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諫論》閱讀答案

語文3.05K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範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諫論》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諫論》閱讀答案

《諫論》閱讀答案1

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

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說蓋出於仲尼。吾以為諷、直一也,顧用之之術何如耳。伍舉進隱語,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論,秦帝立悟。諷固不可盡與,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顧用之之術何如耳。然則奚術而可?曰:機智勇辯如古遊說之士而已。夫遊說之士,以機智勇辯濟其詐,吾欲諫者,以機智勇辯濟其忠。請備論其效。周衰,遊說熾於列國,自是世有其人。吾獨怪夫諫而從者百一,說而從者十九,諫而死者皆是,說而死者未嘗聞。然而牴觸忌諱,說或甚於諫。由是知不必乎諷,而必乎術也。說之術可為諫法者五:理諭之,勢禁之,利誘之,激怒之,隱諷之之謂也。觸龍以趙後愛女賢於愛子,未旋踵而長安君出質;甘羅以杜郵之死詰張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諭之也。子貢以內憂教田常,而齊不得伐魯;武公以麋鹿脅頃襄,而楚不敢圖周。此勢而禁之也。田生以萬戶侯啟張卿,而劉澤封;朱建以富貴餌閎孺,而闢陽赦。此利而誘之也。蘇秦以牛後羞韓,而惠王按劍太息;範睢以無王恥秦,而昭王長跪請教。此激而怒之也。蘇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繳感襄王。此隱而諷之也。五者,相傾險詖之論,雖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則?理而諭之,主雖昏必悟;勢而禁之,主雖驕必懼;利而誘之,主雖怠必奮;激而怒之,主雖懦必立;隱而諷之,主雖暴必容。悟則明,懼則恭,奮則勤,立則勇,容則寬,致君之道盡於此矣。吾觀昔之臣,言必從,理必濟,莫如唐魏鄭公(魏徵),其初實學縱橫之說,此所謂得其術者歟?噫!龍逢、比干不獲稱良臣,無蘇秦、張儀之術也;蘇秦、張儀不免為遊說,無龍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龍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術;蘇秦、張儀吾取其術,不取其心,以為諫法。

(選自蘇洵《諫論(上)》,有刪節)

【註釋】險詖(bì):不正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進諫的大臣能否達到讓國君納諫的目的,不取決於進諫的形式,只看使用的進諫方法是否恰當。

B、文章倡導要像古代遊說諸侯的策士那樣進諫,即機智、靈活、勇敢、善辯,學會以理服人、以利誘人、以勢壓人、以話激人、以隱語啟人。

C、作者在文末表示,自己將學習龍逢、比干的忠心,學習蘇秦、張儀的遊說方法,用以進諫時取法。

D、本文著重闡述進諫的方式和方法。鋪排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氣勢不凡;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各種論證方法的運用,使得觀點突出,層次鮮明。

參考答案:

