測量工具測定直線和沿著直線測量指定的距離;瞭解步測和目測的方法,能夠計算常見的規則形狀的土地面積。

說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應用各種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求它們的面積和解決有關面積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認識常用的測量工具及其用途;掌握測定直線和沿直線測量指定距離的步驟和方法;初步學會測定直線和沿著直線測量指定的距離;瞭解步測和目測的方法,初步學會步測和目測。

3.使學生能夠正確計算常見的規則形狀的土地面積,並會解決有關土地面積的實際問題。

說教學難點:

1.使學生知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各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靈活地應用它們解決有關面積的實際問題。

1.使學生初步掌握用簡單的測量工具測定直線和沿著直線,測量指定距離的方法。

1.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例題和做一做,練習十七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 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索規律。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說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

1.提問:怎樣計算長方形面積?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2.口算出下面各長方形的面積。

(1)長1.2釐米,寬3釐米。

(2)長0.5米,寬0.4米。

3.出示方格紙上畫的平行四邊形,提問:這是什麼圖形?什麼叫平行四邊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4.揭題:我們已經學會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二、嘗試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1)請大家開啟書64頁(指名讀第2段)。

(2)指名到投影上數。邊數邊講解:我先數,它是平方釐米;再數,它是平方釐米;兩部分合起來是平方釐米。

(3)投影出示長方形。提問:數一數,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怎樣計算它的面積。

(4)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關係,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分別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2.通過操作,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1)自由剪、拼,進一步感知。

①每個平行四邊形只准剪一下,試一試被剪下的兩部分能拼成已學過的什麼圖形?學生自己剪、拼。

②互相討論。提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通過操作討論得出:只有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才能拼成一個我們會計算的圖形長方形。這種剪法最簡便。

(2)揭示轉化規律

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在轉化的過程中,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來做呢?(教師邊演示邊講述)

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出示剪刀,閃動被剪掉的部分)。

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直到兩斜邊重合為止。這樣就得到一個長方形。

③學生根據剛才的演示模仿操作,體會平移的過程。

3.歸納總結公式

(1)比較變化前的兩個圖形,提問:你發現了什麼?互相討論,彙報討論結果。根據討論結果完成填空。

引導學生明確:你發現了什麼?互相討論,彙報討論結果。

①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後,面積沒有改變。即長方形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面積。(同時板書)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同時板書)

(2)根據這些關係,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怎樣推匯出來?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X高

4.教學字母公式

(1)介紹每個字母所表示的意義及讀法。板書S=ah

(2)說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裡,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或S=ah。(同時板書)

(3)提問: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應用

1.P66頁例題:一塊平行四邊形鋼板(如下圖),它的面積是多少?(得數保留整數)

3.5釐米

4.8釐米

①讀題,理解題意。

②學生試做,指名板演。提醒學生注意得數保留整數。

③訂正。提問:根據什麼這樣列式?

2.完成P.72頁做一做第1、2題。

訂正時提問:計算時注意哪些問題?

3.填空

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它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原平行四邊形的相等。這個長方形的與原平行四邊形的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於,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

4.判斷,並說明理由。

(1)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它們的面積就相等。

(2)平行四邊形底越長,它的面積就越大。

5.你能求出下列圖形的面積嗎?如果能,請計算出面積。(單位:釐米)

6.練習十七第3題

四、體驗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五、作業

練習十六節第2題。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掌握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概念和麵積單位,以及認識了平行四邊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運用轉化思想,在數方格法的基礎叟,用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長方形,並分析長方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係,再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然後通過例項驗證,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公式。同時也有利於學生知道推導方法,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做準備。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溝通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內在聯絡。

(2)通過操作,讓學生嘗試用轉化的思想方法解決新的問題。

(3)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和高有關,並會運用面積公式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4、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二、教法學法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一堂幾何初步知識課,為以後學習三角形面積和梯形面積的計算,提供了知識準備。本課的教學設計由直觀到抽象,層層深入。從動手操作觀察思考歸納概括初步反饋,遵循了概念教學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通過動手操作,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現已有的表象,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正體現了概念教學的順序:動作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念。

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觀察、比較,自己去探求,重視讓學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獲取知識,以思維訓練為主線,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互助合作,以全體學生為教育物件,整體提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教具逐個出示:

1、圖(1)是什麼圖形?它的面積怎樣算?現在量得長是7釐米,寬是4釐米,你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2、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直接用公式計算,那麼圖(2)我們能直接用公式計算它的面積嗎?用什麼辦法求它的面積?

