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生命的迴歸作文

作文1.48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命的迴歸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生命的迴歸作文

生命的迴歸作文1

在與馬林魚進行艱苦較量的時候,老人多次自言自語道“但願男孩在這兒就好了”。男孩每一次都跟隨老人出海打魚,但這一次例外,所以從一開始就註定這是一場孤獨者的戰鬥。“如今我跟它給栓在一起了,從中午起就是如此。而且我和它都沒有人來幫忙。”老人很清醒:我,馬林魚,一場同是孤獨者的戰役,公正平衡。但生命的本能依然無時無刻不在心底輕聲地呼喚著他——但願男孩在這兒就好了。但願,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至少,我有一個幫手,一位朋友,或者,哪怕,只是一句慰人心藉的話語也好。

生命的本能讓老人在每一次面對苦難折磨和舉棋不定的時候都不由自主地呼喚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男孩,但慈愛的上帝卻似乎從未給予海明威應有的寬容和憐憫:跟幾乎所有藝術家都會體驗的“童年的孤獨”所不同的是,他的孤獨焦躁、敏感脆弱從兒童時開始,直至吞槍自殺,從來都是他內心深處最黑暗痛楚的陰影。

海明威的母親是位鋼琴家,收入頗豐,同時也是獨斷專橫得近乎變態的一家之主。父親是一名診所大夫,對肉體的疼痛是麻木遲鈍的。從小母親就喜歡把海明威和他的姐姐打扮成一對雙胞胎,或是兄弟,或是姐妹。後來的兩張照片人們看到,身著女裝、坐在母親懷裡的海明威顯得異常尷尬和驚恐。同時母親的強大讓父親也感到壓抑無比,並最終在1928年吞槍自殺,而海明威一直怨恨是母親害死了父親。

老人聖地亞哥在同馬林魚殊死搏鬥而一籌莫展或是疲憊不堪的時候,總會情不自禁地期望有男孩的陪伴,祈禱上帝的憐憫;海明威在每一次面對困境折磨的.時候,總會或多或少地想起他父親結束生命的方式。他們都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到:他們只能是一個人在戰鬥。所不同的是,海明威在父親的診所中看透了一切生死,視死亡如平常,他在一直以來的極力擺脫父親的死亡的恐懼和母親慾望控制的陰影下,從未找尋到生命的起點和歸宿;而老人發自內心的本能呼喚,生命迴歸的召喚,讓他每一步,走得更加堅定有力。

生命的迴歸作文2

風也飄飄,雨也瀟瀟,流年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題記

就像時間一刻也停不住總在往前走一樣,流年也無時無刻不在推著我們向前走著,步履匆匆,可腳步卻是越來越重,這時不妨回頭看看,迴歸生命的原點。

原點並不等同於起點,它是生命最初的狀態,它是你最初堅持的夢想,最初想要的人生。只不過在你追尋他的路途中漸漸迷失了自己,這時,你需要做的,就是迴歸生命的原點。

有人說: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是啊,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碰到過許許多多裝睡的人,有誰曾將他們喚醒過呢?是因為他們感到疲憊了嗎?不,絕對不是。他們裝睡是因為他們累了,心靈累了。他們不想再與這浮華的世界有任何的牽扯,他們不願再與別人交流,於是他們裝睡,只願是那顆心真真正正地沉睡下來,任憑耳邊鑼鼓喧天,也不原再多看一眼。

朋友啊,當你無視窗外風光無限只等沉沉“睡”去時,你不妨迴歸生命的原點,去探索探索你內心無限迷茫的世界。迴歸生命的原點,去感受那“魚翔淺底”的空靈,去體會“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真諦,感受你最真的心,最初的腳步。

離家的行囊總是越來越重,人們往往提上了最簡單的行李,卻帶來了最重的夢想。流年一年一年輪迴著,推換了江河歲月,也推盲了我們進取的心。這時不如迴歸生命的原點,重新審視走過的路,我相信心靈的塵埃一定會慢慢落下,讓你看清前方的路。

迴歸生命的原點,幾千年來文人墨客也盡如此,在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之後,青蓮居士毅然迴歸生命的原點,他不願他“沉睡”的心靈繼續下去,他離開了那萬般昏暗的官場,回到了他瀟灑無拘的生命原點。縱使粗衣飯也阻擋不了陶潛回歸自然的決心,阻擋不了他讓生命迴歸原點的堅持,其實,迴歸生命的原點就是做自己!

即使風雨將心靈千吹萬打,流年將歲月不停變更,裝睡成為一種流行趨勢,我們也應卸下心靈的偽裝,迴歸生命的原點,去實現生命最有意義的價值!

生命的迴歸作文3

有人說“落葉歸根”,枯葉總會擁抱故土,有人說有歸屬,才能走的更遠,只有學會歸依,方能一路向前。是的,迴歸原點是你我終要踏上的旅途。不是故地重遊,而是讓心在生命中發芽,收穫一份本真。

清風撫面,夾著些許泥土的芬芳。遠遠的角落,我看見的是一樹落花。潔白嬌嫩,如剛綻放完全生命似的,不禁意,被風帶走。忽然,想起她,一位如蓮女子,總是會綻放於枝頭,佇守生命的原點。

一襲素紗長裙在風中飄揚。那舞動的裙邊將它朦朧的美送給淡雅如蓮的她。她只是靜生在香山別墅,笑看一段紅塵。徐志摩為她傾盡生命,樑思成為她默默相守,金嶽霖為她孤獨一世。她彷彿時刻是人們心中的熱點,是不能逃出視線的美,是無法脫離關注的“女神”。但她,不願淪落於繁雜的塵世,甘願做那江南的白蓮,傲然獨立,一身淡然,執著於她的事業。她在紅塵中尋覓本真的自我,時時覺醒生命的意義,找回生命的原點。她的迴歸,讓她成為人們心中無可灈洗的記憶,一個傳奇的如蓮女子。

溶溶風,淡淡月。誰說女子才有一份細膩的情思,一心追尋生命的原點?陶淵明世有閒居田園,擁抱質樸的願望。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道出他的內心不盡的歡喜。是的,人的一生需要學習,需要追求功名。所以他才會有“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的悵然慨嘆。但他不甘,他毅然脫去一身官服,拾起那鋤頭,在日落時低吟“但使願無違”,雜草叢生,刮傷了他的`面板,烈日炎炎,他口乾舌燥。可是,就算拖著一雙涉千山,渡萬水的草鞋,他依然能笑對人生,無悔初衷。因為,他樂於山水間,甘願迴歸那樸素質雅的生命原點。煮茗聽風,陶淵明成為人們心中高潔的白菊,綻放於南山。

沒有永遠的靜謐,沒有永恆的喧囂,只有一份淡然閒適的心境和迴歸生命的本真,這不正是當今城市所缺少的嗎?

燈紅酒綠之中,你是否還會想起一片清風曾帶來的暖意?在紅塵浮華中,你是否還有耐心聆聽枝頭鳥兒的啼鳴?你,是否還有一份追尋生命原點的執著於願望呢?

綠葉有對根的情意,人亦當有對生命深處的柔情與眷戀。只有迴歸生命的原點,讓心靈經歷一次次的甦醒,才能把人生釀成光陰中醇厚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