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數學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教學反思(15篇)

數學教學反思1

《摺疊》這課思考良久之後,還是上了下來,感覺挺難上的。這課設計為一節活動課,課堂組織比較亂,沒有調控好。第一次在上的時候,對課本第39頁“做一做”的處理是挺粗糙的:學生先思考判斷後摺疊驗證,再閉眼回想摺疊過程。

“回想”這個步驟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但究竟學生有沒有回想思考我還真顧不著。如果沒有實物操作,如何引導學生看平面圖想象摺疊過程?有沒有一個簡單、好的步驟?第二次在上,我引導學生先定一個“中心圖”,即一般情況下把周圍連線最多小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圖形定為下底,後把“中心圖”周圍的圖形依次摺疊,“中心圖”上邊的為後面,下邊的為前面,左邊的為左面,右邊的為右面,最後一個為上面(如果哪一邊沒有的當然不折)。這種摺疊順序降低了學生想象的難度,可以讓他們有目的、有次序地空間思考。這樣下來,教學難點在這裡突破了,課堂也更有效。

數學教學反思2

參加本次骨幹培訓我收穫了很多。和各位老師的討論我們彼此收穫不少,互相借鑑,資源共享。平臺給我們準備的學習資料也對我們起很大的幫助。

今年,我擔任國中數學教學工作,並且前段時間參加了骨幹培訓。目前學期工作已基本結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教學反思有利於教學的逐步提高。在教學中也應適時反思教育的得與失,消去弊端,得到益處。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適應會考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我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於教材的資訊,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於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其實,應給學生反應的時間。

2、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於教材,沒有進行有效地取捨、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會考熱點和會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這些都要求他們課餘時間做了。

3、在課堂教學中依賴於複習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合,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動構建,從而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由於想抓緊一切時間去講解,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穫,有多大收穫等學情;

二、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於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數學學習與複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 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願意發言;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數學學科複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迴歸課本,數學複習缺乏系統性,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

2. 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複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劃,或者學習和複習沒有個性化特點, 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課堂上不跟老師的安排進行。

3. 基於以上情況,我認為作為學生會考的把關者,國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這就是平臺裡我們熱議的話題。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1、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尤其是在複習課堂上適當地使用一些高招,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的吸引並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最終提高學習的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要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於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資訊,複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會考的資訊,拓寬教學內容。

2、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為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複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3、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切實抓好備課這一環節,即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侷限性,在重點內容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於傳統的計算層面,要蒐集材料,適當拓寬。

4、要強化分層次教學與輔導,通過分層次教學和輔導提升學生的成績,從方法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輔導。從策略上,加強學生實際問題的研究,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從物件上,要重點關注學科明顯薄弱的學生,採用教師定學生、師生結對、輔導等有效形式使學生隨時能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成績。

三、複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原則:

一是抓住課本,有效複習。教材和教學大綱是考前複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在複習時,教師和學生都應認真學習並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學大綱中對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統歸納,分清脈絡。在總複習時,要突出一個“總”字。面對上千的題型,通過複習,要使學生對國中數學學習有個總體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計算證明,小到具體的知識點,使學生腦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內容充實的“網路圖”。

三是專項練習,有的放矢。對於以往總複習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講解與訓練,蒐集、積累學生平時在各方面出現的錯誤,逐題突破。

四、複習提示和建議。

在複習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學會整理錯題,把試卷和做過的練習題裡的錯題整理出來,專門抄寫在一個本子上,及時訂正反饋。教師要加以選擇,並要求學生有選擇性地做基礎知識練習,讓學生走出題海。關於閱讀理解,現在出題內容越來越接近生活,因此,學生複習時應加強練習,廣泛接觸各種題型,拓展知識面,同時要有意識地積累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從而可減少會考時的答題失誤。

總之,會考數學複習階段非常重要,複習可以查漏補缺,能使知識達到系統、全面。雖然我們已經逐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和對學生指導的緊迫性,但是離相對滿意的數學課堂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數學發展和輕鬆面對會考作出更大的努力。而且,需要強調的是,考前輔導必不可少。做好學生的心裡輔導,更有利於提高他們的成績。

以上,是我本次學習和平時積累的經驗。這樣的學習有利於我們教師的自身提高,大家交流意見,取長補短。相信在以後的教學裡會對我們幫助很大。記得幾年前的培訓,當我用學習來的新方法教課,學生樂於去聽,積極參與。同時,我們教師也是在提升自己!

