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的國小語文說課稿範文八篇

說課稿3.0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語文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國小語文說課稿範文八篇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材六年制第11課《將相和》。

二、教材簡析:

本課是第12冊教材第四組“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這一重點訓練專案中的課文。《將相和》是根據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課文。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突出表現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廉頗知錯就改以及他們兩人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協作的品質。三個小故事敘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緊密相關。文章篇幅較長,語言簡練,人物個性鮮明。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編排意圖、課文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特作以下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二是學習掌握“廉頗、璧、侮辱”等7個詞語

2、操作目標:一是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二是品味“完璧歸趙、絕口不提、理虧、示弱、能耐”等重點詞語的意思;三是給三個小故事加上小標題;四是複述“負荊請罪”的故事;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絡;六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品質。

▲教學重點:

1、抓關鍵詞句,品味人物言行,準確概括人物特點,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它語文能力。

2、藉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分清事物的前因後果;

2、搞清各段之間的內在聯絡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係。

▲教法、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自能閱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情趣、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準備:藉助掛圖、投影儀、課本劇等輔助教學。

三、教學程式:

(一)、設疑匯入,整體感知

教師出示課題《將相和》,通過預習讓學生了解:

1、課題中的“將”指誰?(相機教學生字“廉頗”)“相”指誰?“和”是什麼意思?教師介紹時代背景。讓學生圍繞課題,提一些問題。這一設計的依據有三條:1、是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如何。2、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質疑、表達的能力。3、是突出題眼“和”字,使整篇課文的.教學有所依傍。如果把課文視作一個圓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課文這一“球體”必定會對它保持向心力。課題中的“和”字就是本篇課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讓三個故事最終說明一個道理。

2、教師提示是“和”就先必有“不和”,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看課文中哪個段落寫了造成兩人“不和”的原因。學生可從第16小節中找到答案:“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了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這一設計的目的是:從課文題目切入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初步瞭解到課文內含的矛盾衝突。整個學習過程將圍繞著“廉頗的話說得是不是有道理,藺相如該不該升官”這個問題展開。

3、讓學生再讀課文,給三個小故事加上小標題,並請學生上臺板書小標題,思考課文哪些部分寫了造成兩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而“負荊請罪”則是寫了兩人如何從“不和”到“和”的過程)再根據小標題,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練說。這一設計的目的是:第二次讀書,把書讀通,理清課文的思路,將課文的三個故事作為一個事件來對待,樹立聯絡地看問題的觀念。

(二)、讀議悟法,舉一反三

這一環節分三步進行。

1、讀議悟法。抓住“騙”字教學“完璧歸趙”。首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完璧歸趙”部分,突出以“騙”對“騙”,再指導學生用“~~~~”和“——”劃出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接著,交流從中讀懂了什麼,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品質。最後討論還有什麼地方沒讀懂?如學生提出:“藺相如是真的要撞柱子,還是故意嚇唬秦王呢?為什麼?”這個問題必須通過認真讀書,聯絡上下文,積極動腦思考,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藺相如既不是一定要撞柱子,也不是單純地嚇唬秦王,他是見機行事。如果秦王因愛玉而妥協,他就不撞;如果秦王一切都不顧,派人搶玉,他就會真的撞柱而死,讓頭顱與玉俱碎。這既能看出藺相如的勇敢,又能反映出他的機智。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誘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爭論,不追求統一、標準的答案,讓學生談出自身的不同於他人的閱讀體驗,點燃那種充滿靈氣的思維火花,學生自主學習得到了保證。最後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讀文、圈劃、領悟、質疑,總結了學法,為以下放手自學作好了鋪墊。

