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給予樹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予樹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予樹教學反思

給予樹教學反思1

一、匯入新課,感受心情。

1、師:孩子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給予樹》,把題目齊讀一遍。(生讀)

2、師:聖誕節快到了,媽媽給了每個孩子二十美元,分頭去採購。兩個小時過去了,聖誕禮物買好了,在回家的途中,大家的心情各是怎樣?請開啟書,輕聲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標出最能表現大家心情的詞語。(生動筆)

3、師:誰找到了?

興高采烈。

4、師:興高采烈什麼意思呢?能換個詞嗎?

生:是非常高興。

5、師:那你為什麼這麼高興?

生:因為我用媽媽給的二十美元買了很多禮物,所以很高興。

6、師:那快把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生讀。沉默不語。

7、師:什麼是沉默不語?

生:是心裡很難受不說話。

8、師:是呀,那你為什麼不說話呢?

生1:因為我用二十美元只買了五十美分的棒棒糖,心裡害怕媽媽捱罵。

生2:因為我覺得很慚愧,只買了五十美分的棒棒糖。

生氣。

9、師:可媽媽為什麼生氣呢?

生1:因為金吉婭亂花錢。

生2:因為金吉婭只買了五十美分的棒棒糖,沒為家人買像樣的禮物。

10、師:是呀,透過塑料口袋,媽媽發現了金吉婭用二十美元只買了五十美分的棒棒糖,她有些生氣:(生接讀)

11、師:可後來母親的心情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生:媽媽變得很高興。

12、師:你是從文中哪個句子體會到的?

生: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動筆劃出)

13、師:是呀,又是什麼原因讓母親的心情有了這樣的變化呢?

二、以讀促思,感悟給予。

1、師:請孩子們默讀課文第四段,想想金吉婭為什麼要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用波浪線劃出有關的句子。(生默讀並動筆找。)

2、師:你們找到了哪些句子,讀給大家聽聽。(生讀。)

3、師:陳老師發現不少孩子都說到了這句話:

出示句子:後來,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許多卡片,其中一張是一個小女孩寫的。她一直盼望聖誕老人送給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

4、師:請孩子們反覆地讀,細細地讀,不放過一個字,你覺得哪個詞很難理解或你能從這個詞中讀懂什麼,你抓住它,做個重點符號。(生動筆。)

援助中心。

5、師:孩子們援是這課的生字,把這個詞讀兩遍。(生讀)

6、師:什麼是援助?

生:援助是幫助的意思。

7、師:援助中心就是一個給別人提供幫助的地方。

8、師:孩子們,想想生活中需要援助的人有哪些?

生:有流浪的人;失學的孩子;沒有父母的孤兒;貧困山區的人

9、師:再想想看,課文中需要援助的小女孩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

生:也許她是一個沒有夥伴的人;也許她是一個沒有父母疼愛的孤兒;也許她是一個沒有童年回憶的女孩

10、師:你看,她多麼需要人們的幫助呀!而有時誰援助了她?

生:金吉婭。

一直盼望。

11、師:一直盼望又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天天想,每時每刻都在想。

12、師:那你為什麼一直盼望呢?

生1:因為沒有一個人陪我玩,我很孤獨,所以我很想要洋娃娃。

生2:因為我一人躺在醫院裡很痛苦,沒有一個人願意來陪我,我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如果有一個洋娃娃來陪我就好了。

13、師:我們看看她有時怎樣一直盼望呢?

出示句式:晚上,她盼望──;夢中,她盼望──;早晨,她盼望──。

14、師:誰能讀出小女孩急切的心情?(生悟讀。)

卡片。

15、師:(看課文插圖)孩子們,你們看在商場中有一棵給予樹,樹上掛著──,其中一張就是一個──,(生接讀)卡片上還有她的一個小小的心願,你們快看看卡片上寫了什麼?

生1:我是一個失學的孩子,沒有東西吃,沒有衣服穿,我希望有一個洋娃娃,能陪我度過每一天。

生2:聖誕老人,您好!我是一個殘疾人,別人都笑我,不願意跟我玩,您能送我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嗎?

16、師:是呀,金吉婭彷彿真的看到了這些情景,她被小女孩的心願感動了。(師生齊讀。)

17、師:於是,金吉婭取下____(生接讀。)

18、師:是呀,洋娃娃被寄走了,(板書:洋娃娃),但我知道小女孩她現在的心裡一定充滿了____。(生說)

19、師:我們再聽聽金吉婭又對媽媽說了什麼?(生讀)

出示句子: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沒有。

20、師:發現了什麼?

生:少了什麼都這三個字。

出示句子: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

21、師:這兩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

22、師:什麼都沒有是什麼意思?

生:一樣東西都沒有;一點一絲一毫都沒有。

23、師:那她沒有什麼?

生:沒有父母;沒有夥伴;沒有食物;沒有房子

24、師:一想到這呀,金吉婭的心裡就──(生個別讀)

25、師:聖誕節快到了,卻沒有一個人對她說聖誕快樂,一想到這呀,金吉婭的心裡就──(生個別讀)

26、師:你聽,孩子們唱起了歌,打開了禮物,而那個小女孩卻孤零零的,一想到這呀,金吉婭的心裡就──(生齊讀)。

27、師:孩子們,現在這個八歲的金吉婭給你們留下了什麼印象?