數學教學反思3

新課標強調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問題這種能力的培養。新課一開始,就出現生動、美麗的“秋遊”的故事情境,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大膽地探索,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有利於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感受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明確大括號和問號所表示的意義,怎樣在問題情境中去選擇有用的資訊解決問題,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在圖畫應用題的教學中,抓住教材中的教學要點,突出圖畫一一語言一一算式三位一體的.教學,促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形成一定的表象。在複習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之後,應用題的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都需要學生在圖畫中找出。教學的切入點在引導學生找出條件和問題,複習大括號和問號所表示的意思,然後根據條件和問題的關係,寫出算式和結果。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圖畫、語言、算式三者中突出了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的有機組合。通過教學和練習,使學生初步知道一步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解答方法,為進一步學習文字應用題打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在敘述圖意時,卻總是把要求的問題直接說成了答案,如“原來有7個向日葵,摘下來3個,還剩4個。”我意識到,是我之前的數學,認識加減法時用3句話敘述圖意時,沒有讓學生提問題,使得學生對現在的學習造成了負遷移,顯然這以前的教法是存在問題的。後來我就只有多次強調這個“?”的含義,最後才使得大部分學生能正確說出問題。

數學教學反思4

一、試題特點

試卷包括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三個大題,共120分,以基礎知識為主。對於整套試題來說,容易題約佔70%、中檔題約佔20%、難題約佔10%,主要考查了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測的範圍應該說內容全面,難易也適度,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測檢,比較能如實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無論是試題的型別,還是試題的表達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師的別具匠心的獨到的眼光。試卷能從檢測學生的學習能力入手,細緻、靈活地來抽測每章的數學知識。打破了學生的習慣思維,能測試學生思維的.多角度性和靈活性。

二.考試成績分析:

七五七六共有94人蔘加考試,期中110以上有17人,100-110有8人,90-100有11,70-90有14,及格率53.2%

三.學生問題分析

根據對試卷成績的分析,學生在答卷過程中存在以下幾主面的問題

①數學聯絡生活的能力稍欠。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也服務於生活,但學生根據要求舉生活例項能力稍欠②基本計算能力有待提高。計算能力的強弱對數學答題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計算能力強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如計算的(2),(4)兩題,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都出現不少錯誤.

③數學思維能力差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填空題的(17)和解答題的(2).

④審題能力及解題的綜合能力不強。審題在答題中比較關鍵,如果對題目審得清楚,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此題已做對一半,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語言,在解題過程中,不僅要要求學生學會如何解決問題,還必須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和理解材料,會用口頭和書面形式把思維的過程與結果向別人表達,也就是要有清晰的解題過程。

四、今後的教學注意事項:

通過這次考試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我認為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立足教材,教材是我們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紮紮實實地給學生滲透教材的重難點內容。不能忽視自認為是簡單的或是無關緊要的知識。

2、教學中要重在突顯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尤其是在應用題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讓他們自己分析題目設計解題過程。

3、多做多練,切實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有時他們是憑自己的直覺做題,不講道理,不想原因,這點從試卷上很清楚地反映出來了。

4、關注生活,培養實踐能力加強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的聯絡,讓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5、關注過程,引導探究創新,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培養自覺發現新知識、新規律的能力。

數學教學反思5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物的首要前提和條件。國小生的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

1、要積極嘗試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樣討論教學內容,走進學生的心理,使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和壓力,使“要我學”轉變成為“我要學”。課堂上,如果部分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那麼我會用眼神提個醒;如果學生比較疲憊,我會給他們講個笑話或開展一個競賽,活躍氣氛,調動積極性。但有一點我是從來不放鬆的,那就是我的課堂學生必須要精神,學生只有課堂學得好,學得輕鬆,才能真正喜歡數學。

2、創設問題情景是在教學中不斷提出與新內容有關的情景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力,它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3、要因材施教,適當降低難度,使得教學過程中人人都能學,人人都能有收穫。因此在教學中我總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總是不斷激發小師傅的幫助作用,總是堅持不懈地關注他們,使得學困生感覺到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從而為這部分學生堅持聽完一節課打下基礎。

