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談禮貌說課稿5篇

說課稿1.58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談禮貌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談禮貌說課稿5篇

談禮貌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談禮貌》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新大綱》對高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是:“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把讀的主權還給學生,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讀書。”根據這些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國小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教學重、難點:

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國小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這一重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決定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質疑問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地讀,分角色朗讀、齊讀、個別讀等。在讀中體會感情,明白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而養成從國小會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二、說學情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幾年的語文學習中,已習慣懂得按一定的預習方法預習課文。學生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這樣,課堂上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輕鬆。

三、說教法學法說教法:

1、採用創造性地閱讀感悟法。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故在教學時,我力求以創造性閱讀為主線,通過評讀,演讀,聽讀,默讀等多元形式的讀,充分挖掘和運用文字中的文字資源和情感因素,讓學生充分接觸語文材料,在與文字的對話中,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在由讀至說寫的傾吐中發展語言,陶冶情操。

2、注重課內外資源的有機整合,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培養其靈活運用及駕馭文字資源的能力。

3、直觀教學法,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拉近學生多種感官齊活動,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內化其情感體驗。

說學法:

1、質疑激趣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因此教學伊始便引領學生循序鎖定教學目標,即“究竟怎樣禮貌待人?禮貌待人又有哪些好處呢?”這樣不僅讓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的,而且激發了學生樂於主動探究的興趣。

2、多元創造性閱讀法。根據教材的特點,抓住課文的精彩片段,指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教學內容的獨特感受,展開想象,並有機會滲透說話訓練,擊活學生的思維,使孩子們從內心強烈感受到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意義。

3、小組合作,模擬表演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我採取談話匯入,讓學生感受到文明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並提出問題,文明禮貌有什麼好處?接著板書課題,走進文字。

(二)複述回顧

通過複述回顧,讓學生明確本課作者的觀點以及作者所舉的三個事例:問路、踩裙、理髮。

(三)設問導讀

在本課,我設計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讀故事,學知識,明道理。請同學們默讀“問路”的片斷,伸出小手,動動筆桿,用“ ”劃出岳飛和牛皋的有關態度、語言、動作的語句,用“﹏﹏”劃出作者得出的結論的句子。在這個環節中,我認為既鍛鍊了小組之間成員的默契度,也增加了全班同學的凝聚力,也讓他們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兩種不同人物的言談舉止所造成的不同結果,從而感受到禮貌待人的好處。第二個問題: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請同學們大聲朗讀第

三、四自然段,按以下學習步驟,自學“踩裙”和“理髮”兩個事例。對於踩裙和理髮這兩個事例,學生根據問題要求進行學習,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能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讀文字,在交流展示的環節中,教師只需要予以指導、點撥。對於學生的表演,通過生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個問題:知識源於不斷的積累。開啟你的知識庫,展示一下自己吧!請你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並寫出有關禮貌的名言、俗語或成語。

學生暢所欲言,在班上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課下蒐集的小故事,聯絡生活實際,真正感受到禮貌待人的好處。

語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天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正所謂“厚積而薄發”。因此,在這裡,我讓學生交流古今中外一些有關禮貌的名言、俗語和成語,讓他們養成積累名言警句、俗語、成語的好習慣,這樣的學習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四)拓展練習

語文來源於生活,更要運用到生活中去。通過拓展練習鍛鍊了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也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了鞏固。

(五)課後作業

通過課後作業的小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課後反思

《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主旨明朗,語言淺近,結構嚴謹。面對這樣一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該如何處理,才能把這一篇思想性很強的文章上出語文的味道來呢?經過反覆的研讀,我找到了教學的方向。

一、讓文體知識穿行在問題情境中

蔣軍晶老師曾說過,一堂課的教學主線最好清晰點,主要問題最好精簡點,否則學生的精力和智慧就會在不斷的環節轉換和問題切換中消耗掉了。所以我在教學伊始,開門見山地提出了三個問題:談什麼?怎麼談?為什麼談?學生在對這三個問題答案的尋尋覓覓過程中,既可根據這個提示很迅速的將課文劃分成了三個段落,體會到本文的層次清楚,結構嚴謹的特點;又可以通過這三個問題初步認識議論文,從感性上了解有關議論文的知識:論點、論據、論證過程。此舉可謂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

二、讓理解道理貫穿在故事對白中本文作者精心選取了三個事例:當自己有求於別人時,無意中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時,別人無意中傷害了自己的時候。這三個事例從不同側面來說明問題,再加上既有古人又有今人,既有大人又有小孩,既有偉人又有普通人,所以說服力特別強。所以我在教學時,就緊緊抓住這三個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道理,讓理解道理貫穿在故事對白中。

