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給予樹說課稿

說課稿1.64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予樹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給予樹說課稿

給予樹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書三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三篇課文《給予樹》,這組課文的專題是愛的奉獻,《給予樹》這篇課文正是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給予了一個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給予了她同情與愛的故事。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中年段閱讀教學目標,結合本組課文及本文的實際,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為: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三 、教學重點: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難點: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話。

(可以說,重點難點的確定與本組的專題是一脈相承的,充分體現了組元意識。)

四、教學過程

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一) 匯入新課,激發興趣;(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三) 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四) 回讀課文,昇華感情;

(五)本課小結,佈置作業。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那麼學習一篇課文,如何更好的匯入,以此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教學本課,我開門見山,從課題匯入。

首先:板書並解題。板書《給予樹》,請大家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什麼?教師相機提示學生明白“ 給予”的意思,並根據課前蒐集的資料搞清楚“給予樹”是西方慈善組織辦贊助機構,他們在聖誕樹上掛上反映孩子心願的卡片來請求人們贊助。

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繼續問:“結合本組課文的專題,看到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麼?”學生可能會提出:“聖誕樹上的卡片寫著什麼內容?是誰把自己的愛奉獻給了別人?”等等。那麼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課題就是文章的`眼睛,匯入新課時,引導從題目提出問題,不僅培養了他們質疑問難的能力,而且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第二大環節是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正像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練習閱讀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這充分說明了預習的重要性。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一貫堅持課前預習,課上檢查這一做法。

檢查預習分以下三個小環節:

1、檢查讀課文

2、檢查字詞

字詞教學仍是中年級的重點之一。我從三個方面來檢查字詞的預習情況。

首先,檢查詞語是否讀得準確,本課“給予”的“給”,“予”, 學生容易讀錯,那麼我採取多種讀的方式,直到這些字音在學生的腦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接著, 對個別容易寫錯的形近字字加以區分強調,“予”和“矛”, “即”和“既”,“買”和“買”。然後, 指導學生把“予”、“仁”兩個字書寫勻稱。

交流課文中一些較難理解的詞語的意思,如:如願以償。

通過以上三方面的檢查切實夯實了字詞教學。

3、預習檢查的第三個環節是再次瀏覽課文,思考主要內容,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生預習課文時,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已經有所思考,為了進一步把握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再一次瀏覽課文,結合題目,思考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在學生彙報過程中,教師因勢利導,歸納概括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本文寫了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善良的品質。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教學過程的第三大環節是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文章的理解感悟是為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服務的,而對課文的理解又是學生在細細的讀與思考中進行的。那麼如何讓學生靜靜的去讀去感悟呢?設計細讀感悟的切入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在學生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的感情的基礎上,我以課後題為細讀感悟的切入點:母親的心情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把你認為最能體現母親心情變化以及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的的詞句畫出來,好好體會體會。體會好了,小組進行交流。

設計這樣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己讀書,自己思考,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然後小組交流。在此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對於學生彙報的重點部分,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感受母親心情的變化以及有這種變化的原因。

對於文中第一自然段中提到的母親的“擔心”(板書),師生以讀代講,讓學生了解到母親在家裡條件並不寬裕的情況下,給每個孩子們錢讓他們買聖誕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 母親“生氣”是因為別的孩子都買了像樣的禮物,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

且金吉婭卻只買了一些很便宜的棒棒糖。

教師追問:沉默不語是什麼意思?金吉婭為什麼沉默不語?你體會到金吉婭在想些什麼?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學生:一方面為沒能給大家買到更好的禮物而難過,一方面她也害怕媽媽的責怪)

當學生彙報到母親的高興時,引導學生抓住以下片段進行感悟: 句子1:媽媽,我拿著錢到處逛,本來想送給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禮物。後來,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張是一個小女孩寫的。她一直盼望聖誕老人送給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於是,我取下卡片,買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禮品區。

結合“一直盼望”體會那個需要幫助的小女孩長期以來多麼渴望得到一個洋娃娃,教師相機提問想想一下卡片上會寫什麼?

而金吉婭又是如此理解小女孩的這份心情,並深深地同情著她,結合“於是,我取下卡片,買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禮品區。”體會金吉婭對小女孩的同情,愛護和幫助。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句子2:我的錢就……只夠買這些棒棒糖了。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

引導抓住“這麼多人”,“得到許多禮物”,“卻什麼都沒有”感受金吉婭對那個小女孩的同情與愛心。看到女兒有這樣一番舉動,母親能不激動嗎?

在此基礎上我趁熱打鐵,採取指名讀,範讀,評價讀,練讀再指名讀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美美地讀這段話,充分感悟金吉婭那顆純潔的愛心。

在此基礎上,齊讀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板書:不但…還…以及…

這一部分的教學真正落實了本篇課文的重點,突破了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金吉婭的一片愛心。在引導交流體會的同時,相機指導學生讀好有關的句子和段落。讀體現悟,悟促進讀。而且在如情入境地讀文的同時和作者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四)回讀課文,昇華感情

在此基礎上,進入第四個環節,讓學生回讀課文,昇華感情。

(五)課文小結,當堂測驗

1 給帶點字注音

給予()

2組詞

予( )即( ) 買( )

矛 ( ) 既 ( ) 賣( )

3寫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4從課文的最後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給予樹說課稿2

一、教材簡說。

課文寫的是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二是繼續學習體會課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訓練要點,積累語言。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難點是理解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甜蜜、擔心、寬裕、前夕、提醒、興高采烈、暗示、猜測、立即、卡片、盼望、顯然、擁抱、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培養關愛他人的感情。

4、積累語言。

三、教學重、難點。

1、 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2、 難點是理解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四、教學準備。

佈置學生了解聖誕節,教師蒐集聖誕節的背景音樂和西方過聖誕節的圖片資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1、 展示一些聖誕節的圖片,播放聖誕節的音樂。

2、 介紹一下你瞭解的聖誕節。

3、 同學們看過或聽說過各種樹,可是你們見過“給予樹”嗎?(師板書課題),你能想象出“給予樹”是什麼樣的嗎?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給予樹”是不是像我們同學講得這麼神奇呢?那就讓我們一起找開課本輕聲讀讀吧。

設計意圖:“給予樹”是我們學生不熟悉的,但他存在於聖誕節中的一項獻愛心的活動,在學生不明白的情況下設疑引題,找出所有學生共同的疑慮,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

①學生聽課文的錄音,邊聽邊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②自由讀課文,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b、邊讀邊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③檢查讀書情況。

設計意圖:(課堂是教師賜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時刻,給學生一個方法主動識字,目的在於讓學生能更有方法的主動地識字。)

a、遊戲:擊鼓傳花讀生詞

b、出示詞語卡片讀詞語。(開火車讀,齊讀)

c、提出不理解的詞句,討論交流並介紹自己是怎樣理解的。

d、根據學生的讀書情況,相機出示有關的句子指導讀。

④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這個故事(可以獨自讀,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讀),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動,做做記號,再有感情地朗讀體會。

設計意圖:(檢測自學情況是必要的,但採用多變的形式進行更能提高學生 一節課的.興趣。而對於選擇自己感動的地方讀,更能讓學生對課文的第一印象加深。讓課文字有的閃光點內在學生的腦海中閃爍。)

(三)佈置作業。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①讀下面的詞語:沉默不語 如願以償 仁愛 體貼

②說一說上面四個詞語的意思。

設計意圖:檢測詞語是為了讓學生積累詞語,培養一種習慣。而以上這些詞也是本文的重點。從而更直接地,自然地進入教學的下一環節。

(二)理解課文。

①學生默讀課文,用“——”畫出這四個詞語所在的句子,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②指名讀出所畫的句子並出示:

a、“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

b、“這個聖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

③聯絡上下文,思考討論這兩句話。

a、金吉婭為什麼沉默不語?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有關的句段。

b、那個陌生女孩有什麼願望?又是怎樣如願以償的?

