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找規律》說課稿精選15篇

說課稿1.4W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找規律》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找規律》說課稿精選15篇

《找規律》說課稿1

教學內容:第115~116頁例1。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通過教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裝置

圖片若干。

教學設計

一、舊知回顧

師:請同學們看幾道題,你們發現了什麼?

□○□○□ _ _

1 3 5 7 9 _ _

2 4 6 8 10 _ _

(讓學生觀察,說出每道題中的規律)

導語:今天我們繼續來“找規律”。(板書課題)

二、設定情境,感知迴圈排列

1、動物園裡舉行運動會,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瞧,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來了。老師分步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第一步逐一貼出圖片:小熊 兔子 猴子 青蛙

第二步逐一貼出圖片:兔子 猴子 青蛙 小熊

第三步逐一貼出圖片:猴子 青蛙 小熊 兔子

第四步怎樣貼呢,學生試貼:青蛙 小熊 兔子 猴子

師:為什麼這樣貼呢?說出你的理由。

2、觀察整幅方陣圖,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1:小動物們輪流做排頭。

生2:圖案的對角線處的圖案一樣。

……

3、請四個學生上臺前做類似方陣圖中動物的排列,四位同學不停的停換位置。(體會其中迴圈排列的含義)

師:深入觀察,你們還發現了什麼?

生:同學們像在不停地轉圈,重複輪流做排頭。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形容出其中的排列規律,我們還可以說這種排列方式是迴圈排列的規律。

4、小東家搞裝修,房子是怎樣佈置的呢?我們一起參觀參觀,有什麼規律呢?(出示第115頁兩幅圖)學生討論講解:牆面與地面都是迴圈排列的規律。

三、自由設計,加深感知

(1)同學們都很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現在來到小東的房間,小東拿出一些貼畫。你能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嗎?試一試。(學生獨立設計,展示交流)。

(2)根據下面的排列,你能接著畫嗎?

◇□■ ◇■□ □■◇ — — — —

(3)討論:有何規律,與上面的相同嗎?

☆○● ●☆○ ○●☆ — — — —

得出:其中的迴圈排列與上面的方向正好相反。

(4)試著畫一畫,你有什麼發現。

□■ △□ ▲△ — — □■

△▲ ▲□ ■□ — — △▲

得出:圖形的排列呈順時針迴圈排列。

(5)練習二十三的第2題(針面規律)

四、課後總結

體驗快樂 體驗成功

──《找規律》說課設計

第二實驗國小二年級數學教研組 肖君

一、教材分析

教材編排意圖:

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是在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上的延續學習。一年級下學期以簡單的週期排列為主,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則以圖形中的迴圈排列規律為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排列規律。

2、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習發現規律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通過數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習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發現圖形迴圈排列的規律。

二、教學策略

設計理念:

在變化無窮的課堂裡,到處充滿著課改的氣息,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性的灌輸,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動手、動腦,使學生主動發展。本節課我就從以人為本這一理念出發,變教師角色由單純的指導者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情感距離,給孩子一個自主發現與創造的空間,使他們體驗成功,體驗快樂,產生不斷學習的內心需要。

學情分析:

鑑於學生對週期排列規律的瞭解,我充分為學生提供猜想、活動交流的機會,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在描述、思考和討論交流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圖形迴圈的規律。

教學方法:

對於二年級學生而言,要徹底理解圖形中的迴圈規律不是易事。因此我在教學方法的思路體現是:

教就是為學服務的,教法應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思維具體形象等特徵。

我用遊戲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說學法: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配合現代教學手段等,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快樂地學習氛圍。

採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各抒幾見,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的教學理念:讓每一位孩子在我的課堂裡找到自信。

三、教學程式

1、遊戲激趣、回顧舊知

回顧舊知,感受生活中的規律,便於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延續學習。

2、遊戲激趣、引入新知

注重創設開放的教學情景,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空間。

新課開始,我就以學生們喜愛的小動物引入,讓學生觀察不同的排列順序,並讓學生進行排列表演,使集中精力,自然地進入學習境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利於大面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注意狀態等,使教師的授課能象磁鐵一樣吸引住學生的心魄。

3、自主探究、發現新知

這些圖案都是內容色彩豐富,都是同學們平時喜歡的。使學生在“玩中學”充分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

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理去獲取知識,讓他們儘快進入課堂角色,成為學習的主人。出示小東家牆面、地面問題,這一活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新知,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發現規律,提示規律。

4、自由設計、深化新知

我為學生營造了大膽發揮想象,大膽創造設計的氛圍。

我希望學生在課堂上能設計出不同的迴圈排列規律。

反覆實踐、鞏固新知

“趣”是人們認識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慾望。

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和轉盤遊戲。設計有趣、形式多樣的活動,效果絕對是事半功倍的。

總之,這節課是根據低年級兒童趨樂性理特點設計的,師生在和諧的教學活動中各有所得。課雖盡,味猶存。

《找規律》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找規律》是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是讓學生探索兩種物體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律,並進行簡單應用。間隔問題是比較常見的生活現象中隱含的規律。學生對實際生活裡的原型比較熟悉,容易發現相應的規律,因而也有利於學生積累學習數學的經驗,有利於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為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關係,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和認識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關係的規律,初步學會聯絡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用數學觀點分析生活現象的初步意識及初步能力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逐步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間隔現象中簡單規律的探索過程。

教學難點:用恰當的方式描述這一規律。

二、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於以上理念,我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1、觀察發現,引出規律

2、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3、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4、深入體驗,感受規律

5、總結評價,延伸規律

下面我說說我在各環節的構想:

一、觀察發現,引出規律

在課的一開始,我先出示1、2、3、這三個數讓學生猜一猜後面的數,然後出示一組圖形讓學生猜後面的圖形。先學生交流,然後師指出:原來這些數、圖形排列的時候都有一定的規律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前後比較就能找到規律。

[在這裡,我從學生熟悉數、形引入,讓學生猜一猜,從簡單的數字遊戲中初步感受數學中規律的存在,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心,為找規律奠定心理基礎。]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這一環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首先多媒體顯示:音樂聲中,小兔們在歡快地唱歌跳舞的場景)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問學生:在小白兔的家裡你看到了些什麼?能說給大家聽嗎?

2、交流自己獲得的資訊。

3、問:你能發現這些資訊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4、分層觀察,體會規律

前面的觀察可能是無序的。在此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有序觀察:圖上畫了幾組物體?每組有哪兩種?小兔子是怎樣排隊的?在小兔子中間還有什麼?(體會每兩隻兔子之間有一隻蘑菇)你能數一數有幾隻兔子幾個蘑菇嗎?

接著再分別觀察另外的夾子和手帕,木樁和籬笆,樹和繩子這幾組圖,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再認真讀一讀這些資料,看圖想一想每組的兩種物體——兔子與蘑菇、夾子與手帕、木樁與籬笆、大樹與繩子的排列有什麼規律?他們的個數有什麼關係?並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裡的同學說一說。然後再通過全班交流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在每兩隻兔子之間有一個蘑菇,兔子的只數要比蘑菇的個數多1;在每兩個夾子之間有1塊手帕,夾子的個數比手帕的塊數多1……

5、歸納規律

當兩個物體一個隔一個排列時,排在外面的物體比裡面的多1,排在裡面的物體比外面的少1。

[以上環節,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設了現實的問題情境,突出了學生的主題探索活動,在學生隨意觀察初步感知資訊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發現、交流,使每一位學生都經歷了不同的探索過程,有不同的體驗和發現,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發現的規律,增強他們探索、研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首先師指出:生活中這種現象還真不少,現在讓我們一起到馬路上來看一看(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這一題可以直接觀察,根據發現的規律得出答案。

然後激勵學生聯絡實際思考、解決“想想做做”第二題“鋸木頭”的問題。

四、深入體驗,感受規律

這一環節,我開展了一個玩排隊的遊戲活動。

1、先請4個男同學,三個女同學。要求:每兩個男同學中間站一個女同學。

2、再請一個女同學上來排隊,要求與上次相同。

【開展此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規律進行分析、解決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在直線上的間隔現象與封閉圖形的間隔現象之間的聯絡與區別,體會規律的發展變化,啟發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正確解決問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五、總結評價,延伸規律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麼規律?是怎麼找到規律的?一起歸納總結: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方式發現了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如果排成一行,排在兩端的那種物體就比排在中間的物體多一個;如果排成圓圈,兩種物體的個數就一樣多。