二、給予給學生成功的機會

1、我告訴學生,在我心目中,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每個同學都還有機會去努力,不要輕言放棄。我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快樂、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在自己的努力和小師傅的幫助下,重新取得成功。

2、雖然教學的知識是簡單的,但每次傳授的方式都不可能是相同的。為了讓自己能更好地開展工作,我會看一些關於心理研究等型別的書籍,使得在教學中能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教學。例如,在課堂的教學中我注意結合學生注意力的特點,將教學重點安排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段進行教學,同時注意減少相關干擾,使學生注意力能更加集中。

3、在學生遇到較多的數學方法感到混亂,努力了也難以取得進步而感到非常困惑時,我告訴他這是學習中的“高原現象”,不要太擔心,只要努力跨過這個關就會豁然開朗了。當學生感覺總是記不牢知識時,我指導學生根據心理遺忘曲線來進行記憶,使學生記得好,記得牢。

三、活用和諧互助教學策略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絡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連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群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4、積極提問,貫穿課堂始終。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說話打鬧。這時如果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

四、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數學教學反思6

開放性的教學對開發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潛能,切實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並獲得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本節課中,我給學生提供較大的思維空間,並注重以開放性的問題開啟學生的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有想得和他不一樣嗎?”“誰有問題要問?”不斷鼓勵學生多角度得進行選擇、加工資訊,訓練學生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儘管在課前的.教案預設中,我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做了“周到”的設想,但畢竟課堂是鮮活的,學生是有自己思維的,如在實錄中有學生提出“還可以分遠近觀察”時,我沒有馬上給予否定或肯定,而是把這種想法讓其他學生判斷,促使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激起火花,課堂也隨之更為活躍起來。在接下去的鞏固環節,學生更加投入思考,多角度地思考,個性化的問題,使課堂散發智慧的魅力。

數學教學反思7

數學概念是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以及它們的本質屬性在人的思維中的反映,它是國小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深深感到學生在運算中發生錯誤,解題能力差,不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對某些數學概念掌握得差。只有組織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才能起到優化教學過程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從具體到抽象,逐步形成概念

概念是從現實世界的具體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因此,我們在數學概念教學中,必須遵循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並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觀察比較,或讓學生動手操作,獲得感官的直接認識。例如,在教學體積概念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一個鉛筆盒和一塊黑板擦,問學生誰大?緊接著,又讓學生觀察兩個稜長分別是2釐米和4釐米的方木塊,問學生哪個大?通過這樣比較,學生初步獲得了物體有大小的感性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去發現概念的本質屬性.拿出一個梭長是4釐米的正方體空紙盒,先將梭長是2釐米的方木塊放入盒內,學生便清楚地看到這方木塊只佔據了盒子的一部分空間,然後把一個梭長為4釐米的方木塊放入盒內,正好佔滿紙盒的整個空間,學生又從這一具體事例中獲得了物體佔空間的感性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就能較自然地匯出:物體所佔有空間的'大小,叫做“體積”這一概念。

二、創設求知情境,導人新課

從教育心理學中知道,“需要”是產生動力的源泉。“興趣”是內在的動機,它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離開了這種動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可能有主動進取精神,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更說不上積極思維,這樣就不可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去利用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努力創設求知情境,讓學生產生探求數學知識的強烈興趣,使必要的感性認識,然後通過語言來逐步抽象、概括出數學概念。學生由被動接受數學知識轉化到主動地去獵取知識,處於最佳的心理狀態,為教學新概念創造良好的氣氛

三、精心設計練習,鞏固、深化概念

課堂練習是教學上的反饋活動,是學生對教師輸出資訊的反映訊號。學生通過練習,不僅可以起到鞏固概念、深化概念的作用,而且通過練習可以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精心設計好練習題並及時評講、糾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我們在概念教學中。如果能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及年齡特點及教學規律,合理採用各種教學手段與方法來進行教學,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可以使學生概念清晰、能力增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後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學教學反思8