生:我覺得她是一個善良的孩子;我覺得她是一個善良、仁愛、同情、體貼的`女孩;我覺得她有一顆天使般的心靈

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三、總結給予,昇華情感。

1、師:金吉婭的行動也深深地打動了母親的心,你看。

出示句子: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聖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

2、師:孩子們,償是我們這課的生字,把這個詞讀兩遍。

3、師:什麼是如願以償?課文中將誰的什麼如願以償了?(生說)

4、師:是的,母親她知道了,她是怎樣誇金吉婭的?(角色體驗)

生1:金吉婭,我為你感到驕傲!(生讀)

生2:金吉婭,我的女兒,媽媽覺得你做得對,之前媽媽還錯怪你,對不起!(生讀)

生3:金吉婭,你的行動感動了我!(生讀)

5、師:孩子們,我們一起讚揚金吉婭!(師生齊讀)

6、師:現在呀,陳老師知道孩子們對給予樹都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你們能給給予樹再起個名字嗎?

生:幸福樹、愛心樹、天使樹、快樂樹

7、師:是呀,一個洋娃娃,一棵給予樹,卻寄託了許多人的愛。(板書:愛)願這樣的一棵樹永遠種在每個人的心中!

8、師:孩子們,再讀最後一段。(師生有感情地讀。)

四、課後延伸,感恩給予。

1、師:孩子們,陳老師知道這個陌生女孩收到禮物後特別高興,如果你就是那個陌生女孩,你的心情會怎樣?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呢?好,請同桌互相交流。(同桌交流。)

生1:我很激動,現在有了這個洋娃娃,我不在寂寞了。有人陪我一起玩,一起睡覺,我很快樂,我想對金吉婭說我很感謝你。

生2:我想對金吉婭說,親愛的金吉婭,謝謝你幫我完成了心願,你使我感到很溫暖,我現在很快樂,每天晚上都抱著它進入香甜的美夢。

2、師:可孩子們,這個小女孩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幫她一個忙,就是幫她寫幾句話感謝金吉婭,你們願意嗎?

生:願意。

3、師:不過你們寫的時候要把自己當作誰?

生:金吉婭。

4、師:好,動筆。(生動筆,師巡視。)

五、反思。

《給予樹》是一篇有關愛心奉獻的故事。課文寫了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孩金吉婭把原本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小女孩。課文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並要跟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體現了以下幾點:

1、抓住文字主旨,引領學生深入文字。

在課堂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在文字的留白處進行拓展,如你在卡片上看到了什麼?你是怎樣一直盼望呢?,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的最深處。通過體驗告訴孩子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主旨,亦是靈魂。當媽媽被金吉婭的行動所感到時,我問孩子,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樣讚揚金吉婭呢?為重點,讓學生多元地、多維地、多角度地去誦讀文字、感悟文字,同時又超越文字,去感受文字背後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成為學生情感自在滋養的過程,成為學生精神自然豐厚的過程。

2、課堂教學紮紮實實,注重讀說思結合。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思考、朗讀、交流,並把字詞教學滲透於教學的各環節中。如在理解金吉婭為什麼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到底沒有什麼,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又如理解課文金吉婭對家人關愛的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時,我緊緊抓住沉默不語的意思,並教會學生通過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探究沉默不語背後的金吉婭的內心。

在讀到一個陌生小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如果你就是那個陌生小女孩,你的心情會怎樣,你想對金吉婭說什麼?指導學生髮揮想象說一說。這是把讀說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很多學生既說出了對金吉婭的感激,又說出了對金吉婭的讚揚,如有的孩子說:親愛的金吉婭,謝謝你幫我完成了心願,你使我感到很溫暖,我現在很快樂,每天晚上都抱著它進入香甜的美夢。

3、加強朗讀訓練,培養語感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而朗讀是培養語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朗讀不是簡單的把文字轉換成聲音,要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而這種情來自於對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如,我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抓住三個表達心情的詞語興高采烈、沉默不語、生氣,引導孩子們思考他們的心情為什麼不同,通過咀嚼、想象,在情境的創設下,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孩子們讀得有滋有味。

可回想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存在著不少需改進的地方:

1、詞語的理解有許多不同的有效方法。如興高采烈我先讓孩子們說說什麼是興高采烈,還可以通過換詞興奮不已興致勃勃等來體會孩子心情的愉快。

2、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語言,善於捕捉意外之處。如,我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到底沒有什麼,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時,有位孩子說到我很慚愧,如果我再加以追問,也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

3、課堂的調動也離不開教師豐富的評價語言,對激勵孩子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但也要恰到好處。課堂是個包羅永珍的空間,要不斷地摸索、探討、研究,才會成長。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我堅信會更加成熟!

給予樹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1、瞭解聖誕節的意義,幫助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金吉婭在特殊的節日裡的“特殊”的行動。

2、感悟“給予”,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感受富有愛心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生的愛心。

重點難點:

1、通過媽媽的感情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2、理解課文最會一段話。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心願卡片。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匯入。

1、播放《新年好》的歌曲,提問:

a.孩子們你們聽完了這首歌后,能用什麼詞來形容你此時的心情呢?

b.最想過的節日是那個節日?(春節)

c.你們喜歡春節嗎?為什麼?(預設;穿新衣服、放鞭炮、貼對聯、收壓歲錢、給長輩、鄰居、好朋友們拜年。)

d.孩子們我們中國最快樂的節日是春節,那麼西方國家小朋友們最喜歡過的是什麼節日呢?(聖誕節)

2、介紹援助中心,瞭解給予樹。(畫給予樹,並在上面貼上寫有心願的卡片)。

二、複習鞏固生字詞。

1、點同學認讀生字卡片,並且能帶讀,表現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時間、地點、人物、什麼事?)