8.B。致:向君王表達建議,勸諫。

9.C。③不是進諫方法;⑤不是作者認為正確的五種方法。

10.D。比喻論證有誤。那麼君主比夏桀、商紂還稍強一些,我進諫一百次他會聽從一百次的,何況是虛心納諫的君主呢?如果不能掌握適當的方法,那麼君主比唐堯、虞舜還稍差一些,我進諫一百次他會不聽從一百次的,何況是拒絕忠言的君主呢?情況如此,那麼什麼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機智、靈活、勇敢、善辯,就像古代遊說諸侯的策士那樣就可以了。那般遊說諸侯的策士,靠著機智、靈活、勇敢、善辯助成他的詭詐;我要進諫君主,靠著機智、靈活、勇敢、善辯助成我的忠貞。讓我全面論述一下它的實際效果吧!周朝衰落,遊說之風在諸侯各國間興盛起來,從此以後,世世代代都有這樣的人物。我只是對這種現象感到奇怪:進諫君主而被聽從的僅有百分之一,遊說君主而被聽從的卻佔十分之九,進諫君主因而喪命的比比皆是,遊說君主因而喪命的卻沒有聽說過,然而觸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處,有時遊說比進諫還嚴重呢。由此可知,關鍵不一定在諷諫上,而一定在方法上。遊說的方法可供進諫時取法的有五種:講清道理開導他,從形勢上禁止他,使用利益引誘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諷諭他,這些就是所說的五種方法。觸龍認為趙太后愛女兒勝過愛兒子,眨眼之間長安君就出國做人質去了;甘羅拿武安君死在杜郵這件事詰問張唐,張唐答應去做燕相併且定了出發日期;這些就是講清道理開導他的事例呀。子貢用憂慮國內就不應徵伐強國來指教田常,於是齊國就只好不征伐魯國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將招來眾人攻擊威脅頃襄王,於是楚國就不敢謀劃進攻西周了。這些就是從形勢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萬戶侯打動張卿,(讓他按照呂后的意圖暗示群臣,請求封呂后為王,並且建議呂后加封劉澤,鞏固呂的地位)於是劉澤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貴引誘閎孺,(讓他勸說惠帝釋放闢陽侯)於是闢陽侯就被赦免了。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誘他的事例呀。蘇秦用韓國本是大國,卻落了個牛後的名義羞辱韓惠王,於是韓惠王手按寶劍,仰天長吁一聲;範睢用四大貴人獨斷專行,秦國簡直等於沒有國王恥笑秦昭王,於是秦昭王跪下請教。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蘇代用土偶人至死不離故土的故事譏笑田文,楚國射雁獵手用弋射諸侯鼓動頃襄王。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諷諭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種,都是見解偏頗、不夠公平的說法。雖然如此,由忠臣來運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麼緣故呢?講清道理開導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會醒悟;從形勢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驕傲,也一定會害怕;使用利益引誘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會振奮起來;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會堅強起來;含蓄委婉地諷諭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會接受意見。醒悟就會明白,害怕就會謹慎,振奮就會勤勞,堅強就會勇敢,接受就會寬厚。輔助君主的正確方法,全在這裡了。照我看來,從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見必定聽從,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沒有誰比得上唐代魏鄭公。當初,他其實學的縱橫家的學說,這就是所謂能掌握適當方法的人吧?唉!龍逢、比干進諫國君,招致殺身之禍,也不能稱為好臣子,因為他們沒有蘇秦、張儀的得力方法;蘇秦、張儀遊說國君,取得功名利祿,可是不免被人譏為遊說之徒,因為他們沒有龍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對於龍逢、比干,我肯定並學習他們的心地,但是卻不肯定並學習他們的方法;對於蘇秦、張儀,我肯定並學習他們的方法,但是卻不肯定並學習他們的心地,以便供進諫時取法。

《諫論》閱讀答案2

諫論

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說蓋出於仲尼。吾以為諷、直一也,顧用之之術何如耳。伍舉進隱語,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論,秦帝立悟。諷固不可盡與,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顧用之之術何如耳。

然則奚術而可?曰:機智勇辯如古遊說之士而已。夫遊說之士,以機智勇辯濟其詐,吾欲諫者,以機智勇辯濟其忠。請備論其效。周衰,遊說熾於列國,自是世有其人。吾獨怪夫諫而從者百一,說而從者十九,諫而死者皆是,說而死者未嘗聞。然而牴觸忌諱,說或甚於諫。由是知不必乎諷,而必乎術也。

說之術可為諫法者五:理諭之,勢禁之,利誘之,激怒之,隱諷之之謂也。觸龍以趙後愛女賢於愛子,未旋踵而長安君出質;甘羅以杜郵之死詰張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諭之也。子貢以內憂教田常,而齊不得伐魯;武公以麋鹿脅頃襄,而楚不敢圖周。此勢而禁之也。田生以萬戶侯啟張卿,而劉澤封;朱建以富貴餌閎孺,而闢陽赦。此利而誘之也。蘇秦以牛後羞韓,而惠王按劍太息;範睢以無王恥秦,而昭王長跪請教。此激而怒之也。蘇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繳感襄王,此隱而諷之也。五者,相傾險詖①之論,雖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則?理而諭之,主雖昏必悟;勢而禁之,主雖驕必懼;利而誘之,主雖怠必奮;激而怒之,主雖懦必立;隱而諷之,主雖暴必容。悟則明,懼則恭,奮則勤,立則勇,容則寬,致君之道盡於此矣。