學生獨立思考,討論後反饋。(教具演示把多的一塊剪下來,拼過去正好是一個長方形,再用長乘以寬就是它的`面積)

3、剛才我們用割下來補過去的方法將圖(2)轉化成和原來圖形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再用長方形面積公式求出它的面積。現在誰能計算圖(3)的面積?

學生獨立計算後,反饋。你是怎麼算的?為什麼?(教具演示:把圖(3)右邊的三角形割下來補到左邊,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二)匯入新課

圖(2)、圖(3)我們用割補的方法把它們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就能算出它們的面積。(教具出示下圖)

你能想辦法求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出示課題。

(三)引導探究

1、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嘗試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師巡視,學生計算1號學具紙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誰能說一說,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你是怎樣計算的?學生可能出現不同的答案。

到底怎樣思考才是正確的呢?充分運用你手頭的學具和有關工具(尺、剪刀等)來嘗試操作,然後列式計算(四人小組進行合作、交流)

反饋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具演示“轉化過程”。

演示前先比較兩個全等的平行四邊形,再將其中一個平行四邊形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把圖形剪開,將左邊的三角形(或直角梯形)拼到右邊去,正好是個長方形,量出它的長是7釐米,寬是4釐米,面積是7×4=28平方釐米。

追問:為什麼可以這樣算?

把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圖形的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

比較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原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之間的關係。

2、操作實踐,驗證想法。

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能轉化成長方形?任意畫一個平行四邊形或任意取一個學具平行四邊形紙片,證明你的想法。(結論:由此看來,對於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要計算它的面積,我們都可以用割補的訪求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來計算它的面積)

3、觀察分析,歸納公式。

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為什麼?(學生討論)

結合回答,教具演示:因為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形變面積不變,我們發現,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底,寬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以高。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如果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a表示它的底,h表示它的高,那麼平等四邊形面積的字母公式是怎樣的?

(四)小結

1、面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個新問題,我們利用已有的“求長方形的面積知識”,通過轉化的方法,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2、現在,你們說說,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關鍵是找哪兩個條件?

(五)練習

1、計算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練後講評)

2、計算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有一塊平行四邊形草地,底18米,高10米。這塊草地的面積是多少?

(六)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有什麼體會?

2、同學們的表現好在哪裡?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的內容《四邊形》。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空間圖形、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空間與圖形的基礎。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校園場景圖,圖上有許多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資訊。目的是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特別是四邊形的感性認識,並從整體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幾何圖形。接下來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藉助於塗顏色的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邊和四個角。例2讓學生通過把各種四邊形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性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本單元的內容只要求學生能夠從具體的實物或圖形中識別出哪個是平行四邊形,對它的一些特點有個初步的直觀認識即可。同時對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都不要求下嚴格意義上的定義。因此,我覺得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應該定為: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2.通過圍一圍、找一找、塗一塗、剪一剪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是認識四邊形及其特徵.難點是通過對四邊形的分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

在教學中我打算採取以下的教學策略

1.重生活經驗,讓學生的豐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數學。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因此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視野從課堂拓寬到生活的空間,並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從現實世界中發現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

2.重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回憶生活經驗、觀察實物、動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途徑,也是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的重要手段。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從事數學活動,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有條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動,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探索圖形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過程,從而獲得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進而形成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指導學生掌握以下的學習方法:

觀察法:通過觀察主題圖和圖形,找出四邊形,再通過分類等活動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動手操作法:通過分一分,圍一圍等活動,認識四邊形及其特徵。

概括法:在實踐活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概括四邊形的特徵。

我把本節課的'預設過程分為四大塊,分別是,

一.感知四邊形

1.圍四邊形。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圖形:四邊形,你想像中的四邊形是怎樣的?讓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後表示出自己想像中的四邊形。(注意:如果學生圍出的以正方形和長方形為主,教師應及時點撥引導,適當補充一些梯形和平行四邊形以及不規則四邊形。)

2.定義四邊形。這裡的四邊形的定義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下定義。師:看著這麼多的四邊形,你能說一說,到底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二.尋找四邊形

1.在主題圖中找四邊形。

2.在圖形中找四邊形。

3.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4.小結。

三.進一步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

過渡語:象這樣有四條直直的邊,有四個角的圖形就是四邊形,(圖形出示,不同型別的四邊形)。

1.分類。師:你能按自己的標準把這些四邊形來分分類嗎?