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

④用“﹏”畫出媽媽前後心情變化的句子,聯絡上下文想想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學生彙報交流後,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

學生選擇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訓練:

1、 小練筆:替那個女孩子寫幾句感謝的話。

2、給父母親或朋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設計意圖:這一課時是兩課時中最關鍵的地方,抓住文中小女孩的“沉默不語“和媽媽的心情變化,由點入手輻射全文,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意蘊理解能力,讓課堂輕鬆而不繁瑣。

(四)總結全文。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朗讀中領悟文中的中心。

給予樹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簡析:《給予樹》是國小人教版語文第五冊中的第31篇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寫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在去給家人買聖誕禮物的時候,,選擇買棒棒糖給家人,卻把大部分的錢用來買一個洋娃娃,送給一個不相識的貧困小女孩子,也給予了她同情與關愛。本文的語言平實也真誠。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潛在的關愛別人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由媽媽的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優秀品德。”的人生道理。

2、教學目標

(1)、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 等詞語。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

(2)、用心體會,使學生髮自內心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絡上下文,學習金吉婭的話和母親心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愛的教育,,閱讀教學的實質就是塑造學生的靈魂和思想!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我們教師的初衷。

3、教學重點:通過金吉婭的話和母親心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

教學難點:體會這種給予的精神是可貴的。

二、說教法

問題要簡單而細緻,經過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閱讀體會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認識金吉婭的付出和作出的選擇是屬於一種犧牲自我的關心別人的行為。

三、教學策略的'具體運用

1、課前鋪墊:雨果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通過讀名人名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力量,整體感知善良、關愛的美好所在,也為下文做好適當的鋪墊。

2、通過課文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金吉婭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更要學生體會到做好事是要有犧牲和選擇的,因為三年級的孩子已經對幫助別人這一“愛”的主題比較熟悉,但是在實際行動中並不一定能做到,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孩子們的行動有所缺失?作為教師應關注到這點——金吉婭的思想過程。為此,預設如下:

A讀課文,說說金吉婭的那些地方令最為感動?

B討論:金吉婭是個怎樣的小女孩。從她的做法中體會感悟到了什麼?如果你是金吉婭,當你從給予樹取下卡片,你準備給小女孩寫什麼內容的信,請你寫一寫。

C讓學生在朗讀、感悟、理解的基礎上表演、試說、加強感情體驗。

D交流討論:金吉婭做了好事,為什麼還要難過?她會想些什麼? (她可能會想:我買了洋娃娃給別人,那我拿什麼給自己的親人呢)可憐的小女孩子,她心中的天平應該傾向於哪邊呢?這樣可以啟發學生深入地思考,有必要讓學生和金吉婭一起接受挑戰和作出選擇,可憐的孩子終於選擇了去關愛別人。但是也沒有忘記給自己的親人買些棒棒糖。這種內化,需要已有的資訊和以往的經驗進行相互地作用才可以得到真正的答案。在學生得到充分的體驗感悟之後,組織學生做深入思考,讓傾聽感得到昇華,認識得到提升:做好事需要有犧牲和選擇。

3、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習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裡有自由朗讀後對課文內容的交流,在交流中達到共識。

師:同學們,金吉婭送給哥哥、姐姐和媽媽的僅僅只有甜甜的棒棒糖嗎?

(供替換:同學們,金吉婭還送給哥哥姐姐和媽媽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另外在《愛的奉獻》歌曲之中,可以問學生:這樣的樹是一種什麼樹?這樣的樹應該種在哪裡?教師做總結:讓我們用愛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做陽光,精心地栽培“給予樹”,讓它在我們的心田裡枝葉繁茂,開出最美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5、板書與貼畫,總攬全文。《給予樹》是以“給予”為重點詞,課文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我們可以在“給予”這個詞上延伸出“善良同情”和“犧牲和選擇”,以及能夠在旁邊貼上學生想貼的圖片,並說說理由,比如有的學生會說,自己想貼上愛心卡或者是一大袋精美的禮物(用來送給金吉婭的親人,幫助金吉婭填補缺失的美好)。

,並能說說理由。這樣不僅活躍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氛圍。並且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提高了說話能力。

總之,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陶冶情操,在共鳴共悟中發展思維,為學生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克服阻礙行動的困難石,那麼我們為人師者也為之而欣喜。

給予樹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給予樹》講述的是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敘述角度獨特,從媽媽 “我”的角度來敘述這個美麗的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整篇課文處處洋溢著愛的思想、美的情感,時時閃爍著人文的光彩。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雖已能借助字典識字,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棄字詞教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容易混淆的字形、字音的教學。尤其這一課的音同形似的字詞較多,教師可運用歸類、辨析、比較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在詞語學習上,可引導學生學習用同義詞替換的方法或聯絡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詞語。

我班的學生已初步養成了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但根據本單元目標,對學生預習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要求學生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選擇合適的方法去解決。例如文中對於“聖誕節”、“給予樹”這些學生不熟悉的國外事物和名詞,可引導學生通過上網查詢資料,來了解。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學生學習查詢資料,並能按要求分類整理、歸納資訊是至關重要的。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情趣,已初步掌握通過圈畫文中的關鍵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的內容。

現今時代的孩子,他們一直在享受著被愛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愛別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婭是他們的同齡人,她的行為最容易被同齡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過反覆品味文章的語言來喚醒沉睡於他們心中的愛。

三、關於教學目標的制定:

目標一:能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重點引導學生辨清“予”和“裕”的字形,能用同義詞替換或聯絡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給予、擔心、寬裕、沉默不語”等詞語的意思。

本課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要重點指導。需要注意讀音的字: “給”是多音字,在這兒讀jǐ 不讀gěi 。有些字字形易混淆,如“予”和“矛”,有些字易寫錯,如“裕”,教師需引導學生予以關注。對於詞語“給予、擔心、寬裕、沉默不語”可通過聯絡上下文來理解。

目標二:通過聯絡上下文,讀懂課文是通過媽媽心情變化這一線索來組織課文的`寫作特

點。感受金吉婭的善良、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

通過聯絡上下文,讀懂課文是通過媽媽“我”的觀察及心情變化這一線索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和同情心,培養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

在聖誕節來臨前,媽媽擔心家裡不寬裕,沒有更多的錢讓孩子們購買禮物;當看見金吉婭買的棒棒糖時,媽媽有些生氣,同時又有些疑惑;聽完金吉婭的講述後,媽媽為金吉婭的送禮行為和誠摯的愛心而高興、激動。要注意的是,媽媽心情變化無非是突出金吉婭的美好心靈的陪襯。教師可以提問引導學生:“媽媽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從而引領全文的學習。

目標三:能展開想像拓展寫話,為小音樂家楊珂、小珊迪、賣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學作品中的一些窮苦孩子寫一張愛心卡。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通過鮮活的學,靈動地進入文字角色,

藉助多種生活情境的創設,再現文字情境,把握文字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啟人,以情動人。教學結尾,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為文學作品中的窮苦孩子寫“愛心卡”,從而給“愛”賦於新的生命,又帶動了名篇的閱讀。能根據一定的情境展開想象,並用通順的語句連貫地寫清楚一段話,這也是本學年段學生應該具備的寫作能力。

以上制定的教學目標並非是孤立的,它們是相互聯絡,又是層層深入的。理解詞語的意思只是表面的;通過語言實踐的手段,如朗讀、說話等,感受詞語的內涵是內在的;聯絡上下文揭示出文章裡面的深意才是最核心的。

四、關於教學設計:

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這是一個愛意流動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節日裡,一個小女孩渴望擁有一個洋娃娃的願望,另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金吉婭幫她實現了,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故事。金吉婭小小的年紀,卻能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靈。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情境匯入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 ,引發真情

課的開始,我從課題入手,從聖誕樹引發到聖誕節的介紹。並播放西方聖誕節歡樂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相當於我們中國的春節。在這歡樂的節日裡,人們圍著聖誕樹跳舞,相互交換禮物。所以聖誕節是人們最快樂的節日,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