3、自由讀課文,誰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麼?(過渡到對課文的`學習,板書:金吉婭——棒棒糖(親人);——洋娃娃(陌生小女孩)。

三、走進文字,體會金吉婭內心世界。

1、找出寫金吉婭賣完禮物後回家的段落,讀一讀並把描寫金吉婭的句子劃線。“孩子們興高采烈,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出示課件)

A.“沉默不語”是什麼意思?同學們做一下動作,想一

想金吉婭什麼都沒說,什麼也沒有想嗎?她此時想的是什麼?(結合課文一至三自然段思考).

B、為什麼金吉婭沉默不語?(因為她只買了最便宜的棒棒糖。)

C、媽媽為什麼看到金吉婭買的棒棒糖,有些生氣?(出示課件)

D、金吉婭辜負了媽媽,不是個好孩子,你們同意嗎?(找多位同學讀出原因,並出示課件)

E、金吉婭現在的心情怎樣?(內疚、難過)

F、讀出金吉婭的心情。(找4-5為學生讀。)

2、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金吉婭為什麼要買洋娃娃給陌生的小女孩?“可是媽媽,我們已經可以得到很多禮物了,可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

A、“什麼都”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B、你從這一句中體會到了什麼?(小女孩很可憐)

C、指導讀這個句子。

D、師:此時此刻你們就是金吉婭,讓我們一起走進商場,走到給予樹前,拿起一張卡片讀一讀。(點一名同學上講臺,拿下黑板上給予樹上的一個心願卡片,讀一讀。)(播放背景音樂,渲染氣氛)

E、金吉婭,讀完卡片之後,你想做些什麼呢?

F、.從金吉婭的做法裡,你體會到了什麼?(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3、學習最後一自然段。

師:當母親聽完金吉婭的話後,母親的心情又是怎樣呢?

A、課件出示:我()極了,緊緊抱住金吉婭。

B、創設情境,指導學生讀最後一段。

四、拓展與延伸,昇華情感。

1、昇華給予樹的形象。在你的心目中,你認為只是一棵樹?

2、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像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他們的情況,你願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他們嗎?(出示圖片)

3、這樣一顆美麗的給予樹,應該把它種在哪裡?(種在每個人的心裡)

4、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給予樹,那麼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出示課件)

五.課外作業。

1.課外閱讀一些有關幫助別人的作文

2.替陌生女孩給金吉婭說幾句感謝的話。

六、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在《給予樹》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我扣住了“愛”這條情感線,讓學生在

讀書感悟的過程中,感受金姬婭的“愛”。本節課主要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走進人物內心。

《給予樹》教學中,讓同學們走進文字感受金吉婭的內心世界。直接讓學生品讀金吉婭買完禮物回家後的部分。“沉默不語”的金吉婭在想些什麼,結合一至三自然段。對比哥哥姐姐“興高采烈”的表情,體會金吉婭深深地自責、難過的心情。從而感悟出金吉婭是一個體貼、懂事的女孩子。

二、感悟“給予”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金吉婭的愛心和善良的品質。我設計了在背景音樂下讓學生扮演金吉婭來到商場,看到給予樹上的心願卡片後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的環節。這種親身實踐,感同身受,更能激發學生的同情心理,從而達到讀懂人物的目的。理解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與體貼。

三、延伸昇華

語文教學就要體現“聽,說,讀,寫”的訓練。本節課,在學習課文後,我還讓學生進行一個小練筆,讓同學們替小女孩給金吉婭寫封感謝信。通過小練筆,激發和陶冶學生的情感,對課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時也昇華了情感。

給予樹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①認識“予、聖、誕”等10個生字。會寫“予、擔、寬”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等20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①學生看錄影(或圖片),瞭解聖誕節。

②談話:你瞭解聖誕節嗎?

③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讀一篇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的感人故事,齊讀課題:“給予樹”。

④理解課題。“給予”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理解這個題目的呢?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整體感知

①按要求把課文讀兩遍。

要求:a.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b.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c.把自己不懂的詞句畫出來與同學討論。

②檢查讀書情況。

a.出示下列詞語,讀一讀,記一記。

給予 試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擔心 寬裕 前夕 提醒

興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擁抱 仁愛 同情 體貼 如願以償

b.指名讀課文。

提示學生:認真聽讀,注意發現讀錯或讀得欠通順的句子,評議時提出來。

③學生討論: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生自主再讀課文

教師提出自主閱讀要求:請你認真讀讀想想,看看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麼?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筆在課文上畫畫寫寫。下節課我們來討論交流。

四、指導寫字

①屏顯要求會寫的12個字,先讀讀,再組詞。

②請學生做小老師,指導寫字。

這12個生字,你哪個字寫得最好?請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給大家看,再談談寫好這個字的經驗。

③學生寫字寫詞。

先把生字寫兩遍,再把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詞語抄寫一遍。

給予樹教學反思4

《給予樹》是一篇富有濃濃的人文情懷的課文,愛的教育是本篇課文的教學主題。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忘掉語文字體,語言文字的訓練也要做到紮實,並要跟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這課的教學主要體現瞭如下特點:

一、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詳則略之,略則詳之",在文字的留白處進行拓展,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的最深處,給予是幸福的,這是主旨,亦是靈魂。我以媽媽的心情作為主線,一步一步帶著孩子們走進金吉婭這個小女孩的內心,深入體會孩子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為重點,讓學生多元地,多維地,多角度地去誦讀文字,感悟文字,同時又超越文字,去感受文字背後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心靈自由馳騁的過程,成為學生情感自在滋養的過程,成為學生精神自然豐厚的過程。

二,課堂教學紮紮實實,注重讀說思結合。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思考,朗讀,討論,交流,並把關聯詞的教學滲透於教學的各環節中。如在理解金吉婭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金吉婭的矛盾心理,並用“如果……就……”來說句子;又如理解課文金吉婭對家人關愛的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時,我緊緊抓住"沉默不語"的意思,並通過對比哥哥姐姐的“興高采烈”教會學生通過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探究"沉默不語"背後的金吉婭的內心。在寫的方面,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如果你就是那個陌生小女孩你想對金吉婭說什麼。指導學生髮揮想象說一說。這是把讀說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很多學生既說出了對金吉婭的感激,又說出了對金吉婭的讚揚,同時還有愛心傳遞的回報。如有同學說:"親愛的金吉婭,你送給我的洋娃娃,我已經收到了,我真不知怎樣感謝你!我也要像你一樣去幫助別人!"