例如:在理解“可見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一句時,我先讓學生結合第三個故事說說“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指的是哪一句(周總理安慰的話),再說說朱師傅聽了以後心情有了什麼變化,來理解“溝通了人們的心靈”,最後讓學生結合周總理說的話來體會他是個怎樣的人,理解“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

於是講道理就不再是講空洞的道理,讀故事也不再僅僅是讀有趣的故事,二者在相互印證中讓語文課上成了“讀書”課,讀中理解,體會中再讀。

三、讓禮貌待人滲透到學生心靈中

“禮貌”一詞在課文中出現在五句裡,共八次,就象樂曲中的悠揚旋律貫穿始終,縈繞在人們的心田。所以,我想,何不讓“禮貌”一詞也貫穿在我的教學始終,成為我教學的主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學生的心間裡迴盪。所以,我在學生初讀課文時,就讓他們讀讀古訓、俗語“禮到人心暖,無力討人嫌”;在回答三個問題、劃分段落時,也讓他們找找課文中同時出現兩個“禮貌”的句子,讀一讀;在理解三個事例時,也讓學生反覆讀那些含有“禮貌待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到了最後,仍是不捨,還是讓學生又配樂再次回顧讀這五句。努力讓“禮”成為這堂課的種子,讓“讀”促成它生長,長在學生的心裡。

在教學最終,由於倉促,沒有讓學生結合板書再次回顧全文的主要內容,讓板書成了擺設,實為一大遺憾。在教學第一個故事時,只讓學生扮角色有感情讀,沒有盡興讓學生上臺演一演,實為第二大遺憾。

讓教學從容,學有所得,“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希望在反思中不斷前進。

談禮貌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談禮貌》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是:“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把讀的主權還給學生,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讀書。”根據這些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制定以下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國小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3、教學重、難點:

懂得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學生從國小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這一重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決定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質疑問難,展示探究,在讀中體會感情,明白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而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二、說學情。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幾年的語文學習中,已習慣懂得按一定的預習方法預習課文。學生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這樣,課堂上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輕鬆。

三、說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採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學習本文的三個小故事要從以下三點入手:a、劃出描寫人物態度和語言的詞句,能有感情地朗讀;b、在表演中體會禮貌的好處;c、能講出每個故事重點要說明的道理,並能聯絡實際,對比自己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收穫。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我採取談話匯入,讓學生感受到文明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並提出問題,文明禮貌有什麼好處?接著板書課題,走進文字。通過複述回顧,讓學生明確本課作者的觀點以及作者所舉的三個事例:問路、踩裙、理髮。

(二)設問導讀。

在本課,我圍繞三個故事設計了三個問題:讀故事,學知識,明道理。

引導學生抓住故事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去感悟人物特點。在這個環節中,我認為既鍛鍊了小組之間成員的默契度,也增加了全班同學的凝聚力,也讓他們在分角色朗讀、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禮貌待人的好處。

(三)展示交流。

1、故事交流。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能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讀文字,在交流展示的環節中,教師只需要予以指導、點撥。對於學生的表演,通過生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知識源於不斷的積累。

開啟你的知識庫,展示一下自己吧!請你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並寫出有關禮貌的名言、俗語或成語。

學生暢所欲言,在班上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課下蒐集的小故事,聯絡生活實際,真正感受到禮貌待人的好處。語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天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正所謂“厚積而薄發”。因此,在這裡,我讓學生交流古今中外一些有關禮貌的名言、俗語和成語,讓他們養成積累名言警句、俗語、成語的好習慣,這樣的學習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四)達標檢測 拓展延伸。

語文來源於生活,更要運用到生活中去。通過讀寫練習來鍛鍊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也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了鞏固。

談禮貌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談禮貌》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訓引出: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列舉了正反三個事例來說明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說明學會禮貌待人,恰當使用禮貌語言的重大意義。