(二)品讀課文,體會媽媽的心情。

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根據“媽媽擔心什麼——媽媽為什麼生氣——媽媽為什麼激動”這三個問題來劃找句子。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字情感的變化線索,“航拍”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提升學習的整體效益。

(三)細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做法。

這一環節著重品讀課文重點詞句,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心靈的美好。主要圍繞著“金吉婭拿著這二十美元到底做了什麼?金吉婭在拿卡片時是怎麼想的看到卡片上寫著19美元50美分,她決定買嗎?”這一語言訓練點引導學生體會金吉婭矛盾的心理,讓學生明白“給予就是這樣,在獲得的同時,還意味著放棄” ,“給予不僅僅是放棄,也不僅僅是得到,給予更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

這時的學生與文字、作者展開精神、情感、生命的對話,從感性的認識走向理性的體驗,在對話中增添新的資訊,內化語言,加深情感,對“給予”一詞賦予新的生命。

(四)研讀課文,昇華情感。

課件出示最後一段話,讓學生反覆讀,體會媽媽此時的心情,讓學生說說從金吉婭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最後設計拓展練習:在不少文學作品中有許多窮苦的孩子,像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如:小音樂家楊珂、小珊迪、賣火柴的小女孩,讀讀相關故事,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後,你願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為他們實現心中的願望嗎?(教師發放愛心卡) 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學生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並進行交流。最後小結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麼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

這樣的課堂結尾,藉助寫願望卡進一步豐富愛的內涵,給愛賦於新的生命,使每個學生都明白給予樹本身就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要使自己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參天大樹,併為自己的心靈脩築一座符合自己夢想、適合自己精神生活的理想家園。

教學反思

1、創設情景引發情感陶醉。

由於兒童生活區域的侷限性,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有些風俗與我們孩子生活仍相距甚遠,那麼就需要未成曲調先有情,因此我針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提供引導性材料,建立起與課文的聯絡,以引導學生的注意與興趣,誘發積極情感。創設情景,讓學生自己置身於故事中。於是上課伊始,我從聖誕節的快樂氛圍匯入教學,給學生展示一些聖誕節的圖片,播放聖誕節的音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明白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對於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國外事物和名詞,如 :“援助中心”、“給予樹”可以通過讓學生讀文找句或讓學生在預習時查詢相關資料來予以理解,是慈善組織辦的贊助機構,他們在聖誕樹上掛上反映孩子心願的卡片來請求人們贊助。使學生身臨其境,誘發學生的情感。這樣還為凸顯文中金吉婭廣博無私的愛心做鋪墊。

2、抓住文字主旨,引領學生深入文字。

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的最深處。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文字言說的主旨,亦是全文的靈魂。課文學完後,我引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進一步豐富愛的內涵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裡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聖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後,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後,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於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係。讓學生多角度地去誦讀文字、感悟文字,同時又超越文字,去感受文字背後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心靈自由馳騁的過程,成為學生情感自在滋養的過程,成為學生精神自然豐厚的過程。

3、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展語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在本課的朗讀教學中,我通過指名讀、引讀,感情朗讀來推進教學,而且每次讀的要求不一樣,層次也不一樣。如:抓住重點語句,我嘗試通過引讀來幫助學生感悟。在理解課文最後一段時,我和學生配合讀:“金吉婭雖然放棄了給家人買漂亮禮物的機會,然而她卻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謝,媽媽的擁抱……),給予不僅僅是放棄也不僅僅是得到,給予更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以此幫助學生去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情感。讓學生在感情朗讀的同時理解課文的深意,發展了語言。

4、深化主題,。

人文是語文的底色,是語文的生命。課堂即將結束時,我讓學生為小音樂家楊珂、小珊迪、賣火柴的小女孩等一些窮苦的孩子寫愛心卡,為他們實現心中的願望。這一寫話練習無不是對課題《給予樹》,以更深入的理解。“給予樹”實際上是人化了的樹,暗示金吉婭像給予樹一樣能送給人們善良、仁愛、同情、體貼……這篇課文的人文關懷是喚醒、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感情。學生們學習課文後,通過發放愛心卡,使情感得以內化,更為深入地領會了課文的主旨,引發了學生的深層思考。

給予樹說課稿5

一、教材簡說

課文寫的是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這是一個愛意流動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節日裡,一個小女孩渴望擁有一個洋娃娃的願望,另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金吉婭幫她實現了,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故事。金吉婭小小的年紀,卻能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靈。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二是繼續學習體會課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訓練要點,積累語言。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難點是理解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甜蜜、擔心、寬裕、前夕、提醒、興高采烈、暗示、猜測、立即、卡片、盼望、顯然、擁抱、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培養關愛他人的感情。

4.積累語言。

三、教學建議

1.佈置學生了解聖誕節,教師蒐集聖誕節的背景音樂和西方過聖誕節的圖片資料。

2.本課的識字量和寫字量都較大,可以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學習中,教師要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重點指導。

需要注意讀音的字:“聖”“償”都是翹舌音和後鼻音,“予”讀yu,不讀yu。“擔”是多音字,本文讀dan,另外還有dan的讀音;“卡”,可讀ka,還可以讀qia。

有些字易混淆,如“予”和“矛”,“買”和“賣”,“即”和“既”。有些字雖然筆畫簡單,但不容易寫勻稱,如“予、卡、仁”等,教師需做書寫指導。

3.本課表現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有一些風俗對學生來說不太熟悉,教師要想辦法縮小文化差距,讓學生深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從聖誕節的快樂氛圍導人教學,給學生展示一些聖誕節的圖片,播放聖誕節的音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前,教師對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國外事物和名詞可以直接說明,如“聖誕節”“援助中心”“給予樹”。可以先指導學生閱讀課後的資料袋,或者給學生補充一些材料,讓學生明白聖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援助中心”“給予樹”則可以給學生直接解釋,是慈善組織辦的贊助機構,他們在聖誕樹上掛上反映孩子心願的卡片來請求人們贊助。

4.本單元的專題是“愛的奉獻”。教師可以以“愛”為線索,抓住“愛”字來進行教學。

首先,課文的時間背景是聖誕節前夕,這是人們最快樂的日子,也是充滿了濃濃愛心的日子。

其次,文章主要表現的是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即理解和同情。金吉婭拿著並不多的錢,本來要給哥哥姐姐買聖誕禮物,但當她發現“給予樹”上的卡片後,便毅然給小女孩買了洋娃娃,而且,她對自己的行為有簡單而充分的理由:“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這直接反映了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這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婭的“給予”不光是禮物,還有同情和愛心。

最後,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裡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聖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後,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後,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於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不斷引發學生思考,例如,“為什麼媽媽很生氣?”“金吉婭在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想的?”“聽完金吉婭的講述後,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

課文中有兩個泡泡,第一個是通過金吉婭的神態來突出她內心的難過,這種心情在後面金吉婭的講述中有提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第二個是讓學生通過讀課文,做開放性的聯想,加深讀課文後的體會。

給予樹說課稿6

一、說教材分析

《給予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的第31課。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它很真,真實,真誠。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情感,薰染學生的審美。

二、說設計理念:

《給予樹》這篇課文以“愛”為線索,突出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價值觀三維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言行和言語。

過程與方法:

1、採取分段讀,教師範讀等方式進行閱讀訓練,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層層提問,讓學生在問答中尋找答案,認真思考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情感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用自己的愛,同情和善良之心,為這個美麗的世界增添一份熱愛,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讀中悟情,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育學告訴我們:教學永遠是教與學互相作用的統一活動,其任務在於:通過教和學這種相互作用的統一活動,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法指導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是現代教學論的重要思想。掌握學習方法是現代人素質的重要標誌。因此,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法:

教法:

1。讀寫結合法, 我利用讀與寫相通之處,讓學生寫愛心主語。

2。 電化教學法,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使學生置身於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進學習。

3。 朗讀感悟法,體現語文“以讀為本”的教學特點,通過反覆品讀重點詞句,感悟人物內心情感,在朗讀中教給學生方法,進行及時評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4。 師生互動法,根據教學目的、課文特點和學生認識發展規律,以問答談話形式師生進行互動,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對課文中的主要問題進行思考,得出結論。

學法: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感知、感悟、思考語言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的學習精神。

五、教學流程:

(一)課前談話匯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匯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第一課時同學們已簡單交流蒐集的聖誕資料的基礎上,我又把精心製作的課件在第二課時一開始播放,讓學生說說聖誕節與中國的春節(學生回憶春節歡快的生活),使學生立刻感受到聖誕節在西方國家的孩子們心中的位置就像中國的春節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這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感同身受,還為後面的金吉婭用給家人買禮物的錢給一個盼望聖誕老人送給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買洋娃娃這一舉動的體會做了鋪墊。接著引入課題,讓學生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再次提醒學生 “給”是一個多音字,並分清“矛”與“予”。然後讓學生對課題質疑,從“給予樹是一棵什麼樣的樹?”走進文字。

(二)品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品質。

1、整體感知課文。

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有哪些人?誰給你印象最深刻?