最後佈置一個實踐性作業:運用課上找到的規律,結合生活實際,做一個小小的設計。(如用彩燈佈置教室,用美麗的圖案打扮自己的臥室,設計美觀大方的廣場,設計有創意的遊戲等。)

【通過佈置開放性的作業,進一步把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絡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體驗數學的價值。】

《找規律》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和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有趣地去觀察、實踐、創造、體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由此,我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找規律》,目的就是讓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中主動創設活動、參與活動,積極投身實踐,這樣幼兒身心才能獲得較大、較快的發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二、說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學習按某一特徵有規律的間隔排列。

2、在探索尋找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排列;並培養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創造力。

三、說重點

活動的重點:能在各種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規律。

四、說難點

活動的難點:在有規律的排列中會表現2——3種規律。

五、說教法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觀察法、操作法、嘗試法等幾種方法,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等活動中,邊玩邊學。還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環境,讓幼兒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六、說活動流程

活動分為三大部分。即自由探索---動手操作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嘗試自由排列。

第一部分是讓幼兒自由探索,活動一開始以遊戲引入,讓幼兒尋找卡片,觀察卡片上有什麼,找找卡片上不同的變化,說說各種事物的不同排列,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運用遊戲法能使幼兒參與活動的慾望大大的提高。

第二部分是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發現、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學習按顏色、幾何圖形、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這是活動中的重點。活動中讓幼兒動手操作,找出物體的規律,並將規律補完整,以加深鞏固有規律的間隔排列的方法,培養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由於每一個幼兒都不在同一發展的起跑線上,所以在補規律的操作活動中準備教學具時,按幼兒的能力來分,能力強的有2——3種規律,能力弱的有一種規律,再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和發展進行個別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成為主動活動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

第三部分是讓幼兒嘗試自由排列的活動。這是活動中的難點,讓幼兒嘗試在有規律的排列中表現出2——3種規律,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誘發學習慾望。

情境教學以形為手段,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源泉,以培養興趣為前提,以生活展現情境,,以圖畫再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做到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相隨,有機結合,體現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特點,誘發主動性,促進兒童發展。這就是我在上課一開始設計了有關春天主體畫面的初衷。以動入境。吸引學生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事物的規律。

(二)、自主活動、探究問題學習數學知識。

本環節是一堂課中的主要部分,學生的主要活動是:根據上一環節中提出的問題,有目的的進行小組討論、操作實驗、合作探究,放手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從而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的目的。在這裡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幫助者、點撥者、激勵者。就此我設計了從生活中發現規律和隨數字娃娃走入智慧寶塔兩個活動,並努力的從這兩個活動中體現以上的理念。

(三)、交流質疑、達成共識理清知識脈絡。

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把小組內探究到的結論在班內交流,小組間達成共識。在這個環節中鼓勵每一位學生認真傾聽,及時記錄和自己小組的不同意見,及時發表不同見解,可以互相質疑,互相補充,使學生想問、敢問和善問。而且我自己也傾聽學生髮言,及時引導和鼓勵。

(四)、拓展應用、深化理解構建認知結構。

學生在探究交流,發現規律,學會數學知識後,再應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為此我設計了一些具有層次性、生活性、遊戲性、趣味性、開放型、挑戰性的習題,最大限度的使所學知識在練習中拓展深化,在應用中昇華,構建起知識體系,使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 。

《找規律》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課程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8和89頁,《找規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2.教材簡析

探索規律是新教材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新變化。《找規律》是本教材中的一個獨立單元,這課又是新單元的第一課,非常重要。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如果本節課沒有把握好,那麼對學生後面的繼續學習將會造成影響。

3.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學生能夠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圖畫,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塗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數學之美。

重點: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並會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

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上體現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在教學活動中。採用遊戲、直觀演示、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遊戲、探索、操作、練習中悟出找規律的方法。

在教學設計上,注意重點內容的處理,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推理、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手段上,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一、利用遊戲,感知規律

1.課前談話,參與遊戲:

上課前,咱們先來玩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動作接龍”,看誰能按老師的動作接著做下去。好,老師先做一次。口唸:上下左右上下左右上下左右在相應的位置擊掌一次。誰來接?一起接一次?

2.感知規律,揭示課題:

好,都會玩這個遊戲了?你們是怎麼想到這樣接老師動作的?是不是發現了什麼祕密?(生答)

對,像這樣上下左右上下左右再上下左右,把“上下左右”作為一組動作,且不斷地重複出現,我們就說老師的動作是有規律的。(板書:“規律”。齊讀規律2字)誰能仿照老師,在做出一組有規律的動作來。這節課,我們就要用數學的眼光來尋找生活中的規律。(補充板書:找規律)

二、引導探究,認識規律

1.創設情境:你們喜歡“六一”兒童節嗎?這是一個學校佈置的會場,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2.觀察提問:

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能發現哪些有規律的.排列?分別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並想個辦法讓我們一眼就看出這個規律。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比比誰的發現多?(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3.彙報結果,認識規律:

(隨著學生回答電腦分別出示每一組排列有規律的圖形)學生每回答一組後,教師引導學生再仔細觀察,加深對每一組規律的理解。

如:(學生答出燈籠的排列有規律)

師:誰來說說這組燈籠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

生是一紫一黃、一紫一黃、一紫一黃的排列的。

師:如果讓你給彩旗分分組,方便把燈籠排列的規律看得更清楚。你準備怎樣分?誰來指指?

(在學生回答的同時,電腦上依次在每組之間加條虛線,引導學生髮現這些都是每兩個為一組的。)

師:對,這組燈籠的排列就是這樣一紫一紅、一紫一紅重複出現的。那猜一猜它上一個燈籠可能是什麼顏色?它下一個可能是什麼顏色?(小花、彩旗、學生的規律教學與上思路基本相同,學生可同桌小聲地交流。)

4、做一做

三、智力闖關,應用規律

1、同學們可真能幹,一下子就認識了這麼多事物排列的規律,接下來的“智力闖關”中也藏著規律,你有信心發現嗎?

(1)第一關:選一選

(2)第二關:猜一猜學生在課本上塗畫,集體訂正時說說這樣填的理由。

(3)第三關:做一做有些規律喜歡躲起來,你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出示課件:師隨時點選小動物、水果照片,圖片閃爍幾秒自動消失,讓學生仔細看看找出規律後就能猜出後面藏著誰?)

2.體會規律:闖關成功了!真是一群聰明的孩子,找到了事物排列的規律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來,用掌聲連續表揚自己三次。

四、聯絡生活,尋找規律

1、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呀,有規律的事物常給人一種美的感覺,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規律的美吧。

課件出示圖片:廣場、衣服、牆壁、彩燈、花邊等。

2、欣賞了規律的美,你有什麼感受或想法?

正是因為事物的排列有了這些規律,我們的生活才會這麼豐富多彩。

3、想一想,家中、校園內或其他地方,你能發現藏在我們身邊的規律嗎?學生尋找並回答。(天花板、地板、自己的衣服、男女座次、紅綠燈的閃爍、教室的桌椅、太陽每天的東昇西落、月圓月缺、四季的交替、歌曲的節奏、霓虹燈、斑馬線……)

五、實踐操作,創造規律

1.創造規律,評比交流:

我發現每個同學都是有心人!找到了這麼多的規律!那你們能不能自己創造新的規律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學具,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去創造吧!看誰創造出來的規律又特別又漂亮,而且有用,誰就是愛動腦會創造的“小小設計師”。

要求:

(1)先獨立研究,擺出有規律的圖案;

(2)展示作品,成果分享。

2.評價作品,深化認識:

《找規律》說課稿5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數及20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找規律的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嘗試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感知找規律的方法。同時,教材內容是學生經常看到的一些現象,有利於吸引學生參與探索活動,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識,增強對數學的認識,提高學數學的樂趣。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發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圖形的排列規律。

2、說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發現給定事物中的簡單排列規律,並運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交流的活動中,經歷發現生活中有規律排列現象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身邊事物,發現和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美。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並能夠找出所列舉事物的`規律。