學生會出現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對此,要求學生說明自己的理由,對於學生的不同方法,只要有自己的理由,都要予以肯定。其中把長方形、正方形分為一類,其它圖形分為一類進行的分類方法進行重點研究,解決本課的難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

2.練習

準備一些關於特徵的判斷題。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三年級上冊的內容《四邊形》。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空間圖形、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空間與圖形的基礎。本單元的內容只要求學生能夠從具體的實物或圖形中識別出哪個是平行四邊形,對它的一些特點有個初步的直觀認識即可。同時對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都不要求下嚴格意義上的定義。因此,我覺得本堂課的

教學目標:

①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瞭解四邊形的特徵。

②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剪一剪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③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奧祕。

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以往的知識當中,學生只對各種圖形有所認識,而對什麼是四邊形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引導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徵是本堂課的重點。而三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觀察、比較能力還很弱,要正確的說出四邊形的分類標準是一個難點。

說教法學法

說教學的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

我直接出示主題圖(課件),讓學生尋找認識的圖形,如:長方形的籃球場、通道、窗戶;正方形的地磚;平行四邊形的推拉門、樓梯、護欄等。根據學生所說,概括說出:看來圖形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圖形讓我們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所以今天我們先研究圖形中的一類——四邊形,從而順利出示課題。

這個環節創設了參觀光明國小的情境,從學生熟悉的校園場景引入,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容易讓學生產生親近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日常化、生活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觀察光明國小的校園,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很自然引入課題。

(2)探究交流,學習新知;

第一步,用一個問題“你認為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把你腦中的四邊行畫下來。”第二步,展示學生的作品,不管正確與否。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判一判。第三步,自主探究四邊形的特點,讓學生交流自己概括出的特點。第四步,出示例1圖,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

通過想一想、說一說、找一找、議一議塗一塗等活動,提供豐富的直觀材料,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概括出了四邊形的.共同特點。這個過程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同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休課件動態演示的優越性,使圖形可以隨意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3)動手實踐,獲取新知;

①教師出示一些不同的四邊形,讓學生對這些四邊形進行分類。先讓小組討論,充分發揮想象力及小組合作的優勢,在這過程中,讓學生感受這些四邊形的區別與聯絡。

在學生對四邊形特徵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創設合作交流的機會,利用教師呈現的四邊形進行分類,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表達自己對不同四邊形的理解,學生之間合作探究、互幫互助,既內化了新知,又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

②圍四邊形

學生利用學具裡的釘子板圍出自己喜歡的四邊形。很多學生圍出的是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師利用這一資源,讓學生討論,並通過測量,得出他們的對邊也分別相等,從而讓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

從抽象的認識轉化為具體的操作,教師設計了圍四邊形的環節,使學生進一步清晰地認識了四邊形。再通過對作品的展示與評價,讓學生學會欣賞,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

(4)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節課你又哪些新的收穫?還有哪些問題?

經常設計總結的環節,可以幫助學生梳理自己所學的知識,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發展學生的能力。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5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您們好!

我叫XXX,來自XXX國小,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時《平行四邊形》。

一、說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所選擇的說客內容《平行四邊形》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是今後繼續學習平行四邊形和其他空間圖形知識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新課標》將以往的“幾何”拓展為“空間與圖形”,要求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平行四邊形,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特徵。

(2)通過動手操作與實驗,培養創新意識以及初步的空間觀念。

(3)創設互相協作的學習情境。

3、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 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特徵。

4、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三角形和長方形的框架。

學具:平行四邊形、圖釘、硬紙條、釘子板、方格紙、長方形紙和剪刀等。

二、說教法

運用直觀手段獲得的表象容易使學生感到形象清晰鮮明、生動有趣。教法上我以觀察教學法、練習法為主。

三、說學法

這節課我始終貫徹主體性和活動性的教學思想,讓學生運用互相討論法、嘗試練習法進行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匯入新知

首先出示教材主題圖進行匯入:從圖片中你們能找到哪些四邊形?複習四邊形的特徵。接著引導學生觀察推拉門上的四邊形並提問:你們認識這樣的四邊形嗎?通過樓梯扶手、推拉門,揭示課題,引入平行四邊形的'學習。