設計理念:從金吉婭入手,我想很多學生都會說金吉婭給自己的印象最深刻,然後問:為什麼金吉婭給你們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講述課文的大概內容。

2、分段學習,體會人物情感。

(1)輕讀1、2自然段,讀完後告訴老師你知道了什麼?

設計理念:為了讓學生了解聖誕節到了該選購禮物了,從五個孩子分100美元中體會這個家庭不是很寬裕從而體會媽媽的辛苦。為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品質做好鋪墊。

(2)抓住金吉婭的沉默不語,品讀第三自然段。

設計理念:同過哥哥姐姐和金吉婭的心情對比,通過研讀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我有些生氣:她到底用這二十美元做了什麼?)以及一系列的問題(金吉婭為什麼沉默不語,沉默不語的金吉婭在想些什麼?金吉婭給家人買到了禮物沒有?買了什麼?這麼便宜的.棒棒糖,媽媽生氣了嗎?)讓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字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金吉婭美好的心靈。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得到尊重。

(3)抓住重點句,品讀第四自然段,體會金吉婭的善良。

設計理念:先讓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找出金吉婭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原因的有關句子,並划起來。研讀第一個重點句:她一直盼望聖誕老人送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讓學生想象小女孩是個什麼樣的女孩,為什麼那麼想要洋娃娃,發揮學生想象及體會小女孩的願望很強烈;研讀第二個重點句: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讓學生進行對比,體會小女孩的什麼都沒有,從而使學生的同情心與愛心一下子湧上心頭,進一步體會金吉婭的善良與愛心。再以“媽媽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是否確定幫助一個陌生女孩,再一次讓學生體會金吉婭的善良與愛心,同時激發學生們自己的愛心。然後讓學生帶著同情和決心再次讀第四自然段,情感得到昇華。

(4)緊抓住重點句: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聖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

設計理念:體會媽媽心情的變化和媽媽深深被感動以及激動地擁抱金吉婭的心情,反覆地品讀,讓情感再次得到昇華與延伸。

(三)愛心奉獻,情感昇華。

1、師:八歲的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收到小女孩的洋娃娃會怎麼想呢?

設計理念:發揮學生想象,替小女孩說幾句話,為寫作打基礎,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感恩教育。

2、師: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這是一棵怎樣的樹了吧?這樣的一棵給予樹,應該把它種在哪裡呢?(種在每個人的心裡)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畫心)那麼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更加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請記住——出示名言:給予永遠比索取愉快。——高爾基。

設計理念:昇華給予樹的形象及讓學生積累名言。

3、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像金吉婭這樣善良的人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後,你願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嗎?選一個你最想幫助的人,把你的愛心寫下來,做一張愛心賀卡,寫上你的愛心主語,交給老師,老師一定把你們的愛心轉達給他們。

設計理念:走進現實生活,獻出自己的愛心。

4、播放音樂《讓世界從滿愛》,學生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下課。

六、板書設計

家人:棒棒糖 善良 仁愛

金吉婭 同情 體貼

小女孩:洋娃娃

設計理念:板書設計簡潔明瞭,既能知道課文的大概內容,又可知道課文的主旨。在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劃一顆心,讓我們把這樣的一棵給予樹永遠種在心中。

給予樹說課稿7

《給予樹》是國小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愛的教育,本文主要寫聖誕節前夕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二是繼續學習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訓練要點積累語言,因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關愛他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積累語言,課文是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因此我把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作為教學的重點,把理解課文最後一段話作為教學的難點。

本課教學我安排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初讀感知,學習生字詞。第二課時主要是細讀感悟,體會思想感情。在第二課時教學中,以愛為主線,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在第一課時同學們已簡單交流蒐集的聖誕資料的基礎上,我又把精心製作的課件在第二課時一開始播放,使學生立刻感受到聖誕節在西方國家的孩子們心中的位置,這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還為後面的金吉婭用給家人買禮物的錢給一個盼望聖誕老人送給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買洋娃娃這一舉動的體會做了鋪墊。

二、細讀感悟,體會感情。

在這一環節,我首先抓住重點句子如金吉婭和哥哥、姐姐回家途中的不同表現休會金吉婭當時的心理感受,接著又讓學生想像金吉婭在看到“給予樹”上一個小女孩寫的卡片時她想到了什麼,然後又從金吉婭的語言“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步步深入體會金吉婭的高貴品質,最後又通過媽媽的心理變化以及後一段話的朗讀體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把握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課堂練筆,昇華感情。

這一環節通過學生在《感恩的心》這個背景音樂下替小女孩寫感謝的話,從而進一步休現金吉婭善良、仁愛的高貴品質,使文章思想感情進一步得到了昇華。

四、擴充套件活動。表達感情。

從金吉婭的行動中,學生體會到了要給予需要幫助的人以同情和關愛。因此在最後這一環節我就安排了製作禮物送給家人、朋友以及那些陌生的需要幫助的人,通過這一活動來學會奉獻愛心,使學生進一步受到愛的教育。

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及教學的重難點,我隨機進行了簡單明瞭的板書,先是板出了金吉婭和哥哥姐姐的不同表現,再板出媽媽的心理變化,最後突出了金吉婭的高貴品質,使學生一目瞭然。

給予樹說課稿8

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2課《給予樹》,下面我將從說設計理念、教學方法、教材解讀、教學預設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設計理念

1、本課體現語文學科的性質,即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具體是憑藉文字的語言,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思維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豐富精神世界。

2、還語文字色——上出濃濃的語文味。憑藉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節,簡便的教學方法,達到真、純、實、活的教學境界;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二、教材解讀

(一)教材簡說

《給予樹》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的一篇課文。本文通過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二)教材處理和課時目標

教材處理: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詞,並教學課文1-3自然段。第二課時:學習全文,練習朗讀,在朗讀感悟中體會金吉亞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依據以上的理念和教學法,以及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特色,特制定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理解“如願以償、援助、善良、同情、仁愛、體貼、誠摯”等詞語的意思。通過關鍵詞句的理解,一層一層加深對“給予”“給予樹”內涵的感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與文字對話、朗讀感悟,體會金吉亞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

4、拓展目標:學生根據對“給予”的理解,結合生活實際,仿寫一句“給予是……”的句子,然後集體創作一首小詩,更加深對“給予”的理解,並能運用。

三、教法學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的法子要依據學的法子”。教與學要高度統一。結合三年級的已有基礎和本文的特色,確定以下教法學法:

①語句的理解:聯絡上下文,抓住重點詞句,藉助生活體驗等方法。如“援助、同情、體貼、誠摯、善良、仁愛、如願以償、”等詞的理解。(這是課標對中年級的'要求)②語文實踐——即採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學生也用語文的方式學語文,即在大量的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如朗讀感悟,讀寫結合等。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過程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為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一、整理感知,把握“給予”;二、研讀文字,感悟“給予”;三、學習結尾,深化“給予”;四、拓展延伸,昇華“給予” 。下面我就依託這四大環節,談談在教學中如何得以落實。