教學難點:發現事物中的排列規律,體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二、 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範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

一年級的小孩子很活潑,思維很靈活,這就需要串聯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找規律這個知識點相對來說很簡單,關鍵就看老師怎麼規範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另外,一年級的小孩子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這就對我提出了挑戰。我怎樣設計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我怎樣抓住學生集中精力的這段時間把我要突出的重點講出。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之後,聯絡生活、發現規律,最後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層層遞進。

三、 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於以上理念,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並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1. 創設情景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2. 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3. 聯絡生活,發現規律

4. 動手動腦,找出規律,鞏固發展

5. 教學總結。

四、 說教學過程

1. 創設情景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利用遊戲引出規律

(板書:找規律)

2. 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在這一部分,繼續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規律。

老師在這一部分重點指出:有一種規律是事物重複出現,重複的是哪一部分,學生起來回答,老師用圓圈重重地劃出。

之後,過渡到形狀規律。

之後,我領著學生進行拍手遊戲,拍手也是有規律的。我一句話也不說,只管著拍手,當學生聽出我拍手的規律時,不自覺地跟著我拍起來。那種全班同學都動手的感覺,真好!有人說,老師就是一個表演者,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很希望能夠擁有表演的藝術,能夠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

3. 聯絡生活,發現規律

既然在貼圖和拍手中都存在規律,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有規律。引導學生找找身邊的規律,生活中的規律。有的同學說:“晴天雨天”,這個時候,老師要指出並分析這不是規律。有的同學說得很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紅綠燈等等。

4、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這一部分,讓學生利用手中課本,按照一定的規律,在書上塗上顏色。擺完後,交流展示的時候要讓別的學生說出是按照哪樣的規律來排列的。

5. 教學總結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麼規律?是怎麼找到規律的?一起歸納總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最後,佈置作業:請同學們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規律?

五、 說教學反思

課堂設計循序漸進,基本上能引導學生把規律認識透徹。這堂課對學生的評價及時、有效。

這節課學生前段時間表現很好,精力集中,接近下課時,學生有點精神渙散。因為知識點簡單,學生在動手操作上浪費了一些時間,這方面我處理得不大好,本應該再講數字規律的,但是我這節課卻沒有涉及到。另外我感覺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夠給我批評指正,我虛心接受,並將努力改善。謝謝大家

《找規律》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分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第一課時。

“找規律”在新教材中是一個獨立的單元,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找最簡單圖形的變化規律是本單元的起始課,教師應高度重視本節課的教學,精心設計,為學生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教學物件分析

由於學生在學前階段就曾接受過“找規律”這部分知識的啟蒙教育。因此,學生對於學習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這部分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精力煥散。因此,加強直觀教學,提高數學趣味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教學環境分析

我校基礎資訊教育設施比較完善擁有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教室,保障了資訊科技教學。我班的學生大部分都接觸過電腦,並用多媒體上過課,所以接受起新知識來比較容易掌握。我曾經學過PowerPoint,並用它做的本節課課件,所以我選擇多媒體教室環境輔助教學。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

數學思考:通過觀察和操作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並根據找出的規律往下襬,加深對圖形排列規律的認識。

解決問題:學生能從多角度來發現規律、創造規律。

情感與態度: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發現和欣賞數學美,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

創設情景揭示題目

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課堂練習鞏固發展

聯絡生活運用規律

拓展思維深化昇華

課堂總結

(二)教學環節說明

1、創設情景,揭示題目

引入新課時,我以學生舉行聯歡會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出示聯歡圖,引導學生觀察:這是一個怎樣的場面?你發現了什麼?它們的排列有什麼特點?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說出這些圖形不是亂擺亂放的,是有順序的,從而發現規律。

(2)揭示課題——找規律(板書)

[設計意圖:這裡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了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如果只口頭敘述,學生會感覺很平淡,通過多媒體的方式,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更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

2、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首先教學例1

(1)第一次探究

情景觀察,讓學生觀察課本88面的情景圖。說說小朋友們的教室裡漂亮嗎?都有些什麼漂亮的裝飾?你覺得哪裡裝飾的最漂亮?說說都是怎麼擺的呢?這樣擺漂亮嗎?為什麼呢?在學生觀察和說的同時,出示小旗,讓學生猜猜,最後面的應該是什麼顏色的旗幟。同樣的方法出示小花和燈籠。

(2)第二次探究

再看看小朋友們在玩什麼?他們圍在一起真快樂,你知道小朋友們的圓圈是怎麼圍成的嗎?同時出示小朋友的排列,讓學生說說最後的一個同學是女生還是男生?從而發現規律。

圍成一圈時男同學帶頭就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律站的,女同學帶頭就是按一女一男這樣的規律站的。

試著按這樣的規律排隊,排成一排,不是圍成一圈。

[設計意圖:通過形象生動、聲像同步的多媒體演示,讓學生加深對規律的理解,及時有效的反饋,將知識一目瞭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突破難點。並運用鼓勵性語言,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

3、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教學例2:擺一擺

引導學生說出規律,再動手擺一擺。同時發現圖形既可以從形狀上找排列規律,還可以從顏色上找排列規律。

[設計意圖:通過猜一猜、擺一擺等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規律的體驗和感受,為下一步創造規律做更的鋪墊。]

教學例3:塗一塗。

小朋友妞妞遇到難題了,我們來幫幫她。

課件出示塗色卡(課本89頁“塗一塗”)

學生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孩子都喜歡幫助別人,我在這裡運用多媒體設計了幫一幫的活動,給學生加深印象,引起他們的興趣,增加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學生動手塗色,學生的思維更好的發散,創設更多,更復雜的規律。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意識,體現新課程“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

4、課堂練習,鞏固發展

學生通過“比一比”這一環節,對規律有了進一步的感知,體驗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形象生動的畫面將知識一目瞭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5、聯絡生活,運用規律

請你試著說一說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規律?(學生回答)

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多媒體)抽出一兩幅圖請學生說一說有什麼規律。

學生通過欣賞規律給人們帶來的美的享受,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和無處不在,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體會數學的美和作用。

[設計意圖:找生活中的規律這一開放式的設計,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生活中的景色事物演示出來,使學生加深了自己對規律這種概念的感受,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規律,同時,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有用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另外,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規律的表現美、創造美。 ]

6、拓展思維,深化昇華

通過“小小設計師”這一環節,把知識延伸,體現數學的多樣性,進一步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慾望,促使學生主動的學好數學。

五、學習效果反饋

本節課分為三個層次:發現事物的規律——探索規律——創造規律

首先是發現事物的規律這一環節

在開課的時候,我直接運用了主題圖來揭示課題,讓學生們知道有一定順序的排列就是有規律的,由此開展新課。

其次探索規律,有三個例題,這三個例題是三個層次

層次一:例題一創設情境,讓學生髮現規律,然後分別找出規律,在這一部分,要讓學生能說出規律。

層次二:例二第二題是平面圖形的規律,這一題不僅顏色變化形狀變化,還有一點也應該注意的就是位置,不能把三角形倒過來放。學生通過例二的擺一擺能探索規律,並能掌握找規律的方法。

層次三:例三就是屬於實際運用,學生能根據在例二中探索的找規律的方法解決問題,找出規律。

最後創造規律

給學生足夠的素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造規律,之所以以小組為單位,因為這樣,可以讓學困生能鞏固和掌握髮現規律的方法並能運用。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規律。

《找規律》說課稿7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方面認為,“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是在學生認識了10以內數及10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也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找規律的知識。有關“探索規律”的內容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是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找規律”在新教材中也是一個獨立的單元。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而本節課找最簡單圖形的變化規律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如果這節課把握不到位,那麼將會對學生後面的學習造成障礙。因此,一定要讓學生注重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嘗試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感知找規律的方法,並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索活動,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識,增強對數學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本節課確定的教學目標也可以說是三維目標,主要圍繞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

1、知識與技能: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簡單圖形的變化規律,並會根據規律找出下一個物體;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操作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並能根據找出的規律往下襬、往後塗,加深對圖形排列規律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從中體會規律的美和創造的快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能不斷地發現事物的規律。

教學難點:

而教學難點則是讓學生自己創造出有規律的排列。

教學準備:

為了使教學達到效果,還將在課前製作了多媒體課件,並準備了水彩筆、各種顏色的圖形以及裝有“入場券”的信封袋。

二、學情分析:

在學情分析方面,由於學生在學前階段就曾接受過“找規律”這部分知識的啟蒙教育。因此,學生對於學習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這部分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精力容易煥散,這就需要串聯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加強直觀教學,提高數學趣味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教學中應予以高度重視的學情問題。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範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另外,學生認識了10以內數及10以內數加減法,這就為課堂上認識數字規律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再過渡到數字規律,之後,聯絡生活、發現規律,最後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層層遞進。

三、教法學法:

在教法學法中,我用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教學效果。“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要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配合現代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生動活潑、快樂的學習氛圍。基於以上理念,我採用了情境遊戲匯入法,並構建了以下的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遊戲,激發學生興趣匯入課題。

(二)引導探索,動手實踐,聯絡生活,進一步認識規律。主要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認知“規律”;

第二環節發展“規律”;

第三環節創造“規律”。

(三)課堂小結通過以上這三個環節,從看一看、說一說,塗一塗、擺一擺、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動中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中,這樣學生會看得專心,聽得仔細,想得認真,做得投入,說得流暢,合作得愉快,真正地體現出了積極的情感投入,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使他們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從而也落實到了“三維”目標。下面我將具體介紹本節課教學過程的設計意圖。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遊戲,激發學生興趣上課一開始,先做了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動作接龍”,看看哪位同學能按老師的動作接著做下去。我分別做了兩組動作,我的第一組動作是嗒嗒拍拍肩、嗒嗒拍拍肩;

哪位同學能接著做?學生做後問他做得對嗎?並說說你為什麼這麼做?接著又做了一組動作,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拍手)。又問誰來接著做?並讓大家一起做一次。目的是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學生感知事物是有規律的,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激起學生對學習規律知識的興趣。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像這兩個遊戲一樣,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的,也可以說是按一定規律排列的,(板書:“規律”)這節課,我們就要用數學的眼光來尋找生活中的規律,就讓我們一起來找規律(補充板書課題:找),通過做的兩組遊戲,體現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以此來揭示課題《找規律》。

(一)認知規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規律的事物總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如節日裡各種美麗的彩燈和彩旗都是有規律排列的,這些都為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提供了素材。因此,創設了同學們親身體驗過的活動,就是在每年元旦孩子們都會採取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慶祝新年的到來這一情景(點擊出示主題圖)通過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根據圖上情境,孩子們會說出小朋友在唱歌、跳舞,圖中還有小花、彩旗和燈籠。說後先誇獎學生們觀察得仔細!並緊接著提出你從這些彩旗、花朵、燈籠中又發現了什麼?(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出示相關的圖片)這個環節的目的是通過創設熟悉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

②課件出示彩旗圖師:說一說,後面的彩旗應該是什麼顏色的?是黃色嗎?看看對不對?(點選,出現黃旗)真是聰明的孩子!為什麼呢?生:因為小旗是按照黃色、紅色、黃色、紅色這樣的順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接下去應該是黃旗。

師:你們真會觀察,如果讓你給彩旗分分組,能把彩旗排列的規律看得更清楚,你準備怎樣來分?誰來說說?

生:紅色、黃色一組。(課件配合)

③課件出示花朵、燈籠圖師:彩旗的.排列規律我們已經找到了,那麼你還發現了什麼?請把你發現的祕密很清楚的與同桌交流。(生討論、交流)教師隨學生回答隨機出示課件並提問引導。

師:下一朵花、下一個燈籠會是什麼顏色呢?師:你是怎麼想的?

生1:彩花是按照紅色、綠色、紅色、綠色這樣的順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綠色。

生2:燈籠是按照紅色、紫色、紅色、紫色這樣的順序一直排列下去的,所以下一個燈籠是紫色。

你來給花朵和燈籠分分組,讓大家把排列的規律看得更清楚。

④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佇列圖師:同學們真能幹,除了這些還有哪些地方也是按一定規律排列的?

生:圖上圍成圈圈的小朋友們。

師:對了,老師請這群小朋友們排成一行,猜一猜下一個小朋友是男孩還是女孩?(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答案)

(二)發展規律動手實踐、應用規律師小結:聯歡會真熱鬧呀,看來規律能給我們的聯歡會增添不少色彩,你們想參加嗎?

生:想。

師:好,老師就帶你們去參加他們的節日聯歡會吧!你們看(出示入場券)這裡有一張塗有顏色的入場券,可是還有好幾處圖形沒有塗。只要你能按入場券上的要求塗色,就能參加聯歡會了。

師:請大家取出信封袋裡的入場券,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趕快塗一塗。

(學生塗色,師巡視)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塗的?(教師隨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

生:第1排正方形是按照黃、綠、黃、綠的規律排列的,所以我第1個問號塗上黃色,第2個問號塗上綠色。

第2排的三角形是按照藍、黃、紅、藍、黃、紅這樣的規律排列的。

師:他說得對嗎?和他塗得一樣的同學請舉手。請把掌聲送給自己。

師:誰接著來說說下面的三組?師:恭喜一(2)班同學們已順利拿到入場券,歡迎來到聯歡會場,節目正式開始。

(三)創造規律1、火眼金睛師:第1個節目是“火眼金睛”。遊戲的方法是:看誰能在短時間裡看清楚畫面所出現的小動物,並且記住他們的排列順序,再來說一說下一隻動物朋友是誰?準備好了嗎?(播放課件)

師:誰來說說下一隻是什麼小動物?師:下一隻呢?師:再下一隻呢?

2、點星星師:第二個節目,點星星。

師:誰來說一說,這顆星星是什麼顏色?(學生說,教師點)同上。

3、欣賞美師:節目好看嗎?同學們表現得真棒!可見呀,規律在我們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有規律的事物常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生活中的規律給我們帶來的美吧!(課件出示圖片)(1)美麗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有規律的;

(2)動聽的音樂旋律和節奏可以是有規律的;

(3)我們的動作可以是有規律的,大家看看,他的動作有什麼規律。

(4)自然界的動植物,它們的顏色或形態也是有規律地,就像斑馬,還有綠葉。

(5)規律使我們生活中建築物的裝飾變得很漂亮。

(6)連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因為規律而顯得格外美麗。

欣賞完這麼多有規律的事物,你還能找到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嗎?

4、讓我們自己動手來創造規律吧。請大家拿出信封袋中的小圖片,自己排列一組有規律的圖形。

請同學在投影上展示並說一說自己排列的規律。

5、律動師:不僅圖形、圖案的排列有規律,連聲音、動作也是有規律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放鬆放鬆,跟著老師邊唱歌邊做有規律的運動吧!(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

師:在我們的音樂與動作裡,大家發現規律了嗎?(拍手、跺腳、拍肩、拍手、跺腳、拍肩)

6、表演規律遊戲師小結:你們也能象這樣創設其他的動作或聲音的規律嗎?

生:能!師:先聽清楚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長的主持下先討論按什麼規律進行表演?想好了,可以站起來排練排練。

(生討論,師巡視指導)師:哪一組先來彙報?其餘的小朋友當評委,一起來發現他們創造的規律。

師:你們表演得太精彩了,評得也很好。老師認為,每個小組都能按一定的規律表演,大家都是創造規律的小能手,把掌聲再一次送給自己吧!