2、半扶半放。抓住“逼”字按照以上學習方法學習“澠池之會”,突出以“逼”制強。討論:廉頗說得有無道理?藺相如該不該升官?學習圍繞“和”與“不和”展開討論,始終不脫離這一主線。在自學彙報及師生評議過程中,重點從以下兩方面引導學生領悟。(1)、澠池會上,趙王和秦王分出了勝負,還是打成了平局?(2)、這一功勞應歸功於誰?指導學生加強朗讀,並配以一定的表演以烘托氣氛。這一設計讓學生把書讀懂,前兩個故事寫藺相如因有功而升官,本是應該的,卻成了兩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同時也為下文的高潮蓄勢。

3、自學交流。抓住“避”字教學“負荊請罪”,突出以“避”對“傲”。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自學“負荊請罪”部分,並質疑問難。再結合課文插圖,四人共同商議,廉頗、藺相如會各說些什麼?請幾組學生上臺表演兩人的對話。既填補了課文的空白,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以上的教學,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在語文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為本,以讀書為主,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主讀”,讓學生“自覺讀”,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自能閱讀,做閱讀的主人。

(三)、深究課題,突破重點

三個小故事中,哪個集中寫了將相和好?為什麼還寫另兩個故事?通過深究課題使學生明白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這樣設計,旨在進一步夯實重點訓練專案。再讀課文,讓學生把書讀好。

(四)、總結評價,課外延伸

1、學完全文,四人小組討論:你對藺相如、廉頗有什麼認識?你最大的收穫和體會是什麼?

2、課外作業: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排練課本劇。這一設計的依據是:以課堂為中心,橫向拓展,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質。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兒童身心的發展規律。正如曹禺所說:“學生演戲裡的人,必須理解他們的思想與感情,要具備想象和表演的能力,啟發學生潛在的智力。

附:板書設計:

將——————————相

廉頗 和 藺相如

(知錯就改)(愛國)(顧全大局)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2

《一粒種子》是一篇老教材,老師們都比較熟悉,由於這是一篇常識性童話,以擬人的手法,用淺顯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種子發芽的過程和所需的條件。課文語言生動活潑,接近兒童口語,是朗讀的好教材,因此也被編入了省編教材。《一粒種子》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層(第一節)寫‘粒種子睡在泥土裡,春天來了,覺得很暖和。“暖和”一詞暗指溫暖的`春天到了。說明種子發芽需要溫度。

第二層(第二節)寫種子喝了水覺得很舒服。在泥土裡的種子喝到水,側面說明春天大地解凍,雨水充沛,暗指種子發芽需要水分。

第三層(第三至第七節)寫種子和蚯蚓的對話,講春天來了,春風吹著,陽光燦爛。“我來幫你鬆一鬆土,你好鑽出去。”這些對話,暗中說明種子發芽出土需要空氣,也說明蚯蚓鬆土對種子發芽的好處。

第四層(第八、九節)寫春天的熱鬧景象和種子一定要破土而出的強烈願望。最後一句“啊,好個光明的世界!”寫出了種子出土後感到驚奇、興奮和對春天的讚美之情。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雨後的森林》是一年級實驗班教材第4課,在語文課本的60.61頁,雨後的森林是一幅色彩豔麗的圖畫,雨後的森林是一首清涼精美的兒歌。

二、說教學目標

我制定了4個教學目標:①會認本課生字②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③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④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三、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是:①瞭解雨後森林的樣子②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四、說教法:

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難集中,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多種遊戲形式,寓教於樂;因為低年級的學生應多訓練他們的朗讀能力,低年級的課堂應是一個書聲琅琅的課堂,因此,在講解課文是,我採取了講為輔,讀為主的形式。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本課的教學要求,我是這樣實施我的教學的:

首先,激發興趣,引入新課:親愛的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到樂園一樣的學校中游覽了一番,這節課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自然去採摘知識的果實吧!只有認識這些漢字寶寶,我們才能到達,然後出示蘋果形狀的的.字卡,採取了開火車讀,指名讀,男女生互讀的形式複習鞏固上節課的生字,採得了知識的果實,我們就去大森林吧!