一、課堂上教師的主導地位不能丟

新課程強調發揮學生主體性,把課堂還給學生,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但其實,新教材的資料更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難點,能很好地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自我看書探究,尤其是我們農村國中學生,他們的自學本事,理解本事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師更要講得精,更要善於引導,放手之前要先看學生的水平如何。比如此刻我教的有兩個班的學生,其中一個班的同學很活躍,設定問題就不能太放手否則課堂就會成為菜市場,毫無章法;而另一個班的學生比較安靜,我們得讓他們有話講,適當地設定幽默環節否則課堂就會成為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比較夢想的教法是教師必須要擔好引導者的'“職責”,引導思維活躍的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方式,而對於沉悶的課堂,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我經常採用各種提問方式去激發學生表現慾望。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成為一名教師,光有愛心還遠遠不夠,愛心只是是作好稱職教師教好書的前提。所謂“身正為範,學高為師”,要作一個好教師,不僅僅要能得學生心,還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無論是工作還是學識上都應當讓學生佩服,這樣學生才會對你產生信任感,才會甘心聽從你的教導,才會喜歡上你的課。教師對學生的承諾必須要做到,比如學生那裡收繳到的一些小物品,必須要在承諾的時間內歸還,否則在學生心中的信任度就會大打折扣,學生對教師沒有信任感後,無論你實施的什麼制度和提出的提議,學生會容易產生抵抗情緒,管理和教學工作就很難開展。

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和課堂管理

備課既注重知識的落實,也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上課前儘可能地做好充分的準備,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這樣在時間的支配和知識上的引導,我們都能盡在掌握。上課過程中重視啟發學生思維,我經常讓學生做到“三動”既多動腦、動口,動筆,拿著筆上課,改掉部分學生把手放在口袋裡上課的不良習慣,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了違紀,應親自參與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給班主任,否則威信只會建立在班主任那裡,次數多了,學生只會厭煩你。

四、學生的作業檢查要落實

除了每一天上交的作業紙作業以外,對於練習冊和一些輔導作業,檢查任務就交給小組長和科代表,我在班上成立了數學興趣小組,確定小組長,由小組長來檢查,小組長的作業由科代表來檢查。

數學教學反思9

新課標明確告訴我們,評價已不再是教師的專利了,應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數學新課標教學反思。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互相質疑、互相欣賞、互相幫助才能把學生吸引住在多層次學習活動中,每一環節都有學生對同伴的質疑與幫助。學生回答得好,其他的學生也能熱情地給予掌聲肯定。在自我評價中,有的學生自信地肯定了自己的表現,有的學生謙虛地對自己提出了希望。在質疑環節中,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有價值的問題,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欣賞、互相評價、相互幫助和自我評價、自我激勵,使學生既學會了學習又學會了做人,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1、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資訊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這會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裡“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數學教學反思10

《國小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國小生的積極性,培養國小生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的課堂上,我注重用遊戲,活動、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知識的'探究、形成過程。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例如“左,右”教學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對上下、前後的認識有著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大多數學生可以清楚地辨認,但不少學生對左右方位關係不太容易分清。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前,我似乎覺得“左,右”的位置關係,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接觸,應該都懂了,但後來我想:學生對“左,右”的位置關係,肯定只是表面的感知,一種比較淺顯的理解。因此,我精心設計了教學活動內容,先創設問題情境,“要發言的請舉右手”既是對學生的常規教育,也讓學生記住自己的右手。然後讓學生舉一舉,摸一摸,拍一拍,跳一跳,找一找,說一說,等遊戲活動體驗左右。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我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積極地參與各種數學活動,使學生對“左,右”的位置關係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生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

數學教學反思11

<<兩位數加兩位的估算>>是二年級上冊百以內加法和減法中的第三課時的內容。教學完這一課我總感覺有某些地方不對勁,甚至是很牽強的講完了這一課,聽了主任及幾位老師的評課,自己再反思整個教學過程現總結如下:

一充分備課是一節成功課的前提。

剛開始備課時我覺得這一節太簡單,也就理出了大體的流程,並沒有考慮學生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情況,結果在課的一開始,我問學生怎麼處理舊電池時,學生的回答是我會用舊電池做手工,當時我想是呀,我小時候也用舊電池做玩具,可舊電池究竟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呢?因為備課準備不充分,也就沒有把握指出這種做法的對錯,而是糊里糊塗的進入了下環節,我覺得這是沒有充分備課的結果,如果知道了這些方面的知識自己也就能承受機地告訴學生他的這種做法的'對與錯。