(四)全課總結看來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只要我們不斷地去觀察、去發現、去創造,規律會讓我們周邊的一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那麼,下課以後請同學們在校園裡繼續去尋找生活中的規律。

評課陳素蘭老師執教的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找規律》一課,是一年級小朋友在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找出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找出下一個物體。還要通過塗、擺、畫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整堂課陳老師對教學目標的落實非常到位,各個教學環節緊湊,又十分適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活潑設計,下面談談幾點值得學習的地方:

一、以遊戲情境帶學生進入教學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節課開始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陳老師設計“找規律”這一課時,在匯入部分設計遊戲“猜一猜”,讓學生看著螢幕畫面猜下面出現的是什麼水果,有意識地按規律呈現。老師的問題“你是怎樣知道的?”,讓學生在猜測中意會,學生也馬上會用流利的準確的語言回答“是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的”。學生積累感性經驗,從而初步感知規律。這一環節以學生喜愛的遊戲形式激發學生參與,同時人人能夠參與,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猜想中感知到規律的存在,幫助理解知識。

二、以活潑語言形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陳老師能關注國小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在整節課組織教學中,充分展現個人教學魅力,教態自然,語言親切動聽,例如陳教師根據插圖內容提問:如“在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樣想的?”“你真棒!”“你很聰明”等等,老師因此因勢利導,用概括的語言加以總結,教師恰當運用引導性的語言,通過學生親身的感受,較好較快地接受了新的知識,學習印象也特別深刻與自己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這樣的語言既開啟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還鍛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從中發現或提出自己的數學問題,而另一面也讓其他學生學會傾聽和交流,更重要是有效組織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習熱情。

三、把握好教學時機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動手操作皮亞傑曾經指出:傳統教學的缺點,就在於往往是用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陳老師能很好設計教學環節,把握好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最佳時機。一年級學生課堂集中注意力有限,對知識的認知發展過程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認識建構過程,也就是由一個平衡狀態,逐步地向另一個更高的平衡狀態發展,陳老師巧妙設計動手環節,讓學生在初步掌握知識基礎上動手操作,通過擺圖形、設計手鍊等環節,投其所好,抓住童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老師的指導、參與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動手操作中初步感知物體排列的規律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發展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整節課教學節奏緊湊,設計合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具有低年級教學特色,不失為一節好課。

四、匯入部分的情境圖有三組有規律的排列彩旗、燈籠、佇列課件中應這樣加以改進學生髮現哪組排列規律時課件就將那組排列單獨凸顯出來這樣就更直觀形象。

《找規律》說課稿8

一、說課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4---25頁。

二、教材簡析

“找規律”是第三單元“乘法”的第一節課,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並掌握了表內乘法、兩位數乘一位數和一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已學知識的遷移作用,通過比較,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形成基本的計算能力。教材設計了“算一算”、“試一試”、“練一練”等演算法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認真觀察、獨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總結的學習機會,學生可以在這些演算法活動中體驗和感受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並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以上教學內容的特點,本節課達成的教學目標如下: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方法,感受積的變化規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2、能熟練進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設想

為達成教學目標,設計本課時我意圖體現如下教法:

1、採用主題式教學,以生動有趣的情境為依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慾望。

2、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歷數學的建模過程。

3、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基礎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

同時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即:

1、讓學生始終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2、通過男女同學搶答比賽及小組合作,給每個學生創造充分的實踐機會,在探究過程中理解計算的規律。

3、練習設計層層深入,注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實施

備課時的教學理念、教學意圖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通過學生動態表現的綜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開展對本課教學時我分以下幾個步驟努力實現我的備課精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談話創設情境: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課堂來了一位可愛的小動物,它就是米老鼠,請大家向它問個好好嗎?(同學們紛紛向米老鼠問好)為了感謝同學們的友好,米老鼠給大家帶來了禮物,快看看是什麼禮物?你能從情境圖中知道哪些數學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樣的數學問題?(播放課件,出示情境圖。)

(二)探索規律,歸納方法

師:孩子們,從情境圖中你瞭解到哪些數學資訊?誰來告訴我們?

生:米老鼠給我們帶來了31盒彩筆,每盒20支。

師: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一共帶來多少支彩筆?

師:誰會列式呢?

生:生:31×20

師:不錯!大家能算出得數嗎?

生1:一共帶來……,帶來600支。

生2:620支。

生3:620支。

師:有些同學能算出來,有些同學不能算出來,不過沒有關係,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就會知道正確答案的,孩子們有信心嗎?

生:有。

師:那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大螢幕上的算式,並思考這些算式的特點。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師:孩子們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這些算式嗎?請同學們拿出題單1,仔細地計算。

(師巡視,並表揚計算快的`學生。一分鐘後老師請同學開始彙報計算結果。)

師:下面我們請同學們來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生1:等於5、50、500、

師:那你能告訴大家是怎樣算這道題的嗎?

(學生說演算法。)

師:你們計算得又快又正確,在計算過程中肯定有一定的規律,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找找這些算式裡面的乘數和積的變化有什麼規律。好不好?(好)師板書課題:找規律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大約三分鐘左右請學生彙報:)

師:下面我們就請一些小組的代表來說說他們有什麼發現?

生1:我們發現每道算式依次增加一個0。

生2:我們組發現每組算式中的乘數一共有幾個0,積就有幾個0。

師:孩子們真會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充滿智慧的大腦去發現,那每組下面的算式結果為什麼都會多些一個0呢?根據大家發現的規律,現在請孩子們再繼續觀察這些算式裡乘數末尾0的個數與積的末尾0的個數有什麼特別的關係呢?

(一個學生馬上就發現:算式裡面乘數0的個數與積裡面的0的個數一樣。)

師:很好。如果我們想把這種規律運用到做這種類似的題當中去的話就會變得越來越快。那誰來說說怎樣才會算得又對又快呢?

生:看因數裡面有幾個0,積裡面就有幾個0。

師:那我們計算時可以怎樣做呢?

《找規律》說課稿9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找規律》。

(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找規律》的第一課時。蘇教版教材從四年級開始,安排“找規律”的單元,引導學生探索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並應用規律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本課是讓學生探索兩種物體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律,並進行簡單應用。學習“找規律”後,可以使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學習方法和經驗,發現數學規律,感受數學的探索性,以及數學的價值與奇妙,進一步體驗學習數學需要運用觀察、分析、綜合、歸納和抽象、概括等方法,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並通過發現規律體驗成功,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所以,學好本課是比較重要的,是為以後學習其他的“規律”打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1)通過觀察,初步認識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的規律。(2)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律。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3)在學習中,體會數學的抽象性與概括性。(4)培養學生努力鑽研的學習精神以及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在於經歷間隔現象中簡單規律的探索過程,得出這種規律中的兩種物體的數量關係;難點是用恰當的方式描述這一規律,並利用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教法和學法

因為這一節內容是國小數學中比較適宜讓學生探究的課題,因此我主要採取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交流、討論,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徑和學習成果。

(五)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重點來介紹這堂課的教學過程。本節課我將分為四大環節進行。第一部分通過遊戲,匯入新課,引出規律的特點;第二部分通過主題圖的觀察以及填寫表格,探索規律;第三部分通過練習,使學生對這類規律的認識得到提升,並聯系生活尋找規律,體會規律的廣泛性,鞏固和深化學生對規律的認識;第四部分是總結評價,延伸規律。

一、遊戲引入新知

在課的一開始,我經過拍手動作引領學生注意觀察,激發其學習興趣並提出疑問:這裡有一個祕密,是什麼呢?(師再次拍手)能跟老師一起學嗎?再次提問:能不能再拍一組跟老師的不一樣的?

通過提問,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引入課題:規律。

[在這裡,我從簡單的生活現象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規律的存在,為找規律奠定心理基礎。]

接著經過擺小棒和小圓片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這種規律,親身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二、觀察學習

在這環節中分為四小步驟展開。

1、認識概念

師:間隔排列的規律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只來學習其中的一種。哪一種呢?像這個,一根小棒一個圓片一根小棒一個圓片排列的。

師生同讀,師板書:|○|○|○|○|○|○|○|○|

師:一直這麼畫下去,我們會看到最後是?(生:直線)那我們注意看這組中首尾都是什麼?(小棒)它們都是一樣的,我們給它起一個名字,叫什麼呢?兩端物體(師生同讀師板書)

出示|○|

師:像這個呢?也叫兩端物體。那夾在中間的是什麼?(生:圓片)我們也給它起個名字,叫什麼呢?(師生同讀:中間物體)

師板書

2、觀察學習

師:我們剛學習了間隔排列的規律,知道了什麼是中間物體和兩端物體。像這種規律在我們的書本上還有很多很多。好,請翻開課本第48頁,看看你能不能找到。

板書:找

課件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思考。

師:看看,圖中畫了哪些事物?哪兩個事物間是有聯絡的?你發現他們之間有什麼規律嗎?

師:這幅圖中有這樣三組排列。這些排列都蘊涵著同一種規律。你找到了嗎?

