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目送的作文(集錦15篇)

作文8.18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送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送的作文(集錦15篇)

目送的作文1

也許是三月,也許是四月。在山野。

春天的霞光像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暖洋洋的語言,灑在草地上的每一個角落。沉睡的大地被幾朵零碎的落花打醒。夕陽走在影子的後面,隨一束炊煙回了家。靜靜的土地,張開了或深或淺的腳步。這個黃昏,又被一種蕭瑟的色調染成溫暖的金黃。牛羊擁擠的腳步,沿一條窄窄的田埂,湧進了黃昏,漫開了山野,一瀉六七裡。山坡頓時被一股青草的清香擠滿。

不遠處的夕陽下,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響了柳笛。不知是笛耐不住寂寞,還是被這美麗的景色感染,也細著嗓子,輕輕喚了三四聲。斷斷續續的音符輕輕滴落在淺帶高光的綠草上,潤了它們一身,宛如一些透明的、純真的夢。晚晚歸去的清風徐徐走來,卻經不起誘惑,任憑笛子隨意逗弄,東跑西跑,卻愣是沒接住那首調皮的曲調。

小小的牧童挺著個大肚皮回到這裡,臉上飄過一抹幸福的紅雲,而這酒紅的時分,是否是老天灌下了美酒與絕望的臉色?此時的遠方又是那麼清楚,近處卻有點迷糊,讓人如同隔了一層霧。溫柔的垂柳輕輕摸著他的頭,好像是在挽留,不捨他走。

牧童並沒有走,他連那蓑衣也沒脫,“砰”的.一聲悶響,他四肢舒展,躺在地上,癢癢的。是不是身下的小草為表憤怒,一下一下地舔著他的腳呢?明月皎潔如燈,一點一點的繁星正編織著一個個潔白而柔軟的夢。緊鄰的鳥兒為他捎來一絲涼意,看不見的小蟲不緊不慢地唱著搖籃曲,在風兒輕輕和聲中,一點一點垂下了頭……

一縷幽柔的月光,從誰的指尖悄然滑過?我將在清風的指引下,飛過一條又一條街道,飛過繁華的都城,飛越了季節,停留在心的窗臺。站在山野上的我,目送三三兩兩牛羊走過,目送三三兩兩農人走過,目送一個安逸怡然的日子,被最後一束陽光,裝進了一片悠悠心田!我不禁羨慕地點點頭,而後,在暮靄中不由得輕輕提起嘴角。

目送的作文2

終有那麼一天我目送著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

中午午睡應該算是教室最安靜的時候吧,雖然沒有靜到連一顆針掉下都聽得到的程度,但簌簌的寫字聲確實是可以聽到的。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我並沒有一絲睡意,可能是因為新訂的課外書到了吧,於是拿了本龍應臺的《目送》,趴著偷偷看了起來。

“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扉頁上輕輕寫著這麼幾個字,簡單卻意味深長。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心裡突然一怔,說不上是什麼感覺。有感動,但更多的是一份酸楚。

看到這句話,突然想到與母親的一幕幕。記得上國中那會兒,每週日吃好午飯就得去學校補課,而母親只有那天是休息的,所以真正與父母相伴的時間真的很短。那天媽媽都會很早就起來去買菜,然後做些我愛吃的的菜。說是休息,其實母親往往比上班還忙,更累。你要是說去幫幫她啊,她就很灑脫的說句,忙你的作業去吧,我也不好再說什麼,能做的只有等等放開肚皮吃,只有吃到打飽嗝那種,媽媽才會放過我,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所有的母親應該都是這樣的吧。

背上書包,帶上準備好的零食,當然落不下媽媽的嘮叨,頭也不回地就去學校了。某天,回頭看了看四樓的.家,才發現陽臺上有一個瘦弱的身影,在中午的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顯得更加的瘦弱。透過光,彷彿能穿過她的眼睛看到她的心,距離雖有點遠,但那目光強烈得彷彿要跟隨著我一同前去一樣,令人心酸,扭過頭,我漸行漸遠......