2、動手實踐,感知特徵

課堂教學的好壞,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學生的發展有無,都要一一通過練習進行檢驗,這個環節我結合課本練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

基本練習:畫一畫

課本39頁第2題:要求在方格紙上畫一個與原圖同樣的平行四邊形,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特徵的認識。

3、交流總結

說一說這節課你收穫了什麼?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6

 一、 教材分析(說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邊形是在學習了平行線和三角形之後編排的,是平行線和三角形知識的應用和深化。同時又是為了後面學習矩形、菱形、正方形、圓,甚至高中立體幾何打基礎的,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平行四邊形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應用也很廣泛,學習他可以把理論和實際聯絡起來,更好地為實現科技現代化服務。

在前一章《三角形》的學習中,學生對幾何“證明”開始入門,通過本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的推理論證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為此,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

2、教學目標:

(1) 雙基目標: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性質,理解平行線間距離,並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問題。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猜想、歸納知識的自學能力和培養學生聯想、類比、轉化、推導、論證、演繹、抽象知識的數學思維品質。

(3) 非智力目標(思想目標):滲透從具體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未知到已知的數學思想以及事物之間互相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3、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性質以及性質的應用。

4、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性質的靈活應用。

二、 教法(說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按教學論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教師的任務是制定目標,組織教學活動,控制教學活動的'程序,並隨機應變、排除障礙,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能力,本節課採用“五點”教學法。具體如下:

1、以“問題”為學生學習的“起點”;

2、以“正規化”為學生學習的“焦點”;

3、以“變式”為學生學習的“重點”;

4、以“創新”為學生學習的“難點”;

5、以“評價”為學生學習的“疑點”;

 三、 學法(說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方法,真正做到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針對本課內容和以上教法,採用的學法如下:

四、 教學程式(說過程)。

1、設問激趣,匯入新課(起點):

首先複習四邊形的概念、明確四邊形的性質,然後用特殊化方法設計一問題:若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則該四邊形是什麼樣的四邊形?這樣匯入新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去探索數學發展的規律,達到用問題創設數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讓學生敢於探索和猜想。

2、誘導思維,以誘達思(焦點):

其次通過設問、質疑,進一步引導學生區分平行四邊形與一般四邊形,進而猜想出平行四邊形的特殊性質。同時教師整理出一種推導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正規化,再讓學生聯想正規化,演繹其他推導模式,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去 觀察、猜想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教師的正規化的有誘導下,達到演繹數學論證過程的能力。

3、變式問題,突出“重點”:

通過具體問題的觀察、猜想、演繹出一些不同於一般四邊形的性質,進一步由學生歸納總結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通過投影不同層次的典型習題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練習,讓學生自己去掌握“重點”。

4、引導創新,化解“難點”:

設計“無圖形”和“無結論”問題,引導學生讀題、審題、畫圖、觀分析、猜想、歸納,然後把問題中所有可能的結論推匯出來,通過這種開放式問題的解決,既達到突出“重點”,又化解“難點”的目的。

5、反饋補缺,消除“疑點”:

在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時,教師做適當的評價和提示,以彌補學習不足之處,從而達到消除“難點”的目的。

6、總觀全課,找到收穫:

教師對此課學生的表現作一小結、評價,特別是對“兩頭”的學生予以表揚,告訴學生本節是本章及以後學習的基礎,要求他們在以後學習中會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去解決實際問題。

7、佈置做業:

有針對地佈置少量重、難、疑點知識的家庭作業,可以把“單一性結論”問題改為“無結論”問題,以鞏固知識。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7

一、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簡單的平面圖形,初步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空間與圖形的基礎。所以要落實好這部分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快樂、自主的學習中得到一定層次的提高。

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校園場景圖,圖上有許多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資訊。目的是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特別是對四邊形的感性認識,並從整體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接下來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藉助塗顏色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和四個角的特點。例2讓學生對各種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徵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教材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分一分等一系列活動,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瞭解。我覺得教材這樣的安排遵循了兒童學習數學的規律,選擇活動化的方式呈現是符合中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的。

