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山地的形成》說課稿

說課稿2.87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山地的形成》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山地的形成》說課稿

《山地的形成》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山地的形成——褶皺。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節。本節內容承接第四章第一節《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將山地作為一個典型的案例,通過對這個案例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內力作用在地表形態的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教材首先指出山地的形成和內力作用關係密切,然後對褶皺山、斷塊山的成因、基本形態特徵和規模進行分析。由於褶皺山和斷塊山是形成於一定的地質構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講述這兩種山地的形成時,都先從褶皺和斷層這兩種最基本的地質構造開始講起,並且教材還配以閱讀材料和活動題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內容。

二、說學情

【過渡句】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知識儲備上,高一學生在國中已經對中外名山有一定的瞭解,同時也有“大陸漂移學說”的知識鋪墊,對山地的形成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本節內容是具體案例的運用與拓展,更強調原理和本質的學習。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在日常生活中短時間內難以親眼目睹其變化過程,需要學生結合經驗,展開想象,化抽象為具體,才能正確判斷背斜構造和向斜構造,進而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因此學習本節有一定的難度。能力上,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還較欠缺,需要加強指導;通過學案導學,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延伸課堂教學,起到點撥作用。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褶皺的概念、基本形態。

2.會運用背斜和向斜的判斷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究活動,鍛鍊觀察能力、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合作探究活動,初步形成地理探究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絡,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

1.褶皺的基本形態;

2.背斜、向斜的判斷方法。

【難點】

背斜、向斜的判斷方法。

五、說教法方法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地圖法、小組合作法、探究法。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匯入新課

圖片匯入,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褶皺山的自然風光圖,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其形成原因,進而匯入新課。

【設計意圖】運用圖片匯入法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節二:新課教學

1.基本概念

我會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73第二段,思考問題:什麼是褶皺?什麼是褶曲?褶皺的基本形態有哪些?學生找出褶皺和褶曲的概念。並讓學生用自己的書本演示一下褶皺的形成,最後我會與學生共同歸納總結:褶皺的基本單位是褶曲,即褶皺的一個彎曲。褶曲的基本形態是背斜、向斜。

2.背斜、向斜的判斷方法

第一步:我會多媒體展示背斜、向斜的示意圖,把重點分解為幾個小問題並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結合教材內容思考問題:背斜和向斜的岩層是如何彎曲變形的?新老關係是怎樣的?我會引導學生從上到下、從中間向兩翼思考。並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背斜的岩層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層一般向下彎曲。岩層從上到下越來越老;背斜從中間向兩翼由老到新,向斜從中間向兩翼由新變老

第二步:多媒體播放動畫演示背斜和向斜形成地貌的動畫過程。學生根據動畫演示加深對背斜向斜形成過程的.理解。並順勢引出判斷背斜、向斜的方法:從形態和岩層的新老關係進行判斷。教師板書講解說出背斜向斜的判斷方法。

第三步:我會在黑板上講解動畫演示,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褶曲,標出1-4個岩層,1-4代表岩層由老到新,在適當的位置畫出一條水平線,穿過這四個岩層,沿著水平線比較得出:背斜中間是老岩層,兩翼是新岩層,向斜中間是新岩層,兩翼是老岩層。

3.構造地貌和地形倒置。

首先我會提問學生背斜和向斜分別會形成怎樣的地形?引導學生畫出背斜和向斜的受力方向。根據實際經驗回答問題。我會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背斜形成山嶺,向斜形成谷地,但是背斜頂部因受到張力作用,巖性比較疏鬆,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風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蝕,所以就有可能變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擠壓力作用,巖性比較堅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蝕,反而成為山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這種現象叫地形倒置,所以我們在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最後結合所學知識,列表比較背斜和向斜的相關知識。並講解褶皺山的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動畫演示和板書講解,可以使學生直觀的感受褶皺的形成過程,加深理解。

環節三:鞏固提高

我會組織學生完成教材P74活動題,學生以前後桌四人為一小組,用五分鐘的時間討論,討論期間我會適時點撥,最後請小組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我會讓學生嘗試以畫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本節所學內容,暢談自己的收穫。