上完此課,我總覺得學生雖然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有愛心,但並不很受感動。細想一下,並非我們的學生不懂感恩,只是他們缺少這樣的體驗。而要讓學生有較深的體驗,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完全進入到文字,與文字,人物進行三維的對話,應抓住語言文字,讓學生自己走進,而不是被老師拖進去。在朗讀方面,老師可以更多一點指導或者示範,讓孩子們通過朗讀來體會金吉婭的善良,讓課堂成為一個書聲琅琅的課堂。這樣,在後面的學習中,他們就能輕而易舉地理解了金吉婭為什麼會這樣做,並深刻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和同情了。

給予樹教學反思5

給予是快樂的,在語文課堂上,孩子們深深體會到了金吉婭帶給我們的一切!有的孩子在語文課堂上感動得哭了,有的孩子在那小聲地抽泣,因為有了共鳴,所有他們很感動。

將這個故事繼續,讓這份感動延續,這是我想要做的。在教學設計時,我以文中出現的援助中心作為故事繼續的載體,利用語文課堂中積累的情感進行教學。課堂上,學生的表現讓我體會到了幸福,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自覺的活動。

在這次整合課堂上,對於這樣的.教學模式,我又有了新的感悟。

一、利用課堂相關視訊和音樂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故事是發生在聖誕節前夕,學生在歡快的聖誕節歌曲中進入教室,環境的給予讓學生融合在這樣的課堂之中。緊接著聖誕節視訊的播放,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他們的心便自然地融入到了聖誕節快樂的氣氛中了。所以說,音樂、視訊資源的合理利用,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

二、利用語文課創設的情景資源,碰撞學生內心情感

讀陌生小女孩的心願,這是一個很感人的環節,在語文課堂上,深深地打動了學生。當資訊課上再次出現這個環節的時候,孩子們的心被再次碰撞,他們的心與文章中主人公的心再次共鳴,就這樣碰觸了他們的內心。利用情感教學,就必須有一個情感的觸發點,而情景遷移正是一條好途徑。

三、利用故事的可再生性特點,實現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

故事性文章與資訊科技整合,在任務設定上出現了一個難題。思考後,發現整合可以從學科特點出發的,故事性文章的特點就是——再生性,當想到這三個字的時候,靈感就油然而生了。利用“援助中心”這個部門,將故事再編,使得資訊科技與語文課堂又有了新的結合契機。

在這次教學中感受最深的是,我沒有說:“今天我們要做是什麼,我們要完成的是什麼……”但是孩子們說:“我們要幹什麼……”新課程理念強調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這也許就是一種變革吧!

給予樹教學反思6

教學過程中,我以“愛”為線索,抓住“愛”字來進行教學。我先由學生質疑出發,總結兩個主導問題:“給予”是什麼意思?“給予樹”是一棵這樣的樹?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手段來解決這兩大問題。

孩子在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況下,找出課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種“給予”。同時也引導他們更深一層地感受“給予”的另一層含義――讓人如願以償。當金吉婭所剩的錢只夠買一些便宜棒棒糖的時候,她的心情怎樣?我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領悟力,對於金吉婭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氣呵成。所以我將這個環節根據課文中金吉婭的語言,行為分成了幾步。第一步:當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願,金吉婭第一反應是什麼?第二步:思考金吉婭為什麼沉默不語、低著頭、說話時聲音低,為什麼會難過?從而讓學生知道金吉婭站在給予樹下還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婭最終選擇了女孩的原因是什麼?從而讓學生知道金吉婭內心的決定,體驗金吉婭作出選擇時艱難矛盾的心情。從而品味“給予”不僅僅是送、給,讓人如願以償,還意味著放棄、失去。課堂上,每個孩子似乎都被金吉婭愛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震撼了,大家都在理解中感動,在感動中理解。

另外,我緊緊抓住語言文字的感受和運用,凸顯課堂濃濃的語文味。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思考、朗讀、討論、交流,把字詞教學滲透於教學的各環節中。如在體會小女孩渴望得到這份禮物的心情時,從理解“盼望”入手,想象“小女孩為什麼盼望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什麼叫‘一直盼望’?為幫助孩子理解“一直盼望”這個詞語,我出示句子“早晨,她盼望——;中午,她盼望 ——;晚上,她盼望——;……(什麼時候,她盼望)”讓學生進行想象說話,從而理解一直盼望的含義,進一步體會小女孩渴望得到這份禮物的急切心情。如在理解金吉婭為什麼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到底沒有什麼,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又如理解課文金吉婭對家人關愛的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時,我緊緊抓住“沉默不語”的意思,並教會學生通過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探究“沉默不語”背後的金吉婭的內心。

在學習課文後,我讓學生進行了一個小練筆,讓學生替那個小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這對課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時也昇華了情感。我還設計了一個句式“當什麼時候,你會怎麼做”讓學生聯絡自己說說自己給予了別人什麼,然後將不同人寫的內容連成一首小詩。感覺還不錯。

給予樹教學反思7

《給予樹》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家裡並不寬裕的八歲小女孩金吉婭,在商場的給予樹上發現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心願卡,便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小女孩。展現了金吉婭善良、仁愛的美好心靈。聽完洪老師的課,我想談以下幾點:

1、這是一堂樸實、紮實、情趣盎然的語文課。張教師充分解讀教材內容、準確定位年級特點、緊緊扣住語言文字,引領學生走進文字,展開心靈對話。寓教於思、寓教於情、寓教於法,讓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境地,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習得方法、自主實踐的同時,激發求知慾望、獲得情感體驗、推動心智發展。

2、以媽媽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組織教學。在品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中,張老師請同學們讀課文,發現媽媽心情變化,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字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媽媽美的情感。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得到尊重。接著,根據媽媽的心情變化,擔心、生氣、激動,組織教學。學生緊緊抓住“擔心”一詞,品讀課文的重點詞句,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心靈的美好,用美好的親情去感受親情的美麗,用對母親的愛去感受母親對子女的愛,從而真切地感受到“擔心”一詞所折射出的仁慈、關愛、奉獻等美麗的品質,使詞句段篇都詮釋出人類的文化精神,流淌出滋潤生命的情感之水。

在生氣這一環節的教學中,重點在於通過媽媽的情緒變化,引出對金吉婭內心世界的探求。引導學生關注金吉婭走在回家路上的.神情──“沉默不語”,“金吉婭為什麼沉默不語?”讓學生咀嚼體味、交流碰撞,感受語言文字背後所承載的人文情懷,觸控人物豐富的情感領域,讓學生真切感受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因沒能給家人買像樣禮物那種擔心、愧疚、難過的複雜心理。張教師用這些富有實效而又了無痕跡的指導,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關注語言,關注情感,並且調動自己的情感,調動自己積累的語言。

3、深入研讀,引導學生個別讀、齊讀。一開始,深刻理解為什麼“媽媽說金吉婭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以願以償的笑臉。”這樣突破了課文的難點。又使學生在理解知識與提高能力的同時掌握了學習方法,昇華情感。

4、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裡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聖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後,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後,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於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 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係。

高效的語文課堂,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離不開師生的互動合作。一切的努力都是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場。讓學生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靈魂的薰陶。教師就是那個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那個帶領學生走向高尚精神世界的引路人。

給予樹教學反思8

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這是一個愛意流動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節日裡,一個小女孩渴望擁有一個洋娃娃的願望,另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金吉婭將她實現了,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故事。課文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並要跟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快樂學習意識:讓學生感到學習語文是快樂的

在這節課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在教材的處理上,我以“給予”為主線,從課題入手,層層深入,通過一個問題: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去統領全文。主線明瞭了學生就會學得輕鬆愉快了。

其次是在評價語言的激勵性導向上,把評價語言與課文內容及生字詞結合起來,在老師的激勵下,課堂上小手如林,學生也體會到了給予是快樂的,學習是快樂的。

二、文章主要表現的是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即理解和同情。

金吉婭拿著並不多的錢,本來要給哥哥姐姐買聖誕禮物,但當她發現“給予樹”上的卡片後,便毅然給小女孩買了洋娃娃,而且,她對自己的行為有簡單而充分的理由:“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這直接反映了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這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婭的“給予”不光是禮物,還有同情和愛心。

三、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

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裡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聖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後,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後,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於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係。

可回想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存在著不少需改進的地方:

一、詞語的.理解有許多不同的有效方法

如“興高采烈”我先讓孩子們說說什麼是興高采烈,還可以通過換詞“興奮不已”“興致勃勃”等來體會孩子心情的愉快。

二、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語言,善於捕捉意外之處

如,我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到底沒有什麼,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時,有位孩子說到我很慚愧,如果我再加以追問,也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

其三,對於孩子情感的激發,要從孩子的生活入手。

可能孩子們對於國外家庭的生活缺少了解,所以對於課文中的故事缺少親近感,難以激起心靈的共鳴。

鼓勵孩子們課前多多瞭解文章的背景資料,應該是個不錯的辦法。當然,讓孩子們從更多的課外閱讀中,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體會更為複雜的人物情感,則是提高語文閱讀能力最高明的舉措。因為在課堂中,那些閱讀面比較寬廣的孩子依然能逐步接受老師的指導,較快領會到文章的思想情感。

如最後,當老師問:這樣的“給予樹”應該種在哪裡?一些學生便能在文章內容的啟發下,發自內心地說出:這樣的“給予樹”應該種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應該種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給予樹教學反思9

《給予樹》是一篇富有濃濃的人文情懷的課文,愛的教育是本篇課文的教學主題。我們可以感受到緊緊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抓住三個重點句段的理解、深入挖掘文字。

精彩之處:

1、理解“給予”

其實“給予”即為有形的贈送禮物和無形的給予幫助兩個含義。正是因為教師在一開始便讓學生對這個詞理解到位,所以也為後來所提出的 “課文中的給予指的是哪些事情呢”這個問題做了很好鋪墊,使學生能準確的理解和尋找。

2、體會“給予”。

為了更深刻的理解金吉亞所“給予”的東西,教師先讓學生體會小女孩對得到這份禮物的.渴望心情。因此她從理解“盼望”一詞入手,什麼叫‘一直盼望’?想象“小女孩為什麼盼望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她盼望得到洋娃娃做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盼望得到這份禮物的急切心情。其實這個洋娃娃不僅只是一個玩具,更是一個可以陪伴她、可以傾聽她的話語,可以帶給她溫暖的朋友。所以學生就可以深刻的體會到,金吉亞所“給予”給小女孩的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溫暖,是一種愛。

