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我所見的葉聖陶現代文閱讀答案

語文1.22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所見的葉聖陶現代文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所見的葉聖陶現代文閱讀答案

①我第一次與聖陶見面是在民國十年的秋天。那時劉延陵兄介紹我到吳淞炮臺灣中國公學教書。到了那邊,他就和我說:葉聖陶也在這兒。我們都念過聖陶的小說,所以他這樣告我。我好奇地問道:怎樣一個人?出乎我的意外,他回答我:一位老先生哩。但是延陵和我去訪問聖陶的時候,我覺得他的年紀並不老,只那樸實的服色和沉默的風度與我們平日所想象的蘇州少年文人葉聖陶不甚符合罷了。

②記得見面的那一天是一個陰天。我見了生人照例說不出話;聖陶似乎也如此。我們只談了幾句關於作品的泛泛的意見,便告辭了。延陵告訴我每星期六聖陶總回甪直去;他很愛他的家。不久,中國公學忽然起了風潮。我向延陵說起一個強硬的辦法;實在是一個笨而無聊的辦法!我說只怕葉聖陶未必贊成。但是出乎我的意外,他居然贊成了!後來細想他許是有意優容我們吧;這真是老大哥的態度呢。我們的辦法天然是失敗了,風潮延宕下去;於是大家都住到上海來。我和聖陶差不多天天見面,這樣經過了一個月;這一個月實在是我的很好的日子。

③我看出聖陶始終是個寡言的人。大家聚談的時候,他總是坐在那裡聽著。他卻並不是喜歡孤獨,他似乎老是那麼有味地聽著。他又是個極和易的人,輕易看不見他的怒色。他的和易出於天性,並非閱歷世故,矯揉造作而成。他對於世間妥協的精神是極厭恨的。在這一月中,我看見他發過一次怒;始終我只看見他發過這一次怒那便是對於風潮的妥協論者的蔑視。

④風潮結束了,我到杭州教書。那邊學校當局要我約聖陶去。他來了,教我上車站去接。我知道他到了車站這一類地方,是會覺得寂寞的。他的家實在太好了,他的衣著,一向都是家裡管。我常想,他好像一個小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離不開家裡人。必須離開家裡人時,他也得找些熟朋友伴著;孤獨在他簡直是有些可怕的。所以他到校時,本來是獨住一屋的,卻願意將那間屋做我們兩人的臥室,而將我那間做書室。這樣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樂意,我們不時到西湖邊去;有時下湖,有時只喝喝酒。在校時各據一桌,我只預備功課,他卻老是寫小說和童話。初到時,學校當局來看過他。第二天,我問他,要不要去看看他們?他皺眉道:一定要去麼?等一天吧。後來始終沒有去。他是最反對形式主義的。

⑤在杭州待了兩個月,放寒假前,他便匆匆地回去了;他實在離不開家,臨去時讓我告訴學校當局,無論如何不回來了。但他卻到北平住了半年,也是朋友拉去的。北平回去不久,便入了商務印書館編譯部,家也搬到上海。從此在上海待下去,直到現在中間又被朋友拉到福州一次。這些日子,我在浙江亂跑,有時到上海小住,他常請了假和我各處玩兒或喝酒。有一回,我便住在他家,但我到上海,總愛出門,因此他老說沒有能暢談。

⑥十六年一月,我接眷北來,路過上海,許多熟朋友和我餞行,聖陶也在。那晚我們痛快地喝酒,發議論;他是照例地默著。酒喝完了,又去亂走,他也跟著。到了一處,朋友們和他開了個小玩笑;他臉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著。聖陶不是個浪漫的人;在一種意義上,他正是延陵所說的老先生。但他能瞭解別人,能諒解別人,他自己也能作達,所以仍然也許格外是可親的。

⑦第二天我便上船走了,一眨眼三年半,沒有上南方去。信也很少,卻全是我的懶。我只能從聖陶的小說裡看出他心境的遷變。聖陶這幾年裡似乎到十字街頭走過一趟,但現在怎麼樣呢?我卻不甚瞭然。他從前晚飯時總喝點酒,以半醺為度;近來不大能喝酒了,卻學了吹笛前些日子說已會一出《八陽》,現在該又會了別的了吧。他本來喜歡看看電影,現

1.文章第段敘述了什麼內容?在文章結構上,本段起到什麼作用?(分)

2請結合全文內容,概況葉聖陶先生的性格特點。(分)

3.本文敘述葉聖陶的事例時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試找出其中三處。(分)

4.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經說過: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有人說本文就是這麼一篇大家之作,你如何看待?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分)

閱讀答案

1、答案:本段主要通過劉延陵的介紹和自己的親見,交代作者對葉聖陶的整體印象。(分)在結構上總領全文,與下文寫在一種意義上,他正是延陵所說的老先生形成照應。(分)

2、答案:樸實寡言。如只那樸實的服色和沉默的風度與我們平日所想象的蘇州少年文人葉聖陶不甚符合罷了,大家聚談的時候,他總是坐在那裡聽著,為我餞行的朋友都痛快地喝酒,發議論;他是照例

3、答案:他和藹沉默的性情與對風潮強硬辦法的支援,對妥協論者的憤怒;(分)在杭州與朋友們朝夕不離與拒絕回訪學校當局;(分)有規律的生活與為陪朋友們打破生活習慣。(分)

4、答案:我同意這種觀點。(分)從語言來看,本文語言質樸平淡,作者始終平平道來,如敘家常,如我們都念過聖陶的小說、酒喝完了,又去亂走,他也跟著等語言,便如同人們的日常對話。(分)從選材來看,作者選取的也都是些日常生活中極平常之事,看似鬆散,但由於作者對人物非常熟悉,將人物性格特點作為主線貫穿始終,卻能夠寫出人物的神韻,寫出人物的特色。(分)本文看似結構平樸,語言素淡,卻寫活了一位質樸親切的老先生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葉聖陶的思念與敬慕之情,情真意切,淡遠幽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