一、整理感知,把握“給予”

(一)上課伊始,我說:同學們,昨天我們初步學習了《給予樹》,誰能告訴我“給予”是什麼意思?請你圍繞課文的內容用“誰給予誰什麼”說一句話。(這樣聯絡課文內容理解“給予”匯入新課,不僅幫學生整理了課文內容,還為學習金吉亞的給予做了鋪墊。)

(二)接著,課件出示一幅絢麗多彩的聖誕樹,我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並問:引述:這明明是一棵聖誕樹,可書上卻給它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叫“ ”。讀課題,這是為什麼?【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走進文字,讓問題起到導向作用,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和興趣。】

二、研讀文字,感悟“給予”

1、請學生自由朗讀第4、5自然段,找一找課文哪裡提到了給予樹?學生反饋後,請學生讀一讀這兩句話,說說哪個詞語首先跳到她的眼中?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教師隨機抓住“援助”作為重點,進行識字教學,力求音形義並藉助字形使學生明白“援助”就是伸出雙手去幫助別人,給他溫暖。

之後教師進行深情的描述:援助中心就有這麼一個小女孩,需要大家的援助。請學生再好好讀讀第4自然段,說說金吉亞眼中的小女孩是怎麼樣的?教師引領學生深入文字,憑藉語言文字,讓學生置身於文字的情境中,通過引導學生與文字多次對話,讓學生感受到:

1、小女孩什麼都沒有,藉機我追問:“小女孩什麼也沒有。你能想象她沒有什麼?”讓學生通過想象交流,體會小女孩什麼都沒有。然後為了加深體會,教師出示出示窮苦女孩的圖片,配上悲傷的背景音樂,教師解說。聽完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使學生走進金吉亞的內心,體會小女孩悲慘的生活著,她什麼都沒有。在學生體會深刻的時刻,再次指導朗讀。接著教師引述,是啊,小女孩什麼都沒有,她發出了一個求助之聲,她多麼渴望擁有一個洋娃娃,她一直盼望(擁有一個洋娃娃),那她想要洋娃娃幹什麼呢?她會怎樣一直盼望呢?帶著這幾個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洋娃娃對小女孩來說太重要了,指導學生讀出她迫切的心願,讀完後引述:面對這麼可憐的小女孩,金吉亞是怎麼做的?讓學生再次品讀課文,找出(於是,我取下卡片,買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禮品區)的句子,指名讀再齊讀,來體會金吉亞的快樂,並結合情景讓學生理解“如願以償”板書:如願以償。

1、接著教師講述:以給予是快樂的,可金吉亞在向媽媽講這件事時,說話的聲音卻很低,顯然還很難過,這是為什麼?讓學生快速默讀全文。並抓住“沉默不語、聲音很低、像樣的禮物、到處逛、我的錢……”等詞語詞句來體會金吉亞難過的心情,之後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語文課要給學生留下什麼?首先是語言。如何留下呢?楊再隋先生說的好:要充分的、有效的讀書,讓學生把書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讀出神。所以以上環節,我引導學生立足文字,引導學生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指導讀通、讀順、讀懂、讀好,讀中留下語言,充滿了濃濃的語文味,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融為一體。】

三、學習結尾,深化“給予”

師:媽媽瞭解了整件事情後,看到難過的金吉亞,會怎麼安慰她呢?接著教師先讓學生同桌交流,個別交流等說話訓練,引領學生走進金吉亞的內心世界,使作者、文字、讀者三位一體,與人物產生共鳴,然後請學生帶著激動的情感讀最後一段,明白為什麼把援助中心的聖誕樹叫做“給予樹”。知曉給予樹也是樹。(給予愛心、溫暖、快樂、幫助、希望、善良、仁愛、同情、體貼;讓人心想事成、如願以償的樹……)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四、拓展延伸,昇華“給予”

師說:給予樹不僅在援助中心,更種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給予無處不在,給予是快樂的,有時……

出示小詩:給予是快樂,給予是給白髮蒼蒼的老爺爺讓出座位;給予是給下班的爸爸媽媽送上一杯熱茶;給予是向遇到困難的小夥伴伸出溫暖的雙手;給予是……是的,給予永遠比得到更快樂!

讓學生根據學生實際,仿寫一句,教師巡迴,選擇優秀的集體創作一首詩。

【這個環節的設計課堂練筆緊緊圍繞文字進行,,圍繞“給予”展開,由扶到放,從簡到難,融言語形式與言語內容為一體,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升了語文素養。】

五、說板書設計:

31給予樹

援助

善良同情

仁愛體貼

【本課板書起著概括、建構的作用,體現的是真實的學習過程,記錄著學生學的過程,教師教的過程,這樣的板書是可取的,有效的。】

給予樹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它很真,真實,真誠。我想通過本文的學習,一定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薰染學生的審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價值觀三維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言行和言語.

過程與方法:

1.採取分段讀,教師範讀等方式進行閱讀訓練,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層層提問,讓學生在問答中尋找答案,認真思考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情感和價值觀:

在精讀品悟的過程中,通過媽媽的感情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讓學生從中受到薰陶。這也是本課的重點。

本課的難點是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體會金吉婭無私給予的仁愛之心。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用自己的愛,同情和善良之心,為這個美麗的世界增添一份溫暖,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三、設計理念:

為了很好的達到本課目標,在設計教學時,我以情感為主線,以“愛”貫穿始終,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運用了齊讀、指名讀、默讀等多種方式來發掘文章的情感內涵,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

四、教法與學法

教學永遠是教與學互相作用的統一活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法指導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法:

教法:

1.讀寫結合法,我利用讀與寫相通之處,讓學生寫愛心主語。

2.電化教學法,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使學生置身於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進學習。

3.朗讀感悟法,體現語文“以讀為本”的教學特點,通過反覆品讀重點詞句,感悟人物內心情感,在朗讀中教給學生方法,進行及時評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4.師生互動法,根據教學目的、課文特點和學生認識發展規律,以問答談話形式師生進行互動,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對課文中的主要問題進行思考,得出結論。

學法: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感知、感悟、思考語言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的學習精神。

本文教學我預計用2課時。

五、說教學流程: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教學流程:

(一)課前談話匯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匯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在第一課時同學們在簡單交流蒐集的聖誕資料的基礎上,我採用多媒體課件等展示聖誕節的圖片和背景音樂,讓學生說說聖誕節與中國的春節(學生回憶春節歡快的生活),使學生立刻感受到聖誕節在西方國家的孩子們心中的位置就像中國的春節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這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感同身受,還為後面的金吉婭用給家人買禮物的錢給一個盼望聖誕老人送給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買洋娃娃這一舉動的體會做了鋪墊。同時我還會在黑板上畫一棵聖誕樹。然後引導學生從預習中已知的內容入手,瞭解金吉婭送給大家的禮物,在聖誕樹上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洋娃娃、笑臉、棒棒糖”,用小遊戲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生字、新詞掌握情況。接著引出課題,讓學生簡單地說說對“給予”一詞的理解。讓學生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再次提醒學生“給”是一個多音字,並分清“矛”與“予”。然後讓學生對課題質疑,從“給予樹是一棵什麼樣的樹?”走進文字。

第二課時,複習完生字,回憶好第一自然段的意思後,直奔中心,牢牢抓住中心問題“看到孩子們買的禮物,母親的心情又發生了什麼變化?”來展開教學。

(二)品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品質。

1、(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

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有哪些人?誰給你印象最深刻?