接著,我範讀了課文,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瞭解內容,標畫生字,在這一環節中,我把書上要求會認的字寫在花朵形狀的卡紙上,它們的拼音寫在綠草形狀的卡紙上,不僅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也給黑板上整體圖案增添了幾分色彩。

然後,理解課文,課文的前兩句我指導學生體會雨後的心情如何,從而引導他們用愉快輕鬆的語氣來朗讀這兩句,緊接著組織討論:①想想雨後的森林有什麼?②作者是指名介紹它們的?在講解這個環節中,以貼圖畫的形式展示這四句話,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並加以有趣生動的動作,幫助學生記憶課文;接下來,拓展思考:雨後的森林裡或草地上還有什麼?要相信孩子,因為孩子的眼睛折射出的畫面,比詩更豐富,更美麗更多彩;最後,理解課文最後兩句話,重點強調要讀出自豪與讚美的語氣。

在講解課文結束後,讓學生試背課文,男女生比賽背。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4

1、教材分析

《憶江南》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詞的教學,是第十冊第一組的一篇講讀課文。這個詞牌原名《望江南》,其後又有《謝秋娘》、《夢江南》、《望江梅》等許多異名。白居易則即事名篇,題為《憶江南》。這首詞詩人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色,藉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最後用一個反問句“能不憶江南?”真切有力的表達了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2、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共42人,學生都是農村子女,幾乎沒有家庭輔導。結合學生的學習表現,本班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是很高,似乎都是在完成任務。從完成課外閱讀作業時間與學習知識來看,我班總體學習基礎不夠紮實,兩級分化距離較大。同樣的一篇課外閱讀作業,最快的學生與最慢的學生在閱讀完成時間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時間,作業慢的學生主要是知識不掌握,基礎較差者,或者不專心,喜歡開小差。因此可以看出我班的學生總體學習水平一般,特別突出的學生不多,大部分學生處於中等水平。

3、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瞭解詞的結構、認識詞牌名《憶江南》。

2.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3.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4.體會詞人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5.通過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動機,並逐步掌握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4、教學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2.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5、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釋題入情

1、匯入:誦讀有關贊江南的詩文佳句。

2、揭題: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與“春”有關的文章——《憶江南》。

(1)簡介詩人“白居易”。

(2)瞭解“江南”: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部分地區,包括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區,當然,我們豐城也屬於江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回味一下咱們江南的迷人風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圖,用詞贊江南。

師: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這裡小橋流水,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古鎮小城,田園村舍,古典園林,如詩如畫;啼鶯流轉、柳綠花紅,令人心曠神怡。這就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水鄉──(江南)。

3、師生交流詩人創作的背景(課前查閱的資料):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蘇杭為官,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多年以後,他對江南依然魂牽夢繞,六十七歲那年,寫下了一組絕唱——《憶江南》。

4、播放古箏曲,教師範讀。

5、介紹“詞”與“詞牌名”。

二、探究詩意,以知促情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順、流暢。

2、指正讀音(注意“諳”這個生字,讀準字音,區別與“音”的發音)

3、齊讀。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憶”是什麼意思?(回憶、思念)

(一)憶景

1、詩人憶的是江南的什麼呢?

(1)“日出江花紅勝火”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麼)指導朗讀(紅豔、激烈、熱情)[嬌豔欲滴、熱情似火、爭奇鬥豔的江花]

(2)“春來江水綠如藍”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麼)指導朗讀(樸素、典雅、溫婉、平靜)[水平如鏡、波光鱗鱗、微波盪漾、水波漣漣的江水]

(3)紅與綠的映襯之美

春天百花盛開,太陽出來了,使鮮豔的江花更紅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綠,而紅豔豔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這紅與綠相互映襯,於是紅的更紅,綠者更綠。

(4)“風景舊曾諳”

理解“諳”與“曾”的含義。

2、想象說話:曾經,你在這迷人的江畔做過什麼?

