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有關五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彙編五篇

說課稿4.41K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說課稿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五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彙編五篇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方程》第一課時的內容.下面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重難點分析、教法與學法分析、教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展開的,為下面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的教學作鋪墊,有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同時,方程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對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學情分析

1.國小生的心理特點

國小生年幼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

2.學生的知識結構

學生已經完成了整數、小數的認識及其四則運算的學習,積累了較多的數量關係的知識,是在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學習方程知識的.

三、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編寫意圖、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已有的知識結構,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係.

能力目標:通過將現實問題抽象成等式與方程的過程,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觀察、分析、探求的學習激情,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及主體作用.

四、重、難點分析

方程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因此,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理解方程的含義.

國小生的認知水平還處在感性認識的階段,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還存在著很大困難,所以將理解等式與方程的關係確定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法與學法分析

1.學法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因此,在學法中,讓學生通過“感知交流→觀察比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過程去發現新知,從而達到發展思維,提高能力的目的.

2.教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因此,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我採用以小組合作觀察探究為主,多媒體為輔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觀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過程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在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使自身的認知結構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迴圈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在該理論的指導下,我將按創設情境→觀察探究→知識運用三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圖,通過“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係”的活動,引出“50+50=100”的等式,啟用學生已經積累的關於等式的感性經驗.這樣,以具體的例項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活動,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徵.

2.觀察探究——形成概念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我採用以下幾個步驟突出這個重點.

【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圖,讓學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係.通過展示圖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觀察比較】接著,我提出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和比較,認識到列出的式子中,兩個式子是等式,還有兩個式子不是等式.而這裡的等式與前面的等式不同,它們都含有未知數.通過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

【得出概念】通過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方程的特點,並用自己的語言充分地表達,從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 “像x+15=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概括能力.

【分析概念】這部分是教學的難點,為突破這個難點,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礎上,我及時組織學生討論“等式和方程有什麼關係”,幫助學生感受等式與方程的聯絡與區別,體會方程就是一種特殊的等式.這樣做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知識運用

“試一試”通過列方程表示現實情境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方程的含義,體會方程的思想,併為進一步學習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作一些準備.

“練一練”安排了三道題.第一題採用學生搶答的方式,通過判斷題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導學生體會等式與方程之間的邏輯聯絡,加深對方程含義的理解.第二題通過讓學生寫出一些方程在小組裡交流,引導學生將已有的對方程的認識用外顯的形式表達出來,促促進學生自主地建構方程的模型,內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題採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據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係列方程,既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維特點,又有利於學生對方程含義的理解.

4.引導小結

本課的小結采用學生小結的模式,這是讓學生學會自己梳理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然後我再對學生的小結進行總結.

5.佈置作業

為了使所有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我佈置了必做題:要求學生每個人寫一篇數學日記,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疑問.同時又為學有餘力的學生留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我佈置了探究題.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構想,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的簡析:“一個數除以小數”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知識。本段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除法、小數除以整數、以及商不變的性質等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一個數除以小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國小數學學習中處於重要地位,是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之一。教材共編排了兩個例題。前一個例題例5主要解決計算的策略問題,即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後才能進行計算。後一個例題例6主要解決轉化的具體操作問題,即根據商不變性質,如何把除數由小數轉化成整數。

(二)學情分析:通過前4個例題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這時學生就迫切的想知道如果除數是小數應該怎樣計算呢?正是有了這個疑問,學生對這部分新知的學習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而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來看,已經具備利用“商不變的性質”這一舊知識遷移轉化為新知的能力。但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但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潛力。結合以上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學習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學生感到困難的並不是計算方法,而是小數點的移位方法。

(三)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研究使學生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能力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能力、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通過合作交流,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評價能力。

情感目標: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計算的實際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由於學習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學生感到困難的並不是計算方法,而是小數點的移位方法。所以本節教材的重點是:理解並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而難點: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時小數點的移位法則。其關鍵是根據“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二、總體教學設想。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結合這一理念我在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學習方式等方面有以下設想:

首先是利用創設情境教學策略,創設與學生生活聯絡密切的問題情境,引入新課,通過學生的講與練一組直介面算出結果的除法題,理解轉化的原理為新課的教學打下了基礎。接著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策略學習新知,要求學生分組研究怎樣將剛才口算時思考的轉化過程用除法豎式表示出來,在小組研究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計算方法。最後利用精心設計練習教學策略,結合新課的教學設計3組練習。

三、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新課前我沒有設計複習鋪墊和新舊知識對比,也沒有使用教材中的主題圖,而是利用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策略創設一個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師:同學們,你們早飯都吃什麼?如果一袋豆漿0.5元,1.5元能買幾袋?怎樣列式?與我們以前學習的除法有什麼不同?