作業:收集背斜、向斜在其他工程選址上的應用。

【設計意圖】有助於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這樣設計有利於學生能完成知識建構的補充,以及有助於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提高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山地的形成》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的設計思路。山嶽是陸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發展都與內力作用有關係,所以,在講述了塑造地表形態的力量之後,本節將山嶽作為內力塑造地表形態的一個典型案例單獨講授。地表形態與人類生活和生產有密切的關係,為了讓學生認識地表形態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影響,本節在講述了山嶽的形成之後,還以山嶽對交通運輸的影響為案例,剖析了山嶽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本節有兩個重點內容:一個是山嶽的形成,介紹了褶皺山、斷塊山和火山的形成、分佈和規模;另一個是山嶽對交通運輸線路結構、線路分佈格局、線路延伸方向的影響。本節以山嶽為案例,對內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進行剖析,目的是讓學生對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有更為深入理解,學會分析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並將這種案例剖析方法遷移到其他構造地貌的學習中。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影象,瞭解褶皺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態特徵。

2、能在示意圖上識別和判斷背斜和向斜。

3、理解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並能夠明白其形成的原因。

4、能夠結合例項,理解斷塊山的形成及基本特徵。

5、知道火山的形成、結構和規模。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結合例項,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力、外力因素。

2、通過案例,嘗試聯絡實際,培養動手演示、判讀影象、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習地理問題的興趣,從而培養科學的學習態度。

三、說教材重、難點的確定

教學重點:

理解褶皺山和斷塊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態特徵。

教學難點:“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

四、說教學方法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五、說教學過程

[課件演示]:珠穆朗瑪峰、華山、富士山的圖片。

地球上雄偉高大的珠穆朗瑪峰,險要陡峻的華山,日本的象徵——富士山,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呢?

[板書]:一、山嶽的形成——褶皺山、斷塊山、火山。

1、褶皺及褶皺山

[課件演示]:褶皺及褶皺山,讓學生了解世界重要山脈——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安弟斯山是怎樣形成的。

教師以課本演示岩層受力的方向,形成的基本形態(要求學生跟著來做)——背斜和向斜。

[課件演示]背斜和向斜的形成。

引導學生從地表形態和岩層新老關係兩方向比較背斜和向斜,其中岩層的`新老關係是最重要的判斷依據。

繼續演示岩層的受力情況,說明背斜頂部因受張力作用常被侵蝕成為谷地,向斜的軸部因受力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形成山嶺。

[課件演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過程。

[學生活動]:課本P80“活動”鞏固知識並聯系實際(如修隧道和地鐵)讓學生了解背斜和向斜的實際意義

[板書]:2、斷層和斷塊山

[課件演示]斷層和斷塊山的形成。

教師從巖體受力、位移方向和地表形態三方向講述斷層。

[投影]“華山、廬山、泰山”和“東非大裂谷”等景觀圖說明斷塊山的形態。

[板書]:3、火山

[課件播放]“火山”的影片,讓學生感受火山噴發時的壯觀景象。

學生讀課文內容瞭解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的結構、火山的規模等。

[投影]富士山和長白山主峰圖片,加深學生對火山的認識。

[問題探究]:我們經常聽到有關火山噴發給人們帶來災難的故事和新聞,火山真的是一無是處嗎?

《山地的形成》說課稿3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褶皺的概念和基本形態,掌握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瞭解研究背斜和向斜的實踐意義。

2.瞭解斷層的概念,掌握斷層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理解斷塊山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褶皺和斷層,加強動手能力。

2.通過分析褶皺山和斷塊山的成因,培養讀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地質構造的意義的學習,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分析各種山地的成因,掌握分析、探究地理事物的科學方法。

2.能應用所學知識解釋地形的成因,並指導實踐應用。

2、學情分析

知識儲備上,高一學生在國中已經對中外名山有一定的瞭解,同時也有“大陸漂移學說”的知識鋪墊,對山地的形成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本節內容是具體案例的運用與拓展,更強調原理和本質的學習。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在日常生活中短時間內難以親眼目睹其變化過程,需要學生結合經驗,展開想象,化抽象為具體,才能正確判斷背斜構造和向斜構造,進而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因此學習本節有一定的難度。能力上,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還較欠缺,需要加強指導;通過學案導學,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延伸課堂教學,起到點撥作用。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一)理解褶皺山的概念,掌握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二)掌握斷層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理解斷塊山的概念。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褶皺和斷層形成的地貌。