設計理念:從金吉婭入手,我想很多學生都會說金吉婭給自己的印象最深刻,然後問:為什麼金吉婭給你們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講述課文的大概內容,感受媽媽的愛。

2、(第二課時)讀中感悟,體會人物情感。

(1)輕讀,探知故事背景。

設計理念:聖誕節前夕,這是人們最快樂的日子,也是充滿了濃濃愛心的日子。該選購禮物了,從五個孩子分100美元中體會這個家庭不是很寬裕,從而體會媽媽的擔心,瞭解媽媽的辛苦,為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品質做好鋪墊。

(2)細讀,抓住金吉婭的沉默不語。

設計理念:通過研讀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我有些生氣:她到底用這二十美元做了什麼?)問媽媽為什麼會生氣?課文是怎樣描寫金吉婭的?哥哥姐姐的心情又是怎樣的?通過讀課文,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找到哥哥姐姐是“興高采烈”的,只有金吉亞是“沉默不語”。重點理解“興高采烈、沉默不語”,通過抽生讀、齊讀、讀重點句,引導學生回答:金吉婭為什麼會沉默不語?以及一系列的問題(金吉婭為什麼沉默不語,沉默不語的金吉婭在想些什麼?金吉婭給家人買到了禮物沒有?買了什麼?這麼便宜的棒棒糖,媽媽生氣了嗎?)讓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字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金吉婭美好的心靈。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得到尊重。

(3)品讀,體會金吉婭的善良。

設計理念:先讓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找出金吉婭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原因的有關句子,並劃出來。研讀第一個重點句:她一直盼望聖誕老人送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讓學生想象小女孩是個什麼樣的女孩,為什麼那麼想要洋娃娃,發揮學生想象及體會小女孩的願望很強烈;研讀第二個重點句: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讓學生進行對比,體會小女孩的什麼都沒有,從而使學生的同情心與愛心一下子湧上心頭,進一步體會金吉婭的善良與愛心。再以“媽媽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是否確定幫助一個陌生女孩,再一次讓學生體會金吉婭的善良與愛心,同時激發學生們自己的愛心。然後讓學生帶著同情和決心再次讀第四自然段,情感得到昇華。

(4)研讀,情感的昇華。

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聖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

設計理念:體會媽媽心情的變化和媽媽深深被感動以及激動地擁抱金吉婭的心情,反覆地研讀,讓情感再次得到昇華與延伸。

(三)愛心奉獻,生活拓展。

1.師:八歲的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會怎麼想呢?

設計理念:發揮學生想象,替小女孩說幾句話,為寫作打基礎,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感恩教育。

2.師: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這是一棵怎樣的樹了吧?這樣的一棵給予樹,應該把它種在哪裡呢?(種在每個人的心裡)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畫心)那麼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更加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請記住——出示名言:給予永遠比索取愉快。——高爾基。

設計理念:昇華給予樹的形象及讓學生積累名言。

3.作業佈置: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像金吉婭這樣善良的人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後,你願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嗎?選一個你最想幫助的人,把你的愛心寫下來,做一張愛心賀卡,寫上你的愛心主語,交給老師,老師一定把你們的愛心轉達給他們。

設計理念:走進現實生活,獻出自己的愛心。

4.播放音樂《讓世界充滿愛》,結束本課。

六、板書設計

設計理念:板書設計簡潔明瞭,既能知道課文的大概內容,又可知道課文的主旨。在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劃一顆心,讓我們把這樣的一棵給予樹永遠種在心中。

讓學生懂得關愛別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是三年級語文上冊最後一個單元的主題。愛是什麼?該怎樣去表達?則是我在這一單元學習中引領孩子思考的問題。

給予樹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給予樹》人教版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整一個單元課文的基調是“愛”,而《給予樹》就是其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用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女孩,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同時也揭示了“給予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優秀品德”的人生道理。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 等詞語。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

2、用心體會,使學生髮自內心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絡上下文,學習金吉婭的話和母親心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

《給予樹》這篇課文的主旨在於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受到愛的教育。教育實質就是塑造學生的靈魂和思想,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把體會金吉婭的“愛”作為了情感目標。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對“興高采烈、沉默不語”等重點詞語的理解,以及人物的感情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的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體會金吉婭無私給予的仁愛之心。

這篇文章的文本價值就是讓學生從金吉婭對別人的關愛中受到愛的教育,讓這種愛在孩子的成長中一直影響他。而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在理解上確實有點難度,離孩子的生活有一點點的距離,於是把它作為了教學難點。

四、設計理念

《給予樹》這篇課文以“愛”為線索,突出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

五、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1、情境匯入法:過年是孩子盼望的日子,從春節說起,創設情境,先讓孩子們說說春節,他們一定會有興趣的。再拿聖誕節和我們的春節做比較,孩子們更有求知的慾望了。

2、讀思議結合:這個故事不僅需要學生朗讀體會,還要求學生思考,比如金吉婭買了洋娃娃送給陌生女孩,對自己會有什麼影響,又如媽媽的心情前後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等等.採用讀思議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感受.

教學要簡單而細緻,經過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閱讀體會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認識金吉婭的付出和作出的選擇是屬於一種犧牲自我的關心別人的行為。

(二)說學法:

設計教學時,我以情感為主線。以“愛”貫穿始終,通過品讀詞語對文章中的語言文字進行理解、積累。通過師生、生生等多種形式的對話來發掘文章的情感內涵。

學生的學法準備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指導。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激起情感

1、談談春節

2、引出聖誕

3、出示課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給予樹》中的故事是發生在西方聖誕節的,對孩子們來說不是非常熟悉。然而過年是孩子盼望的日子,從我們的春節開始說起,他們一定會有興趣的。再拿聖誕節和我們的春節做比較,更激起了孩子們的求知的慾望。“給予樹”的讀音則在孩子們朗讀過程中被掌握了。

二、初讀課文 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

2、檢查讀書情況。

3、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這個故事(可以獨自讀,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讀),喜歡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孩子初步地感受課文,自主地學習生字、生詞。“授之與漁”才是課堂真正的目的,讓學生主動識字、同桌互相識字,目的在於讓學生能更有方法的主動地識字。自主學習完成後,檢查讀書情況,檢測自學情況是必要的,採用多變的形式進行,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完了生字詞,讓孩子選擇自己感動的地方讀,這樣更能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第一印象,讓課文字有的閃光點在學生的腦海中閃爍。

三、深入故事 研讀課文

1、以詞引入

出示:沉默不語 如願以償 仁愛 體貼

用“——”畫出這四個詞語所在的句子,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2、指名讀出所畫的句子並出示:

“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

“這個聖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

A、1、金吉婭為什麼沉默不語?

2、金吉婭用這二十美元做了什麼呢?

3、金吉婭看到給予樹上的卡片時,她會想什麼?

4、看圖說話:金吉婭會和援助中心的阿姨說什麼?(學生想象說話)

B、1、那個陌生女孩有什麼願望?

2、因為什麼,小女孩才能如願以償的?

出示沉默不語、如願以償、仁愛、體貼幾個重點詞語,請學生朗讀,一方面可以再次鞏固對生詞的掌握,另一方面以重點詞引入重點句,請孩子在課文中找到這四個詞語所在的句子,抓住重點句,讓學生感悟、體驗金吉婭對他人的關愛和她的善良。

這一環節,著重品讀課文重點詞句,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心靈的美好。主要圍繞著“金吉婭拿著這二十美元到底做了什麼?金吉婭在拿卡片時是怎麼想的?再看看自己手裡的二十美元,她決定買嗎?”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體會金吉婭矛盾的心理,讓學生明白“給予就是這樣,在獲得的同時,還意味著放棄” “給予不僅僅是放棄,也不僅僅是得到,給予更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

這時的'學生與文字、作者展開精神、情感、生命的對話,從感性的認識走向理性的體驗,在對話中增添新的資訊,內化語言,加深情感,對“給予”一詞賦予新的生命。金吉婭會和援助中心的阿姨說什麼?這個想象說話的訓練,既鍛鍊了孩子的說話能力,又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金吉婭的愛,那是一種無私的愛。。

那個陌生女孩有什麼願望? 因為什麼,小女孩才能如願以償的?這兩個問題則再一次讓學生感受到金吉婭對別人的關愛,以及幫助別人的快樂。因為什麼,小女孩才能如願以償?正是因為世界上有愛,正是因為金吉婭的愛,小女孩的願望才能實現。

四、體會媽媽心情變化

用“﹏”畫出媽媽前後心情變化的句子,聯絡上下文想想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學生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

學生選擇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讀

根據“媽媽擔心什麼——媽媽為什麼生氣——媽媽為什麼激動”這三個問題來劃找句子。

我們再把眼光從金吉婭身上轉移到媽媽身上,體會媽媽心情的變化。請孩子找到描寫媽媽心情的句子,再根據“媽媽擔心什麼——媽媽為什麼生氣——媽媽為什麼激動”這三個問題來找原因。這樣,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字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媽媽美的情感。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習的整體效益。從媽媽的心情變化中,再一次感受到“愛”的力量。

整一個教學過程抓住文中小女孩的“沉默不語“和媽媽的心情變化,由點入手輻射全文,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意蘊理解能力,讓課堂輕鬆而不繁瑣。

五、總結全文 再次感悟

品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小女孩如願以償了,如果她知道幫助她的是金吉婭,她會說些什麼呢?