3、創設情境,進行拓展與延伸

文中沒有介紹那個小女孩在卡片上具體寫了什麼,教師為了使學生和文字的主人公金吉婭產生心理共鳴,課堂中創設情境,拓展內容,出示心願卡,配上音樂讓學生讀讀上面的內容,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情的語句的朗讀,激發了學生的同情心。在此基礎上,再去讀讀金吉婭怎麼做的句子,說說新的體會,在說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動,與金吉婭產生了情感共鳴,實現了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潛移默化地賦予了文中人物鮮活的生命力,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4、注重情感的昇華

最後,教師通過讓學生在回答“‘給予樹’是一棵什麼樣的樹?”時,其實是讓學生提升文章的情感一種方法,即“給予樹是一棵實現夢想、滿足願望的樹。”“給予樹是一棵充滿善良和仁愛的樹。”

建議:

1、對於“給予”意義的延伸

其實“給予”不僅僅是送、給,讓人如願以償,還意味著放棄、失去。課文中提到金吉婭所剩的錢只夠買一些便宜棒棒糖的時候,她“沉默不語”、“低著頭”,她說話時那種羞愧、難受,說明了金吉婭作出選擇時艱難矛盾的心情。在這裡教師是否可以點撥一下“給予”其實是在自己放棄、失去某種東西的基礎上帶給別人快樂的。這樣學生的理解會更深刻。

2、朗讀的方式可以更多樣話

本課教學中,朗讀的方式基本上分為兩種:教師指導個別孩子朗讀和整體朗讀。其實可以穿插一些小組競賽讀、男女生讀等,激勵學生朗讀的興趣和情感。同時,多給學生一點朗讀的時間,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3、教師反饋的多樣性和合理性。

本堂課中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後的反饋很及時,但是比較單調。如果能根據學生的回家有針對性的給予評價會更好。

給予樹教學反思10

《給予樹》是一篇富有濃濃的人文情懷的課文,愛的教育是本篇課文的教學主題。我們可以感受到緊緊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三個重點字詞的理解、深入挖掘文字,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做了點滴的探索。

精彩之處

1、感受願望,激發同情心

為了更深刻的理解金吉亞所“給予”的東西,教師先讓學生體會小女孩對得到這份禮物的渴望心情。因此她從理解“如願以償”一詞入手,什麼叫‘如願以償’?文中沒有介紹那個小女孩在卡片上具體寫了什麼,教師為了使學生和文字的主人公金吉婭產生心理共鳴,課堂中創設情境,拓展內容,出示心願卡,配上音樂讓學生讀讀上面的內容,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情的語句的朗讀中,激發了學生的同情心。

2、感受陌生、理解“並不寬裕”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讀文體會:“金吉婭是誰?她的好朋友嗎?(不是)你是從課文哪個詞語知道的?”為了更深刻的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並進一步理解金吉婭對小女孩的仁愛與體貼。想象“小女孩為什麼盼望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她盼望得到洋娃娃做什麼?”引導學生跳出文字,聯絡同齡孩子的生活需求,體會小女孩盼望得到這份禮物的急切心情。其實這個洋娃娃不僅只是一個玩具,更是一個可以陪伴她、可以傾聽她的話語,可以帶給她溫暖的朋友。所以學生就可以深刻的體會到,金吉亞所“給予”給小女孩的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溫暖,是一種愛,再次昇華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創設情境,進行拓展與延伸

文中沒有介紹那個小女孩在卡片上具體寫了什麼,教師為了使學生和文字的主人公金吉婭產生心理共鳴,課堂中創設情境,拓展內容,出示心願卡,配上音樂讓學生讀讀上面的內容,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情的'語句的朗讀,激發了學生的同情心。在此基礎上,再去讀讀金吉婭怎麼做的句子,說說新的體會,在說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動,與金吉婭產生了情感共鳴,實現了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潛移默化地賦予了文中人物鮮活的生命力,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4、再解題目,強化課文主題

當聖誕的鐘聲敲響,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婭送給她的洋娃娃。她激動極了,她很想寫一封信感謝金吉婭,在此環節讓學代表小女孩寫一寫對金吉婭的感謝。最後,教師通過讓學生在回答“‘給予樹’是一棵什麼樣的樹?”時,其實是讓學生提升文章的情感一種方法,即“給予樹是一棵實現夢想、滿足願望的樹。”“給予樹是一棵充滿善良和仁愛的樹。”

不足之處:

雖然在這堂課上我做了精心的設計,但是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在朗讀上形式不夠多樣,比較單一,只是採用齊讀、男女讀。其次是對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學方法還需不但改進,讓自主閱讀不僅僅流於形式,而是讓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真切提高。

給予樹教學反思11

本文情感色彩很濃。作者用樸素無華的語言詮釋了給予的內涵:“給予”不僅是金吉婭自覺自願給予小女孩洋娃娃的行為表現,還是她為小女孩送去一份最誠摯的聖誕祝福,一片溫暖的人間真情。讓讀者感受到給予是一種快樂,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和心靈的震撼。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解讀文字的語言過程中瞭解金吉婭這個人物形象,感受給予的精神。

這篇課文上了之後我有一些淺顯的體會:

一、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充分與文字對話,在體驗中學習

本教學十分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與文體對話、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與文字中的人物對話,使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交流。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學生對“善良、仁愛、同情、體貼”這四個詞便有了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二、以情為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在感受中學習

本教學一開始首先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文章情感主線,引領學生走進媽媽和金吉婭的精神世界。然後圍繞學生找出的感受最深的句子,通過導語、圖片、音樂等創設教學情境,由淺入深積極引導,召喚學生心中那份純樸的人性,使學生受到濃郁的人文薰陶。這些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教學理念。

