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

語文2.64W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1

閱讀。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下列加線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與友期行( )

(2)去後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車引之( )

2.“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何不同?

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尊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友人慚”的原因是什麼?(可用原文語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評價元方的'“入門不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學習本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約定;(2)才;(3)丟下、捨棄;(4)拉

2.君:對對方的敬稱;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謙辭。

3.“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或:言而無信,待人無禮。

4.“略”。

5.為人處理,待人接物要講究誠信、禮貌,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統一)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2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詞的意義。(4分)

(1)陳太丘與友期行()(2)門外戲()

(3)尊君在不()(4)相委而去()

【小題2】在下面句子的括號內補出省略的成分。(2分)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後()乃至。

【小題3】請將文中畫線句子“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小題4】文中主要對陳元方作了哪方面的描寫?突出了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3分)

答案

【小題1】(1)約定,約會(2)玩耍(3)通“否”(4)丟下,捨棄

【小題1】友人,友人,太丘,友人

【小題1】友人感到慚愧,便下車想和元方握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家門。

【小題1】語言描寫;是一個聰明伶俐,明白整理,能言善辯,落落大方的孩子。

解析【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實詞的詞義,平時應多積累、牢記,那麼回答此題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現在的意思解釋,解釋時結合所在句子進行。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先理解句子意思,再根據意思看省略了什麼成分,補上後讀一讀看是否通順,直到通順為止。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注意不要用現在的意思解釋,省略的成分應補充上。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找出描寫陳元方的句子,再看使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再根據這些句子概括其性格特點。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3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田子為相,三年歸休,得金百鎰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對曰:“所受俸祿也。”母曰:“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親也,盡力至誠,不義之物,不入於館②。為人臣不忠,是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慚走出,造朝還金,退請就獄。王賢其母,說其義,即舍田子罪,令復為相,以金賜其母。《詩》③曰:“宜爾子孫承承兮。”言賢母使子賢也。

【註釋】①鎰:二十兩。 ②館:這裡指家。 ③《詩》:這裡指《詩經》。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 期行:

②田子為相,三年歸休 歸休: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②宜爾子孫承承兮。

5.[甲][乙]兩文在為人處世方面各說明了什麼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麼共同之處?(4分)

答案:

1.①相約同行。期,約定。 ②退休回家。

評分:共4分,答對一個詞語得2分。

2.①友人感到慚愧,便從車裡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孫,謹慎小心啊。

評分:共4分。每個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

3.甲文:做人要講誠信;乙文:為官不貪,忠於國家才能盡孝。 虛心接受批評,知錯就改。

評分:共4分。每問2分,意思對即可。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4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句中劃線的詞(2分)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 ) ②元方入門不顧( )

【小題2】翻譯句子(3分)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小題3】文章結尾“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談談你的看法。(3分)

答案

【小題1】(2分)(1)約定(2)回頭看

【小題2】(3分)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小題3】(3分)知錯了,就該原諒他;對一個七歲的`孩子不應求全責備。(意思對即可)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期是約定的意思,有成語不期而遇中的期就是這種用法。顧在這裡是回頭看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解釋。

點評:要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

【小題2】試題分析:日中是中午的意思,無信:沒有信用。

考點: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

點評:理解並翻譯文言句子時,既要注意顧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還注意落實一些重點詞語。特別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如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翻譯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小題3】試題分析:可以談失禮,也可以談不失禮,要說出自己的理由。失禮,友人已經認錯了,就應該原諒他。不失禮,友人錯在先。

考點:本題考查對問題的看法。

點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要根據題乾的要求,說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再說出支撐這些觀點的理由和依據。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5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4分)

(1)去後乃至( )(2)尊君在不( )

(3)相委而去( )(4)下車引之 ( )

小題2:翻譯下面句子(2分)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小題3:友人想拉元方的手錶示歉意,但“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為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為什麼?說出你的看法。(2分)

小題4:元方斥責“友人”無信,令你想起我們學過的《論語十則》中的哪句話?(1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才 (2) 通“否” (3) 丟棄,捨棄(4) 拉

小題2:你和我的父親相約中午同行,過了中午您還沒到,就是不守信用;對著孩子罵其父親,就是無禮。

小題3:觀點一:我認為元方“入門不顧”並不失禮。因為,父親的友人沒有按時赴約,失禮在先,又當著元方的面責罵元方的父親,再次無禮。對這樣的`人就應該給他點顏色看看。

觀點二:我覺得元方的做法有些不合適,因為友人在元方指出其無禮後,能很快認錯,而且是在一個小孩面前認錯,確實不容易,若能寬容一點,給人一個改過的機會,則更好。古人也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觀點三:這個問題也可一分為二地看待,把上面兩個意思合在一起表達。