揭示課題。(板書:一個數除以小數)

這樣設計目的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同時使學生能夠較好的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新問題。

(二)探究新知

1、理解轉化原理

教師出示:3.5÷0.74.8÷0.60.72÷0.9

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回答,明確: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把它們看作整數再除。

特別講解0.72÷0.9,根據學生髮言板書。讓學生明確看成7.2÷9要比72÷90簡便,這個環節通過學生的講與練,理解轉化的原理:當除數由小數變成整數時,除數擴大10倍、100倍……被除數也應擴大相同的倍數。另外把小數的除數變成整數時,被除數不一定都能變成整數。這就為新課的教學打下了基礎,主要為幫助學生理解小數點移動方法這一難點作鋪墊。

結合這一環節的教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轉化的思想是一種很重要得學習數學的方法。

2、教學例5、例6。

出示7.65÷0.85

組織同學們分組研究把口算時思考的轉化過程用除法豎式表示出來。教師收集幾種不同的算式在實物投影下展示出來。學生的研究結果我預設有這樣幾種:

①直接列成整數除以整數;②列豎式後,商上點小數點;③正確。

要求同學之間互相評價、質疑,分析算錯的原因。然後讓做對的學生講解。

最後教師邊板書邊引導學生歸納出計算方法。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時第一步應該做什麼?(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變成整數。)怎樣移動除數

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呢?(也就是把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劃去沒有用的“0”和小數點,被除數的小數點也要向右移動兩位。)最後怎樣計算?(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教師板書完畢,指名一人說一說計算方法,同學之間補充小數點移動時的注意事項。再同位互相說一說

這樣設計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更大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相互評價、糾錯、講解中理解和掌握新知,同時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正確評價他人和自我評價能力。在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計算方法時,突出怎樣移動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點這一難點,通過互相交流,突破這一難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分析、類推和概括能力。

出示12.6÷0.28

教師大膽放手,要求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書,並講解。教師提問:這道題和上一道題有什麼不同之處。強調明確: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了兩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要向右移動兩位,被除數的位數不夠了要在末尾用“0”補足。然後同位互相說一說,再一次突出小數點移動方法這一難點。

(三)鞏固拓展

利用精心設計練習教學策略,結合新課的教學我設計了3組練習。

第一題,模仿練習,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重點講解第二小題0.544÷0.16,提醒學生注意被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應該變為54.4。

第二題,數學醫院,“做一做”第2題。在做第1題時如果學生中有典型的錯例時,可以直接組織學生糾錯。

第三題,選出與各組商相等的算式。

A4.27÷0.7①427÷7②0.427÷7③42.7÷7

B0.225÷0.15①225÷15②2.25÷15③22.5÷15

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層層遞進,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鞏固新知,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本節課始終利用知識的遷移指導學生學習,抓住新舊知識的生長點,遵循“嘗試——探究——應用”的教學主線,使學生在獨立思考、討論交流、觀察分析、比較和歸納問題中,親身參與、體驗知識的構建過程。使學生在探索中不僅獲得了知識,而且也在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教學目的: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義。

2、理解、掌握約數和倍數的意義,知道約數、倍數的相互依存關係,滲透辨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3、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學、討論等方式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準備:

1、兩張卡片。

2、多媒體演示課件。

評析:為了體現當今新的教育觀,即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使兒童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有目的去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標體系全面、恰當。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整理、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義。

1、整除的含義。

①讓學生在小卡片上寫一道除法算式。

②黑板上展示學生的除法算式。

評析:學生的學習材料是自己尋找的,而不是教師或書本給定的材料,它們來源於學生自己,這樣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一開始就處於積極狀態,使學生對學習充滿著興趣,學生樂於繼續學習下去,而無須教師強迫學生學習。

③教師提出問題:

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數能被除數整除?

B、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說“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

④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解決以上兩個問題。

⑤學生交流完畢,每小組派代表彙報本小組研究成果。

評析:讓學生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即給了學生一個人人蔘與、自主探索的機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又使學生在平等、自由、真誠悅納的情意關係中學會了與人共處。

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①師: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數,用字母b表示除數,在什麼情況下,a能被b整除?

②生:略。

③師:讓學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義。

評析:由於學生對整除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所以通過學生討論,師生對話,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這樣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可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鞏固練習。

①下面哪一組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A、17和54

B、9和7

C、3.6和1.2

D、10和10

②下面四個數中誰能被誰整除?