吾觀昔之臣,言必從,理必濟,莫如唐魏鄭公(魏徵),其初實學縱橫之說,此所謂得其術者歟?噫!龍逢、比干不獲稱良臣,無蘇秦、張儀之術也;蘇秦、張儀不免為遊說,無龍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龍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術;蘇秦、張儀吾取其術,不取其心,以為諫法。(選自蘇洵《諫論上》,有刪節)

【註釋】①險詖(bì):不正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顧用之之術何如耳 顧:不過

B.請備論其效 備:準備

C.此理而諭之也 諭:使……明白

D.悟則明,懼則恭恭:謙遜有禮

3.下列全都符合作者“理諭之、勢禁之,利誘之,激怒之,隱諷之”的進諫方法的一項是( )(3分)

①甘羅以杜郵之死詰張唐,而相燕之行有日。

②田生以萬戶侯啟張卿,而劉澤封。

③周衰,遊說熾於列國,自是世有其人。

④觸龍以趙後愛女賢於愛子,未旋踵而長安君出質。

⑤伍舉進隱語,楚王淫益甚。

⑥子貢以內憂教田常,而齊不得伐魯。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認為進諫的大臣能否達到讓國君納諫的目的,不取決於進諫的形式,只看使用的進諫方法怎麼樣。

B.文章倡導要像古代遊說諸侯的策士那樣進諫,即機智、靈活、勇敢、善辯,學會以理服人、以利誘人、以勢壓人、以話激人、以隱語啟人。

C.在文章的最後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龍逢、比干和蘇秦、張儀學習,效法他們的忠心和和遊說方法,以便供進諫時取法。

D.文章著重闡述進諫的方式和方法。鋪排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氣勢不凡;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的運用,使得觀點突出,層次鮮明。

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⑴諷固不可盡與,直亦未易少之。(3分)

⑵吾獨怪夫諫而從者百一,說而從者十九。(3分)

《諫論》閱讀答案3

劉行本進諫

隋主嘗怒①一郎②,於廷前笞之。諫議大夫劉行本進曰:“此人素清,其過又小,願少③寬之。”帝不顧。行本於是正當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聽?若非,當致之於理。豈得輕臣而不顧也?”因置笏④於地而退。帝斂容謝之,遂原所笞者。

(選自《資治通鑑》)

【註釋】①怒:責備。 ②郎:官職。一郎:一位官員。③少:稍微。④笏:笏板,古代官員上朝時捧在面前,用於記錄向皇帝上奏的有關內容。

【文言常識】1、說“謝” 本文中“帝斂容謝之”句中的“謝”,在現代文中解釋為“感謝”,但在文言文中一般作“道歉”解。“帝斂容謝之”當翻譯為“皇帝收斂了怒容向他道歉”。又如“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2、話說“陛下” “陛下”指皇帝,這是多數人瞭解的。那麼為什麼“陛下”可指代皇帝呢?“陛”是宮殿中的臺階,“陛下”本指宮殿中臺階下的侍從。在古代,臣下要進見皇帝,先得通過“陛下”的侍從通報,久而久之,人們不敢直呼皇帝,而把“陛下”作為皇帝的代稱。

【譯文】隋朝皇帝曾經責備一個官員,在大殿之上鞭打他。諫議大夫劉行本上奏說:“這個人一向清廉,這次他的過錯又很小,希望您能稍微寬恕他。”皇帝不理睬他。劉行本在這個時候站在皇帝面前說:“陛下您不因為我沒有才能,而把我放在在您的身邊,我說得如果對,陛下你怎麼能不聽呢?我說得如果錯,應該把我送到大理寺處置我。怎麼能輕視我而不理睬我呢?”於是把笏板扔在地上然後退下。皇帝收斂了容顏向他道歉,於是原諒了那個被鞭打的官員。

【閱讀訓練】

1、解釋:①笞 ②少 ③置 ④安得

2、翻譯:①此人素清,其過又小,願少寬之。②若非,當致之於理。豈得輕臣而不顧也?