3、於是,詩人忍不住讚美:江南——好。

引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江南好——日出江花紅勝火;

江南好——春來江水綠如藍;

江南好——能不憶江南。

(二)憶人

1、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 ”

2、詩人憶的僅僅是江南的景嗎?

出示資料:詩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當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後來,他生病了,不得不謝任蘇州刺史一職,在他離任回洛陽時,蘇州的人們不捨得他走,都哭著為他送別。他的好友劉禹錫曾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憶的還是什麼?(江南的人)

帶著江南人民對詩人的愛戴,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眷戀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讀——能不憶江南?

(三)濃濃的江南情

一個憶字勾起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思念,於是他又寫其二和其三,我們一起來賞讀一下。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再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1、自由讀

2、說說從這兩首詞中讀到了什麼?

師:江南景色秀麗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這叫詩人又怎能忘記?(讀詞)

師:曾經多少次,詩人朝著江南翹首以望;曾經多少回,詩人在夢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遊?(讀詞)

四、迴歸生活,珍惜現在。

師: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傷,他感懷,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為他慶幸——

1、補充句子:詩人慶幸。(慶幸曾經去過江南,為江南的百姓做過許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總結: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只要擁有時懂得珍惜,那麼,離別也是歡喜的揮手,回憶更是美麗的幸福。同學們,讓我們珍惜與同學的相識、珍惜與朋友的相知、珍惜與親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讓痛苦與後悔遠離過去,讓幸福與甜蜜永隨回憶。

6、板書設計

《憶江南》

白居易

景美情更濃

7、教學反思

《憶江南》是一首詞,“憶江南”是詞牌名。這首詞是白居易離開杭州,回到洛陽之後懷念杭州時所寫的三首《憶江南》中的第一首,回憶了詩人曾經觀光遊覽時江南那無限的風光。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朗朗上口,形象生動。最後以反問句收尾,意味無窮。本課的教學以“憶”字為主線,以“好”字做提升。在本節課中,我著重通過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內心感受,紮實有效地引領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涵,感同身受地與文字對話,入情、悟情、融情、升情。整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閱讀教學“以讀為本”的理念,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洋溢著詩意的藝術氛圍中讀出了意境,讀出了情感,也讀出了韻味。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車的世界》是一年級下冊第9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是一個開放單元,和別的單元不同之處在於:這個單元沒有主體課文,只有一幅印刷精美的圖:馬路上車來車往,交通繁忙。圖下面是圖內車輛的名稱,大致瞭解它們的功用,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的教育。這無疑給任課教師留下了很大的空間。教師此時不能侷限於只在課堂內講授,必須開放課堂,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去觀察生活,去收集資料,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他們的求知慾非常強烈,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非常專注;個個喜歡動手操作,樂於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別人;對生活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能自覺、主動地獲取資訊。

三、設計理念:

本節課中,我力圖改變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綜合、多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主動、合作、探究中愉快地學習。課前,我讓孩子們去觀察各種車輛,瞭解各種車輛的用途。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進行交流。之後,同桌合作記車名,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快又準。之後進行貼車名比賽。最後,創設情景,帶領學生參觀展覽館,其中貫穿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在參觀新車展覽館的之後啟發學生設計一部新車。

【教學目標】

1.學習12個生字,並在此基礎上認識各種車輛,大致瞭解各種車的用途,認識“紅綠燈”等交通知識。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周圍的世界,培養學生在課外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用多種方法識記本課的12個生字。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學習12個生字,並在此基礎上認識各種車輛,大致瞭解各種車的用途,認識“紅綠燈”等交通標誌。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周圍的世界,培養學生在課外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用多種方法識記本課的12個生字。

【教學過程】

(課件播放各種車行駛在馬路上的錄相片)

師:每當我們站在馬路邊,就會看到各種各樣,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車輛。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你看,這些有特殊用途的車,更是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這外面的世界簡直就是一個車的世界。