小題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小題1:試題分析:“乃”,一詞多義,才。“不”,通假字,通“否”。“委”,一詞多義,丟棄,捨棄。“引”,動詞,拉,牽。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時,要注意把“期”(約定)、“至”(到,來)、“信”(信用)、“禮”(禮貌)這些字詞翻譯準確。

小題3:試題分析:這是一道開放性題目,解答時首先要擺明自己的觀點,接著再具體闡述理由。元方的做法,從禮節的角度來說是有點失禮,但從元方的角度來說,這樣做更加可以讓父親的友人意識到他失信和對子罵父的做法很不對。

小題4:試題分析:“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這是元方對父親的友人的斥責,說他不講信用,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論語》中“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句子。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6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劃線詞的含義。

①與友期行 ②去後乃至 ③相委而去 ④下車引之

【小題2】.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方法來刻畫人物?刻畫了怎樣的元方形象?

【小題3】.文章結尾處,面對父親友人的.無信無禮,“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為元方的做法對嗎?為什麼?請談談你的見解。

答案:

【小題1】①約定;②才;③丟下;④拉

【小題1】語言(對話)描寫 刻畫了元方是一個聰明機智的孩子。

【小題1】(略)從正反兩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7

選文,完成文後題目。(16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文中劃線的字。(4分)

(1)期 (2) 去

(3)委 (4)顧

【小題2】翻下面的句子。(6分)

(1)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小題3】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2分)

【小題4】“期日中,過中不至”一句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2分)

【小題5】故事中陳太丘的友人已經感到慚愧,元方還是“入門不顧”,這樣做過分嗎?請談談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

答案

【小題1】(4分)(1)約定(2)離開(3)丟下,放棄(4)回頭看

【小題1】(1)不是人來的,跟人約好了一起外出,丟下人家就自己走了。

(2)等您很久您都沒到,他已經走了。

(3)到了中午您沒到,就是不守信用。

【小題1】要做一個守信的人。(2分)

【小題1】(2分)(1)朋友是一個不守信、無禮貌的人。 (2)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小題1】(2分)(1)對。不過分。元方用機智和果敢的行動維護了父親的尊嚴。(對父親的朋友失信、無禮應當教訓)。(2)不對。過分。不給人改過的機會。(既然朋友道歉了,承認錯誤,就應原諒他,有寬容的心)

解析【小題1】這是對文言實虛詞考點的考查。要求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注意對教材中重點詞彙的理解、識記和積累。

【小題1】這是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譯。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如:“非、期、相委、信”等重點詞語要理解精準。

【小題1】這是考查對文言文中心主題理解和表達。學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要求考生在分析歸納原文有關內容的基礎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敘述事件或說明某一道理時作者的主張和看法。能結合文章做具體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小題1】這考查的是對人物的評價。學生通過感知文字內容,繼而理解文字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徵。學生學會結合文字內容來進行具體分析能從原文中找出依據。如:從“期日中,過中不至”看出“朋友是一個不守信、無禮貌的人”;學會用原文來理解內容。

【小題1】開放性試題,只要觀點明確,有理有據,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8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語的意思。(3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

(2)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3)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2:翻譯下列語句。(5分)

(1)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3分)

(2)友人慚,下車引之。(2分)

 小題3:根據選段的內容,找出下列選項中說法有誤的一項( )(2分)

A.本文選自《世說新語》,主要記述陳元方和來客的一段對話。

B.從陳元方與客人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聰穎、機智、知書識禮的特點。

C.這則短文充分說明了“信”和“禮”的重要性。

D.本文除了運用對話描寫外,還運用了細節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動。

參考答案:

小題1:(1)離開 (2)玩耍 (3)回頭 (1個1分)

小題2:(1)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關鍵字“期”“無信”各1分,意思通順1分。3分)

(2)那個朋友感到慚愧,就下車來拉元方(關鍵字“慚”“引”各1分)。(2分)

小題3:B

小題1:試題分析:“去、顧”的意思都很固定,譯為“離開” “回頭(看)”,“戲”根據語境應譯為“玩,玩耍”。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孚”“ 期” “無信” “慚”“引”等。“ 期”, 約好。 “無信”,不講信用。“慚”, 感到慚愧。“引”,拉。然後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3:試題分析:“他聰穎、機智、知書識禮的特點”說法不全對,因為文中並沒有寫“知書”,屬無中生有,應該為“懂禮識義”。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附答案9

文言文閱讀。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的.意思。

①期日中( )

②已去( )

③門外戲( )

④尊君在不( )

2、翻譯句子。

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下列句子劃分節奏。(句中標註兩處)

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陳元方是古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請再寫出一個古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及其故事。(要求不超過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約定 ②離開 ③玩耍 ④不通否

2、(父親)等你很久,你沒到,他已經離開了。(意對即可)

3、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4、示例:曹衝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