3、“此人素清”中的“素”與下列句中( )句的“素”相同

A、素蟫灰絲 B、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C、可以調素琴 D、素不相識

【參考答案】

1、(1)鞭打 (2)稍微 (3)放 (4)怎麼可能

3、D

李生論善學者

【原文】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①走。居五日,李生故②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從,冀聞道也。餘一言未盡,而君變色以去,幾欲拒人千里之外,豈善學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③,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註釋】①還:同“旋”,掉轉身。②故:特意。③厭:滿足

【譯文】王生愛好學習而沒有掌握方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於學習,是真的嗎?”王生因此而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於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學習貴在善於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憑什麼說你善於學習呢?”王生更惱火,不對李生的話做任何應答,轉身就走了。過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學習,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開,幾乎要拒絕人千里之外,難道是善於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態度)嗎?學習的人最大的忌諱,就是沒有超過自己就滿足,你為什麼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虛度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聽完他的話,感到震驚,(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現在才知道你說得對。請允許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來展示明顯的警戒。”

閱讀訓練】

1、解釋:(1)志 (2)說 (3)逾 (4)盍 (5)迨

2、翻譯:(1)或謂君不善學,信乎?(2)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從,冀聞道也。

3、上述選段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4、結合你的學習生活,談談應該如何做一個善學者。

【參考答案】

1、(1)同“識”,記 (2)勸說 (3)超過 (4)何不 (5)等到

3、闡明勤學苦練出人才的道理,勉勵人們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養。

4、要點提示:學貴善思;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

《諫論》閱讀答案4

  諫論

  蘇洵

夫臣能諫,不能使君必納諫,非真能諫之臣;君能納諫,不能使臣必諫,非真能納諫之君。欲君必納乎?向之論備矣。欲臣必諫乎?吾其言之。

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其威,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觸神、忤雷霆,亦明矣。聖人知其然,故立賞以勸之。傳曰“興王賞諫臣”,是也。猶懼其選耎①阿諛,使一日不得聞其過,故制刑以威之。《書》曰“臣下不正,其刑墨”,是也。人之情,非病風喪心,未有避賞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諫哉?賞與刑不設,則人之情又何苦而抗天、觸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義,不悅賞,不畏罪,誰欲以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盡得性忠義者而任之?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彼勇者恥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與千金,不然則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猶未能也。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在以勢驅之耳。君之難犯,猶淵谷之難越也。所謂性忠義、不悅賞、不畏罪者,勇者也,故無不諫焉;悅賞者,勇怯半者也,故賞而後諫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後諫焉。

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賞為千金,以刑為猛虎,使其前有所趨,後有所避,其勢不得不極言規失。此三代所以興也。末世不然,遷其賞於不諫,遷其刑于諫。宜乎臣之噤口捲舌,而亂亡隨之也!間或賢君欲聞其過,亦不過賞之而已。嗚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淵谷乎?此無他,墨刑之廢耳。三代之後,如霍光誅昌邑不諫之臣者,不亦鮮哉!