學生彙報,師出示表格。

組 別

《找規律》說課稿10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找規律》。

一、說教材(教學內容)

首先來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這部分內容著重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之間的規律,安排了一道例題。教科書第48頁的例題著重引導學生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係以及類似現象中的數量之間的關係,發現相應的規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為素材,根據間隔排列的手帕與夾子圖、蘑菇與兔子圖、籬笆與木樁圖分別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分別感受兩者個數之間的關係,感知這些事物之間的共同特點。接著讓學生思考、歸納,發現其中的規律。因此,學好本課是比較重要的,是為以後學習其他的“規律”打基礎。

二、說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律。

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培養學生髮現與應用規律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找這樣的數學規律:

1、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排,兩端的物體相同,這種物體的個數比另一種物體多一。

2、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圈,這兩種物體的個數相等。拓展: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排,兩端的物體不同,這兩種物體的個數相等。

教學難點:學生能在課上、課後用恰當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規律。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採用引導發現法、直觀演示法、動手操作法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學法應遵循自主性與差異性的原則,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檢驗-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五、說教學程式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並分為如下的四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四)課堂小結,深化新知。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知

首先讓學生們做遊戲,3個男生、3個女生上講臺前,問:誰能把這6個同學有規律地排一排。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排列?說說具體的規律是什麼?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板書課題:找規律)。通過遊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首先出示例題,讓學生觀察圖中畫了那些物體?思考哪兩個物體間是有聯絡的?它們之間有什麼規律嗎?圍繞這三個問題同桌討論。這樣設計的意圖不僅可以養成認真觀察事物的好習慣,也能鍛鍊學生的合作精神。

接著分別具體看夾子和手帕圖,蘑菇和兔子圖,籬笆和木樁圖,讓學生說說它們是如何排列的,發現了什麼規律,引導學生概括。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然後在“試一試”中,讓學生在桌面上擺小棒和小圓片,引導學生討論其中的規律。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引導學生自主探討,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進一步體會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的'規律。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首先讓學生們舉間隔排列物體的例子,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的空間。

為了鞏固新知識,發展學生思維,根據教材中的練習,我設計了以下幾道題:(也就是課堂作業設計)

1、小明放學回家經過一段馬路,他發現馬路的一邊有25根電線杆,且還發現每兩根電線杆中間有一個廣告牌,你能幫他算算共有多少各廣告牌嗎?

2、河壩的一邊了75棵柳樹,每倆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栽桃樹多少棵?

3、沿圓形池塘的一週栽了25棵柳樹,每倆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可以栽桃樹多少棵?

4、在熟練中的一題:環繞著公園的池塘邊栽著柳樹和海棠。每相鄰兩棵柳樹之間有2棵海棠,一共有240棵海棠。柳樹一共有多少棵?

(設計理念:前兩題是基礎鞏固題,最後兩題是拓展延伸題。這樣的設計既有層次,又有坡度,對所學知識起到檢查、鞏固的作用,同時也發現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課堂小結,深化新知。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麼規律?是怎麼找到規律的?利用規律我們可以幹什麼?最後,總結:今天,我們發現了一條很有用的規律,還運用這條規律解決了不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既能把所學的知識結合,對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進行回顧與反思,又能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六、說板書設計:

(最後來談談我對教學本節內容的板書預設)

找規律

一一間隔排列(不封閉路線)(封閉路線)

夾子手帕

蘑菇兔子

籬笆木樁

兩端中間

多1少1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將本節課所學內容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人看去一目瞭然,記憶深刻。

以上是我對《找規律》這節課的說課過程,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找規律》說課稿11

一、 說教材

本節課是一年級下冊第88和89頁,《找規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找規律”在新教材中是一個獨立的單元,“找規律”作為新單元的第一課,非常重要。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如果這節課沒有把握好,那麼對學生後面的繼續學習將會造成阻礙。

知識目標:學生能夠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知道下一個物體。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主題圖,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塗色,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二、說目標

本節課的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能找出事物變化規律,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美的情感。

2.能夠設計有規律的圖形排列。

3.能在生活中找出有關規律的應用。

教學重點: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並會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

教學難點:能夠創造出有規律的圖形

三、說學情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範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

一年級的小孩子很活潑,思維很靈活,這就需要串聯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找規律這個知識點相對來說很簡單,關鍵就看老師怎麼規範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另外,一年級的小孩子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這就對我提出了挑戰。怎樣設計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怎樣抓住學生集中精力的這段時間把要突出的'重點講出。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之後,聯絡生活、發現規律,最後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層層遞進。

四、說教學法:

本節課,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從生活情景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

“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注意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這節課,我力求從學生喜歡的“聯歡會”這一生活情境出發,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探究的情境。

2.聯絡生活實際,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圖片,體會規律給生活帶來的美。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

4.創設多元情景、發展多元智慧。

根據“多元強化”“多角思考”的理論。我創設多元情景,如擺規律,看規律,塗規律,欣賞規律、編規律等活動,從多個角度進行強化,讓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發展學生的多元智慧。

五、說教學程式:

一、遊戲感知規律,引入新課。

通過老師貼星星,學生猜,再貼,再猜的遊戲過程,學生可以初步感知到在我們身邊有些事物是有規律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在這一環節中,我利用教材上的主題圖,製成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引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的發現過程融於豐富、有趣的生活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同時通過回答正確獎一顆星的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過運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加深對有規律圖形排列的理解,突破難點。

三、智力闖關

在本環節,我把書上的例2、例3分別設計成了第一關和第二關,然後在第三關設計較難的猜一猜

通過這三關的梯度訓練,檢測學生應用規律的能力,從最簡單的排列規律過渡到較難的排列規律,讓學生在實踐參與的過程中加深對規律現象的認知,真正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這不僅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將知識納入到知識體系中加以綜合,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

在第四關,我設計了一些生活中有規律的圖片,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和欣賞規律,讓學生意識到數學離不開生活,讓學生感受到規律能表現美、創造美並體現美的重要作用,體現了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第五關我是讓學生自主創造一條規律,給學生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活動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找到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規律,學完以後,你有什麼想法?

你認為哪個小組表現最棒?

這個環節通過前面獲得智慧星的數目,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來一個評價,體現了與開頭的銜接同時對本節課學生學習的情況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

《找規律》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它有著廣闊的生活背景,也蘊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本課時是《找規律》知識體系中的起始內容,即讓學生探索,發現最簡單的圖形變化規律。教材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所熟悉的“六一”兒童節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包含著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同時還注意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實踐活動去發現規律,創造規律。

3、教學目標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活潑愛動,好奇心強,因此可以設計一系列的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基於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知識目標:學生能夠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知道下一個物體。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主題圖,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塗色與擺學具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能夠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數學的美。

4、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結合農遠資源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並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說學情分析

經過上個學期的學習,我班孩子們基本上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他們不僅活潑,好動,而且形成了我班孩子所特有的風格——動手能力強,思維活躍,敏捷。

他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已經多多少少接觸到了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和規律性的習題,只是沒有把它作為專項知識進行學習和研究,也就是說《找規律》內容是我班孩子初次正式接觸,怎樣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探索規律,領悟規律的內涵,將是我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採用遊戲、直觀演示、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遊戲、嘗試、探索、練習、實踐操作過程中悟出找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在教學手段上,運用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資源,圖文結合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找規律、創造規律的主要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落實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五大教學環節:

(一)遊戲引入,感知規律

以“動作接龍”的遊戲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上課開始,以學生喜愛的遊戲形式引入,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主動參與到遊戲中來,在活動中,初步感知到規律的存在,增強了學生探究規律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尋找規律

1、看圖找規律

創設情境:“六一”到了,學校組織聯歡會,這是同學們佈置的會場,一起來看看吧。

然後課件出示教材主題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圖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設計意圖:藉助農遠資源我利用主題圖,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六一”聯歡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將數學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探究,在農遠資源的輔助下,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讓學生初步感知到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

學生找到圖中有規律的事物之後,再去完成例1,輕而易舉。(課件出示例1)

最後師生共同小結:這些圖形、物體和小朋友都是兩個為一組,重複出現。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等活動去發現規律,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去找規律,體現了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事物的排列規律,逐步發展其動手、觀察及推理能力,初步感知規律的美,並掀起了探究規律的高潮。】