每一件文學作品都是一段情感的宣洩,一種道德的宣揚。只有用心去感受語言才能走進文字的情感世界,領悟其中的思想內涵。從而受到心靈的震撼,獲得某種人生的啟迪。

給予樹教學反思12

《給予樹》是一篇富有濃濃的人文情懷的課文,愛的教育是本篇課文的教學主題。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忘掉語文字體,語言文字的訓練也要做到紮實,並要跟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這課的教學主要體現瞭如下特點:

一、抓住文字主旨,引領學生深入文字。

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詳則略之,略則詳之”,在文字的留白處進行拓展,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的最深處。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主旨,亦是靈魂。我以“除了洋娃娃,除了棒棒糖,金吉婭還給予小女孩,給予哥哥姐姐,給予我們什麼?”為重點,讓學生多元地、多維地、多角度地去誦讀文字、感悟文字,同時又超越文字,去感受文字背後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心靈自由馳騁的過程,成為學生情感自在滋養的過程,成為學生精神自然豐厚的過程。

二、課堂教學紮紮實實,注重讀說思結合。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思考、朗讀、討論、交流,並把字詞教學滲透於教學的各環節中。如在理解金吉婭為什麼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到底沒有什麼,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又如理解課文金吉婭對家人關愛的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時,我緊緊抓住“沉默不語”的意思,並教會學生通過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探究“沉默不語”背後的金吉婭的內心。在讀到“一個陌生小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如果你就是那個陌生小女孩你想對金吉婭說什麼?指導學生髮揮想象說一說。這是把讀說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很多學生既說出了對金吉婭的感激,又說出了對金吉婭的讚揚,同時還有愛心傳遞的回報。如有同學說:“親愛的金吉婭,你送給我的洋娃娃,我已經收到了,我真不知怎樣感謝你!我也要像你一樣去幫助別人!”

上完此課,總還覺得學生雖能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有愛心,但並不很受感動。細想一下,並非我們的學生不懂感恩,只是他們缺少這樣的體驗。而要讓學生有較深的體驗,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完全進入到文字,與文字、人物進行三維的對話,應抓住語言文字,讓學生自己走進,而不是被老師拖進去。如在體會小女孩對得到這份禮物的渴望心情之前,可從理解“盼望”入手,想象“小女孩為什麼盼望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什麼叫‘一直盼望’?她盼望得到洋娃娃做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盼望得到這份禮物的急切心情。然後,啟發學生想象卡片上的內容。這時再出示卡片,也許有前面的鋪墊,學生思維就可能一下子打開了。此後,在後面的學習中,他們就能輕而易舉地理解了金吉婭為什麼會這樣做,並深刻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和同情了。

給予樹教學反思13

《給予樹》所在單元的專題是“愛的奉獻”。我在教學時以“愛”為線索,抓住“愛”字來進行教學:

第一課文的時間背景是聖誕節前夕,這是人們最快樂的日子,也是充滿了濃濃愛心的日子。

第二文章主要表現的是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即理解和同情。金吉婭拿著並不多的錢,本來要給哥哥姐姐買聖誕禮物,但當她發現“給予樹”上的卡片後,便毅然給小女孩買了洋娃娃,而且,她對自己的行為有簡單而充分的理由:“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這直接反映了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這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婭的“給予”不光是禮物,還有同情和愛心。

第三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 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裡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聖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後,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後,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

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於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係。植樹問題教學反思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給予樹教學反思14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談話匯入課題。

1、師:同學們知道聖誕節嗎?猜猜12月25日是什麼節日?出示新詞:聖誕節

(1).指名讀—齊讀

(2).你對聖誕節瞭解嗎?指名說二個

(3).開啟書本,指名讀書中的資料袋。

2、師:這就是聖誕節,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了,金吉婭一家也正在準備過聖誕節呢!你們看,

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學習期待部分

師:孩子們的表現怎麼樣?

生:孩子們……收到最甜蜜的笑容。

師:孩子們的心情是多麼的——

生:興奮、激動……

師:請你帶著這種心情讀讀這句話吧!指名讀——齊讀。

(3)學習擔心部分

師:在大家興奮期待的時候,媽媽又為什麼擔心呢?

生:因為家裡並不寬裕。

師:你從那些詞句看出她的家裡並不寬裕?

生:我只攢……卻要……分享

師:是啊!這錢是媽媽一分一分地攢起來的,來得多不容易啊!現在卻要由五個孩子來分享,他們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嗎?所以媽媽覺得很——

生:擔心

師:誰來讀出媽媽的這份擔心?自己試試,指名讀——齊讀

(4)齊讀第一自然段

你看,媽媽的擔心和孩子們的興奮期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們一起在來讀讀這段話吧!

3、那麼孩子們到底有沒有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我們學了課文就知道了。師板書課題:31給予樹,讀課題,“給、予”正音

二、自讀課文

什麼是給予樹呢?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了,把課文讀通順了。

三、瞭解自學情況,整體感知。

1、出示新詞:給予樹,說說什麼是給予樹?

能說就說,不會說引導:出示詞語:援助卡片禮品,老師送三個詞語給大家,現在誰什麼是給予樹?

2、再來讀讀這幾個詞語,出示:金吉婭給予陌生如願一償

請你快速地默讀課文,選擇這些詞語,完成下面的填空練習:

在聖誕節到來以前,()看到()上的(),就用給家人買()的錢,給一個()的女孩買了一個洋娃娃,讓她終於()的事。

指名說二個——齊讀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一)品味“如願以償”

1.師點如願以償:願就是——

生:願望。

師:這個陌生女孩的願望是什麼呢?請你快速地自由讀課文,用“——”劃出有關的句子。

出示這段話“媽媽,我拿著錢……援助中心的禮品區”。指名讀——齊讀

2.現在你能來說說她的願望是什麼嗎?指名讀

3.那麼金吉婭是如何實現這個陌生小女孩的願望的呢?請你再讀讀這段話。指名說

4.聯絡上下文,填上合適的詞句,把金吉婭實現願望的過程說得更具體些。指名說

5.金吉婭買了洋娃娃送給那個女孩,這個小女孩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這就叫做如願以償。出示詞語:如願以償

6.齊讀這段話

(二)對比體會小女孩的難過心情

1.師:如願以償的小女孩是多麼——

生:開心、激動…….