(板書課題:車的世界)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到車的'世界裡去遨遊。我相信,細心的孩子一定會在車的世界中發現新鮮有趣的事物,學到新的知識,還會認識很多漢字呢!課前,老師請你們觀察了街道上的車。你注意到了嗎?有一些車在行駛的時候會發出特殊的聲音。下面我們來玩一個“猜猜看”的遊戲。我這裡有種車的圖片,還有它們在行使時發出的特殊的聲音,請你聽聲音,猜車型。把它貼在黑板上。

(課件播放自行車的聲音)

領讀,全班齊讀。

師:看來,這幾種車,大家都很熟悉。下面這兩種車,都是人們遇到緊急情況時,才會請它們來幫忙的,它們的聲音,聽起來也讓人有點緊張。

(課件播放救護車的聲音)

師:你是怎樣認識救護車的?你知道人們在什麼時候需要救護車嗎?

生:人們有病了,受傷了就要用救護車了。

師:(指著“救護車”)在這裡有你新認識的漢字朋友嗎?

生:“救”字我以前不認識。

師:那你是怎樣讀對的啊!

生:我是猜出來的!我看到了這幅圖,我認識“護”和“車”,所以我猜第一個字念“救”。

師:謝謝你,教給我們看圖猜字的好方法!

師:你能試著讀一讀嗎?

生:救護車。

師:祝賀你又和一個漢字交上朋友了!我們跟著這位小老師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救護車。

師:聽聽這是什麼車?

生:警車。

師:你知道誰開警車啊?

生:警察開的車是警車。

師:對,“警察”的“警”就是這個字。

師:你真行,能聯絡熟悉的字去認識新的漢字朋友,頒發你“善於發現”獎。

師:你們都是善於觀察的孩子,聽聲音,就能辨別出這麼多種車!現在,我們男女生比賽來讀讀這些車名,看看你能不能和這些漢字也交上朋友!

男女生賽讀:警車、消防車、自行車、摩托車、救護車。

師: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因為你們又認識了這麼多的漢字朋友!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不僅能看到這幾種車,還能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車。在你的桌子上就有好幾種車呢?想看看嗎?

師:現在,我們同桌之間來玩一個遊戲,叫“讀卡片,贏汽車”,誰想和我合作給大家演示一下。就請你吧!

師:注意,我先是拿有字的這一面給他看,你讀一讀!

生:火車。

師:對不對呢,我們翻過來看一看圖。他讀對了,這張圖片就被他贏走了。反過來,你再考我一個。咱們比一比,誰贏的車輛圖片多!

師:如果在遊戲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你們說該怎麼辦?

生:可以問問周圍的同學。

師:是個好方法,還可以怎麼辦?

生:可以猜一猜。

生:可以翻過來先看看圖,再讀一讀。

師:這個主意也不錯,我這還有一個小幫手呢!

(課件出示“查字表”)

師:有這麼多識字的方法,現在就用你喜歡的方法去結交漢字朋友,和你的同桌比賽吧!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最後的玉米》是國小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了一個收穫的季節裡,一個長得很棒的玉米,滿懷希望地等待老婆婆來收穫,可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在眼看著同伴們一個個被老婆婆摘走,自己心灰意冷時,聽到了老婆婆的誇獎,才終於明白了自己獲得了最高榮譽——被留作明年做種子。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該相信自己。在教學前,我充分研究教材,理清文章的脈絡,制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教學以玉米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即從自信——不灰心——心灰意冷——感激。

二、學情分析

課文語言淺顯,內容簡單,可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在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基礎上領會童話所蘊含的道理。因此,本課的設計以學生主動質疑、自主探究為主,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投入。

三、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境中認識“確、棒、奈、晃、褐、烤、淋、腐、怨、譽”10個生字; 重點強調“褐、棒、烤、淋”的字形;理解並積累“榮譽、抱怨、心灰意冷、一無是處”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最棒的玉米心情變化的原因。