A、2

B、3

C、6

D、12

評析:概念初步後,為了有效鞏固,恰到好處增加了練習,練習題設計時,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發展,增加了開放題,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又加深了學生對整除的理解

(二)新知教學,瞭解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1、提出問題,看書自學。

①在什麼情況下,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

②約數和倍數中的數一般指什麼數?不包括什麼數?

③你能仿照書中的(例1)舉一個例子,說明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倍數,另一個數是這個數的約數

2、學生自學,並回答問題及舉例、說明理由。

評析: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這樣的學習,即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及自學能力。

3、明確約數和倍數的關係。

根據例項提出問題:45能被15整除,能不能單獨說45是倍數、15是約數,為什麼?

生:略。

師生共同小結: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不能單獨地說一個數是倍數或約數。

評析: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明確了一個數是否是另一個數的倍數或約數時,必須是以整除為前提,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獨立存在。突出了教學的重點,準確地把握了教學關鍵。

4、鞏固練習。

①下面每組數中,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約數?

A、36和9

B、7和14

C、45和45

D、1和100

②下列數中,誰是誰的倍數?誰又是誰的約數?

A、1

B、2

C、6

D、12

③遊戲。

規則:老師出示一個數,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師提出的條件,符合的請舉起你的卡片。

a、我是12,12能整除誰?你們是我的什麼數?我又是你們的什麼數?

b、我是19,誰是我的約數?

c、我是2,誰是我的倍數?

d、我是1,誰是我的倍數?(小結:1是所有自然數的約數)

e、讓全體同學舉起卡片,讓具有數字6的同學指出自己的約數

評析:練習題設計時,考慮到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發展,即有層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樣。即重視基本知識的訓練,同時還將知識性、趣味性有機地結合。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敏捷。通過練習,即鞏固了知識,又使全體學生不同程度得到了發展

(五)回顧反思,談各人的收穫。

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什麼?又是怎樣研究的?你有什麼收穫?

評析:讓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的方法,並談自己的收穫,這個過程不僅使學生明白了許多道理,而且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誘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收穫不僅只有知識,還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學生體驗到學習之樂,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反思:

素質教育的重要著眼點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形成一種主動探究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學習方式,這是一種有利於終身學習、發展學習的方式。為了倡導這種學習方式,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筆者在設計約數和倍數的意義這一課時,採用了以問題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以合作交流、討論、自學等形式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有了切實的落腳點。

綜觀整堂課,教師教得非常少,而學生講得非常多,學生之間合作交流多,學生自主學習多,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僅積極參與每一個教學環節,切身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品嚐了成功的喜悅,而且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滿足了學生求知、參與、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宋沖沖。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課題是《小數乘法》。我將從說教材地位和作用、說教學目標、說教法、說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我要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數乘法》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單元第一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學習了整數乘法,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本框題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整數乘法,後面是本教材的小數除法,所以學好這個課時為學好以後的小數除法打下牢固的知識和技能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內容和結構分析,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掌握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和計演算法則,並能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類推能力、判斷能力等。

3.滲透理論來源於時間和轉化的思想。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小數乘法意義和小數乘法法則

2.教學難點: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

為了講清楚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在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邏輯的學科。因此我的課堂能使學生的邏輯能力增強。

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現狀,我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這也是新課改精神的體現。

五、說學法

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做到條理清晰、緊湊結合、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匯入新課。

由學過的知識和材料開頭情景設定匯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絡;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知識,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

2.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重點,明瞭地分析教材的.難點,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裝置情況,選擇多種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認識。同時注重對學生的練習,讓他們能夠熟練運用,並能用於社會實踐。

3.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可以把我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轉化為學生的知識。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論和實際生活的應用。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這有利於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便於學生理解掌握。

5.作業佈置。

針對五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設計了分層練習,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減負的目的。

七、結束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本節課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完成教學。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在教學中要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地學習,使他們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中,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並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說課的內容是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第九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中的第二節。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的編排加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如求三角形的面積,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擺已學過的圖形。一方面啟發學生設法把研究的圖形轉化為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另一方面主動探索研究的圖形與已學過的圖形之間有什麼聯絡,從而找出面積的計算方法,而不是直接把公式告訴學生。這樣既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教材中的插圖給出了轉化的操作過程,同時滲透了旋轉和平移的思想,以便於學生理解公式的來源。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認識,按照新課程理念,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經歷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掌握求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生動手拼擺,滲透旋轉、平移的數學思想,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公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同時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學習活動,提高實際操作、自主探索能力及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在探索學習活動中,培養實踐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體會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成功體驗。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我準備採用以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發展遷移原則。運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在整理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