2、擺圖找規律

這個環節,我主要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擺一擺的活動來探索規律,創造規律。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為學習例2做準備的,我並沒有先出示例2,而是直接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藉助給定的圖形按照一定的規律擺一擺,並說說是按什麼規律擺的,學生們大膽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並進行相互間交流,創造性的擺出多種方法,在操作和嘗試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了學習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操作後,請學生說說自己組是怎麼擺的,按照什麼規律,緊接著完成例2學習,水到渠成。(課件出示例2)

3、塗色找規律

請學生合作探究:根據從中發現的規律繼續塗下去,看哪個小組塗得又快,又準,又好?塗完後,派小組代表彙報自己組是按照什麼規律塗色的。(課件出示例3)

【設計意圖:我從學生的愛好—畫畫入手,為學生

創設了他們喜愛的塗色比賽情境,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在活動中又一次感知到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4、師生互動找規律

這個環節我利用掌聲來找規律。

【設計意圖:利用掌聲來找規律,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事物的排列規律,使數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尋找身邊規律的慾望,為後面生活中找規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聯絡生活,創造規律

1、生活中找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絡生活,找出身邊的規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造規律

讓學生自己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創造出美麗的圖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的方式,用塗色活動來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大膽創作中加深了對規律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現。】

3、欣賞作品

將學生有特色的作品展示給大家,讓學生們邊欣賞邊評價,並說說作品是按照什麼規律創作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相互間欣賞作品,開闊了視野。在欣賞和評價活動中,學生學會了取長補短,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美以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了學生的應用創新意識。】

(四)嘗試練習,應用規律

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的應用,為了鞏固新知,加深對規律的理解,此環節,我設計了三種類型的練習題。(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習題的設計要考慮到富有情趣,富有挑戰性,此環節,我設計了不同梯度的練習題,循序漸進,在趣味性和挑戰性的驅使下,學生們積極思考,參與創作,增強了應有創新意識。】

(五)課堂小結,欣賞和暢談規律

1、欣賞有規律的圖片。(播放課件)

只要我們留心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規律,比如斑馬身上有規律的條紋,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保護自己;馬路上的斑馬線,提醒我們過馬路的時候注意安全;還有春天生機勃勃,夏日晴空萬里,秋天果實累累,冬天大雪紛飛,冬去春來,夏去秋來,四季有規律的變換等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有了農遠資源庫提供的課件的展示,使學生感受規律美,學會欣賞規律美,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

2、課堂小結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麼規律?是怎麼找到規律的?一起歸納總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然後教師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麗,精彩。希望同學們能夠做一個善於發現美,創造美的孩子!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習重點,解決知識難點,整個黑板主要用於展示學生塗畫規律和動手創造規律的作品。這樣安排既便於學生觀察,又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板書設計

找規律

例1例3

紅黃一組,重複出現。綠黃一組,重複出現。

綠紫一組,重複出現。藍黃紅一組,重複出現。

紫紅一組,重複出現。

女男一組,重複出現。

例2

正方體、圓柱體一組,重複出現。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一組,重複出現。

《找規律》說課稿1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裡與大家共同學習交流,真心希望我們的這次交流能為師弟、師妹們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那也更真誠希望各位能為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找規律》這一課。我在設計本節課時,力求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將教材的意圖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機結合,整堂課以學生的參與活動為主線,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探索中求知,在求知中快樂,在快樂中體驗數學的魅力。基於以上的教育教學理念,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教法、學法以及教學流程等方面來談一下我對本課的教學構思與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時的教學的內容是第九單元第一課時內容。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列的簡單排列規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探索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律。教材的內容選擇注意聯絡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了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而且活動性和探究性較強。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及教材的特點,充分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心智水平,並在對教學效果進行全面預測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髮現圖形的迴圈排列規律。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操作等活動,初步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知道並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三、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積極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建立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到小兔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動展開,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發現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

四、說學法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通過動手擺一擺、畫一畫等方法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同時讓學生動手設計有規律的圖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應用能力。

五、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規律

運用課件出示路邊的景物,與學生一同欣賞美景中,回顧學過的數學規律,從而引入本課主題“找規律”。接下來出示小兔家的密碼門,與孩子們一同探討密碼的設定,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感。

(二)合作探索,尋找規律

出示小兔家牆壁和地板的設計圖片,找出其中的迴圈排列規律。在尋找規律環節中,先請學生獨立觀察思考,探索規律,在學生充分討論和觀察後,通過課件用動畫演示圖形排列的迴圈規律,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圖形的排列規律,加深認知。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獲取新的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動手操作,感知規律

首先是小兔乖乖熱情好客,出示按一定律排列好的水果,要學生接著往下排。

然後在此基礎上老師出示一組圖形,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學具擺擺,加強感知。以猜一猜、擺一擺、排一排等環節,取代練習中單調的順時針排列的圖形,更加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

(四)經歷實踐,創造規律

以幫助小兔乖乖設計窗簾圖案為主線,讓同學們應用今天學的知識,做個小小設計師。最後通過設計 “窗簾”圖案的遊戲,培養了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積極動腦,大膽探索,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發揮。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絡在一起,將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拓寬了學生知識面,使課堂內容得到了延伸,增強了學生再學習、再創造的信心。

(五)全課總結,昇華規律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也正是因為數學規律的合理應用,才使得我們的生活環境多姿多彩,所以親愛的孩子們,我們要善於用自己充滿智慧的眼睛去發現規律,用勤勞的雙手去運用規律,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裝扮得更加美麗!

以上我就從幾個方面交流了我對本課的構思與設計,當然,還有很多的缺憾與不足,還懇請各位給予批評、指導。說到這裡,我想起了葉瀾教授的一段話,她說:我們之所以把教學改革的實踐目標鎖定在探索,創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上。因為,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湧動和成長,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格的魅力。那麼,真心希望各位師弟,師妹們能從我的說課中有那麼一點點的收穫。更真心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多學,多看,多練,那麼你就會發現:生活,雖平淡卻浸透著精彩,工作,雖勞累卻飽含著充實與快樂!

最後,我想把我工作中總結的幾句話送給大家:

幹工作,相信自己;肯努力,做好自己;常反思,看清自己;多學習,充實自己。

用反思回首昨天, 因為那裡沉澱著經驗;

用踏實經營今天, 因為這裡書寫著輝煌;

用驚喜期待明天, 因為那裡充滿著希望。

對於教育教學,年輕的我們永遠是在路上,我們堅信:只要把臉迎向太陽,撒在臉上的總會是陽光。謝謝!

《找規律》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都規定了這部分內容。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數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只是在練習中有少量的習題;有關探索規律的內容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找規律"在新教材中是一個獨立的單元,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本節課找最簡單圖形的變化規律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如果這節課沒有把到好,那麼對學生後面的學習將會造成障礙。本節課是《找規律》這一單元的第一節課,主要是介紹一些圖形的簡單的排列規律,培養學生用數學觀點發現規律的意識,為進一步學習有關數的排列規律做好準備。

2、教材處理: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本組課題研究相結合,對教材進行處理: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多媒體課件相結合,聯絡生活實際,找身邊的規律、畫規律、並且創造規律,美化生活,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體現了"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

3、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找出只管事物的變化規律。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通過實踐活動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

學情分析:

由於學生在學前階段就曾接受過"找規律"這部分知識的啟蒙教育。因此,學生對於學習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這部分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精力容易煥散。因此,加強直觀教學,提高數學趣味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教學中應予以高度重視的學情問題。

二、教法學法

我用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配合現代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生動活潑的、快樂的學習氛圍。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二)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三)動手實踐,鞏固發展

(四)聯絡生活,尋找並創造規律

在這四個環節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塗一塗、擺一擺、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動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中,這樣學生會看得專心,聽得仔細。想得認真,做得投入,說得流暢,合作得愉快,真正地體現以積極的情感投入,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使他們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從而落實"三維"目標。

三、說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激趣

前幾天,為了迎接藝術節,學校裡進行了佈置,老師也特地用一些卡紙剪了一些圖形,來美化我們的班級,請小朋友欣賞一下。

在請小朋友欣賞的過程中,小朋友要猜一猜接下來的圖形會是什麼?(學生猜圖形)

2、質疑

為什麼有的紙片上的圖形,()你們能接著貼,有些卻不行呢?