3、讀文的過程中能嘗試提出問題,並通過聯絡課文內容進行釋疑,初步培養提問的意識。

4、通過學習懂得:一個人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對自己充滿信心。

四、教學方法

1、抓關鍵詞提出問題,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讓學生初步具有提問的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產生疑問,大膽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進入新課學習時,抓住關鍵詞:心灰意冷。讓學生根據詞義來提出問題,聯絡上下文,通過反覆朗讀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幾個問題涵蓋本課重點學習內容,在學習中充分體驗和感受這個很棒的玉米心灰意冷的心理變化過程。另外,我們的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往往借用參考書,並沒有真正理解,這節課中我注意讓學生聯絡課文上下文、藉助課件理解詞語。

2、讓學生自主識字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認識生字,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體會識字的樂趣。在寫字教學中,抓住難寫字:“差、榮”來紮紮實實的進行輔導,使學生能夠正確書寫。

3、讓學生在不斷朗讀中體驗情感。

運用多種形式的讀,培養學生語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這篇文章文詞精美,情感豐富,很適合學生練習朗讀。教學中,我給了學生充分讀文的時間,將“讀”貫穿了教學始終。有自由讀、個人讀,可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和個性;有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讀,讀出玉米過去樣子和現在樣子的鮮明對比;還有入情入境的讀,讓學生當玉米說抱怨的心裡話、誇老婆婆的玉米、感激老婆婆等等。創設語文課堂中朗朗書聲的氛圍,讓學生通過朗讀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等語文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感受課文的語言情景,從而教育學生堅強面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7

閱讀教學是文字、學生、教師三者之間的對話交流活動。因此可以說提高閱讀教學效益,就是提高“三者”對話的效益;也可以說閱讀教學設計就是“文字、學生、教師”之間相互對話的設計。所以閱讀教學設計就是在鑽研教材,瞭解學生,自我感受的基礎上進行因材施教,因人設法,因已定教。下面就以《學弈》教學設計為例,說說我對“閱讀課”的構建和思考。

一、吃透文字,最好的辦法是多讀文字,感悟文字。“作者思有路、循路識斯真。”(葉聖陶)儘量達到“再現”的境界。(例如:讀“其一人專心致志,唯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一句時,腦海中就應當浮現兩個學生一起學習時不同表現,一個專心聽課,一個開小差。)

二、吃透學生

支玉恆老師的課例,就是榜樣,我認為主要有兩點:1、親近學生(於永正);2、瞭解學生的學生情況,愛好及性格等。

三、構建教案:

1、目標設定:(體現工具性,人文性,三維多元原則)。

A、認識生字,積累新詞,讀通課文以至正確流利有感情。B、瞭解古體文特點,初步感知。(熟讀成誦)。C、引導學生感悟課文表達的'兩個訊息:1、專心致志=成功,開小差=失敗。2、學習好壞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專不專心的問題,從而激發落後學生的上進心。

2、重難點設計:

A、指導古文朗讀。B、適度拓展。

3、教學流程設計:

(一)匯入課題:

匯入課題一直受到教師的重視,賈志敏老師說,要一錘子敲在學生心絃上,意思很清楚,導課就是要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目標。導課的方法很多,我比較喜歡開門見山的方法導課。

(二)掃除閱讀障礙,主要是識字教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也要重視,並且要寓於教學的全過程。(板書要認真,作示範;不必用過多的時間,開展識字教學活動)

(三)讀書與討論活動,也就是文字、學生、教師的交流對話活動。

讀書以入境為要,入境的表現形成就是以語言為訊號在頭腦中建構畫面,再現語言情景。我有感情朗讀課文目標落實為十二字:“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繪聲繪色”。(解讀是為“為解而讀”,不若“感受”好。)

