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醒心亭記》閱讀答案

語文8.79K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在解答閱讀題時的參考。你所瞭解的閱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醒心亭記》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醒心亭記》閱讀答案

《醒心亭記》閱讀答案1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之意。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之賓客者遊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雲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於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

雖然,公之樂,吾能言之。吾君優遊而無為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以寄意於此也。

若公之賢,韓子歿數百年,而始有之。今同遊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後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後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遊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託名於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慶曆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直:徑直

B.以見夫群山之相環,雲煙之相滋滋:滋擾

C.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憾:怨恨

D.一山之隅,一泉之旁隅:角落

【小題2】以下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部表現“公之樂”的一組是 ( )

①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 ④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⑤則凡同遊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⑤

【小題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本文寫歐陽修以“醒心”名亭,而曾鞏為之作記,並與歐陽修的文章《豐樂亭記》巧妙地聯絡在一起,以“醒”貫串全篇。

B.本文雖為記,卻主要圍繞歐陽修的“醉”“樂”“醒”展開議論,議論長於記敘。

C.作者指出歐陽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實質,“樂”則是體現,而這種“樂”就在於“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樂。

D.正如韓愈詩所說:“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歐陽修築亭題名的含意就是為了使人在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灑然而醒”,而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小題4】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其可謂善取樂於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3分)

(2)而鞏也,又得以文詞託名於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3分)

答案:

【小題1】B

【小題2】B

【小題3】C

【小題4】(1)這真能算得上善於從山泉之間找到樂趣了。而且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他更擅長的了!

(2)而我,又能夠用文章把我的名字放在先生文章的後面,怎麼能不高興並感到慶幸呢!

答案解析:

【小題1】試題分析:B(滋,滋生,蔓延)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能力層級為B級。

【小題2】試題分析:B(①句中“則其心灑然而醒”是“樂”的實質;②句,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可知這不是“公之樂”; ③④兩句,由“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可知這均是“公之樂”;⑤ 句寫同遊者的“喜”與“幸”,不是“公之樂”。)

【小題3】試題分析:C(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可知這不是歐陽修之樂。)

考點: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小題4】試題分析:(1)在翻譯這個句子的時候,“取樂於山泉之間”是狀語後置句,“名”用作動詞,命名取名,這兩個關鍵詞各一分,句意完整1分。(2)這個句子中“次”譯為後面,“幸”是慶幸的意思,這兩個關鍵詞各佔1分,句意完整1分。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參考譯文]

滁州的西南,泉水的邊上,歐陽先生(歐陽修)擔任太守的第二年,建造亭子叫做“豐樂亭”,並親自寫了記文,來宣揚它的名字和意義。後來又在豐樂亭的東邊幾百步遠,在山的頂上,建造了亭子叫做“醒心亭”,讓我來寫文章記下來。

凡是歐陽先生和本地的賓客出遊,必然到豐樂亭飲酒。有時喝醉而且感到疲勞,必然到醒心亭眺望,來觀賞群山相環,雲煙相連,曠野無邊,草木眾多而且泉石美觀,所看到的使眼睛明亮,所聽到的使耳朵靈敏,因此他的醉意就會突然醒過來,更加打算長時間停留而忘記了回去,所以用亭子的用處來命名它們,抄寫了韓退之(韓愈)《北湖》的詩句回去。啊!這真能算得上善於從山泉之間找到樂趣了。而且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他更擅長的了!

雖說如此,歐陽先生的尋找樂趣,我能寫出來。我們的長官在上面悠閒遊玩無為而治,我們的百姓在下面自給自足而沒有缺憾,天下的學者,都有才能而且品德好;少數民族、鳥獸、草木的.生存,都各自得到了自己的方便,這才是歐陽先生的樂趣。一座山的角落,一眼泉水的旁邊,難道這是先生的樂趣所在嗎?其實是先生在這裡表達胸臆罷了。

像歐陽先生這樣的賢能,韓愈死後幾百年才出現。如今一同出遊的賓客,還不知道遇到先生非常難得啊。往後上百年、上千年,有傾慕先生的為人的,看到先生出遊的足跡,想要見到他,就會產生遙不可及的感嘆,然後才知道遇到先生是多麼難得呀。所以一同出遊到這裡的人,怎麼能不高興並感到慶幸呢!而我,又能夠用文章把我的名字放在先生文章的後面,怎麼能不高興並感到慶幸呢!