(教師發放愛心卡)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學生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並進行交流。最後小結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麼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

這一環節,以品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為基礎,請學生代表小女孩對金吉婭說幾句感謝的話,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愛心,貼在給予樹上。這樣的課堂結尾,藉助對“給予樹” 形象的豐滿,進一步豐富愛的內涵,給愛賦於新的生命,使每個學生都明白給予樹本身就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要使自己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參天大樹,併為自己的心靈脩築一座符合自己夢想、適合自己精神生活的理想家園。

(六)板書設計

給予樹

給予樹說課稿11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給予樹》。

一、教材理解

《給予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所在的單元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的。課文主要寫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在去給家人買聖誕禮物的時候,,選擇買棒棒糖給家人,卻把大部分的錢用來買一個洋娃娃,送給一個不相識的貧困小女孩。課文讚揚了金吉婭金子般的愛心與善良。文章的語言平實也真誠,揭示了“給予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優秀品德。”的道理。通過本文的學習,旨在激發學生關愛別人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孩子們認識了很多漢字,也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小組合作交流時也有良好的小組學習氣氛。對新鮮事物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具體可感又貼近他們生活的內容容易接受,對人對事開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學生語感的形成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尚處於初級階段。為此,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重視讀和說,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把感受到的情感表現出來,通過說去交流感受金吉婭的愛心與善良。

三、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夠運用聯絡上下文、透過詞語去體會人物內心這樣的辦法來理解詞句,感悟金吉亞美好的品質,從而受到感染和薰陶。

4、初步培養學生的語感,積累語言。

四、教學方法

在設計這節課時,我力求圍繞一箇中心、抓住三個關鍵點、落實一個統一、貫穿一個情趣。

(一)、圍繞一箇中心,體現主體性。

設計始終圍繞著發展學生語文素養這一個中心展開,力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本。根據學情、學段的特點以及本教材的特點,確定了以下目標:會認、會寫生字新詞,能夠運用聯絡上下文、透過詞語去體會人物內心這樣的辦法來理解詞句,感悟金吉亞美好的品質,從而受到感染何薰陶。

(二)、抓住三個關鍵點、實現發展性。

第一個關鍵點是抓重點內容,巧設質疑點,在探究中啟用思維。我抓住了金吉亞給家人和陌生小女孩送禮物的強烈反差引發孩子的思考去進行質疑。讓孩子們提出金吉亞為什麼給小女孩買洋娃娃這樣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恰恰又是觸控金吉亞美好品質的一個關鍵點和重點。這個環節也想對三年級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質疑能力的培養。孩子帶著自己的問題去探究的時候,他們的思考就會更加的深入,他們的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

第二個關鍵點是抓住重點詞、精選訓練點,在訓練中得到發展。我抓住了最能體現金吉亞矛盾心情的“沉默不語”這個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既學會理解詞語的方法,又能夠讓學生透過過詞語、透過人物的神情來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人物內心,體會人物的情感。這樣,學生不僅能讀出詞語表面的意思,還能讀懂詞語背後含著的東西。從詞語入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紮紮實實地訓練,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中,還力求實現三個緯度的整體推進,達到披文入情的目的。

第三個關鍵點,抓重點句,挖掘動情點,在體驗中受到薰陶。我抓住了金吉婭跟媽媽解釋的這句話: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言為心聲,這是一個8歲小女孩的真情流露,它展示了金吉婭美好的品質,也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所以在教學時,我就抓住了這一個動情點,通過創設情景引領孩子去體會金吉婭為什麼幫助小女孩實現這個願望,去幫她買洋娃娃。從而去觸控金吉婭關愛他人的美好品質,也讓孩子們在入情入境的真情體驗中達到心靈的淨化。

(三)、落實一個統一,體現學科性。

這個統一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這其實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基本特點,只有突出了這個特點,才能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才能使教學有語文味,所以在理解“沉默不語”和“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我就力求讓理解語言和體會情感有機地結合,不是孤零零地去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也不是脫離語言文字憑空地去感悟體會,而是讓這三個緯度整體推進,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落到實處來體現學科性。

(四)、貫穿一個情趣,突顯情趣性。

語文教學的內容本身就是充滿了情、趣、美的。所以在教學中運用情趣教學的地方比較多。比方說在課前的情景激趣,到課中的創景激情,以及課後的朗讀釋情等等,設計有意識地營造一種有情有趣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在整個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都能投入地學習語文,充滿信心地學習語文,有情有趣地學習語文。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和幸福,讓孩子們在情和趣的完美結合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心靈的感染,發展語文的素養。這也是我永恆的追求。

五、教學流程

1、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1)、教師採用多媒體課件等展示聖誕節的圖片和背景音樂,讓學生了解聖誕節,感受聖誕節的快樂氣氛。同時教師在黑板畫一棵聖誕樹。

(2)、教師板題、讀題。

2、句中自主識字

(1) 初讀課文,找出會認字,多讀幾遍。

(2) 自學會認字,同桌互相考一考。

(3) 句中鞏固會認字:老師編一段帶有各個會認字的句段,讓學生在讀句子中鞏固會認字。

(4) 學生畫出不懂的字和詞語,與同學討論。

(5) 讀準課文中有生字詞的句子,指導讀準輕聲。

3、記憶會寫字,指導書寫

(1) 自由學會寫字。

(2) 請學生做小老師,指導寫字。

(3) 教師指導寫,重點指導難寫的“糖”和“寬”。

(4) 同學們在抄寫本把“糖”和“寬”等生字各寫兩個,再把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詞語抄寫一遍。

4、研讀課文,感悟人物情感。

(一)、透過“沉默不語”,體會金吉婭內心

(1)、小組分工讀全文,思考:課文都寫了誰?

(2)、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板書:金吉婭)那麼金吉婭做了什麼事給大家留下了那麼深刻的印象啊?(板書:棒棒糖和洋娃娃的圖)

(3)、聖誕節的時候,金吉婭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卻對自己的家人只買棒棒糖,你對金吉婭的這個做法有什麼疑問嗎?

(過度:她為什麼這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進金吉婭的內心世界。我們先來看看

買了禮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婭。誰來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課件出示)其他同學畫出描寫金吉婭的句子。)

(4)、個人彙報,讀句子。問:金吉婭現在怎麼樣了?什麼是“沉默不語”啊,同學們表演表演看。

(5)、沉默不語就是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想,她真的什麼都不想嗎?

(6)、沉默不語的金吉婭在想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一到三自然段。(彙報)

(7)、指導讀金吉婭“沉默不語”句子。

a)

b)

c) 透過“沉默不語”,我們體會到了金吉婭的內心,帶著這樣的體會再來讀讀。 興高采烈是什麼樣啊,表演表演看,沉默不語又是什麼樣啊?一邊想象一邊讀。 要是和哥哥姐姐們的興高采烈相對比,就更能讀出金吉婭的心情了,誰再來讀一讀。

(二)、透過“什麼都”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同情

(過度:透過“沉默不語”,聯絡上下文,我們體會到金吉婭的內心,感受到她的心裡想著家人,體貼家人,但她為什麼只給他們買棒棒糖呢?)