不知道過了多少個這樣的週末,錯過了多少次的目送,只記得轉角的那棵老桂啊,已花開花落了三個春秋。

慢慢地我長大啊,我慢慢地目送著母親愈來愈瘦弱的身子悄悄地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而我只是希望這個過程能慢一些。

目送的作文3

高中三年我們的目光總是集中在與同學忙裡偷閒的歡樂時光,密密麻麻的各科筆記,一張又一張試卷刺眼的分數,自己的目標,渴望的未來。我們將目光看向了具有無窮潛力的自身,然而,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緊張時光中,我們是否忘記了什麼?從始至終,他們的'目光看向的卻是講臺下不斷忙碌的,有著無數為未來的我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在心裡期望,我們的未來。這就是老師,看似普通卻應對其生出敬佩的人群。

在追逐夢想的時候,有沒有一刻,你停下來,注視那些一言不發的為你的未來鋪路的人?終有一天,將迎來告別,最後的時光,他們只是在臉上掛出淺淺的微笑 用彷彿來自遙遠歲月的目光看向講臺下一個又一個忙碌的我們,心道:“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三年的時光,即將迎來告別,我們將奔向不同的未來,而他們也明白所有的相遇終將迎來告別,不久之後這裡坐著的會是另一群未知的充滿生氣的小鬼。而我們,定格在回憶中,對他們而言熟悉的教室,陌生的孩子,最初的相遇,三年後的告別,又是這樣的重複。

對於老師來說,這是怎樣一種悲傷,他們把不捨藏在心中,為眼前還在教室的我們祝福――你們會考上好的大學,擁有各自的人生,你們會長大成人,會學會承擔,會學會適應社會,而我會永遠祝福你們,一定要幸福啊。這樣樸實的話語,其中包含著的深情,或許年幼的我們還未來得及好好體會,就將“老師,再見。”脫口而出了,只剩下他們立在原地,注視著我們的身影,嘴角掛起淺笑:“你們要快樂啊,嗯……再見。”

或許,我們也該停下腳步,抬起頭,看向講臺上拿著粉筆的他們,用帶著微笑的目光輕輕地看向正在忙碌的他們,注視著,道一聲“謝謝你們,老師。”我會好好地看書,但也想好好地看向你們,那麼,就現在好了。

目送的作文4

白雪皚皚。

各家都是貼著紅彤彤的對聯,穿著各自剛買的新衣,而我,卻被媽媽要求穿上一件全黑的棉衣。連鞋都是黑的。

看看阿姨,兩個表妹,妹妹,外公,外婆,都沒有穿一點的亮色,無一例外。我有點好奇,但看媽媽臉色沉重,到嘴邊的話一股腦地全嚥了下去。

媽媽領著我們出去了。路上,茶樹上的花紅豔豔的,由白雪襯得更加嬌嫩欲滴,綠油油的樹葉反射著太陽金色的光芒。媽媽停下了腳步。我一抬頭,不是想象中的紅,而是無邊無際的黑和白佔據了我的眼眶。

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之前就聽媽媽說過,我的一個舅舅在高速上被車撞了,很嚴重,在重症病房。我也去過醫院,但媽媽不讓我進病房,但我從大人們的描述中想象:他全身裹著綁帶,手上插著一根管子,腦袋……可能是凹進去的。

看著媽媽,阿姨,舅媽都紅著眼睛出來,我抱著妹妹的手不禁緊了緊。

突然一陣嚎啕將我從回憶中拉出來。是舅媽,她扶著的.棺材中是她的丈夫。說真的,我不喜歡她,倒是喜歡那個舅舅。但她哭的那樣的悲痛,那樣的真切,那樣的無助,令人石打的心也會軟下來。我跪在軟軟的緞子上,心口卻猶如塞了一團棉花,十分難受。

一個人拿著舅舅的照片……或者說是遺照,來到我面前。

我酸澀的眼睛眨了眨,顫抖地伸出手,在撫上冰冷的玻璃的一剎那,突然紅了眼眶,淚水覆蓋在眼睛上,看什麼都不清楚,不真切。心中卻反覆說著,他……就這樣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了嗎?我又回想起當我叫他舅舅時,他會用他那粗糙,乾燥,溫熱的大手揉揉我的頭頂,我就會感到一股熱流從頭頂洋溢開來。

他……就這樣長眠於世了嗎?