二教學中應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估算主要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估計意識和估算能力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加強估算”重在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習慣為重點。在教學中應努力給學生創造較多嘗試估算的機會。把估算貫穿在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學中我只注意了學生學習中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的訓練,忽視了生活中的估算,導致了這堂課枯燥無味,學生學的不積極主動而且對於估算的目的,他們更不明確,試想如果課的開始如果這樣做“同學們你回頭看一眼,你能估計出共有幾位聽課老師來聽課”學生肯定很有興趣,老師在順勢利導估算在生活中作用很大,在學習中估算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估算,這樣做學生會感興趣,也充分體現了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

數學教學反思12

《幾分之一》是國小數學新教材三年級第二學期第39到40頁的內容,關於幾分之一的認識是學生對數的認識的一個飛躍,因此在這節課的設計中,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找準數學切入口,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分數起源於分,引起我為學生設計了接近生活的教學情景,如何合理的分配準備好的.東西,讓學生在分的過程中感悟到“平均分”是分數的基本特徵,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和感悟到,由於總數的變化,而使分到的個數由整數2個到1個,再到不能用整數表示這一過程,從而自然的引出“分數”這一概念。

第二,採用小組學習的形勢,讓學生在做數學中感悟數學。學生對二分之一的理解是整節課的教學重點。通過用各種形狀的紙片怎樣折出1/2這一實踐活動,讓學生直觀地發現感受到,對於同一圖形由於折出的每一部分都是這同一張紙片的一半,所以他們的大小是相同的。對於不同圖形,由於整體的大小不同,所以他們的1/2的大小是不同的。但每一個整體的一半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老表示。學生通過不同層面的操作活動來進行數學的思考和比較,從而獲得數學知識。第三,儘可能的為學生提供資助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課程標準指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儘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時間,以此完善自己的認知,從而達到發展個性的目的。為了突破平均分這一教學難點,我主要讓學生結合操作,並且指導先判斷是否平分,然後用數學的語言來表示出幾分之一,學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其他夥伴們的肯定,因此而感到高興。從而產生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

數學教學反思13

教學完“百以內加減法”後,在測試題中出現了這樣一道題目:媽媽到商場買東西,滿100元就返50元代金卷,媽媽還能買什麼?這是此題中的第三問,而在前兩問中,孩子們已經求出了媽媽買了些什麼,用了多少錢。但是,當我看到第三問的回答時,我不覺愣住了,能夠正確的回答出此題的同學是平時幾個愛到處跑的,還有兩、三個愛動腦的同學。

這道題描述的是目前最常見的、最吸引**的家務事。依我事先的猜想,也許孩子們也曾親生經歷或目睹過,憑他們的生活經驗,答案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我甚至想象了孩子們給自己的答案擺出一大堆理由。可惜,最後的結果卻讓我不得不覺得沮喪。

這是怎麼啦?我們學數學可以用來解決生活問題,可就這麼一件小事,每個家庭幾乎天天發生的事情,孩子們卻無從先手。看著孩子們各種各樣的答案,我陷入了沉思。現在的數學都是正兒八經的讓學生做“學問”,做“數學”,卻沒有更多的讓學生走近生活,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課本與生活實際脫節。假如在數學課上,經常出現與生活有關的知識,孩子們又何嘗會無從下手哪?同時也讓我更加明確,在數學習題的練習中,讓孩子們多到生活實際中去自己發現與書本相關的數學,真正地使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最主要的還是要與家長多多的`聯絡,探討出最能讓孩子參與生活的好辦法,這樣才能讓他們在用中學,學中用。

《連加》教學反思

100以內兩位數的《連加》本節課的重點是用豎式計算連加的方法,同時體驗多樣化的演算法。圍繞教學目標,根據本課內容我精心設計了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課。

體育比賽非常注重運動員的參與意識。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有了學生的參與,才能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和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才能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興趣,才能真正使學生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

在《連加》這堂課中,我用拍球遊戲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在熱烈的氣氛中,讓學生自己發現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找出解決方法,在以前的學習基礎上,列豎式解決問題,突出重難點,並及時引導學生轉向另一個重點:“你還有其他演算法嗎?”學生積極地參與,踴躍地回答,找出了很多種方法,從而做到了抓住“熱點”問題,引導學生參與。

另一方面在本課我結合了生活中的實踐,注重了親身體驗,強化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尤其還注重了精神激勵,刺激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及時做好活動後的小節,對好的給予精神上的鼓勵,還輔以“紀念品式”的物質刺激。通過評價,學生既認識了別人,也認清了自己。儘管活動結束了,但參與意識更濃烈了。課結束以後,有很多淘氣的孩子對我說:“老師,這節課太有意思了!”