第五單元共有四篇課文。這些課文都是寫人的文章。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思想情操等。學習《談禮貌》這一課時,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學生按照老師佈置的先整體到部分的預習步驟進行預習。整體預習即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提出疑難問題。部分預習即教師給予預習內容。①說說常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②為什麼以“談禮貌”為題。③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這些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④畫出全文的中心句。課堂上,讓學生把預習中的收穫與疑難問題進行交流。這樣即整體感知了課文,又為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最後,通過讀課文,讓學生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更美好。課後佈置作業,讓學生蒐集生活中禮貌待人的事例,讓學生從小養成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新大綱》對高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是:“不應以教師 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把讀的主權還給學生,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讀書。”根據這些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劃出文章的中心句。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美好。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讓學生懂得從小養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這一重難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決定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質疑問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地讀,分角色朗讀、齊讀、個別讀等。在讀中感情,禮貌待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從而養成從國小會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三、說學情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幾年的語文學習中,已習慣懂得按一定的預習方法預習課文。學生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這樣,課堂上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輕鬆。

四、說教法學法

《談禮貌》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文章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描寫,體會使用禮貌語言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教學中,我採用“設疑問難”、“圈畫批註”、“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演示”等教學方法。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程式

本課我將三課時授完

第一課時,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學會本課生字詞,劃分段落,寫出段意,整體感知課文,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二課時,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第三課時,課外延伸,進行口語交際。

現在,我要說的是第二課時教學。

(一)前提測評

前提測評是為學生的新舊知識的學習牽線搭橋,是調整學生心理狀態,激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的。所以,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通過前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你上節課讀懂了什麼?

2、作者是怎樣跟我們談禮貌的?文中寫了幾個小故事?為什麼要用這些小故事來跟我們談禮貌?

(二)導學達標

1、讀書指導法

我讓學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概括故事的小標題。

2、精讀故事一:問路

我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這個故事,師生評價。然後幻燈出示以下思考題:

(1)岳飛和牛皋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2)如果你是那位老爺爺,你會怎麼想?

(3)怎樣讀這個故事?誰來試一試,並佩上動作來讀讀?

(4)兩個人同樣問路,為什麼牛皋受到責罵?而岳飛卻得到耐心的指點呢?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這一問題的設計,引起學生探討問題的慾望,帶著問題去讀去想,突出了“一邊讀,一邊想”這一重點。我再抓住重難點的地方進行點拔。如:描寫人物,一般抓住人物的什麼來寫?(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學生很快就懂得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最後我再一次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明白故事道理。

這樣,使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全方位受到訓練,突破了這一故事的重難點,提高了閱讀能力。

3、讓學生小結學習方法:讀故事——明道理——悟寫法。

4、按照以上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3、4自然段。要求學生留下讀書筆記,設計板書。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能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

5、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劃出中心句。

齊讀——個別讀——再齊讀——然後背誦

學生在讀中明白了道理,重視讀書,熟讀成誦,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記憶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規範學生的語言。

6、看板書,總結全文

(三)作業(幻燈出示,讓學生說說)

1、這篇課文講了 個小故事,證明了談禮貌的好處,像這樣講故事明道理的文章叫 。

2、說說句子的意思,再抄寫。

(1)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2)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3、口語交際。

小明到商店買鋼筆,可是不認識去商店的路,於是,他去問路邊的交警叔叔,他說 。

這一作業的設計,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談禮貌》說課稿

《談禮貌》是一篇蘊涵著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說理性文章,無論是解讀它還是教學,都要依照文體進行。大凡說理性文章,解讀多從結構和語言入手。這篇課文第一節作者先引用傳統的古訓自然引出觀點、然後例舉了古人、普通人以及偉人以禮待人的典型事例,說明禮貌待人的好處,最後對所談禮貌問題進行總結。層次非常清晰,這恰符合人對事物的認識,符合人的'認識規律:提出觀點尋找事例加以說明,最後得出結論。

“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是《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之一。為此根據《課標》的總目標,結合教材結構和寫作特色,(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有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課文所講述的道理,從而受到傳統文化思想薰陶。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並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明白課文所講述的道理,幫助學生養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作為本課教學重點,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作為本課的難點。