(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說理由)

3、導題:像這樣按一定順序排列的,我們就叫它有規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找規律(板書)

二、引導探究,認識規律

1、觀察紙片1

請你仔細觀察這份圖片,它到底藏著什麼規律呢?(生觀察,並說出規律如:1紅1黃或1黃一紅)

隨著生的回答,馬上用彩色粉筆畫出虛線,讓生明白規律是兩個一體的

2、觀察紙片2

現在你能獨立的觀察這幅圖片嗎?請把自己觀察到的規律說給你的同桌聽(同桌互動)

請一對同桌把你們的結果彙報給大家

三、發揮智力,應用規律

小朋友都能自己找到藏在圖形中的規律,所以圖形們就更想和小朋友們玩玩捉迷藏遊戲了,小朋友你願意去找找嗎?

1、請找出下一個會是誰?

2、星星後面躲著誰呢?

3、下一個會是誰?

圖形們覺得小朋友們非常棒,他們玩不過小朋友們,就請他們的朋友來幫忙,你猜,會是誰?

4、小朋友真厲害,老師來給小朋友鼓鼓掌(** *** ** ***)為你鼓勵。

你聽出來了嗎?你能接著有規律地拍嗎?

5、你瞧,圖形有規律,小動物,植物有規律,連掌聲也有規律,看來,規律就在小朋友的身邊,你能找找嗎?

6、欣賞規律之美。是啊,規律無處不在,大千世界中到處運用著規律,請你欣賞。

7、創造規律

欣賞完規律,你能和小組內的小朋友一起創造出規律嗎?

1、聲音2、圖形3、動手畫4、動作5、這幾種之外

展示規律

四、總結:這節課中,你學到了什麼?

1、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通過學校環境佈置的情境,引入了旗子,讓學生通過猜旗子顏色的變化,來引入本課。通過猜一猜,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很大的被調動起來了,整體的氣氛就非常融洽。

2、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這是本節課的新授部分,因此我在這一環節中,我還注意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孩子們發現每一組圖形的變化規律後,我及時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給圖形分分組,使圖形規律逐次閃動,為課堂教學注入生動的活力,從而使學生理解規律就是這樣一組一組重複出現的。學會找規律方法,從而落實了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在整個新授環節中遵循了學生認知由易到難的過程,先由教師"扶"著學,再到教師"放"開讓學生自己學。

3、發揮智力,應用規律。

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7種不同的練習。

作為教師不能就知識教知識,因此,在這一層次的練習設計中,除了常見的圖形圖片之外,加入看常見的動物、樹木、水果等生活中的事物,將數學知識與培養學生的動感、樂感、合作意識融為一體,從而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達到知識的整合。

最後,讓學生欣賞規律的美,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數學的情感。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我能夠讓學生在現實的、有趣的情境中探索數學問題,同時又充分利用電腦這一有利資源,讓學生認識規律、創造規律,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嘗試的機會、猜想的機會、成功的機會,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應用數學的樂趣。

第三層次:運用"規律"。通過擺一擺,進一步加強對規律的認識,讓學生從學具中拿出圖形學具,按規律擺一擺。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充分體現新標準"玩中學,做中學"新理念。

《找規律》說課稿15

一、說課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15頁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本節課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奠定了基礎。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設目標如下:

1、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迴圈排列規律和旋轉排列規律。

2、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過教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教材編排的特點和重難點

教材的主題圖設計了小東家廚房裝修的畫面,牆面和地面裝飾的瓷磚都是有規律排列的。注意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然後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獨立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在學生探索完它們的排列規律後,安排了學生獨立設計有規律的圖案,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情境。與一年級下冊教材相比,本節課最大的變化是圖形的排列較複雜,主題圖形的排列呈現迴圈變化,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對於二年級學生而言,要徹底理解圖形中的迴圈規律不是易事。因此我在教學方法的思路體現是:教就是為學服務的,教法應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思維具體形象等特徵。我用活動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教學效果。學法: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配合現代教學手段等,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快樂地學習氛圍。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活動方式:看一看,找一找,說一說,擺一擺,引導學生攻破難關。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在春節期間我們都要拜訪一些親朋好友。老師也不例外。有一天老師去朋友小東家,發現他家的牆面和地面很漂亮。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幻燈出示牆面)。

(二)、仔細觀察,發現規律

1、認真觀察小東的這幅圖案,每一組都有哪些圖形?猜一猜,第4組應該怎樣排列?

2、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這麼多的規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演示)

4、小東的這幅圖案我們還可以從下往上來看,豎著觀察也有這樣的規律。

5、我們一起來看看地面圖案的排列是不是也有規律?是什麼樣的規律?(出示地面圖片)

6、學生觀察圖片找出規律。

7、幻燈演示規律。

(設計意圖:在尋找規律環節中,先請學生獨立觀察思考,探索規律,並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由此促成了多種發現的產生在學生充分討論和發現後,通過電腦演示,呈現牆面圖案的規律,並且用動畫演示圖形排列的迴圈規律,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圖形的排列規律,印象深刻。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獲取新的知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找到規律後,聯絡生活找規律這一內容,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在一起,發散了思維,拓寬了學生知識面,使課堂內容得到了延伸,增強了學生再學習、再創造的信心。)

(三)、動手操作、發展規律

1.師:為了歡迎大家,好客的小東還為我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出示三組水果)

可是他只擺了三組,第四組的水果他想請大家自己擺。小東還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先要說出前三排水果之間有什麼規律,才能擺放第四排水果。先找出水果之間的規律,再按規律擺一擺。 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擺一擺。

2、小東還買了一些動物玩具來佈置房間,剛擺好了三排,還有一派沒有擺,想請同學們來幫幫忙。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它們是怎樣排列的?有什麼規律?

師:按照這個規律,請你們猜一猜,第四排它們又該怎樣排列。再擺一行會是什麼樣的? 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擺一擺。

(設計意圖:此環節精心設計數學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大家幫助小東,小東為了感謝大家,以請大家吃水果形式,鞏固前面所學規律。以猜一猜、擺一擺、排一排等環節,取代練習中單調的順時針排列的圖形,更加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學生們不斷地觀察、思考、探索,既增強了推理分析能力,又將本節課的氣氛推向高潮。)

(四)、加強練習、鞏固規律

1、師:小朋友們真能幹,這麼快就幫小東擺好了,老師這兒還有一道題想請你們幫個忙。(出示"畫一畫")

師:能按照規律畫出第四組圖形嗎?(學生動手畫)

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是怎樣畫的?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在書上完成並請學生上臺展示)

2、獨立完成115頁做一做練習,並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及時練習鞏固前面學習的知識。)

(五)、規律延伸

1、師:我們在來看一組圖片,看看它的規律是什麼樣的?按規律把表格填好。

2、學生觀察、交流、彙報。教師幻燈演示。

3、完成117頁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運用前面學習到的知識和方法來尋找新的規律,並運用規律完成練習。)

(六)、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你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生活打扮得更加美麗!

(設計意圖:生活中有數學,學好數學為了更好的生活。)

(七)、拓展作業

今天老師想給大家留一個課外作業,希望大家能根據今天我們所學的數學規律,在手帕上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比一比,誰擺的既有規律,又有創意。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寓數學學習活動於生動有趣的遊戲情境中。

在課堂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生動活潑、富有個性地學習,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過程中,在個人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開展小組討論、協商,學生彼此之間進行交流,表述觀點,對同伴的學習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在交流中使學會上互相補充,互相完善。

3、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學習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這節課,設計了一些擺擺、排排等活動,調動學生各種器官參與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研究知識,"創造"知識。整節課活動豐富,給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也給學生提供了嘗試成功和欣賞數學美的機會,關注學生能力發展和情感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體現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出發點。

4、關注學生的情感與體驗。

課中我充分地相信了學生。鼓勵並放讓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測,教學中對學生出現和各種合理化推測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讓學生充分相信自己,樹立信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品嚐成功的喜悅,讓學習變得輕鬆而有意義,愉快而有價值。 總之,這節課是根據低年級兒童趨樂性理特點設計的,師生在和諧的教學活動中各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