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確定本節課所要達到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A 讓學生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掌握四邊形的特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B 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分一分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創設情景,匯入新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活動,理解和掌握四邊形的特點,並對不同的'四邊形進行分類;通過課堂練習,鞏固四邊形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主題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四邊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通過對四邊形的分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二 、說教法

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形式的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我將運用直觀的教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將情景教學法、實驗操作法、直觀演示法等有機地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

三 、說學法

達爾文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論的知識。”這充分說明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通過師生交流、合作探究、生生交流等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指導學生運用:動手操作的方法、小組合作的方法、觀察比較的方法來學習知識,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合,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探究新知識的過程。

四 、說教學程式

一 情景匯入、揭示課題

1、 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哪項運動?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並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2、出示主題圖,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

3、仔細觀察,看看操場上有你認識的圖形嗎?(學生自由暢言)

4、同學們,這些圖形有很多不同之處,我們可不可以給它們分類呢(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得出圓是沒有角的圖形,三角形是三個角、三條邊的圖形,而其它的是有四個角、四條邊的圖形。)那我們可不可以給第三類圖形取一個統一的名字呢?(生回答:四邊形)。於是分類的結果是:

第一類:圓

第二類:三角形

第三類:四邊形

5、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認識四邊形

1、找一找,塗一塗:讓學生在課文35頁中找出四邊形並塗上顏色。 學生塗完後,說說理由。

2、小組討論:你發現四邊形有什麼特點?

學生彙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四條直的邊

四邊形

四個角

3、鞏固運用:在教室裡找四邊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不僅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更是為了通過聯絡實際,進一步感知四邊形的特徵。】

(二)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1、動手實踐:讓學生拿出學具盒,給四邊形分類。

2、小組合作:給找出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在分類過程中,如果學生感到困難,可溫馨提示:用三角板量角,用尺子量邊。)

預計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第一種:按有沒有四個直角的標準,把長方形、正方形分為一類,把其它分為一類。

第二種:按對邊相等的標準,把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分為一類,把其它分為一類。

第三種:按四條邊有沒有相等的標準,把正方形、菱形分為一類,把其它分為一類。

提問:你們還有不同的分法嗎?你能說出你的理由嗎?對於學生的不同分法,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並表揚。

(三)小結:概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提問:通過剛才的分類,你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學生通過分類,很容易觀察到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直角;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同具體的實物結合起來,化抽象為具體。教學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培養了合作學習的意識,為學生親身經歷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四)反饋練習、鞏固提高

1、基本練習:課文第36頁“做一做”的第1、2題。

2、開放提高:剪一刀,使長方形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四邊形。(這題我會讓學生上臺操作,預計可能出現:兩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兩個梯形。)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 、總結收穫,反思提升

讓學生自由說: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發表所感,從中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本節課的得失。】

六、 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練習九的第1題。

2、思考:將一個四邊形剪去一角,會變成什麼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 板書設計

四邊形

第一類:圓

第二類:三角形 四條直的邊

第三類:四邊形 四個角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8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西師版四年級下冊第97—98頁中的平行四邊形的知識。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平行四邊形的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初步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徵,認識了平行與相交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繼續認識平行四邊形,瞭解對邊分別平行和對邊相等的特徵,並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這部分的內容是以後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礎,有利於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對“圖形與空間”的學習興趣。

三、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其特徵。

(2)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會畫高。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在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2)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徵。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難點:作平行四邊形的高,明白底與高的對應關係。

五、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內容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教法中採用觀察、操作為主,多媒體演示為輔。教學中,引導學生操作和思考,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化靜為動,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學習生的思維能力。

(二)說學法

根據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利用實際生活中的圖形,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總結→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的過程。使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水到渠成,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及自信心,從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六、說教具和學具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三角板、直尺、平行四邊形紙片、長方形活動框、釘子板。

學具:以小組為單位準備長方形活動框、直尺、三角板、水彩筆、方格紙、白紙、量角器、平行四邊形紙等。

七、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初步感知。

數學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選擇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

談話:同學們,我們在以前學習中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實際上我們生活中也經常看到平行四邊形,然後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發現平行四邊形。

(課件)問掛圖中哪裡有平行四邊形?課件演示。

老師提問:這些圖形都有什麼特徵呢?