4、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各種景觀圖;

演示法——書本演示:褶皺的形成過程;筷子演示:張力作用;動畫演示;

講授法——褶皺、斷層的概念,板塊構造學說;

小組合作學習法——分組討論背斜和向斜的應用;

5、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Flash動畫 書本 筷子

6、教學過程

6.1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褶皺的概念和基本形態,掌握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瞭解研究背斜和向斜的實踐意義。

2.瞭解斷層的概念,掌握斷層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理解斷塊山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褶皺和斷層,加強動手能力。

2.通過分析褶皺山和斷塊山的成因,培養讀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地質構造的意義的學習,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分析各種山地的成因,掌握分析、探究地理事物的科學方法。

2.能應用所學知識解釋地形的形成原因,並指導實踐應用。

教學重點

(一)理解褶皺山的概念,掌握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二)掌握斷層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理解斷塊山的概念。

學時難點

正確判斷背斜和向斜;褶皺和斷層形成的地貌。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課題匯入

【指導學生課前讀書】

展示圖片: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華山等。提問:這些山脈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形成原因相同嗎?

活動2【講授】教學過程

【提問】什麼是褶皺?

【演示】擠壓書本演示褶皺的形成並強調岩層的受力方向。

【講解】投影Flash講解褶皺的概念。

【強調】褶皺跟褶曲的區別。

【講解】褶曲的兩種基本形態:背斜和向斜。

【播放圖片】一般情況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播放圖片】地形倒置現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提問】為什麼會出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現象呢?

【演示】用一次性筷子演示背斜岩層頂部的張力作用。

【講解】背斜頂部受到張力,岩層破碎,常被侵蝕成山谷。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岩層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發育成山嶺。這就是地形倒置現象。

【播放動畫】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進一步強調原因)

【提問】地形會發生倒置,該怎樣準確判斷背斜與向斜?

【演示】用書本演示背斜與向斜岩層的新老關係。

【講解】最準確的方法就是利用岩層的新老關係來判斷。指導:穿過褶曲的中心,畫一條水平直線。背斜岩層中間老,兩翼新,向斜岩層中間新,兩翼老。

【活動】指導學生完成課本活動題

【講解】油、氣密度小,上浮,因而分佈在背斜;而水的密度大,由高出向低處滲流,因而分佈在向斜。從受力來看,背斜的岩層走向類似於石拱橋,其頂部不易下塌,且能保證正常施工安全,背斜處不利於地下水的儲存,便於施工,所以隧道應選在乙地——背斜處。這就是我們研究褶皺地質構造的意義。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褶皺的基本特徵。這些由褶皺岩層所組成的山體稱為褶皺山。

【提問】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等都是褶皺山。為什麼堅硬的地殼能夠發生褶皺,形成高達山系呢?

【講解】目前科學家們利用板塊構造學說來解釋褶皺山系的形成。

【展示圖片】地球岩石圈的板塊示意。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歸納總結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知識。

【過渡】如果地殼運動產生了強大壓力或張力超過了岩石的強度,岩層會怎樣?岩層會斷裂錯開而形成斷層。

【講解】當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時,岩層就會破裂。如果兩側的巖體沿斷裂面發生了明顯的位移,就形成了斷層。

【提問】那斷層會形成怎樣的地貌呢?

【講解】若斷層的位移以水平方向為主,則會錯斷原有的各種地貌;若位移以垂直方向為主,則相對上升的巖塊,在地貌上常形成塊狀山地或高地,也稱地壘,如我國的西嶽華山、江西廬山、東嶽泰山等名山;另一側相對下沉的巖塊,則常形成谷地或低地,也稱地塹,如我國陝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

【圖片展示】華山、廬山、泰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活動3【作業】佈置作業

自主學習導引P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