今之諫賞,時或有之;不諫之刑,缺然無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無,則諛者直,佞者忠,況忠直者乎?誠如是,欲聞讜言②而不獲,吾不信也。

【注】①選耎:xùn ruǎn柔弱,懼怕。 ②讜言:dǎnɡ yán正直之言,慷慨之言。

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的一項是

A. 聖人知其然,故立賞以勸之勸:勉勵

B. 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暴然:突然

C. 《書》曰“臣下不正,其刑墨”,是也是:正確

D. 誠如是,欲聞讜言而不獲誠:果真

2. 下列句子中,全是作者主張君主用來促使臣子進諫的辦法的一組是

①聖人知其然,故立賞以勸之②使一日不得聞其過,故制刑以威之

③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④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後諫焉

⑤此無他,墨刑之廢耳 ⑥增其所有,有其所無

A.①②④B.①②⑥C.②③⑤D.①③⑥

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年-的一項是

A. 作者認為,如果不設定明確的獎賞與刑罰措施,臣子是絕不會冒著觸犯君王的危險而去進諫的。

B. 文章第三段運用三個人跨越深淵的例子,生動而形象地表明瞭臣子進諫的危險所在和刑罰、賞賜的積極作用,運用的是喻證法。

C. 文章一開頭就提出論點“君能納諫,不能使臣必諫,非真能納諫之君”,強調納諫之君要使臣子必諫。下文由此生髮,展幵論述。

D. 文章從君王的角度立論,具體而生動地探討了君王應當怎樣才能使臣子踴躍進諫的問題。

參考答案:

1.C(是:這樣)

2.B(③是作者打比方;④說的是畏罪的人最終也進諫的原因;⑤說的是三代之後廢除了對不進諫者的刑罰的事實。)

3.A(根據第二段最後三句的內容,此項說法太絕對。有“性忠義,不悅賞,不畏罪”者還是會進諫的。)

參考譯文:

臣子能進諫,卻不能使國君一定接受自己的諫言,算不上真正能進諫的大臣。君主能納諫,卻不能使大臣一定進諫,就不是真正能納諫的國君。要想使君主定能納?我先前的論述已經很完備;要想使臣子定能進諫?我現在還是來談一談吧。

國君地位高如天,尊貴如神,威勢如雷霆。人不能抵抗上天、觸怒神靈、忤逆雷霆,這是非常明白的事情。古代聖人知道情況如此,因此立下賞賜來勉勵他們。史書上說“興盛時代的君王賞賜進諫的臣子”,就是這個意思。但是仍然擔憂臣子軟弱怯懦,奉承諂媚,使得君主有一天不能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因此還要制定刑罰來威懾他們。《尚書》上說“臣子不能糾正君主的過失,就對他們處以墨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人之常情,只要不是喪心病狂,失掉理智,沒有哪個會避開賞賜而去受刑的,何苦而不去進諫呢?如果沒有設立獎賞與刑罰,那麼,按人之常情,人們又何苦去抵抗上天、觸怒神靈、忤逆雷霆呢?如果不是那些本性忠誠節義、不求獎賞、不怕刑罰的人,誰想用言語來換取死罪呢?君主又怎麼可能完全得到本性忠誠有節義的人來任用他們呢?

現在有三個人:一個人勇敢,一個人半勇半怯,一個人怯懦。有個人和他們一起面對深淵,告訴他們說:“能躍過深淵的人,才算勇敢,不然就是怯懦。”那個勇敢的人以怯懦為恥,一定會躍過深淵,那半勇半怯的人和怯懦的人就做不到。這個人又說:“躍過深淵的人獎勵千兩黃金,不這樣的話,就沒有。”那個半勇半怯的人追逐利益,一定會躍過深淵,那個怯懦的人還是做不到。一會兒,那個怯懦的人回頭看到一頭猛虎,突然向他逼近,那麼,那個怯懦的人不等別人跟他說什麼,就趕緊躍過深淵,如同走過平坦的大路一樣。既然這樣,那麼人難道有勇敢、怯懦的區別嗎?關鍵在於利用形勢驅使他們罷了。國君威嚴難以冒犯,如同深淵難以跳躍。本性忠誠有節義、不追求獎賞、不畏懼刑罰的人就如同那個勇敢的.人,所以沒有什麼不進諫。追求獎賞的人,如同那個半勇半怯的人,所以聽到有獎賞就會進諫。畏懼刑罰的人,如同那個怯懦的人,所以有了刑罰然後才會進諫。