我跟著眾人隨著大隊走,目光緊緊跟隨著那個藏著他的身體的大盒子,生怕一轉眼就少了一秒看他的時間。

要動土了。我和眾小孩站在外圍緊盯著棺材,目光跟隨。到看不見時,我緊緊的閉上了雙眼,眼角淌下一滴晶瑩的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你……一路走好。

直至如今我都覺得不真切,希望那只是個噩夢,夢醒了,他就回來了,我會像以前那樣叫他舅舅,他仍然會用他的大手拂過我的頭頂。

眼前又晃過他樸實的臉龐,不禁紅了眼眶。

淚,砸中手中筆。

目送的作文5

悶熱的夏季樹上蟬鳴,樹葉上淡淡的灰色是清晨露珠留下的痕跡。午間陽光熱辣得很,榕樹下的一老一幼卻玩得歡喜。

妹妹靠在奶奶的膝上,嘟嚷著要去公園玩滑梯,她們走時招呼了我,但無奈小石桌上還有幾分作業未完成。奶奶拉著妹妹的手,身上的.花衫隨著走路被風吹起一角,最顯眼得卻還是滿頭銀絲,我不由心裡一震,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呢?

記得小時候奶奶扶我學兒童自行車時的場景,她在我身後推著,腳步健快,一頭烏青發中只有依稀的白色。時光飛逝,不經意間我長大了,她卻變老了,時光的線在交錯,她身邊的小尾巴從我變成了妹妹。

我慢慢看她牽著小小的妹妹,慈祥的背影被陽光罩下了一層小小的陰影,她們在一個糖葫蘆攤前停下了步子,奶奶回頭看了我一眼,明亮的棕瞳和我的視線無聲無息地碰撞在了一起,雖然聽不到她的說話聲,但憑著多年的直覺,我知道她在問我要不要來一串。

我笑著搖搖頭,怕她看不清又連忙揮揮手,奶奶最後挑了一串糖葫蘆遞到小妹妹的手裡,不忘再次朝我回頭一瞥,她和藹的面孔跟記憶裡交織在一起,讓我頓生出無限感慨:模樣雖然改變了,但長輩的慈愛卻不會因此消減。

一老一小漸行漸遠,慢慢地,慢慢地走出我的視線。

糖葫蘆小販估計是受不了炎熱的天氣,搖著鈴鐺一晃一晃到不知哪條小巷子裡了,整條大街空蕩蕩的,唯有兩道細長的人影越發襯得我心空落落的。視線似乎穿越了時光的肺業,我看到小時候,奶奶去菜場買菜,自己正在視窗凝望,她一邊走,一邊回頭朝我笑,那笑裡包含著滿滿的叮嚀:在家裡好好玩,奶奶等會兒就回來——似曾相識的情景。

目光隨著奶奶和妹妹的背影一寸一寸向前挪,終於在拐角處消失了她們的蹤跡,那是我無法逾越的障礙。

收回思緒,我恍然明白:今生今世,每一次目送都是對記憶的回放,每一次目送都是對記憶的回放,每一次眺望都是將對方更好地在心中珍藏。

目送的作文6

我年紀雖還小,但在這短短13年中,卻也經歷了不少,從自我的成長到老人的離開。

寒假,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冬令營。出發那天,清晨6點來到學校集合。天還是黑的,彷彿還能看到星星的蹤影。路邊,路燈撒下昏黃的燈光,燈下是不願離去的家長們。把行李拿上車,我和媽媽擁抱告別,為了趕快“脫離”這悲傷的離別場景,我快速上車。我很快選了一個靠窗的位子坐下。媽媽就在我的'前方的路燈下,雖然那天依舊黑暗,雖然路燈燈光依舊昏黃,我卻也能從她的雙眼中看出絲絲縷縷的不捨與擔憂。她焦急的目光搜尋著,很快便找到了坐在窗邊的我,她對著我微微一笑,我也衝著她傻笑。車開了,我仍不捨地往後看,尋找她的身影。車子轉彎,她逐漸變成一個小黑點,然後一點一點消失在拐角處……

九歲那年,外婆離我而去。從她失去呼吸到把她安置進墓裡,恍恍惚惚,彷彿一切都只是一場夢而已,但這場“夢”,永遠也不會醒了。

回到老房子,看著空蕩蕩的廚房,沒有了她的身影,心中是無言的痛。外婆廚藝高超,總會“研發”許多新菜品。每當這時,我總是會爭著去做第一位試吃官。我坐在餐廳的椅子上,用筷子夾起一些放入口中細細咀嚼,然後便開始一本正經地評價菜品的好吃與否,此時總會引來大人一陣笑。我也記得,在那個灑滿陽光的午後,外婆總會為遊玩歸來的我和姐姐準備一杯西瓜汁或一人半個西瓜。西瓜很甜、很涼,我和姐姐每人挖一大勺放入口中,涼涼的、甜甜的汁水流淌在心田,每當飽足後,我和姐姐總會捂著自己圓鼓鼓的肚子然後衝著外婆笑,外婆也總會被我們的姿態逗樂,無盡的歡樂。