師:但此時的金吉婭,她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請你再讀讀課文,用“~~~~”劃出有關的句子。

指名讀,出示這段話“金吉婭的聲音很低……卻什麼也沒有”。

師:用一個詞來說就是“難過”,你怎麼讀才能表現出她的這種心情呢?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點評:讀出難過的感受了嗎?

是啊!你也在為金吉婭感到難過呢!

師:她只是在為沒能給我們買像樣的禮物而難過嗎?她還在為誰感到難過呢?請你再讀讀這段話,指名說。

2.師:所以你們看,在回家的途中只有金吉婭沉默不語,出示“回家途中……沉默不語”,而其他的`孩子呢?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孩子們興高采烈?指名說

師:你能不能帶著這種心情試著讀讀這句話?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師:只有金吉婭沉默不語,原來她還在為沒能給我們買到像樣的禮物而難過,也在為這個比自己生活更艱辛的小女孩覺得難過呢!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段話吧!齊讀

4.師:金吉婭的家境並不富裕,媽媽分給每人只有二十美圓,她給家人買了那種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而把剩下的大部份錢買了洋娃娃送給了那個陌生女孩,她後悔嗎?

指名說,點評:她真是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乖孩子。

5.齊讀這兩段話。

(三)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1.師:聽了她說的話,媽媽被深深地打動了,她——出示:“我緊緊地擁抱著……如願以償的笑臉。”

生齊讀:緊緊地擁抱……如願以償的笑臉。

引讀三次,語氣一次比一次強烈。

2.師:金吉婭的言和行不僅打動了她的媽媽,也深深地打動了她的哥哥姐姐。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金吉婭的哥哥姐姐,你會對她說些什麼呢?

說話練習:金吉婭的哥哥姐姐對金吉婭說:“()”。

點評適當加入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3.師:哥哥姐姐被金吉婭深深地打動了,這是一個多麼善良仁愛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啊!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感動的故事啊!其實這篇課文還蘊藏著很多愛意和給予之心呢!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篇課文,你發現了嗎?齊讀課文。

4.出示:()給予了()。分層引導:(1)你發現了嗎?這篇課文寫誰給予了誰什麼?(2)金吉婭只是給予這個女孩洋娃娃嗎?(3)其實金吉婭在給予別人的同時,別人也給予她很多,你發現了嗎?隨機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4)還有誰給予了誰什麼呢?

5.師小結:其實這個世界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給予而充滿了溫暖,讓我們把這些記錄著讓人覺得幸福的詞語寫一寫,記一記吧!生寫善良、同情、仁愛、體貼。

五、課後作業

1.出示新詞,請你用這些詞語複述課文

2.2.替這個陌生女孩給金吉婭寫一張感謝卡。

反思:

此課的教學可以從“給予”入手,首先讓學生明白金吉婭給予了陌生女孩一個洋娃娃,給她幫助。通過讀文,學生了解到她的家庭很不富裕,她的給予是很高尚的,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她的給予是不容易的,並不是偶然的。這樣學生就很容易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給予樹教學反思15

在本課教學中,我力爭做到課堂教學紮紮實實,注重讀說思結合。

一、 把字詞教學滲透於教學的各環節中

如在理解“如願以償”時,喚起孩子的經驗儲備:你有沒有如願以償的時候?從而體會如願以償的意思,與小女孩產生情感共鳴。接下來以“如願以償為主線,展開教學:誰如願以償了,她的願望是什麼?誰幫的她?使教學環節流暢,一氣呵成。

二、 抓關鍵詞語,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從“並不寬裕”和“陌生”體會金吉婭在並不寬裕的'情況下,能毫不猶豫

地給予陌生小女孩幫助,更能體會到金吉婭的美好品質。為什麼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到底沒有什麼,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

三、 詩歌接力,感悟“給予”的真諦。

以詩歌接力的形式,孩子們用詩一樣的語言,詮釋出“給予”的真諦。孩子們的妙詞佳句讓人欣喜:給予是幫助、給予是別人摔倒時輕輕地扶起他、給予是一個微笑、給予是幾句鼓勵......

四、課文留白處,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讀到"一個陌生小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如果你就是那個陌生小女孩你想對金吉婭說什麼指導學生髮揮想象說一說。這是把讀說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很多學生既說出

了對金吉婭的感激,又說出了對金吉婭的讚揚,同時還有愛心傳遞的回報。

上完此課,總還覺得學生雖能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有愛心,但並不很受感動。細想一下,並非我們的學生不懂感恩,只是他們缺少這樣的體驗。而要讓學生有較深的體驗,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完全進入到文字,與文字,人物進行三維的對話,應抓住語言文字,讓學生自己走進,而不是被老師拖進去。如在體會小女孩對得到這份禮物的渴望心情之前,可從理解"盼望"入手,想象"小女孩為什麼盼望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什麼叫'一直盼望'她盼望得到洋娃娃做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盼望得到這份禮物的急切心情。然後,啟發學生想象卡片上的內容。這時再出示卡片,也許有前面的鋪墊,學生思維就可能一下子打開了。此後,在後面的學習中,他們就能輕而易舉地理解了金吉婭為什麼會這樣做,並深刻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和同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