2、加強學生動手操作。在學生拼擺實驗的基礎上,通過課件演示,採取旋轉、平移的方法,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加深學生對三角形面積公式來源的體驗和理解。

本節課在學習方法上我側重以下幾點:

1、學會以舊引新,掌握運用知識遷移、學法遷移進行學習的方法。

2、操作實驗法。學生自己動手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擺出自己學過的圖形,弄清三角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係。

3、學習討論法。在操作實驗的基礎上,討論三角形的底和高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係,從而總結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說教學過程

針對上述內容的需要,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程式:

一、 創設情景,引入探索

師:在講課之前,首先,誰願意給大家說一說,你有什麼愛好?

生:我喜歡

師:老師特別喜歡攝影,今天特意帶來幾幅作品,想看看嗎?好,一起來看看!(點選課件出現吳忠城區風光圖。最後畫面定格在體育館的花壇中)為了美化環境,園林工人要在體育館的附近的長方形的空地上設計一個花壇,打算分成兩個相等的綠化地,一塊種上杜鵑花,一塊種上月季花,那麼怎麼設計這塊地呢?(學生可能有三種設計,一種是將空地縱分,一種是橫著分,還有斜線分成兩個三角形)最終園林工人採納了第三種方案,園林工人要按面積來買花種的數量,誰來說說這一塊花壇的面積怎麼來算?

(引導學生可以先求長方形面積,再算它的一半就可以)

那麼如果遇到花壇形狀是這樣普通的三角形,面積怎麼計算呢?我們今天一起來研究,大家有興趣嗎?(教師板書課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引導學生看大螢幕(出示不同型別的三角形),提出思考: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拿出三角形模型,讓學生小組合作拼一拼,擺一擺,說說你能發現什麼?三角形的面積怎麼計算呢?

3、談話啟思。

請大家運用老師提供的素材,自行確定研究方案,希望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可以拼,還可以擺。小組裡的同學可以互相合作、討論,看哪一些小組能找到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4、操作探索。

(1)小組合作探索、操作。

(2)小組交流。(學生積極踴躍的動手動腦,教師融入其中並適當給以啟發)

5、開始現場釋出會,展示學生的拼擺情況。

師:同學們,方法找到了嗎?哪個小組上來彙報?

生:好,我們拿的是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我們將其中的一個三角形進行旋轉,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我們發現這個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這個銳角三角形的底。高等於這個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這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師:,說得非常好!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腦博士是怎麼說的?(課件演示整個重合旋轉平移的過程,並說出推導過程)。關於其他的三角形,哪個小組還有新的發現?好,你們小組來。

生:我們用的是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推導過程跟上一組一樣,我們的結論是鈍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師:好的,我們來看一下電腦裡有沒有這種方法?(課件演示)你們的方

法也很好。

生:我們小組是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

形,我們的結論是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生:我們小組用的同樣是直角三角形,但我們拼成的是一個長方形。這個

拼成的長方形的長等於三角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於三角形的高,所以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並且我們還發現如果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還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但結論也是一樣的

師:好,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麼多的方法。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黑板上大家的研究成果吧!我們發現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如果用字母S表示面積,a、h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字母怎樣表示公式?(板書:S=ah2)

三、嘗試練習

1、估算紅領巾的長是多少,高是多少,計算紅領巾的面積。(確定底是100釐米,高是33釐米學生自主練習,最後小結課件出示結果)

2、計算標誌牌的面積

(課件出示標誌牌圖,在學生算出面積之後,引導思考:為什麼不用3乘以2.5來算它的面積)

引導小結:在求三角形面積時,底與高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對應的底乘以對應的高再除以二才是三角形的面積。

四、鞏固練習

認識交通警示標誌牌,引導計算製作兩塊標誌牌所用的鐵皮?

(課件出示題目)

3、評價體驗。

師: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老師也為你們

自豪!瞧,連聰明一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動畫演示)她帶來了一些問題想考考大家,你們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挑戰?

生:願意!

五、實踐運用,拓展創新。

下圖中哪個三角形的面積與畫陰影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為什麼?

你能在圖中再畫一個與畫陰影的三角形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試試看?

六、質疑調節,總結延伸。

師:通過這節課的探索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生:我們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還會用它來進行計算。

生:這節課我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得出來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我真是太高興了!

[在探索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體會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並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七、佈置作業,課後探索。