外婆站在家門口目送我和姐姐一次次離去,一次次歸來,看著我們從天真幼稚的小孩變成少年。這一次,換做我目送她離開。我不願哭,因為哭並不是表達思念最好的方式,目送也從不是淚水的堆砌,而應該是對他人衷心的祝福。我希望她能在新的世界幸福快樂。我也相信她會願意看到一個堅強、笑對未來的我。

生命是送與被送的輪迴。“目送”或許會是永別,但請別讓淚水成了它的主角。我們可以有所不安,可以有所心痛,有所不捨。但也請記住每一次目送背後的深情與愛。這便足矣。

目送的作文7

“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目送》

第一次閱讀《目送》這篇文章是在兩年前的傍晚,那時的自己而還不能完全體會作者內心的情感,而如今經歷了一些事後重讀《目送》,卻心下一動,酸楚不知不覺就湧上心頭。——“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多麼樸實無華的文字,卻如一把吹毛利刃的刀刺入我心頭,淚水如同決了堤的江水一般湧了上來。

望著窗外蒙蒙的細雨我陷入了回憶……

就在不久前,我獨自一人離開父母去上海學習,那天天矇矇亮母親就把我從床上拽起來,我還向他們發了一頓起床氣,卻不想他們只是想在我離開前多和我說幾句話。小時候父母總說我是他們貼心的小棉襖,但我卻在時光飛逝中和他們漸行漸遠……那天他們把我送到車站,一次一次的囑咐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車開動了,他們一直站在擁擠的人群中向我不停揮手,卻只是怕我第一次獨自離開家而感到心慌。在告別時,父母內心深處的不捨、憂傷只能通過目送我們的背影來緩解。我看見他們的身影漸漸縮小,最後消失不見……記得在我出發前還在抱怨他們為什麼要送我獨自一人去那麼遠的地方學習,現在我知道了那是因為他們明白一直生活在他們羽翼下的那個孩子該長大了,在這段青澀的青春歲月裡,父母也只能看著我漸漸遠去的背影,看著我獨自一個人在佈滿荊棘的路上走下去,我明白,隱藏在他們眼中的不捨,他們面上用強顏歡笑掩飾的擔憂。“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因為,在這個世上能陪你走到最後的有且只有你自己,在將來有一天我們也會目送他們離開,再也追不上他們遠去的背影。

我們總說自己已經長大,可在父母眼裡不管我們多少少歲,我們仍是還未長大的孩子,我們肆意享受這他們給予我們深沉的愛,卻在某一天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無能為力。“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即將成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這就是生命的輪迴,誰也改變不了,但只希望我們之間的緣分長一點,再長一點……學會珍惜,珍惜身邊至親的眷念,莫要在將來某一天想要報答父母時卻已經遲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目送的作文8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角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聽到這首耳熟的歌,我不禁想起我的堂哥。

那天,他要從家裡離開去當兵。前一天晚上,我們坐在一起他說:“哥哥我要去當兵了,我以前沒好好讀過書,現在只能去部隊鍛鍊,為我的未來而去打拼了,要去服役兩年這兩年。”我聽了很驚訝,:“怎麼,要去當兵,那多辛苦呀!”他說:“沒辦法,現在要文憑我沒有,工作不好找,唉,都怪我以前不懂事,你可要好好讀書吧,不要走我的路。”一想到離開,我的鼻子直髮酸,哽咽著說不出話來,默默的點點頭。哥哥說:“別難過了,只是分開兩年而已,等哥當兵回來後,保證帶你去玩,到時候我還要看你的學習成績,別讓我失望哦!”那一晚的飯菜很豐富,可我卻一口也咽不下去。雖然我們不是一個娘生的,但我們畢竟在一個家裡生活了十二年,關係比親兄弟還親呢!

第二天天微亮,我們就被嬸嬸叫起來,去縣城送兵,哥哥的行李不多,但已經換上了新發的軍裝,看著你英姿颯爽的'樣子,我說不出是高興還是難過。我們在街道吃過早點後,在路邊靜靜的等待著班車,彼此都不說話,那是因為一說話就又要難過,又要抹眼淚,還不如不說話痛痛快快的走一次。我知道你也捨不得離開我們,離開這個充滿美好溫馨的家,可是你不得不離開,因為你要為你的前途,為你的未來的生活所著想。直到班車馬上來的時候,你才說:“我們互相用手機照個相,萬一彼此想著對方時就看看照片,安慰安慰自己的心情吧!”班車來了,你好像很沉重的走上車去,你踏上第一個車的臺階時,你回過頭對我說:“我走了,你要好好學習,只要你學好了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援。”車緩緩的開動了,離我越來越遠,我靜靜的凝望著車開走的方向,一個小白點在昏亮的早上慢慢地移動,直至在我的眼裡消失。我淚眼迷濛,握緊拳頭拼命的追著往前走。可是越追越遠,越遠,越遠

長路漫漫,前途未知,我多想與你同行,但是我只能送你到此,願我們都在歲月裡輕輕地遙望,願你一切安好!