例讀: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古人讀書,身心俱染)

在這個環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示範”引導,同時要倡導“多元解讀”,感受分享,使“三者”對話相互交融。

(四)適度拓展

(五)課後延伸(推薦或讓學生自己搜尋一些淺顯的古體文讀)

(六)教後反思

主要寫自己教學的感受。

最後我要特別說說在教學過程中怎樣設計給課堂“增添情趣”環節的教學。我們都知道情趣性是優質課的共性要素之一。

環節(一):我的教學實錄片斷,詳見參考。

案例

師:弈秋的兩個學生,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學習時三心二意。我想讓同學們與他倆對話,為了對話時不會弄錯,請大家給他倆取名字,好嗎?

生:好!

師:會取嗎?

生:會!

師:一定要取好,要抓住他倆的不同點取,以便我們對話時不會混淆,先想一想再說。

生:我給學習專心的那個學生取名“致志”。

師:“致志”,大家說怎麼樣?

生:不怎麼好,我給學習不用心的哪個學生取名“心不在焉”。

師:這個名字取得好!誰還有更好的名字嗎?

生:我給學習用心的那個學生取名為“專心致志”。

……

師:好,大家都肯動腦筋,會取名字,這麼多名字又好聽又符合人物特點,今後要是有人再找我取名字,一定請你們幫忙。

生:(笑聲)

師:我也給他倆取了個名字,大家想知道嗎?

生:想!

師:我給學習用心的同學取名為“一心”,給學習不用心的同學取——(逗留)

生:(會意)三心。

師:你們真聰明,老師想了半天才取好的名字,一下子就被你猜到了。下面,請大家與“一心”或“三心”說話。

環節(二):仿寫,以《學漁》為題,幫助理解和背誦,感受古文的美妙。(有水之魚)(學織……)

學漁(下水文)

暉良(學生名),通國之善漁者也,使暉良誨二人漁,其一人勤學苦練,唯暉良之為聽,一人雖學之,一心以為有飛機將至,思援導彈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學生情趣倍增,提高了教學效益)

課文《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專,唯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

曰;非然也!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美麗的彩虹》。《美麗的彩虹》是一首兒童詩歌。圖文並茂,插圖優美,生動易懂。“彩虹”是學生熟悉卻不太瞭解,見過卻又並不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這首詩歌很容易引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

[說目標]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遊戲識字,情感朗讀,發揮想象力,並說出自己所想的內容三個環節,達到了識字、讀文、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教學目標。

[說教法、學法]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遊戲中主動識字,是本節課主要的識字手段。讓學生在遊戲中既鞏固了拼音,又認讀了本課要求掌握的二類字,並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2、願意表現自己,是兒童的共同特徵。因此,我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選讀詩歌中自己想讀的小節,達到了情感朗讀的效果。

3、培養低年級學生積極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在本節課中,如“彩虹還像什麼?”“你走過彩虹橋,還希望能看到什麼”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說教學過程]

1、收集資料,激發興趣。

新課標指出: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並表達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語文,使學生開闊視野。課前,我佈置學生廣泛蒐集有關彩虹的資料,並相互交流,激發了他們迫切想學習這一課的`興趣。

2、遊戲識字,情感朗讀。

新改版的教材識字多,難度大,單一的去認,去寫,既枯燥,又沒有效果,所以在教學流程中我始終讓學生在遊戲中充分去青銅自己,能認識哪些字,能讀好哪一節詩歌。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讀文的願望,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3、插想象翅膀,練口語能力。

在第三個教學環節中,仍然是讓學生在充分的情感體驗中表面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使學生的思維、想象潛力充分發揮,並鍛鍊了口語表達能力。

最後,讓學生在課件中瞭解到更多的有關彩虹的資料,並教學生在課外“人造彩虹”,讓學習大膽嘗試,真切地感受到語文就在身邊,從而更樂意地學習語文,學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