在選用教學方法時,我採用了合作探究、以讀代講、讀中悟理、抓關鍵詞語感受人物形象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緊緊抓住人物的態度、語言、動作等方面的描寫,結合課文中的具體事例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感悟作者用詞造句準確、論證道理思路的清晰,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說理性文章的語言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準確、恰當,不拖泥帶水。這篇課文也是如此。不過這篇課文的語言在擁有以上特點的同時,還鮮活、生動、有趣,讀來感到親切動人,如在眼前。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第一步,直接切入,在複習匯入基礎上,直接引出本課的主旨“去領悟如何禮貌待人,如何使用禮貌語言,禮貌待人有什麼好處?”第二步,精讀故事,感悟禮貌,首先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第一個故事“問路”, 用一張表格幫助學生將故事的經過與結果羅列,並通過關鍵詞句的品讀感受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通過轉換角色的情境想象使同學們明白了“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的道理,感受禮貌待人的好處。接著,遷移運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讀自悟第二、三個故事“乘車”、和“理髮”。其中相機引導學生也試著用禮貌的語言為前階段班級中出現的一起糾紛出招,為他們排憂解難,最後再次品讀三個故事分別得出的結論,深刻感受禮貌待人的好處,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進行受到思想教育。第三步,迴歸中心,明白道理,在充分感受了禮貌待人的好處後,指導學生理解整篇文章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第四步,小結課文的寫作手法,主要是引導學生感知總分總的構段方式,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選取典型事例的表達方法,先講故事,後說道理的說理方式,並指名交流在我們身邊發生的講禮貌的小事,或課前蒐集的古今中外名人講禮貌的故事。第五步,跨古躍今,交流禮貌,昇華情感。先交流課前蒐集的古今中外對禮貌的經典談論,然後創設情境,寫出心中對於禮貌的精妙語言。在交流與誦讀中昇華學生的情感。最後在一首《咱們從小講禮貌》的歌曲中結束課文。

第一次選擇這樣的說理性課文來上,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嘗試,是一次鍛鍊提高的機會,老實說我也覺得和我的個性和以往的風格不大相符,所以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大家多批評指正,提出寶貴的建議。

談禮貌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

首先非常感謝大家今天來聽我講課,來給我捧場。你的傾聽是給予我的尊重,你的批評是給予我的鼓勵。

作為已工作十多年的我來說,在語文教學這條道路上一直在努力好好學習,爭取天天向上。雖然沒有收穫累累碩果,。但付出未嘗不是一種快樂,畢竟過程重於結果。

本人沒有值得自豪的業績,只想藉助這堂課呈現出最真實的自己,並想與在座的各位老師一起交流學習。趙主任把這次難得的練課機會給了我,是對我的信任和激勵。這堂課對我來說是一種嘗試和鍛鍊,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種種毛病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下面想向各位老師彙報一下本節課教學設計的意圖以及個人的粗淺認識。

一、播放兒歌,匯入新課。

當我看到這篇教材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想到了上國小時學過的《咱們從小講禮貌》這首歌。裡面的歌詞歷歷在目,至今難忘,所以我借用了這首歌來匯入新課。

課題猶如文章的眼睛,通過它能夠透視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對課題的質疑能夠激發起他們讀書探究的慾望,學生對課題的理解能夠幫助他們理清教材的文脈。由於本文的課題較為簡單,因此我採用的是讓學生理解課題的方法。學生通過解釋題目和聯絡以前學過的課文加深了對說理性文章這種體裁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通文解詞。

在閱讀教學中,每篇文章的生字新詞猶如學習過程中的一塊塊絆腳石。我們只有和學生齊心協力搬走它,才有可能一路平坦地走下去,因此我認為字詞教學在第一課時很重要。字詞教學其實很簡單,無非是從音、形、意三方面去著手,其方法可以是查字典或詞典、可以是收集相關資料、可以是請教他人、也可以是聯絡上下文等等。

三、默讀課文,理清脈絡。

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至關重要。如果說朗讀讓我們學會了說活,那麼默讀就讓我們學會了思考。本環節我讓學生靜下心來在默讀中思考兩個問題,目的在於幫助他們理清文章脈絡,發現說理性文章的.兩種主要方法:講道理和舉事例。

四、品讀事例,感悟真理。

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在說理性這樣的文章中所舉事例往往生動、有趣、有針對性、有說服力。因此說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品讀中,自然而然地就領悟了文章所要闡述的道理。品讀的方式應該是豐富多彩的:默讀、齊讀、接讀、指名讀、自由讀、推薦讀、同位互讀、教師範讀、分角色朗讀等。否則,品讀就會變得很枯燥,很無聊。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一些關於禮貌的名言警句、俗語諺語不僅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便於理解和記憶。讓學生平時多積累一些這樣的語句會給他們以後的說話和作文提供素材,會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選擇一個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先說一說,再寫下來。這項作業是課後題明確要求的,其目的還是在於讓學生學會說理性文章的方法並進行仿寫。

今年我是第二年執教蘇教版的新教材,對於新課程改革的認識還很淺薄,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和領導批評指正。總之,我會堅持在模仿中力求創新,在摸索中不斷前進。

非常感謝!