目送的作文9

人生的旅途中,總有一個人在你的身後默默地目送你離開。他只是站著,直到你成為了那一個小黑點,最後消失在他的視野裡。

“快去吧。”我望著弟弟,摸摸他的頭,笑著說。

因為爸媽出差了,而我剛好暑假,不用上課,所以送弟弟上幼兒園的任務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牽著弟弟的小手早早出了門。幼兒園離家其實並不遠,但弟弟一會兒東玩玩,一會兒西玩玩,磨磨蹭蹭的,時間也就所剩無幾了。到了幼兒園門口,我放開他的手,蹲下對他說:“你到了,上課時要聽老師的話,好不好?”

“好!”弟弟乾脆利落地用稚嫩的.聲音回答。

“那快進去吧,快上課了。”可他還是站著不動,手拉我衣服,嘟起小嘴兒,垂下頭不說話。

“怎麼啦?”我蹲在了他面前,看著他肉乎乎的小臉,輕揉他的頭問道。

而他只是搖了搖頭,又將頭抬起來,用他那清澈的眼睛望了望我,然後鬆開手,朝我揮了揮手,跑進幼兒園。進門的那一刻又回頭一瞥,雖然只是短短一秒鐘,我卻讀出了他眼中的不捨。

望著他漸漸與熱鬧的人群融在一起,消失在我的視野裡,我也第一次體會到了目送的滋味。樹上不知名的花瓣飄落,讓我回憶起兒時。

我小的時候,都是在鄉下度過的。那時與我最親密的人是外婆,外婆陪我一起玩積木,一起去野外拔野菜,一起去小溪裡網小蝦。只要是我想要的,外婆都會給我。凡是我愛吃的菜和小吃,都會做給我吃。可我慢慢地長大了,要上國小了,這就意味著我要離開鄉下,離開外婆。那時的我很興奮,一個勁的說些上學會遇到的好玩的事情,我憧憬著不一樣的生活,那是沒有野菜,沒有小溪,沒有外婆無時無刻陪伴的生活。而外婆只是默默地聽著,用她深邃的眼睛看著我。等我說累了,她才緩緩地囑咐我路上要小心,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並沒有如我一般的欣喜,似乎,還有點失落。我沒多想,隨意的應了一聲“嗯“。

等到要分別的那次,爸爸來接我了,我興奮地爬上了車,從車窗探出腦袋,和窗外的外婆告別。外婆佝僂著背,揣著手。站在車旁媽媽不停督促著,讓外婆回去休息,但外婆任由風吹亂她額前的頭髮,任由時光在她臉上肆意地留下道道痕跡,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她一直看著我,眼裡的不捨是我如今才明白的。

車開了,外婆依舊站在原地,向我們揮著她那佈滿皺紋的手。我回頭望著外婆和那個一直居住的小山村,慢慢地,慢慢地消失於白茫茫一片之中。

“叮——”幼兒園的鈴聲響了,我還站在那緊緊關閉的大門前。花瓣飄落到我身上,我只是微微一笑,走了。

目送的作文10

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老師對學生說:“我再看看你們。”

即將說再見,老師不捨,要“再看看”。是啊,人生路那麼漫長,可老師能陪伴學生走過的,終究只有一段路。這段路是艱辛的,傳道、授業、解惑,都是這條路上必經。老師要對學生們傾囊相授,讓學生從不知到知之;要對學生正確引導,讓學生不僅學會知識,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對學生倍加關懷,讓學生感覺到他們不僅在獲得知識,尋求真理,更在得到老師的愛。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陶行知先生如此,圖中的老師如此,普天之下的老師也莫不如此。也因著這一顆心,才有了“我再看看你們”的那份不捨。

當然,除了不捨,還有希冀。

正如圖中老師對學生說的那句:“你們再看看書。”