從前的君主知道勇敢的人不可能經常獲得,所以把獎賞用作(鼓勵半勇半怯者的)千金,把刑罰用作(激勵怯懦者的)猛虎,讓大臣對前者(獎賞)有所追求,對後者(刑罰)有所躲避,在這種形勢下大臣們不能不盡力諫言規勸國君的過失,這就是夏、商、週三代興盛的原因啊。在沒落的時代就不是這樣,情況完全顛倒過來了,把獎賞給了不進諫者,卻把刑罰給了進諫者,大臣們閉口不言也就應當的了,國政混亂、國家衰亡也就緊隨其後了。偶爾有賢明的國君想聽聽自己的過失,也不過是獎賞進諫者罷了。唉!如果沒有猛虎,那怯懦的人肯躍過深淵嗎?這沒有其他原因,只因廢除了墨刑而已。三代之後,像霍光殺昌邑王的那些沒有進諫(規勸昌邑王過失)的大臣的情況,不也太少了吧!

現在獎賞進諫者的情況,偶爾還有,可是懲罰不進諫者的刑罰,已經完全廢止了。如果增加現在已有的(對進諫者的)獎賞,設立現在所沒有的(對不進諫者的)懲罰,那麼阿諛奉承的人就會變得正直,奸佞的人會變得忠誠,更何況本來就忠誠正直的人呢?如果真能這樣,說國君想聽到正直的諫言卻聽不到,我是不相信的。

《諫論》閱讀答案5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彼勇者恥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與千金,不然則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猶未能也。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者以勢驅之耳。

(節選自蘇洵《諫論》)

1.下列句中加△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且告之曰(將要) B.跳而越者與千金(給予)

C.顧見猛虎(回頭) D.而越之如康莊矣(寬闊平坦的大道)

2.下列句中加△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 有與之臨乎淵谷者 B. 能跳而越此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乃記之而去

C. 不然為怯 D. 其怯者猶未能也士卒多為用者 其真不知馬也

3.這段文字認為勇與怯皆為以勢驅之。其中的勢內涵豐富:對勇者而言,是指 ;對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 ;對怯者而言,是指逃命。(2分)

4.本文認為人沒有勇和怯之分,關鍵是情勢驅使他罷了。你是怎樣認為的呢?(2分)

答案:

1.A(2分)

2.B(2分)

3.恥怯(面子) 奔利(金錢)(2分。每格1分)

4.例如:①這種觀點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種社會現象,即情勢對人的思想行為的制約作用,因而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不然,怎麼會有見義勇為、捨生取義的人呢?③對人要作具體分析,有的人是環境的奴隸,而有的人敢於挑戰環境,因此,不能一概而論。(2分。本題為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

《諫論》閱讀答案6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彼勇者恥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與千金,不然則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猶未能也。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者以勢驅之耳。(節選自蘇洵《諫論》)

1.下列句中加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且告之曰(將要)

B.跳而越者與千金(給予)

C.顧見猛虎(回頭)

D.而越之如康莊矣(寬闊平坦的大道)

2.下列句中加粗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有與之臨乎淵谷者 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B.能跳而越此 乃記之而去

C.不然為怯 士卒多為用者

D.其怯者猶未能也 其真不知馬也

3.這段文字認為“勇”與“怯”皆為“以勢驅之”。其中的“勢”內涵豐富:對勇者而言,是指___________;對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_________;對怯者而言,是指逃命。

4.本文認為人沒有勇和怯之分,關鍵是情勢驅使他罷了。你是怎樣認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B

3.恥怯(面子)、奔利(金錢)

4.例如:

①這種觀點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種社會現象,即情勢對人的思想行為的制約作用,因而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不然,怎麼會有見義勇為、捨生取義的人呢?

③對人要作具體分析,有的人是環境的奴隸,而有的人敢於挑戰環境,因此,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