在本節教學中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1、拍球遊戲在數數時存在誤差,學生參與拍球的少,喝彩的多。

2、小組討論展開的不夠,有些形式化。

3、語言上欠簡潔。

4、列豎式時應該身先士卒用尺子,起到表率的作用,並且沒有強調等等。

總之,一堂課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是我無悔的的選擇。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都要力爭每節課精雕細琢,備好課,上好課,因為細節決定成功!

數學教學反思14

通過本次網上數學研修的學習,作為教師的我深深感到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認識了新課程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網上研修學習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個人感覺在這次學習中收穫很多,盤點收穫有一些感受.

加強教學反思,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聽課教師的評課建議,及時修改、補充、調整、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教師如果堅持寫教學反思,幾年以後很可能成為名師。我們要堅持寫課後反思、階段性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 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 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 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

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

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 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 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 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 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 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總之,通過培訓對我來說有了很大的收穫,給我帶來了全 新的教學理念;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通過學習使我 對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認識。我要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運用 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為農村基礎教育做貢獻!

數學教學反思15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減少失誤和紕漏,反思成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反思和與同事探討的過程之中,我發現在高中數學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數學教學要有足夠的耐心

1、耐心引導,關注學生的意志品質。學生思維與表達有差異,應該允許思維慢的學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允許表達不清晰不流暢的學生有重複和改過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允許學生有失誤和糾正的機會。使學生處在民主、平等、寬容的教學環境中,確保他們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和主動探究的心態,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產生他們創新的慾望。從而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持之以恆、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也應該有足夠的耐心。

2、耐心輔導,關注後進生的發展。後進生是遲綻的花蕾,是待開的資源。後進生是相對的,是變化發展的,沒有一成不變的後進生,後進生是可以轉化為好學生的。那麼,如何轉化後進生呢?對後進生要充滿愛心,只有熱愛後進生,才能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這就是說,對後進生要動之以情,要細緻耐心地進行輔導,使他們的心在溫暖的關懷中漸漸融化,點燃他們追求上進、成為優秀生的希望之火。

3、耐心答疑,培養學生好問的學習習慣。高中數學是基於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在提出問題的前提下解決問題。其實,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更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真、細緻、耐心地回答好各種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使每一位同學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得到滿意的答覆。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在答疑上多花時間、多下功夫。

二、數學教學要有必要的愛心

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以教師的情感為轉移,如果教師把愛心寓於教學之中,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動作、表情,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信任佩服的感覺,學生就會以積極主動、勤奮向上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一些真誠的關懷和幫助,給學生以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使學生變“厭學”為“肯學”、變“肯學”為“好學”。這樣學生就會積極性高漲、興趣濃厚,從而產生學習的激情和動力。

三、數學教學要有十分的細心

克服粗心大意、培養學生嚴謹細緻的思維品質是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師要做好示範和表率。教師的板演,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一定要規範、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善於總結經驗、歸納方法。再次,要教育學生養成驗證的習慣。看所得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符合題目要求,代數式的變形是否符合邏輯,考慮問題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對於常見的易於馬虎的地方要經常性地強調,並要提出要求,這樣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然而,培養學生細緻、嚴謹的思維品質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潛移默化作用是相當重要的,老師自身的教學必須是細心的、嚴謹的。

四、數學教學要以教本為本

這是一個具體的教學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幾年來,受社會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忽視了課本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課外的資料上。而大多數資料都有大量總結的公式和所謂的`捷徑,表面是省時省力,其實質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到時候還是一無所獲,這就是捨本逐末所帶來的後果。因此,我們教學時要以課本為本,讓學生在學習、鑽研、挖掘課本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教和學都是務實的工作,不能走任何的捷徑。

五、教學中還應做到

1、傾聽學生說,做學生的知音。

2、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做,獨立思考、獨立說話,教師要誘導發現,凡是學生能做的不要包辦代替。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教學上掌握好“度”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6、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

總之,數學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想著一蹴而就,應該以高度的工作熱情,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和細心嚴謹的工作作風、務本求實的工作精神,以學生的發展作為自身的工作使命,紮紮實實、一絲不苟地上好每一節課、批好每一本作業、關注每一位同學,只有這樣,我們的數學教學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