對於老師而言,即將揮手作別的是學生。老師希望學生再看看書,字短情長:再看看書,學生們才能更熟練地掌握所學知識,更好地應對考試,更穩健地走好未來的路。

師生一回,學生們終究要遠行,老師能給他們的,是不捨,是希冀,是一場充滿愛的目送。

這樣充滿愛的目送,我一定是擁有過的,可惜的是,在我擁有的時候不曾有太強烈的感受,直到畢業多年,才在回憶中享用。譬如我在大學畢業後回東北故鄉探親的時候,國小班主任遠遠看見我並喊我名字,說看背影也看得出是自己曾經教過的學生,說這些話的時候,班主任老師眼裡滿是真摯。

那之後我在反問自己,如果是我遠遠看到老師的背影,我認得出麼?恐怕不能。譬如我的國中語文老師在多年之後託人打聽我的'手機號碼,同我聯絡,只是想知道我過得怎麼樣,她說她會為我驕傲,而我呢?接到語文老師電話那一刻,我除了感動,更多的是羞愧,我可能對老師也有一樣的牽掛?上述種種,應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老師對我們那份愛,那份不捨與希冀,總是在分別之後,才被感知。

老師們知道的,是分別時,他們對學生們那一場愛的目送。

老師們不知道的,是分別後,他們也正在或終將成為學生們心中一道愛的風景,隨著時光永恆。

今天,因著圖中這一場愛的目送,也讓我想對曾經教過我的老師說一句:“請讓我再看看書,也請讓我再看看您!”

目送的作文11

在我們獨自前行的途中,有沒有回過頭去看一看身後那個一作文直目送著我們的背影的那個人呢?

我依稀記得,我剛上幼兒園的那一天。母親牽著我的手,把我領到幼兒園的大鐵門前。年幼的我怕生,拽著母親的衣角不撒手。看著陌生的老師和陌生的同齡小孩,我實在不想加入他們。當我被推到老師面前,被老師拉著往屋裡走時,我含著眼淚回頭看母親,她站在大門口,向我揮動手臂,大聲喊著“我早點來接你”。走了兩步,我又回頭看她,她還站在原地。等我走到轉角處時,她還站在那裡。我小時候,母親每天都目送著我進入幼兒園,她會一直站在那裡看著我,直到我轉過那個拐角,但是這之後她還在不在原地繼續盯著我就不得而知了,那時的我還小,轉過拐角後就不再留意身後的母親了。

我還記得我上國小二年級時的某一天。那天早晨,正下著細細的小雨,外公帶我去學校時,堅持讓我穿密不透風的雨衣,把我裹得嚴嚴實實。學校大門到教學樓有一大段沒有任何雨棚的路,外公也堅持要我打傘。我打起傘,往前走著,回頭一看,外公還坐在電瓶車上看著我。等我走到拐角處,向外公投去最後一望時,雨突然下大了,但外公還在目送著我的.背影,對頭頂的大雨絲毫不覺。我認為那件已經穿舊穿破的小雨衣已經無法為他遮雨,就想把那把傘還給他。可他看我已經走到了,便向我點了點頭,一擰車把,轉瞬間就消失在了雨幕之中。我尚年幼時,外公每天都目送著我進入國小,雖然有時會遇上惡劣的天氣。那時我天真地以為,目送,就是外公坐在電瓶車上,看著我走進學校。

我清楚地記得上國中時的返校日。疫情期間,家長不能送進教學樓,我必須獨自拎著大包小包走過一段很遠的路,再爬一段樓梯。當我拎起三個包,走下父親的汽車時,他總會幫我把書包帶背到肩上。當我走向大門時,那輛棕色的小轎車還沒開走,他在車裡向我揮手。父親也一樣,等我走到他看不到的拐角,小汽車才開始緩緩地向前挪。我成長時,父親每週都目送著我進入中學,雖然她星期日總有事要忙。

我終於明白,目送,其實是我們背後的那些人們,望著我們的背影漸行漸遠,卻從來不追。因為他們知道,有些路,是隻能一個人走的。

目送的作文12

我正做著閱讀題,門鈴響了。我開啟門,是隔壁樓的小茵。國小時我們親密無間,但上了不同國中後逐漸疏遠,已是許久未見。我有些驚喜,連忙請她進來。

她卻沒有久留的意思,只靠在門邊,躊躇道:“我能借你們學校的試卷來看看嗎?”說罷便帶著急切而懇求的表情,小心翼翼地望著我。我愣住了,半晌才輕聲道:“稍等。”片刻後我取來試卷。她感激地接過,連聲表示過幾天就歸還,然後向我道別,轉身向樓梯口走去。