談禮貌說課稿5

一、說教材與教學目標

《談禮貌》是一篇議論文,五年級的孩子已有《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等說理性文章的學習經驗,已初步感受過說理性文章的表達特點——提出論點,舉例論證,總結強調。學生在讀《談禮貌》後,能準確把握文章的論點,但是,學生對於如何舉例論證並不一定清晰,寫事說理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預先估計這就是學生的需要。再次研讀教材,發現課後有一練習:說一說禮貌故事,再寫下來,分析編者的意圖,是模仿課文中三個事例進行寫事說理的訓練。

在讀懂教材和學生需要的基礎上,確定了為學生髮展服務的教學目標“指向表達的閱讀教學”,具體為:1.讀通文字,明白課文表達的觀點,概括文中所舉三個事例,初步感受課文結構。2.學習議論文中寫事說理的表達,進一步鞏固議論文的佈局謀篇。目標1在第一教時達成,目標2在第二教時達成。

二、說學情與教學形式

我曾質疑自己:五年級的孩子適合遊戲的.學習方式嗎?特別是《談禮貌》是說理性的文章,內容嚴肅,語言平實,結構嚴謹。

答案是肯定。首先從學習者的角度,五年級的孩子仍適合遊戲的學習方式。因為遊戲是兒童個體對自身潛在資源進行發掘的活動,沒有任何外部壓力和外部目的,是兒童自發承擔的工作。遊戲與學習水乳交融時,文化對兒童內部開放性精神空間的佔用就轉變成兒童自發擔負起的發掘內在潛力的活動。

其次,從文字內容來看,文中的三個事例淺顯易懂,說理性的語言簡潔明瞭,無需咬文嚼字繁瑣分析,完全可以藉助開放、輕鬆、活潑的活動來學習嚴肅平實的內容,達成教學目標。

因此,本課教學將遊戲精神——寬鬆、零負擔、自發作為課堂教學理念;將遊戲活動作為重要的學習形式,代替繁瑣的課文分析和枯燥的技能訓練,增加學生主動實踐的機會與時間。

三、說教學設計與意圖 

本課教學主要設計了四個活動板塊:拷貝不走樣;禮貌故事,我來講;禮貌故事,我來改;禮貌故事,我再談。

設計以上游戲的意圖是什麼?創新在哪裡?

活動一:拷貝不走樣

課始,孩子們都比較緊張,拘束,思維幾乎處於靜止狀態。此環節既是學習前的熱身運動,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又是與禮貌相關的語言積累,直指中心,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自然進入課文學習的狀態。

活動二:禮貌故事,我來講

此環節,意在講禮貌故事中感受寫事說理的文字表達方式,內化和運用語言,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兒童的心理特點決定其更喜歡形象性、情感性、趣味性,帶有溫度的課文。說理性課文,大多理性有餘,顯得冷冰冰的,兒童難以對此產生學習興趣。而我們常用的教學方式是讀一讀,說一說,明白了什麼?更令孩子覺得枯燥乏味。因此,我在教學時採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學生以新鮮感,為學習注入趣味,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特別是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評價環節,自然真實的交流,表達個性化的感受,展現了一種主動學習的姿態,這可能就是遊戲精神所在。

活動三:禮貌故事,我來改

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關注語言內容,更要關注語言形式,特別是在《談禮貌》這樣的議論文中,寫事說理的表達方式是其重要的語言特點。學生在上一環節中已初步感受這一表達形式,我趁熱打鐵,建議修改自己的禮貌故事。此時的孩子興趣盎然,主動地、積極地研讀文字,進行思辨,從而自己發現:故事簡短、突出“禮貌”、寫事說理,隨後在修改中練習這一表達方式。

特別是“鸚鵡學舌”這一遊戲,學生積累了名言警句,明白了這樣的句子能使議論更具有說服力,併為修改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四:禮貌故事,我再談

此環節,主要是合作交流與評價修改後的禮貌故事,孩子們互相啟發,找出優缺點,不斷提高寫事說理的書面表達能力;在交流與評價中,學會欣賞他人的同時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請聽學生的聲音:“他說的理和他寫的事很相配。”、“這個故事很有現場感”、“他抓住了×××的動作、語言和神態”、“‘吼’字用得好,顯得他很沒有禮貌,這樣就有了對比,突出XXX很有禮貌”……從以上學生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學生掌握了寫事說理的表達方式,教學目標達成。

整堂課的感受:目標簡練,保持說理文的原味;遊戲貫穿,增強學習的趣味;意形結合,突出顯現語文味。課堂上孩子們真實投入、積極學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