二)學生自主探究新知

1、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1)變魔術,拉一拉:

向學生出示一個長方形木框,用手捏住相對的兩個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動,邊拉動邊觀察木框的變化。老師向學生演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再到長方形的過程。

讓學生自己總結明白:長方形可以拉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

這就是平行四邊形的特性:不穩定,易變形。平行四邊形的這個特性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如鐵拉門,伸縮衣架等。

(2)畫一畫,比一比。

拉到一定的位置不變,老師將拉成的平行四邊形畫在黑板上,學生將拉成的平行四邊形畫在紙上。

老師問:畫的平行四邊形和學生們畫的平行四邊形是不是一樣的`?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從實物抽象到圖形的過程。

引導學生用三角板和直尺去檢驗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的位置關係是怎樣的,學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總結出這種四邊形的對邊的特徵。(兩組對邊互相平行)

告訴學生,兩組對邊互相平行是平行四邊形的本質特徵。然後,給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板書)

出示課件,讓學生明白怎麼樣來畫平行四邊形

在方格紙上畫,在白紙上畫。

這個環節的設計,本著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敢於放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點。

2、藉助手中材料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設問: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對邊的長短又怎樣呢?它的四個內角又有什麼特徵呢?

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對畫出的平行四邊形的邊的長短、內角進行測量。研究其位置關係和長度關係,大小關係。進行交流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性。

(1)不穩定性,易變形

(2)對邊互相平行的

(3)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4)兩組對角也分別相等

(5)四個內角的和是360度。

以上的發現老師一一板書

最後老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讓學生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因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兩組對邊也分別平等。

(出示課件)

練習:

根據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判斷一個四邊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

這個環節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利用手中材料,自己去發現和交流,從本質方面去描述平行四邊形,使學生在思維的碰撞和交流中得出結論。

3、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底。

師生共同操作,突破難點。

請學生用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紙片跟著老師一起操作,師邊做邊講折法。然後展開所得摺痕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說明與高垂直的邊就是底。請學生用筆和三角板畫出高並標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折幾條高,觀察高有什特點。然後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出高與底的定義和特點。

課件演示

小結,任何一條邊都可以作底,這條底到對邊的距離就是高。高與上下兩條對邊是相互垂直的。

還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判斷這條摺痕是不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老師問:你還能在這個平行四邊形上折出另一條不同的高嗎?

在這個環節中,既體現了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又培養了動手、動腦能力。使難點更好的得到了突破。

三)鞏固練習

出示課件。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平行四邊形的特性和性質。

四)全課總結

讓學生從小養成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總結。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9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空間圖形、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空間與圖形的基礎。這一部分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一是藉助塗顏色的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的特點;例二讓學生對各種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的特徵有所瞭解。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剪一剪、摸一摸、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瞭解。

二、說學法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四邊形的特徵,整節課將觀察、操作、演示、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三、說教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是國小教學幾何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學時,要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這些素材的作用,將視野從課堂擴寬到生活的空間,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從現實世界中發現空間與圖形的問題。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瞭解四邊形的特徵。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演示、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四邊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四邊形的分類。

五、教學過程

首先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環境引入數學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日常化、生活化,激發了學生學習四邊形的興趣與慾望。上課開始我讓同學們在主題圖中找認識的圖形,讓學生感到生活中確實到處都有圖形存在,接著把它們都展示出來。你們所找的這些圖形中有一種圖形叫四邊形,那麼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新圖形----四邊形的認識。(板書課題)

例1: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塗上你喜歡的顏色。

1、初步感知,發現特徵。

讓學生觀察塗好的四邊形,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判斷觀察、比較,發現這些圖形都有哪些的共同特點。讓同學在小組內互相說說自己的發現。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彙報,得出四邊形的特徵: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的圖形就是一個四邊形。

出示一組圖形,讓學生來判斷這些圖形是否是四邊形。

下面的圖型是四邊形嗎?如果不是說一說為什麼不是?