我扶著門怔怔地目送她離去的背影。“啊,她長高了許多,以前總被我取笑‘矮冬瓜’的。”我無意識地喃喃自語,盯著那瘦削的身影出神。突然我注意到那一晃一晃的馬尾——她什麼時候蓄起長髮了?以前她不是最嫌麻煩了嗎?我低下頭,目光再次掠過,停在了她的高幫鞋上。我還記得,從前她總是一本正經地表示高幫鞋不舒服……往事樁樁件件,歷歷在目。當我困於回憶時,方才她疏離侷促的神色又突然躍上心頭。我突然覺得可笑而又可悲,什麼時候,我們已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悵然地抬起頭,恍惚間她的身影已消失在轉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我黯然嘆著,輕輕帶上了門。煙花易冷,人事易分。我不得不承認時間的殘忍,不得不承認我曾經的朋友是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可我不甘心,我不願失去啊。

我勉強壓下複雜的心緒,強迫自己繼續做題。這篇文章是龍應臺的《目送》。起初我還有些心不在焉,慢慢地,我的心情沉重起來。作者的一段話直直戳在我的心上:“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她寫的.明明是親情,我卻分明讀到了我的友情。我默默地咀嚼著這句話,一開始只覺無盡感傷卻無能為力,而後卻慢慢有了新的看法:任何情感都只能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片段,它們的失去是我們生命的必然,我們必須勇於面對。目送離開,亦是成長。

我突然悟了。釋然吧,我對自己說。

幾天後,小茵如約來歸還試卷。這一次,我平靜地目送著她離開。

目送的作文13

我們的一生中,難免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目送。可能是自己目送別人,也可能是被別人目送著

那一年,我六歲。沒錯,正是要去上國小的年紀。早晨,媽媽的車載著我,緩緩駛到校門前。不知怎麼,一種巨大的不捨突然籠罩了年幼的我,本該下車的我下意識地揪住了媽媽的衣角。可能是未經歷過這樣的分別,也可能是對國小環境的陌生,在那一刻我不想下車了。媽媽用柔軟的大手摸摸我的頭,把我抱下車。我也不再說什麼,腳步緩緩向校門移去,只是仍無法抑制地時時回頭看。媽媽在車中,向我投來鼓勵的目光,目送著我。我頓時像一塊被陽光照射的太陽能電池,而媽媽的視線就是那束陽光,看不見摸不著,卻是那樣真切地給了我力量,讓我鼓起勇氣徑直走去,背後,陣陣暖意不斷。這是媽媽對我的目送。

那一年,我十二歲,該上國中了。早上要求到校時間已大大提前,剛好和爸爸的`上班時間對上。“兒子,明天起爸爸送你上學了!”口氣裡似有欣喜和自豪。“嗯”低頭應答,沉浸在自己的音樂裡。他總是把我載到離學校最近的那個路口,讓我下車。拉門,下車,邊說著“爸,再見!”國中生的我,像風一樣離開,像馬一樣前行,可就在視野無法望及馬路時,我還是忍不住回了一下頭果然,爸爸的車還是停在那兒,那目光似一直追隨著我。當時的我,自以為已經長大,已經足夠灑脫,倘若再為這小小的離別而不捨,那是一種矯情。走遠了,我才隱約地聽到了汽車發動的聲音。這聲音直擊我的心靈,久久迴盪。這是爸爸對我的目送。

這一年,我十三歲。婦女節到了,媽媽的單位組織員工去旅遊,一去就是五天。這一天,我看著媽媽整好它的行李箱。我看著她走下樓去。我們互說“再見”,彷彿和平時去上學上班一樣平凡。然那一刻,竟沒有剛聽到訊息時的歡欣我可以足夠爽,可以隨便玩遊戲了。我竟有點不捨,竟覺得五天有點長:我不捨得這麼久的分別。忍不住想要看著她離開,於是,我偷偷來到窗臺,看到媽媽的車漸漸遠去,心裡很不是滋味。這是我對媽媽的目送。

我這才意識到,所謂的人生,就是你我之間的不斷目送,且行且珍惜!