慶曆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醒心亭記》閱讀答案2

(甲)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測;山看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歐陽公②作州之二年,構③亭日“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之義。既又直④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賓客者遊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雲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噫!其可謂善取樂於山泉之間矣。

雖然,公之樂,吾能言之。吾君⑥優遊而無為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樂哉?乃公寄意於此也。

節選自曾鞏⑦《醒心亭記》

註釋:①涯:岸邊。②歐陽公:即歐陽修。③構:搭建。④直:當,臨。⑤灑然:灑脫的樣子,形容毫無拘束。⑥吾君:指皇帝;優遊:悠閒自得;無為:清靜自然。⑦曾鞏(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應其師歐陽修之託而寫的。

9.解釋下面加點的詞。(4分)

(1)傴僂提攜 傴僂:

(2)泉香而酒洌洌:

(3)雜然而前陳者 雜然:

(4)則必即豐樂以飲 即:

10.下列各組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臨溪而漁 則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於樹 所欲有甚於生者(《魚我所欲也》

C.以見夫群山之相環 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

D.醒能述以文者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論學習》

11.將選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2)其可謂善取樂於山泉之間矣。

12.(甲)文的“太守之樂”與(乙)文中的“公之樂”分別指什麼?(2分)

9.(1)駝背,指老年人。(2)清。(3)錯雜的樣子。(4)就,靠近,到。

(4分。每小題1分)

10.B(3分)

11.(1)臉色蒼白,頭髮雪白,昏昏(或“東倒西歪”)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善於在山水之間尋找快樂了。

(4分。每小題2分,關鍵詞語理解正確、句式翻譯恰當即可)

12.(甲)文“太守之樂”指與民同樂,樂民所樂;(乙)文“公之樂”指國家安定,百姓豐衣足食(答“吾君優遊而無為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太平,人民幸福”“國泰民安”等都可)

(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醒心亭記》閱讀答案3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②凡 公與州賓客者遊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相環,雲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於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

③雖然,公之作樂,吾能言之。吾君優遊而無為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以寄意於此也。

④若公之賢,韓子歿數百年而始有之。今同遊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後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後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遊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託名於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⑤慶曆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22.第①段交代了醒心亭的 和 。(2分)

23.簡析第②段中景物描寫的表達效果。(2分)

2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寫歐陽修以醒心名亭,而曾鞏為之作記,並與歐陽修的文章《醉翁亭記》巧妙地聯絡在一起,以樂貫穿全篇。

B.第②段結尾句作者寫了兩個善。第一個善是說這個亭子建得好,可讓遊人在山水美景中樂而忘歸;第二個善是說亭的名字取得好,醒心二字合乎造亭的初衷。

C.歐陽修的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實質,樂則是體現,而這種樂正是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樂。

D.曾鞏由寫山水之樂,而論及公之賢難遇,一方面表現歐陽修雖被貶滁州,仍然憂國憂民,另一方面,也說明得意門生曾鞏對恩師的內心世界瞭解得很清楚。

25.第③段乃公所以寄意於此也中歐陽修所寄之意具體指什麼?(3分)

26.簡述本文的寫作意圖。(4分)

參考答案:

22.地理位置;得名原因。(2分)

23.表現醒心亭四周環境的優美,借景抒情,凸顯了歐陽修及友人在山水間的樂趣。(2分)

24.C(作者認為歐陽修的樂並不在於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樂,而在於國泰民安,以天下為己任的賢人達士之樂。)(2分)

25.歐陽公寄意於醒心亭者,是更遠大巨集闊的政治抱負:吾君優遊而無不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天下,天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背得其宜。(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3分)

26.(1)交代醒心亭命名的由來。(2)讚頌歐陽修憂國憂民的儒家仁政理想,以醒世人。

(3)表達對歐陽修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4)含蓄地抨擊當權者,並藉此安慰處於逆境中的歐陽修。(4分)

譯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邊,歐陽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築涼亭叫豐樂亭,自己寫了一篇豐樂亭記,來說明豐樂亭名稱的由來。之後又徑直在豐樂亭往東幾百步,找到山勢高的地方,建築涼亭叫醒心亭,並且請我為它寫一篇記事。

只 要歐陽公和賓客來遊玩,一定會到豐樂亭飲酒。有人喝醉並且勞累了,就一定會到醒心亭觀望風景,看到群山環繞,白雲山嵐水氣滋生蔓延,一望無際的曠野,花草 樹木茂盛,山泉岩石秀麗,讓他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覺,他們的心也因驚奇而醒來,甚至久待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據這樣的事形成的原因為 它取名醒心亭,這是取自韓愈《北湖》一詩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說擅長從山泉之間獲得樂趣,而且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更擅長的了!