(1)、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金吉婭為什麼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畫出相關語句。

(2)、彙報相關語句,課件出示句子: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問:要是句子去掉“什麼都”行不行?為什麼?透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麼?

(3)、課件創設情景,讓學生感受“許多禮物”、“什麼都沒有了” ,她沒有了什麼?

(4)、如果你是金吉婭,當你來到商場,看到這個卡,你的心裡會想什麼呢?

(5)、你認為金吉婭真是個( )的好女孩(學生回答)。

5、 朗讀釋情,體會文章中心

(1)、那孩子們,金吉婭送給想女孩的僅僅是洋娃娃嗎?

(2)、師生合作感情朗誦最後一段:

作為媽媽的我,(師讀)

作為哥哥的你,(生讀)

作為姐姐的你,(生讀)

還有我們,每一個被感動的人啊,(集體讀)

6、課後練習

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把你想到的寫在日記本上。

六、小結

希望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能在學習過程中觸控到金吉婭那關愛他人的美好品質,都能在入情入境的真情體驗中達到心靈的淨化。也希望孩子們在這種有情有趣的教學氛圍中,投入地學習語文,充滿信心地學習語文,有情有趣地學習語文。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和幸福,發展語文的素養。這也是我永恆的追求。

當然,這節課的設計,還有許多不足和欠缺之處,懇請尊敬的評委們多多指正。

給予樹說課稿12

●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1課《給予樹》

●設計理念:

1、“動人心者莫先乎情。”從學生已有的經驗世界出發來預測學情,遷移情感,使讀者走進文字,體會主人公的善良、仁愛。

2、學習是一個主動習得的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習成為發現之旅,發現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誠,嘗試表達情感。

●教材分析:

《給予樹》選自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的第31課。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給予了一個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給予了她同情與仁愛。本文的語言平實,同時很真實、真誠。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情感,薰染學生的審美。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審美情趣,他們一直在享受著被愛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愛別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婭是他們的同齡人,她的行為最容易被同齡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過反覆品味文章的語言來喚醒沉睡於他們心中的愛。

●預設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聯絡上下文理解“一直盼望”、“沉默不語”、“什麼都沒有”;積累語言,練習寫話。

2.過程與方法:通過感情朗讀,交流感受,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受到金吉婭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感染,培養關愛他人的感情。

●我的教學反思:

《給予樹》是一篇富有濃濃的人文情懷的課文,“懂得給予”是本篇課文的教學主題。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忘語文字體,語言文字的訓練也努力做到紮實有效,並跟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本課教學主要體現瞭如下特點:

一、植根文字,鑽研文字,紮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本課教學,沒有花樣的設計環節。我由上節課學生提出的.一個問題“給予樹是棵怎樣的樹?”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去找文中哪些句子描寫了給予樹。 我注重了讀、說、思、寫的結合,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思考、朗讀、討論、交流,並把字詞教學滲透於教學的各環節中。如理解課文金吉婭對家人關愛的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時,我緊緊抓住“沉默不語”的意思,並教會學生通過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探究“沉默不語”背後的金吉婭的內心。又如在理解金吉婭為什麼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到底沒有什麼,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再如,讀到“一個陌生小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小女孩的願望實現了,她露出瞭如願以償的笑臉。她會對金吉婭說些什麼?把它寫在賀卡上。這是把讀、寫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很多學生既說出了對金吉婭的感激,又說出了對金吉婭的讚揚,同時還有愛心傳遞的回報。

二、走進文字,品讀文字,把握文字的內涵與意義。

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教學中,我努力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的最深處,體會字裡行間所浸潤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觸動心絃,產生共鳴。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文字言說的主旨,亦是課程目標的靈魂。我以解決“為什麼她要給最親的家人買便宜的棒棒糖,而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漂亮的洋娃娃呢?”為重點,在此過程中感受金吉婭給予小女孩,給予媽媽,給予哥哥姐姐,給予我們什麼?讓學生多元地、多維地、多角度地去誦讀文字、感悟文字,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文字背後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

三、走出文字,拓展文字,挖掘文字的教學資源。

備課之前,我以教材文字為中心點,多方位、多角度地進行輻射學習,盡最大可能蒐集、鑽研與本文相關的素材,篩選了有效的資訊,努力為達成教學目標和豐富教學內容服務。本課教學的最後,我讓學生觀看了幾張“令人心酸”的圖片,一下子打開了孩子們心中的“善良大門”,使他們深受感動。之後談談“如果你站在給予樹前,看到這些卡片,你會怎麼做?”化思想為行為,將給予樹烙進孩子們心底,使文字的內涵得到拓展和延伸。最後,通過給樹換名字,幫學生悟得這是一棵愛心樹、心願樹、善良之樹、仁愛之樹、同情之樹、體貼之樹,幫助學生理解,並能更清晰地記憶給予樹是棵怎樣的樹!

給予樹說課稿13

教學目標

1、以點帶面,品讀課文重點語句,感受金吉婭那一顆金子般的心靈。

2、培養孩子關愛他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後一段話

一、教材分析

《給予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的第31課。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它很真,真實,真誠。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情感,薰染學生的審美。

二、設計理念:

《給予樹》這篇課文以“愛”為線索,突出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

三、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學生自主學習,體會人物內心;合作探究,懂得愛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能獻出自己的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懂課文,體會到金吉亞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養關愛他人的感情。

5、初步培養學生的語感,積累語言。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文章中人物的感情變化,體會金吉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五、教學流程:

(一)收集課外資料,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採用多媒體課件等展示聖誕節的圖片和背景音樂,讓學生了解聖誕節,感受聖誕節的快樂氣氛。同時教師在黑板畫一棵聖誕樹。然後引導學生從預習中已知的內容入手,瞭解金吉婭送給大家的禮物,教師在聖誕樹上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洋娃娃、笑臉、棒棒糖”。用小遊戲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生字、新詞掌握情況。接著引出課題,讓學生簡單地說說對“給予”一詞的理解。並請他們說說讀了這個課題以後發現什麼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讀準字音,遇到生字生詞多讀幾遍;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精讀課文,感悟人物情感。 請同學們讀課文,發現媽媽心情變化。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字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媽媽美的情感。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得到尊重。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自己或小組合作體會: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有誰?他們的心情各是怎樣的?

2、小組內部交流,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

3、組長彙報,全班交流:

(1)彙報兄弟姐妹的心情(高興)。

(2)彙報表現媽*的心情變化。(擔心—生氣—懷疑—感動、高興)。

(3)學生體會那個收到禮物的小女孩的心情,自己以小女孩的身份向金吉婭說自己想要說的話。

教師相機進行詞句訓練(重點理解“沉默不語”和“興高采烈”)和朗讀指導。

(四)品讀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質。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金吉婭的愛心和善良品質。教師要引導學生看圖和採取多種形式的讀文,同時輔助說一說,演一演,找一找,議一議,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1、看課文插圖,想象金吉婭和援助中心的阿姨會說些什麼,同桌的夥伴一起說一說。

2、品讀金吉婭的話。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金吉婭說的話,再用心地讀一讀,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麼。然後,讓學生再讀金吉婭的話,邊讀邊想,哪些地方使自己感動,同桌的學習夥伴一起交流。接著全班交流閱讀感受,再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讓學生再次看圖,想想自己想對金吉婭說些什麼。

4、通過體會“緊緊地擁抱”和朗讀最後一段,感受媽媽為金吉婭的送禮行為和愛心高興、激動的心情。

5、理解“如願以償”

(五)想象寫話,拓展昇華情感。

1、小女孩收到這份珍貴的禮物,想給金吉亞姐姐寫幾句心裡話,你能幫助她嗎?

2、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象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後,你願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嗎?(教師發放愛心卡)

a、播放音樂,學生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並進行交流。這樣一棵美麗的給予樹,應該把它種在哪裡呢?(種在每個人的心裡)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麼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