目送的作文14

書架上放著一張老照片天很藍,水很清,草很綠。這是我的老家,我幾年前山清水秀的老家。

我常常來這兒散步,但現在已經變得讓人無法靠近了,那片鳥語花香的草地上建起了巨大的廠房,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上接上了粗大的排汙管。高大的樹不見了,清新的空氣不見了,換來的是直入雲霄的煙囪和四處彌散的難聞的味道。

不覺想到幾年前的那一天,目送著大卡車帶走所有綠色的那一天。

那一天的我還是如往常一般在大草地上玩耍,在花草間追趕蝴蝶,在溪水邊尋找蝌蚪,在岩石邊尋找蟈蟈。但是隻聽“倏--”的一聲,我轉頭看見一輛巨大的卡車停在我的身邊,卡車大得嚇人,它可怕的模樣讓我認識到事情不妙了。

草被他的輪子碾平了,我心疼地看著它們。卡車難聞的氣味驅使我離開。從車上下來幾名工人,他們熟練地揮舞著各式各樣的工具,什麼斧頭、鋤頭、鋸子等等。溪水很快被他們攪髒了,高大的樹木隨即轟地一聲倒在地上,我似乎聽到了樹木的哀號。

我被嚇壞了,驚愕地躲進了奶奶的懷裡。村裡的老人們在一旁嘆氣,“多好的地方呀”。那些天天在這片樂園嬉戲的小孩子們呆呆地望著眼前發生的`一切,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他們肯定知道以後再也不能在這裡玩耍了。只有小張叔很高興,他說廠子來了,大家都可以去廠裡上班,有啥不好。氣得張爺爺鬍子都翹起來了,一個勁地罵兒子

那時的我還太小,不明白他們誰對誰不對。但是我隱隱覺得山清水秀的家鄉將從此遠離我們。

後來,我常常回來,可再也沒有那麼痛快地玩了。我不知道該去哪裡玩,也知道該和誰玩,而閃閃發光的螢火蟲、搖著尾巴的小蝌蚪、吊著腦袋的蟋蟀也再也沒有來找我玩過。

高樓一層一層地搭建起來,煙囪一節一節地往上長,大樹一棵一棵地往下倒。高樓建完了,工廠啟動了。我和奶奶站在路口,我們望著卡車載著大樹,一輛一輛往外走。我們目送他們離開,我們目送化工廠的菸灰消失在陽光下,我們也目送著草地、溪水一起走遠。

奶奶又嘆了一口氣,再見了,我山清水秀的老家。一陣風吹過,吹起一根根折斷的小草,我看著它越飛越遠

目送的作文15

書的封面是大塊大塊深深淺淺的綠,這是大自然的顏色。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這片土地沒有變。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重來一次也決然不會一模一樣,然而,大千世界裡大家的人生裡我們都曾扮演過一樣的角色,比如人家的孩子,比如人家的父母。

那是一種怎樣微妙的變化,似乎有些東西像註定般輪迴,某個場景排山倒海地從記憶深處浮現,只是我們的角色悄然發生了轉變。

從文字的描述上,龍應臺的母親曾經是一個愛美、非常活潑開朗的女人,即便到了年老的時候也是如此,然而歲月還是沒有任何的優待,她像無數老人一樣逐漸忘記了很多事情,丟掉了很多過去,包括女兒。

安德烈的'那些心理,龍應臺有過,她的父親也有過,你有過,你父母有過,你將來的孩子也會有。人生是連續的,變化是逐漸的,我們是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張士豪變成了體育老師,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孟克柔變成了她媽媽,我們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變化。

“油米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裡的大小姐吧。”總有一天,我們會變成別人的爸爸媽媽,我們會變成別人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那時的我們會是怎樣的呢?

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印得挺漂亮的,看的時候是不是放下,陷入回憶與思考。其實,沒有一個內容或者觀點是全新的,但這絲毫無損它的價值。除了那僅有的思想家或者哲學家,大多數的你我都在經歷差不多的生活思考差不多的東西,然而有些東西我們卻不法如此清晰地表述出來,我們任由它在腦海裡浮現消失,然後忘記我們曾想過什麼。

所以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一顆悲憫生活的心,只有熱愛,才能體會。但更重要的,我看到龍應臺女士的視野和文筆。文筆不是一種可以輕易模仿的東西,它建築在你的視野和你對生活汲取的養分上,這是一種平淡但充滿魅力的美麗。

書中的很多想法內容很多的你我都能書寫出來,但是那樣的角度和敘述方式卻是我們不可及的。過去的一個多月,當我被忙碌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無暇看我喜歡的書時,我很明顯地發現自己的厭惡,我厭惡自己寫出東西的不凝練和索然無味,我厭惡自己困於生活卻在離生活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