雖 然如此,歐陽公的快樂,我能形容。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罰,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沒有怨恨,天下的求學的人都賢德有才能,邊遠地區鳥獸草 木生長都適當合宜,這才是歐陽修的快樂。而只是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難道是歐陽公的快樂嗎?這其實是歐陽公用來在這裡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歐陽公的賢德,韓愈死後的數百年才有。現在與他同遊的賓客都還不知道歐陽公的難得。以後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歐陽公的為人,來參觀他的遺蹟,想要見他一面,卻有沒辦法再見到的感嘆(或說有比不上他的感嘆),然後才知道歐陽公的難得。所以凡是與他在這裡同遊的人,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幸運嗎?而我又可以藉著文章寄託名聲在他的文章之後,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幸運嗎!

《醒心亭記》閱讀答案4

曾鞏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②凡公與州賓客者遊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相環,雲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於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

③雖然,公之作樂,吾能言之。吾君優遊而無為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以寄意於此也。

④若公之賢,韓子歿數百年而始有之。今同遊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後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後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遊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託名於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⑤慶曆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群山相環,雲煙之相滋 滋:滋生蔓延

B.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涯:水邊

C.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 憾:遺憾

D.韓子歿數百年而始有之 歿:死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B.凡公與州賓客者遊焉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C.今同遊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則其心灑然而醒徐而察之

12.下列各句編成了四組,全部表現“公之樂”的一組是()

①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 ④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

⑤則凡同遊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

10:C(憾:怨恨。)

11:D(A以:連詞,表目的/介詞,表原因;B焉:兼詞,相當“於之”,在那裡/疑問代詞,什麼C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的。D均表修飾關係。)

12:B(①“其心灑然而醒”是“樂”的實質,雖然是“或醉且勞”者之樂,但也是歐陽公之樂;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可知這不是“公之樂”;③④由“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可知均是“公之樂”;⑤是寫同遊者的“喜”與“幸”。)

13(1):有人喝醉並且勞累了,就一定會到醒心亭觀望風景。[“或”1分,“則”1分“即”1分,醒心1分]

(2):歐陽修真可以說擅長從山泉之間獲得樂趣,而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更擅長的了。[“樂於山泉之間”介詞短語後置1分,“名之”1分,“善”1分,“其實”1分]

(3):所以凡是與他在這裡同遊的人,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幸運嗎?[“凡”1分,“其可……歟”反問2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一條泉水的旁邊,歐陽公擔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在那裡修建了一座亭子叫“豐樂亭”,他自己寫了一篇《豐樂亭記》,來說明它的名稱的由來。之後又在距離豐樂亭東面幾百步的地方(直譯:筆直朝豐樂亭的東面走幾百步),找到一處山勢高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涼亭叫“醒心亭”,讓我為它寫一篇記。

只要歐陽公和州里的賓客一道遊玩,就一定會到豐樂亭飲酒。(他)有時喝醉或勞累了,就一定會到醒心亭眺望四周,只見到那群山環繞,白雲、山嵐、水氣滋生、蔓延,一望無際的曠野,花草樹木茂盛,山泉岩石秀麗,讓他們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清新之景,耳朵所聽到的都是清新之音,從而他們的心也因驚奇而醒來,甚至想久待在這裡而忘了回去。所以歐陽公根據這些事為它取名“醒心亭”,“醒心”二字取自韓愈《北湖》一詩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說擅長從山泉

之間獲得樂趣,而且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更擅長的了!

雖然如此,歐陽公這樣做的快樂,我卻能解釋它。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罰;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沒有怨恨;天下的求學的人都賢德、有才能;不論邊遠地區的人,還是鳥獸草木生長的生存,都適當合宜,這才是歐陽修的快樂。而只是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難道是歐陽公的快樂嗎?這其實是歐陽公用來在這裡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歐陽公的賢德,韓愈死後的數百年才有。現在與他同遊的賓客,都還不知道歐陽公的難得。以後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歐陽公的為人,來參觀他的遺蹟,想要見他一面,卻有沒辦法再見到的感嘆(或“有比不上他的感嘆”),然後才知道歐陽公的難得。所以凡是與他在這裡同遊的人,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幸運嗎?而我又可以藉著這篇文章在他的文章之後使自己揚名,難道不更加感到歡喜、幸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