不是四邊形

不是四邊形

是一個四邊形

再讓學生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是四邊形的。

最後出示幻燈片展示生活中的物體及建築物發現四邊在生活處處都有。

例2、動手分類,加深認識

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有目標、有計劃、有分工的,在這個環節裡,我讓他們把剛才塗好顏色的.四邊形剪下來,並摸一摸,進一步感知四邊形。(為有效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小組合作把四邊形分類,同時出示老師的建議:

1)定好分類的標準;

2)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們分類的理由;

3)推薦一名同學發言;

分類結果可能出現書中的分法:

A、按有沒有直角來分:

正方形、長方形;

菱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四邊

B、按對邊是不是相等分:

正方形、長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

梯形、不規則四邊形。

進一步引導學生:你還有不同的分法嗎?說說你的理由。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練習。

整個環節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表達自己對不同四邊形的理解,生生之間通過互動的方式,取長補短,既增長了見識,又培養了合作的意識。這個過程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

3、課堂小結:讓學生說說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四邊形的認識

四邊形的特徵:四條直的邊;

四個角;

四邊形分類:

A、按有沒有直角來分:

正方形、長方形;

菱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四邊形。

B、按對邊是不是相等分:

正方形、長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

梯形、不規則四邊形。

謝謝大家!

三年級四邊形說課稿10

大家好,我是11231號江沿國小王穎,下面我就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四邊形的認識一課進行反思性說課: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平面圖形、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圖形的基礎。所以,要落實好這部分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快樂、充實的課堂中得到一定層次的提高。因此,本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一是藉助塗顏色的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的特點;例二讓學生對各種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徵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材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瞭解。我覺得教材這樣的編排符合中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所以,為了進一步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我作了課前調查,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於四邊形並不是一無所知,但也不十分清晰,而且不同學生的認識存在差異,對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學生只是直觀上理解,還不能概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基於對教材的認識和分析,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課件出示不讀》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感知和認識四邊形的特徵,能夠正確區分和辨認四邊形並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2、通過觀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活動,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探索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四邊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通過對四邊形的分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

四、設計理念及實施方法

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創設適合學生的問題情境和探索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本節課的教學我儘量運用直觀的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始終貫徹主體性和活動性的教學思想,指導學生運用以下學習方法

1、動手操作的方法。通過分一分,圍一圍等活動,認識四邊形及其特徵。

2、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如在合作中分類出不同的四邊形。

3、觀察比較法。通過觀察主題圖和圖形,找出四邊形,再通過分類等活動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知識,體驗了學習樂趣

五、教學設計思路

教學過程是否部署得科學合理,關係教學的成敗,因此為了圓滿地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下面三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課件》

上課前,與學生交流你們喜歡那些體育運動?讓我們到運動場上去《課件主題圖》讓學生從熟悉的校園情境中發現的圖形,能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課程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生活與數學的外延重合,學生興趣盎然,不僅從整體上感知了生活的幾何圖形,而且產生了對四邊形的感性認識,同時,四邊形作為幾何圖形之一,又滲透了集合的數學思想。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課《課件》

在這一環節之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動手做一個四邊形初步感知四邊形的特徵,在教學時,先讓學生在題卡上找出四邊形,塗上喜歡的顏色,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師在課件上展示》,讓學生通過比較,明確哪些圖形是四邊形,再引導學生逐步明確四邊形的特徵,《師課件在課件上展示四邊形的'特徵。

在學生找出的四邊形的基礎上,給這些不同的四邊形分類。四邊形的分類教材上展示了三種不同的分法,在教學中,我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來分類,這個環節,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說說你是怎麼分的。瞭解學生的思考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其次,進一步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學生給圖形的分類中,大部分是把長方形和正方形分為一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邊和角,用三角板、直尺、或對摺的方法主動去探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接著用課件展示出它們的特點,《課件長方形正方形》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這個過程學生選擇的方法是多樣的,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這個舞臺上盡情演繹,盡情發揮,盡情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在老師的賞識中把課堂推向了高潮。使學生對四邊形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模糊到清晰,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深化練習

經過上述的教學,我抓緊機會讓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在課件上出示練習題。《課件題》讓學生找出四邊形,說出生活中的四邊形,畫出自己的四邊形。用這些方法來加深對四邊形特徵的認識。接下來,我設計了一個趣味性的練習,《課件》這樣一來,學生不但發現生活中四邊形是無處不在的,而且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也讓學生明確生活處處皆數學,數學處處皆學問。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運用這一手段,我用課件展示四邊形的特徵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整個板書重點突出,簡潔明瞭,更有利於輔助學生準確理解教學內容。

這節課主要是以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為主,教師引導為輔,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幾次的試教和網上交流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再加上團體的研討,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了不斷的修改完善,基本達成了課前預定的教學目標。但值得深思的是,如何加強部分潛能生的動手能力,這也是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必須關注的問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